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中国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人

中国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人中国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人,在女性地位不高的时代可谓独一份谁道红颜如柔水;桃花亦可寒中开!李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鼓吹,军乐也。
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
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
何得无鼓吹!”那么,这里的公主是谁呢?她就是平阳公主,李渊的三女儿,更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公主将军”,可以说,她的军事才能比之李家男儿毫不逊色。
并且,平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在死后有军队为其出殡的女人,在女性地位不高的古代可谓独一份。
此女若是男儿,要是侥幸没死的话,估计后期的李唐王朝就没李世民什么事了,当皇帝也说不定。
可惜的是,她的名字与生年在史籍中并无记叙,我们无法得知这位巾帼英雄的芳名。
在父亲举事时,平阳公主四处奔波,为父亲的军队联络友军。
这名女子不但胆识过人,还十分有才华,短短三个月,便在江湖上招揽了多支颇具规模的军队,其中还包括麾下数万人的胡商何潘仁。
虽说,平阳公主这支部队是由女人领导的,但是,这支队伍军纪严明,比之正规军不遑多让。
平阳公主在军队中言出必行,所有士兵对这名女将军都无比敬佩。
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年代,这支极具战斗力的部队得到多方势力的拥护。
平阳公主在军事上的直觉与见地堪称天才,隋将屈突通就曾经在她手下连吃几场败仗。
百姓们得知这支数次打败官军的队伍的首领,竟然是个女的,是个姓李且已嫁作人妇的娘子,神奇之余口口相传,都称平阳公主为“李娘子”,她的这支部队也就顺理成章的变成了“娘子军”。
由于在江湖上倍受赞誉,所以,许多人才慕名而至,都是奔着平阳公主的声望而来。
平阳公主举兵不久,就已经招揽了七万多名士兵替她卖命,平阳公主的军事才能由此可见一斑。
传说,平阳公主在带着一众兵将镇守娘子关后,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修筑了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不给敌人任何机会。
某次,刘黑闼大军压境,平阳公主见敌军势大,一边安排防务让部下严防死守,另一边派出斥候向太原求援。
历史上究竟有几位平阳公主?

历史上究竟有几位平阳公主?一、汉景帝女平阳公主平阳公主(?—?),生于汉文帝时期,卒于汉武帝时。
汉景帝刘启之女,皇后王娡长女,汉武帝刘彻同胞长姊。
本封为阳信公主,因嫁于开国功臣曹参之曾孙、平阳侯曹寿,而又称其为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嫁于平阳侯曹寿之后,汉武帝登基,因其陈皇后一直未曾生子,所以平阳公主挑选了十几位美貌女子,准备献于皇上。
后来汉武帝驾临平阳府,宠幸了一名歌女,就是后来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并且带走了卫子夫的弟弟、公主家的骑奴卫青。
平阳卫子夫上车时,公主抚着卫子夫的背背鼓励道:“快去吧!此去皇宫,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好好吃饭养好身体。
有朝一日富贵了,希望你不要忘了我才好。
”之后,卫子夫果然步步高升,卫子夫的弟弟卫青也在对匈奴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使得大汉北方边境得以长治久安。
渚少孙的史记补述里载:汉匈大战之后,正逢平阳公主寡居,要在列侯中选择丈夫,许多人都说大将军卫青合适,平阳公主笑着说:他是我从前的下人,过去是我的随从,怎么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说:大将军已今非昔比了,他现在是大将军,姐姐是皇后,三个儿子也都封了候,富贵震天下,哪还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
汉武帝知道后,失笑道:当初我娶了他的姐姐,现在他又娶我的姐姐,这倒是很有意思。
于是当即允婚。
时迁事移,当年的仆人就这样做了主人的丈夫。
此处仅供参考,因褚公所记史料与司马迁所记几乎处处矛盾!平阳极可能是在元鼎年间嫁与卫青,而不是元朔五年或六年卫青官拜大将军时,汉书载的是元狩四年拜大司马后!平阳公主死后,与卫青合葬,都陪葬茂陵。
二、汉元帝女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汉元帝刘奭之女,母为卫婕妤。
相关史料《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下》中山卫姬,平帝母也。
父子豪(卫子豪),中山卢奴人,官至卫尉。
