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病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茄病害
马立荣
2012年8月16日
黄化曲叶病毒
症状表现:
初期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或停滞,植株节间变短,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变小变厚,叶质脆硬,叶片有褶皱、向上卷曲,叶片边缘至叶脉区域黄化,植株上部叶片症状比较典-型,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

病原:病毒为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属于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病毒,因该属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只能由烟粉虱(Bemisia tabaci)以持久方式传播,又被称为粉虱传双生病毒,是一类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植物DNA 病毒。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

一般高温、干旱的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

此外,遇施用氮肥过量、菜株柔嫩、排水不良等,发病较重。

暖冬、春天气温回升早,播种过早,晚秋不凉,有利于烟粉虱等害虫越冬和繁殖;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播种过密,株行间距郁闭,利于烟粉虱发生,易诱发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

一般高温、干旱的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

此外,遇施用氮肥过量、菜株柔嫩、排水不良等,发病较重。

暖冬、春天气温回升早,播种过早,晚秋不凉,有利于烟粉虱等害虫越冬和繁殖;氮肥
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播种过密,株行间距郁闭,利于烟粉虱发生,易诱发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肥力不足、重茬连作、耕作不细、杂草丛生的田块发病重。

烟粉虱是其主要传播媒介,因此有效除治烟粉虱是预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主要手段。

标准化解决方案:
1,选择抗病毒品种
2、合理施肥,补充微量元素使土壤养分平衡。

3、控制蚜虫、白粉虱等刺吸式害虫的危害。

4、连续喷施微生物菌类叶面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5、发病初期病毒A300倍液+光合菌制剂、连喷3-4次
西红柿灰霉病
症状表现:
番茄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以侵害叶片和茎等部位。

果实受害一般先从残留的花瓣、花托等处开始,出现湿润状,灰褐色不定形的病斑,逐渐发展成湿腐,从萼片部向四周发展,可使1/3以上的果实腐烂,病部长出一层鼠灰色茸毛状的霉层,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一般幼果发病较多,但即将转熟的大果也可受害,且常见整穗果实都发病受害(图1)。

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不定形的湿润状、灰褐色病斑,可造成叶片湿腐凋萎。

茎部染病发生长椭圆形或不定形的长条状、灰褐色病斑,潮湿时亦长出灰色霉层,严重的可引致病斑以上的茎、叶枯死。

病原:
番茄灰霉病的病原是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属于半知菌的一种
真菌。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保护设施内环境潮湿,不通风,约20~24℃的温度,有利于此病发生和流行。

我省近年发展的棚架或小拱棚复盖栽培,凡通风换气控制不好、春季霉雨期、都容易诱发灰霉病的流行。

标准化解决方案:
1,采用二次通风法、膜下暗灌降低湿度。

2、连续喷施植物复壮剂增强抗病能力。

3、及时摘除残花避免病菌侵染。

4、夜间做好保温,避免叶面结露。

5、发病初期叶面喷施腐霉利.或使用5%百菌清粉尘剂。

6、腐霉利烟剂熏烟,每亩地300-500克。

西红柿煤污病
症状表现:
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

叶片发病,在叶片表面初时产生黑色小霉点,扩展后呈大小不等的圆形黑点霉斑,严重进黑色霉覆满叶面。

果实上霉斑稍小,炭黑色,霉斑层薄,用手一抹可抹去。

病原:Cladosporium herbarnm Link et Fr.称多主枝孢(草本枝孢)和Cladosporium macrocarpum Preuss称大孢枝孢,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对温度要求不严格,但要求高湿度。

露地多在遇到长时间阴雨天或在梅雨季
里发生;保护地多在植株郁闭、灌水过多、放风不好、棚室内湿度过大时发生。

光照不足有利于病害发展。

标准化解决方案:
1,底肥施有机肥。

2、生长前期喷施百菌清等保护性杀菌剂,预防病害。

3、连续喷施光合菌剂增强抗病能力。

4、发病初期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6%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喷2-3次。

