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历史事件之辛亥革命_毙考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版)》第三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版)》第三章:知识点及练习题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重要知识点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2.三民主义的提出3.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4.北洋军阀统治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练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A太平天国农民战争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2.中国近代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A兴中会B光复会C中国同盟会D国民党3.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A 光复会B 同盟会C 兴中会D 华兴会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5.中国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A 辛亥革命B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6.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D农民阶级7.同盟会成立后,将()作为自己的机关报A《民报》B《新民丛报》C《万国公报》D《顺天时报》8.1904年,孙中山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的文章是()A《革命军》B《警世钟》C《驳康有为论革命书》D《中国问题的真解决》9.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A兴中会的革命纲领B 三民主义学说C中国国民党章程D《钦定宪法大纲》10.辛亥革命的高潮是()A保路运动B黄花岗起义C武昌起义D中华民国成立11.北洋军阀政府代表的是()A民族资产阶级B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C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利益D工农利益12.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他竟然基本接受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A “西原借款”B“二十一条”C “善后大借款”D《天津条约》13.1913年3月被袁世凯杀害的是()A 蔡元培B 邹容C 宋教仁D 黄兴14. 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是( )A民生主义B 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平均地权15. 袁世凯复辟帝制,举行登基大典是在()A 1915 年B 1916年C 1917 年D 1918年16. 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拥戴()为军政府大都督A 袁世凯B 孙中山C 黎元洪D 黄兴17. 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的标志是(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B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C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D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18.清政府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了()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明定国是》D《商律》19.标志着以慈溪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甘当“洋人的朝廷”的事件是()A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B镇压义和团运动C 戊戌政变D《辛丑条约》的签订20.1915年12月25日,反对袁世凯称帝,宣布云南独立的是()A 李烈钧B 蔡锷C 唐继尧D 黄兴参考答案1.B2.C3.C4.A5.A6.B7.A8.D9.B 10.C 11.B 12.B 13.C 14.C 15.B 16.C 17.C 18.A 19.D 20.B (二)多选题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A地主阶级B资产阶级知识分子C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D工农阶级2.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包括()A.驱逐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D.节制资本3.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涌现出一批民主革命的思想家和宣传家,他们主要是()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鲁迅4.革命派和维新派论战的问题有()A.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5.孙中山为了防止袁世凯专制而提出的条件有()A.以南京为首都B.总统在南京就职C.遵守约法D.清帝退位6.袁世凯为了巩固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主要表现为( )A.向日本借款的“西原借款”B.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C.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D.与列强签订的出卖铁路利权合同7.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的一系列奋斗有()A.护国运动B.第一次护法运动C.二次革命D.第二次护法运动8.1911年武昌起义的具体组织者和发动者是( )A.兴中会B.文学社C.华兴会D.共进会9.资产阶级革命派传播革命思想的代表著作有()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C.《警世钟》D.《猛回头》10.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治主义参考答案1.BC2.ABC3.ABC4.ABC5.ABC6.BC7.ABCD8.BD9.ABCD 10.ABC二、简答题1、简述三民主义学说答: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 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高一历史第16课辛亥革命(含问答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第16课辛亥革命(含问答题及答案)第16课辛亥革命一、背景:1、社会背景: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2、组织基础:A、兴中会1894 檀香山标志兴起。
B、同盟会1905东京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思想基础: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发展为三民主义B、舆论上:与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展开论战。
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等问题展开。
4、武装上:1911年黄花岗起义(黄兴)最为著名。
由于缺乏建立根据地的思想,没有形成坚强统一的领导而失败,但是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二、爆发:武昌起义1911年1、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国号“中华民国”,政体“五族共和”。
2、影响:武昌起义使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三、高潮:1、中华民国建立:A、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
B、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内阁、三权分立)C、名义上为中央政府,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统一。
2、清帝退位: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260多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四、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帝国主义支持;(3)袁世凯大权在握;(4)立宪党和旧官僚的支持。
课中思考题:吴兆麟的话有道理吗?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缺乏自信,对黎元洪也没有清醒地认识,对旧官僚抱有幻想。
