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必修一至五归纳

合集下载

必修1-5 特殊句式

必修1-5 特殊句式

.必修1《劝学》判断句: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也)用心一也。

(也)用心躁也。

(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也)倒装句:青,取之于蓝。

(状语后置)水为之,而寒于水。

(状语后置)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于后置)省略句:輮(之)以为轮。

《师说》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2.吾师道也。

(也)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也)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者也)被动句:1.终不解矣。

2.不拘于时。

(于)倒装句: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2.耻学于师(状语后置)3.师者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4.生乎吾前(状语后置)《归去来兮辞》倒装句:1.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状语后置)4.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省略句:1.情在骏奔。

2.寓形宇内复几时。

3.稚子候门。

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烛之武退秦师》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2.君之所之也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省略句:1.晋军(于)函陵,秦军(于)犯南。

2.敢以(之)烦执事3.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倒装句: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状语后置)2.佚之狐言于郑伯(状语后置)3.焉用亡郑以陪邻(宾语前置)4.何厌之有?(宾语前置)《赤壁之战》判断句:1.子瑜者,亮兄瑾也(…者…也)2.曹公,豺虎也(也)3.此帝王之资也(也)4.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者…也)5.田横,齐之壮士耳6.我,子瑜友也(也)7.刘备天下枭雄8.刘豫州王室之胄9.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也)10.巨是凡人被动句:1.行将为人所并2.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3.羸兵为人马所蹈藉.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5.逼兵势耳6.刘豫州新败7.曹军破8.为操后患9.犹守义不辱倒装句:1.情欲何言(宾语前置)2.何以知之(宾语前置)3.欲安所归乎(宾语前置)4.何以言之(宾语前置)5.今战士还者(定于后置)6.荆州之民可以附操者(定于后置)7.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定于后置)8.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定于后置)9.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状语后置)10.裹以帷幕(状语后置)11.败于长坂(状语后置)12.亮见孙权于柴桑(状语后置)省略句:1.则宜抚安(之),与(之)结盟好2.逼(于)兵势耳3.权以示(之)群下4.今寇众我寡,难与(之)持久5.避乱(于)江东必修2《赤壁赋》定语后置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特殊句式(答案)

特殊句式(答案)

粤教版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复习资料(特殊句式)一、分析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恐年岁之不吾与:吾,宾语前置2.肇锡余以嘉名:以嘉名,状语后置)3.纫秋兰以(之)为佩: 省略句4.誓天不相负:“相”代指刘兰芝,宾语前置5.君既若见录:“见”代指刘兰芝,宾语前置6.络绎如浮云:介词结构后置句7.踯躅青骢马:主谓倒装,应为“青骢马踯躅”8.仕宦于台阁: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台阁仕宦”9.便复在旦夕: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便在旦夕复”10.为仲卿母所遣:“为……所……”表被动,被动句11.同是被逼迫:被动句,“被”式12.渐见愁煎迫:被动句,“见”式13.出置南窗下:省略句,“南窗”前省略介词“于”14.汝是大家子:判断句,“是”式1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判断句16.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判断句17.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判断句18.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判断句19.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判断句20.输来其间: 被动句21.函谷举 :被动句22.秦人不暇自哀 :宾语前置23.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定语后置24.钉头磷磷 :定语后置25.瓦缝参差 :定语后置26.管弦呕哑 :定语后置27.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28.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29.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30.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31.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32.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33.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3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省略句35.剽掠其人 :省略句36.可怜焦土 :省略句3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省略句38.游于赤壁之下:介词结构后置句39.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结构后置句40.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结构后置句41. 寄蜉蝣于天地:介词结构后置句42.托遗响于悲风:介词结构后置句43. 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结构后置句44.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45. 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46.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47. 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48.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49.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50. 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51.苟非吾之所有:判断句5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53.妪,先大母婢也:判断句54.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省略句(省主语“余”)55.借书满架:省略句(省主语“余”)56.吾儿,久不见若影: 省略句(省主语“吾”)57.使不上漏:省略句(省兼语“之”)58.明月半墙:省略句(省谓语“照”)59.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省介词“于”)60.垣墙周庭:省略句(省介词“于”)61.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62.家有老妪,尝居于此:介词结构后置(在这里居住)63.室西连于中闺:介词结构后置(与中闺相连)64.鸡栖于厅:介词结构后置(在厅里栖息)65.其制稍异于前:介词结构后置(跟以前不同)66.此小大之辩也::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语气)67.《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语气)68.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语气)69.翱翔蓬蒿之间:省略句(省略介词“于”)70.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省略句(省略主语“宋荣子”)71.众人匹之:省略句(省略介词“于”)72.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省略句(省略主语“众人”)7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疑问句(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74.奚以知其然也:疑问句(“奚以”,表示疑问语气)75.彼且奚适也:疑问句(“奚”,表示疑问语气)76.而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夭阏之,)77.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适奚,)78.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以奚,)79.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宾短语后置(于坳堂之上覆杯水,)80.翱翔蓬蒿之间:介宾短语后置(<于>蓬蒿之间翱翔,)81.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知何,)82.修禊事也:判断句83.死生亦大矣:判断句84.其致一也:判断句85.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86.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87.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88.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89.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90.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91.映带左右:省略句92.列坐其次:省略句93.悟言一室之内:省略句94.放浪形骸之外:省略句95.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96.“求!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尔是过”“过尔”,责备你)97.何以伐为?:宾语前置(“何以”即“以何”)98.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99.“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宾短语后置100.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介宾短语后置101.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介宾短语后置102.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介宾短语后置103.无乃尔是过与:固定句式(无乃┅┅与,表示推测语气)104.何以伐为:固定句式(何┅┅为,表示反问语气”)105.是亦走也:判断句(句式:是……也)106.非我也,岁也:判断句(句式:……也)107.非我也,兵也:判断句(句式:……也)10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高中语文 高三备考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 课件(25张PPT)

