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一般护理常规发热护理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肺炎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发热时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高热时多饮水、3、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得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喂养技术,防止咳呛。
4、密切观察病情及用药反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得变化。
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瘀斑,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保持呼吸道畅通,输氧或使患儿做好输氧护理,每2—3小时更换体位一次.5、输液患儿,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以8-10滴为宜,以防肺水肿发生。
有心力衰竭得患儿,一切治疗护理尽量集中操作,避免过多惊扰,保证患儿安静与休息。
6、恢复期患儿可适当户外活动,但应避免受凉.婴幼儿腹泄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护理常规。
2、严格执行床边隔离,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侧卧位3、严格饮食管理,按医嘱禁食或喂少量补盐液,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好得饮食,宜少量多餐,由淡到浓4、详细观察大便及呕吐物次数,量,色与尿量.并注意T,P,R,BP变化,如有脱水症状及时通知医生.5、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臀红及尿路感染.勤翻身,防止发生褥疮.有呕吐得患儿做好口腔护理6、按医嘱调节输液速度,保持输液管道通畅,无药物外漏.7、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备齐抢救药物,器械,以利抢救。
8、出院时应宣传科学喂养,注意饮食卫生等、急性肾炎护理常规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3、饮食按医嘱。
浮肿期进无盐饮食,限制入水量,保证热卡,浮肿消退后给低盐饮食,避免长期不合理忌盐、4、测体重每周一次,浮肿厉害时隔日测一次,按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并观察小便量与色.5、按医嘱测BP并记录.注意精神状态,浮肿程度,如有血压过高伴呕吐,头痛者,及时报告医师、6、口腔护理每日2-3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浮肿患儿,操作应轻柔,防止皮肤破溃,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
重症患儿输液治疗时,应严格按医嘱控制输液量及速度,切忌输液过多过快而加重病情. ,7、长期使用激素得患儿,应注意观察有无低钾,低钙以及消化道出血与感染得表现.8、出院时做好卫生宣教.嘱家长督促患儿避免剧烈活动,一年内不宜参加体育活动.高热护理常规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儿科护理常规培训课件
1/11/2021
儿科护理常规
4
一、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LOGO
• 4、入院时护士应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病室环境及规章制度,了解 患儿心理状况,安慰患儿,解除恐惧心理,鼓励患儿进食,使 其安心治疗。
• 5、饮食遵医嘱执行,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情况,做好婴幼儿喂 养指导,如有恶心、呕吐及畏食等应分析原因并通知医生。
• 10、发钳、呼吸困难,即予氧气吸入;呼吸道分泌物多,即用
吸引器吸出。
1/11/2021
儿科护理常规
5
二、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LOGO
• 1、保持抢救单位清洁,防止交叉感染,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 ,各种呼吸治疗及护理操作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 2、注意患儿体位,将患儿头部稍后仰,肩、颈部用软布垫高 1~2cm,每2小时翻身1次有利于体位引流,可预防坠积性肺 炎,同时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产生压疮,但应注意避免牵 拉呼吸机管道,防止气管插管发生移位或脱落。
• 6、气道护理
• (1)吸痰前先叩背,由下而上,由肺边缘向肺门方向轻轻叩 击,一人准备好吸痰用物,戴无菌手套,另一人用球囊给予 高浓度加压氧气吸入,使氧分压增高。
• (2)使患儿侧卧,分离呼吸机接头,向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 冲洗液0.5~1ml。
• (3)再接上呼吸机通气5~6次,拍背后吸痰,戴无菌手套,
•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应用强心利尿剂时注意尿量及有无电 解质紊乱,如低血钾现象等。
儿科护理常规
LOGO
2
目录
13 早产儿护理常规
