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2)正式版

合集下载

广东省深圳市2017年中考语文(2)文言文阅读课件(含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2017年中考语文(2)文言文阅读课件(含答案)
第二章ຫໍສະໝຸດ 文言文阅读(九年级)
陈涉世家
一、原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 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 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 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 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 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 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
陈涉世家
广故意多次提出要逃走,惹军官发火,让他们责罚他, 借此来激怒士兵。军官果然鞭打了吴广。(众士兵愤愤 不平,)军官(刚)拔出剑来威吓(士兵),吴广一跃 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 个军官。(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号令大家说:‚ 各位(在这里)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 的期限,过期就要杀头。就算侥幸免于斩刑,戍守边塞 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 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 吗?‛众戍卒齐声应道:‚愿意听从(您的)号令。‛ 于是就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顺从百姓的 愿望。大家露出右臂(作为义军的标志),打出大楚旗 号。(又)筑了一座高台,举行誓师仪式,用(那两个) 军官的头祭祀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
陈涉世家
说:‚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功立业。不过你们还是 去问问鬼神吧!‛陈胜、吴广很高兴,(又)琢磨这‚问 问鬼神‛的意思,(终于悟出):‚这是教我们先在众 人中树立威信啊。‛于是用朱砂在绸条上写了‚陈胜王‛ (三个字),再把绸条塞进人家网起来的一条鱼的肚子 里。士兵买鱼回来烹食,发现了鱼肚子里的绸条,本来 已经觉得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 附近丛林里的神庙中,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火), 装作狐狸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 胜为王。‛士兵们一整夜既惊又怕。第二天,大家到处 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以目示意地看着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 力。(那天)(两个)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

2017年中考文言文汇编

2017年中考文言文汇编

(2017湖南益阳)(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17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秦王怫然怒,谓唐且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节选自《唐且不辱使命》)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B.今齐地/方千里C.与臣而/将四矣D.此/庸夫之怒也1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之妻私.臣(偏爱) 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讽刺)C.臣未尝.闻也(曾经) D.今日是.也。

(这样)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乙】两文中,邹忌和唐且都不畏强权,坚持真理,是古代臣子忠君爱国的代表。

B.【甲】【乙】两文中,邹忌婉言进谏,唐且化险为夷,他们的机智善辩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对象,讲究方式。

C.【甲】文运用设喻的方法,以事喻理,以小喻大,形象生动。

山东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20190220160

山东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20190220160

文言文阅读滨州(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

(12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

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注】①任:推荐。

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③仕:指做官。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亭亭净植.植:立B.有狱.久不决狱:案件C.囚法.不当死法:法律D.将弃官去.去:离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判断正误。

C“法”,名词作状语,“依照法律”。

届时错误。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意义的理解。

广东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

广东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

• 三、理解内容 在第一轮复习时就应全面、深刻而透 彻地理解课文,在准确记忆的基础上采用 如下“求同比较,稳步排除”的解题方法: 1.审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近几年都要求 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 2.逐项研读,排除显然不合要求的干扰项。 3.将无法一下子排除的选项反复比对,联系 原文思考排除或保留的理由。
4.检查答案,从题目要求的角度再次审视所 选答案是否合乎要求。若坚持“排除一项 有理,保留选项有据”,则答案往往是可 靠的。 至于主观简答题,需要在全面透彻地 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筛 选相关信息,然后有条理地灵活表述。 理解填空题则应结合所给的空缺,选 择合适的关键语句填写。
答题技巧
考纲解读
近几年广东省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试 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1.文言词汇 近三年都以解释词语语境义的方式考 查3个重点词语,分值3分。考查的重点有 五种: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词。 (3)通假字。 (4)词类活用。 (5)常见词汇。
已经考过:(2013·广东省)下列各组句子 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欲出不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 B.未百步辄返/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 • C.于时冰皮始解/学而时习之 • • D.麦田浅鬣寸许 / 遂许先帝以驱驰 • • 此类试题考查的是对于词语在不同语 境中意思的准确识记、理解和辨析的能力, 难度明显高于上述题型。最科学的做法是: 先在脑海中解释每组加点词语的意思,比 较其异同;然后排除明显的干扰项;再仔 细对比剩余干扰项的意思。
• 二、翻译句子 1.保留。 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时间词语等专用 名称或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词语。 2.补充。 古汉语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当译成现代汉 语时就必须把这些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或补充 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 3.删除。 古汉语中有不少虚词起凑足音节、停顿等作 用,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可以不译。 4.调整。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调 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古文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古文