解析与探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的权利受法律的限制,国家政体采用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它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精神,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自我测评问题1、简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性质和伟大意义原因:义和团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练习题(带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0年抗击疫情中,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能说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枣宜会战D.徐州会战2.2021年10月10日,我们将迎来纪念辛亥革命()A.90周年B.100周年C.110周年D.120周年3.某同学对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通过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出来,图中①②分别为()A.湖北军政府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 B.中国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成立C.湖北军政府成立四川保路运动爆发 D.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4.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成果有()①成立中华民国②颁布《中华民国约法》③清帝退位④推翻封建制度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5.1911年11月川东北革命党起义军攻占广安,成立“大汉蜀北军政府”。
幼年邓小平见到“男子纷纷剪去发辫,女子也开始“放脚”“革命队伍威风凛凛”“豪绅地主害怕造反逃跑光了”“农民听说打倒贪官,免除苛捐杂税,欢喜极了”。
据此可知,这场革命()A.推动了武昌起义爆发B.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C.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D.冲击了封建主义势力6.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对如图所示事件结果或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A.各省响应武装起义B.建立了湖北军政府C.改国号为中华民国D.宣告清王朝统治结束7.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对外宣言书》首先在官方文书中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
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这表明当时()A.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清晰B.三民主义已成普遍共识C.现代民主共和制已经建成D.民族平等理念走向成熟8.1911年12月下旬,在南京各省代表会议上,决定实行总统制。
高中辛亥革命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辛亥革命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是:A. 1894年B. 1900年C. 1911年D. 1919年答案:C2. 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者是:A. 孙中山B. 康有为C. 梁启超D. 袁世凯答案:A3. 辛亥革命推翻了哪个朝代的统治?A. 明朝B. 清朝C. 元朝D. 宋朝答案:B4. 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什么类型的国家?A. 君主立宪制国家B. 社会主义国家C. 民主共和国D. 联邦制国家答案:C5. 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是:A. 甲午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C. 武昌起义D. 五四运动答案:C6. 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A.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B. 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民生主义C.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主主义D. 民主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答案:A7.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行的政体是:A. 君主制B. 共和制C. 联邦制D. 君主立宪制答案:B8.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不包括:A.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 导致了中国社会的根本变革D.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答案:D9. 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中的“鞑虏”指的是:A. 满族统治者B. 英国侵略者C. 日本侵略者D. 俄国侵略者答案:A10.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B.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D.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革命。
答案:资产阶级民主2.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被推举为______。
答案:临时大总统3. 辛亥革命期间,武昌起义的领导者是______。
答案:黄兴4. 辛亥革命后,中国颁布了第一部具有______性质的宪法。
答案:资产阶级民主5. 辛亥革命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______”。
高考历史《辛亥革命》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历史《辛亥革命》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4·新课标卷]下表是清末新军第九镇、第八镇及第二十一协军官的来源构成。
这可用于说明新军()C.引发了军阀混战D.助推了民主革命发展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首先发生于湖北武昌,之后影响到南方诸多省份,革命党发动的武昌首义以湖北新军为主力,从材料看,新军的地区分布和军官构成特点使其成为助推民主革命发展的重要力量,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末新军军官的来源构成,无法说明其抵制了列强入侵,排除A项;导致军阀化的是北洋系新军,而非南方新军,排除B 项;军阀混战始于袁世凯去世之后,排除C项。
2.[2024·济南市高三一模]孙中山在回顾其革命历程时曾指出,在1895年广州起义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而1900年惠州起义败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
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戊戌变法对民众的思想启蒙B.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C.清廷在新政中立宪骗局败露D.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和所学可知,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群众对革命志士的起义活动由诅咒谩骂到认同,D项正确;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制,非革命活动,排除A项;材料与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无关,排除B项;皇族内阁的成立,标志着清廷在新政中立宪骗局败露,排除C项。
故选D项。
3.[2024·榆林市高三一模]清政府预备立宪的“丑剧”败露后,进步的知识分子对腐朽的清政府完全失去了信心。
孙中山认为,由清政府自己来主持社会改革是行不通的,因为改革就意味着损害他们自己的利益。
据此推知()A.民主立宪有违潮流B.国内民族矛盾上升C.辛亥革命乃势所必然D.民生主义陷入空想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国人出于对清政府反动本质认识的加深,从而放弃对清政府的幻想,积极投入民主革命浪潮,辛亥革命最终爆发,C项正确;材料批判的是清政府的预备立宪行为,而非否定一切民主立宪行为,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当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未体现国内民族矛盾上升,排除B项;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没有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民生主义不可能实现,具有空想性,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辛亥革命知识竞赛题目
