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地形图测绘总结[1]
测绘1:500地形图
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主要设计人:2011年12月日审批人:2011年12月日目录一、测区概况二、设计及作业依据三、已有资料情况四、基本技术及要求五、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六、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七、碎部测量八、地形图测绘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附】报价单武汉东湖学院大花岭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设计人:靳鑫洋学号:2010301610110为提高武汉大学测绘学院2010级学生的整体测绘水平和专业素质,受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委托,测绘学院三班武汉东湖学院部分区约0.1平方公里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任务。
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测区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汉东湖学院,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内包括主体建筑学生宿舍七栋,其中两栋为环形宿舍。
还包括宿舍旁边的一片菜园地及测区内的道路如创新大道等。
测区的主要地物包括宿舍楼、柱廊、楼梯、道路、路灯、草地、花圃、井盖、垃圾箱等。
地物较为复杂,会影像测量进度。
测区内整体通视较为良好,但上下课期间会形成较大的人流,给测图带来一定影响。
所测地物的三座小山上有很多树,通视效果较差,会对测量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1.《1:500 1:1000 1:20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2.《1:500 1:1000 1:20000地形图图示》GB/T 20257.1-2007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4. 本《技术设计书》【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三、已有资料情况1.控制点资料测区内有三十多个通视的图根控制点,高程属于1985国家高程,可作为平面和高程之起算。
1比500全数字化地形图测量项目及岗位技术总结报告
目录第一章岗位工作情况 (1)1.1实习单位概况 (1)1.2岗位概况 (2)1.3岗位工作内容 (2)第二章测区概况 (3)2.1测区位置 (3)第三章组织实施 (4)第四章作业依据 (5)第五章已有资料及利用 (5)第六章 E级GPS控制量 (6)第七章一级导线控制测量 (7)7.1选点及编号 (7)7.2作业方法 (7)7.3平差计算 (7)第八章四等水准测量 (7)8.1高程起算点 (7)8.2四等水准观测 (7)第九章图根控制测量加密 (7)9.1图根导线平面控制量 (8)9.2图根高程控制量 (8)第十章碎部点测量 (8)10.1准备工作 (9)10.2碎部点采集要求 (9)第十一章内业处理和软件选择 (13)第十二章图幅的接边 (15)第十三章岗位技术总结 (15)13.1岗位实习概况 (15)13.2岗位实习工作内容 (15)13.3岗位工作的重点(要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7)第十四章实习心得体会 (18)致谢 (18)参考文献 (18)附录1不同级别GPS测量精度要求 (19)附录2 光电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 (20)附录3 四等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指标 (21)第一章岗位工作情况1.1实习单位概况福建省地质测绘院成立于1958年6月,隶属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现有职工1030人,其中高级职称129人,初中级职称345人,下设5个经济实体,管理科学,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拥有先进的进口和国产设备600台及配套软件系统,价值3千余万元。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涵盖所有业务范围,在数字测绘、工程测量、物化探、遥感、工程勘察、工程检测、环境评价、国土资源、3S技术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及制图、印刷等领域,集科研生产于一体,依靠科技进步,应用高科技术,面向社会,本着“诚实、信用、合作、共享”的原则,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下属单位:福建省地质测绘院测绘处、福建省物探工程勘察院、福建省地质遥感与地理信息中心、福建省地矿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建设工程物探试验检测中心、福建省现代工程勘察院、福建省地质印刷厂、福建省物资供应站、阿联酋公司、福建省地矿信息中心。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1比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1比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实习名称: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一、实习目的:(1)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2)学会实地勘测,掌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明确选点与观测角点(3)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4)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5)熟悉水准仪、经纬仪的工作原理。
这次实习与以前的课堂实习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控制测量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
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
(6)测量学教学实习是测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任务及要求:1、测绘图幅为50*50cm2,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一张;2、将选取的坐标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布设到地形图上。
三、实习仪器及工具: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水准尺2根,钢尺1盘,铅锤两个,有关记录纸、计算表、橡皮及铅笔等,工具包1个,《指导册》一本,画板1块四、实习内容:1、实习流程安排:第一天,实习动员、借领仪器工具、仪器校正、踏勘测区,并选定7个控制点,进行导线布置。
第二天,对控制点进行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用水准仪和经纬仪)第三天,控制测量内业计算与展点。
