生活中的图表教案
数学教案:用图表表示数据

数学教案:用图表表示数据一、引言:数据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展示,可以更好地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其中,图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展示工具,通过图表可以直观地表达大量的数据信息。
本文将介绍数学教案中如何使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并提供几个实例进行说明。
二、常见的图表类型:在数学教案中,我们常用以下几种图表类型来表示数据:折线图、柱状图、饼图和散点图。
1. 折线图:折线图适用于反映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趋势。
横轴表示时间或次数,纵轴表示所需参考值。
通过连接各个数据点得到的线条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数据间的变化规律。
2. 柱状图:柱状图适用于比较多组数据在同一条件下的大小关系。
每组数据对应一个垂直柱子,柱子高度(或长度)与相应数量大小成正比。
不同颜色或者阴影区域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组别。
3. 饼图:饼图适用于展示各个部分(组别)在整体中所占百分比的情况。
通常以圆形为底,将整体分割成多个扇形,每个扇形的角度大小对应着各组别所占的比例。
4. 散点图:散点图适用于显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坐标系中,每一个数据点都代表一个观测值,通过绘制这些数据点可以直观地看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三、使用实例: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如何在数学教案中使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1. 实例一:折线图假设一组学生参与了月考,并记录了他们每次考试的成绩。
我们可以使用折线图来展示学生的成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横轴表示考试次数,纵轴表示分数。
根据给定数据进行连接得到的折线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或下降情况。
2. 实例二:柱状图假设班级里有不同班级和年级参加了体育比赛,并取得了不同名次。
我们可以使用柱状图来比较不同班级和年级在比赛中所获得的名次情况。
横轴表示班级或年级,纵轴表示名次。
每个班级或年级对应一个垂直柱子,柱子的高度表示获得名次的高低。
3. 实例三:饼图假设一组学生参与了运动会的各项项目比赛,并按照不同项目进行了统计。
了解图表初中教案

了解图表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图表的名称和特点,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2. 使学生理解图表在数学问题解决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表的能力,提高其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各种图表的名称和特点;2. 图表在数学问题解决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各种图表名称和特点的记忆;2. 图表信息的提取和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类型的图表;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图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气预报、股市行情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图表的种类及作用。
Step 2:新课导入教师展示各种类型的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图表的名称和特点。
Step 3:案例分析教师挑选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例中的图表,理解图表在数学问题解决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Step 4: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数据,让学生根据数据绘制相应的图表,并分析图表所传达的信息。
Step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图表种类及作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Step 6: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有关图表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各种图表的名称和特点,以及图表在数学问题解决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表,提高其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的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初中手绘图表教案

初中手绘图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手绘图表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信息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手绘图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2. 手绘图表的技巧和步骤。
3. 手绘图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手绘图表的基本技巧和步骤,手绘图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2. 教学难点:手绘图表的创新设计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手绘图表的基本概念、种类、技巧和步骤。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手绘图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手绘图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演示:讲解手绘图表的基本技巧和步骤,进行现场演示。
3. 案例分析:分析手绘图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手绘图表的价值。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绘制手绘图表,教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手绘图表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创新和应用。
六、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手绘图表,可以是关于学校生活的、家庭生活的或社会热点话题的。
2. 分析手绘图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价值,撰写一篇短文。
3. 收集一些手绘图表的素材,进行创新设计,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手绘图表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关注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意识。
美术课手绘图表教案中班

美术课手绘图表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 认识图表的种类和用途,了解手绘图表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绘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学会绘制常见的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
2. 学会选择合适的颜色和比例,使图表更加直观和美观。
3. 学会通过图表传达信息和观点,提高绘画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绘画工具,如彩色铅笔、水彩笔、绘画纸等。
2. 准备图表的样本,供学生参考和模仿。
3.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如图表制作的步骤和技巧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图表的种类和用途,引导学生思考图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学习绘画图表的兴趣。
2. 学习图表制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1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图表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如选择合适的比例、使用适当的颜色等,并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
3. 绘制柱状图(3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柱状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柱状图,并在绘制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4. 绘制折线图(3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折线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折线图,并在绘制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5. 绘制饼状图(3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饼状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饼状图,并在绘制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6. 总结和展示(10分钟)老师让学生展示他们绘制的图表,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绘制图表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下一节课我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绘制图表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
初中教案:图表分析——学习折线图