子豪女弟为宣帝(汉宣帝)婕妤,生楚孝王(刘嚣);长女又为元帝(刘奭)婕妤,生平阳公主。
成帝时,中山孝王(刘兴)无子,上(汉成帝)以卫氏吉祥,以子豪少女配孝王。
元延四年,生平帝(汉平帝)。
历史趣谈唐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平阳公主为何流落青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平阳公主为何流落青楼?导语:平阳公主在唐朝的历史上赫赫有名,她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娘子军,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山西娘子关,当年曾是非常重要的关隘,平阳公主在唐朝的历史上赫赫有名,她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娘子军,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山西娘子关,当年曾是非常重要的关隘,就是因为她率军镇守有功而得名,也因此留下了很多关于她的传说。
她骁勇善战、勇往直前,娘子军所向披靡,平阳公主因此被称之为唐朝最强悍的公主。
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一代巾帼名将在这之前竟然落魄到流落青楼做了妓女!正史为何没有记载这段经历,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玄机呢?在新旧唐书中,只能找到平阳公主曾经失踪的记录,并没有说明具体去向,但却记载了她回家的情形,带着一个戏班子冲进父王李渊的府中认亲。
此时的平阳公主不但武艺超群,而且颇具将帅的胆略与才识,有着义薄云天的英雄气概。
在娘子关附近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对平阳公主的失踪做妓女的经历追寻,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依据不论是否尊重史实,但可见对平阳公主风华绝代的风采,以及百姓们对她的无限敬仰之情
【古今中外】“烈⼥”与“列⼥”的区别?什么样的⼥⼈才能被称为列⼥?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代表⼈物?【古今中外】“烈⼥”与“列⼥”的区别?什么样的⼥⼈才能被称为列⼥?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代表⼈物?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化,但是,也同时诞⽣了许多不为⼈们所众知的知识,今天就来说说“烈⼥”与“列⼥”的区别,什么样的⼥⼈才能被称为列⼥?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代表⼈物?最初读⽂献的时候,对“烈⼥”与“列⼥”的明确界限和区分联系,并没有更多更明确的概念,直观印象就是其中记载的都是各个时代堪为楷模、在⾔⾏上为乡闾称奉的⼥性,但这些⼥性被列⼊列⼥或烈⼥的标准,却没有做更多的思考。
后来在史籍中不断遇到⽆以计数的这类⼥性群体后,才留意起记载着将其归类的⽤意及标准。
近⽇不断有学⽣问起其间的细微差别和联系,遂将初步浅薄的理解贴于此处。
“烈⼥”与“列⼥”,都是不同时代、不同思想观念及理念下“优秀”或“杰出”妇⼥的代表,其间虽仅⼀字之差,但其内涵却有很⼤的不同。
“烈”,乃指“节烈”之意,记载是的为贞洁节义⽽献⾝的⼥性,即“贞节与殉烈”之⼥,表现的是⼀个个离我们远去了的烈⼥的坚贞精神与节操的⾔⾏,往往能够给⼈造成深刻的印象及强烈的思维冲击。
慨叹之余,钦佩与惋惜之情俱存。
“列”,即“罗列”“排列”之意,是将诸种操守堪称儒家礼教⾔⾏之楷模的⼥⼦,并列载诸史籍。
这些栩栩如⽣的⼥性超诸常⼈的⾔⾏,发⼈深省之外,或⽣敬佩之情,或⽣同情之⼼,甚或⽣怜悯痛惜之思。
在史家笔下或史籍记载中,“列⼥”还有“节烈之谓”。
因此,“列⼥”的外延及内涵也就随之丰富和形象起来,诸多品⾏超卓于凡⼈的优秀⼥性,⾃然就包含了“烈⼥”在内。
故部分字典⾥才有了“列⼥,同'烈⼥’,古代有节操的妇⼥”的解释。
“列⼥”⼀词⾸先被⽤于西汉时期皇室宗亲,西汉著名⽂学家刘向所著《列⼥传》,⼀部介绍中国古代妇⼥事迹的传记性史书中。
对于《列⼥传》的成书原因,刘向并没有给予明确说明,但东汉著名史学家、⽂学家班固对于《列⼥传》的成书有着较为透彻的认识。
平阳昭公主之死 平阳昭公主是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平阳昭公主之死平阳昭公主是怎么死的导语:平阳昭公主,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之女,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胞姐姐,据悉,平阳昭公主和花木兰穆桂英一样,是一位真正的女英雄,其才识胆略丝毫平阳昭公主,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之女,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胞姐姐,据悉,平阳昭公主和花木兰穆桂英一样,是一位真正的女英雄,其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