1:500地形图要求知识讲解
1:500地形图测绘2.3.1基本要求a) 地形图碎部点高程注记至0.01m。
b) 地形要素测绘与表示,要按规范与图式执行。
c) 地形图测绘完成后,作业员应详细地进行自我检查与整理,测区要统一对所测图幅进行检查。
d) 地形图内容表示要合理、齐全、综合取舍要恰当,主次分明。
e) 地貌测绘要正确,表示要合理,微貌显示要逼真。
2.3.2 数据采集方法a) 在空旷地区且能满足RTK测量条件的地方,直接采用RTK技术采集碎部点三维坐标数据,并将采集的碎部点按编码存入电子手簙。
b) 在居民区或RTK信号较差的地方采用全站仪采集数据。
使用全站仪在各级控制点上设站、定向、检查,采用极坐标法采集地形、地物点三维坐标,利用全站仪内部存储器记录地形、地物点观测顺序号、三维坐标和编码,在野外现场绘制草图,并标注观测顺序号。
测站上要记录观测错误的数据的顺序号,以便内业进行数据删除。
数据采集时,地物点、地形点测距的最大长度应不超过200米,应遵守“看不清不测”的原则。
2.3.3 仪器设置及测站检查地形测图时仪器的设置及测站上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a) 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b) 照准一图根点标定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0.05m,高程误差不应大于0.05m;c) 仪器高、棱镜高应量记至毫米。
2.3.4 数据处理将RTK手簙或全站仪记录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删除错误数据后,将数据格式转换为CASS2008软件数据格式,利用软件展绘野外采集数据点号(即观测顺序号)(或编码)。
2.3.5 图形编辑对照野外绘制的草图,利用展绘到计算机软件上的点号(或编码)进行地形图的编辑,根据相应图式、规范和设计书要求对地物进行分层、编码。
2.3.6 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本测区地形图测绘内容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1:500地形图测绘总结
XX县XXX镇公路土方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XXXXXXX测绘有限公司2014年11月目录一、任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任务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完成任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工作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平面控制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数字化地形测量ﻩ8二、技术设计执行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作业技术依据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设计书执行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作业中得问题与处理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新技术与方法得应用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6经验与教训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质量说明与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上交资料清单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任务概述1、1 任务来源本测绘项目为配合XX县XXX镇南公路规划、设计及后期建设等工作,我公司受XX县国土资源局委托提供地形图与测量控制成果,测绘地形图60490平方米(合91亩)。
1、2 完成任务内容2014年11月中旬,组成以XX县国土资源局为主,土地局部分人员参与得城市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队伍共7人,分2个作业组。
基于倾斜三维模型的1:500地形图测绘
基于倾斜三维模型的1:500地形图测绘摘要:倾斜摄影测量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有很多优势,既大大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又能补充和完善传统地籍测量在实际运用中的不足。
本文首先对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流程进行描述,再针对云南高速公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方法进行改进,最后对此进行总结。
本文基于倾斜三维模型的1:500地形图测绘展开论述。
关键词:倾斜三维模型;1:500;地形图测绘引言近年来,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地形图的测量手段有了长足的进步,从以往传统的全站仪、GPS-RTK野外测图到航空摄影立体测图,地形图在精度有所保证的前提下,人力和时间成本都得到了有效改善,而随着另外一种新技术———倾斜摄影技术的兴起,地形图的制作开始向着高科技、以内业为主导、二三维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当下利用倾斜摄影技术建立实景三维模型以实现二维矢量数字化成图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实景三维模型因具有真实的地物展示、纹理清晰丰富、精度高等特点,实现了1∶500大比例尺测图的可能。
基于上述特点,利用倾斜实景三维模型进行测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结合三维测图软件可实现裸眼测图,并将大部分外业工作转为内业工作,基本实现内业测图,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时间成本,应用前景广泛。
1倾斜摄影原理倾斜摄影技术的核心部分包括:飞行器、倾斜相机,POS系统。
飞行器上搭载的倾斜相机,同时获取前、后、左、右、下视的高分辨率影像,搭载在飞行平台上的GPS/IMU系统获取POS数据和像控点数据,运用与设备相匹配的软件,对这两种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最终获得实际生产中的三维模型。
2特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主要有以下特点:a.无人机可以直接在空旷区域进行起降,不要太大的空间,对起降环境要求较低。
b.无人机飞行高度在几十至几百米之间,受天气影响较小,工作效率高。
c.无人机拍摄影像分辨率高,它所搭载的数码相机低空分辨率可达到厘米级,可以清晰的看到顶部和侧面的纹理。
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
黄河水院新校区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学生姓名:梓壹(超)学号: ********** 指导教师:职称:专业:工程测量技术系(部):测绘工程系2011年6月6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测绘仪器的发展,一种全解析机助测图方法以高自动化、全数字、高精度的显著优势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图解测图法。
