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教育信条(叶澜老师建议采用此版-第一次压缩-65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教育信条(叶澜老师建议采用此版-第一次压缩-6500字)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教育信条

叶澜

本文呈现的12信条是“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关于教育、学校教育和教育学研究的基本信念、基本认识与基本准则,是学派精神内核的集中、概要式表达。

一、关于教育

信条一: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教育的直接对象永远是一个个具体的、有生命的个体。忘记、忽视或抹杀对象的生命性,就没有真实的人的教育,就会异化为驯兽。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把人当物、当工具或抽象化,忘记了学生是一个个具体、有生命的个体。人的生命只能在个体中存活。

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都融入了许多人的生命,父母、师长、合作者,甚至偶遇的陌生人。唯有通过人的生命,才能实现人的教育。教育的原型是交往,是人-人关系,内容由交往的目的而定。教育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大量、直接的沟通才能整体实现。教育不是培养工具人、技术人、知识人或运动人,而是多方面整体发展的人,教育需要人间大爱。

尤其要强调的是:当代信息技术再发达,都不应也不可能以代替教师为目的,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这是“仁”在教育中的表现。靠机器、用技术教人与由“仁”、用生命教人大不同。这关系到对教育的人性理解。人的创造不能伤害人,这是技术伦理的底线。我要提醒所有学校的老师、校长,在运用信息技术时,永远不要忘记你是信息技术的主人,任何东西都有利弊,任何工具都要适度,把利放到最大,把弊降到最小。希望信息技术研究者提高伦理意识。只有这样,技术在教育中才能成为“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工具。但是目前,对

信息技术的功能存在盲目乐观、过分夸大的倾向。

信条二:教育通过“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实现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体现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特质。

中国文字有个特点:可单解,又可组合解。“教育”这个概念,可以先从单字意义上进行分析,然后合起来对两个字进行界定。这种方式及其相关内容的独特,可称为关于“教育是什么”的中国式表达。

“教”是与“学”相对应而言的,“育”是和“长”相对应而言的。

“教天地人事”是用大自然和人类文明的财富,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教育中认识外部世界,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等重要的基础性任务。

哲学家、心理学家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在其关于人的信条中指出:“人具有理性和自我意识”,“人本身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分裂”是“内在于人的生存中的矛盾”。教育应志于解决这个生存矛盾,“教”让人认识外部的“天地人事”,“育”让人长出内在的“生命自觉”,由此,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有可能从分裂转化为复合、理解、协调且自主的生存方式。

“天地人事”是中国经典的常用表达,包括自然界和人界的各种现象与规律性状态。就教育中的内容而言,“天地”指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大量学科;“人事”指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的许多学科。人活在此世需要认识、知道此世,但是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需要教育。无论教“天地”还是“人事”,都要揭示内在的规定与逻辑,可称之为“道”。用大自然和人类文明文化的财富,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

“育生命自觉”是教育中指向内在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使命。“生命自觉”主要包括:热爱生命和生活,悦纳自我,具有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具有反思自我的意识,具有在人生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信念和能力;具有策划人生、主动把握时机、掌握自我命运的智慧。“生命自觉”是教育最高境界的追求。“自知者明”“自胜者强”(《道德经》)。“生命自觉”首先是一种人生态度。

掌握自我命运是生命自觉的最高形态。生命自觉需要自我反思,相信人生可以不断自我超越,主动选择,有所取舍,同时把握时机。“时机”是具有中国智慧的时间概念。如此人生才能进退自如,朝着目标、沿着道路,踏踏实实活过人生。这样才能被称为现代人。“空心病”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对外部知识缺乏

深刻的理解和兴趣,对自我缺乏认识,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这是没有“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教育的后果。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应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全程,是教育活动相互包涵和转化的内外关系表达。两者不可分割,舍其一,则不成为完整的教育。“天地之道”是“自然之道”,“人事之道”是“社会之道”。“天地之道”和“人事之道”,通过教育成为受教育者每个人内在的“人心之道”。“三道”各有其内在逻辑,又相互呼应、相互丰润。

为此,基础教育需要致力于“三个底”。首先,为人生打好“底色”,养成向上、阳光、明亮、温暖的心向和态度,这是给孩子一辈子的财富。第二,形成“底蕴”,底蕴包括对外部世界、生存能力、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培养,也包括对自我的意识和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第三,认清“底线”,有底线意识,人长大了才能成为好公民。底线大量的是道德、人伦问题和为社会承担责任,否则人就会退缩到狭小的自我,或者过分放大自我。没有和更大群体联结在一起的自我会萎缩或膨胀到爆炸!

底色、底蕴、底线“三底”是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养成和需达成的目标。有此“三底”,孩子才有幸福人生,社会也才会有健康公民。基础教育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人”之养成阶段。

信条三:教育通过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社会提供各种人才,实现其社会功能。教育是人类和社会“更新性再生产”活动。社会发展要求实现终身教育,要求“社会教育力”的集聚与提升。

该信条涉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通过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社会提供各种人才,实现其基本的社会功能。教育是社会有机体的“心脏”,是人类社会吐故纳新的更新性再生产,也是社会有机体的基础支撑。心脏停止跳动,人就死了;一个社会,如果教育坏掉,那就成了可怕的社会。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一个好社会不能不尊重教育。终身教育是衡量当代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它以促进人的多方面终身发展和人格完善,创造更富有意义的人生和更美好的世界为价值取向;以化入人生全程、化入社会各域的社会教育力为特征,体现在社会中“人人、时时、处处、事事”都内含着教育的价值和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