中国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娘子关就是因为她所率领的娘子军曾经在此驻守而得名。
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真正的生荣死。
那么,平阳昭公主是怎么死的呢?以下文章将为您揭晓。
公元617年11月,李渊、李世民的唐军主力攻克了长安,李渊的第三个女儿平阳公主也参与了这场战争。
在其后的六年时间里,史书上再也没有对她的任何记载,只在公元623年2月,突然提到了平阳公主的葬礼。
她的葬礼与众不同,是以军礼下葬。
当时很多大臣反对,说一个妇人以军礼下葬,不符合规矩。
李渊就此反驳说,平阳公主生前每临战阵,身先士卒,死后用军礼下葬,又有什么不妥?所以,平阳公主仍已军礼下葬,谥号“昭”。
在这里,并没有明确说明平阳公主是怎么死的,能为她记上这一笔,是因为她的葬礼很特殊。
古今军礼下葬的女子第一人。
但是我们不妨从其他资料来推测她的死因。
大致推测的原因偏向于两点。
推测一:战死。
太子李建成出生于公元589年,平阳公主死于公元623年,两人都是窦皇后所生。
也就是说,平阳公主死时,年龄最大不会超过33岁。
在这样的年纪突然死亡,肯定不是正常死亡。
公元622年,太子李建成讨伐刘黑闼,直到年底才将其击溃。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圣女贞德”杨惠敏的生平事迹

“中国圣女贞德”杨惠敏的生平事迹女童军杨惠敏冒死献旗1937年8月13日,被世人称为“血肉磨坊”的淞沪会战爆发。
当天,国民党部队72军88师524团中校团副谢晋元(后升为团长)奉命带领一个营的兵力,进入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四行仓库当时是金城、盐业、中南、大陆这四家银行合设的仓库,在苏州河北岸,此地位置紧临上海市煤气库,日军不敢轻易投弹,仓库东侧以及沿河一带都属于租界范围,驻扎着英、美军队,日军当时还不敢向英美军挑衅。
因此,国民党八十八师参谋长张柏亭冒险选中了此地作为掩护部队撤退之所。
26日凌晨部队陆续撤退后,四行仓库被日军包围。
此时困守四行仓库的孤军在谢晋元的带领下,以524团全团名义作战,其实只有一营战士(营长杨瑞符),378名士兵。
27日起,日军对四行仓库守军进行了多次进攻,孤军作战,战士们身心俱疲,战斗力下降。
为了鼓舞斗志,谢晋元致电张柏亭,请求给仓库守军送一面国旗来,并输送食品弹药等物资。
1937年10月29日晨,也就是谢晋元率部进驻仓库的第三天,一面12公尺宽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升起在四行仓库楼顶!在到处都是侵略者旗帜的上海,此面中国国旗格外醒目。
半个租界的群众都疯狂了,苏州河畔挤满了观旗的人群,连许多外国人也为之动容。
一名英国军官在河畔集合了部队,下令部队举枪向中国国旗致敬。
此事自然成了当天中外新闻关注的焦点,上海《申报》这样写道:“晨曦初上,国旗飘展,隔河民众纷纷脱帽鞠躬,感动落泪。
”激动之余,人们不禁要问,在这四面被围的严密封锁中,是谁为守军送去了这面珍贵的国旗,又是如何送去的呢?原来,张柏亭在接到守军请求后,把这一任务交给了上海市商会,商会会长王晓籁又把任务具体布置到了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团。
在获知此消息后,团里的杨惠敏立即找到服务团团长,请求把献旗任务交给她。
获准后,她激动地表示:“我太兴奋了,我有幸来做这件事!我愿意尽我的力量完成这个任务,即使牺牲!”入夜后,杨惠敏从茶叶大楼出发来到四行仓库以东的公共租界溜过西藏路,从西藏路新垃圾桥匍匐前进。
中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

中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中国历史数千年,要细数当中的点点滴滴谈何容易,只是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也要花上许多的时间。
但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还会继续受到歌颂。
男尊女卑,男人在中国历史上都处于统治的地位,女人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永远只是配角,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尽管如此,女人的能力永远不能被低估,中国历史上还是有一些名留青史的巾帼英雄,她们更在不同的朝代扮演着足以改变历史的重要角色。
在众多的英雌豪杰当中,较为人知的英雌人物分别是商朝的妇好、宋朝的梁红玉和穆桂英、明朝的花木兰和唐朝的平阳公主。
现在让我们一同探讨她们的伟绩。
妇好- 文武双全的王后妇好,公元前十三世纪伟大商朝“中兴之王”武丁的爱妻。
根据历史的记载,武丁拥有六十多位妻子,其中三人先后被封为王后,而妇好则是三位当中的首位,证明她就是商王武丁一生中真正唯一爱过的女人。
她在武丁的心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据说妇好成为武丁第一位王后以前,是商王朝下属或周边部落母系部族的首领或公主,所以她有着非一般的出身和见识,并非普通的良家妇女。
妇好嫁给武丁以后,武丁给了她相当丰厚的封土和士民。