纪念辛亥革命知识竞赛题目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地点是在( B )A.武昌B.南京C.广州D.北京2.中华民国改用公历纪年开始于( D )A.1898年B.1901年C.1911年D.1912年3.武昌起义的主要革命力量是( C )A.市民B.学生C.倾向革命的新军D.工人4.20世纪初中国的革命,主要成果是( C )A.国民革命取得胜利B.推翻袁世凯独裁统治C.推翻清朝专制统治D.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5.哪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A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钦定宪法大纲》D.《中华民国宪法》6.“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是谁说的( C )A.陆皓东B.徐锡麟C.秋瑾D.林觉民7.同盟会的纲领为三民主义,其内容包括( D )A.民族、民生、民主B. 民族、民主、民权C. 民生、民主、民权D. 民族、民权、民生8.号召同胞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共和国的著作是( B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C.《猛回头》D.《警世钟》9.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C )A.保国会B.国民党C.同盟会D.强学会10.表示“为天下人谋幸福”并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是( B )A.黄兴B.林觉民C.喻培伦D.陆皓东11.指挥广州“黄花岗起义”的革命党人是( B )A. 林觉民B.黄兴C. 陆皓东D.喻培伦12.具体组织武昌起义的团体是( C )文学社、共进会13.孙中山最早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在( A )兴中会建立时14.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D )民报15.以下属于官督商办的企业是( C )轮船招商局湖南全省铁路有限公司16.1904年2月成立的华兴会,提出什么样的革命口号(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7.1904年冬,在上海成立的光复会,由谁任会长( A )A.蔡元培B.陶成章C.龚宝栓D. 黄兴18.武昌起义前夕,谁在上海创设了同盟会中部总会( A )宋教仁,谭人凤,居正19.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创建的革命团体叫什么( B )A.华兴会B.同盟会C.兴中会D.文学社20.下列团体中全部为日本在华活动的团体是( C )A. 东亚同文会心社拓殖协会B.有邻会心社垦殖协会C. 东亚同文会有邻会黑龙会D.心社有邻会垦殖协会21.武昌起义的革命军军旗是( B )A.五色旗B.十八星旗C.青天白日旗D.铁血旗22.武昌起义的临时总指挥是( A )A.吴兆麟B.蒋翊武C.熊秉坤D.孙武23.《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作者是谁?( A )A.章太炎B.孙中山C.黄兴D.林觉民24.什么活动导致辛亥革命的总爆发?( C )A.钦廉防域起义B.黄花岗起义C.保路运动D.清末民初思潮交锋25.兴中会策划的广州起义计划暴露,谁被捕牺牲?( B )A.陈少白B.陆皓东C.杨*云D.林觉民26.《猛回头》的作者是谁?( C )A.章太炎B. 邹容C.陈天华D.孙中山27.广州新军起义发生于哪一年?( B )A.1909年B.1910年C.1911年D. 1912年28.孙中山于1893年7月创办的报纸是:( A )《镜海丛报》29.日知会是由谁发起的?( A )刘静庵、曹亚伯30.光复会成立与哪一年?( C )1904年31.鲁迅小说《药》中,夏瑜的原型是:( A )秋瑾32.华兴会是由谁建立的?( B )黄兴33.《临时约法》规定的国家制度是:( D )内阁制34.护法运动是孙中山发动和领导的反对谁独裁的斗争( A )段祺瑞35.五色旗的我种颜色所代表的民族不包括:( B )壮族36.二次革命发生于哪一年?( B )1913年37.“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出自哪部著作( A )《革命军》38.黄兴诗中“英雄无命哭刘郎,惨淡中原侠骨香”刘郎指的是谁?( A )刘道一39.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人是( A )熊秉坤4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蓝本是( B )《鄂州约法》41.护国军的第一军总司令是谁?( B )蔡锷42.1901年设立的外务部其前身为( C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43.二十世纪初,被称为东方芝加哥的是:( B )汉口44.最先涉足湖北的西方国家是:( A )英45.1911年,清政府委谁为邮传部大臣,以举借外债,准备推行“铁路国有”( A )盛宣怀46.湖北新军的操法营规,“均参照哪两国最新军制( A )德日47.清末保皇派的根据地是:( C )《新民丛报》48.被孙中山称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牺牲者第一人”的是谁( A )陆皓东49.孙中山创建的中国同盟会在何时何地正式成立( B )1905年8月20日在东京50.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B )兴中会51.清帝被迫宣布退位的时间是:( B )1912年2月52.南京临时政府不包括的势力是:( B )无产阶级53.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改组为:( B )国民党5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是:( C )1912年3月11日55.1906年冬,秋瑾在上海创办什么报纸?( A )《中国女报》56.民生主义的“四大纲”不包括:( D )兴修水利57.武昌起义后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革命报纸是:( B )《大汉报》58.武昌起义后,汉川光复的主要领导人是( C )梁钟汉59.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权是( B )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60.《中华民国鄂州约法》是由谁起草的( C )宋教仁61.监督鄂军都督府各部门行政的总监察处的总监察长是( A )刘公62.辛亥革命期间率部与民军作战的北洋将领是( C )段祺瑞曹锟冯国璋63.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组成总指挥部,推举谁为参谋长( A )孙武64.武昌起义的临时总指挥是( A )吴兆麟65.打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第一枪的人是( C )熊秉坤66.红楼,即鄂军都督府,始建于哪年( A )1909抢答题:1革命军中马前卒指的是( A )邹容2武昌起义时使用的十八星军旗原是什么组织使用的旗帜( A )共进会3、1911年11月6日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于石家庄车站的人物是( B )吴禄贞4提出“长江革命”的理论,并参与制定《鄂州约法》的是孙中山宋教仁汤化龙5武昌起义前夕,谁在上海创设了同盟会中部总会( A )宋教仁,谭人凤,居正6、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起草(B )中,最早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历史】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点7辛亥革命
【关键字】历史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点7 辛亥革命考纲考情考点7辛亥革命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微点拨二、武昌起义的爆发——(b)1.爆发: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
2.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三、中华民国的建立——(b)1.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
2.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1.颁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确定了国民的自由和权利;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等。
3.性质与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易错提醒《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并不能等同于人民当家做主。
主权在民实际上是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取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c)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1)政治民主化: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2)思想近代化: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3)经济近代化: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在1912~1919年间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4)社会生活近代化:移风易俗,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5)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束缚运动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全球史观)。
3.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中国近代史纲要是考研政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小编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帮助大家梳理本科目重点,把握知识框架。
