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时期的西方经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世纪时期的西方经济
概况 中世纪时期的农业 中世纪时期的手工业 中世纪时期的技术发展 中世纪时期的商业和贸易 中世纪时期的经济思想
一:概况
农耕的经济 贸易相对缺乏 财政权力的相对集中 经济水平低下 社会分工水平很低,手工业者大多没有脱离农业 经济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人口、军事技术和组织是影响中世纪经济的主要
经济条件全部有利于大农庄。人口压力使农产 品价格保持高昂,而工资水平一降再降。大庄 园的优势很多,甚至能控制耕种季节劳动的组 织,作物的轮种,公用地的管理,农具的质量 等均占有有利位置。
拓殖运动,农奴在经济上贫困而团结; 城市经济的影响开始出现,私人财富的流动性
更大;地主开始出现营利观念; 就所有制而言,逐渐出现了一个独立小农阶层; 大农庄在经济上处于有利的经济条件下;出现
领主地产收入的减少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 展,但城市消费量限制了农村经济。粮食 价格不断下降。农民经济的税赋还很重。 农民受企业家、王公贵族、收税人剥削深 重。由于货币在农村奇缺,农村受到了牲 畜投机商人、高利贷者的盘剥。国家税收 也很重。从两次农民起义就可以看出,农 村重税延缓了农村生活标准的提高。
但农民的整体生活标准有所提高。农民在 数量上比以前少的多。14世纪末农民发现, 资本并未贬值,封建领主的控制大为放松,
而且还在继续放松之中。农村手工纺织业 达到了顶点。
1440年以后,在人口减少的地区,分散的复 兴迹象已经很明显了。人口数量又开始上 升。但1550年以前,农业扩张有明显进展的 地区为数极少。这次扩展以贵族的土地财
第二阶段(1180-1320年)
教会和军事贵族阶级中的许多成员从他们 的领地上迁移出去。有些人选择换地居住。 货币需求越来越急切。城市风尚影响。而 国家机构在发展,把不断加重的负担加在 他们身上。国王收回原来由他们行使司法 权和治安权,使得领主收入来源减少。他 们更加注重土地收益。
第二阶段(1180-1320年)
10世纪开始,随着交换的发展和手工业技 术的进步,那些有熟练手艺的农奴越来越 不愿承受庄园对他们的束缚。他们借机逃 出庄园,在交通便利而又较为安全的地方 聚居起来生产。他们将手工业品卖给农村, 买进农村的粮食和原料。这样,独立的手 工业开始在城市及其附近发展起来,作为 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也不断成长起来
产和农民的劳力为基础,是一批贪婪的企 业家推动起来的。
三 中世纪的手工业
手工业是10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而逐步发展 起来的。在此之前,手工业依附于农业,几乎不 存在独立的手工业者。但从9世纪开始,一些封建 庄园或修道院里,也有不少在各种作坊里主要从 事手工业劳动的农奴。这些人的生活部分依靠从 小块土地上收获的粮食,部分依靠他们的手工业 品。他们用手工业品向领主交租,也用他们自己 生产的产品换取粮食和其它一些生活必需品
农奴制有消失的征兆,可向领主交纳巨额货币赎 回“自由”,特许状,货币地租有了发展。
其后果主要有:
第二阶段(1180-1320年)
农村社会内部过去在经济上的团结衰落了, 家族集团的内聚力下降。
私人财富的流动性变得更大。 农民的一致性消失了。 农村里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困难农民
发动了一些反叛、抢劫和掠夺。
了较多的自由农
第三阶段(1320-Leabharlann Baidu440)
战争和疾病对农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基本特征:人口减少和由此引起的重新吸 收农村无产阶级使得封建领主失去了它已 经控制农村经济的地位——在西欧。在东 欧是相反的结果:贵族领地更加巩固,徭 役制度和依附关系更加沉重。在西欧,农 业有了如下进化:
大庄园在1300年后非常繁荣,但他们的利 润却非常狭窄。穷苦劳动者的减少引起粮
因素
二 中世纪的农业
影响农业的重要因素
人口因素 马尔萨斯 技术发展状况 耕作制度 二圃 权力 贸易的逐步发展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唤醒了农民的营
利意识;扩大了对食物的需求;加速了农民的分化 国家地位和财政技术的加强,使得农村与城市差距加
大。
中世纪农业发展概况