初中教案:图表分析——学习折线图一、引言折线图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工具,在学术研究、商业决策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
它通过连接数据点,形成连续的线条,直观地展示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本教案旨在帮助初中学生掌握如何理解和分析折线图,培养他们对数据的敏感性和统计思维能力。
二、认识折线图1. 折线图的定义与特点- 折线图由横轴(通常表示时间或变量)和纵轴(表示数值)组成,数据通过连接的直线段呈现。
- 折线图可以有效展现多个变量之间的趋势和相互影响关系,更容易进行对比分析。
- 折线图还可以在同一张图上展示不同时间段或不同对象之间的数据,并可观察到长期趋势或周期性变化。
2. 读懂折线图- 标题:首先要读取折线图的标题,了解该图表所传达的主题内容。
- 坐标轴:注意横轴和纵轴的标注内容及其单位。
- 数据点:仔细观察各个数据点的数值和位置,以了解趋势和变化。
- 线条:观察线条的走向、是否平滑或有突变,分析数据间的关系和规律。
三、分析折线图1. 理解趋势折线图最常用来描绘某个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线条的走势来理解这种趋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趋势类型:- 上升趋势:线条逐渐上升,表示随着时间或其他因素增加,所表示的变量也在增加。
- 下降趋势:线条逐渐下降,表示随着时间或其他因素减少,所表示的变量也在减少。
- 平稳趋势:线条大致保持水平,表示所表示的变量基本保持不变。
2. 探索关系折线图也可以用于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或进行相关性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关系类型:- 正相关:两个或多个折线呈现相似的趋势,即一个上升另一个也上升。
- 负相关:两个或多个折线呈现相反的趋势,即一个上升另一个下降。
- 无关:两个或多个折线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呈现平行走势或随机变动。
3. 分析异常在观察折线图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异常值或突变点。
这些异常情况可能影响到整体趋势分析的准确性,应该予以重视并进行合理解释。
例如,某个数据点明显偏离了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记录错误、特殊事件或数据收集方法的变化等原因导致。
教案5《让图表说话》

东侨中学教案综合组20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13-14周课题第六课《让图表说话》设计者林文婷教学目标1.明确图表的不同功能,掌握图表设计、美化的基本要领。
2.能够有目的地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通过图表明确地反映出来。
◆能够3.在有序的操作训练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创新意识教材分析重点学会认识生活中图表,掌握图表的基本要素.难点如何设计形象生动并具有创意的图表.教学方法问答法、欣赏法、教具多媒体可见制图工具(直尺、三角板、圆规等)、简便的绘画工具课时二教学过程简记第一课时:一、引入、点题假如现在有一位外地老师到我们学校听课,但不知道怎么走,怎样帮助这位老师正确地找到我们学校呢?两种方法,可以跟他讲述如何走,也可以直接给他画一张路线图,同学们想想哪种方法更好?很明显,后一种方法更加直观和清楚。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让图表说话。
上节课我布置大家在学校范围内针对自己感必趣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相关信息的收集。
那么首先让我们看看,通过大家的努力都得到了一些什么样的结论,有哪个组的同学愿意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肯定学生取得的成果,学生用文字表述或一般表格整理的调查结果,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并形成传达信息的效果对比。
(一)图表的多种形式二、学习图表知识从上面这几组同学的作业可以看到,大部分同学都是运用表格对自己收集的信息进行统汁和整理的。
除用表格外,我们也可以根据调查内容的特点,选择更合适的格式形式来表述。
提问:这几种形式的图表分别能突出表现内容问的什么关系?总结:坐标(对比关系与变化趋势);路径(递进与包含关系);圆饼(大小与比例关系)……活动二:用更丰富的图表形式重新整理调查的信息。
使调查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明显,并为运用形象生动的图形做铺垫。
活动后展示几组有代表性的小组作业。
(二)图的丰富表现1.具象图形运用通过运用不同表现方法对内容进行整理,我们小难发现,恰当的表现方法能使内容更具逻辑性,使图表所表达的内容间的对比与变化更加一目了然。
如何有效利用图表制作教案?

