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感受科技创新》设计方案
初中科技创新政治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科技创新的概念、意义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科技创新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 科技创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技创新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科技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断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过程。
二、讲授新课1. 科技创新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讲解科技创新的定义,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等。
- 分析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如航天、高铁、5G通信等领域的突破。
2. 科技创新的意义和作用- 科技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 科技创新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促进作用。
- 科技创新对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以“科技创新在我校”为主题,探讨科技创新在校园生活中的体现。
2.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科技创新,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科技创新的相关知识,谁能谈谈自己的收获?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科技创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例,讲解科技创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 分析科技创新对各个领域带来的变革和机遇。
2. 科技创新与青少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以“科技小达人”为主题,模拟科技创新项目策划与实施过程。
苏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感受科技创新教学设计
苏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感受科技创新教学设计第19课科教兴国苏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感受科技创新》教学设计第2框《感受教育创新》教学设计金坛市水北中学潘文婷教材分析^p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创新人才。
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差距,体会我国面临的发达国家科技教育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而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是迎接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本课有二个子目录组成,分别为:第一子目“感受科技创新”,第二子目“感受教育创新”,从两方面分别介绍了“科教兴国”的内涵,感受到我国在科技和教育方面的进步和创新。
学情分析^p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教育创新问题比较抽象。
本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身边话题入手,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谈起,归纳出我国教育的主要体系。
引导学生感受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引导学生讨论,从中辨证地认识到我国教育事业既有成就,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认识到我国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最后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去,在知识经济到来之时,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越来越快,要求我们努力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才能适应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除了在学校上课,我们还可以利用丰富的教育资,通过各种途径来学习。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向学生展示教学资料,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课堂讨论等方法相结合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9课科教兴国第1课时感受科技创新 教学设计
第19课科教兴国第1课时感受科技创新第十九课第1课时《感受科技创新》综合性学案班级:姓名:主备:万青审核:张敏【目标诠释】----我来认识感受科技创新给生产、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了解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记住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及其实施的重大意义。
树立科学精神,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勇于创新的人。
【导学菜单】----我来预习3、请各组展示准备的科技产品以及相应产品的进步发展情况,并结合日常实际说说你展示的科技产品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3、列举并概括教材中展示的或者近期我国的科技成就。
【困惑扫描】----我来质疑【感悟平台】----我来探究1、材料一:蒸汽时代: 生产力=(劳动者+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电气时代:生产力=(劳动者+ 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信息时代:生产力=(劳动者+ 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材料二:手机输入法的悲哀——《时事》第四期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我国手机用户已达4.5亿人,每年发送短信3500亿条,但90%以上的手机输入法使用的是国外技术。
我国每生产一台手机,就要向外国公司支付0.3美元的汉字输入技术专利费。
为此,我们每年的支付总额超过7.8亿元人民币。
[小组讨论]:(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2)针对这些情况,国家实施了什么战略?实施这些战略有何重大意义?(3)作为中学生,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怎么做才能向科技创新型人才迈进?(4)其实科技创新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的许多奇思妙想在将来都可能成为现实,把你的奇思妙想说出来(或者你有什么小发明、小创造)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建立网络】----我来归纳【过关窗口】----我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这表明了()①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②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已居世界前列③我国科技发展取得重大成就④我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二、实践与创新2、材料一:2011年1月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学专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颁发证书和奖金,高度赞扬他们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感受创新初中政治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提高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社会热点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创新?为什么创新很重要?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创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创新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精神。
2. 教师举例说明创新的重要性,如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4.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社会热点案例,如我国高铁、5G技术等。
2. 学生分析案例,探讨创新在这些领域中的作用。