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被尊称为“妇好”,或者“后妇好”。
妇好的庙号为“辛”,商王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妣辛”或者“后母辛”。
妇好拥有自己的处事方法,主宰自己封地上的一切事务,同时拥有田地的收入和奴隶民人。
妇好会定期向丈夫武丁交纳一定的贡品,一切都按照国王和诸侯的礼仪来办理,决不因私废公。
妇好拥有自己独立的嫡系部队三千余人,在那个年代,普通小国的全部兵力也不一定能够达到这个数目,所以她的封地是商王朝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妇好下嫁武丁不久,她的领军本领并没有显现出来,再加上一位王后经常出入军营是不正常的事,所以在偶然的一次机会,武丁才知道原来他的妻子还是一位优秀的领军人物。
一次,商朝遭到东面的“鬼方”全面袭击,商军主力无奈全部都调到那里。
但不料在战况紧急之际,西面的羌人却趁火打劫,进攻商国。
历史上的十位巾帼女英雄简介

历史上的十位巾帼女英雄简介中国女性的吃苦耐劳是世界闻名的,但是她们的英雄事迹却很少为世人所知。
中国古代十大巾帼英雄,分别为妇好、花木兰、吕母、迟昭平、冼夫人、平阳公主、梁红玉、唐赛儿、秦良玉、冯婉贞。
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勇气可钦可敬,事迹可歌可泣。
下面为大家具体介绍这些古代著名的女英雄。
1、妇好妇好,好姓,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
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且为三个法定配偶之一。
“妇”为亲属称谓。
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是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
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也就是她。
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2、花木兰花木兰,412年-502年,武汉黄陂人,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3、吕母吕母,?—公元18年,女,琅琊海曲,今日照人,是一个财产俱丰的富户。
她是西汉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的女领袖。
山东日照境内奎山西麓的崮河崖上,吕母起义的点将台犹存,后来称作吕母崮,成为中国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纪念地。
吕母起义,点燃反抗王莽反动统治的火炬。
天凤五年,公元18年,吕母病故。
同年,琅琊人樊崇在莒县境内率众起义。
吕母的部卒重返陆地,其主要部分参加樊崇领导的赤眉军。
其余部分,分别投奔到青犊和铜马等农民起义军。
古代巾帼英雄及其感人事迹

古代巾帼英雄及其感人事迹1妇好,好姓,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
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且为三个法定配偶之一。
“妇”为亲属称谓。
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是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
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也就是她。
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古代巾帼英雄及其感人事迹2花木兰,412年-502年,武汉黄陂人,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古代巾帼英雄及其感人事迹3吕母,?—公元18年,女,琅琊海曲,今日照人,是一个财产俱丰的富户。
她是西汉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的女领袖。
山东日照境内奎山西麓的崮河崖上,吕母起义的点将台犹存,后来称作吕母崮,成为中国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纪念地。
吕母起义,点燃反抗王莽反动统治的火炬。
天凤五年,公元18年,吕母病故。
同年,琅琊人樊崇在莒县境内率众起义。
吕母的部卒重返陆地,其主要部分参加樊崇领导的赤眉军。
其余部分,分别投奔到青犊和铜马等农民起义军。
古代巾帼英雄及其感人事迹4迟昭平,西汉农民起义的巾帼英雄,在漫长的历史长卷中,熠熠闪光,展示着一代女性的尊严与骄傲。
迟昭平,平原县城南人,生卒年月无考。
迟昭平也于吕母起义的同年秋,聚众数千人在河阻中,现平原城西南,举行起义,抗官税,荡府衙,杀豪绅,掠贵族,扶危济弱,分粮与贫苦百姓,一时声威大震,成为众豪杰中一位杰出的农民起义女领袖。
李唐王朝开国名将率领娘子军,中国古代唯一以军礼出殡的女人

李唐王朝开国名将率领娘子军,中国古代唯一以军礼出殡的女人唐朝立国依靠的是军功贵族,以李渊李世民为核心的李唐贵族凭借着赫赫战功击败了隋朝和农民起义势力,建立了大唐帝国。
