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1三堂街镇总体规划文本
三塘镇总体规划

三塘镇总体规划一、背景介绍三塘镇位于某省某市,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塘镇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
为了更好地引导和规划三塘镇的未来发展,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是必要的。
二、总体目标1. 经济发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益,推动三塘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城市规模:合理控制人口规模,提高城市化水平,建设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3. 基础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4. 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规划内容1. 土地利用规划:根据三塘镇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需求,合理划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功能,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保护用地等。
2. 产业发展规划:结合三塘镇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确定优势产业和重点发展方向,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3. 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合理规划城市的空间布局,包括城市中心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4. 交通规划: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居民出行便利性。
5. 公共设施规划: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6. 生态环境规划: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污染管理,建设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四、实施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三塘镇总体规划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向居民宣传总体规划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居民的参预度和支持度。
3. 加强规划管理:建立健全规划管理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内容。
4. 加强合作与沟通: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加强合作与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总体规划的实施。
5.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制定相关的法规和制度,为总体规划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湖南省桃江县

湖南省桃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6年修订版)桃江县人民政府二○一七年二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2)第一节规划目的 (2)第二节指导思想 (2)第三节规划原则 (2)第四节规划范围 (2)第五节规划期限 (2)第二章区域概况 (3)第一节自然条件 (3)第二节经济社会条件 (4)第三章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 (4)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4)第二节土地利用特点 (5)第三节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5)第四章土地利用战略 (6)第一节战略目标 (6)第二节战略重点 (6)第五章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7)第一节土地利用目标 (7)第六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7)第一节农用地结构调整 (7)第二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8)第三节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8)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 (9)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 (9)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11)第八章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12)第一节耕地保护目标与措施 (12)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与措施 (13)第三节土地整治 (13)第九章建设用地布局 (14)第一节城镇用地布局 (14)第二节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 (14)第三节采矿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布局 (14)第四节交通运输用地布局 (14)第五节水利设施用地布局 (14)第六节其他建设用地布局 (15)第十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15)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15)第二节集约利用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15)第三节规范整合农村居民点用地 (16)第十一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16)第一节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16)第二节推进土地生态治理 (17)第十二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17)第一节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17)第二节中心城区扩展方向及扩展边界范围 (17)第三节中心城区主要规划控制指标 (18)第四节中心城区用地总体布局 (18)第五节中心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8)第十三章重点工程建设安排 (19)第一节交通运输工程 (19)第二节水利设施工程 (19)第三节能源建设工程 (19)第四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19)第五节旅游建设工程 (19)第六节土地综合整治工程 (19)第十三章规划实施措施 (20)第一节行政措施 (20)第二节经济措施 (20)第三节法律措施 (20)第四节技术措施 (21)第五节弹性机制 (21)附表1:桃江县土地利用现状(2014年) (22)附表2:桃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 (23)附表3:桃江县土地利用结构表(2006-2020年) (24)附表4:桃江县2020年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表 (26)附表5:桃江县2020年主要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表 (28)附表6:桃江县土地用途分区统计表 (30)附表7:桃江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2006-2020年) (31)附表8:桃江县土地整治重点区域一览表(2006-2020年) ........................................................................... 