数字测图是一种全解析的计算机辅助测图方法,与图解法测图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它将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实现丰富的地形信息、地理信息数字和作业过程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尽可能缩短野外测图时间,减轻野外劳动强度,而将大部分作业内容安排到室内去完成,与此同时,将大量手工作业转化为计算机控制下的自动操作,这样不仅减轻劳动强度,而且不会损失观测值精度。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数字测图的原理和流程,其中也包括技术指标和成图精度。
接着是我们如何进行平面及高程控制的思想、步骤以及相对的要求。
完成控制作业后我们进行了全站仪外业测绘数据采集,紧接着介绍了数据的处理方法和使用软件成图的具体实施步骤。
比如:CASS软件的使用、数字传输与展点、绘制平面图、编辑与整饰以及到最后的成果输出。
在数字测图工作的过程中也是对测量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的过程。
在这次作业中从思想上我深刻体会到从事测绘行业所要付出的艰辛之外,我也学到了专业之外的东西就是成员之间要有团队精神,任何一项测绘工作的顺利完成都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本文根据工作实践对在测绘专业教学中对数字测图课程的教学体会予以阐述。
关键字:测图;全站仪;大比例尺;碎部点;导线第1章绪论 (1)1.1 数字测图的概述 (1)1.1.1 任务概述 (2)1.1.2 测区概况 (2)1.2 已有控制点成果 (2)1.3 数字测图原理及流程 (4)1.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4)1.4.1 技术指标 (4)1.4.2 成图精度 (4)第2章平面及高程控制 (6)2.1 平面坐标系统的选择 (6)2.1.1 平面坐标系及基准 (6)2.1.2 主要精度指标 (6)2.2 平面控制测量原理 (6)2.2.1 平面控制测量流程 (6)2.2.2 选点踏勘 (7)2.2.3 距离测量 (8)2.2.4 角度测量 (9)2.2.5 平差易的使用 (13)2.3 高程控制测量原理 (16)2.3.1 仪器设备及施测方法 (17)2.3.2 设站要求与观测方法 (17)2.3.3 测站限差 (18)2.3.4 水准测量记录规定 (18)2.4 白纸测图 (19)2.4.1 白纸测图的流程及原理 (19)2.4.2 白纸测图基本要求 (19)2.4.3 测定碎部点的方法 (22)2.4.4 碎部测图的方法 (23)第3章数字测图的组织实施 (27)3.1 仪器准备 (27)3.1.1 全站仪的基本原理与功能 (28)3.1.2 全站仪测图的基本流程 (28)3.1.3 全站仪的检验和校正 (28)3.1.4 全站仪的操作流程 (29)3.2 碎部点的数据采集 (30)3.2.1 碎部点采集步骤 (30)3.2.2 碎部点选择的注意事项 (30)3.2.3 测图实施步骤 (31)3.2.4 测图程序步骤 (31)3.2.5 图根加密 (32)第4章内业数字成图 (33)4.1 CASS软件使用 (33)4.2 数字传输及展点 (34)4.3 绘制平面图 (35)4.4 编辑与整饰 (37)4.5 绘图输出 (38)第5章作业中问题汇总 (39)5.1 仪器安全问题 (39)5.2 苏光600系列全站仪数据传输方法 (39)结束语 (43)参考文献 (44)致谢附录第1章绪论1.1数字测图的概述数字测图(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DSM)系统是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在外接输入输出设备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如图1.1)。
(整理)廊坊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
廊坊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总结一、概述为加强土地管理和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建立和健全地籍管理制度,实现国土管理现代化、规范化,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韶关市委托广东省测绘技术公司承担北江区约14平方公里范围的1:500数字化地形测量,其中约7.4平方公里进行1:500数字化地籍测量。
(一)测区概况北江区位于韶关市区,其地理中心位置为:东经113度35分,北纬24度48分。
测区东侧为良村,西侧为靖村,南至韶关市半岛洲头韶关海关,北达黄岗车站。
下辖四个街道办事处:太平、南门、和平、十里亭。
城区内主要街道宽阔,城市建设规划较好,北边十里亭街道工矿企业较多,在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处街道较窄且不规则,建筑物连片,混杂零乱,通视条件较差,给测量工作和地籍调查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资料收集及利用情况测区内有我公司1997年施测的D级GPS网,本测区利用了“发电设备厂”、“黄岗”、“家具厂”、“良村”、“市体校”、“四处医院”、“下坑坝”、“信托公司”、“有色金属”、“中山路”等1 0个D级GPS点,其成果精度可靠,符合规范要求,作为本测区平面控制测量的起算数据。
广东省国土厅布设的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I衡韶78、I衡韶80、一等水准点作为测区四等水准高程起算点,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程换算成1956年黄海高程系高程关系式为H85=H56+0.158米二、主要作业依据与要求(一)作业依据1. 《城市测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CJJ8-99)2.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国家土地管理局(TD1001-93)3. 《地籍测绘规范》国家测绘局(CH5002-94)4.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T 7929-1995)5.《地籍图图式》国家测绘局(CH5003-94)6. 《土地登记规则》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7. 《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广东省国土厅1999年8. 土地确权的有关规定9. 经过批准的本技术设计书当上述规定、规范等与本设计书矛盾时,以本设计书为准。
工业园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检查报告
XXX工业园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检查报告产品名称: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成果生产单位:XXXXX2011年5月目录1 任务概述 (3)1.1 测区范围 (3)1.2 地理位置 (3)1.3 地形类别 (3)1.4 坐标系统、成图比例尺、基本等高距 (3)1.5 项目完成的主要工作 (3)2 检查工作概况 (4)2.1 基本工作 (4)2.2 人员组成 (4)2.3 设备投入 (4)3 检查工作技术依据 (4)4 检查内容及质量问题处理情况 (5)4.1 已有资料的利用 (5)4.1.1 起算点 (5)4.1.2 参考用图 (5)4.2 D级、E级GPS控制测量 (5)4.2.1 埋设点位 (5)4.2.2 GPS观测及手簿记录 (5)4.2.3 GPS点之记 (6)4.2.4 D、E级GPS测量数据处理 (6)4.3 四等水准测量 (7)4.3.1 观测及手簿记录 (7)4.3.2 结点网平差 (8)4.3.3 成果质量 (8)4.4 图根控制测量 (8)4.4.1 测量方式 (8)4.4.2 成果质量 (8)4.5 测区控制点成果表和控制点分布图 (9)4.6 地形图要素采集 (9)4.6.1 要素采集的方法 (9)4.6.2 要素采集的质量 (9)4.7 地形图编辑制作 (9)4.7.1 地形图编辑制作方式 (9)4.7.2 地形图编辑制作质量 (10)4.7.3 特殊问题的处理 (10)4.8 地形图成图检查 (10)4.8.1 地形图内业检查 (10)4.8.2 地形图外业回放检查 (11)4.8.3 地形图外业散点检测 (11)4.9 仪器、设备的检校 (11)5 对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 (11)6 检查统计和检查结论 (12)6.1 检查统计 (12)6.2 检查结论 (12)7 附表、附图 (12)1任务概述1.1测区范围XXXXXX县境内,规划区总面积约150km2。