高中语文 高三备考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 课件(25张PPT)
A.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不多见
17
五、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 宴》) 译文:“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范增
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
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规律五:方位词、时间词作宾 语时,有时也前置
译: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③成语有:夜以继日 以夜继日
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句式特点: 1、“一言以”“一以”“夜以”是介宾结构。
2、介词的宾语“一言”“一”“夜”提到了介 词的前面 ,为了突出介词所介绍的对象。
12
规律三:陈述句中,介词宾语中的宾 语前置,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 语
20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谓语动词的宾语时,前置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介词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三、陈述句中,介词宾语中的宾语前置,最常见的是介词 “以”的宾语 四、以“之”、“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 五、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译文:我对她已经没有什么恩情了,当然不能答应你的(要求)。
④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译文:尽心尽力的赡养婆婆,好好的服侍她 19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请翻译:
望见恕
希望你宽恕我
有何见教
有什么指教我的
让你见笑了
让你笑话我了
望见谅
希望你原谅我
六、“见”“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见”可解释为 “我”,“相”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见”“相”是作宾语 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完整版)文言文宾语前置现象总结

(完整版)文言文宾语前置现象总结

(完整版)文言文宾语前置现象总结一、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在文言文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焉”等做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边。

例如:(1)彼且奚适(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也?(《逍遥游(节选)》)(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沛公安在?(《鸿门宴》)(4)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奚适”即“适奚”——到哪里;“何以”就是“以何”——凭什么,靠什么;“安在”就是“在安”——在哪里;“焉置”也就是“置焉”——放(运)到哪里。

值得注意的是,例句(4)中的“土石”也是“置”的宾语,但不是疑问代词,所以放在“置”的后边,翻译成现代汉语要做适当的调整——把土石放(运)到哪里。

疑问代词做宾语要前置的规则,在文言文中是非常严格的,几乎没有例外的情况。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在文言文中,如果一个句子是否定句,而且又是代词作宾语,这时宾语往往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构成宾语前置。

例如:(5)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6)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7)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例句(5)“忌不自信”不能理解为“邹忌没有自信心”,而应该看成“忌不信自”,即“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城北徐公漂亮)”,代词宾语“自”前置了。

同样,例句(6)(7)分别应看成“莫能御之也”和“良人未知之也”,两个宾语“之”都前置了。

由上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无”等或表示否定的无定代词“莫(没有谁)”。

两个条件中少了任何一个,宾语都不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远没有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的规则严格。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能找到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没有前置的例子,如:(8)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也。

(《弈秋》)(9)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黍离》)另外,这种宾语前置的现象,还残存在现代汉语的某些成语中,如“时不我待”。

高考文言文复习:宾语前置

高考文言文复习:宾语前置

高考文言文复习: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的宾语,一般位于动词的后面,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又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一、动词宾语的提前: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在有否定副词“不”、“毋 (无)”、“未”或否定性无指代词“莫”的否定句里,作宾语的如果是代词,这个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一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啊。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先进》)一因为我比你们都大,人家不用我了。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左传●宣公十五年》)一我不骗你,你不欺我。