在那场剧烈的动乱中,李唐军队的领导者除了这些赳赳武夫还有一位将门虎女,此女是李渊的女儿,她不爱红妆爱武装,组织了一支精锐劲旅,帮助娘家建立霸业。
这个女人就是唐朝平阳昭公主。
平阳公主是李渊的三女,是李世民同父异母的姐姐。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隋朝唐国公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这次起兵李渊通知了家族所有人员,其中就包括在首都长安的平阳公主。
当时公主和丈夫柴绍在长安,得到李渊即将起兵的消息,柴绍星夜兼程前往太原,而公主则被留在长安,自寻出路。
李渊起兵是秘密行动,他是在临起事前通知公主夫妇的,所以俩人根本来不及准备,只能柴绍走,公主留。
平阳公主并没有因为失去依靠而慌张,相反她在长安附近散尽家财招募反隋义军,短时间内聚集了好几百人,她开疆辟土,收降豪杰,建立根据地,手下队伍越聚越多。
结果,平阳公主不仅没有成为父亲起兵的累赘,反而帮助父亲立了功。
当李世民的唐军先锋攻击到长安的时候,公主的手下已经有七万大军,其中不乏精锐的兵马。
因为平阳公主能征善战被称为“李娘子”,她的军队被称为“娘子军”。
平阳公主的丈夫柴绍隶属李世民军团,屡破强敌,为李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
公主本人则亲自镇守军事重镇娘子关,娘子关就是今天陕西平定县东北的军事要塞,这里是屏障关中的咽喉,原叫苇泽关,因为平阳公主的原因改名叫“娘子关”。
公元632年,平阳公主去世,她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以军礼出殡的女人,史书记载:“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
平阳公主之所以能在隋末乱世取得如此军功,除了时势造英雄,还和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李唐家族本身的特点有关。
隋朝继承南北朝,而南北朝恰恰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北方以鲜卑为代表的胡人政权皆尚武,民风比较开放,男尊女卑的观念也不严重。
将相故事-柴绍是谁?他和李渊是什么关系?

将相故事-柴绍是谁?他和李渊是什么关系?柴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谓谯国襄公,生于公元588年,死于公元638年。
字嗣昌,汉族,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大将。
他和李渊的关系嘛,就得说到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了。
平阳公主的名讳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她是李渊嫡妻窦氏(窦皇后)的爱女。
李渊将其嫁给了柴绍,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见得,柴绍此人地位不错,为人也颇有才华和能力,不然李渊也不会将其选作爱女的女婿。
所以嘛,柴绍是李渊的女婿,李渊是柴绍的岳父!柴绍和平阳公主结婚后定居在长安,李渊准备起兵,密诏二人回去。
柴绍当时说了一句:“你的父亲将要起兵扫平乱世,我打算前去迎接他的义旗,一起离开不可行,我独自走后又害怕你有危险,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对于这句话,小编其实是有点反感的,虽然两人一起走的确目标很大,但是就应该想想办法啊,说这句话不就是隐隐暗示平阳公主主动留下啊。
平阳公主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女子,她主动说:“你应该赶紧离开,我是一个妇人,遇到危险容易躲藏起来,到那时自己会有办法的。
”之后,柴绍火速奔向太原,而平阳公主回到李氏庄园,变作男装、变卖家产,救济灾民,招收军力。
而且这些军力有好几支是当时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甚至有一支实力远远超过平阳公主的起义军甘愿做平阳公主的手下。
这么一支鱼龙混杂的军队,粗野蛮猛之人到处都是,平阳公主以一介女儿之身做其主帅,反而将整支军队管理得纪律严明,对于她的命令,军队都是令出必定执行。
可以说,平阳公主领兵的手段丝毫不逊色于她的丈夫柴绍。
公元617年,李渊主力进入关中,与其三女儿会合,柴绍此时在李世民名下,与平阳公主平级。
夫妻二人各率一军,攻打长安,历史上夫妻二人各自为主帅,率领一支队伍,共同作战的情况着实少有,由于平阳公主的聪颖,造就了这么一段巾帼不让须眉的佳话。
关中平定之后,李渊将自己的三女儿封为“平阳公主”,其平阳称号估摸就是因为其在关中一带的功绩。
之后,平阳公主防守苇泽关,这关卡位于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为出入山西的咽喉,当时李渊只是大致控制了半个关中,陇西的薛举等人势力还极大,因此守住此关卡十分重要,这个关卡也因为平阳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更名娘子关。
中国历史故事-平阳昭公主的本名是李秀宁吗?为什么她会成为唐朝唯一一个以军礼安葬的公主?