2017年山东省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共6分,每小题2分)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去国怀乡去:到,往B.锦鳞游泳锦鳞:美丽的鱼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D.吾谁与归归:归依【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去国怀乡”中“去”是“离开”的意思。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渔人甚异之B.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出则无敌国外患者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扶苏以数谏故D.感极而悲者矣环而攻之而不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指代渔人见到的景象;B.连词,就/连词,如果;C.介词,因为/介词,因为;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选文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选文写景状物词句整齐,辞采华美,音韵和谐。

D.选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以忘忧的思想感情。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完整word版2017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带答案解析

完整word版2017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带答案解析

2017 文言文中考真题汇编答案解析2017届中考贵州省六盘水市卷】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各题一、【【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其此之《兑命》曰:学学半。

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虽有嘉肴》谓乎?(【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zhòng róu“”,煣【注释】①中())绳::通合乎拉直的墨线②輮(“”“”,多次。

曝叁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通,晒干。

④参:通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不知其旨也②然后能自强也..木受绳则直③学不可以已④故..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垄上然也辍耕之.輮使之..B 明而行五过矣。

.不知其善也则知..C 有槁暴有嘉肴虽.虽..D 日参省乎己不思则罔君子博学而.学而..3 )翻译下列句子(“”其此之谓乎?①《兑命》曰:学学半。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教学相长“”,主要运用的;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也)[。

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论证方法是5 )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答案】(1)①甘美②勉励③停止④所以,因此(2)C(3)①《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②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4)教学相长(也);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5)启示:“教学相长”的意思就是教和学是互相影响和促进的,在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也会有进步.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中,就会慢慢发现一些不足,然后再学习,再提高,就会弥补以前的不足。

浙江省12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浙江省12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专题杭州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

大德间,江南大饥。

道殣①者相望。

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

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②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

不数年,使还乡土。

生道遇一女子,丫鬟③尾行。

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

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

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

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④霜露盗贼,君力也。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⑤也。

君必无归。

”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⑥,度尚可活。

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注】①殣(jìn):饿死。

②钱塘:地名,今杭州。

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

④罹(lí):遭受。

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

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A.自度.无所得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B.即以母属.两弟神情与苏、黄不属.C.即具.酒炙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D.生则毅然谢.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BA.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B.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C.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D.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含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含答案)

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1.【2017年•湖北省鄂州市】(二)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11—15题。

【甲】伤仲永(节选)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礼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1.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限划一处。

(2分)⑴余闻之也久⑵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⑴即书诗四句⑵稍稍宾客其父⑶无从致书以观⑷同舍生皆被绮绣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或以钱币乞之或遇其叱咄B.未尝识书具尝趋百里外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假借于藏书之家D.还自扬州手自笔录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汇编(含答案解析)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 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 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 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 阳修吧. 【乙】朝乾隆元年科举的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做县令,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 己的孩子一样.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 们喝酒咏诗,至于有人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做官,恰逢荒年,百姓相互吃.郑 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 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人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使上万人得以活 命.(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或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或王命急宣(有时)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8. 本道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 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 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翻译文言文有三个基本原则:信、达、雅.所谓信,就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不误解、不遗 漏、不增译;所谓达,就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无语病,符合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活:救助。使……活
B.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牍:书信
C.值.岁荒,人相食
值:遇到
D.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去:离开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B.太守归.而宾客从之 C.醒能述以.文者 D.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

浙江新中考】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 第三篇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 文言断句和翻译课件