如何有效利用图表制作教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图表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和了解信息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图表被广泛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图表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图表制作教案呢?本文将介绍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一、选择适宜的图表在制作教案的过程中,选择一个适合的图表是相当重要的。
不同类型的图表适用于不同种类的数据和信息。
例如,饼图适用于数据相对简单的情况下,柱状图和折线图适用于比较复杂的数据,雷达图适用于综合比较多个指标的情况等等。
因此,在制作教案的时候,首先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所要表达的信息来选择一个适合的图表类型。
二、把握图表的核心信息教师在制作教案时,需要把握图表的核心信息,向学生传达清晰、精准的信息。
在制作教案时,教师首先要明确图表的目标,确定要表达的核心信息。
对于图表来说,核心信息就是最需要呈现出来的信息,这也是学生学习时最需要掌握的内容。
因此,只有把握图表的核心信息,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掌握知识。
三、优化图表的设计教案中的图表应该尽可能的直观、简洁、易于理解。
在选择图表的种类之后,要优化其设计,使得学生看懂图表的同时,也能够更清晰的理解所呈现的信息。
图表的设计包括图表的形式,颜色,字体等方面。
在形式方面,要保证图表整体布局整齐美观,要用明亮的颜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字体要清晰易读,尤其是数据的标注。
这样能让学生对图表的信息一目了然。
四、关注数据的精度在制作图表的过程中,数据的精度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
数据错误或者不准确会给学生带来误导和混淆,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制作教案时,要关注数据的来源,尽可能的使用公认的数据来源,同时在制作图表时要检查数据的准确性。
五、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图表作为教案的一部分,必须紧密地结合所讲的课程内容,不能与课程内容相矛盾。
通过图表,教师要把所讲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另外,在选择图表和数据时,也要符合课程要求。
图表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图表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1. 让学生了解图表的基本类型和构成要素。
2. 帮助学生掌握读懂图表和提取信息的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图表的基本类型: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2. 图表的构成要素:标题、横纵坐标、数据点等。
3. 如何读懂图表并提取信息。
教学准备:
1. 准备多种类型的图表样例,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级别的图表练习题。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图表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图表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推广:介绍不同类型的图表及其构成要素,让学生对图表有个整体的概念。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学习如何读懂图表并提取信息,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拓展: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心得。
教学反思:
1. 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图表的信息,取得应有的成效?
2. 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分析数据时,是否能够运用图表知识?
3. 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如何,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注:本教案设计针对小学生的初级阶段,内容简单易懂,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图表分析能力。
扇形统计图教案