中国历史故事-平阳昭公主的本名是李秀宁吗?为什么她会成为唐朝唯一一个以军礼安葬的公主?平阳昭公主也称平阳公主,她的父亲是唐高祖李渊,哥哥是李建成,母亲是北周皇室后代窦氏。
历史上平阳公主的名字已经不可考证,但是在后世的小说中,一般将其称为李秀宁,有的还以称号的同音为名,为李平阳,或者李屏玚。
在唐高祖李渊的19个女儿中,这个三女儿平阳公主是最特殊的,因为她去世的时候,李渊竟然为其打破规矩,以军礼下葬。
平阳公主因此而成为了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平阳公主特殊在哪里?为什么李渊愿意用军礼来对待她呢?“娘子军”、“娘子关”这两个词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它们和平阳公主有很大的关系。
平阳公主不是弱质女流,她是人称“李娘子”的,指挥数万人军队的女将军!平阳公主是李渊的嫡女,李渊将其嫁给了武将柴绍,婚后两人就住在长安城。
那时候的李渊还没有起兵,更没有当上皇帝。
当他决定起义以后,派人悄悄将消息传给了长安城的三女婿柴绍,让夫妻二人回到他身边去。
柴绍和平阳公主得知消息后,柴绍以为,他要去帮助岳父大人平天下、干大事,平阳公主是妇道人家,带着她又害怕她受伤,不带她走也害怕她遇到危险。
平阳公主让丈夫放心去帮助父亲,她会有办法保全自己。
柴绍这才离开长安,投奔李渊去了。
柴绍走后,平阳公主立刻动身去了鄠县的李氏庄园,那是她李家的产业。
她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把李家所有的产业都变现,还把所有钱都拿来赈济灾民,于是有不少人选择投靠她,队伍一下子就上涨到了数百人之多。
为什么平阳公主要这样做呢?她知道父亲起兵,眼下最需要的就是足够多的士兵,但是父亲手下只有那么多人,她要为父亲和丈夫分忧。
平阳公主胆识过人,凭借出色的口才,愣是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招募了好几支江湖上势力不小的起义军队。
在这些起义军队中,有一支军队有数万人之多,数量远超平阳公主的势力,但是平阳公主只派了家僮马三宝前去游说,那支军队的老大胡商何潘仁就归降了。
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娘子关以她命名

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娘子关以她命名本文导读:平阳昭公主的事迹在《新唐书》、《旧唐书》中都有记载,让人奇怪的是她的真实名字和出生时间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平阳昭公主的夫君是武将柴绍,公元617年,李渊决定起兵,柴绍因担心平阳昭公主安危而犹豫是否支援李渊的时候,平阳昭公主主动劝丈夫放心前去,而自己则潜伏起来为父亲招募军队。
为了方便行动,平阳昭公主女扮男装,并以李公子自称,变卖家产招募队伍。
不仅如此,平阳昭公主还依靠个人魅力,说服几只比自己强大的武装力量,并打退隋军的进攻,连续攻城拔寨。
虽然是一个女子,平阳昭公主却十分有着军事方面的天赋,不仅打仗厉害,管理军队也十分严明,在乱世之中,这支娘子军以军纪严明著称,许多壮士慕名而来,她的队伍很快便超过了七万人。
在她一生驰骋战场之中,有一次战役十分出名,那就是米汤退敌军。
平阳昭公主驻守娘子关期间,有一次刘黑闼部前来进攻,由于敌众我寡,平阳昭公主只能一面向向李渊求援,一面严阵以守。
而敌军来势汹汹,可能等不到支援,娘子关就会被攻破,正当平阳昭公主焦急万分的时候,她看到远处的谷子已经成熟,便计从心来。
平阳昭公主下令连夜抢收谷子,并熬制成米汤,趁着夜色全部倒入关前的沟壑之中。
第二天,敌哨兵看到关前沟中满是神秘液体,便以为是马尿,并回到给了主帅。
主帅出帐观望,看到城上军旗招展,战鼓熏天,便以为是守城援军已到,马尿都已充满了沟壑,说明援军众多,于是下令撤退。
李渊攻克长安之后,对于平阳昭公主的记载就不见于史书,直到六年后,史书才简单地记载了平阳昭公主的死讯以及军礼的下葬的情节:“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而这六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平阳昭公主又为何死亡,史书上只字不提,目前仍是个迷。
戴凤莲出殡原文

戴凤莲出殡原文
摘要:
1.戴凤莲出殡的背景和意义
2.戴凤莲的生平事迹及其影响
3.出殡仪式的准备和过程
4.社会各界的缅怀和评价
5.戴凤莲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正文:
戴凤莲,一位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女性,她的一生都在为中国革命事业和妇女解放运动而奋斗。
近日,戴凤莲的出殡仪式在北京举行,社会各界纷纷前来送别这位伟大的女性。
戴凤莲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从小便对社会不公充满愤怒。
在接触到革命思想后,她毅然投身革命事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戴凤莲不仅积极参与地下斗争,还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她的影响下,无数妇女勇敢地站了起来,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斗争。
戴凤莲的逝世无疑是中国革命事业的一大损失。
出殡仪式在北京举行,现场庄严肃穆。
戴凤莲的遗像摆放在灵堂中央,周围鲜花簇拥,寄托着人们对她的无尽哀思。
仪式上,各界人士纷纷致辞,缅怀戴凤莲的丰功伟绩。
人们表示,戴凤莲的一生都在为中国革命事业和妇女解放运动而奋斗,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戴凤莲的逝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人们纷纷以各种形式缅怀这位
伟大的女性,对她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戴凤莲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进步而努力,她的精神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总的来说,戴凤莲的出殡仪式既是对她个人的缅怀,也是对中国革命事业和妇女解放运动的一次回顾。