下面是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之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1.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同盟会影响最大的起义是黄花岗起义。
3.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
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第一枪。
4.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5.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6.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第一,从政权的组成人员看,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第二,从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政策看,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它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8.《临时约法》的进步性:第一,《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第二,《临时约法》是革命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
9.南京临时政府及《临时约法》的的局限性:第一,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第二,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10.辛亥革命的意义:第一,推翻了清王朝,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第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三,给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解放;第四,促使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第五,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中国近代史纲要最新版试卷 第三章 辛亥革命
一、单选题1、1904年至1905年,外国侵略者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是( D )2012.04\2010.10\2011.10 P41A(英法战争 B(英俄战争 C(日美战争 D(日俄战争、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责任内阁,这个内阁被讥为( D )2010.07 P42 2A(贵族内阁 B.立宪内阁 C.影子内阁 D.皇族内阁3、清朝政府宣布实行“新政”的时间是(A) 2012.01 P42A(1901年 B(1906年 C(1908年 D(1911年4、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B) 2010.10\2009.07 P42A(1905年 B.1906年 C.1907年 D.1908年5、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C )2012.01\2010.01 P42A(买办资产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6、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 B )2011.10 P43 A(邹容 B(章炳麟 C(陈天华 D(严复7、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警世钟》的是( C )2011.04 P43A(章炳麟 B.邹容 C.陈天华 D.孙中山8、20世纪初,邹容发表的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的著作是( B )2012.01\2013.07\2012.04 P43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C.《警世钟》D.《猛回头》9、蔡元培担任会长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D )2010.07 P43A.兴中会B.同盟会C.华兴会D.光复会11/56页10、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A)2010.04\2009.10 P43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岳王会1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是( B)2008.10\2011.04\2011.10\2012.01\2009.07 P44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12、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D )2010.01 P44A.兴中会的成立B.华兴会的成立C.光复会的成立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3、1905年11月,登载孙中山论述三民主义学说的报刊是(C)2011.10 P44A.《时务报》B.《二十世纪之支那》C.《民报》D.《苏报》14、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机关报是(D)2009.10\2010.04\2010.10\2009.07\2012.04 P44A.《时务报》B.《国闻报》C.《新民丛报》D.《民报》15、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C)2010.04\2011.04 P45A.要不要打倒列强B.要不要实行共和C.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D.要不要废科举,兴学堂、1911年10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将辛亥革命推向高潮的(D)2010.04\2009.10 P47 16 A.惠州起义 B.河口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17、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A)2010.10\2008.10\2011.07 P47A.四川B.湖南C.广东D.湖北18、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是( C )2012.04\2013.04\2011.04\2010.01\2009.04\2010.10 P47A.惠州起义 B(河口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19、武昌起义胜利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的都督是( B)2011.07\2009.07 P47A.黄兴B.黎元洪C.孙中山D.章太炎20、1911年夏,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爆发的民众运动是( C ) 2009.10\2012.07 P47A.拒俄运动B.拒法运动C.保路运动D.立宪运动21、1912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B )2013.04\2011.07\2012.04\2009.04\2008.10\2010.01 P48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 D(《总统选举法》12/56页2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C)2012.07 P49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革命23、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成果后,与1914年5月炮制了(B)2012.07\2010.04 P51A.《戒严法》 B《中华民国约法》《钦定宪法大纲》 D.《暂行新刑律》 C.24、1917年6月,率领“辫子军”北上,拥清废帝溥仪复辟的前清官僚是( B )2010.07 P52A.段祺瑞B.张勋C.袁世凯D.李鸿章25、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发动了(A )2011.07\2008.10\2013.04 P52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运动D.北伐战争26、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的革命党派是(D)2010.10\2013.04\2009.04 P53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国民党 D(中华革命党27、1917年,孙中山领导发动了反对北洋军阀的(C)2012.07 P53A. “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第一次护法运动D.第二次护法运动28、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 D )2012.04\2010.04 P53A. “二次革命”的失败 B(护国战争的失败C(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二、多选题1、1902年至1911年,中国各地先后发生的爱国运动有(ABCD )2009.01\2012.04 P41A(拒俄运动 B(拒法运动 C(抵制美货运动\保路运动 D(收回利权运动2、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我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CD )2012.07\2012.01 P41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3、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有(ABCD)2013.07 P42A.