14 早产儿暖箱护理常规 15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16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 17 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儿科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儿科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体位护理:根据病情采取舒适体位,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指导家长给予患儿正确饮食,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注意饮食卫生。
乳母注意饮食的搭配和情绪调节,保证乳汁充足。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处理。
对发热患儿,遵医嘱及时采取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并监测体温;对呼吸道疾病患儿注意其呼吸次数、节律,有无呼吸困难、喘憋、缺氧症等;急慢性腹泻病患儿注意观察意识、尿量,大便次数、性质、量等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做好臀部护理,避免臀红;呕吐者应观察其呕吐形式、次数,呕吐物的性状及其伴随症状;皮疹者注意皮疹性质、出疹顺序、有无其他并发症,做好皮肤护理等;传染病患儿做好消毒隔离,加强宣教,避免交叉感染;输液时注意输液速度,或遵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时留取标本送检,并做好护理记录。
4.用药护理:熟悉儿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观察用药效果,并做好用药指导。
5.基础护理:依据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协助家长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6.专科护理:评估患者的专科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实施专科护理,如过敏性紫癜患儿饮食指导、哮喘患儿雾化治疗、传染性疾病的消毒隔离宣教等。
7.安全护理:对跌倒坠床高危患儿,进行高风险评估,对家长做好告知,加强健康教育,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做好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
8.心理护理:根据患儿病情,针对家长做好宣教,疏导其紧张焦虑的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9.休息与活动:急性病期间协助家长做好症状护理,应注意休息及睡眠;恢复期患儿应在家长监护下适当活动,增强体质,做好安全管理与宣教,避免意外伤害。
10.环境: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每日通风2次,每次30min。
床单位平整清洁。
【健康教育】1.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本病的相关知识,病区环境、探视及陪护制度和主管医师、责任护士等,以消除患儿及家长的紧张情绪。
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一、病室要求: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阳光充足,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两次,每次30分钟,但应避免对流风。
室温以22~24℃,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空调调节室温恒定。
晨间沐浴时室温应保持在28℃左右。
二、保持体温恒定:体温不升或体重不足者,应给予保暖。
置暖箱或远红外辐射台保暖,以保持体温恒定。
注意集中操作,避免经常开箱门,影响保暖。
体温过高,可松包被或适当物理降温。
三、维持有效呼吸:取仰卧位,肩下放置小软枕或水枕,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给氧患儿每天晨间更换湿化瓶内注射用水。
四、合理喂养:遵医嘱及时喂养,首选母乳喂养,不宜母乳喂养者,给予配方奶。
无吸吮能力者可用滴管,吸吮和吞咽能力差者可给予鼻饲。
喂奶后,竖抱婴儿,轻拍背部,排出空气,轻放床上,取头稍高右侧卧位,观察片刻,无异常方可离去,避免因吐奶而发生窒息。
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根据病情每隔四小时测体温一次,随时注意观察呼吸,心率的变化。
每周测体重1-2次。
2、观察面部及周身皮肤颜色,以及脐部和大小便,哭声,有无抽搐及饮食呕吐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六、预防感染:1、严格执行新生儿室工作制度,做好奶具、器械、器具及物品的消毒处理工作。
2、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3、加强基础护理护理:(1)皮肤护理:每日擦澡一次,水温以40℃左右为宜,将腋窝、颈部、腹股沟、外阴等皮肤皱折处清洗干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并检查全身情况。
(2)眼部护理:每日擦澡后,用生理盐水棉签由内眦向外眦擦拭眼部有分泌物时,遵医嘱应用眼药水或眼药膏,保持眼部清洁。
(3)口腔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拭口腔两次,同时检查口腔有无异常,动作要轻柔。
(4)脐部护理:每日沐浴后,用安尔碘环形消毒脐带根部,观察脐带及周围皮肤有无异常,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5)臀部护理:每3时更换尿裤一次,每次大便后用婴儿湿巾擦拭臀部,腹泻儿应随时更换,保持臀部皮肤干燥,以防新生儿红臀的发生。
儿科护理常规
