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菩萨兵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建议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建议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中的菩萨形象以及菩萨兵的传说;2.学会阅读古代文言文;3.学会理解奇幻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4.学会进行创意写作,运用想象力描绘菩萨兵的形象和故事情节。
二、教学重难点1.阅读古代文言文的能力;2.理解奇幻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能力;3.进行创意写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教学内容本课程以《菩萨兵》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故事背景介绍;2.故事情节的讲解;3.描绘菩萨兵形象的创意写作。
2. 教学安排时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第一课时故事背景介绍讲解第二课时故事情节的讲解讲解第三课时描绘菩萨兵形象的创意写作个人创作第一课时:故事背景介绍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菩萨兵》的故事背景,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理解文本的含义。
具体内容如下:1.让学生观察全文题目,思考“菩萨兵”是什么意思?2.讲解传统文化中的菩萨形象,让学生了解菩萨是什么;3.讲解菩萨兵的传说,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第二课时:故事情节的讲解本节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整个故事情节的理解,并对其中的重点部分进行解释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具体内容如下: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故事背景;2.讲解故事情节,并引导学生对其中重点部分进行思考和讲解;3.总结故事,让学生思考故事的含义和启示。
第三课时:描绘菩萨兵形象的创意写作本节课程主要是进行创意写作,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想象力,描绘出菩萨兵的形象和故事情节。
具体内容如下: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到的知识;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创意写作;3.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分享。
四、教学方法1.阅读课教学法;2.讲解法;3.创意写作法。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2.作品评价。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菩萨兵》这篇寓言故事的故事情节与作者;2.能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并对此进行理解;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道德情感;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2.分析人物情感变化;3.培养思辨能力与道德情感;教学难点1.通过故事情节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2.理解角色的情感变化并进行分析与思考;教学准备1.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菩萨兵》课文;2.教案、教学PPT;3.板书工具、师生活动交流卡;4.其他辅助教学工具;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给学生出示图片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张菩萨兵的图片,并向他们解释这个词的含义,然后让学生猜测一下菩萨兵是什么样的人物。
阅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菩萨兵》,并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入今天的课程内容。
“昨天,我们从故事中领略到了一个识人的螳螂和一只强大的蝉的故事,今天呢?大家猜想一下作者可能会给我们讲什么故事呢?”第二步:阅读课文与分析故事情节1、听故事老师让学生听《菩萨兵》故事,并在故事结束后,向学生讲解故事情节。
2、重点解析老师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解析:•故事中阿狸对醉汉的态度是怎样的?•阿狸一开始对哥哥的笑话并不感兴趣,随后却被醉汉的言语所吸引,为什么?•为什么主人公阿狸不想加入菩萨兵,又为什么他在失去朋友之后却又决定加入了菩萨兵呢?3、探究菩萨兵的意义通过故事情节,探究菩萨兵的意义,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友情和正义的关系以及友情是如何影响人生选择的。
第三步:分析人物情感变化1、学生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析主人公阿狸在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并交换意见探讨一下不同的看法。
2、故事重点解析老师引导学生从角色特征入手、对话、事件转折等方面,分析阿狸的情感变化。
第四步:思辨探究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探究以下问题:•阿狸在加入菩萨兵之前,对于揭露丑恶行为的态度是怎么样的?•那么在加入之后呢?•菩萨兵的行为是对还是错?2、类比描写教师用一些类比场景,就在现实生活中的类似问题进行探究,以帮助学生体会道德与道德内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菩萨兵苏教版
第1 页26 菩萨兵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红军被成为菩萨的原因。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揭示课题,读题。
2、学生读读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充分质疑。
3、学生相互介绍,使学生了解“菩萨”和“兵”的意思,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课题叫‘菩萨兵'”这个疑问去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1、引导学生带着所提出的问题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读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2)遇到不理解的语句可联系上下文尝试理解;(3)在弄懂每一个自然段意思的基础上,大致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尝试自己解决预习中有疑惑的地方,如还不明白,打上问号。
3、学生自由读课文。
教师适时作个别指导。
4、检查自读效果时,教师重点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帮助学生正音。
5、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专注地听读,发现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帮助正音,特别要注意翘舌音。
6、出示课文中的部分词语:藏民春耕热火朝天干干净净同胞糊涂尽心尽力平平展展学生练读增强记忆。
7、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分节朗读。
8、分组朗读全文。
9、学生说一说,读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引导学生抓住线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四、学习第1自然段1、自己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2、藏胞们为什么要躲红军呢?(害怕)他们害怕到“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第2 页(引读)你怎么读这句话。
3、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