改革官制、整顿吏治B.改革兵制,训练新军C.改革学制,提倡新学D.奖励工商,兴办实业4、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AB) 2009.10\2010.10 P42 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B.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C.民族工商业人士D.民间会党人士5、兴中会的革命纲领包括(ABC )2009.07 P43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合众政府D.平均地权13/56页6、20世纪初,陈天华发表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有(CD)2012.07 P43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C.《警世钟》D.《猛回头》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的三民主义是指( ABD )2010.01 P44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本主义 D.民生主义、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制定的革命纲领是(ABCD)2010.04\2009.10\2012.07 P44 8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9、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 ACD )2012.01\2010.07 P45-P46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10、1911年,直接参与领导武昌起义的革命组织是(AB) 2009.01 P47A.共进会B.文学社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11、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主要是(ACD) 2009.07\2009.10\2010.10 P49-P50A.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B.没有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C.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D.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及其领导核心12、191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BC)2010.04\2012.04 P52A(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 B(宋教仁被刺杀C(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善后大借款” D(张勋复辟帝制13、1912年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而进行的斗争包括(ABCD )2010.01\2012.01 P52-P53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第一次护法运动 D(第二次护法运动 14、在第一次护法运动中排挤孙中山,迫其离粤的西南军阀是( BC )2010.07 P53A.段祺瑞B.陆荣廷C.唐继尧D.陈炯明三、简答、论述题一、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
辛亥革命试题及答案高中
辛亥革命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是:A. 1894年B. 1911年C. 1919年D. 1921年答案:B2. 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者是:A. 孙中山B. 黄兴C. 宋教仁D. 陈独秀答案:A3. 辛亥革命推翻的封建王朝是:A. 明朝B. 清朝C. 元朝D. 唐朝答案:B4. 辛亥革命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A. 武昌起义B. 义和团运动C. 太平天国运动D. 五四运动答案:A5. 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权是:A. 中华民国B. 中华帝国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D. 中华人民共和国答案:A二、填空题6.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______革命。
答案:资产阶级民主7. 辛亥革命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______,平均地权”。
答案:民国8.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______时期。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三、简答题9.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
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同时,它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革命精神,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 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历史任务有哪些?答案: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未能彻底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首先,封建势力并未完全被清除,地主阶级的剥削依然存在。
其次,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没有得到有效抵抗,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根本改变。
再次,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相对弱小,未能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最后,民主政治的建设也未能真正实现,军阀割据和内战频发,社会动荡不安。
结束语: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结束了长期的封建统治,而且为中国的现代化和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及答案(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及答案(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单项选择题1、1904年到1905年,在中国的领土上爆发了一场列强争夺中国东北的战争,交战的双方是(C )A、英俄B、英德C、日俄D、日美2、《猛回头》和《警世钟》两本书的作者是(B )A、邹容B、陈天华C、徐锡麟D、章炳麟3、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B )A、华兴会B、兴中会C、光复会D、同盟会4、中国第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D )A、华兴会B、兴中会C、光复会D、同盟会5、1911年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D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资产阶级D、新军中的革命分子6、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是:( A )A、萍浏醴起义B、浙皖起义C、黄花岗起义D、镇南关起义7、孙中山首次向中国人民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是在( A )A、兴中会的誓词中B、同盟会的纲领中C、《民报发刊词》中D、就职演说中8、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热情讴歌革命的人是(C )A、陈天华B、章炳麟C、邹容D、秋瑾9、在武昌起义中,革命党人把一个反对革命的清军协统推举出来当了都督,这人是(C )A、程德全B、汤化龙C、黎元洪D、袁世凯10、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谋杀国民党领导人是(C )A、黄兴B、孙中山C、宋教仁D、张振武11、迫使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的革命运动是(A )A、护国运动B、二次革命C、第一次护法运动D、第二次护法运动12、1917年,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辫子军进京,演出12天复辟丑剧的人是(C )A、冯国璋B、段祺瑞C、张勋D、孙传芳13、1918年孙中山发动的护法战争是反对(D )A、张作霖B、袁世凯C、张勋D、段祺瑞14、辛亥革命前夕,保路运动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A )A、四川B、湖南C、湖北D、广东15、1912年8月,宋教仁将同盟会与其他几个小党合并改组为( A )A、国民党B、民主党C、中华革命党D、民盟16、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严守中立”的真正动机是( D )A 、不干涉中国革命B、为南北议和创造机会C、充当和平使者 D 、寻找新的代理人17、辛亥革命后,当时在社会上并存的两大思潮是( D )A 、民主和科学B 、民主共和和统一C 、和平发展与实业救国D 、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18、北洋军阀政权建立的标志是(A )A、临时政府正式迁北京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C、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D、袁世凯改内阁制为总统制19、1915年,日本向北洋军阀提出的“二十一条”的实质在于(A )A 、把中国变成日本独占的殖民地B 、与美国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C 、扶持袁世凯成为其侵华工具D、组织中国革命运动20、清末“预备立宪”的目的是(D )A 、改革官僚制度B、顺应舆论的要求 C 、引进西方政体 D 、维护专制皇权二、多项选择题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成立,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10多个革命团体,其中主要的有(ACDE)A、华兴会B、兴中会 C 、科学补习所D、光复会E、岳王会2、领导武昌起义的两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BD)A、华兴会B、文学社C、光复会D、共进会E、兴中会3、辛亥革命之所以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ABCD)A、有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B、有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C、通过暴力革命推翻了清王朝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E、结束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4、同盟会成立后,会员纷纷回国,组织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其中主要有(ABCD)A、萍浏醴起义B、广州黄花岗 C 、华南边六次起义D、浙江、安徽起义E、镇南关起义5、1903年,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蓬勃的一年,其显著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有(ABD)A、邹容B、章太炎C、梁启超D、陈天华E、宋教仁6、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指(BCD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E、民本主义7、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分列为三个主义派系是(ACD)A、奉系B、滇系C、皖系D、直系E、桂系8、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挽救革命进行的主要斗争有(ABC)A、发动“二次革命”B、进行护国战争C、反对“府院之争”C、进行护法运动E、发起新文化运动9、为了防范袁世凯的独裁野心,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在给临时参议院的辞职咨文中提出辞职的附加条件是(CDE)A、清帝退位B、袁世凯承认共和C、临时政府设在南京D、新总统到南京就职E、新总统必须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0、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最根本原因(BCD)A、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B、小农经济为军阀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C、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E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分化11、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因为(ABD)A、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B、它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C、它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口号D、它是同盟会的最高纲领E、它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12、袁世凯独裁政权是代表(BC)A、清朝贵族利益B、中国地主买办阶级利益C、帝国主义利益D、立宪派利益E、民族资产阶级利益13、20世纪初,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文章和书籍有(ABDE)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C、《庶民的胜利》D、《警世钟》E、《猛回头》14、1905年——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辩论的主要问题是(AC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B、要不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E、要不要节制资本三、辨析题1、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四专题-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50题
第四专题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选择题1.要想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该是 ( )A. 武昌南京B. 天津北京C.上海广州D.延安遵义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自强、求富B. 民主、科学C.马克思主义D.三民主义3.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C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4.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 )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5.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系列活动中,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的历史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6. 自 1912 年 1 月至 1949 年 9月 38 年的民国历史上,先后共有 8人出任总统,他们是:孙中山(临时) 、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 ( )、曹琨、蒋介石、李宗仁(代理)。
A.段祺瑞B.徐世昌C.王士珍D.胡汉民7.某年的 1 月 1 日,南京城内张灯结彩,民众欢庆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这一年是 ( )A.l905 年B.l91l 年C.l912 年D.I915 年8.历史课上,围绕“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最主要的功绩”这一话题,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你最赞成以下谁的观点。
( )A.小宇:创建同盟会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B.小强: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C.小华: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D.小丽:推行社会改革促使社会文明进步9.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 是指 ( )A.结束了 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10.以下历史事件与现在的节日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一大——党的生日B.五四运动——青年节C.武昌起义——建军节D.开国大典一一国庆节1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绝对平均主义B.空想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D.三民主义1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 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B.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13.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A.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14.民权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核心,其基本内容是 () 。
辛亥革命选择题100题
辛亥革命知识竞赛题库四1、1892年,( C )在香港成立辅仁文社,以“开通民智,讨论时事”为宗旨。
1895年,他在香港加入兴中会,被推举为会长。