富宁县人民医院儿科专科护理标准护理计划一、高热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病情,测体温、脉搏、呼吸至少每4小时1次,必要时监测血压。
2.注意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与血常规变化。
3.观察末梢循环与尿液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发冷、发绀等提示病情加重。
4.观察有无抽搐、休克等并发症。
5.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无恐惧、焦虑等。
【护理问题】1.体温过高:与体温调定点升高等有关。
2.疲乏:与高热致体能消耗过多、摄人不足及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等有关。
3.焦虑、恐惧:与体温上升期患者突然寒颤、发冷等有关。
4.口腔黏膜改变:与发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等有关。
5.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高热时出汗过多及摄入水量过少等有关。
【护理措施】1.降低体温,腋表温度>38.5℃时可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常用物理降温方法有冰敷、温水浴、乙醇擦浴等,行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复测体温。
2.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一般4次/d,高热时至少应1次/4 h,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1~2次/d。
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同时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
3.患者卧床休息,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栏或适当约束,注意安全;高热惊厥时注意防止舌咬伤,立即配合医生予镇静等处理。
4.提供患者合适的休息环境,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5.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保证按时、足量、现配现用。
6.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鼓励患者多饮水。
7.酌情口腔护理2~3次/d或进食前后漱口。
8.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穿棉质内衣,保持衣服干燥、平整,防止受凉。
9.加强心理护理,保持患者心情愉快,处于接受治疗护理最佳状态。
【健康指导】1.嘱咐患者食用易消化、高热量、低蛋白的饮食,多饮水。
2.穿着宽松、棉质、透气的衣服,以利排汗,如汗湿了衣物应及时更换,更换时防止着凉。
医院中医儿科护理常规
医院中医儿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按中医儿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发热、咳喘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喘憋明显者,取半卧位,经常给予翻身,变换体位。
(3)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时,轻拍背部,促使痰液排除。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体温,呼吸、咳喘、痰喘、腹部胀气、神色、汗出、二便和重症患儿的生命体征。
(2)出现面色灰暗、烦躁不安、肢冷汗出、呼吸急促、脉细微时。
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出现体温骤降或超高热,心率超过140次/分或间歇脉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1)中药宜温服或频服,药后可给予热粥、热汤、以助药性,微汗而出。
四、情志护理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烦躁,积极配合治疗。
五、辩证施护(一)风寒闭肺(1)中药煎剂要趁热服用,服用后以微汗出为佳。
或用葱、姜汤以助汗。
(2)针刺定喘、丰隆、平喘、肺俞,可控制呼吸急促。
(二)风热闭肺(1)高热时积极采取退热措施,如针刺大椎、风池等穴或点刺放血。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
(2)煎剂宜稍凉服。
多饮水或清凉饮料,如梨汁、藕汁、萝卜汁以生津止渴。
(三)痰热闭肺(1)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煎炸食品。
(2)针刺尺泽、合谷、肺俞、足三里。
(四)毒热闭肺(1)本证病情重,辩证护理注意病情变化,应特护观察,发现病情加重,采取抢救措施。
(2)中成药可给清开灵注射液。
(五)阴虚肺热(1)干咳者,可用川贝母粉蒸梨,或百部、杏仁、麦冬煎水频服。
(2)盗汗可用五倍子研末醋调贴神阙。
(3)多食牛奶、鸡蛋、瘦肉、鲜鱼及蔬菜。
常食百合粥、梨汁以养阴生津止渴。
(六)肺脾气虚(1)症状护理:自汗者,用黄芪、浮小麦、麻黄根煎水代茶。
(2)饮食宜易消化,定时定量。
可用黄芪、浮小麦煮粥食以增强体质。
六、健康教育指导家长加强患儿营养,增强体质,多进行户外活动,教育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及时治疗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疾病,教会家长呼吸道感染的处理方法。
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 按入院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病室阳光充分,空气新奇,定时通风,但预防直接对流。
