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家庭养老需求迅速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由于家庭留守老年人家庭、独居老人家庭的养老问题最为突出。
人口结构: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据预测,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根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空巢”老人,也就是子女离家后的老年人,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一半。
卫计委家庭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这么几个特点:老年人口增长快、规模大;高龄、失能老人增长快,社会负担重;农村老龄问题突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因出生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等原因而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的特定社会发展过程。根据联合国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时,通常认为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
七大特点:
1.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现在是二人家庭、三人家庭是主体,由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占六成以上。同时,单人家庭、空巢家庭、丁克家庭也在不断地涌现。
2.家庭收入差距明显。收入最多的20%的家庭和收入最少的20%的家庭相差19倍左右。
3.家庭养老需求和医养结合的需求比较强烈。现在家里的老人养老靠自己和家庭成员。老年人养老最强烈的需求是健康医疗,特别是对社会化需求比较强烈。
家庭户规模小型化是社会、经济、文化、人口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人口变化的角度看,结婚年龄的推迟,不婚率和离婚率的提高,低生育率、寿命的延长、人口流动等,都导致家庭户规模的不断缩小。
孩子变少:四成家庭是“单身贵族”或“二人世界”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1人户和2人户的微型家庭数量迅速增加。2000年至2010年,1人户数量翻倍,2人户数量增加68%。2000年这两类家庭户占全部家庭户的1/4,到2010年已接近40%,共计1.6亿户。在未来一个时期,微型家庭数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平均家庭规模将会进一步缩小。
2010年30岁以上未婚人口中有43.2%是独居,这个比例在城市中为45.4%。大龄未婚独居家庭增多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接受高等教育、自我实现需求的发展以及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一些人不得不推迟结婚年龄;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人没有找到结婚对象;还有一些人是因为生活方式、婚姻和家庭观念的变化,主动选择了单身生活。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死亡率的持续稳定下降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使大多数人能够存活到老年甚至是高龄;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使生育率不断下降。这两个因素均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即促进人口老龄化。
“目前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与中国人口的发展特点有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高生育率时期出生的大量人口到21世纪正在陆续进入老年阶段,成为现在和未来几十年的老年人口主力。” 宋健说。
4.父亲在照料和教育儿童的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扮演的角色比较有限。父亲在这方面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5.计划生育家庭和非计划生育家庭比较而言,总体来讲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状况明显好于非计划生育家庭,比如经济发展方面、健康管理、代际互动等方面都明显有优势。
6.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的常规模式,据了解当前的流动家庭接近于20%,也产生一些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中国家庭发展报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主要内容
2015年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国家卫生卫计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233个地(市)、321个县(市、区),1560个乡(镇、街道)的1624个村(居),设计样本量为32500个家庭。报告摘要:
长者增多:逾8800万户家庭有65岁以上老人
我国90%以上的老年人是在家庭中养老。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家庭的养老需求已经进入迅速增长阶段,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也迅速上升。《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共有家庭4.3亿户左右。目前,中国有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已超过880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的比重超过20%。根据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2013年全国失能老年人数达3750万,预计2015年失能老年人数将超过4000万。
7.城乡针对家庭的社区公共服务差异明显。农村社区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比例明显低于城市社区,基础卫生设施亟待改进。
家在变小:户均人数由5.3人降至3.02人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家庭户平均人数基本上保持在5.3人的水平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化,家庭户平均规模开始缩小。《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家庭户平均规模缩小的趋势更加显著,1990年缩减到3.96人,2010年缩减到3.10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居民家庭户的平均规模为3.02人。中国已是平均家庭规模较小的国家。
导致家庭微型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初婚年龄的推迟导致青年单人户增加,人口迁移和流动导致1人户和2人户的增加,老年夫妇家庭的增加导致2人户的增加。近年来,由夫妇二人组成的核心家庭比重大幅提高,占全国家庭的比例提高了2倍。这主要是由于中老年夫妇不与他们的成年子女同住,以及更多的年轻夫妇选择推迟生育甚至不生育等原因。