④晋国之命,未是有也。

( 《左传●襄公十四年》)一一晋国的命令,没有过这样的。

⑤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韩非子.五蠹》)一一我有个老父亲,我要是死了,便没有谁来奉养他了。

例①是有否定副词“不”的否定句,作宾语的代词“己”放在了动词“知”的前面;例②是有“毋”的否定句,代词宾语“吾”放在了动词“以”的前面;例③是有“无”(通“毋”)的否定旬,代词宾语“尔”、“我”分别放在动词“诈”“虞”的前面;例④是有“未”的否定句,代词宾语“是”放在动词“有"的前面;例⑤是有否定性无指代词“莫”的否定句,代词宾语“之”放在动词“养”的前面。

这一类宾语提前,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句中的否定词必须是“不、毋(无)、未、莫” ,因为否定词“弗”、“勿”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非”是用来否定整个谓语的,都不存在宾语提前的问题;一个是动词的宾语必须是代词,不代词的宾语,即使句中有“不”、“毋(无)”“未”“莫”等否定词也不能提前。

如例①“不己知”中的宾语“己”是代词,“己”就放在动词“知”的前面;“不知人”中的宾语“人”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所以就仍放在动词“知”的后面。

但是,由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提前的规律并不十分严格,所以在先秦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否句中代词宾语不提前的例子。

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必修一至五归纳

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必修一至五归纳

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课文宾语前置句整理:必修一: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劝学》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必修二: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六国论》必修三: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离骚》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五人墓碑记》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曰:“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乃令张良留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秋水》必修四: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秋声赋》必修五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报任安书》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报任安书》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渔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人教版必修(1~5)文言句式知识梳理_

人教版必修(1~5)文言句式知识梳理_

人教版必修(1~5)文言句式知识梳理_Ⅰ、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用者也表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3)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

例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①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③ 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①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 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 臣本布衣。

⑥ 且相如素贱人。

⑦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对否定判断学生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

例如: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②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

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

例如:此人力士。

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Ⅱ、被动句所谓被动,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

①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文言文宾语前置类型梳理

文言文宾语前置类型梳理

文言文宾语前置类型梳理文言文句式中宾语前置是见的一种类型,在学习了几篇文言文后,可以指导学生把出现的宾语前置句梳理总结一下。

一、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

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面。

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这个疑问句中,“何”是疑问代词,它充当动词“操”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

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大王来操何?”2、沛公安在?(《鸿门宴》)在这个疑问句,“安”:是疑问代词,它是动词“在”的宾语。

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沛公在安?”二、否定句中,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代词作宾语,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1、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余”,放在动词“欺”的前面。

翻译的时候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古之人不欺余也”。

2、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未”,代词宾语“之”,放在动词“有”的前面。

翻译时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未有之也”。

3、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这个句子的主语是“莫”,宾语“我”是代词,现代汉语“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如: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动词是“知”、“解”。

“句读”、“惑”前置到动词前面。

“之”是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不解惑”。

2、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句中“尔”作“过”的宾语,借“是”把宾语前置,以示强调,即“过尔”,“过”在这里是“指责,责备”的意思。

像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举”“惟马首是瞻”等等,就是这种格式,其中“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一、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3.介词宾语前置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4.普通宾语前置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5.以“惟……是”“……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吾马首是瞻、无乃尔是过与二、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三、状语后置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

《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1)介宾结构后置:“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处所,时间作介宾结构,一般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得双石于潭上。

〈石钟山记〉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2)动词+(之)+以字引起的介宾结构。

封之以膏腴之地。

〈触龙说赵太后〉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3)动词+(宾语)+量词举所佩玉诀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4)动词+宾语+副词后秦击赵者再。

〈六国论〉四、定语后置最典型最完整的结构是“名词+之+定语+者”如:国人之读兹编者但很多情况下可以省去“之”或“者”或“之”“者”全省略。

(1)名词+者字结构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2)“之”后跟形容词,是定语后置。

文言特殊句式(宾前、定后、状后)

文言特殊句式(宾前、定后、状后)