室温以18-22℃为宜,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
3. 按不同年龄与病种,感染和非感染疾病,分别安置病儿,预防院内感染。
4. 病情危重及急性病儿,须绝对卧床休息,注意更换体位;恢复期及慢性病者,可适当活动,但应保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
5. 按医嘱给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并依据不同年龄及病种对饮食的特别要求,协助营养食堂提高烹调技术,增进病儿食欲。
正在断奶的婴儿,在住院期间应暂停断奶。
6. 凡入院24小时以内的病儿、新生儿、未成熟儿、危重病儿以及体温在38℃以上或36℃以下者,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其余病儿每天测体温二次。
体温在39℃以上者经与医生联系后给物理或药物降温,低于36℃者应注意保暖。
7. 一般病儿每周测体重一次。
8. 保持床铺平坦、干洁,注意皮肤护理。
婴幼儿便后应洗净、擦干臀部并涂油,以防红臀。
夏季每天洗澡1-2次,冬季每周一次。
危重病儿应床上擦浴。
9. 饭前便后应洗手,培养病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0. 病儿所用面盆、毛巾,每日收回消毒一次,便盆每日清刷一次。
11. 紧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逻。
遇有病情恶化,及时汇报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作好方案护理或特别护理,并认真作好书面及床头交班。
12. 注意病儿平安,预防发生意外。
13. 援助病儿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可依据病儿年龄、病情轻重。
选择适当的游戏与玩具,使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得到抚慰,从而静心休养,配合医治,早日康复。
14. 病儿出院时,全部物品须分别清洁、消毒。
向病儿家长进行预防疾病及正确育儿的知识宣传教育,并作出院后家庭特别护理的示教,使其熟练掌握。
手足口病的护理1.消毒隔离:做好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保持病房清洁。
地面每日湿式清扫2次,病房门把手、床头柜等患儿可接触到的物品,外表每日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摖拭消毒2次,病房每日用臭氧消毒机空气消毒2次,每次30min。
儿科5种常见病的护理常规
儿科5种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儿科疾病是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还不完全发育,易受到病菌的感染。
以下是5种儿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1.上呼吸道感染(URTIs):这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感冒、鼻窦炎、咽炎和扁桃体炎等。
护理常规包括:-提供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包括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空气流通,避免儿童暴露在吸烟和空气污染的环境中。
-保持儿童的水分摄入,提供足够的液体,如温水和暖汤,有助于润滑喉咙和减少嗓子痛。
-鼓励儿童多饮水,帮助清洁鼻腔和喉咙。
-使用盐水滴鼻剂以减少鼻塞,使用盐水漱口以减轻喉咙痛。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和碳酸饮料,这可能会刺激喉咙和鼻腔。
-避免儿童与有感染病人接触,及时洗手,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腹泻: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便便呈水样或稀状。
护理常规包括:-提供充足的液体摄入,如口服电解质溶液、淡盐水、米汤等,以防止脱水。
-饮食调整,避免饮用咖啡因、牛奶和高脂食物。
-避免食用油炸食品、辛辣食物和油腻食物。
-推荐适当的轻便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软面包和煮熟的蔬菜。
-洗手和卫生习惯的培养,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定期更换尿布,保持臀部清洁和干燥,以避免尿布皮炎或细菌感染。
3.发热:发热常常是因为感染或炎症所致。
护理常规包括:-监测体温,可以用体温计或触摸额头等部位。
-注意儿童的临床症状,包括食欲变化、呼吸困难、肌肉酸痛等,并向医生及时报告。
-让儿童穿着薄而宽松的衣服,以帮助散热。
-给儿童提供充足的水分,避免脱水。
-避免用冷水或酒精擦拭儿童的身体,以免引起寒战。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环境。
4.咳嗽: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于感染、过敏或其他病因引起的。
护理常规包括:-避免让儿童暴露在有刺激性物质的环境中,如烟雾、灰尘和花粉。
-湿度控制,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将空气加湿或使用加湿器。
-给儿童提供充足的液体,保持喉咙湿润。
儿科..护理常规
??常见急症患儿护理常规(一)发热患儿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急诊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病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
3.??卧床休息。