朱德急到什么程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急坏)藏民的躲藏并没有影响红军的休整,为什么朱总司令却急坏了?(担心藏民在深山受苦)试试把朱德当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4、红军长征历经了两万五千里,一路上翻山越岭,还要与敌人周旋,十分的疲累,当他们来到这里想休整一段时间,却被当地的藏族同胞误解,以为他们与反动军队一样,藏民们都躲进了深山,这可怎么办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词认读生词:千锤百炼、菩萨兵、改过自新。
2.理解课文通过朗读、图画、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形象的情感渗透。
3.学习思考通过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学会感受小说中的道义,思考个人积累、自立、改过自新等问题,并以此为启示,做出实际行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读生词:千锤百炼、菩萨兵、改过自新。
•理解课文,理解小说中所蕴含的道理。
•运用图画、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学生的情感理解难度较大,在课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他人行为的感同身受,体会人品的重要性。
•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在提高体验的同时,要求学生各就各位,主动互动。
三、教学过程设计1.启发引入•以各种可爱的方式展示网上的菩萨兵《改过自新》动画,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介绍菩萨兵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热身活动• 1.边看边写《改过自新》。
学生看动画,感受菩萨兵的精神,然后把感受记录下来。
• 2.角色扮演。
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角色扮演,深刻理解大家的改变、敬畏、尊重和乐观确信的重要性。
3.演练实践• 1.读、记、学《菩萨兵》。
老师带领学生们读课文《菩萨兵》。
学生第一遍听,第二遍跟读。
读完整本课文之后,老师要求学生记下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解释下自己为什么喜欢。
• 2.写精彩段落。
老师提供几位孩子的段落,学生写下自己所喜欢的一句话,然后再试着练习填写在页末。
• 3.探讨《菩萨兵》的主题。
老师提供的问题包括《菩萨兵》找到了方法解决困难吗?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菩萨兵的故事?等等。
4.活动总结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主要知识、技能,检验学生的理解力和应变能力。
四、师生互动老师在引导学生在课程中通过角色扮演和让学生在读完整本课文之后记下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并按照学生的建议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菩萨兵》的含义与主旨2.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够流畅朗读3.能够自主思考小说中的情节、人物性格及其与自身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小说《菩萨兵》的情节,主旨和寓意2.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够流畅朗读3.能够理解小说中涉及的一些生词,如“菩萨”、“兵马俑”、“盔甲”等。
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与行为2.对小说中所涉及到的兵马俑文化有所认识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兵马俑的认知,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达出他们认为是一个古代战士的样子是什么。
学习(30分钟)1.朗读练习老师带领全班学生朗读课文《菩萨兵》,并通过一定的节奏和情感的表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生词解析老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讲解生词的意思和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3.理解课文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情境和人物性格,有机地转化为生活经验的理解。
例如:孩子们在看到了几件菩萨兵的盔甲之后,奇怪地问“菩萨也穿盔甲吗?”,那么老师就应该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挖掘出学生的思维价值。
拓展(15分钟)1.模仿表演老师与学生互动,模仿课文中的角色和情景,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生活连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对文中的人物、情节和现实生活进行比较和联系,进一步跨越虚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10分钟)1.背诵课文老师带领全班学生背诵课文《菩萨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和表达能力。
2.思考和总结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水平。
作业布置请学生阅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以及自己的思考。
同时还请学生拓展阅读,了解更多与兵马俑文化相关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小说内容,并且实现了与学生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菩萨兵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菩萨兵教学目标•了解《菩萨兵》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意义;•认识并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和常用词语;•通过朗读和默写,提高语文水平,训练语感和语音语调。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意义;•认识并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和常用词语。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和默写,提高语文水平,训练语感和语音语调。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学习故事1.共同朗读先让学生听一遍故事,然后全班带领全班进行朗读。
2.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教师为每个小组发放故事原文,让小组展开合作,分角色朗读,重点理解故事情节。
3.个人理解让学生一人独立阅读故事原文,理解故事情节,并向小组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让整个小组都对故事情节和意义理解更深入。
3. 词语学习1.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学故事中重要的词语,阅读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并通过词语练习,提高词语记忆能力。
2.教师点拨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点拨,重点讲解一些难点和易混淆的词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词语。
4. 语文练习1.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写作,巩固已学内容,在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拓展语言表达能力。
2.朗读练习让学生通过朗读巩固已学内容,训练语感和语音语调,提高听说能力。
5. 课堂总结总结整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回顾故事的情节和意义,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朗读、写作、词语理解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二一、教材分析《菩萨兵》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一篇课文,全文讲述了一个叫“学徒”的男孩拯救村庄的故事。