白粉虱
症状表现:
又名小白蛾子。

属同翅目粉虱科。

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温室、大棚内种植作物的重要害虫。

寄主范围广,蔬菜中的黄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冬瓜、豆类、莴苣以及白菜、芹菜、大葱等都能受其为害,还能为害花卉、果树、药材、牧草、烟草等112个科653种植物。

病原: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同翅目,粉虱科。

别名俗称小白蛾子。

异名 Aleurodes vaporariorum。

分布该虫1975年始于北京,现几乎遍布全国。

危害特点:
锉吸式口器,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

此外,由于其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群聚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

除严重为害番茄、青椒、茄子、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外,也是严重为害黄瓜、
菜豆的害虫。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4.9-1.4毫米,淡黄白色或白色,雌雄均有翅,全身披有白色蜡粉,雌虫个体大于雄虫,其产卵器为针状
标准化解决方案:
1、根据白粉虱具有趋黄的习性,采用黄板诱杀成虫。

在大棚内,张挂两面涂有黄色油漆的肽素活蛋白包装袋,每隔5-7天涂一层粘油(用10号机油加一点黄油调匀),臵于行间,与植株高度相同。

2、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6000-8000倍液+40%噻嗪酮悬浮剂稀释10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以背面为主连喷3次。

3、蚜虱蓟螨一熏落熏烟每亩地300-500克。

拒绝使用特异性杀虫剂如:康宽、普尊及日本垄歌等
西红柿斑枯病
症状表现:
番茄斑枯病典型症状是病斑小,呈鱼眼状,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点,不同于斑点病和细菌性斑疹病症状。

番茄斑点病典型症状是坏死斑呈灰黄色或黄褐色,有轮纹或边缘有黄色晕,潮湿时着生暗灰色霉层。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典型症状是病斑深褐色至黑褐色,有晕圈,叶缘和未成熟果实染病明显,潮湿冷凉、低温多雨、喷灌后有利于发病。

病原:
本病由番茄壳针孢菌( Septotialycopersici Speg.)侵染所致。

本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随病残体遗留在土中越冬,也可以在多年生的茄科杂草上越冬。

标准化解决方案:
1,加大通风排湿,缩短叶面结露时间。

2、发病初期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稀释500-600倍,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
剂稀释500-600倍喷雾,病重时配加扑疫佳1500倍喷雾。

3、叶面连续喷施微生物菌叶面肥增强抗病性。

西红柿根腐病
症状表现:
根腐病是一种由土传病原菌侵染引起的大面积死秧病害。

连年重茬种植容易大面积根腐死秧现象,发病率达40%,个别地块达90%,甚至绝产绝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病初期病株叶片白天萎蔫,早晚可复原,反复多日后叶片逐渐变黄干枯,后整株黄枯而死。

根部表皮为褐色腐烂状,容易剥开。

病原:
由半知菌亚门的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真菌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能在土壤中存活5~6年或者长达10年,成为土中的一种习居菌,是一种顽固的土传病害。

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病菌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广,10~35℃均可发病,最适温度为24℃,病菌发病湿度为85%以上。

一般多在春天地温恢复后开始发病,一旦寄主的抵抗力降低,病菌即可进行危害。

病菌
在田间传播主要靠雨水、灌溉水、带菌的粪肥,人、畜的活动及农具。

当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增大时,越冬的菌丝体便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从植株根部伤口或者直接从根部侵入,开始为害皮层细胞,而后进入导管中,继而导致毛细根腐烂,养分供应不足,轻微时上部幼嫩叶片呈褪绿色逐渐变黄萎蔫,严重时下部叶片迅速向上变黄脱落,同时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者灌溉水传播,使得病害蔓延直至流行。