给予舒适的卧位。
4.??给予适量脂肪、高蛋白、丰富的维生素、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和退热效果。
监测体温,每4小时测体温1次,根据体温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降温方式,降温后30min测6.??7.??1.??2.??3.??4.??5.??6.??7.??8.??9.??(三)过敏性休克患儿护理常规1.??立即终止与可疑致敏物质接触,更换液体及输液插管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利抢救。
2.??取休克卧位,注意保暖。
3.??立即皮下或肌注1/1000肾上腺素0.01~0.02mg/(kg.?次),地塞米松0.5mg/(kg.?次)加入5%~10%葡萄糖静滴。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给氧。
喉头水肿者做好气管插管或切开的准备。
5.??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协助抢救。
6.??口头医嘱复述一遍无误后执行,保留安瓿瓶以便核对。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意识、面色、末梢循环、生命体征、尿量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
8.??对患儿及家长给予安慰和关心,减轻其恐惧感。
9.??病情好转后护送住院治疗。
(四)输液反应患儿护理常规1.输液后不适者立即减慢滴数并通知医生。
2.疑为输液反应者马上停药,更换液体及输液插管。
3.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以便抢救和观察病情。
4.5.6.7.1.2.3.4.5.1.2.34.遵医嘱用药,应用洋地黄制剂时要按时按量,并观察疗效及副作用;使用利尿剂后应记录24h尿量。
5.控制输液滴数,根据医嘱及病情限制液体量。
6..对患儿及家长给予安慰和关心,减轻其恐惧感。
7.病情稳定后护送住院治疗。
(七)心跳骤停患儿护理常规1.分秒必争,就地实施心肺复苏术。
2.立即通畅气道迅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去枕,头后仰,松衣扣,抬高下颌角,避免舌根后坠。
儿科护理常规(全)
儿科护理常规(全)护理儿童患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以下是常规的护理措施:1.热情接待病儿及家长,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和病房环境,安排床位并通知医生,配合治疗及抢救。
2.评估病儿生命体征及一般状况,并制定护理计划。
3.加强饮食管理,根据医嘱、病情及年龄选择适宜的饮食,并核对正确后再执行。
4.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做好晨晚间护理,室内通风2次/天,20分钟/次。
5.保持病儿皮肤、衣服、床单位清洁、整齐。
6.测量病儿体温,发热病儿测量体温4次/天;特级护理、危重病儿测体温、脉搏、呼吸各1次/4小时,或根据病情随时测量生命体征。
7.每天记录大便次数,3天无大便者,遵医嘱给予通便处理。
病重者遵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8.每周测体重1次,严重水肿病儿每天测体重。
尿检查阳性者,每周2次尿常规检查。
9.病儿每周更衣2次,必要时随时更换。
每周给病儿剪指甲一次,酌情理发。
10.提供健康宣教,向家长和病儿介绍喂养及饮食知识、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11.提供心理护理,缓解家长和病儿紧张及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2.提供出院指导,如休息、饮食、活动、药物用法、疾病观察及护理等。
13.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对于危重病儿,以下是护理常规: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还要观察皮肤色泽、末梢循环、肢体温度、尿量等变化。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平卧时头偏向一侧,卧床时头肩抬高25度-30度。
协助患儿排痰,鼓励清醒患儿用力咳痰,对咳痰无力的患儿每2小时翻身1次,并经常轻拍胸背部,边拍背边鼓励患儿咳嗽,使痰易于排出。
护理措施】1、吸痰:对于咳嗽无力、昏迷、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儿,应及时进行吸痰。
在吸痰前,应充分给予氧气,并采取仰卧位的姿势进行吸痰。
2、湿化和雾化吸入:根据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地塞米松等药物,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和气道粘膜水肿。
必要时,应进行湿化和雾化吸入治疗。
3、合理用氧:应采取低流量持续吸氧的方式,以维持PaO2在65-85mmHg(8.67-11.33kpa)之间。
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一)体重1.新生儿出入院时称体重1次,每日晨间称体重1次,并记录。
2.早产儿每日称体重1次,并记录。
(二)体温1.按规定及时测量生命体征。
2.降温方法:散包降温,温水擦浴,给患儿服温开水,以助散热及补充水分。
3.降温注意事项:(1)降温速度不可过快,以免造成体温不升。
(2)体温高于38.5℃,或继续上升时,应及时给降温及镇定剂处置,避免发生惊厥。
(3)新生儿禁用降温药物、酒精擦浴,可物理降温。
4.体温低于36℃,给热水袋保暖,用水温50℃加套,如体温不升或体温仍在36℃以下时,可置暖箱保暖。
5.早产儿暖箱中体温低,可调节箱温及室温。
(三)收集大小便标本1.新生儿入院常规留置大小便,送检。
2.根据病情、病程需要,建立特护记录及出入量记录,应准确及时。
(1)入量:奶量及静脉输液量。
