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教育思想的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和墨子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于墨子早期学儒家之术,因此其思想有和儒家思想相承之处。但是由于所持的政治主张和生活背景不一样,因此他们的教育主张和选择的教育内容、采用的教育方法等也有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观念

古之教育者的教育观念都是基于对人性的探讨之上的。孔子和墨子对人性的看法实质是相似的,只是表述不同。“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孔子人性论的主要观点。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墨子的人性论则表述为“素丝说”,在墨子看来,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不过如同素丝。下什么色的染缸,就成什么颜色的丝,即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二、教育对象

孔子把人性分为三等,指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认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属于中人这个范围,对中人的发展,教育能起到重大作用。因此,孔子的教育对象限定在“中人”这个层次。墨子主张教育机会均等,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受教育者。

二、教育目的

孔孟的教育目的,都是针对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政治人才,以便至上而下地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学而优则仕”是孔子教育目的的一个简括。

培养“兼士”或“贤士”是墨子的教育目的。而墨子所培养的“兼士”更倾向于以平等的身份平等地去“兼爱”天下,而不是一定要成为当政者,这是两者的教育目的的一个很大的区别。

三、教育内容

由于的教育目的异同,孔孟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也不尽相同

孔子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文化知识学科主要是《诗》、《书》、《礼》、《乐》等典籍,主要是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方面的。他虽然要求从政人才要文武兼备,但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偏重人事。与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同,墨子力主实现“夏政”,由于其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墨子的教育内容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科学和技术知识,包括生产和军事科学知识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四、教育方法

孔子强调学思行结合,他告诫弟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提倡启发式教学,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饭,则不复也”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彻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中

由于墨子注重对其弟子进行生产和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而必须在实践中运用才能掌握,因此,墨子在其对弟子们的教育中非常重视让弟子动手去实践这种教育方法。墨子提出: “合其志功而观焉”,实际上墨家更着眼于“功”或效果,讲效果也就是讲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