望海潮 柳永 • • • • • • 东南形胜: 地理位置重要 江吴都会: 社会条件优越 钱塘自古繁华 有长期繁盛的历史
•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江吴都会 • 东南形胜 • 自古繁华
词的下阕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风貌?
• • • •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前二句点明离别冷落,后二句,用“杨柳 岸晓风残月”意染之。
欣赏《望海潮》的点染手法
• • • • 点: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 染: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 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分) 点: 重湖叠巘清嘉 。(总) 染: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 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分)
文言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与介词结构后置
宾语前置
• • • • • •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如:沛公安在? 匈奴未灭,何以还家。 2、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如:未之有也。 3、用“之”或“是”作标志把宾语提前到 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4、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前置。 • 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定语后置
•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 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 +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石之铿然有声者。 • 马之千里者。 • 2、用“之”作标志,把定语提后。 •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最新高中语文文言文宾语前置句整理

最新高中语文文言文宾语前置句整理
师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之” 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必修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
何以知之(以何知之)
君何以知燕王(君以何知燕王)
苏武传
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
子卿尚复谁为乎。(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
5.有16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9人,藏着的还有几人?
6.19名战士要过一条河,只有一条小船,船上每次只能坐4名战士,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
7.布袋里有两只红袜子和两只黑袜子,至少拿出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
8. 一个星期你在学校上学()天,在家( )天。
9. 5只小鸟和4只小白兔共有( )只脚。
10. 有12个小朋友一起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已经捉住了7人,还要捉( )人?
11. 教室里的10盏日光灯都亮着,现在关掉2盏日光灯,教室里还剩几盏日光灯?
2.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25分钟,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小明、小丽、小刚、小红4个人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需要多少分钟?
3.一张长方形彩纸有四个角,沿直线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画图表示)
4.晚上停电,小文在家点了8支蜡烛,先被风吹灭了1支蜡烛,后来又被风吹灭了2支。最后还剩多少支蜡烛?
张衡传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
必修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归去来兮辞
复驾言兮焉求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乐天天命复奚疑
滕王阁序
童子何知
逍遥游
奚以知其然也?(以奚知其然也)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清单《特殊句式》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清单《特殊句式》

文言文倒装句知识总结(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一)、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应理解为“忌不信自”)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庄子〉沛公安在?《鸿门宴》〈史记〉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晋国)有什么满足?)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惟马首是瞻《冯婉贞》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韩愈(二)、定语后置: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

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苏武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荆轲刺秦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鸿门宴》)(三)、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中最常见的介词是“于”“以”(“乎”“与”),常常表示动作的地点、方式,常翻译为“在……(地方)”“用……(方式)”“把……”,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应理解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

文言文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例子

文言文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例子

文言文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例子
1. 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比如“沛公安在”,这不是很有意思吗?就像我们平常会问“你在哪里呀”,把“哪里”提前啦。

2.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像“忌不自信”,哎呀呀,就像我们说“我才不相信他呢”变成“我才他不相信呢”。

3. 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何陋之有”不就是很典型吗?这就好像把一个特别的标记放在前面强调呢。

4. 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一言以蔽之”,哇哦,是不是挺特别呀,不就是把“一言”提到前面啦。

5. 方位词作宾语前置。

“东向坐”,这不就跟我们说“去那边坐”,然后把“那边”提前一样嘛。

6. “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宾语前置。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就好像我们会说“我才不会答应他呢”但把“他”提前啦。

7. “见”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宾语前置。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哎呀呀,就像把重要的放在前面啦。

8. 固定结构中的宾语前置。

“唯……是……”,像“唯利是图”,多有意思
的用法呀。

9. “自”作宾语常常前置。

“手自笔录”,这不就是把“手”突出强调了嘛,真好玩呀!
所以呀,文言文宾语前置的类型真不少呢,大家要好好记住哦!。

高考语文古文语法宾语前置知识点

高考语文古文语法宾语前置知识点

高考语文语法宾语前置知识点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的宾语,一般位于动词的后面,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又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动词宾语的提前:(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在有否定副词“不”、“毋(无)”、“未”或否定性无指代词“莫”的否定句里,作宾语的如果是代词,这个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啊。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先进》)因为我比你们都大,人家不用我了。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不骗你,你不欺我。

④晋国之命,未是有也。

(《左传·襄公十四年》)晋国的命令,没有过这样的。

⑤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韩非子·五蠹》)我有个老父亲,我要是死了,便没有谁来奉养他了。