(2)出量:大小便量、呕吐量、胃肠减压抽出胃液量及其他部位排出的液体量。
(四)严密观察危重病人病情变化(五)观察大小便及排泄物应观察新生儿入院后首次排便时间及量,每次更换尿布后须称重量,准确计算,并记录排便的次数、量、性状、颜色及气味等。
(六)沐浴与更衣1.每日为新生儿沐浴1次,保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2.沐浴时室温26~28℃,水温40~50℃。
3.物品准备:干净婴儿衣物、尿布、床单、包被、婴儿皂、爽身粉、20%鞣酸软膏,%氯霉素眼药水,4%碳酸氢钠等。
4.用流动水由头向下洗,即面→头发→身后→颈→两上肢→腋下→躯干→臀部→双下肢。
洗毕揩干全身更衣,按常规称体重,并记录。
5.用%活力碘擦脐轮及脐周皮肤。
6.臀部涂20%鞣酸软膏或润肤油,女婴用棉签沾消毒植物油,将大小阴唇分泌物擦净。
7.于皮肤褶皱处撒爽身粉,用手挡住婴儿口鼻,防止吸入。
8.用%氯霉素眼药水滴双眼,如有眼部红肿可涂红霉素眼膏,清理耳、鼻分泌物。
9.沐浴完毕后,常规口腔护理,用1%~4%碳酸氢钠擦洗口腔。
10.沐浴注意事项:(1)沐浴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小儿病情变化,如皮肤颜色,有无损伤、皮疹、脓疱、黄疸,脐部有无红肿、分泌物,有无渗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每日开窗通风2次。
2、新入院的病人每日测量体温4次,连续3天,体温正常改每日2次,高热患者根据体温变化随时测量,5岁以上患儿测量脉搏、呼吸,必要时测量血压。
3、按不同病种、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病儿,防止交叉感染。
4、每位患儿入院时应测量体重,入院后每周测量一次,新生儿、心肾疾病患儿按需测量体重,每周剪指甲一次。
5、护士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病室环境及规章制度,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况,解除恐惧、焦虑的心理状况。
6、根据病情,按分级护理要求作好晨晚间护理,保证床单位的整洁。
7、根据医嘱给予饮食。
观察食欲情况,如有恶心、呕吐、厌食等,及时报告医生。
进行喂养指导。
8、认真执行医嘱,按时给药及治疗,严格查对制度,及时留取各种标本。
9、严格执行作息时间,保证患儿睡眠与休息,各种操作、治疗集中进行。
10、注意安全,防止烫伤、坠床、走失,严格做好交接班工作。
避免携带剪、刀等锐器刺伤患儿。
11、定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遇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抢救。
12、患儿出院前,向患儿及家长做好健康宣教。
13、患儿出院后,对病人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儿科护理常规ppt课件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 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体温恢复正常前应注意休息,经常更换体位, 防止受凉。 3.按医嘱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多喝水。 4.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口 腔炎及张口呼吸者,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5.合并喉炎者,应保持安静,集中护理操作,避 免惊扰。遵医嘱给予吸氧及雾化吸人。 6.观察有无各种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和体 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婴幼儿腹泻护理常规
❖ 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对肠道感染性腹泻者,要做好床边隔离,注意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对衣物, 用具、尿布及便盆应分类消毒,污物放人污桶内。 3.合理调整喂养。呕吐,腹泻严重者可禁食4~6小时。但不禁水。所需营养和 液体可经胃肠道外补充。禁食结束后.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少食多餐, 由淡到浓,由稀至稠,逐步恢复到正常饮食。 4.补充液体,补液原则是:(1)腹泻轻无呕吐者可采用口服补液,应少量多 次服用。(2)呕吐不能口服者,给静脉补液。掌握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先浓 后淡.见尿补钾的原则.根据病情调整滴速。 5.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臀红及尿布疹的发生。 6.详细记录出入量及大便次数、性状,以供医生了解病情制定补液计划。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面色、意识状态,皮肤弹性,眼眶及前囱凹陷 程度,四肢末梢循环及尿量等。观察有无低钾、低钠、低钙、代谢性酸中毒等电 解质紊乱的表现。发现病情危重时立即通知医生,并给予处理。
八、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 l.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卧床休息,待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活 动量。 3.小量肠道出血时应限制饮食,给少渣或流质饮 食。肠道出血量多时应禁食。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 避免食用过多致敏的食物。 4.密切观察患儿出血部位、出血量,有无腹痛、 便血、血尿等情况的发生。若有不安、头痛、呕吐 等应警惕颅内出血。 5.对于反复发作的儿童,应加强安慰和鼓励,增 强其康复的信念,协助家长寻找病因,避免复发。