本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什么是正义,怎样才能行善,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菩萨兵》课文,捕捉文中表达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文化价值。
2.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关键词语的理解、课文段落的把握、阅读策略的运用等。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表达清晰、语言得体、文笔流畅等方面。
三、教学内容1.预习与复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菩萨兵》课文的大意,所以要对该文章进行一些预习和复习。
1.让学生自主复读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出文章的主旨大意。
2.回顾上一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一起讨论已掌握的知识。
2.阅读与理解在阅读《菩萨兵》课文时,引导学生注重文中关键字的理解,并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1.角色形象。
包括“学徒”、“老师”、“村民”等人物形象,学生可以从人物的性格、行为、语言和外貌等方面尽可能地描绘出这些角色。
2.故事情节。
包括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关键事件和故事结局。
学生需要能够通过描述这些情节,有效地概括出文章的整体脉络,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3.文化背景。
包括文章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等,学生可以通过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人物生活和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发现其中的价值。
3.交流与思考让学生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并在实践中运用课文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
具体的方法包括:1.学生之间的问答交流,可以对某些有困惑的地方进行讨论和解答。
2.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和人物形象。
3.利用图表和答题卡等形式搜集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辅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该课的掌握情况。
4.写作与表达通过自主写作、作文互评、齐读齐评等形式,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深度理解。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一、教学内容简介《菩萨兵》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一篇寓言故事。
本篇故事的主要人物为菩萨兵。
在故事中,菩萨兵曾经帮助某些生命心怀邪念的小动物变得真诚和正义,然后他在这些动物中寻找出真正能成为正义保护者的人,赋予他们菩萨兵的力量,赢得修改天命的机会。
本篇教案主要通过《菩萨兵》这个主题,帮助学生了解到正义主义的概念,并引导他们从学习中汲取力量,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认识正义主义的概念,了解正义主义的内涵,感受正义行为的力量。
2.通过学习故事情节,帮助学生分析正义保护者的特质,并引导他们重视积累自己的个人领导力。
3.引导学生理解武士道精神,知道如何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并在自己身上贯彻正义精神。
三、教学内容分析1.正义主义精神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讲述,引导学生了解正义的概念,认识正义的重要性。
故事中,菩萨兵所寻找的那些动物,在他给他们的考验中,表现出了他们所具备的正义和善良心。
压根下,只有那些对自己的心灵和内心有较清晰认识的人,才能获得菩萨兵的赐予。
引导学生重视文化积淀,加强自己内在的净化和强化,从而成为为正义牺牲、为正义而战的人才。
2.正义保护者的特质分析:菩萨兵的力量是通过寻找那些带有正义精神的动物,并把菩萨兵赋给了他们。
说明了作为正义保护者所必须的那些特质和能力。
这些特质不仅包括道德素质、思想洁净、勇气和决心,还包括高超的力量和技能。
教师可以上课时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缺点和优点的梳理和总结,努力转变自己的短板,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让自己成为一个富有正义精神的人。
3.武士道精神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中菩萨兵的力量来引导学生了解自我价值和勇气。
菩萨兵使用他的力量让这些动物改正了他们邪恶的思想,受到了他们的敬仰和尊重。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做一个正义的保护者时,能够具备勇气、担当,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自己朝着目标前进的努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的课本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故事——《菩萨兵》。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的主旨,学习初步的语文表达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目标1.知道菩萨兵的故事情节并理解故事主旨。
2.学习使用不同的语文表达方式描述故事内容。
3.培养学生人生观和道德观,体现文化素养。
4.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
2.良好的语文表达技巧。
3.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家国情感的培养与提升。
四、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在开始正式教学之前,可以通过唱歌、表演等方式活跃气氛,增加学生们的兴趣。
例如可以唱一首与故事主旨相关的歌曲——《我爱你中国》。
2. 导入老师对菩萨兵这个角色进行简单介绍,例如菩萨兵的形象、国家的重要性等。
3. 教学3.1 故事情节的理解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故事《菩萨兵》,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通过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认识故事主旨。
3.2 良好的语文表达技巧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学习使用不同的语文表达方式描述故事内容。
例如,让学生学习使用生动形象的描写、于情于理的比喻、巧妙的对比等。
3.3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家国情感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让学生认识到菩萨兵的形象,这个形象代表着集体利益。
例如,通过故事中各种错误的做法,引导学生思考行为规范和原则等。
4. 实践教师让学生分组,自由发挥,进行小组讨论和表演,实践所学技巧和知识。
5. 总结教师针对上述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总结,并对学生进行回顾和点评,以便于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方式本课程依托文化多元性原则,以开放性教育的方式展开,采用问答、小组讨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课堂魅力和教育的乐趣。
六、教学评估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鉴别表演、小组讨论、互动式教学、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与掌握的情况,已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要求。
【苏教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上册:26菩萨兵1教案
26 菩萨兵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
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