娘子关的由来是什么样的 为何会取这么一个名字呢

娘子关的由来是什么样的为何会取这么一个名字呢本文导读:娘子关据传为唐初时,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李秀宁在此驻守军队所建。
平阳公主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真正的生荣死哀。
因为平阳公主率领的军队被老百姓称为“娘子军”,所以他们驻守的关隘自然而然被称为“娘子关”。
娘子关的这种取名由来也被大多说人所接受。
在隋末唐初那个动乱年代,每个地方势力都想招募士兵壮大自己的势力,一方面为自己涿鹿中原增添筹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守护一方百姓免受起义军的流毒。
当时的太原留守李渊也顺应时代潮流,派自己的儿女在山西各地招募军队。
其中平阳公主的率领的军队算是比较另类的,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军队纪律严明,令出必行,不惊扰百姓,受到广大百姓的拥护。
李渊攻取长安建立唐朝时,为了防守太原大本营,平阳公主率领的娘子军被留下来保护三晋大地,而他们所驻扎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娘子关。
娘子军驻扎防守娘子关,就说明了娘子关的军事战略意义非常重要,从地图中就可以略知一二。
娘子关扼守山西的东大门,是防守太原的第一道屏障,战略位置及其重要。
娘子关位于太行山上,左边是黄土高原,右边是华北平原。
娘子关自古以来就成为了由冀入晋的主要通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著名的“燕赵古道”,成为了千百年来兵家必争之地和商旅往来的商业重镇。
而与娘子关相伴相随的就是有着“太行八阱之第五阱”之称的井阱。
历史上有名的韩信背水列阵攻克赵国之战就发生在井阱。
娘子关同井阱关隔山相对,同为军事重地,扼太行山井阱口,为山西和河北之间为数不多的通道之一,不论是要保障山西,还是要保障河北的安全,娘子关都起着重要作用。
娘子关历史悠久,娘子关为战国时期中山国所建长城的关口之一。
唐朝吸取“安史之乱”教训在此设立承天军戍守,修建“承天军城”防范唐帝国东部的藩镇势力。
赵宋时建“承天寨”防守金辽边患。
由于明朝时期因边患频繁,嘉靖二十一年重修城堡,专设守备把守。
中 国 女 将 军(完全版)

中国女将军(完全版)目录1古代女将军(4人)2国民党大陆时期女将军(4人)3国民党台湾时期女将军(4人)4解放军1955制女将军(1人)5解放军1988制女将军(陆军)(23人)6解放军1988制女将军(海军)(2人)7解放军1988制女将军(空军)(3人)8解放军1988制女将军(武警)(1人)9解放军1988制女将军(专业技术)(9人)10解放军1988制女将军(文职)(25人)11失落的辉煌(22人)一古代女将军(4人)1,妇好(?---约前1248),商王武丁的第一任王后。
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先后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小国。
曾指挥一万三千多人攻打羌方(这在三千年前,可是一场超级大会战)。
是史学界公认的我国第一位女将军。
2,唐朝平阳公主(?年——623?年),李渊的第三个女儿。
李渊在太原起事时,留在京城洛阳的家眷中的成年男丁纷纷逃回太原,她则跑回李家在武功县的别宅,散尽家资,招募乡勇,得数百人,起兵响应其父。
并连战连捷,很快发展到七万人,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
老百姓称她为“李娘子”,将以她这个女流为主帅的军队称为“娘子军”(这就是“娘子军”的来历)。
后驻守苇泽关,因她率数万“娘子军”驻守此关,于是关名改称“娘子关”。
唐朝建立后,封“平阳公主”。
死后以军礼下葬(是中国古代唯一由军队举殡的女子)。
3,杨国夫人(1102—1135),即梁红玉(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之名系后人所撰)。
曾流寓京口为营妓,后嫁与韩世忠为妾。
忠武以团练使兴义兵勤王,梁氏襄赞军务,军中皆称“女团练”。
后因星夜传诏勤王平叛,封护国夫人。
镇江之战,韩世忠率八千水军对金兀术十万,梁氏“亲执桴鼓”,指挥宋军大败金军。
因战功封杨国夫人、五军都督。
后战死抗金沙场,朝廷追封“英烈杨国夫人”。
4,秦良玉(1574~1648年),字贞素,四川忠州(重庆忠县)人。
明末女将军、抗清名将。
所建白杆兵勇猛无比。
官至忠贞侯、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提督。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巾帼英雄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巾帼英雄中国女性的吃苦耐劳是世界闻名的,但是她们的英雄事迹却很少为世人所知。
中国古代十大巾帼英雄,分别为妇好、花木兰、吕母、迟昭平、冼夫人、平阳公主、梁红玉、唐赛儿、秦良玉、冯婉贞。
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勇气可钦可敬,事迹可歌可泣。
下面为大家具体介绍这些古代著名的女英雄。
1、妇好妇好,好姓,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
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且为三个法定配偶之一。
“妇”为亲属称谓。
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是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
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也就是她。
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2、花木兰花木兰,412年-502年,武汉黄陂人,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3、吕母吕母,?—公元18年,女,琅琊海曲,今日照人,是一个财产俱丰的富户。