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儿科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内应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室温18~20℃,湿度60~65%,病室应按病种合理分配。
2、卧床休息。
3、入院后一日测体温三次,发烧时4小时测体温一次。
体温在36℃以下者,酌情给予热水袋保温,38.5℃以上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4、按医嘱给予饮食,并记录进食情况,病儿家属送来的食物、水果需经值班护士允许后方可食用。
每日进水量按每公斤体重120~150ml计算给予。
5、每周测体重一次,以公斤计算并记录于体温单上。
6、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褥疮。
7、冬季每周洗澡一次,夏季每日洗澡一次。
每晚睡前洗脸、洗脚。
饭前、便后需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新入院病儿次晨需留取大小便标本,送常规化验。
病儿每次大便后,记录于大便登记本上,每日下午统计,记录于体温单上。
大便次数增多者,应观察质与量,留标本送检,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9、每周以消洗灵喷洒地面两次,紫外线照射房间,病儿出院后,用2%苏尔溶液擦洗病儿床单元。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评估:1、病史:询问起病情况和起病前有无受凉、淋雨或接触过上呼吸道感染者,以及病儿体质。
2、身心状况:检查有无鼻、咽、喉部卡他症状,有无鼻、咽部的充血水肿、扁桃体肿大和脓性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等。
有无精神不振、纳差、呕吐、腹泻和脱水等表现。
3、辅助检查:及时了解血常规检查结果。
4、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许多疾病早期均可表现为上呼吸道炎,如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伤寒、脊髓炎等,应密切观察病情,了解当地的流行病学资料,予以排除。
护理诊断/问题:1、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高热大汗及摄入减少有关。
3、低效性呼吸形态:与呼吸道炎症有关。
4、恐惧:与治疗有关。
护理措施:1、注意呼吸道隔离,病儿与正常小儿分开,接触者应戴口罩,这既可保护接触者,同时又可保护患儿,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
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过干过热。
3、病人减少活动,注意休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保持病室空气新鲜,阳关充足,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以利于分泌
物排泄。
2.休息高热者要休息至体温恢复正常,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轻者或恢复期病儿适当下床活动。
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发生。
如出现呼吸困难时,给氧气吸入,对症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3. 饮食高热期间因消化功能低下,食欲减退,年长儿童应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婴幼儿根据病情酌情减少奶量,喂奶间增加喂水次数,以降低体温并保进毒素排泄。
4. 保持口腔清洁根据具体情况,可用碳酸氢钠溶液、生理盐水、朵贝尔氏液、洗必泰溶液等漱口,每日3-4次,以防止口腔炎。
5. 注意隔离按呼吸道疾病隔离,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如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
6.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液粘稠不易咳出时,除给止咳祛痰药外,必要时给雾化吸入。
7. 呼吸衰竭的患儿慎用镇静剂,如巴比妥和吗啡类药物,以防抑制呼吸加重病情。
8. 收集标本时按正规操作采样,如留取痰液、血液标本时,取样要新鲜,送检要及时,容器应清洁干燥。
9. 随时备好抢救物品,如氧气、吸痰器、简易人工呼吸器、气管插管及心电监护仪以及各种抢救药品等,做到随时配合抢救。
10. 做好出院指导。
发热护理常规
1. 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 高热者应卧位休息,并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
3. 给予易消化、高维生素的饮食,不能进食者,遵医嘱鼻饲。
4. 供给足量水分,呕吐者应静脉补液,观察尿量,了解心、肺、肾功能,以便提供补液依据。
5.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同时观察热型及发热时伴随症状,寻找病因,协助诊断。
6. 体温在38.5度以下者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
7. 有高热者,按医嘱给退热剂,观察用药效果。
8. 保持衣被干燥及皮肤清洁,随时更换潮湿的衣被,防止受凉。
9. 加强口腔护理。
10. 加强皮肤护理。
11. 高热伴有呕吐者,应观察呕吐量及性质,并取头高侧卧位,以防止吸入引起窒息。
12. 高热引起惊厥时,准备好氧气、吸痰器及抢救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