教案扇形统计图教案一、引言1.1统计学的应用1.1.1扇形统计图在数据展示中的重要性1.1.2扇形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1.1.3扇形统计图与其他统计图表的比较1.2教学背景1.2.1学生对统计图的基本理解程度1.2.2扇形统计图在数学课程中的位置1.2.3扇形统计图与当前教育目标的关联1.3教学意义1.3.1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1.3.2提高学生对统计学概念的理解1.3.3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二、知识点讲解2.1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2.1.1扇形统计图的定义2.1.2扇形统计图的构成要素2.1.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2.1.4扇形统计图的适用场景2.2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2.2.1数据收集与处理2.2.2计算各部分所占比例2.2.3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2.2.4使用软件绘制扇形统计图2.3扇形统计图的分析与应用2.3.1如何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2.3.2扇形统计图在决策中的作用2.3.3扇形统计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2.3.4扇形统计图与其他统计方法的结合三、教学内容3.1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3.1.1扇形统计图的定义与特点3.1.2扇形统计图与其他类型统计图的对比3.1.3扇形统计图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3.1.4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3.2扇形统计图的绘制实践3.2.1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法3.2.2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步骤3.2.3使用工具(如软件)绘制扇形统计图3.2.4绘制扇形统计图的常见错误及修正方法3.3扇形统计图的分析与应用案例3.3.1扇形统计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3.2扇形统计图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3.3.3扇形统计图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3.3.4扇形统计图在科研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四、教学目标4.1知识目标4.1.1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4.1.2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4.1.3学会从扇形统计图中分析和提取信息4.2技能目标4.2.1能够独立绘制扇形统计图4.2.2能够使用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4.2.3能够将扇形统计图应用于实际问题中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和热情4.3.2增强学生对数据分析重要性的认识4.3.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技巧和注意事项5.1.2扇形统计图与其他统计图表的区别与联系5.1.3扇形统计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策略5.2教学重点5.2.1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5.2.2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5.2.3扇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技巧和应用案例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扇形统计图的PPT或视频资料6.1.2白板和马克笔:用于绘制和讲解扇形统计图的示例6.1.3统计图表实物或模型:提供直观的扇形统计图示例6.1.4计算器或统计软件:用于数据计算和绘制扇形统计图6.2学具准备6.2.1笔和纸:用于记录笔记和绘制练习6.2.2统计数据集:提供实际数据供学生分析和绘制扇形统计图6.2.3练习题或工作表:用于巩固扇形统计图的知识和技能6.2.4小组讨论材料:如卡片、贴纸等,用于小组活动和讨论6.3教学辅助材料6.3.1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手册或指南6.3.2相关的统计图表书籍或资料6.3.3在线资源和:提供额外的学习材料和练习6.3.4教学游戏或互动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引入话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扇形统计图的概念7.1.2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好奇心7.1.3明确目标: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要性7.1.4引导思考:让学生思考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场景和作用7.2新课讲解与示范7.2.1讲解概念:详细讲解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7.2.2示范绘制:展示如何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和方法7.2.3分析应用:通过示例分析扇形统计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7.2.4互动问答: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加深理解7.3练习与讨论7.3.1个人练习:让学生独立绘制扇形统计图,巩固技能7.3.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和数据分析7.3.3案例分析: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并绘制扇形统计图7.3.4成果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八、板书设计8.1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8.1.1定义和特点8.1.2构成要素8.1.3适用场景8.1.4与其他统计图表的比较8.2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8.2.1数据收集与处理8.2.2计算各部分所占比例8.2.3绘制步骤8.2.4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8.3扇形统计图的分析与应用8.3.1信息提取和分析技巧8.3.2在决策中的作用8.3.3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8.3.4与其他统计方法的结合九、作业设计9.1基础练习题9.1.1根据给定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9.1.2解释扇形统计图中的各个部分9.1.3计算扇形统计图中的角度和比例9.1.4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趋势9.2应用题9.2.1利用扇形统计图分析实际问题9.2.2解释扇形统计图在决策中的作用9.2.3设计一个调查并绘制扇形统计图9.2.4写一篇关于扇形统计图应用的短文9.3拓展练习9.3.1研究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表9.3.2探索扇形统计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9.3.3利用软件绘制扇形统计图并进行数据分析9.3.4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教授他人如何绘制和分析扇形统计图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10.1.2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10.1.3考虑学生的反馈和建议进行改进10.1.4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10.2拓展延伸10.2.1探索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表及其应用10.2.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与重点明确教学难点,如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技巧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教师针对性地准备教学资源和活动,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关键技能。
图表制作试讲教案

图表制作试讲教案教案标题:图表制作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图表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图表;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Excel或其他图表制作工具,制作简单的图表;3.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读图表数据,提出合理的观点和结论。
教学准备:1. 计算机和投影仪;2. Excel或其他图表制作工具的软件;3. 准备好相关的图表制作素材和数据。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图表的概念,解释图表在信息传递和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2. 展示一些常见的图表类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和用途;3. 引导学生思考图表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为什么图表能够更直观地展示数据。
主体(30分钟):1. 介绍Excel或其他图表制作工具的基本操作,如打开软件、创建新工作表、插入数据等;2. 演示如何制作柱状图,包括选择数据、插入图表、调整图表样式等步骤;3. 让学生跟随操作,制作一个简单的柱状图,并解释图表中的数据含义;4. 继续演示其他常见图表类型的制作方法,如折线图、饼图等,并让学生尝试制作;5.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所制作的图表数据,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图表制作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图表制作工具,更好地展示和分析数据。
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使用图表制作工具制作一个与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相关的图表,并写一份简短的分析报告;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学习图表制作工具的高级功能,如数据筛选、图表样式调整等。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操作技能;2. 收集学生制作的图表和分析报告,评估其对图表制作和数据分析的理解。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
excel创建图表教案设计