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
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
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从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详略得当。
学情分析: 估计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德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品质,课上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学会在习作中通过语言表达心声。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读讲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出示: 菩萨 糟蹋 藏族 一段 同胞 反动 朱德 翻译 糊涂 不饶人 怨不得 春耕 挨饿 播种 干干净净 2、检查词语及课文朗读情况。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讲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读讲课文,理解藏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体会红军对少数民族同胞的赤诚爱心,领悟军爱民的优良作风与优良品质。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菩萨兵∣苏教版
《菩萨兵》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
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一样的心肠为藏民着想。
替藏民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这个故事;2、正确读写文中的生字新词;3、能用“热火朝天”、“尽心尽力”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悟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习朱德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2、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真正理解“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同学们,听说过长征吗?知道进行长征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吗?(关心老百姓的军队,爱民如子的军队……)而藏族同胞称他们为“菩萨兵”。
2、提问: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请大家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图片欣赏了解有关背景材料,初步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情感。
由藏胞的一句话切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
2、指导学生同桌互读正字音,小组合作学生字。
(1)检查学习情况,指名读生字词,并用加点的造句。
藏民春耕动员平平展展同胞糊涂感激尽心尽力菩萨糟蹋不饶人挨饿地区一段时间翻译怨不得播种热火朝天(3)多音字。
挨藏种(2)理解词语。
糊涂尽心尽力热火朝天(3)听读课文。
观察生字,把认为难写的字提出来,讨论如何记忆理解。
【设计意图】对于一些词语的读音,需引导学生反复读,细心体味,才能读准确,而对于词语的理解,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理解习惯。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揭示课题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红军长征途中,朱德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自己的家园。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菩萨兵 苏教版
《菩萨兵》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后提问: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菩萨兵”指谁?谁称红军为“菩萨兵”?2、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带着问题读读书,在书中找答案。
二、读课文,学习8-9自然段1、读后回答: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因为红军的春耕行动深深地感动了藏族同胞)(藏民大多信奉佛教,认为菩萨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红军关爱他们,所以他们称红军为“菩萨兵”。
)2、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可知道藏族同胞十分感激红军?出示第8自然段第2句,指导读好“全都”“感激的泪水”这两个词。
从这些词你体会到了什么?(红军对藏族同胞的关爱,使之感动。
军民鱼水情深。
)3、藏族同胞激动地说------------(出示内容,指导朗读。
)司令指朱德,兵指朱德率领的红军。
4、“几时”一词说明了什么?(从没见过)正因为如此,红军刚来时,藏民是怎么做的,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学习生字词1、出示小黑板上的词语2、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3、说说难写字的笔顺。
4、学生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二.引入第1自然段1、当藏民们返回家园后,看到眼前的事实,不禁赞叹道---2、但红军刚来时,藏民是怎么做的?默读第1自然段,想想为什么?相机介绍红军长征的背景。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菩萨兵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菩萨兵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菩萨兵》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佛教文化以及菩萨的概念。
•能够理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情感,并且表达自己对于课文的感受和理解。
•能够回忆和掌握文中的重点知识、语言和句型,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延伸拓展:通过课文内容可以引导学生秉持善良、宽容、智慧和信仰,引导学生向善向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菩萨的概念和意义;•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把握情节和主题。
难点•掌握文章中的精美语言和词汇;•感悟人物情感和主题思想。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学习时间导入5分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15分钟词语解释、语言点拓展20分钟思考问题、交流讨论15分钟作文或绘画20分钟四、教学过程导入请学生看图片,展示有关于佛教的卡通图片,让学生自己谈谈自己对于佛教的认识以及菩萨的形象在心中的形象。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教师可以播放一个音视频,孩子在欣赏音乐同时,教师朗读课文。
读完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最初对于菩萨兵的理解和设想。
词语解释、语言点拓展首先引入生僻字“菩萨”,让学生读一下这个字,然后询问学生认为“菩萨”是什么。
接下来讲解“菩萨”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这个词汇的意思和用法。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难理解的句子、精美词汇,解释意思。
教师也可以通过课文中的优美语言点,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魅力。
思考问题、交流讨论•请学生总结出菩萨兵是怎么做到宽容和友好的;•学生们是否和主人公一样,曾经经历过诋毁、被嘲笑,想想当时的感受和处理方法;•菩萨信仰在我们生活中又有哪些具体表现。