40附表9:桃江县土地整治重点项目表(2006-2020年) (41)附表10:桃江县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2006-2020年) (43)附表11:桃江县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土地用途分区统计表(2006-2020年) (44)附表12:桃江县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管制分区面积汇总表(2006-2020年) (45)前言《桃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于2011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在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用地、控制并引导城乡建设用地、增强依法用地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桃江县三堂街整体计划评审会主持词参考

桃江县三堂街整体计划评审会主持词参考尊重的列位专家、列位领导、同志们:依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治理的决定》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整体计划修编前期工作的意见精神,依照市上要求,我县三堂街镇土地利用整体计划修编于20xx年5月启动,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
20xx年6月,依照益阳市计划修编比选方案,与修爽计划设计研究院签定了计划修编合同,开始了计划修编工作。
我县三堂街镇土地利用整体计划修编工作前后共完成六版专题研究修改稿、两版大纲修改稿。
20xx年,在计划任务下达后,我县踊跃抓好计划修编工作,在市、县国土资源部门指导下,完成了三堂街镇土地利用整体计划并上报市政府。
市政府于20xx年2月批准了我县三堂街镇土地利用整体计划。
在此期间,我县踊跃编制三堂街镇土地利用整体计划,现已编制完成。
依照相关要求,要提交专家组评审后才能报市政府审批。
因此,县政府确信今天专题召开三堂街镇镇土地利用整体计划评审会,提交专家组评审。
第一,我向大伙儿介绍参加今天评审会的列位专家。
他们是:湖南城市大学建筑与计划学院院长、国家特许计划师、教授级高级计划师王炀康;中国城市计划师协会高级顾问、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土地高级咨询师胡玉洁;益阳市国土资源局土地高级咨询师、计划科科长罗韬;桃江县城乡计划办共计划师、中国城市计划师协会资深顾问洪子昂;中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资深会员龙威伟;王炀康教授任主任评委。
今天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慧之,县政协副主席孟丛两位领导到会指导。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桃江县常务副县长杨林梅、钟雅琪,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三堂街镇公众代表和计划编制单位修爽计划设计研究院的计划编制人员:项目负责人修爽、编制员王辉、编制员王俊娥。
让咱们对列位专家、领导的到来表示烈火的欢迎!今天的会议一共有六项议程。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计划编制单位修爽计划设计研究院介绍计划编制情形。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由城市计划方面主管领导杨林梅发言》修编工作。
三塘镇总体规划

三塘镇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是指对一个城镇或地区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包括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根据任务名称,对三塘镇的总体规划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介绍三塘镇位于某省某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该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三塘镇面临着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挑战。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成为迫切的需求。
二、发展目标1. 经济发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预计到2025年,三塘镇的GDP将达到XX亿元,人均收入将达到XX元。
2. 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3. 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升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覆盖范围,为居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4.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三、规划内容1. 城市空间布局根据三塘镇的地理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包括城市中心区、产业园区、居住区、商业区、公共服务设施等功能区的划分和规划。
同时,合理划定城市发展边界,控制城市扩张的规模和速度,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
2. 经济发展(1)产业结构调整:根据三塘镇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2)招商引资:制定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进驻三塘镇,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3)人才引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为三塘镇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 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建设: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推动城市交通快速、便捷发展。
(2)供水供电:增加供水供电设施的投资,提高供水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居民和企业的需求。
三塘镇总体规划

三塘镇总体规划一、引言三塘镇位于某省某市,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
为了推动三塘镇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本文将制定三塘镇的总体规划。
本规划旨在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小镇。
二、背景分析1. 地理环境:三塘镇地处山区,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
2. 人口情况:三塘镇人口约10万人,以农业人口为主。
3. 经济状况:目前,三塘镇以农业为主导,旅游业和小型工业为辅助产业。
4. 基础设施:三塘镇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三、总体目标1. 城市规模:到2025年,三塘镇人口将达到15万人,城市面积将扩大至100平方公里。
2. 经济发展:加大对现有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竞争力。