标准化解决方案:
1, 利用夏季高温闷棚。

2、整地时使用土壤杀菌杀虫剂对土壤进行处理。

3、定植前55%甲硫恶霉灵+烯酰吗啉蘸苗盘。

4、定植时使用肽素活蛋白抓窝发达根系,增强抗病力。

5、定植后“霜脲氰”稀释300倍灌根,每株用药100毫升。

7天一次,连喷3次。

西红柿根结线虫
症状表现:
病害主要发生在根部。

须根或侧根上产生肥肿畸形瘤状结节,常成糖葫芦状。

根结初为白色,表面光滑,后期变褐,粗糙,剖开根结可见乳白色线虫。

病轻时,地上部植株无明显症状,较重时,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植株矮小、萎蔫或枯死。

重病株结果少,果小。

病原:
主要是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ita Chitwood。

成虫雌雄异形,幼虫细长蠕虫状。

雄成虫线状,尾端钝圆,无色透明;雌成虫梨形,乳白色,每头雌产卵300-800粒。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全年种植番茄的莱区,线虫可全年为害。

用稻田土育苗,苗期可不发病,砂性土病重,黏土病轻,地温25-28℃适宜发病,春茬番茄发病晚,病情发展慢,为害轻,秋季番茄发病早,病情发展快,为害重。

土壤间干间湿利于线虫病发生。

植株长势好,抗线虫能力强。

标准化解决方案:
1,夏季高温闷棚
2、生粪使用腐熟剂进行发酵处理。

3、底肥使用有机肥。

4、定植后每亩地冲施2%阿维菌素1-2公斤。

5、座瓜后连续冲施含卫生无菌的配方肥料。

6、2%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5%甲维盐可湿性粒剂2000-3000倍+高氯乳油 2000倍液灌根。

西红柿枯萎病
症状表现:
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根茎部。

一般开花结果期发病,初期植株中下部叶片在中午前后萎蔫下垂,早晚又恢复正常,叶色稍淡,似缺水症状,最后枯死,但叶片不脱落。

横剖病茎可见维管束为褐色,用手挤压无菌液渗出,这是与青枯病的主要区别。

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 f.sp. Lycopersici Snyder et Hansen称番茄尖镰孢菌番茄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1、连作地,土质黏重、偏酸,土壤中积存的枯萎病菌多的田块。

2、土壤中有一定量的线虫等地下害虫,病菌从害虫危害的伤口侵入根部危害。

3、育种子带菌、育苗用的营养土带菌;或有机肥带菌,或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粪蛆危害根部,病菌从伤口侵入而危害。

4、氮肥施用过多,磷、钾不足的田块。

5、连阴雨后或大雨过后骤然放晴,气温迅速升高;或时晴时雨、高温闷热天气。

标准化解决方案:
1、实行轮作种植。

2、夏季高温闷棚。

3、定植后普力克稀释300倍灌根预防。

4、发病初期56%甲硫恶霉灵可湿性粉剂 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600倍液+烯酰吗啉喷800倍液灌根,5天后普力克稀释300倍灌第二次
5、浇水量不可过大,避免冲施高氮激素类肥料加重病情。

灰叶斑病
症状表现:
番茄灰叶斑病只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布满暗色圆形或不正圆形小斑点,后沿叶脉向四周扩大,呈不规则形,中部渐褪为灰白至灰褐色。

病斑稍凹陷,多较小,直径2~4毫米,极薄,后期易破裂、穿孔或脱落。

病原:
Stemphylium solani Weber称茄匐柄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有性世代Pleospora lycopersici El. & Em.Marehal 林番茄格孢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可在土壤中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

翌年温湿度适宜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
染;孢子通过风雨传播。

进行再侵染。

温暖潮湿,阴雨天及结露持续时间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一般土壤肥力不足,植株生长衰弱发病重。

标准化解决方案:
1,连续叶面喷施光合菌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2、加强通风管理,降低室内湿度。

3、发病初期叶面喷施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甲霜灵+三乙膦酸
铝300倍交替使用、连喷2-3次,发病严重时可在上述基础上配加600倍甲托防治
4、浇水追肥每亩地冲施专用配方肥20公斤。

厥叶病毒
症状表现:
此病多在苗期至开花期发生较重,病株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矮化,顶部叶片细长,不扩展,筒状卷曲。

