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_我们身边的物质_课件
19.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 B .为了经久耐用,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 . . . 20.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D .下列四组物质中, A.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 B.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 二氧化硫、 .氧气、氧化钙、 . C.空气、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D.干冰、氧化镁、二氧化锰 .空气、氧化铜、 .干冰、氧化镁、 21.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 C A.都产生火焰 B.都放出热量 . . C.都是化合反应 D.都会生成氧化物 . . 24.“绿色化学”要求工业生产尽可能不产生废物,即实现“废物零 . 绿色化学”要求工业生产尽可能不产生废物,即实现“ 排放” 下列反应类型最容易实现“零排放” A 排放”。下列反应类型最容易实现“零排放”的是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6.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 A.空气属于化合物 B.水属于氧化物 C.氧气属于纯净物 D.甲 . . . . 烷属于有机物 27.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 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 D.硫在空气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
《我们身边的物质》 我们身边的物质》
讨论与交流
利用下列仪器,怎样把一只集气瓶 中的空气“捕捉”到另一只集气瓶 中?
原理 :
向分液漏斗中注水,集气瓶中的 空气就会从导管里被压出,进入装满 水的集气瓶。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3)课件
停止加热(原因(yuányīn):防止试管内压强减小而产 生倒吸现象,使试管炸裂)。
注意事项
1导管伸入试管时稍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qìtǐ)排出。 2、用向上排气法集气时(原因:密度大于空气), 应将导管伸到集气瓶底 ,赶尽空气以免气体不纯。
3、浓硫酸、生石灰、烧碱等固体作干燥剂。
第六页,共二十四页。
速率。C.能支持燃烧
D.不易溶于水。D、收集(shōují)气体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气
管移出水面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2装:装药品。
3定:固定仪器。 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 5收:收集气体。(检验、验满)
6移:先将玻璃(bō lí)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7熄:最后熄灭酒精灯。
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
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yǎngqì)的有关装置图:
1.发生(fāshēng)装置 图:
2.收集(shōují)装置 图:
: (yuánlǐ)
KMnO4
K2MnO4
MnO2
O2
2)装置:
第三页,共二十四页。
气体(qìtǐ)的
发生装置
说出仪器(yíqì)名称:
A_试____管_____B_铁___架___台__
C__酒__精___灯___D__导____管___
E集___气__瓶___(_qì_F___水___槽___
第二章
身边 的化学物 (shēnbiān) 质
第一节 性质活泼(huó po)的氧气(3)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第一页,共二十四页。
一、实验室里制取气体(qìtǐ)的装置的确定
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zhuāngzhì)包括发_生_(fās_hēng)装 _
注意事项
1导管伸入试管时稍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qìtǐ)排出。 2、用向上排气法集气时(原因:密度大于空气), 应将导管伸到集气瓶底 ,赶尽空气以免气体不纯。
3、浓硫酸、生石灰、烧碱等固体作干燥剂。
第六页,共二十四页。
速率。C.能支持燃烧
D.不易溶于水。D、收集(shōují)气体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气
管移出水面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2装:装药品。
3定:固定仪器。 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 5收:收集气体。(检验、验满)
6移:先将玻璃(bō lí)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7熄:最后熄灭酒精灯。
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
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yǎngqì)的有关装置图:
1.发生(fāshēng)装置 图:
2.收集(shōují)装置 图:
: (yuánlǐ)
KMnO4
K2MnO4
MnO2
O2
2)装置:
第三页,共二十四页。
气体(qìtǐ)的
发生装置
说出仪器(yíqì)名称:
A_试____管_____B_铁___架___台__
C__酒__精___灯___D__导____管___
E集___气__瓶___(_qì_F___水___槽___
第二章
身边 的化学物 (shēnbiān) 质
第一节 性质活泼(huó po)的氧气(3)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第一页,共二十四页。
一、实验室里制取气体(qìtǐ)的装置的确定
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zhuāngzhì)包括发_生_(fās_hēng)装 _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总结词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详细描述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气体,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在燃烧反应中,氧 气是必不可少的氧化剂,可以支持燃烧,如炼钢、气焊等。此外,氧气还广泛应 用于医疗、潜水、航天等领域。
空气污染与防治
总结词
空气污染与防治
详细描述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和燃煤等。 为了防治空气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同时, 个人也可以采取低碳出行、减少燃煤使用等措施来减少空气污染。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身 边的化学物质》
目
CONTENCT
录
• 身边的化学物质概述 • 空气与氧气 • 水与氢气 • 金属与非金属 • 有机物与无机物
01
身边的化学物质概述
化学物质的重要性
化学物质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础
从微观的原子、分子到宏观的宇宙天体,化学物质 无处不在,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
金属腐蚀的定义
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周围 环境中的物质发生化学或 电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表 面损伤或变质的现象。
金属腐蚀的类型
包括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 蚀。
金属腐蚀的防护
可以采用涂层、电镀、合 金化等方法来提高金属的 耐腐蚀性,延长使用寿命。
05
有机物与无机物
有机物的性质与用途
性质
有机物通常可燃,易溶于有机溶 剂,难溶于水。
用途
有机物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中应用广泛,如塑料、纤维、橡 胶等。
无机物的性质与用途
性质
无机物通常不燃,不易溶于有机溶剂 ,易溶于水。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课件: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共47张PPT)(2024版)
知识点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赤潮和水华:
(2)水华的危害 “水华”,就是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现象,水体呈蓝、 绿或暗褐色,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水华”主要由 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水、污水进入水 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水华”现象便 随之出现。出现“水华”现象后,面积会逐年扩散,持续时间 逐年延长。“水华”主要发生在静态水体,近年来太湖、滇 池、巢湖、洪泽湖都出现过水华现象。
知识点水的净化(重、难点) 在净水流程中,投药杀菌消毒与其他过程变化类 型是否相同?