Excel创建图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Excel图表的类型和作用;2. 学会在Excel中创建和编辑图表;3. 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展示。
教学重点:1. Excel图表的类型和作用;2. 在Excel中创建和编辑图表的方法。
教学难点:1. 选择合适的图表展示数据;2. 在Excel中进行图表的美化。
教学准备:1. 安装有Excel的计算机;2. 教学PPT或黑板;3. 教学素材(含数据和图表的例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Excel图表的常见类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及其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场景需要使用到Excel图表来展示数据。
二、新建图表(10分钟)1. 讲解如何在Excel中新建图表;2. 演示新建图表的步骤;3. 让学生动手实践,新建一个图表。
三、编辑图表(10分钟)1. 讲解如何编辑图表,包括更改图表类型、调整图表大小、格式化图表等;2. 演示编辑图表的步骤;3. 让学生动手实践,对新建的图表进行编辑。
四、图表美化(10分钟)1. 讲解如何在Excel中美化图表,包括调整图表颜色、添加图表、设置图表区边框等;2. 演示图表美化的步骤;3. 让学生动手实践,美化新建的图表。
五、应用实例(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含有数据的素材,要求学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展示;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图表来更好地传达数据信息;3. 让学生动手实践,根据素材创建并美化图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动手实践,让学生掌握了Excel创建图表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展示。
但在实践中,部分学生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仍存在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强化。
对于图表的美化,学生们的创意和审美观各不相同,可以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尝试,提高图表的美观度。
六、图表的高级应用(10分钟)1. 讲解如何使用Excel中的图表工具,如添加数据标签、趋势线、注释等;2. 演示图表高级应用的步骤;3. 让学生动手实践,对图表进行高级应用。
2024小学数学六年级人教版下册《简单的统计图表》教案

2024小学数学六年级人教版下册《简单的统计图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统计图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正确地解读和分析相关数据。
2. 掌握绘制柱状图、折线图和扇形图的基本方法。
3. 能够通过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比较和推理。
教学准备:1. 教师:教案、教学课件、白板、彩色粉笔,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 学生:教材、作业本。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互动,通过提问或小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堂课的主题。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张柱状图,让学生猜测图表所代表的数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二、知识讲解与示范(20分钟)1. 统计图表的种类及特点:- 柱状图:适用于比较多组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大小差异。
- 折线图:适用于观察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因素变化的趋势。
- 扇形图:适用于显示不同部分占整体的比例关系。
2. 绘制柱状图的步骤示范:a. 根据给定数据坐标轴,并标明刻度。
b. 用不同颜色或不同高度的长方形代表各组数据。
c. 添加图例和标题,确保图表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3. 绘制折线图的步骤示范:a. 根据给定数据坐标轴,并标明刻度。
b. 用连续的线段连接各个数据点。
c. 添加图例和标题,确保图表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4. 绘制扇形图的步骤示范:a. 根据给定数据确定圆心和半径。
b. 根据数据的百分比绘制对应大小的扇形区域。
c. 添加图例和标题,确保图表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三、学生练习(15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指定的数据,使用所学的绘图方法练习绘制柱状图、折线图和扇形图。
四、数据分析与应用(15分钟)教师选择一组绘制好的图表,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并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图表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哪种图表更直观地显示数据的差异?扇形图能否用于表示时间的变化趋势?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教师提供更多的数据,让学生自主绘制图表,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难度逐步增加,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
图形图表教案

图形图表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图形图表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的图形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2. 学习如何读取和解读图形图表中的数据。
3. 掌握制作简单图形图表的方法。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投影仪。
2.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表。
3. 白板、白板标记笔。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投影仪展示不同类型的图形图表,并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用途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的图形图表,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探索(15分钟):1. 介绍柱状图,并解释它的用途和特点。
使用一个实际例子,如学生喜欢的水果销售情况,来制作一个简单的柱状图。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个柱状图,并回答相关问题,如哪种水果销售最好,销售量最低的水果是什么等。
3. 继续介绍其他类型的图形图表,如折线图和饼图,并使用类似的方法制作和分析。
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如体育运动、学科成绩等。
2. 引导学生收集相关数据,并使用柱状图、折线图或饼图来展示这些数据。
3.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他们的图形图表,并解读数据的含义。
4. 教师巡视并提供指导和支持,确保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图形图表。
总结(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不同类型的图形图表和它们的用途。
2. 强调图形图表在解读和传达信息方面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图形图表,提高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
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图形图表展示相关数据。
学生需要在下节课前完成作业,并准备分享他们的成果。
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小组分享的表现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对图形图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注意事项: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提高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在实践环节,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制作和展示图形图表。
《制作数据图表》教案