3. 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4.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规划内容1. 城市布局a. 建设城市中心区:集中商业、行政、文化等功能,打造现代化的城市形象。
b. 发展住宅区:建设多样化的住宅区,提供不同居住需求的房源。
c. 优化农村区域: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d. 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区,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2. 经济发展a. 农业发展:支持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b. 旅游业发展:挖掘三塘镇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点,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c. 产业引导:引导外来投资,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竞争力。
3. 基础设施建设a. 道路交通:改善城乡道路网络,提高交通通行能力。
b. 水利设施:加大对供水设施的投资,提高供水能力和水质。
c. 电力设施:提升供电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d.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医院、学校、体育馆等公共服务设施,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4. 生态环境保护a.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建立环境监测站,定期对空气、水质等环境进行监测。
某镇总体规划文本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镇域发展战略 (2)第三章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3)第四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4)第五章镇域旅游发展规划 (6)第六章城镇职能、性质和规模 (7)第七章镇区总体规划布局 (8)第八章镇区综合交通体系与道路广场规划 (9)第九章空间管制规划 (11)第十章镇区绿地系统与景观系统规划 (11)第十一章镇区基础设施规划 (12)第十二章防灾规划 (15)第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 (16)第十四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建议 (22)第十五章附则 (22)第一章总则第1条中央“十二五”规划明确强调: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同时指出: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鼓励各地探索相关政策和办法,合理确定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规模。
城镇化发展战略是新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
第2条河南省重点镇健康有序的发展,河南省政府在提出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之后,又从全省107个省级重点镇中选出30个重点镇进行示范建设,为眉县XXX镇发展提供良机。
第3条XXX镇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区域旅游服务,依据本地经济发展特点,依托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风景资源和本地特有的汤峪温泉,建成一批以宾馆、度假村为主的旅游服务设施,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区,经济实力有很大的提高,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显著提高,迅速显现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第4条XXX镇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大,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潜力大、后劲足的良好态势,为XXX镇的发展带来机遇和契机。
以下文本中划线部分为强制性条文。
第5条规划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2002)(5)《城镇规划编制办法》(2006)(6)《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建设部)(1994)(7)《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设部)(2002)(8)《镇规划标准》(9)《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2020)》(10)《关中城市群建设规划(2006-2020)》(11)《陕西眉县汤峪口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12)《眉县县域村庄布局规划(2007—2020)》(13)《2010年XXX镇镇政府工作报告》(2010)(14)《眉县县志》(15)眉县、X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第6条规划期限与范围1、规划期限:2011-2020年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2、规划范围:(1)规划区范围:本次规划区范围与XXX镇镇域行政范围一致,总面积264平方公里,人口约3.9万人。
给排水规划文本

给排⽔规划⽂本前⾔ (3)第⼀章总论 (4)⼀、规划的重要意义 (4)⼆、规划依据 (5)三、编制原则 (5)四、规划年限 (6)五、规划范围 (6)六、规划内容 (6)七、规划⽬标 (6)⼋、⾬⽔通畅排除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现⾏标准和规范) (7)第⼆章概述 (7)⼀、三堂街现状概况 (7)⼆、⾃然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经济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给排⽔规划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城镇总体规划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给⽔⼯程规划 . (15)⼀、⽔资源现状 (15)⼆、镇区给⽔⼯程规划 (16)2、镇区供⽔总量计算 (17)第四章⾬⽔⼯程规划 (19)⼀、⾬⽔⼯程现状 (19)⼆、暴⾬强度公式和重现期选取 (19)三、径流系数的选⽤ (20)四、⾬⽔排放原则 (21)第五章污⽔⼯程规划 (22)⼀、污⽔⼯程现状 (22)⼆、污⽔⼯程规划 (22)三、施实的措施及建议 (24)前⾔三堂街镇位于桃江县的中北部,地处资江北岸,距桃江县城30公⾥,东接修⼭镇,南邻⼤栗港镇、沾溪乡,西界鲊埠回族乡、武潭镇,北与常德市汉寿县毗邻。
⾯积145平⽅公⾥,⼈⼝6.1万⼈。
辖胡家坳、乌旗⼭、天⼦仑、九峰、沿潭、王母、⾚塘、三堂街、⼤屋⼭、花桥坪、龙⽛、合⽔桥、龙家塅、荆⽵界、湖莲坪、接龙桥、晚⾕、郭家洲18个⾏政村。
镇内有两条县级公路与常德、汉寿相通,加之资江河道贯穿全境,⽔陆交通便利,商贸流通活跃,是桃江江北地区的商业中⼼。
据《三堂街镇2010年统计年鉴》,2009年全镇国民⽣产总值为61625万元,其中农业⽣产总值为16125万元,⼯业⽣产总值为45000万元,⼈均纯收⼊达到9733元。
三塘镇总体规划