3. 教师总结,强调创新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四、实践环节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2.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进行点评。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创新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创新的作用。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政治创新精神教案
初中政治创新精神教案课程名称:初中政治课程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创新精神的含义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3. 引导学生将创新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教学内容:1. 创新精神的定义和特点;2. 创新精神的重要性;3. 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4. 创新精神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创新产品和案例,引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什么是创新?创新的重要性是什么?二、讲解创新精神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1. 教师给出创新精神的定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
2. 讲解创新精神的特点:开放性、批判性、灵活性、冒险性、实践性等。
三、探讨创新精神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创新精神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创新精神的认识和体会。
四、学习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如提问、假设、联想、想象、转换等。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五、创新精神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创新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新实践经验和计划。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创新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和实践活动成果;3. 学生对创新精神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创新产品和案例的图片或视频;2. 创新思维方法的资料;3. 学生作业和实践活动成果。
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2. 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创新精神;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感受创新初中政治教案
感受创新初中政治教案课程类型:初中政治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创新的含义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1. 创新的含义;2. 创新的重要性;3.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关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创新产品,如智能手机、共享单车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创新?2. 学生分享自己对创新的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讲解创新的含义(10分钟)1. 教师简要讲解创新的含义,强调创新是对旧有事物的改变和突破。
2. 学生通过举例说明创新的意义,如科技领域的突破、商业模式的创新等。
三、探讨创新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强调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0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成功创新的案例,如乔布斯、马云等,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
2. 学生讨论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五、关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趋势,如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趋势的看法和思考,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创新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和实践活动成果;3. 学生对创新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创新的含义和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苏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感受科技创新》教学设计
第19课科教兴国苏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感受科技创新》教学设计第2框《感受教育创新》教学设计金坛市水北中学潘文婷教材分析: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创新人才。
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差距,体会我国面临的发达国家科技教育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而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是迎接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本课有二个子目录组成,分别为:第一子目“感受科技创新”,第二子目“感受教育创新”,从两方面分别介绍了“科教兴国”的内涵,感受到我国在科技和教育方面的进步和创新。
学情分析: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教育创新问题比较抽象。
本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身边话题入手,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谈起,归纳出我国教育的主要体系。
引导学生感受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引导学生讨论,从中辨证地认识到我国教育事业既有成就,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认识到我国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最后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去,在知识经济到来之时,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越来越快,要求我们努力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才能适应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除了在学校上课,我们还可以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各种途径来学习。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向学生展示教学资料,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课堂讨论等方法相结合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教育创新的必要性,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感受科技创新”教学设计
题, 培养学生阅读文本、 理解概括的能力。②补充我 国
航空 航天 技术 已经 达到世 界先 进水平 ,开拓学 生 的思
【 教师活动 】 科学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创新
是不 是 只是 科 学家 的事 ?( 提供 视频 材料 : 两农 村初 二
学生 l 0元 发 明获金 奖 。 )
维空间 ,增强 民族 自信心和实 际动手操作中, 培养学生的创 新 意识 和创新 能力 。
( 作者单 位 : 江苏 省镇 江新 区大 港 中学 )
和使 命 感 。 4 . 发 展科技 、 自主创新 。
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科技对 国家发展 的作用 : “ 杂交水 稻” 大大提高了我 国农业生产力水平 ; 航天航空技术的 发展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展示 图片 : “ 神 九发射 成功 ” 。
【 教师活动 】 面对在科技上我 国与发达国家相 比相 对落后的情况 , 我们应该如何做?( 从 国家 、 企业 、 个人
3 . 感悟科 技 。
【 学生活动 】 学生讨论分析 , 归纳总结 : 说明青少年
科技 创新 的重 要意义 。
【 教师活动 】 简述科学技术对 我们 的影 响 : 个人生 活一方便快捷 、 多姿多彩 ; 企业生产一提高效率 、 增长
效益 ; 国家发展一增强国力、 提高地位。 教师 : 无论 是 过去 还 是 现在 , 无 论 个 人生 活 、 企 业 生产还是 国家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 ,这充分说明了 个 什 么道 理 呢?