发生严重时枝叶丛生,呈螺旋状下卷,或叶肉退化,叶片呈纤细扭曲线状。

中、下部叶片向上卷,严重的卷成筒状,节间缩短。

病轻时植株黄花矮缩,花冠加厚成巨型花,结果小或畸形。

众病株花蕾未打开即坏死,随病害发展,中下部枝叶逐渐坏死焦枯,拔起病株没有新根,根部坏死。

发生原因:
病毒主要在多年生宿根杂草上越冬,也通过蚜虫传染。

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

田间管理如分苗、定植、整枝、打杈、摘心、绑蔓等操作不当,均能导致病毒传染。

另外,氮肥施用过多、植株组织生长柔嫩、土壤瘠薄、板结粘重、排水不良均会加重病害。

标准化解决方案:
1、合理施肥,补充微量元素使土壤养分平衡。

2、加强肥水管理,勿干旱。

喷施光合菌素控制徒长。

3、连续喷施植物复壮剂增强抗病能力。

4、发病初期病毒A300倍液+70%禾丰铁、禾丰锌悬浮剂300倍液,连喷3-4次。

西红柿青枯病
症状表现:
植株感病后称先度萎蔫,早晚或阴天温度低时可恢复正常,数天后植株即青枯而死,叶片青绿色,茎秆粗糙,解剖茎秆可从维管束中挤出菌脓。

病菌可通过田间耕作,整枝打叉、浇水及雨水进行传播,此病菌喜欢高温高湿,易在酸性土壤中生长繁殖。

因此番茄生长前期和中期降雨偏多,田间排水不良,温度较高时极易发生流行,可造成大面积减产。

病原:
西红柿青枯病属细菌性病害,是由青枯假单孢杆菌侵染番茄茎杆维管束所致。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害主要随着病株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土壤、昆虫和线虫等传病,引起重复浸染蔓延。

若连续阴雨后曝晒,气温骤升时容易发病。

土壤高温高湿时发病严重。

连作、缺钾、氮肥过多,排水不良,植株生长衰弱等都可促进青枯病的发生。

标准化解决方案:
1,夏季高温闷棚。

2、底肥按照标准化配方施肥方案执行。

3、缓苗水冲施微生物菌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4、发病初期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0%金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液灌根,7-10天一次,连喷2-3次。

细菌性溃疡病
症状表现:
溃疡病是细菌性维管束病害。

植株从幼苗到座果期均可发生萎蔫,从插架时症状明显,起初下部叶片卷缩下垂,似缺水状,往往植株一侧小叶萎蔫,其余生长正常,后期病株茎上出现狭长条斑,病茎增粗,常有气生根长出,髓部变褐,茎中空,可与番茄条斑病毒区别,条斑病毒病髓部不变色,茎也不空,幼果受害后,可引起表皮皱缩、畸形、滞育,青果上病斑圆形,中央褐色,外缘白色,似“鸟眼状”。

病原:
番茄溃疡病病菌是一种棒状杆菌层的细菌。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靠雨水及灌溉水传播。

此外,进行整枝、绑架、摘果等农事操作时也可接触传播。

病菌可从各种伤口侵入,包括损伤的叶片、幼根,也可通过植株茎部、花柄、叶片侵入。

湿度大时,还能经气孔、水孔侵入。

溃疡病菌较耐低温,l~33℃范围均能发育。

最适温度25℃左右,喜较高。

湿度
标准化解决方案:
1,加强通风,排除湿度。

2、冬季连续阴天坚持通风。

3、连续喷施微生物菌叶面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4、发病初期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金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喷2-3次。

5、细菌叶斑清烟剂熏烟,每亩地300-500克。

细菌性髓部坏死
症状表现:
番茄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以侵害叶片和茎等部位。

果实受害一般先从残留的花瓣、花托等处开始,出现湿润状,灰褐色不定形的病斑,逐渐发展成湿腐,从萼片部向四周发展,可使1/3以上的果实腐烂,病部长出一层鼠灰色茸毛状的霉层,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一般幼果发病较多,但即将转熟的大果也可受害,且常见整穗果实都发病受害(图1)。