三塘镇总体规划一、规划背景三塘镇位于某省某市,是该市下辖的一个行政镇,地处该市东部,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辖区人口约10万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三塘镇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因此,编制一份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对于推动三塘镇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目标1. 经济发展目标:到2030年,三塘镇实现GDP年均增长率不低于8%,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提升全镇居民收入水平。
2. 社会发展目标:到2030年,三塘镇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3. 环境保护目标:到2030年,三塘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50%,水质优良率稳定在90%以上,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三、规划内容1. 土地利用规划:根据三塘镇的自然条件和发展需求,合理划定不同功能区域,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保护用地等。
并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政策,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 城市布局规划:根据三塘镇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定位,确定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
包括市中心区、产业园区、居住区、商业区、交通枢纽等。
并规划相应的道路、绿地、水系等基础设施,确保城市功能的顺利运行。
3. 交通规划:根据三塘镇的交通需求和交通状况,规划道路网、公共交通线路和交通设施的布局。
优化交通组织,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提升居民出行便利性。
4.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根据三塘镇的生态环境现状和保护需求,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自然景观。
5. 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根据三塘镇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确定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农业等。
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
6. 公共设施规划:根据三塘镇的人口规模和社会需求,规划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布局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总则 (2)第二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2)第一章三堂街镇发展战略 (2)第二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2)第三章镇域公共设施规划 (3)第四章镇域交通道路规划 (4)第五章镇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第三篇镇区总体规划 (5)第六章镇区的发展目标和职能 (5)第七章镇区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预测 (5)第八章镇区总体布局规划 (5)第九章镇区土地利用规划 (5)第十章镇区公共设施规划 (6)第十一章镇区生产建设规划 (7)第十二章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7)第十三章镇区市政设施规划 (9)第十四章镇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9)第十五章镇区环境保护规划 (10)第十六章镇区环境卫生规划 (11)第十七章镇区综合防灾规划 (11)第十八章镇区控制管理规划 (11)第十九章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12)第二十章规划实施措施 (12)附则 (12)第一篇总则第一条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和《镇规划标准》结合三堂街镇近几年的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订。
第二条三堂街镇总体规划一经批准,成为指导三堂街镇各项城市建设的法律文件。
在城镇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的制订,遵循国家和湖南省颁布的各项有关规划原则和技术规范。
主要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3、《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2000)4、国务院国发[1996]18号《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5、《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6、《桃江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8—2030年)》7、《桃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8、《桃江县三堂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9、《桃江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10、《桃江县统计年鉴(2005-2009)》11、《桃江县志》12、各级政府制定的社会经济五年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13、历年有关统计资料14、国家、湖南省有关法律规定及行业标准15、中共中央、国务院、湖南省加强城乡规划工作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有关文件第四条规划原则1、坚持突出区域特色产业的原则2、城镇经济和空间布局一体化原则3、与三堂街镇经济发展进程协调发展原则4、实现镇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实现产业的结构调整5、以改善城镇居民人居生活环境为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6、坚持科学经济合理的规划原则7、土地使用集约化原则8、规划弹性灵活和建设精品化原则第五条规划目标1、全面提高三堂街镇的经济实力,充分发挥三堂街的资源优势和区位环境优势,把三堂街镇建设成为一个“集矿产资源开发、农产品加工与商贸于一体”的环境友好、风景秀美、适宜人居的城镇。
2、注重现代农业产业的培育,以竹木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加强商贸服务业的建设和农产品深加工建设,使“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一条龙,从而建立完整的现代农业体系。
3、本次规划力求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力图在规划期末把三堂街建设成一个富有现代生活气息的新城镇,按新型社区建设模式,分级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创造环境优美、舒适安全、方便先进的良好人居环境。
4、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实现产业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
第六条文本中“黑体字”加下划线字为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七条规划范围1、镇域规划范围:为三堂街镇行政管辖区范围,总面积约为145平方公里。
2、镇区规划控制范围:东至规划永平路,南至规划沿江路,西至规划永兴路,北至风雨港组团。
总面积约为2.4平方公里。
第八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年-2030年:近期:2010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30年。