人口结构: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据预测,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根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空巢”老人,也就是子女离家后的老年人,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一半。
卫计委家庭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这么几个特点:老年人口增长快、规模大;高龄、失能老人增长快,社会负担重;农村老龄问题突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因出生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等原因而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的特定社会发展过程。根据联合国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时,通常认为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
七大特点:
1.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现在是二人家庭、三人家庭是主体,由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占六成以上。同时,单人家庭、空巢家庭、丁克家庭也在不断地涌现。
2.家庭收入差距明显。收入最多的20%的家庭和收入最少的20%的家庭相差19倍左右。
3.家庭养老需求和医养结合的需求比较强烈。现在家里的老人养老靠自己和家庭成员。老年人养老最强烈的需求是健康医疗,特别是对社会化需求比较强烈。
家庭户规模小型化是社会、经济、文化、人口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人口变化的角度看,结婚年龄的推迟,不婚率和离婚率的提高,低生育率、寿命的延长、人口流动等,都导致家庭户规模的不断缩小。
孩子变少:四成家庭是“单身贵族”或“二人世界”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1人户和2人户的微型家庭数量迅速增加。2000年至2010年,1人户数量翻倍,2人户数量增加68%。2000年这两类家庭户占全部家庭户的1/4,到2010年已接近40%,共计1.6亿户。在未来一个时期,微型家庭数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平均家庭规模将会进一步缩小。
2010年30岁以上未婚人口中有43.2%是独居,这个比例在城市中为45.4%。大龄未婚独居家庭增多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接受高等教育、自我实现需求的发展以及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一些人不得不推迟结婚年龄;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人没有找到结婚对象;还有一些人是因为生活方式、婚姻和家庭观念的变化,主动选择了单身生活。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死亡率的持续稳定下降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使大多数人能够存活到老年甚至是高龄;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使生育率不断下降。这两个因素均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即促进人口老龄化。
“目前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与中国人口的发展特点有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高生育率时期出生的大量人口到21世纪正在陆续进入老年阶段,成为现在和未来几十年的老年人口主力。” 宋健说。
4.父亲在照料和教育儿童的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扮演的角色比较有限。父亲在这方面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5.计划生育家庭和非计划生育家庭比较而言,总体来讲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状况明显好于非计划生育家庭,比如经济发展方面、健康管理、代际互动等方面都明显有优势。
6.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的常规模式,据了解当前的流动家庭接近于20%,也产生一些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中国家庭发展报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主要内容
2015年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国家卫生卫计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233个地(市)、321个县(市、区),1560个乡(镇、街道)的1624个村(居),设计样本量为32500个家庭。报告摘要:
长者增多:逾8800万户家庭有65岁以上老人
我国90%以上的老年人是在家庭中养老。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家庭的养老需求已经进入迅速增长阶段,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也迅速上升。《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共有家庭4.3亿户左右。目前,中国有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已超过880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的比重超过20%。根据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2013年全国失能老年人数达3750万,预计2015年失能老年人数将超过4000万。
7.城乡针对家庭的社区公共服务差异明显。农村社区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比例明显低于城市社区,基础卫生设施亟待改进。
家在变小:户均人数由5.3人降至3.02人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家庭户平均人数基本上保持在5.3人的水平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化,家庭户平均规模开始缩小。《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家庭户平均规模缩小的趋势更加显著,1990年缩减到3.96人,2010年缩减到3.10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居民家庭户的平均规模为3.02人。中国已是平均家庭规模较小的国家。
导致家庭微型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初婚年龄的推迟导致青年单人户增加,人口迁移和流动导致1人户和2人户的增加,老年夫妇家庭的增加导致2人户的增加。近年来,由夫妇二人组成的核心家庭比重大幅提高,占全国家庭的比例提高了2倍。这主要是由于中老年夫妇不与他们的成年子女同住,以及更多的年轻夫妇选择推迟生育甚至不生育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