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不定形的湿润状、灰褐色病斑,可造成叶片湿腐凋萎。

茎部染病发生长椭圆形或不定形的长条状、灰褐色病斑,潮湿时亦长出灰色霉层,严重的可引致病斑以上的茎、叶枯死。

病原:
皱纹假单胞菌(番茄髓部坏死病假单胞菌) ,为细菌。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原细菌最初在番茄和苜蓿上存在,经常在第一个坐果完成到成熟的绿果期发病,该病在田间的分布是随机的。

容易在低夜温,高氮及高湿条件下发生。

标准化解决方案:
1,起垄栽培,严禁大水漫灌。

2、控制化学肥料使用量,在3月中旬以前严禁冲施化学类肥料,每亩地冲施
微生物类专业配方肥20-30公斤产量高死棵轻
3、发病后可用霜脲氰500倍液混叶枯唑600倍液灌根。

4、夏季进行土壤消毒。

西红柿叶霉病
症状表现:
西红柿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果实等。

叶片染病,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灰褐色的绒状霉层。

条件适宜时,病叶正面也长出霉层。

病害严重时可引起全叶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硬化稍凹陷,不能食用。

嫩茎及果柄上的症状与叶上相似。

病原: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的褐孢霉 Fulvia fulva (Cooke) Cif. 侵染所致。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但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在22度的温度条件下,只要保持4小时叶面上有水膜,即可诱发病害。

若棚内温度20—25℃,空气湿度大于90%,3天内叶霉病可从无到有,并且严重发生,如不加任何控制,一周内可导致绝收。

弱光照有利于叶霉的发生。

标准化解决方案:
1,平时经常叶面喷施复壮剂,增强叶片抗病能力。

2、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发病初期25%苯甲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混加银托600倍液喷雾。

7-10天一次,
连续喷施2-3次。

尽量做到正反两面喷雾。

4、发病严重时叶霉王中王1000倍或叶氟星1500倍喷雾。

5、使用叶霉烟剂熏烟,每亩地用量300-500克。

西红柿皴皮果
症状表现:
红柿果肩部皴皮非常厉害,发生皴皮的果实表皮变粗糙,色变褐黄,而且一般还伴随着环状裂纹。

产生皴皮的果实,其外观非常难看,严重影响了销售。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1、强光照射果实。

有的果实在较强的阳光下,果实受光部位会因被晒温度升高失水量增加,造成干湿变化大,温差变化大。

果肩部见光多,所以一些果实的肩部发生皴皮也就严重。

2、棚内土壤过干后才浇水。

过分干旱后再浇水施肥,会造成西红柿果实的表皮得不到充分的生长发育,出现果实表面的“皮肤”非常紧,而后来在肥水条件突然好转时,果肉部迅速生长,而表皮难适应,故会发生裂果,产生皴皮果。