作文或绘画请学生用一个三到四句话的短文或一幅图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认真完成作文或绘画作业。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对于学生了解佛教文化有很大的意义,计划还可以继续完善,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实录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实录及反思(一)教学时段及班级情况教学日期:XXXX年X月X日教学时段:第X节课教学对象: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X)班教学主题:《菩萨兵》教学时长:X分钟教学地点:教室(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菩萨兵》的主题和情节。
2.能够认识并掌握部分生字词。
3.懂得通过绘画反映读书的看法和感受。
过程目标1.能够积极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活动。
2.通过课堂上积极讨论,培养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读书绘画和创意活动等,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读书的教育,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3.激发学生的美感和情趣,培养其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佛教文化和佛教教义。
教师简要介绍哪些事情是佛教讲究的,如尊重生命、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净化等。
2.讲授(1)教师开始讲述《菩萨兵》的故事情节,同时将课文图片上的人物形象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形象化理解。
(2)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熟悉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情况。
(3)教师让学生一起合作、讨论本文的主题,引领学生从文本生动的人物形象中把握到了佛教思想中的关爱生命、平和宽容等主旨内容。
3.练习(1)让学生自己朗读一段文本,教师在旁边引导和纠正读音。
(2)将文本分给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和讲述,为大家创造阅读情境,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4.创作(1)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菩萨兵》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想法和指导。
(2)教师布置“创作伴读”任务,让学生在组内自由发挥,谈谈读后感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5.评价教师针对本节课的讲授策略、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也可以以一些创意活动、课堂口算等形式让学生自我评价,并总结学生的表现,并为学生学习的动因注入新的力量。
(四)反思记录通过本节课结束,我有一些自己笃定的感受和体会,这对于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实录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实录及反思一、教学背景本篇教案适用于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内容,教学主题为《菩萨兵》。
本单元旨在通过精选的课文,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故事中的经典角色,特别是大家熟知的《六义》中菩萨兵英雄形象的历史故事,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并理解和掌握课文中内容。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内容,并理解课文大意;2.能够运用有关的汉字、词语,熟练写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3.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在阅读中体验乐趣。
4.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高情意语文素养。
其中,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正确的读音,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感受其中含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准备• 课文教学PPT;• 视频、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教具;• 学生阅读材料及相关辅助材料。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首先,教师要通过课前导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短片、图片、音乐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菩萨兵》的背景,提高学生对这一文化形象的认识。
步骤二:朗读接下来,教师要通过读音练习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课文内容。
按照小组点名的形式让学生读一段,并注重矫正学生发音错误。
此外,教师还可与学生一起合唱课文中的经典歌曲或看字读音练习。
步骤三:课文分析与思考请学生跟随PPT,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并尝试回答一些提问。
例如:“在课文中,菩萨兵战胜了那些恶魔?”、“他们的战斗中透露出什么道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可以做出和菩萨兵一样的事情呢?”等等。
步骤四: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为了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动画、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辅助教具,将菩萨兵的英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更加形象化地认识到课文内容,又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新词的发音及意思;2.认识“绍兴菩萨兵”,对绍兴的文化底蕴进行初步了解;3.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认识“绍兴菩萨兵”的具体形象及其在绍兴的文化地位;2.理解文章中寓意深远的寓言故事;3.通过朗读及理解文章,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难点:1.通过文章理解寓言故事;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一、回归课文(10分钟)1.通过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过的内容;2.教师重点呈现出“菩萨兵”的形象,并向学生介绍“绍兴菩萨兵”的由来及在绍兴的文化地位;3.教师阐述本文中的重要知识点,如“布匹、草木间会生长出少数的菩萨兵”,并解释其寓意。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教师放音朗读全文,学生跟读,培养学生阅读的语感和节奏;2.小组讨论,解决文章中未能理解的词语和内容;3.环节结束后,教师与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寓意,并分组就文章的相关问题展开对话交流。
三、练读文章(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绍兴菩萨兵”中扮演其中一位角色;2.学生通过一个个小片段的练读,在体验中了解总体结构的同时,培养读段落、读全篇的能力。
四、延伸探究(10分钟)1.以学生的探究问题为基础,通过提问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寓言故事的深刻内涵;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自由发挥,探究“菩萨兵”在寓言故事中的寓意,从而进一步理解整个故事的思想内涵。