第九条凡因建设需要而编制的专项规划、建设规划,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
第十条凡因发展需要对本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应由镇人民政府组织进行,并报镇人民代表大会和桃江县人民政府备案;重大变更须经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后,报桃江县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一条本规划解释权归桃江县建设局。
第二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第一章三堂街镇发展战略第十二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1、经济发展目标。
规划2030年,三堂街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8.10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17989元,年均增长8 .5%。
2、产业发展①大力发展竹木加工业,培养一批拳头产品,发展产品初级加工企业;②发展特色商贸业,着力开发集市建设,重新焕发湖南省芝麻集散中心的风采;③兼顾采矿业发展,努力发展有价值新矿,以形成新的增长级。
3、全面改善物质生活水平。
到2030年,恩格尔系数降至40%以下;改善食品结构,人均蛋白质摄入量逐年增加,到2030年人均蛋白质摄入量达到100克以上;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到2030年住房砖混结构比重率达到100%。
4、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
到2030年,社会信息化程度显著提升,彩色电视机、电话普及率达到100%,报刊杂志入户率80%以上,家庭电脑普及率达到70%,宽带网入户率达到50%,服务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30%以上。
5、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到2030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5岁,计划生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9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适龄青年受科教专业培训比例达80%以上。
6、逐步改善生活环境质量。
到2030年,安全卫生水普及率达100%,山丘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城中居民点绿化覆盖率50%以上,液化气、沼气等清洁能源使用率90%以上,改厨、改厕、改栏、改浴率90%以上,垃圾实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7、逐步提升社会保障和社会安全。
到2030年,新型农村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养老保险覆盖率80%以上,医疗保健知识普及率达100%,初级卫生保健普及率100%。
第十三条产业发展方向三堂街镇规划产业类型主要有:工矿业、竹木加工业和商贸业。
第十四条产业发展规划镇域产业规划形成“一轴、两区”的空间格局。
1、一轴“一轴”即沿X032县道两侧的产业经济联系轴。
2、两区“两区”即两大经济产业区,规划全乡分为竹木加工业区和采矿业区。
竹木加工业经济区:主要包括湖家坳、合水桥、荆竹界、天子仑、沿潭口、胡莲坪、郭家洲以及接龙桥、王母;矿石采掘业经济区:三堂街、乌旗山、花桥坪、龙牙坪以及赤塘和九峰。
主要发展页岩、花岗石和金矿采掘业。
休闲旅游业经济区:湖莲坪、接龙桥。
产业规划一览表经济分区村名称主要产业备注竹木加工业经济区湖家坳、合水桥、荆竹界、天子仑、沿潭口、郭家洲、王母竹木加工业矿石采掘业经济区三堂街、乌旗山、花桥坪、龙牙坪、赤塘、九峰页岩、花岗石、金矿休闲旅游业经济区湖莲坪、接龙桥观光休闲农业第二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第十六条三堂街城镇性质三堂街城镇是三堂街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发展商贸为主,休闲旅游为辅,兼顾矿产加工,环境友好、风景秀美、适宜人居的综合型城镇。
第十七条镇域人口预测镇域人口:2015年镇域总人口为65824人,2030年镇域总人口为70937人。
第十八条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为“城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结构。
村镇体系职能等级结构表等级数量村镇名村镇职能城镇 1 三堂街镇域综合中心中心村 4 合水桥农贸型赤塘农业型湖莲坪农业型九峰农贸型基层村14乌旗山农业型龙家塅农业型花桥坪回族村农业型大屋山农业型三堂街农业型郭家洲农业型接龙桥农业型晚谷回族村农业型荆竹界农业型沿潭口农业型龙牙坪农业型王母农业型胡家坳农业型天子仑农业型第三章镇域公共设施规划第十九条镇域公共设施规划1、教育机构规划2030年,本地解决学生小学、初中就学,高中则在县城解决。
规划全镇配置小学7所,共174班,学生共计7830人。
中学一所,共30班,学生共计1500人。
小学、初中规划一览表三堂街中学三堂街镇38264 30 1500 现有扩建三堂街中心小学三堂街镇14763 30 1350 现有扩建合水桥小学合水桥村8000 18 810 现有扩建龙牙坪小学龙牙坪村10000 24 1080 现有扩建九峰小学九峰村6000 12 530 现有扩建湖莲坪小学湖莲坪村10000 24 1080 现有扩建胡家坳小学胡家坳村8000 18 810 新建赤塘小学赤塘村8000 18 810 现有扩建中学合计 1 38264 30 1500小学合计7 64763 174 7830合计8 103027 204 9339幼儿园按村配置,每两村配幼儿园1所,位置可结合村公共中心布置,也可结合小学布置,要方便幼儿接送。
小学建设标准按国家中小学建设标准,配套完善各项设施,保证用地标准和建筑标准。
2、文体科技设施三堂街城镇规划建设文体中心一处,集文化站、体育活动场、科技展览于一体,各村建设文化室。
3、医疗保健设施规划对三堂街镇中心卫生院进行功能与基础设施完善,保留现有敬老院,而且对每个村的诊所进行改善,增加镇村诊所诊疗设备,彻底根除一些诊所存在的诊疗设备不齐全、老化等问题,提高镇村医生的诊治水平,使每个村的诊所能够基本解决镇村农民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性诊疗,基本做到当地居民“小病不出村”。
4、商贸设施三堂街城镇规划超市4处,银行5处,保险机构1处;其它各村规划小商店各1处,信用社各1处。
第四章镇域交通道路规划第二十条镇域道路交通规划对外交通:县道X031与汉寿县对接,县道X032规划提升为省道,联接鲊埠与修山。
镇域交通:规划镇域道路主要为村级公路,实现村村通道路。
乡道Y534与县道X032(规划提升省道)相接,乡道Y538与县道X032(规划提升省道)相接,乡道Y535与县道X032(规划提升省道)相接。
第五章镇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二十一条镇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水域保护区区域农业引水、城镇用水的水源,划定保护范围,河流加强防护绿带的建设;水库山塘要加固整治,扩大蓄水容量。
严格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二级水源水标准保护。
表4 主要保护水体一览表序号水体名称功能区划规划目标1 风雨港二级水源水一级水源保护区,执行Ⅱ类水质标准2 资江城镇生活用水,城镇生活岸线,丰富城镇景观,一级水源水一级水源保护区,执行Ⅱ类水质标准2、山林地保护区规划期内,全镇须加强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对于生态林要严格进行保护,经济林可适度开发利用,做到发展与保护同步。
3、耕地保护区耕地,应保护其用地性质,不被占为它用。
积极实行土地整理,推行产业化发展,提高科技含量。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少遗留有害物质的产生。
4、村镇建设与工矿点建设控制村镇建设尽量占用园地、荒地等,尽量避开基本农田。
其建设不要对地形地貌产生大的破坏;村镇建设不要对周边水体、植被等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