不相同。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沉淀、吸附、过滤,只是利用 明矾和活性炭的吸附性将杂质除掉,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 成,属于物理变化;消毒杀菌则是利用消毒剂的毒性与细菌、 病毒发生化学变化杀死细菌和病毒,属于化学变化。
知识点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重点) 二氧化碳的功与过:
(3)液态二氧化碳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把液态二氧化碳作为从 某些植物或植物源中提取天然存在的化合物的媒质,不仅不 会破坏原料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质,而且产品中不含残留的媒 质,用喷洒液态二氧化碳的方法为飞机场除雾,除雾效率比固 态二氧化碳高几百倍。 (4)二氧化碳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性质(重、难点)
石灰水保鲜鸡蛋的原理:在生活中,常将鸡蛋浸泡澄清石灰水 以达到保鲜的目的。用石灰水保存鲜鸡蛋是一种化学保鲜 法,其原理是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 不溶于水,覆盖在鸡蛋表面,堵住了气孔,这种情况下,鸡蛋里 的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既减少了营养物质的损耗,又能防 止鸡蛋缓慢氧化而变质。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重点) 鱼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
其实,鱼和人一样,必须呼吸氧气才能生存,空气和水中 都有氧气,人的肺能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却无法吸取水中 的氧气,所以人只能在陆地上呼吸,而不能在水中呼吸; 鱼的鳃可以把氧气从水中分离出来,所以,鱼可以呼吸到 水中的氧气。
沪教版初中初三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复习课件
(2)化学性质
实验
现象
化学反应式
蜡烛在氧 气中燃烧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黄色, 在氧气中燃烧火焰为白色,都
石蜡+氧气 点燃
放出热量。
二氧化碳+水
木炭在氧 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碳+氧气 点燃
气中燃烧 放出热量。
二氧化碳
铁丝在氧 火星四射;放出热量;产生黑色 铁+氧气 点燃
气中燃烧 的固体。
(2)过滤是一种将__液_体___和__固_体___分离 的方法。
(3)蒸馏是将水加热成水蒸气,再 __冷__凝_成纯净水。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
(4)常用的具有吸附性的物质是 ___活_性__炭____。
3.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较多 ___可__溶__性_钙__、_镁__物__质____的水。 (2)软水:不__含__或含有少量可溶性钙、镁 物质的水。
故选:D。
►类型二 二氧化碳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的 了解。 例2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 作用 B.二氧化碳能灭火既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关, 也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 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 体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石蕊变红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复习课件
知识网络
身边的化 学物质
氧气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氧气的制法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二氧化碳的制法
水 水的组成
水的净化
知识点1 氧气
1.氧气的性质
知识回顾
(1)物理性质 ①在标准状况下,氧气为_无__色__无__味___的气体,密度比 空气_大___,_不__易__溶于水。 ②氧气在-183℃时变为___淡__蓝__色__液__体___,在-218℃时 变为__淡__蓝__色__雪__花__状__固__体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整理与归纳课件沪教版
15. (2020·北京密云区期末)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试管1中得到的气体为O2 B. 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 试管2连接的电源正极一端 D. 该实验可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16. 探究水的组成。 (1)“氢气燃烧”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在其火焰上方 罩一只干冷的烧杯,可观察到_干__冷__烧__杯__内__壁__有__水__雾__(_小__水__珠__)________。 已知: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欲使1L氢气完全 燃烧,所需空气的体积至少约为___2_._5___L。
7. (2019·南京玄武区期末)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及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海水经蒸馏后可以转化为淡水 B. 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都可以过滤除去 C. 生活污水可以直接排放 D. 硬水通过活性炭可以转化为软水
8. (2019·苏州工业园区期中)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
Ⅱ. 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 见下表:
(1)用下列方案进行第一组的⑤号集气瓶实验,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a___(填字 母),判断气体已集满的方法是 __利__用__排__水__法__收__集__气__体__时__,__若__瓶__口__有__气__泡__冒__出__说__明__收__集__满__了___。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铁__+__氧__气__―点_―_燃_→__四__氧__化__三__铁________。 (2)实验中所用的不同体积分数的氧气可用_排__水__法___(填“向上排空气法”或“排
水法”)收集。
(3)若用如图装置收集一瓶(150 mL)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方法是在150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课时)奇妙的二氧化碳课件
化碳的是
( AC)
A. K2CO3和MgCO3 C. MgCO3和BaCO3
B. Na2CO3和CaCO3 D. Na2CO3和K2CO3
第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典例解析
3、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部分性质实验,回 答下列(xiàliè)问题:
(1)关闭E打开C,从长颈漏斗A中加入液体(yètǐ)
C.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呼吸 作用
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 用作制冷剂
第十五页,共二十二页。
练习(liànxí) 反馈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的用途中,不正确的A是
()
A.供给呼吸
B.作化工产品的原料
C.用于灭火
D.作气体肥料
确的是( B )
A. 连接仪器 C. 取用石灰石
B. 检查气密性 D.验满
第十九页,共二十二页。
中考链接
4、(2014内江)已知: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气体既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也不
与NaHCO3反应;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某学生欲用浓盐酸与 大理石反应制取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装置和药品。请
第十四页,共二十二页。
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shuōfǎ)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练习(liànxí) 反馈
( B)
2、一则广告画面:100人骑100辆自行车出行,碳排放为 零。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húnzhuó)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2.2奇妙的二氧化碳2_1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教学 课件 (jiāo xué)
化学(huàxué) 九年级上册 沪教版
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第二章 身边 的化学 (shēnbiān) 物质
第二节 奇妙(qímiào)的二氧化碳
第二页,共二十三页。
二氧化碳主要的物理性质(wùlǐ xìngzhì)和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qìtǐ),密度比空 气大,固体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干冰容易升华。
a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教学课件。化学 九年级上册 沪教版。第二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 气体,实验室中如何(rúhé)制取二氧化碳呢。药品(药品的状态)。.原料、过程、产品的绿色环保原 则。A B C。碳酸钙 + 盐酸→氯化钙 + 水 + 二氧化碳。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能溶于水)。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a
收集的方法(排水法?还是排空气法?)
(èr yǎng huà tàn)
检验的方法以及验满的方法 第六页,共二十三页。
药品的选择(xuǎnzé): 1、必须含有相关成分——含碳元素
2、无毒无害没有污染
3、节约能源价格便宜
物质制取方案的选择原则: .原料、条件的最佳经济效益原则; .过程、方法的最简便易行原则; .原料、过程、产品的绿色环保原则 。
你认为(rènwéi)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备二氧化碳好呢?为什么?
你可以设计一套实验装置吗?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1.药品(yàopǐn)和反应原理
(1)试剂: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 (2)反应原理: 碳酸钙 + 盐酸→氯化钙 + 水 + 二氧化碳 CaCO3+HCl→CaCl2+H2O+CO2↑
教学 课件 (jiāo xué)
化学(huàxué) 九年级上册 沪教版
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第二章 身边 的化学 (shēnbiān) 物质
第二节 奇妙(qímiào)的二氧化碳
第二页,共二十三页。
二氧化碳主要的物理性质(wùlǐ xìngzhì)和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qìtǐ),密度比空 气大,固体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干冰容易升华。
a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教学课件。化学 九年级上册 沪教版。第二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 气体,实验室中如何(rúhé)制取二氧化碳呢。药品(药品的状态)。.原料、过程、产品的绿色环保原 则。A B C。碳酸钙 + 盐酸→氯化钙 + 水 + 二氧化碳。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能溶于水)。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a
收集的方法(排水法?还是排空气法?)