本项目作业范围位于规划区西侧,实际测图面积32.01 km2。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是XX最新发布的《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篇一:.....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密级:编号:....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年07月2013....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编写单位(盖章):编写人:年月日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目录1概述................................................................. . (1)任务来源及目的................................................................. . (1)工作量................................................................. ..................................................................... ...........1任务的安排及完成情况................................................................. ....................................................1任务的安排................................................................. . (1)任务完成情况................................................................. (2)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2测区概况...................................................................2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 (2)2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 (3)技术依据................................................................. ..................................................................... .......3技术执行情况................................................................. .................................................................... 3坐标系和高程基准................................................................. .......................................................3成图比例尺及地形图分幅................................................................. ...........................................3时间系统................................................................. ..................................................................... ..4主要精度指 (4)图根控制测量................................................................. .................................................................... 41:500地形图的测绘................................................................. . (5)基本要求................................................................. ..................................................................... ..5地物、地貌的测绘方法................................................................. ...............................................5地形图的编辑................................................................. (7)质量保证措施执行情况................................................................. ....................................................8经验教训及建议.................................................................经验教训................................................................. ..................................................................... ..9建议................................................................. ..................................................................... . (9)3成果质量说明与评价................................................................. ...............9 4上交测绘成果及资料清单................................................................. .. (10)....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1概述任务来源及目的为适应?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准确地为城区的规划、税收及土地整理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受??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委托,??(以下简称“我?.”)承担....1:500地形测绘项目。