《制作数据图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据图表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数据图表的基本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据图表进行数据展示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图表的概念和作用2. 数据图表的类型及特点3. 数据图表的制作方法4. 数据图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据图表的概念、类型及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数据图表的制作方法和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四、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数据图表相关素材。
3. 制作数据图表的软件工具(如Microsoft Excel、Google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数据图表,引导学生思考数据图表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数据图表的概念和作用:介绍数据图表的定义、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的数据图表。
3. 演示数据图表的制作方法:以Microsoft Excel为例,讲解数据图表的制作步骤,包括选择图表类型、输入数据、调整图表样式等。
4. 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合作,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组数据图表。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数据图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数据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制作数据图表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数据图表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辨别并解释不同类型的数据图表。
3. 学生能够独立或合作使用软件工具制作数据图表。
4. 学生能够分析并评价数据图表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据图表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制作方法。
2. 演示法:展示数据图表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制作数据图表。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数据图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数据图表的使用场景。
图表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认识图表》
一、教学目标
1.能认识常见的图表(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等)。
2.能根据提供的数据练习绘制图表。
3.能简要介绍图表的作用与应用场景。
二、教学重难点
1.图表的分类及特点。
2.数据的读取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通过介绍一组数据,让学生猜测数据来源及对应图表类型。
例如:小明的成绩分别为数学80分、语文90分、英语65分,请问应该用什么样的图表来表示?
2.知识讲解
介绍不同类型图表的特点与使用场景,如柱状图适合表示数量和比例;折线图适合表示趋势的变化等。
3.实战演练
根据提供的数据绘制图表,并进行简要分析。
例如:提供一组数据,包括不同月份的销售额,请学生根据数据绘制出柱状图,并分析高峰期销售额的变化原因。
4.应用拓展
介绍图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让学生自己寻找一组数据并尝试使用图表进行展示。
5.总结回顾
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醒学生今后在使用图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四、教学手段
1.白板、标签笔。
2.计算器。
3.图表绘制软件。
五、教学评估
1.观察学生绘制图表的准确程度。
2.了解学生对于图表分类及应用情况的理解程度。
3.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行反馈。
六、教学延伸
可以与学生一起拓展常用图表的种类,练习使用不同的图表类型进行数据展示比较。
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条形统计图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案二

随着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条形统计图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数据展示方式。
在实际生活中,条形统计图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市场调研、销售分析、经济研究、教育管理等。
本文将以教学管理为例,探讨条形统计图的应用及教案设计。
一、条形统计图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1.学生成绩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条形图,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以确定哪些学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图表可以显示每个学生的得分和班级平均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整个班级的情况。
条形图还可以用来比较班级、学校和区域之间的成绩差异,这可以帮助教育管理者制定更好的教学政策。
2.师资力量分析学校管理者可以利用条形统计图来分析学校师资力量的情况。
他们可以用此方法比较教师的学历、职称、教育背景和教学经验,并以此来确定教师缺口和提高教师招聘的策略。
教育管理者还可以利用此方法来比较教师薪资和福利待遇,以此来评估教育质量和制定更好的教育经费分配政策。
3.学生人数分析教育管理者还可以利用条形统计图来分析学生人数的分布情况。
例如,他们可以使用此方法比较学校的总人数、男女比例和各年级的学生人数。
教育管理者还可以利用条形图来比较各班级的学生人数,以此来制定更好的班级规模以及学生的每位教师的负荷。
二、条形统计图在教案设计中的应用当教师设计教案时,他们需要使用得当的方法来将教学内容表现出来,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条形统计图是一种通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教师优化他们的教学课件。
以下是使用条形统计图优化教学的示例:1.显示数据使用条形统计图来显示教学数据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教学概念。
例如,老师可以使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学生的成绩水平、知识点掌握情况等。
2.比较数据使用条形统计图来比较数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差异。
例如,教师可以将两个或多个类别数据进行条形图比较以显示学生认识正确的区别,例如历史中不同朝代的建筑特色等。
3.教学计划使用条形统计图来制定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规划好课程,掌握教学进度并安排合理的考试时间表。
初中生图表设计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生图表设计教学年级学科:八年级地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图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理解图表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图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2. 图表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图表的设计和制作。
2. 地理信息的处理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地理图表实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展示一系列地理图表,如地图、统计图、流程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表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图表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图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2.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绘制一种图表,如地形图、气候图等。
三、合作探究(10分钟)1. 教师布置合作探究任务,如设计一张城市交通分布图。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图表类型、内容、设计思路等。
3. 学生动手绘制图表,教师巡回指导。
四、成果展示(10分钟)1. 各小组展示已完成的作品,介绍图表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2.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五、实践操作(10分钟)1. 教师布置实践任务,如设计一张旅游景点介绍图。
2. 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实践任务,绘制图表。
六、总结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掌握了图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学会了图表的设计和制作。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意识较强,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但部分学生在地理信息处理和运用上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认识表格的教案