浙江新中考】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 第三篇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 文言断句和翻译课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指导】 审题:本题考查课内文言语句的翻译。 解题:解答这类题,特别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 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本题中,“要”是通假字,“还家”是“回 家”的意思,“妻子”在这里是“妻子和儿女”,“绝境”在这里 是“与世隔绝的地方”,“遂”在这里是“于是、就”。其次要 关注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等特殊句式,做到准确翻译。如(1)(2) 两句都是省略句,翻译时要补出被省略的部分。另外还要按照现 代汉语的规范和表达习惯,恰当地删、调、补、换、留,使整个 句子意思明确,连贯顺畅。
【参考译文】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是浙江宁海人。方孝孺 年幼时机警聪敏,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 他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常常把阐明王道、使天下达到太 平作为自己的使命。他曾经卧病在床,家中断了粮食。家 人把这件事告诉他,他笑着说:“古人一个月才吃九顿饭, 贫困的人难道只有我吗?”
成祖在北平发兵,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成祖,对他 说:“城池攻克这一天,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希望你不要 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风气就会断绝。”成祖点头答 应了他。到这时,成祖想让他起草诏书。方孝孺被召到宫 中后,悲痛的哭喊声响彻宫殿内外。成祖回头让手下人递 给他笔和纸,说:“向天下发诏书,非先生你起草不可。” 方孝孺把笔扔到地下,一边哭一边骂说:“死就死吧,诏书 (我)是不可能帮你起草的!”成祖大怒,命令在闹市将他处 死。方孝孺死时四十六岁。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 二 三 里。 【答题指导】 审题:本题以断句的形式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理解。 解题:断句时,可先找到最有断句标志的文言词语。 句中的“曰”,是“说”的意思,其后接的多为所说话语, 要断开;同样,其前是说话者,为了清楚起见,多要断开。 答案: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8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8

文言文阅读安顺市10.(17分)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列各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用“/”标示下列语句的语义停顿。

(每句标一处)①吾妻之美我者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④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受蒙蔽而不明(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5)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考点】DA:课内文言文阅读.【分析】译文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最美的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又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①句意为: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主谓之间停顿为:吾妻/之美我者;②句意为: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句意之间停顿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①句意为: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及:比得上.②句意为:邹忌仔细地看着他.孰:通“熟”,仔细.③句意为:是偏爱我.私:偏爱.④句意为: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蔽:受蒙蔽而不明.(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①中重点词语有昳丽:光艳美丽;句意为: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②中重点词语有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句意为: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这样的道理: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5)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答案:(1)①吾妻/之美我者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①比得上②通“熟”,仔细③偏爱④受蒙蔽而不明(3)①邹忌身高八尺,形体容貌光艳美丽②能够在公共场合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都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4)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5)一个人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点评】词义积累:诚帝感其诚(诚心)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的确、实在)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毕节市(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3-16题。

2017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材料(文言文阅读专题二)

2017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材料(文言文阅读专题二)

课外文言文专题部分知识梳理:考情分析:近几年文言文考查形式主要有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和课内外对比阅读。

考查内容主要有解释常见文言实词,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重点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翻译,理解文意,体会情感等。

习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使贪刘基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曰:“吴起贪不可用也。

”武侯疏吴起。

公子成入见曰:“君奚为疏吴起也?”武侯曰:“人言起贪,寡人是以不乐焉。

”公子成曰:“君过矣,夫起之能,天下之士莫先焉:惟其贪也,是以来事君,不然君岂能臣之哉?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务光、伯夷天下之不贪者也,汤不能臣务光,武王不能臣伯夷,今有不贪如二人者,其肯为君臣乎?今君之国,东距齐,南距楚,北距韩、赵,西有虎狼之秦,君独以四战之地处其中,而彼五国顿兵坐视,不敢窥魏者何哉?以魏国有吴起以为将也。

周《诗》有之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吴起是也。

君若念社稷,惟起所愿好而予之,使起足其俗而无他求,坐威魏国之师,所失甚小,所得甚大。

乃欲使之饭粝茹蔬被短褐步走以供使令,起必去之。

起去,而天下之如起者,却行不入大粱,君之国空了。

臣窃为君忧之。

”武侯曰:“善。

”复进吴起。

注:大梁:战国时期魏国都城。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1)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短:(2)汤不能臣务光臣:(3)西有虎狼之秦虎狼: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和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天下之士莫先焉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B.不然君岂能臣之哉?谓为信然。

(《隆中对》)C. 以.魏国有吴起以为将也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五柳先生传》)D.臣窃为君忧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2分)译文:(2)惟起所愿好而予之,使起足其俗而无他求。