(èr yǎng huà tàn)
检验的方法以及验满的方法 第六页,共二十三页。
药品的选择(xuǎnzé): 1、必须含有相关成分——含碳元素
2、无毒无害没有污染
3、节约能源价格便宜
物质制取方案的选择原则: .原料、条件的最佳经济效益原则; .过程、方法的最简便易行原则; .原料、过程、产品的绿色环保原则 。
你认为(rènwéi)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备二氧化碳好呢?为什么?
你可以设计一套实验装置吗?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1.药品(yàopǐn)和反应原理
(1)试剂: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 (2)反应原理: 碳酸钙 + 盐酸→氯化钙 + 水 + 二氧化碳 CaCO3+HCl→CaCl2+H2O+CO2↑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材分析
一、本章内容
空气 空气的成分和污染 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法 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法 水 水的组成 水的净化和水资源保护
二、课标要求
标 准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 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 氧化反应。 3.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 氧化碳。
三、本章结构
㈡本章各节的结构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内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的性质,制取,用途。 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与作用:二氧化碳是学生学 习的第一种气态非金属氧化物。由自然界的碳循 环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更深入的认识人类生活。 用学生极为熟悉的汽水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让学生逐步学会关心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 进一步认识到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由碳 酸的形成和分解两个反应很容易理解化合反应和 分解反应。
第一节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 第二节 学生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第三节 从实验室制气设计思路出发 总结制气 装置 第四节 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
五、中考考点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学会:捕捉空气的实验方法。 记住: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理解: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学会:分辨混合物和纯净物(常见物质),了解纯 净物 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无固定组成的道理。 了解:氮气化学性质的不活泼性及其主要用途。 了解:稀有气体的稳定性及其主要用途。并领悟性质决 定用途的逻辑思想。 学会:对空气的自净能力、空气的污染状况、空气污染 的防治措施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能进行简单 的评述。
三、本章结构
教材分析
一、本章内容
空气 空气的成分和污染 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法 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法 水 水的组成 水的净化和水资源保护
二、课标要求
标 准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 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 氧化反应。 3.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 氧化碳。
三、本章结构
㈡本章各节的结构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内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的性质,制取,用途。 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与作用:二氧化碳是学生学 习的第一种气态非金属氧化物。由自然界的碳循 环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更深入的认识人类生活。 用学生极为熟悉的汽水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让学生逐步学会关心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 进一步认识到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由碳 酸的形成和分解两个反应很容易理解化合反应和 分解反应。
第一节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 第二节 学生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第三节 从实验室制气设计思路出发 总结制气 装置 第四节 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
五、中考考点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学会:捕捉空气的实验方法。 记住: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理解: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学会:分辨混合物和纯净物(常见物质),了解纯 净物 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无固定组成的道理。 了解:氮气化学性质的不活泼性及其主要用途。 了解:稀有气体的稳定性及其主要用途。并领悟性质决 定用途的逻辑思想。 学会:对空气的自净能力、空气的污染状况、空气污染 的防治措施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能进行简单 的评述。
三、本章结构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课时)性质活泼的氧气课件
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 O2 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第十一页,共十九页。
典例解析
(jiě xī)
4.(2014 山西)下图是同学们构建的关于氧气的部分知识网络, 请你由图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H2O2==M=nO=2=2H2O+ 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有刺 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四页,共十九页。
练习 反馈 (liànxí)
2.(2014 上海)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① 写出仪器名称Ⅰ
,Ⅱ
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现象
结
论
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
大
第十七页,共十九页。