例①是有否定副词“不”的否定句,作宾语的代词“己”放在了动词“知”的前面;例②是有“毋”的否定句,代词宾语“吾”放在了动词“以”的前面;例③是有“无”(通“毋”)的否定旬,代词宾语“尔”、“我”分别放在动词“诈”“虞”的前面;例④是有“未”的否定句,代词宾语“是”放在动词“有"的前面;例⑤是有否定性无指代词“莫”的否定句,代词宾语“之”放在动词“养”的前面。

这一类宾语提前,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句中的否定词必须是“不、毋(无)、未、莫”,因为否定词“弗”、“勿”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非”是用来否定整个谓语的,都不存在宾语提前的问题;一个是动词的宾语必须是代词,不代词的宾语,即使句中有“不”、“毋(无)”“未”“莫”等否定词也不能提前。

如例①“不己知”中的宾语“己”是代词,“己”就放在动词“知”的前面;“不知人”中的宾语“人”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所以就仍放在动词“知”的后面。

但是,由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提前的规律并不十分严格,所以在先秦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否句中代词宾语不提前的例子。

【文言文】古代语法之宾语前置知识点整理,例题+讲解

【文言文】古代语法之宾语前置知识点整理,例题+讲解

【文言文】古代语法之宾语前置知识点整理,例题+讲解文章来源:高中语文古代汉语中的宾语,一般位于动词的后面,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又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1.动词宾语的提前(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在有否定副词“不”、“毋(无)”、“未”或否定性无指代词“莫”的否定句里,作宾语的如果是代词,这个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一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啊。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先进》)一因为我比你们都大,人家不用我了。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左传●宣公十五年》)一我不骗你,你不欺我。

④晋国之命,未是有也。

( 《左传●襄公十四年》)一一晋国的命令,没有过这样的。

⑤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韩非子.五蠹》)一一我有个老父亲,我要是死了,便没有谁来奉养他了。

例①是有否定副词“不”的否定句,作宾语的代词“己”放在了动词“知”的前面;例②是有“毋”的否定句,代词宾语“吾”放在了动词“以”的前面;例③是有“无”(通“毋”)的否定旬,代词宾语“尔”、“我”分别放在动词“诈”“虞”的前面,例④是有“未”的否定句,代词宾语“是”放在动词“有"的前面;例⑤是有否定性无指代词“莫”的否定句,代词宾语“之”放在动词“养”的前面。

这一类宾语提前,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句中的否定词必须是“不、毋(无)、未、莫” ,因为否定词“弗”、“勿”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非”是用来否定整个谓语的,都不存在宾语提前的问题。

一个是动词的宾语必须是代词,不代词的宾语,即使句中有“不”、“毋(无)”“未”“莫”等否定词也不能提前。

如例①“不己知”中的宾语“己”是代词,“己”就放在动词“知”的前面;“不知人”中的宾语“人”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所以就仍放在动词“知”的后面。

但是,由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提前的规律并不十分严格,所以在先秦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否句中代词宾语不提前的例子。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全面版共38页文档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全面版共38页文档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全 面版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8

文言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分类详解

文言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分类详解

文言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分类详解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整个句子必须是否定句,即句子中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莫、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

格式:主语+否定词+宾语(余、之、自、尔等)+动词。

如:(1)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译文:伺候你多年,你却不肯顾念我。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逍遥游》)译文: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开始计划向南飞。

小提示:古汉语中常见的否定词(否定副词)有:不、毋、未、莫、弗、非、匪、罔、无、勿等。

常见的人称代词有:吾、我、余、予、朕(以上为第一人称),尔、汝、若、而、乃(以上为第二人称),彼、其、之、焉、他、渠、伊(以上为第三人称)等。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第二,整个句子必须是疑问句。

格式:主语+宾语+动词(或介词+动词)。

如:(3)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4)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小提示:古汉语中常见的疑问代词有:何、孰、安、曷、焉、胡、谁等。

三、陈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通常将介词(以、与等)的宾语前置格式:宾语+介词+动词。

如:(5)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项羽本纪》)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的斗志来拼命地作战。

四、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格式:主语+宾语+之(是)+动词。

如:(6)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能满足它的呢?(7)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左传》)译文: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担心群臣。

(8)其李将军之谓也。

(《李将军列传》)译文: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吧。

小提示: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必
修一至五归纳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
课文宾语前置句整理:
必修一: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劝学》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必修二: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六国论》
必修三: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离骚》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五人墓碑记》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曰:“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令张良留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秋水》
必修四: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秋声赋》
必修五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报任安书》
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报任安书》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渔父》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逍遥游》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