她是西汉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的女领袖。
山东日照境内奎山西麓的崮河崖上,吕母起义的点将台犹存,后来称作吕母崮,成为中国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纪念地。
吕母起义,点燃反抗王莽反动统治的火炬。
天凤五年,公元18年,吕母病故。
同年,琅琊人樊崇在莒县境内率众起义。
吕母的部卒重返陆地,其主要部分参加樊崇领导的赤眉军。
其余部分,分别投奔到青犊和铜马等农民起义军。
4、迟昭平迟昭平,西汉农民起义的巾帼英雄,在漫长的历史长卷中,熠熠闪光,展示着一代女性的尊严与骄傲。
平阳公主:揭秘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

平阳公主:揭秘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说起平阳公主,历史上有很多,但能称得上是女中豪杰的,估计非唐高祖李渊之女、太宗的妹子莫属了。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的爱女。
她是一个真正的女中豪杰,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才是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
李渊能当上皇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生了一群杰出的儿女,这群儿女中功绩最大的就是太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三女儿平阳公主。
李渊起兵后,平阳公主听到这个消息,决心要为父亲招募更多的军力。
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义军。
她将这些义军收编在一起,组织演练。
平阳公主令出必行,军纪非常严明。
女人怎样?女人照样能做义军的主帅!在此期间,朝廷不断派兵攻打平阳公主,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不但打败了每一次进攻,而且势如破竹,一连攻下不少地盘,这可乐坏了他老爹李渊。
且让我们细想一下,平阳公主收的这帮义军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强盗,要把这些狼套着实属不易。
如果她没有几分真本事,哪能够在短时间内收编这帮桀骜的家伙,又怎么能将散沙般的他们变为一支百战百胜的劲旅,捷报连连?足见平阳公主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实在是出类拔萃,不得不让你觉得“厉害,这女人厉害”。
在那个乱兵蜂起的年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广泛的拥护。
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
娘子军威名远扬,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来。
平阳公主在军事上的直觉与见地,堪称天才,隋将屈突通就曾经在她手下连吃几场大败仗。
公元617年11月,平阳与柴绍夫妻同心,很快就攻克了长安,平阳公主在关中行动的意义对建立李唐王朝来说是怎样评价都不为过的。
唐王朝建立后,李渊将自己这位才略出众的爱女封为“平阳公主”。
虽然攻克了长安,但李渊此时只是大致控制了半个关中,他的四周都是敌人。
稳定长安后,平阳公主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离家的大本营山西,她驻守的地方就是娘子关。
娘子关是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因平阳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才更名娘子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揭秘中国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导语: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母太穆皇后窦氏。
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为自己父亲建...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母太穆皇后窦氏。
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为自己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
中国万里长城的着名关隘娘子关就是因为她所率领的娘子军曾经在此驻守而得名。
她还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公元617年五月,李渊决定起兵。
李渊起兵前,平阳昭公主与与其丈夫柴绍当时正在长安,李渊派遣使者秘密将他二人召回来。
平阳公主得知李渊起兵的消息,决心要为父亲招募更多的军力。
平阳公主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
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
在那乱兵蜂起的年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广泛的拥护。
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
当今的娘子关就是因为平阳公主曾经再次驻守而得名的。
平阳公主一介女流为父亲打天下,成了唐朝的开国将领。
而平阳公主死后,高祖李渊破例以军礼下葬平阳公主,并且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昭”。
后世称她为“平阳昭公主”。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