五、总结反思(5分钟)1.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挖掘出本节课最深刻、最留下印象的部分;2.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点评,及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教学方法:活动导引法、合作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资源:PPT、教辅材料、录音机、文章原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1500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1500字教学目标:1.知道二字成语“菩萨兵”的意思。
2.了解这个成语的来历。
3.理解文章的意思。
4.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的大意。
教学重点:1.学习二字成语“菩萨兵”。
2.理解文章。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复述文章的大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本课话题“菩萨兵”二字成语。
2.学生读一读古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唐代李白的《静夜思》)3.询问学生古诗的意思。
(教师可简要介绍唐代诗人李白及其诗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学诗兴趣)二、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菩萨兵”二字成语图片。
2.讲解“菩萨兵”的意思,即指在战场上具备菩萨般慈悲心肠、扫除钱财利欲等贪念的士兵。
3.讲解“菩萨兵”二字成语的来源,即来自清代乾隆年间,广东人陈白沙做了梦,梦到观音菩萨派出一队兵,宣传和平和爱国主义。
陈白沙便将梦境写成了报告,并取了“菩萨兵”的名字。
后来这个名字就在民间传播开来,慢慢发展为“菩萨兵”二字成语。
4.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瑰宝?为何“菩萨兵”二字成语是文化瑰宝?5.出示《菩萨兵》课文,让学生认读。
三、朗读(10分钟)1.学生跟读课文。
2.教师指导学生调整声音语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理解(20分钟)1.学生自行阅读,《菩萨兵》。
2.提问学生:(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2)陈大爷为什么要去当“菩萨兵”?(3)陈大爷的表现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4)故事最后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组分角色复述故事。
五、训练(15分钟)1.结合自身体验,想象自己作为“菩萨兵”应该怎样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
2.教师引导学生准确表述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作业(5分钟)1.阅读《聪明的一休》一个故事,就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思考: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再给另外一个人讲解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何表达得更为清晰明了?2.预习下一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注意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民间传说《菩萨兵》的内容以及其蕴含的道理;2.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的生词、成语以及词语搭配,并能够正确运用到日常生活与写作中;3.学生能够感受到作为一个小学生应当具备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敢于担当等品质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中的词语搭配,并能够正确运用到日常生活与写作中。
2.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道德教育意义,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敢于担当等品质。
三、教学过程(一)热身1.教师播放一段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如《葫芦娃》(或其他具有勇气、团结、互助等元素的视频),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导入本课教学内容,简单介绍本次教学的文章《菩萨兵》,并询问学生是否听过或阅读过相关的故事,鼓励学生多讲自己所了解的内容。
(二)阅读理解1.教师将《菩萨兵》的内容进行逐段解释,并对生词、成语、词语搭配进行注释,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意思。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将文中重点内容进行标记,并相互分享交流自己的观点。
3.教师针对学生的不理解或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进行适当的解释,并强调文章中所包含的道德教育意义。
(三)词语搭配学习1.教师讲解并归纳出文中所包含的词语搭配,如“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等,并让学生在课后合理运用这些词语搭配,加深记忆。
2.分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词语搭配的理解以及案例,制作图表进行集体展示,并相互评价。
(四)道德教育1.教师对文章中包含的道德教育意义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从理解故事内涵的角度去体验作为一个小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
2.导出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积极锻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敢于担当等品质。
(五)作业布置1.布置词语搭配相关的练习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充分地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2.鼓励学生尝试写一篇关于团结互助的小短文,并体现出所学的词语搭配。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课题:《菩萨兵》教学目标:1. 了解口头语、口号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2. 能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中的语言和内容。
3. 通过课外阅读,了解铜雀台之战和郭嘉的事迹。
4. 感受文化传统和人文历史,培养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语言和内容。
2. 学习和掌握口头语、口号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1. 学生手册。
2. 课文PPT。
3. 教学板书。
4. 课外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互动问候,然后通过问答形式导入新课。
二、展示(5分钟)教师出示课文《菩萨兵》的图片,并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三、课文学习(2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并讲解生字生词。
2. 向学生解释课文中菩萨兵的含义。
3. 分析课文中的相关语言和内容,加深学生对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
4. 让学生配合教师,一步步理解本课文中的口号和用词,并以此了解口头语、口号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四、课外阅读(15分钟)1. 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资料中了解铜雀台之战和郭嘉的事迹。
2. 学生分享课外阅读的感受和所得。
3. 优秀学生向全班分享阅读体会。
五、思考、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师生共同思考,本次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是什么?2. 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本次课堂学习中的收获和所得。
3. 总结本次教学要点。