三个 角度思 考 ) 组 织学 生讨论 。
【 学生活动 】 通过阅读 , 归纳总结我 国在科技上取
得 的巨大 成就 。
【 学生活动 】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 国家坚持科教兴 国、 立足人才强国; 企业提高科技水平 、 加强 自主创新 ;
2021年初中政治《感受科技创新》设计方案
3、通过“中国古代科技知识大比拼”和“现代科技成果数来宝”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从古至今的先进工作成果。
4、播放世博会主题馆相关视频,聚焦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切实感受科技正优化我们的生活。
5、观看视频“科技让未来生活更美好”,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未来社会科技的发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
1、PPT:进行图片பைடு நூலகம்文字材料、讨论问题的展示。
2、视频:进行相关视频的播放展示,便于学生形象、直观感受信息。
3、网络: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课前知识储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
3、了解我国在科技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学会辨证地看待问题,朋友辨证的思维能力。
4、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形成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
1、利用多媒体展示玉树地震相关图片、材料及链接相关网页,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对科技创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技创新给生产、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差距,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树立科学精神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要求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
2、了解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我国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
初中道德与法治_感受现代科技 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现代科技在身边授课人: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状况,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加工和应用各种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怀.二. 教学重难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创设情景法、小组合作法、归纳分析教学法等。
四、教学过程:(一)、学生观看视频《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教师导入新课:嫦娥系列的发射成功,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科技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改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科技世界,聆听科技前进的脚步声、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吧!(二)、新授课;板块一:寻找科技--------现代科技在身边1、教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用,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新变化呢?我们进入第一板块的学习。
多媒体出示图片。
师生共同分析,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探讨总结:现代科技与生活的关系人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
2、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和推测一下,随着科技的发展, 50年后人们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多媒体出示50年后可能出现的生活。
(flash动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50年后,人们的物资生活更加丰富,精神生活更加文明。
要使未来的生活变为现实,就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引出下一部分的学习。
板块二:感受科技: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1、多媒体出示:材料一:农业生产的对比图说明:科技成就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
同学们再来看几组数据。
2、材料二:据统计,我国手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2000元,传统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20000元,而高新技术产业人均年产值则超过20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正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实现着大跨越,由10年前的3000亿元变成了现在的1.8万亿元。
八年级政治下册 感受科技创新教案 苏教版
感受科技创新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19课科教兴国第1课时感受科技创新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技创新给生产、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
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讲授相结合四、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我国科技方面的成就、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等方面材料。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播放歌曲《月亮之上》●多媒体展示图片并做简要介绍●说一说:还有哪些生活用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轻松和方便?未来的家庭生活还会有哪些变化?想一想:你们所想象的变化,怎样才能取得?●小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改变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比一比:看谁说得多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及人物有……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及重要人物……世界的科技成就及人物……●展示一组图片并做简要介绍。
●归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高科技的兴起,把新科技革命的浪潮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方面推进、推动了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
●分组学习交流:结合课前搜集上述三个方面事例的材料,选派代表介绍详细情况,说明这些科技成就对我国的重要影响●小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着各国在经济、政治上的地位和尊严。
我国的一些高科技领域已经居于世界的先进水平。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发展上的差距,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初中政治科技发展理念教案
初中政治科技发展理念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3. 提高学生对科技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 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3. 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态度。
教学难点:1. 科技创新的概念和意义。
2. 我国科技发展的政策和战略。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科技发展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历。
二、讲解科技创新的意义(15分钟)1. 介绍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2. 讲解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 分析科技创新对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作用。
三、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现状(15分钟)1. 介绍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情况。
2. 分析我国科技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科技发展的政策和战略。
四、探讨科技发展的挑战与机遇(15分钟)1. 分析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3. 探讨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
五、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10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领域的热点问题。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3. 分享科技创新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认识和态度。