1:500地形图测绘总结
XX县XXX镇公路土方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XXXXXXX测绘有限公司2014年11月目录一、任务概述 (3)1.1 任务来源 (3)1.2完成任务内容 (3)1.3工作流程 (4)1.4平面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数字化地形测量 (8)二、技术设计执行况 (5)2.1 作业技术依据 (5)2.2设计书执行情况 (5)2.3作业中的问题和处理 (6)2.4质量保证措施 (6)2.5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 (8)2.6经验与教训 (8)三、质量说明与评价 (8)四、上交资料清单 (8)一、任务概述1.1 任务来源本测绘项目为配合XX县XXX镇南公路规划、设计及后期建设等工作,我公司受XX县国土资源局委托提供地形图和测量控制成果,测绘地形图60490平方米(合91亩)。
1.2 完成任务内容2014年11月中旬,组成以XX县国土资源局为主,土地局部分人员参与的城市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队伍共7人,分2个作业组。
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及技术员5人。
2、设备配置:3、任务完成情况完成了测区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资料整理以及测绘成果的检查和验收。
共布设图根点9个,测绘1:500地形图面积60490平方米。
1.3 工作流程1.4 平面控制平面坐标系采用:国家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起算点由XX省卫星连续运行站中心提供差分数据结算坐标、高程1.5 数字化地形测量该测区地形测量采用解析法全站仪施测地物点,地物点施测测站均设在首级控制点或图根导线点上,对部分较隐蔽地物点采用支导线或支点施测,对最困难的地物点采用皮尺丈量或交会法等作业方式施测地物点,点位精度和解析量达到《城市测量规范》(原国家土地局TD1001-93)规定要求。
《CASS》系统是在Auto-CAD平台上开发的多用途数字地形测绘与管理系统,其功能较强,图形编辑直接采用Auto-CAD平台进行,编辑时,按照附表要向认真按《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规定和本设计书执行。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篇一:.....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密级:编号:....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年07月20XX....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编写单位(盖章):编写人:年月日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目录1概述 (1)1.1任务来源及目的.................................................................................................................. ...............11.2工作量.................................................................................................................................................11.3任务的安排及完成情况.................................................................................................................. ...11.3.1任务的安排.................................................................................................................. ..................11.3.2任务完成情况.................................................................................................................. ..............21.4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21.4. 1测区概况.................................................................................................................. ......................21.4.2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2)2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3)2.1技术依据.................................................................................................................. ...........................32.2技术执行情况.................................................................................................................. ...................32.2.1坐标系和高程基准.................................................................................................................. ......32.2.2成图比例尺及地形图分2.3时间系统.................................................................................................................. ......................42.2.4主要精度指标.................................................................................................................. ..............42.3图根控制测量.................................................................................................................. ...................42.41:500地形图的测绘.................................................................................................................. .........52.4.1基本要求.................................................................................