4.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想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阅读《菩萨兵》课文并默读3遍,掌握语言和内容。
2. 教师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菩萨兵》的教学,学生们对中国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提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同时,学生对口头语、口号的表达方式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意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热情,通过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新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6菩萨兵教案
也很着急。 ]
段导读:翻译带着人没有找回藏胞。
朱总司令说:“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
[④从朱总司令的话中
你读出了什么? ]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 节气不饶人哪, 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
[⑤从总司令的这句话你又读出了什么?你觉得朱德同志是个怎样的人?
]
段导读:朱总司令着急藏胞们的庄稼没有种上,就要错过气节了。
一、导入揭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长征吗?(教师简单叙述红军长征背景)谁愿意给大 家讲一个有关长征的故事? 2.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在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军爱民的感人故事。
ºÃ¾Ã²»¼ûºÓ±±¿Æ¿¨¾ÍÊǶªÎ¢¶Ë»î¶¯»¹USµØiuywiuhiuhfihÒ»Ìõ¹·È¥ÎïÒµ¸ÁÇ©¶©Óë¸ÁÓê¹Îµç»ú¹þ°´¼¾¶È½»¿¨¸ø´ó¼Ò¿´¹þ¿ªÊ¼¾Í´ò¿¨»ú»á¶ª°´»õÎïÒ»´óºÅifUI°¢·ûºÏi¿´½á°¸»ò¿ÏµÂ»ù°µºìÉ«µÄ¿Æ¼¼¹þ¿Æ¼¼¹þ´ò¿¨»ú»ã¶¥¿Æ¼¼°¢¹þÈø¿Ë¼¼ºÓÎÒ¿´½Ç¶È·¶ÂÉʦ¿Õ¾©¶«·½ÀîÊé¼Ç°¢¶Å¹þ¿âºó¶Æ¸õ ¾Ù¸ö°´¼¼Êõ´òÁË¿¨¼¯Ë®ÀÈ´ò¿¨»ú°®ÉÏÁË´ò¿¨»ú°¸Àý¿âµÄ¼Ç¼ÁË¿ò¼Ü°¢Ë¹Àû¿µµÄ¼ÓÀ»á¼Æʦ´óÁ¢¿Æ¼¼Èö´óÁ¢¿Æ¼¼°¸ÀÖɽ¿¨µÂ¼Ó¬¿¨Ë¹½¨µµÁ¢¿¨½¨Ë¾µÄÁË¿ò¼Ü°¢Àɽ¿Úµ½¼ÒÁË¿¨½¨Ë¾µÄ¿´À¬»øÊ©µÙÀû¿Ë½ð°²Àûɽ¶«¿ó»ú°£Àï¿ËɾÛ¡¿Æ¼¼°¢ÈøµÂÂÌ¿ó½¨Éè´òÀ×ÁË¿¨»úÊÇ´óÁ¢¿Æ¼¼°®ÉÏÁË´ò¿¨»ú°¸Àý¿âÊ®¾Å´ó¿ªÊ¼¾Í·¨¿¼Ê±¼ä·¨¿¼Ê±¼ä¶Ô·½¿ª¾ßʱ¿Û·Ñ¼´¿ÉÉæ¼°·¨¿¼Ê±¼äºÆ·á¿Æ¼¼°¢»¢µç»°·ÑËÀuehriuseiuhisauhdiahbdkjba½è¿îºó¿Î½Ì°¸»ã¶¥¿Æ¼¼°¢¿ÏµÂ»ù¼°¿Õ¼ä¿¨¼¶´ò¿¨»úÈý´ú¿¨¾Ù°¸Ëµ·¨ºÚ¿Í¼¼Êõ¿´·ç¾°¿¨»úÊÇÓÐTUIYGTUIYAWIUIUAH»á¼Æʦ¿ì½Ý·½Ê½ÊÇ¿ª¾ß·ÅµÃ¿ªÊǾµä¿î¼¸µã¿ª·¹»ú¹ØºË¶¨¿Æ¼¼¹Ý»á¼Æʦ·¨¿¼Ê±¼ä¸£¿Ë˹µÄ¸£¿Ë˹µÄ¿´·¨¾«Éñ¿É¼ÎµÄ·¶ÂÉʦ¿Õ½¶«¸¸ÀϿɽÓÊܵĺ󷽿ÉÁªºÏá÷ÁÔ»á¼Æ·Ö¼¿ÛË®µç·ÑÂÌ¿ó½¨Éè´òÁ˸ö¿ì½áÊøÁË¿µÏ¸ñ»á¼Æʦ¸±¿Æ¼¶Ëµµ½¸¶¿î½¡Éí·¿»á¼Æʦ»á¼Æ·¨»ÒÉ«¿Õ¼ä¸¶»õ¿îÊý¾Ý»Ö¸´»á¼Æʦ¿´·ç¾°¾Í¹þÈö¸øID°¡¹þ´ó»¢´ó½«¾üÀ¿ª¾àÀë·¿´û¿¨½¨Éè·½ÁË¿ò¼ÜÈöishfklhfkljskfjhksjdh¾ÍÓкøÐһ˻¯ºó·½¿ÉÈö½¿ºÍ¹þ¹¨Ò»´ó¹øÎÒ°¢USÒ…¸±¿Æ¼¶Ê¥·ðɽ»á¼Æ·¨¿Í»§»ú ±±¿Æ¼¼º£±ß¿´¿Õ¼´ÊÇÉ«µ³ÄÇ¿é¾²°²ËÂÄã¿´¼û°ÂµÂÈü¿¦ÄÉ˹¿ÏµÂ»ù¿¨ÊӽǴò¿¨»úÊÇ°¢Ë¹¶ÙÈö´óËù´óËù´óËù´óËù´ó´óËù´óËù´ó´óʤ¶à¸ºÉٵķ¢Å¶ÎÒ½ÚàÞÒ»¶¯Îﻪ·þÈÕ°¢¾Û¡¿Æ¼¼ËÀ°¡»¤·ôΪ¼×·½½è¿ÚÄØ¿ª·ÅÄÐiuhiusjsafkjurhieu ºöÓƸç¹æ»®¾Ö»·±£²¿VÄÐÄÐŮŮŮŮÄǿɾͲ»¿´¼Æ»®±í¿ã¹þÂ׿㺺¿Ú»¨Ô°¿ó¹Ü¿Æ¹¶¹âÌï·ÑÓ÷¨ÔººÃ¼¸°Ù¿ÞºÃ¼¸±é¿ÉºÃ¿´¹¨¿ó¹Ü¿ÆÑ̻Ҹ׿ÞÒ»»á¹ú¿âÒøÐйɿâ¹Ü¿ÞÒ»»á¸Ê¿àÓë¹²¿ÞÒª¸Ê¿àÓë¹²¿â¹ÜÔ±¿ÞÒ»¸ö¿ÞÒª¸Ê¿àÓë¹²UIºÍ¿Í»§²»¿´ºÃ¿â»ØÁ÷º¸¿©ÎïɫܽÈØÍõÉ«·Û˳·ç¶ú·Û×ÏÉ«·Û×ÏÉ«·ÖΪ·ÇÌθç´ó¹ÇÍ··çʪ¹ÇÍ´·ÖÊýÏßͬ¸öÈ˸÷¹©»õÈ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
础。
26菩萨兵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红军被成为菩萨的原因。
教学设计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
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读题。
2、学生读读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充分质疑。
3、学生相互介绍,使学生了解“菩萨”和“兵”的意思,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课题叫‘菩萨兵’”这个疑问去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引导学生带着所提出的问题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读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遇到不理解的语句可联系上下文尝试理解;
(3)在弄懂每一个自然段意思的基础上,大致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尝试自己解决预习中有疑惑的地方,如还不明白,打上问号。
3、学生自由读课文。
教师适时作个别指导。
4、检查自读效果时,教师重点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帮助学生正音。
5、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专注地听读,发现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帮助正音,特别要注意翘舌音。
6、出示课文中的部分词语:
藏民春耕热火朝天干干净净
同胞糊涂尽心尽力平平展展
学生练读增强记忆。
7、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分节朗读。
8、分组朗读全文。
9、学生说一说,读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引导学生抓住线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自己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藏胞们为什么要躲红军呢?(害怕)他们害怕到“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引读)你怎么读这句话。
3、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
朱德急到什么程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急坏)藏民的躲藏并没有影响红军的休整,为什么朱总司令却急坏了?(担心藏民在深山受苦)试试把朱德当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4、红军长征历经了两万五千里,一路上翻山越岭,还要与敌人周旋,十分的疲累,当他们来到这里想休整一段时间,却被当地的藏族同胞误解,以为他们与反动军队一样,藏民们都躲进了深山,这可怎么办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朗读情况。
(学生拿出生字卡片读一读、再抽读)
2、引导学生把本课的生字分成两类,一类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左紧右松才好看;另一类是上下结构的字,抓典型,按比例书写。
3、重点指导书写难写字。
继续指导学生写字规范、入体。
4、学生描红、临写。
教师巡回指导。
六、习字册上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师提问:藏胞们为什么离开家园躲红军?