A.孙中山B.陆皓东C.杨衢云D.谢缵泰2、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发起建立兴中会,在入会誓词中提出( A )的革命纲领。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C.军政、训政、宪政D.光复汉族,还我山河3、( B )的签订,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奴役,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D.《瑷珲条约》4、1900年7月,维新派激进分子( C )邀集维新人士在上海张园召开“中国国会”,主张推翻清朝政府,请光绪帝复辟,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A.严复B.康有为C.唐才常D.徐勤5、1901年7月24日,清政府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 D ),“班列六部之首”。
A.学部B.商务部C.陆军部D.外务部6、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后,( C )与刘坤一联衔合上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成为“新政”活动的重要蓝本。
A.李鸿章B.袁世凯C.张之洞D.盛宣怀7、在清政府实行的( B )中,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学校教育实现了与科举取士彻底脱钩。
A.戊戌变法B.清末新政C.洋务运动D.预备立宪8、1902年,( A )与伍廷芳一道出任修律大臣。
他融通中西法律,修订了《大清现行刑律》,主持制定了《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大清商律草案》等,被誉为近代中国“法学泰斗”。
A.沈家本B.唐绍仪C.顾维钧D.吴经熊9、1902年2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 C ),介绍西方的政治文化,宣扬君主立宪,后来又反对民主革命,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
A.《国闻报》B.《时务报》C.《新民丛报》D.《东方杂志》10、1903年,( D )发表了传诵一时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明确指出以革命推翻清王朝,实行民主共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一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高一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知识点总结:练习题:1.(2022·江苏盐城·高二学业考试)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湖北出现的新的经济土壤、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乡邦所作长达十年英勇而坚实的努力,我们便会发现: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据此可知,武昌首义()A.存在一定的偶然性B.是历史发展的必然C.具有广泛群众基础D.受军阀割据的影响2.(2022·四川资阳·一模)清末,革命派创办了大量的通俗白话文报刊。
林獬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白话报》,秋瑾在日本东京创办了《白话》杂志,安徽革命党人在上海创办了《安徽白话报》等。
这类报刊的出现表明()A.政府的舆论政策宽松B.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C.废除科举制符合潮流D.创办人的现代化追求3.(2022·广东佛山·一模)1912年1月29日,天津革命党人攻打直隶总督衙门,与清军展开殊死搏斗,林少甫、韩佐治等起义军领导相继阵亡,起义失败。
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A.民主革命的进程有其客观性B.革命政权尚未建立导致反清力量涣散C.民主共和观念渐成国人共识D.实际上延缓了北洋军阀夺取革命成果4.(2022·河南·模拟预测)武昌起义发生后,最早对其用“革命”来称谓并且连续密集报道的是《民立报》。
1911年10月13日,《申报》开始持续报道辛亥革命,此后,各地报刊纷纷刊载相关消息。
事发一个月后,即有专论此事的《中国革命史》出版,《中国革命史》提出:“此次革命甫越数星期,响应之地已非一处。
”上述史实说明()A.辛亥革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B.辛亥革命促进近代报刊兴起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民国政府注重舆论宣传5.(2022·河北·模拟预测)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传到海外,华侨社会“人人手舞足蹈,企望革命军成事,且特排列队伍游行中国街衢,以表庆祝之忱”。
必修一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知识点及习题
必修一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知识点及习题辛亥革命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必修一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知识点及习题,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一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知识点必修一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习题(一)知识掌握1. 20世纪初,革命知识分子主要集中在国内哪座城市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A.上海B.北京C.广州D.东京2.孙中山首次明确提出“恢复中华”是在( )A. 1894年B. 1905年C. 1911年D. 1912年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①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②内阁由国民直接选出③中华民国实行总统责任制④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按照民国纪年,1937年是( )A.民国25年B.民国26年C.民国27年D.民国28年(二)能力提高1. 1912年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 )A.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B.专制统治的结束C.封建统治的结束D.君主立宪制的破产2.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之所以能够左右清政府,原因在于( )①帝国主义的支持②立宪派的支持③掌握了北洋新军④革命党人的妥协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3.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的根本”是指(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4.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这是因为它( )A.成立时间最早B.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三)延伸拓展1.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文(即孙中山)已循途东归,自美徂(到)欧,皆密晤要人,中立之约甚固……”这段话表明孙中山()A.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B.要兼程回国,亲自参加武装起义C.对国内发生的事情一度保持中立态度D.要革命党人争取袁世凯中立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3. 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辛亥革命知识问答题
1、辛亥革命是哪一年爆发的?是宣统几年?1911年,三年2、辛亥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孙中山是辛亥革命中的哪一个会的成员?兴中会4、孙中山曾表达“是革命之母”,为什么?华侨(海外华侨的大量经济支持)5、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6、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各种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探索。
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7、辛亥革命的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8、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1.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2.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3.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愿意也不可能彻底地推翻帝国主义(根本原因9、兴中会的创立时间、地点和性质1894年,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0、中国同盟会的创立时间、地点和性质,机关刊物是什么?1905年,日本东京。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机关刊物《民报》。