................................. ......................52.4.2地物、地貌的测绘方法. (5)2.4.3地形图的编辑.................................................................................................................. ..............72.5质量保证措施执行情况.................................................................................................................. ...82.6经验教训及建议.................................................................................................................. ...............92.6.1经验教训.................................................................................................................. ......................92.6.2建 (9)3成果质量说明与评价................................................................................94上交测绘成果及资料清单. (10)....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1概述1.1任务来源及目的为适应?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准确地为城区的规划、税收及土地整理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受??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委托,??(以下简称“我?.”)承担....1:500地形测绘项目。
1:500、1:1000、1:2000数字线制图要求
4、交通要素的测绘及表示应符合下列规定:
4、交通要素的测绘及表示应符合下列规定:
谢谢观赏
• 8.5坡度在70°以下的石山和天然斜坡,可用等高线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 独立石、土堆、坑穴、陡坡、斜坡、梯田坎、露岩地等应在上下方分别测注高 程或测注上(或下)方高程及量注比高。
8、地貌要素的测绘及表示应符合下列规定:
• 高程注记点的分布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上高程点应分布均匀,丘陵地区高程点注记点间距宜符合下表的规定;平坦及 地形简单地区可放宽至1.5倍,地貌变化较大的丘陵地、山地与高山地应适当加密
CASS地物绘制菜单
地物绘制 菜单
1、控制点测绘及表示规定
• 1.1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 示。
• 1.2各等级测量控制点应测绘其平面的几何中心位置,并应表示类型、等级和点 名。
埋石图根点
不埋石图根点
2、居民地及设施要素测绘及表示应符合下列规定
• 2.1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外围轮廓和如实反 映建筑结构特征。
• 5.2架空的、地面上的、有管堤的管道均应实测,并应分别用相应符号表示,注 记传输物质的名称。当架空管道直线部分的支架密集时,可适当取舍。地下管 线检修井宜测绘表示。
6、境界与政区要素的测绘及表示应符合下列规定:
• 6.1DLG上应正确反映境界的类别、等级、位置以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外业测绘的一点经验和提示
1:500的地形图外业,我参加测绘工作一年来,以老师傅传授给我的经验,外业跑尺方法如下:1.对于小于0.5M的一般地物可以合理取舍,四点房屋一般是打三个角点或是两点房屋长边和房宽,多点房屋打点就要看能不能画出来,打几个关键的房角再用刚尺量边长。
2.对于陡坎形状变化的地方要打点,对于很直的陡坎要每隔15--20米打一点,而且要在打点的地方要量取坎高,太高的陡坎无法量取要在坎下打点高程。
3.对于斜坡和陡坎相似,但是要在斜坡顶上和坡底各打上下两排点。
注意区分陡砍和斜坡,陡砍是砍上和砍下的图面投影宽度小于2MM(即实际1M),反之图面投影大于2MM的要画为斜坡。
4.对于没有任何地物的大山,只需要打地形点,打点的时候可以多人配合:(1)对于平缓的山型在相差5--10米高差的地方各安排一人,每人按照大致的等高线方向前进每隔10--20米打一个地形点,以种方式可以扫地雷一样打完一面山。
(2)对于较陡的一面山破可以,在山顶打一圈,在坡脚和山腰也各打一圈,就可以完工了。
(3)对于比较复杂的山型,有山沟有鞍部的就不能够节省地形点了,再深的山沟要下,再难爬的地方要上,该打的点还是要点,要有足够的密度(想偷懒的话,就买部好点的手持GPS来偷工减料,反正很多人鄙视干我们这行的,给的费用又底,不知道山沟有多难下,好处都被搞设计的给强去了。
如果有人说难度不够标准,就带他们去钻钻山沟,看他们还敢压价。
这是一点我的后话了)。
(4)此外,还有要注意在山脊处要在山脊线上打一点,要在山脊线的两边各打一点,对于无法确定山脊线位置的要多打几个点。
此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记住要在坡度变化的线上,我这里叫“变坡的地方”每隔10--20米打一点地形。
5.最后,提醒各位搞外业的朋友,在打点的时候要通报测站镜高是否改变,有多高。
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安全,以人为本,可以拒绝到危险的地方打点,如果出现意外可以抛弃手中贵重的仪器,去抓住救命的稻草。
最后一句,内业用什么软件来成图的方式决定了外业尽量少跑路了。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总结(精选多篇)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测量实习报告:实验四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及地形图认读12实验四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及地形图认读一、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全站仪的构造和主要功能,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2、了解地形图的内容,学会判读地貌和地物,并掌握地形图的应用。
二、要求1、了解全站仪的构造和主要功能,熟悉全站仪主要部件名称和操作,练习使用全站仪测定角度、距离、高差等。
2、理解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区别各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初步掌握地形图地物的判读、确定点的高程、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
三、仪器工具1、全站仪、反射棱镜、小钢尺、温度计,气压计、记录板。
2、1:1000或1:2014地形图一幅,直尺、量角器等。
四、实验时间2学时,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地形图认读各1学时。
五、方法与步骤(一)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1、安置仪器:在指定点位上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棱镜高。