农业经营单位:a : 家庭:农业经济的基本单位, 工作组织有父母子女和家庭佣人以及一些牲口组 成,一般是一片围起来的土地,有私有制以及领 主的土地。土地租赁世代相传。会使用短期帮工 和家仆。 B :村庄:无法请雇工的农民家庭与邻 居互相帮助完成季节性的劳作。C :庄园制
技术:地力有耗竭的倾向,于是加大开垦荒地
播种面积: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扩展的余地不 大
各地农业生产差异很大 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是农奴,生存水平很低
农业技术的变化
耙犁耕作,使得文明向北移动。肥沃的热积 土开垦出来,重型轮式犁开始投入使用
牛拉犁代之以马拉犁。马的速度更快,力量 更持久
运输和通讯有了改进。农产品的供应范围更 大。在13世纪中叶,两轮交通工具被四轮车 取代
谷物三区轮作制使得农业生产力提高 农村开始结束隔离状态
分期
第一阶段(900-1180年)对教会馈赠土地 和财产的情况普遍存在,世俗贵族的财产 几乎侵蚀殆尽。
教会财产是这时期主要的研究对象。 大地主经济用一种间接管理方式。将土地
以块出租,以收取年租。
第二阶段(1180-1320年)
在这一阶段,城市经济的影响比上一阶段强烈。 城镇扩大了,城镇中大部分人口几乎全由农民 组成,进行简单的贸易,出现了畜牧业的兴盛, 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加速了农村经济的 发展。
食价格的下跌而劳动力价格上升。地主利 润减少到几乎没有。14世纪租佃方式有了 很大进展。农庄租赁向小块土地发展。农 民家庭的数量有所增加。
由于战争的蹂躏和疾病的流行,地主对佃 户和农奴的控制大为放松。试图加强控制 反而引起农民外流。而这种外流有助于西 欧大部分地区奴役制的解体。农奴和佃户 的义务被减少,封建领主的收入大为减少。
第二阶段(1180-1320年)
地主的态度有了新变化。地主们产生了营利的 观念。贵族集团
本来就关心营利,而企业家、贵族的管事和商 人对营利最为关心。这是一个处于农民与大地 主为一方和城市商人老板为一方的中介人物。 这个阶级的人在倡导经济趋势方面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
土地所有制的分配问题对农民影响很大。有少 数农民上升加入地主行列。领地大部分掌握在 教会和军事贵族手中。
概况 中世纪时期的农业 中世纪时期的手工业 中世纪时期的技术发展 中世纪时期的商业和贸易 中世纪时期的经济思想
一:概况
农耕的经济 贸易相对缺乏 财政权力的相对集中 经济水平低下 社会分工水平很低,手工业者大多没有脱离农业 经济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人口、军事技术和组织是影响中世纪经济的主要
经济条件全部有利于大农庄。人口压力使农产 品价格保持高昂,而工资水平一降再降。大庄 园的优势很多,甚至能控制耕种季节劳动的组 织,作物的轮种,公用地的管理,农具的质量 等均占有有利位置。
拓殖运动,农奴在经济上贫困而团结; 城市经济的影响开始出现,私人财富的流动性
更大;地主开始出现营利观念; 就所有制而言,逐渐出现了一个独立小农阶层; 大农庄在经济上处于有利的经济条件下;出现
领主地产收入的减少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 展,但城市消费量限制了农村经济。粮食 价格不断下降。农民经济的税赋还很重。 农民受企业家、王公贵族、收税人剥削深 重。由于货币在农村奇缺,农村受到了牲 畜投机商人、高利贷者的盘剥。国家税收 也很重。从两次农民起义就可以看出,农 村重税延缓了农村生活标准的提高。
但农民的整体生活标准有所提高。农民在 数量上比以前少的多。14世纪末农民发现, 资本并未贬值,封建领主的控制大为放松,
而且还在继续放松之中。农村手工纺织业 达到了顶点。
1440年以后,在人口减少的地区,分散的复 兴迹象已经很明显了。人口数量又开始上 升。但1550年以前,农业扩张有明显进展的 地区为数极少。这次扩展以贵族的土地财
第二阶段(1180-1320年)
教会和军事贵族阶级中的许多成员从他们 的领地上迁移出去。有些人选择换地居住。 货币需求越来越急切。城市风尚影响。而 国家机构在发展,把不断加重的负担加在 他们身上。国王收回原来由他们行使司法 权和治安权,使得领主收入来源减少。他 们更加注重土地收益。
第二阶段(1180-1320年)
10世纪开始,随着交换的发展和手工业技 术的进步,那些有熟练手艺的农奴越来越 不愿承受庄园对他们的束缚。他们借机逃 出庄园,在交通便利而又较为安全的地方 聚居起来生产。他们将手工业品卖给农村, 买进农村的粮食和原料。这样,独立的手 工业开始在城市及其附近发展起来,作为 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也不断成长起来