第十八页,共十九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课时 性质活泼的氧气。1、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 用途,认识氧气能与许多(xǔdu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 的气体,密度稍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有三态变化,液态氧和固态氧的颜色为淡蓝色。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 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xǔduō)物质反应。再见
第2章 身边 的化学物 (shēnbiān)
质
第1课时(kèshí) 性质活泼的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与水反应:CO2 + H2O=____H_2_C__O_3___(可使石蕊试液变_______红_____色)
2.CO2的 H2CO3 =___H_2_O_____+____C_O__2_↑__(石蕊试液由红变成_______紫_____色) 化学性质 (3)与碱溶液反应:检验CO2:(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C_a_(__O_H_)_2_+_C__O_2_=_=_=_C__a_C_O_3_↓+H2O
实验探究
第2讲 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知识整理]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1.CO2的 物理性质
(1)密度比空气______大___ (2)_____可_____溶于水 (3)干冰是______固__态___二_ 氧化碳
(1) “三不”:不能____燃___烧_____,不能____支___持__燃___烧,不能_______供__给___呼吸
一、空气的组成 1.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
成分
N2
O2
体积分数 78% 21%
稀有气体 0.94%
CO2 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
第2讲 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考试要求]
1.能结合实例说明C、CO、CO2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方法、操作。
2写.出工化业学制反取应:方高程温式煅_烧___________石_C_a灰__C__石O__3____高___=_温____C_,a_O__+__C_O_2↑______
三、12自..然呼光界吸合中作 作氧用用气::和OC二O2转2氧转变化变成碳成C的OO循22(_以6环_C_葡O_2_+萄_6H_糖2_0为__叶例_绿_=)素__C__6HC__16__2HO__162__+O__66__+O6__2=O光__=2__6__C__O。_2+_6_H_2_0___。
除去CO2:(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2_N_a_O__H__+___C_O_2__=__N__a_2_C_O_3__+___H_2_O______
(4)与碳反应:(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C__+___C_O_2__高__温___2_C_O____________________ (1)干冰可作致冷剂,用于___人__工___降__雨___,原理是干冰________升___华__吸__热_______
。 、 、 。 。 。 。 。 。 、 。
。 。
。
有二氧化碳参与的化学反应
H2CO3
(不稳定)
+H2O
CO2
CO
+Ca(OH)2 CaCO3↓
(白↓)
+NaOH
+H2O
Na2CO3
(无现象)
①CO2气体的检验 ②长期放置的石灰水,瓶壁会出现一层白色物质 ③刚抹过石灰浆的墙壁,生上炭火炉时,墙壁反而更潮湿 ④鸡蛋放入石灰水中一会儿取出,晾干,可以保鲜
3.了解自然界中的碳的循环。
[知识整理]
1.碳的单质主要包括:_______金__刚__石__、_______石__墨_____、C60.
金刚石(C)、石墨(C)、足球烯(C60)都是由 碳 元素组成的
单质 ,它
们的
化学 性质相似,而 物理 性质差异较大,原碳因原是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几种常见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金刚石:自然界中 硬度 最大,能作钻探机钻头和裁玻璃。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身边 的化学物质》课件
第1讲 空气 氧气
[考试要求]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含量。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3.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的主要性质,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4.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方法、操作。 5. 了解自然界中氧循环。
[知识整理]Βιβλιοθήκη 3.CO2的 用途4.CO2的 危害
(2)CO2可用作灭火剂,利用了CO2的(三条)性质:
__不__能___燃__烧____不__支___持__燃___烧___密___度__比__空___气__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O2可作气体肥料,原因是:_______参___与__光__合___作__用_______
大减气缓中温C室O效2含应量的增措加施,有造:成(_1_)_减_温_少__室使__用效___应煤__,__给等人化类石带燃来料危(2害)更。多的使用__氢___气_等清洁燃料 (3)大力 _____植___树__造__林_,严禁_______乱___砍__滥_ 伐
第2讲 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二、1C.O2实的验制室取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______大__理_石____和_______盐__酸____,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C_a_C_O_3__+_2H_C_l__=__C_a_C_l_2+__H_2_O_+__C_O_2_↑________, 不用稀硫酸的原因____生__成__硫__酸__钙_微__溶__,__覆__盖_在__大__理__石__表__面_,阻碍反应进行 不用浓盐酸的原因____浓__盐__酸__易__挥__发_,__使__生__成__的_二__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 不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防_止__反__应__过__快__________。
(5)炭黑能制成 墨汁
用来写字作画外,还添加在汽车轮胎中,以增
强其___耐__磨___性。
以碳元素为中心的知识网络图
C H2CO3
CO
CO2
Na2CO3
CaCO3
图中物质之间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1)由C→CO的反应: (2)由C→CO2的反应: (3)由CO→CO2的反应: (4)由CO2→CO的反应: (5)由CO2→CaCO3的反应: (6)由CO2→H2CO3的反应: (7)由CO2→Na2CO3的反应: (8)由H2CO3→CO2的反应: (9)由Na2CO3→CO2的反应: (10)由CaCO3→CO2的反应: (11)由Na2CO3→CaCO3的反应:
(2)石 墨:①具有优良的
导电
,可作电池的电极或电刷;
②具有金属光泽且质地 柔软 ,可作铅笔芯的原料;
③具有 滑腻
感,可用作润滑剂。
(3)木炭和活性炭一样,具有 疏松多孔 结构,有 吸附 性,它属于物理 性质(填
“物理”或“化学”)。
(4)C60能常用作 超导体
体(每个C60分子是由__6_0_个__碳__原__子___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