3.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科技创新对个人的影响,并撰写一篇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科技创新的意义、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和挑战,以及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提高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度。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设计说明此课通过探究情境、分析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会创新与生活的内在关联,认同创新的价值,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理性看待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树立创新的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培养民族担当意识,树立远大理想。
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案例,体会创新与生活的内在关联,了解创新的内涵,在生活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2.通过分析相关案例,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阐述创新对于民族复兴的意义,理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与改革联系密切;知道企业是推动创新和创造的生力军,懂得如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3.通过感受中国的创新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4.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和材料,对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形成理性认识;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必要性和举措,提高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做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
资源与工具1.资源。
时政新闻等。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和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一、学习情境同学们,生活中的我们经常网购,那么,我们是如何处理包装产品的纸盒的呢?大家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比较谁的利用方式更新颖、更有创意。
带着自己的创意,让我们一起学习“创新改变生活”的相关知识。
二、预习检查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2.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4.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创新永无止境教学设计
《创新永无止境》教学设计
一、课标依据:
2.3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国情有明确的认识,提升对国家实施科教兴
国战略的认识,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理念,培养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增强对万众创新的认识,充分发挥自主
创新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我们科技创新的国情;认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知道创新精神
的表现;掌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懂得保护知识产权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
知道创新精神的表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
难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
四、学情:青少年在丰富校园活动中积累了许多创新活动的经验,形成对创新的感性认识,囿于对创新的浅层次理解,青少年学生往往局限于从科技发明的角度理解创新而较少从文化、制度等角度理解创新,也没有认识到创新对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意义。
因此需要帮助
他们形成对创新的全面、理性的认识。
五、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国家
民
族
复
兴
信
念。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旨在让学生理解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改变生活的实际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科技创新对人民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创新的意义、创新的表现、创新改变生活的实例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素养,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科技创新的实质和作用认识不足,对创新改变生活的实例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创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创新的意义,知道科技创新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认识创新如何改变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关注科技创新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创新的意义,科技创新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创新改变生活的实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科技创新实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创新的魅力。
2.案例分析法:分析科技创新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科技创新实例和相关信息。
2.视频:准备相关科技创新的视频资料。
3.素材:收集关于科技创新的图文资料。
4.小组讨论题目:制定小组讨论的创新对生活影响的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科技创新的实例,如智能手机、高铁、支付宝等,让学生感受科技创新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初中政治《感受科技创新》教学案
学生交流自己对未来社会科技发展的预测。
学生观看视频,交流观后感。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通过讨论、阅读法律条文,得出结论:“必须实施科教兴国பைடு நூலகம்略”。
学生阅读故事,从伟人身上了解科技创新的艰辛与不易。
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并交流实践心得。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认识“科技改变了过去”。
教学构想及目标:
教学构想:
科技创新早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学生也有所认识。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今科技成就并不是难事,关键是如何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我国当前的科技发展状况,从而明确自己须承担的责任,从小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因此,本课拟定8条探究活动问题,引导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课堂上则围绕这8个问题,辅以部分竞赛活动、视频观看、材料分析及实践活动等,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本课学习,教师适时加以点拨、指引,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任务。
导入新课:
1、玉树地震相关图片展示
2、回答问题:
①在这次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抗震救灾人员使用了哪些科技产品?如果没有这些科技产品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②今天,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科技产品在怎样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抗震救灾中使用的科学技术”的资料、信息进行汇报介绍。
观看视频《王先生和王太太的幸福生活》,交流观后感。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技创新给生产、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差距,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树立科学精神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要求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手工制作——废物利用,感受创新
手工制作——废物利用,感受创新一、活动主题产生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照亮前行的路。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离不开创新引擎的推动和发展。
创新改变生活。
过有创意的生活,你准备好了吗?二、确定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1、通过废物利用,知道创新来源于生活,了解创新的意义与价值;2、通过创新,知道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二)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提高勤于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2、通过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参与活动,感受创新,培养科学精神,增强政治认同。
2、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