认识表格的教案教案标题:认识表格的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表格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识别和解读常见的表格。
3. 学生能够有效地使用表格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重点:1. 表格的定义和作用。
2. 常见表格的种类和特点。
3. 表格的读取和解读。
4. 表格的制作和使用。
教学准备:1. PPT演示或白板。
2.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表。
3. 各种类型的表格样本。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表格,例如课程表、体重记录表等。
2. 提问学生:你觉得表格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表格?探究(15分钟):1. 解释表格的定义和作用:表格是由行和列组成的数据展示工具,用于整理、比较和分析数据。
2. 通过PPT演示或白板展示不同类型的表格样本,例如统计表、时间表、图表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表格类型,并讨论该表格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随后,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选择的表格类型。
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和解读给定的表格样本,例如学生考试成绩表或天气预报表。
2. 引导学生回答一些与表格相关的问题,例如:根据表格数据回答问题、比较不同表格中的数据等。
3. 学生练习:发放学生练习册或工作表,让学生根据给定的表格回答问题或绘制相关图表。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表格的作用和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表格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家庭成员的身高和体重,并制作一张简单的表格来展示数据。
2. 要求学生在报纸、杂志或互联网上寻找一篇包含表格的文章,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分析。
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统计局或相关机构,了解他们如何收集和使用表格数据。
2. 让学生设计自己的表格,并与同学分享其设计理念和用途。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的难度。
初中Excel图表处理教案