2、认识仪器:指出全站仪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3、角度测量:先将全站仪设置成角度测量状态,盘左瞄准起始目标,将起始读数置零(或所需数值),然后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终了目标读出并记下显示屏上的数据,终了读数减去起始读数即得半测回角值。
倒转望远镜用盘右位置瞄准终了目标,读出并记下显示屏上的读数,然后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起始目标,读出并记下显示屏上的读数,盘右的终了读数减去起始读数得下半测回角值,两个半测回角值的平均值即得一测回角值。
4、距离和高差测量:先将全站仪设置成距离测量状态,输入仪器高,棱镜高,棱镜常数、气象要素,然后瞄准棱镜中心按测距键,约4秒后显示所测距离(按斜距键,得二点间斜距;按平距键,得二点间平距;按高差键,得二点间高差。
)(二)地形图认读地形图上的地物地貌是用各种符号表示的,国家颁布的地形图图式是地形图1符号的统一规定,要读图必需认识图上符号,地形图使用者应当备有一本图式。
(完整版)1:500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标准及整理规范
X X 市 1 : 5 0 0 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标准及整理规范一、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市1:500地形图数据的分层、分类与代码、几何特征、质量要求,以及数据整理流程。
本标准规范适用于XX省供电公司1:500地形图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是1: 500地形图数据数据现状数据整理、检查以及未来数据更新、入库的重要依据。
本标准建设时,充分考虑了目前 XX市1:500地形图数据现状及未来数据更新的要求,并具有相应的扩展性,以适应未来数据应用需求。
2、设计依据与引用标准GB/T 13989-199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7278-2009 ,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GB/T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CH/T1005-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CH/T1007-200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CJJ100-2004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8-99 ,城市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CJJ 73-97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1GB/T 16818-2008 ,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CH/T 9008.1-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1:1000、1:2000 数字线划图GB/T 17941-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24356—2009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3、数据地物类型要求如下所有的地物必须拥有自己相应的代码所有的地物必须在CASS的相应图层同一地物构成的面必须闭合同一地物构成的线、点或者注记不能被打碎4、图形规则( 1 )数据坐标位置必须保证正确;( 2 )提供数据空间范围信息;( 3 )点符号必须是块实体,并有正确的块名,块名要符合南方 CASS标准规定;( 4 )线必须连续,要求构面的多段线其“属性” - “闭合”必须为“是”,或者首尾相连;( 5 )同一位置上同类对象必须唯一存在,不允许重叠。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毕业设计学生姓名:******** 学号:*****指导教师:***** 职称:****专业:*****系(部):****××××年×月×日摘要本设计主题为:数字测图是实施,结合实际主要从图根控制网的设计布设、实测和利用全站仪对碎步点进行的采集方法以及碎步点数据的处理三方面做了探讨;也非常详细的阐述了全站仪在数字测图中运用,以及大比例尺测图的方案;最终使用全站仪测出符合开封市规划局要求的大比例尺要求的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数字化测图以其成图精度高,成图周期短,即用即测,快速建立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定特点,已被一些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领导所青睐和引用。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反战,全数字地形测图在现代制图技术下已经发展成为了高新的制图技术数字测图的基本思想是将地面上的地形和地理要素(或称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热爱后有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需要时有图形输出设备(如显示器、绘图仪)输出地形图或各种专题图图形。
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这一过程通常称为数据采集。
目前数据采集方法书要有野外地面数据采集法、航片数据采集法、原图数字化法等。
数字测图就是通过采集有关的绘图信息并及时记录在数据终端,然后再室内通过数据接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并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再经过人机交互的屏幕编辑形成绘图数据文件,最后由计算机控制绘图仪自动绘制所需的地形图,最后又磁盘、光盘和硬盘等储存介质保存电子地图。
数字测图生产成品虽然仍然提供图解地形图为主,但是它以数字形势保存着地形模型及地理信息。
关键词:数字测图;全站仪;地形图,计算机第一张绪论随着电子全站仪、RTK技术的发展逐步成熟,以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地形图的成图方法正在逐步地由传统的白纸法成图向数字测图方向发展。
特别是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数字测图几乎已占据了大部分的地形图测绘市场,数字化测图以其成图精度高、成图周期短、即用即测,快速建立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等特点,已经被一些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领导所青睐和引用,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数字地形图测在现代机助制图技术支持下已经发展成为了高新的制图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阿县牛角店镇公路土方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
聊城市经纬测绘有限公司
2014年11月
目录
一、任务概述 (3)
1.1 任务来源 (3)
1.2完成任务内容 (3)
1.3工作流程 (4)
1.4平面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数字化地形测量 (8)
二、技术设计执行况 (5)
2.1 作业技术依据 (5)