产和农民的劳力为基础,是一批贪婪的企 业家推动起来的。
三 中世纪的手工业
手工业是10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而逐步发展 起来的。在此之前,手工业依附于农业,几乎不 存在独立的手工业者。但从9世纪开始,一些封建 庄园或修道院里,也有不少在各种作坊里主要从 事手工业劳动的农奴。这些人的生活部分依靠从 小块土地上收获的粮食,部分依靠他们的手工业 品。他们用手工业品向领主交租,也用他们自己 生产的产品换取粮食和其它一些生活必需品
农奴制有消失的征兆,可向领主交纳巨额货币赎 回“自由”,特许状,货币地租有了发展。
其后果主要有:
第二阶段(1180-1320年)
农村社会内部过去在经济上的团结衰落了, 家族集团的内聚力下降。
私人财富的流动性变得更大。 农民的一致性消失了。 农村里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困难农民
发动了一些反叛、抢劫和掠夺。
了较多的自由农
第三阶段(1320-Leabharlann Baidu440)
战争和疾病对农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基本特征:人口减少和由此引起的重新吸 收农村无产阶级使得封建领主失去了它已 经控制农村经济的地位——在西欧。在东 欧是相反的结果:贵族领地更加巩固,徭 役制度和依附关系更加沉重。在西欧,农 业有了如下进化:
大庄园在1300年后非常繁荣,但他们的利 润却非常狭窄。穷苦劳动者的减少引起粮
因素
二 中世纪的农业
影响农业的重要因素
人口因素 马尔萨斯 技术发展状况 耕作制度 二圃 权力 贸易的逐步发展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唤醒了农民的营
利意识;扩大了对食物的需求;加速了农民的分化 国家地位和财政技术的加强,使得农村与城市差距加
大。
中世纪农业发展概况
农业经营单位:a : 家庭:农业经济的基本单位, 工作组织有父母子女和家庭佣人以及一些牲口组 成,一般是一片围起来的土地,有私有制以及领 主的土地。土地租赁世代相传。会使用短期帮工 和家仆。 B :村庄:无法请雇工的农民家庭与邻 居互相帮助完成季节性的劳作。C :庄园制
技术:地力有耗竭的倾向,于是加大开垦荒地
播种面积: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扩展的余地不 大
各地农业生产差异很大 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是农奴,生存水平很低
农业技术的变化
耙犁耕作,使得文明向北移动。肥沃的热积 土开垦出来,重型轮式犁开始投入使用
牛拉犁代之以马拉犁。马的速度更快,力量 更持久
运输和通讯有了改进。农产品的供应范围更 大。在13世纪中叶,两轮交通工具被四轮车 取代
谷物三区轮作制使得农业生产力提高 农村开始结束隔离状态
分期
第一阶段(900-1180年)对教会馈赠土地 和财产的情况普遍存在,世俗贵族的财产 几乎侵蚀殆尽。
教会财产是这时期主要的研究对象。 大地主经济用一种间接管理方式。将土地
以块出租,以收取年租。
第二阶段(1180-1320年)
在这一阶段,城市经济的影响比上一阶段强烈。 城镇扩大了,城镇中大部分人口几乎全由农民 组成,进行简单的贸易,出现了畜牧业的兴盛, 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加速了农村经济的 发展。
食价格的下跌而劳动力价格上升。地主利 润减少到几乎没有。14世纪租佃方式有了 很大进展。农庄租赁向小块土地发展。农 民家庭的数量有所增加。
由于战争的蹂躏和疾病的流行,地主对佃 户和农奴的控制大为放松。试图加强控制 反而引起农民外流。而这种外流有助于西 欧大部分地区奴役制的解体。农奴和佃户 的义务被减少,封建领主的收入大为减少。
第二阶段(1180-1320年)
地主的态度有了新变化。地主们产生了营利的 观念。贵族集团
本来就关心营利,而企业家、贵族的管事和商 人对营利最为关心。这是一个处于农民与大地 主为一方和城市商人老板为一方的中介人物。 这个阶级的人在倡导经济趋势方面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
土地所有制的分配问题对农民影响很大。有少 数农民上升加入地主行列。领地大部分掌握在 教会和军事贵族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