3、放风太大。

放风太大,风速太高,尤其在温度高时或干旱时会使果实迅速失水,高温干燥的风也会使果实表皮受到伤害,出现皴皮。

如放风后立即浇水,则会引发果皮开裂,形成小口,造成皴皮。

4、缺硼引发的皴皮。

如果产生皴皮时也产生不规则的褐斑,并伴随果皮变硬,有的植株生长点变暗变黑、茎弯曲、停止生长,叶片变黄的现象,就可能是缺硼导致的。

标准化解决方案:
1,小水勤浇禁止大水漫灌。

2、3月中下旬以前每亩地冲施专业配方肥20-30公斤,严禁冲施化学类肥料或
激素类肥料。

3、合理施肥,降解土壤盐害,改良土壤疏松透气。

4、叶面喷施光合菌叶面肥1500倍液+叶宝300倍液,7天一次,连喷2-3次。

果实褐色斑
症状表现:
西红柿在着色期发生,表皮出现不规则状红褐色斑块。

发生原因:
1、品种关系。

2、温室内湿度过大或土壤过于干旱,土壤板结,透气性不好。

3、田间郁闭,光照不足。

4、夜间温度高。

5、微量元素缺乏,尤其硼元素不足。

标准化解决方案:
1,合理调控水分,避免忽干忽湿。

2、适度疏叶,保证田间充足的光照。

3、夜间温度不可长时间高于18℃。

4、叶面喷施磷钾肥1500倍混加硼肥1500倍液。

黄化斑叶
症状表现:
在果实膨大期,植株下部老叶叶脉间叶肉褪绿、黄化,形成黄色花斑,叶面似绿网。

严重时叶片略僵硬,边缘上卷,黄斑上出现坏死斑点,并可在脉间愈合成褐色块,致使叶片干枯,整叶死亡。

症状会向中、上部叶片发展,直至全株叶片黄化。

发生原因:
这是植株缺镁所致,由于施钾肥过多,或土壤呈酸性,或土壤含钙较多,影响了
番茄对镁的吸收。

有时植株对镁需要量大,当根系不能满足其需要时也会造成缺镁。

棚室温度,特别是土温偏低时,会降低镁的吸收量。

此外,有机肥不足或偏施氮肥,也会造成植株缺镁。

标准化解决方案:
1,夏季高温可用生石灰闷棚。

2、底肥施用生物活性钙补充镁元素。

3、发生后叶面喷施光合菌叶面肥600倍,5-7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

4、合理施肥,平衡营养,以有机肥料为主。

激素中毒
症状表现:
1、激素中毒是一渐进症状,常表现叶片向上卷曲僵硬,纹理(叶脉)较粗重、发潮。

而蕨叶病毒叶片不是渐进式,得病后马上表现出来,叶片卷曲细如针、丝。

2、激素中毒往往在大棚中表现弱株叶片卷曲为甚,点花越多,卷曲越重。

病毒病则表现不出点花越多卷曲越重的特征。

3、激素中毒表现在叶片皱缩卷曲时,其颜色不变或更绿。

而病毒病则表现一般叶片颜色比正常株要黄。

发生原因:
西红柿定植越早,气温越高,激素中毒的可能性越大,菜农往往为防止徒长,苗期用过矮壮素、助壮素、矮丰灵或多效唑,植株体内已经积累了好多,虽未有表现,一旦点花,症状马上表现出来。

标准化解决方案
1,叶面喷施微生物菌类叶面肥,增强叶片抗病、抗逆能力
2、发生后叶面喷施抗逆素600倍混加2粒细胞分裂素缓解
3、圃乐特二号叶面肥500-600倍液+细胞分裂素2粒喷雾,连喷3次。

4、每亩地冲施蔬乐丰20公斤。

西红柿膨果差
症状表现:
植株长势差,叶片叶面积小,叶黄,果实普遍较小。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1、氮肥施用过多。

这种情况是当今不少大棚中普遍存在的施肥误区,由于肥料之间在吸收方面存在拮抗作用,氮肥的过量使用,导致钾、硼、镁等营养的缺乏,从而导致果实膨果困难。

所以在番茄生殖生长盛期,要适量的补充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

2、控制植株徒长。

植株徒长使生殖生长减弱,坐果率下降或者果实不膨果、着色不好。

控制徒长的方法是控制浇水量,延长浇水间隔时间,减少水量;降低夜温,连续处理5天左右,促进植株的生殖生长;也可以将徒长植株的头轻轻捏扁,抑制营养生长;叶面喷施硼、钙等微量元素。

3、保持合适的昼夜温差。

膨果期应保持10摄氏度的温差为宜。

白天25至28摄氏度。

特别是温室大棚放风,一定按照背向放风,不能正向放风。

比如:刮南风的时候要放北面,刮北风的时候放南面,作物不会因为迅速的降温而造成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不协调。

4、温室的地温一般控制在10-12度为宜,如果地温过低,作物根部会受温度的影响减少或者停止吸收营养,直接造成西红柿不膨果。

在温室或者大棚内挂上温度计的同时也要把地温测量一下。

标准化解决方案:
1,换茬轮作,夏季高温闷棚
2、合理施肥,按照测土配方施用底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