2.2设计书执行情况 (5)
2.3作业中的问题和处理 (6)
2.4质量保证措施 (6)
2.5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 (8)
2.6经验与教训 (8)
三、质量说明与评价 (8)
四、上交资料清单 (8)
一、任务概述
1.1 任务来源
本测绘项目为配合东阿县牛角店镇南公路规划、设计及后期建设等工作,我公司受东阿县国土资源局委托提供地形图和测量控制成果,测绘地形图60490平方米(合91亩)。
1.2 完成任务内容
2014年11月中旬,组成以东阿县国土资源局为主,土地局部分人员参与的城市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队伍共7人,分2个作业组。
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及技术员5人。
2、设备配置:
3、任务完成情况
完成了测区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资料整理以及测绘成果的检查和验收。
共布设图根点9个,测绘1:500地形图面积60490平方米。
1.3 工作流程
1.4 平面控制
平面坐标系采用:国家1980西安坐标系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起算点由山东省卫星连续运行站中心提供差分数据结算坐标、高程
1.5 数字化地形测量
该测区地形测量采用解析法全站仪施测地物点,地物点施测测站均设在首级控制点或图根导线点上,对部分较隐蔽地物点采用支导线或支点施测,对最困难的地物点采用皮尺丈量或交会法等作业方式施测地物点,点位精度和解析量达到《城市测量规范》(原国家土地局TD1001-93)规定要求。
《CASS》系统是在Auto-CAD平台上开发的多用途数字地形测绘与管理系统,其功能较强,图形编辑直接采用Auto-CAD平台进行,编辑时,按照附表要
向认真按《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规定和本设计书执行。
二、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2.1 作业技术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97)
(5)《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6)《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化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
(7)《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
(8)《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
(9)该项目技术设计书
2.2设计书执行情况
作业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严格执行设计书要求的各项内容,特殊情况下,经县国土资源局主管部门和设计方的同意,执行情况作了修改。
因土地开发整理的特殊要求,地形图测绘过程中
(1)居民地逐个测绘,穿越居民地的道路和水系进行详细测绘:
(2)部分可能要整理的土地(有挖填方)详的密度;细测绘高程,增加细部高程点
(3)所有水系沟渠都要详细测绘,并测绘部分水系断面。
2.3作业中的问题和处理
(1)GPS观测记录没有按设计书要求用A4纸记录,用裱糊的办法将原始观测记录粘贴到A4纸上,然后装订。
(2)由于时间紧,任务急,难度等因素,在组织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纰漏,造成一些不应有的返工现象。
(3)在检查人员未检查到的地方可能仍有少量的错漏现象。
(4)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更加完善我们的工作,在增加先进的仪器设备,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在工作中更加认真细致,结合测区的特点与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强的作业方案,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测绘产品,为用户服务。
2.4质量保证措施
在生产中严格按照ISO9001-2000量认证体系的标准,有效运作质量管理体系,认真贯彻质量方针,落实项目质量目标,明确项目管理者职责,积极按时开展工作。
本项目指定阳庆国为项目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肖扬为技术负责人和兼职检查员。
管理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都有单位认可的相应作业资格,作业中使用的仪器设备、计算机、软件均满足规程要求和检验验证。
计算机制定了定期杀毒制度,并经常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每天的所有作业数据备份到本机的备份盘和U盘上,并且每隔5~7天各个小组的数据备份到移
动硬盘上,每2-3周进行一次光盘刻录备份
2.4.1 质量检查
1、作业组首先对外业观测资料和成果、成图资料,按有关《规范》和《图式》要求,进行认真自检、互校和修改,确认质量合格后提交队进行队级检查;
在外业检查中发现了有水池、坟,里程碑等,检查与图上相比较相差:±4cm,图根控制点±7mm,内业检查有漏等高线、植被填充不均匀,图面整饰等问题,以上问题经核实已改正。
2、队检查员对作业组提交的成果图件资料,按有关《规范》和《图式》要求,进行全面内、外业检查,提出书面的意见责成作业员修改。
确认测绘成果图件资料质量均合格后,提交质检部检查验收。
3、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公司生产技术科,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跟踪监督,对队提交的各工序测绘成果成图资料,进行100%内业检查和外业30%重点抽查;发现问题按ISO9001质量管理规定填写《不合格品报告》,责成队及时处理,并依此处理的情况进行审核。
作业人员对其所完成作业的质量负责;作业单位对本单位成果质量负责;各级检查、验收人员对其所检查、验收的成果质量负责。
检查与验收依据《技术设计书》、《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等标准。
2.4.2 检查内容有:
(一)文字部分
1、技术设计书
2、技术总结
(二)控制部分
1、控制网布设
2、起算数据来源
3、控制点成果表
(三)细部测量部分
1、界址点、地物点
2、建、构筑物测量
3、相邻地物距离误差
4、地形、地貌
(四)图件部分
1、地形图
2、土方计算图
2.5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
开阔地带的地形、地物、道路采用GPS-RTK测量,速度快,精度高。
RTK碎部测量高程控制采用曲面拟合方法。
2.6经验与教训
作业过程中由于各个作业人员水平不同,对规范和设计书的理解不透,不同类型的地形各人理解不同,表示也不太一致,致使各个作业组测绘的地形图拼接时出现差别。
三、质量说明与评价
控制和地形图测绘工作结束后,分别作了检查(作业队级验收)工作并作了检查结论:该期测绘成果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控制测量部分按规程操作,精度良好,资料齐全。
地形图测绘外业部分,数学精度良好地物表示合理,图式符号运用正确,地理景观描述恰当,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总体质量为合格。
能满足下工序作业前的要求。
四、上交资料清单
(1)1:500电子地形图 1 份
(2)土方计算图 1 份
(3)土方量计算表 1 份
201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