2.生读第一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
3.体会藏族同胞对反动军队的恐惧和对红军的误解。
(藏族同胞们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说也不敢露面)
(1)藏胞们其实躲得是谁?(反动军队)
(2)藏胞们对反动军队害怕到什么程度?(一听说……早就……)
(3)一起读这句话
4.师提问:看到这一切,朱德司令可着急了,他急道什么程度呢?(急坏)
5.齐读
6.过渡:朱德司令为什么这么着急,他在急些什么?读第2-5小节,找一找司令着急的事情,用笔画一画。
二、精读二-四自然段
1.小黑板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1)怎么受得了是什么意思?(受不了)
(2)为什么藏胞在山里会受不了呢?(想一想藏胞们在山里会有哪些困难?)(生活环境不好,不好吃,不好睡……)
(3)从朱德司令说的这句话你能感受到他这时的心情如何?
(4)感情读(指名读)
(5)把原句换成“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会受不了的”表达效果一样嘛,不一样的话,哪里不一样?
(6)再指名读这句话
(7)“动员”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一句话后面要用上感叹号?(十分着急)(8)指名读再齐读
2.师过渡:于是朱德派人去找藏胞们,想动员他们回来,结果怎么样了呢?
3.生回答:翻译回来了,没能把他们动员回来。
4.小黑板出示: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
(1)师:这是哪位翻译回来后对朱总司令说的话,想一想他为什么叹着气,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2)为什么说藏胞们真糊涂哇?(他们把谁糊涂的当作了谁?)
(3)所以他说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里的乌云真的是指天上的乌云吗?指什么呢?
(4)指名读翻译的话
(5)再齐读
5.过渡:听到这样的话,朱德司令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更加着急起来,他又再着急什么?
三、精读五-七小节
1.小黑板出示: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呐,得赶紧帮助藏胞们把地抢种上。
2.指名读
3.提问:从朱总司令这句话中你能听出什么?(朱总司令担心藏胞们的春耕节气不饶人哪)
4.师:什么是节气不饶人?
5.师:于是朱总司令作出了一个决定:抓紧时间,帮助藏胞们把地抢种上。
6.指名读齐读
7.师总结,情升华
(1)师:面对糊涂的藏胞,朱德司令没有生气,没有埋怨,有的只是着急,担心他们的食宿,春耕。
我们的小朋友可不是糊涂的藏民,朱总司令的所说所行,我们都看在眼里,遇到这样的司令,你们一定有话对他说,大胆的说出来吧!
(2)举手说一说
过渡:为了搞好春耕,朱总司令还开了一个春耕动员会,对战士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他是怎么要求的呢?
8.小黑板出示: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1)师:朱总司令要求战士们如何种藏胞们的地?(尽心尽力像种自己的地一样)(2)“尽心尽力”是什么意思?
(3)“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什么意思?可比可以把这句话去掉?
(4)默读朱德说的第二句话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师:朱德司令让战士们如此认真地帮助藏胞们春耕,目的是什么?(解除误会,让红军的形象在藏胞们心中留下)这一颗种子是谁种下的?(红军)所以朱总司令的这句话还可以怎么理解呢?
(6)为什么这句话后面要用省略号?他想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到了第二年呢?第三年呢……)
(7)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过渡:开完会后,朱德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的干起来。
四、精读八-九小节
1.读第八小节,想象朱德同志带领大家热火朝天春耕的情景,想一想他们都帮藏胞们做了那些事?(打扫院子整治土地)
2.当那些悄悄返回家乡的藏胞们一进家园,他们会看到什么?(干干净净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
3.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的表情吧!他们的脸上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感激惊讶惭愧……)
4.但最后都汇作一句话,齐读“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呀!”
5.藏胞们为什么把红军比作菩萨呢?回顾全文。
板书
担心食宿
藏胞误解派人劝回误会终解
担心春耕称作菩萨
全力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