11、辛亥革命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阐释为民族)建立民国(建立民主共和国,阐释为民权),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阐释为民生). 12、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1911年武昌起义13、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地点,谁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4、三民主义是什么?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5、辛亥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16、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及教训失败原因: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2)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没有充分发动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3)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经验教训:1.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2.资产积极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3.帝国主义与国内反动势力阻碍革命的顺利进行。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辛亥革命的失败_毙考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国近代史纲要是考研政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毙考题在线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帮助大家梳理本科目重点,把握知识框架。
下面是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之辛亥革命的失败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辛亥革命的失败12.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表现: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13.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针对宋教仁被暗杀——二次革命;针对袁世凯复辟——护国运动;针对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护法运动。
14.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在帝国主义时代,在两半中国,资本主义建国方案行不通。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局限性——•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不能依靠人民群众;ƒ没有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领导核心。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
与其没有重点头绪的复习,不如报个课程,跟着老师系统掌握考点推荐资料下载考研数学十五年真题及答案(2001-2015)rar下载考研数学必备·高数基础知识(吐血推荐) pdf下载【2015毙考题考研英语词汇乱序版】LRC同步mp3 rar下载《阅读理解150篇》张剑主编考研英语五星级推荐word下载【2015考研】500个考过20次以上的英语熟词僻意汇总PDF下载市面上很难找到的——外国文学史考研复习题库PDF下载考研政治二十二年真题《马原》部分汇总(可打印~) PDF下载【毙考题考研英语魔鬼训练营8天攻克8000词汇】双版本下载2016年李永乐基础班23讲完整版下载版毙考题:《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乱序版)》配套MP3更多优质资料下载↓↓↓本文关键字: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考研政治2019考研快速响应:购课即开展择校择专业指导,且有一次更换所报专业课机会;专属小灶:老师直播互动式教学,真正的“零”起点授课,就是让你入门;专属辅导:班主任+科目老师,多对一全程辅导,智能讲练结合,随时检验效果;签约重读:一科不过,全科重读,业内最低重读标准。
辛亥革命测试题(附答案)
辛亥革命测试题(附答案)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节辛亥革命测试一、选择题 1、清政府变为“洋人的朝廷”是在()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北京条约》签订之后C、《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独裁的特别规定是()A、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实行责任内阁制C、增加副总统权力范围 D、限定临时大总统任期 3、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干涉破坏 B、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C、袁世凯的反革命两手策略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4、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C、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D、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5、中国同盟会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是因为()①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③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④形成了统一的革命领导力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6、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通过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 7、《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质意义是() A、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B、实现国民一律平等 C、确立民主共和国的法规 D、结束封建统治秩序 8、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9、就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辛亥革命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主要原因是() A、结束了中国传统社会 B、开启了中国现代化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10、武昌起义的主体力量是() A、各地的农民军 B、参加革命团体的湖北新军 C、由同盟会员组成的革命骨干 D、资产阶级革命派二、材料题:材料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历史事件之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1)历史条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清末新政的破产;社会矛盾的尖锐和人民群众的反抗;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2)纲领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①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②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是纲领的核心。
③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的意义: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3)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代表人物: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
内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
意义: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但这场论战也暴露出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4)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①辛亥革命的成功:封建帝制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②辛亥革命的失败
意义: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失败原因:客观原因: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主观原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
(表现在: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