初中Excel图表处理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图表的概念和作用,掌握Excel中图表的基本操作。
2. 学生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并进行创建和编辑。
3. 学生能够分析图表中的数据,提取有用的信息,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Excel图表的基本操作。
2. 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3. 分析图表中的数据,提取有用的信息。
教学准备:1. 安装有Excel的计算机。
2. 教学PPT或者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图表的概念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场景会用到图表。
二、讲解Excel图表的基本操作(10分钟)1. 如何在Excel中插入图表。
2. 如何调整图表的大小和位置。
3. 如何更改图表的类型和样式。
4. 如何添加和删除图表中的数据系列。
三、实例演示(10分钟)1. 以一个实际的数据集为例,向学生展示如何创建和编辑图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四、学生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自己尝试在Excel中创建图表,并对其进行编辑。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五、分析图表中的数据(10分钟)1. 引导学生如何分析图表中的数据,提取有用的信息。
2. 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图表解决实际问题。
六、总结和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Excel图表的基本操作。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图表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了Excel图表的基本操作,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并进行分析。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图表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更多的图表处理技巧,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让图表说话教案[001]
![让图表说话教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d3d0d37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b.png)
让图表说话教案[001]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学活动应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点,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此次的教学活动,我将以“让图表说话”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引导孩子们认识图表、了解图表的作用,并尝试自己制作图表,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的设计方式主要是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图表,感受图表的趣味性。
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明白,图表不仅仅是一种信息展示的工具,更是一种可以用来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和了解各种常见的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2. 能够理解图表的基本构成和作用;3. 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简单的图表;4. 能够运用图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次活动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孩子们理解图表的制作过程和表达方式,教学重点则是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图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包括彩纸、铅笔、尺子、剪刀等。
五、活动过程活动开始,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入图表的概念,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图表的作用。
接着,我会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如何制作条形图和折线图,过程中,我会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并动手操作。
在孩子们掌握了基本的图表制作方法后,我会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图表。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难点在于让孩子们理解图表的制作过程和表达方式,重点则是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图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活动结束后,我会认真反思活动的效果,查找不足,为下一次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图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图表真正成为他们的一种有力工具。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图表的魅力,学会运用图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图表为他们说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生活中的图表》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是统计表和示意图的结合。
从人类可记录的历史开始,图表在人类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生活中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图表,大到地图、路标、站牌,小到公式、钟表,图表已经成为人们相互交流与沟通的重要视觉语言形式,与文字语言相比,图表更形象、更直观、更具体,同时也更富有世界性意义。
图表设计的三个特性:准确性、可读性和艺术性。
图表的设计制作既有理性的数据统计分析,又有感性的视觉审美,学生通过留意生活中的各种图表,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结合运用数学学科的一些知识做数据统计,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的图表既美观又实用,不仅美化了生活,同时提高了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体验与发现:深入生活,在收集统计数据、观察记录事物变化的过程中养成
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2、实践与创造:采用一种新颖的方法设计课程表、日历、钟表等,表现独特的
创意。
3、欣赏与评价:学会从实用、美观的角度来评价设计,体现出设计形式美。
【教学重点】
图表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图表的个性设计、制作。
【教法】:启发、比较、归纳。
【学法】:探究、讨论、实践。
【过程设计】
1、课前准备
教师:各式图表范例(可以用多媒体)、优秀学生作品
学生:各种制作材料。
2、教学思路
●欣赏导入:
初次来到我们洋口中学,老师很好奇我们班的同学今天一天的课程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中)
如果说学校以后的课程表就这样子我们的同学能不能一下子就看出这是哪一天那一节课是什么啊!(画表中)
现在我们可以很准确、迅速地了解课程表的信息了。
这就是图表的功劳。
(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用美术特有的艺术形式去表现生活中的图表。
(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图表)
●分析讨论
教师:图表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你能举出一些实际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1)欣赏课本上的图表,思考:图表设计要具备那些要求(尽可能引导学生总结出图表设计的基本特性)?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准确性——要求数据准确、科学。
【天气预报例子】
◎可读性——要求设计简洁明了,便于识别。
◎艺术性——要求制作材料不拘一格、制作方法新颖,可以采用课本上介绍的7种方法,更可以用自己独特的设计制作方法。
【小结】:图表传达的信息一定要准确,这是很重要的;其次图表要便于认读,第三,图表要看上去美观。
图表不但能够显示结果,还能够表示不同结果之间的关系和事物的发展趋势,以便人们找出事物的规律。
(2)你能看出这些图表是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吗?
3、练习指导
(1)同学们看一下我们黑板上的这个课程表,我感觉太单调了,谁能用我们美术独特的方法将这张表格美化一下?(可以从表格线条、字体等方面考虑,此外,如果我们不用文字表现,是不是可以用图形代替?)
学生讨论,回答。
(2)课堂练习:
设计制作一张图表,要求注意色彩和谐、材料不限、方法自选。
(请为美丽的校园设计一个路牌指示图表,力求式样新颖,色彩和谐、绘制细致。
最后可选出优异的设计投入使用。
)
a每四人一组用手绘或粘贴等方式设计钟表或黑板上刚上课一起收集资料,要求符合图表三个特性,并且有独特的艺术美感。
(3)教师巡回辅导
4、展示评价
评价要点:图表的功能、创意、工艺、装饰等几个方面评价。
评价形式: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1、评价要点
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
能否热情参与查找资料和展示作品的活动,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否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描述的语言是否发自真情实感,
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作业是否有个性特色。
是否耐心、细致,持之以恒。
是否乐于助人。
5、课后拓展
多观察生活,生活中有很多实用美术案例,在头脑中多积累这方面的素材,对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板书内容
生活中的图表
图表的作用:显示复杂结果,还能表示结果之间的关系和事物发展趋势以便找出规律
图表的特性:准确性、可读性、艺术性
图标常用方法:积木式、注入式、列表式、树形式、折线式、解剖式
好看的图表要做到:外形变化、颜色搭配、数据与材料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