(2分)译文:4.请概括公子成劝说魏武侯启用吴起的三个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新中考
语文
第一节 文言词语
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文言实词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 义”,即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文言实词绝大 部分具有多义性,因此重点注意“常见文言实词”和“在 文中含义”这两点,考查的方式一般有直接解释词语、单 项选择、判断正误和句子翻译等四种。
解题:在解答时一定要积极调动课内积累,首先思考 课内学习时这个词语有几个意思,然后再根据句意来推断、 确定这个词语的准确意思。如第①题中的“股”,可联系 林嗣环《口技》一文中“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中的“股”, 不难判断出是“大腿”的意思。
答案:①大腿 ②懂得道理(规律)
(2)下面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 课 文 注 解 中 出 现 的 。 如 《 五 柳 先 生 传 》 中 的 “会”“期”等字,《醉翁亭记》中的“芳”“弈”等字。 这些字词对正确把握文意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日常用 语或一些约定俗成的词句中经常用到。
(2)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常用字词,这些字词也是现代汉 语中的常用字词。如《醉翁亭记》中的“暮”字,在文言 文中是一个常见的词语;《五柳先生传》中的“嗜”字,《送 东阳马生序》中也有出现,意思与现代汉语中“嗜好”的 “嗜”相同。
文言虚词命题一般以客观题居多,并注意与课本中所 学文言虚词知识相结合。内容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 文言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②文言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 ③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 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①曰:“夫人虽禀性定,必须博 学以成其道,亦犹蜃②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 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③刺股, 董生④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夫人 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⑤情,以成其性。《礼》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 之懿⑥德。”
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 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 “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楚,必不出。” 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 王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 “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 止。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①请借救于齐。 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
鼎。与秦,不若归之大国。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 师.救周,而.秦兵罢。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 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 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
A.夫人虽.禀性定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B.必须博学以.成其道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燧动而.焰发 有地隐然而.高
D.待学成而为.美 为.人谋而不忠乎
【答题指导】 审题: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每组两个句 子中前句出自课外,后句出自课内。注意“意义、用法相 同的一项”这一要求。 解题:A 项两个“虽”均解释为虽然。B 项前句:来; 后句:认为,以为。C 项前句:表顺承;后句:表修饰。D 项前句:成为;后句:给,替。 答案:A
(4)典型的特殊用法的词语,如词类活用、通假现象等。 如《〈论语〉十二章》“吾日三省吾身”一句中的“日”为名 词作状语,当“每天”解;《隆中对》“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一句中的“日”同样是名词作状语,可当“一天天”解。
(5)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的词语。如《唐雎不辱使命》 中的“易”等字。
2.文言虚词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 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 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 起语助作用的,如“也、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 有“之、其、而、以、于”等。初中阶段以考查文言虚词在文 中的意义为主,淡化用法。重点在于理解“之”“其”“以” “而”“焉”“则”“然”“乃”“夫”“且”“固”“者” “所”“为”“哉”等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课文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有的义项已经固定,有的 是一词多义。前者如“尝”,一般作“曾经”解,如“未 尝识书具”“尝与人佣耕”“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等句 中的“尝”字;后者如《醉翁亭记》中的“名”,在《陋 室铭》“有仙则名”一句中作“成名、出名”解,在《口 技》“不可名其一处也”一句中作“说出”解,而在《醉翁 亭记》“名之者谁”一句中作“命名”解。此种情况要依据 具体语境作出辨析。
理解重要的文言词语,首先要重视积累,课内学过的 重要文言段篇中出现的,特别是课文中作了注释的常用文 言词语,要在语境中理解其含义或用法;其次要懂得迁移, 能在课外文言段篇中依据语言环境正确理解文言词语的具 体含义;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基本文言现象,如通假、古 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重点是熟悉课内文言文中比较 重要或常见的单字或双音节词语。比如:
[节选自(唐)吴兢《贞观政要》]
【注释】①岑文本: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②蜃: 大蛤蜊,古人认为其性含水,月光出现时晶莹剔透。③苏 秦:战国纵横家。④董生:即董仲舒,西汉政治家。 讲学 时以帷幕遮掩,以求专心。⑤饬:整理。⑥懿:美好。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苏秦刺股. __________________ 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指导】 审题: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及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命题 中涉及的句子虽来自课外,但所考知识点却源自课内。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释】①颜率:人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周君患.之 忧虑、担忧 ②发师.救周 军队 ③颜率复诣.齐 到、去,前往 ④子之数.来者 多次、屡次 【解析】解释文言文中的实词,除了要注意积累,更要结合具 体句子。同时要注意个别词语的特殊用法,如①句的“患”是“忧 虑、担忧”的意思;③句的“诣”是“到,去,前往”的意思。此 题中考查的四个实词也是教材中学习过的,只要教材知识掌握得牢 固,解决起来并不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