三、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周)1、启发引导,引出活动主题同学们通过抖音、哗站等网络平台,自行搜索废物利用的小视频。
2、结成小组,分工协作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自愿结成小组,确定组长一名。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周)1、确定和搜集再利用的废物(1)小组长带领成员探讨并确定创新时需要的废物:(2)搜集并整理废物。
2、废物大创作,感受创新之乐(1)小组长带领成员,共同商讨和制作废物利用的设计图或设计稿。
(2)依据设计图或设计稿,分工协作,对废物进行改造和创新。
(3)对完工的作品进行完善,并写下创新过程中的收获。
第三阶段:展示阶段(1周)(I)各小组派代表在班级内展示利用废物制作的手工作品,并分享创新带来的收获。
(2)老师点评。
四、评价与反馈小组评价: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强调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个人反馈:反馈针对小组个人,关注个人在活动中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总结和提高。
综合实践作业反馈卡五、习题演练1.材料一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是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15年7月31日,托马斯巴赫宣布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是北京,北京成为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亚洲运动会三项国陆赛事的城市。
初中政治教案: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初中政治教案: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引导和培养初中学生在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科技和生活2、创新思维和方法3、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三、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2、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四、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2、课堂讲解法3、小组讨论法4、实验探究法五、教学过程1、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科技产品,从中发现问题,思考自己有哪些改进的创意。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意,增强彼此的创意感受,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2、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利用班级条件,组织学生学习Photoshop、PPT等软件,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些设计、制作任务。
教师对软件的应用进行详解和实操指导,让学生能够深入地体验软件的各种功能和应用,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安排实际的动手实验,如调制、无线电制作、组装等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使学生懂得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4、创新思维和方法教师通过讲述一些科技发展史上的创新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创造的过程和方法。
同时,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还要提示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挖掘问题背后的需求、加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多重思路比较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习得创新思维和方法。
六、教学评估1、平时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讨论和实验表现进行评分。
2、小组作业组织小组讨论,完成小组作业,对小组作业进行评分,以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期末考试学期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通过科技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制作一些科技产品,让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
2、引导学生多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在全面了解科技前沿技术的同时,还能够陆续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和技巧,进一步加深学生理解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感受科技创新给生产、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差距,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树立科学精神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要求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开人才。
2、了解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我国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
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
1、PPT:进行图片、文字材料、讨论问题的展示。
2、视频:进行相关视频的播放展示,便于学生形象、直观感受信息。
3、网络: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课前知识储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
6、利用多媒体展示材料,通过材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科技成果的同时,明确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认清科技发展刻不容缓的形势,进而明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
7、通过阅读科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创新的艰辛,进而从小树立科学精神。
8、通过我的奇思妙想与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大胆创新、大胆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行为观察记录: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及时进行引导,以便帮助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2、交谈法: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有机地将学生自评、组员互评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纠正学生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形成正确的认识。
3、技能实演:借助实践活动,考察学生能否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引导学生将学习成果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3、了解我国在科技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学会辨证地看待问题,朋友辨证的思维能力。
4、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形成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
1、利用多媒体展示玉树地震相关图片、材料及链接相关网页,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对科技创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感受科技创新》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科技创新早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学生也有所认识。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今科技成就并不是难事,关键是如何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我国当前的科技发展状况,从而明确自己须承担的责任,从小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因此,本课拟定8条探究活动问题,引导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课堂上则围绕这8个问题,辅以部分竞赛活动、视频观看、材料分析及实践活动等,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围绕本课进行学习,教师适时加以点拨、指引,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任务。
4、竞赛测验:通过学生知识竞赛检查通识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感的提升。
2、通过视频《王先生和王太太的幸福生活》观看、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认识:科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3、通过“中国古代科技知识大比拼”和“现代科技成果数来宝”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从古至今的先进工作成果。
4、播放世博会主题馆相关视频,聚焦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切实感受科技正优化我们的生活。
5、观看视频“科技让未来生活更美好”,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未来社会科技的发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