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常规
课堂教学常规22条对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常规反思
课堂教学常规22条对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常规反思
1.有很长时间由教师进行讲解,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
2.课堂内容过于单一,很少涉及多样化的音乐元素和形式。
3.缺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无法生动地展示音乐知识和技能。
4.课堂组织松散,学生参与度不高。
5.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
6.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合作机会。
7.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学生无法真正体验音乐。
8.教学过程中缺乏情感表达的引导和培养。
9.评价方式单一,只注重学生的成绩。
10.教学资源不足,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11.教学过程中缺乏综合性的评价和反馈。
12.教师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
13.课堂环境单调乏味,缺乏艺术氛围。
14.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15.教学任务安排过多,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16.缺乏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17.教师对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了解不足。
18.课堂教学缺乏互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不到发展。
19.教学过程中缺乏音乐实践和探究的机会。
20.缺乏专业化的音乐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21.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
22.缺乏对音乐文化和音乐历史的讲解和了解。
活用良好的教学常规搭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
活用良好的教学常规搭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小学音乐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学生快乐学习的重要手段。
为了搭建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师需要充分活用良好的教学常规,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本文将介绍如何活用良好的教学常规搭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基础,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布置整洁的教室: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地方,教室的布置要简洁大方,充满音乐的氛围,避免杂物杂乱,保持整洁。
2.营造轻松的氛围: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快乐学习音乐的地方,教师要用轻松愉快的语言和行为,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利用多媒体设备: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视频,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小学音乐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1.选择优质音乐教材:教师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童趣的音乐教材,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
2.分段分步骤教学: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需要循序渐进,在教学中要分段分步骤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力:音乐课堂不仅要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力,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情感的启迪和释放。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述法、示范法、讨论法、体验法等,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积极学习,获得丰富的音乐体验。
1.示范法:音乐是需要通过听觉和视觉来感知和理解的,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演奏,让学生在听到音乐的看到音乐在教师身上的表现,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2.体验法:音乐是需要身体和心灵的投入的,教师可以通过体验音乐节奏、舞蹈动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音乐课堂常规
每个音乐老师上课都有相同的经历:在上课过程中,有的交头接耳做小动作,把音乐课当放松课。
老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不得不被一次次的纪律整顿所打断。
可想而知,这样40分钟的课堂又有多少实效。
中国有句古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里所说的纪律、规矩,体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必要的常规。
我注重平时的常规训练。
1、学生进教室的常规学生进入音乐专用教室上课必须提前排好队,有序进入。
要做到不大声喧哗、不追跑,轻声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如果有音乐或歌曲在播放,让学生养成聆听着音乐或歌曲自然走到位置上坐下,并安静地等待上课。
2、歌唱的常规音乐课的歌唱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歌唱姿势一级轻声歌唱的习惯。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如何更好地唱出歌曲的情感与美感。
能根据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唱出歌曲的感情。
3、聆听音乐的常规在欣赏乐曲、聆听歌曲时要求学生做到安静,不讲话,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可以用想象、自我陶醉,以及身体来表示,如闭眼想象、或有节奏地摇晃身体或做简单的动作,但不可妨碍他人的欣赏,培养学生安静聆听的好习惯。
4、器乐练习的常规器乐进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要求学生在练习时才能打击乐器,练习时要注意姿势准确。
演奏结束要轻放乐器,养成爱护乐器的好习惯。
一、问题的提出良好的教学常规是教学有序进行的保证,没有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无法进行有效学习的。
请看以下几节音乐课中的镜头:(镜头一)音乐活动时,学生们异常活跃,教室里炸开了锅:有的叫、有的喊、有的跳……一些调皮的学生甚至离开了座位,到处乱窜,尽管老师喊破了喉咙也很难让学生安静下来。
(镜头二)欣赏音乐时,学生有的说话,有的做小动作,有的无精打采……学生讲好的声音覆盖了音乐的声音。
(镜头三)唱歌时一些学生扯着嗓子,摇头晃脑大声的演唱,给优美的歌曲增添了极不和谐的声音。
(镜头四)教师说:把葫芦丝拿出来或把书收起来等……话音还没落,教室里已成为吹奏葫芦丝或杂音的海洋,教师无法操纵局面,教师的声音声音再大也很难压住。
小学音乐课班级规章制度
小学音乐课班级规章制度一、学生行为规范1. 尊重老师和同学,遵守课堂纪律,不打闹、不随便说话;2. 上课时保持安静,认真听讲,不讲话、不玩手机;3. 遵守课堂规定,不吃东西、不喧哗、不擅自离开座位;4. 爱护教室和学校财物,不在墙上乱涂乱画;5. 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6. 遵守学校安全规定,注意安全,不在教室内奔跑、不乱拍桌椅;7. 着装整洁,不穿露肩露背的衣服,不穿拖鞋或高跟鞋;8. 尊重音乐老师和同学的劳动成果,不漫骂、不批评他人。
二、学习规范1. 完成作业,认真复习课堂内容,按时交作业;2. 积极参加课堂活动,踊跃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3. 听从老师的指导,认真练习乐器或唱歌,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4. 遵守考试纪律,不作弊,不抄袭,不帮助他人作弊;5. 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6. 认真学习音乐知识,了解音乐历史和音乐文化,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三、活动安排1. 定期举行音乐比赛和表演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2. 组织音乐实践活动,例如合唱团、乐器演奏团等,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3. 制定音乐教育计划,包括音乐课程安排、学习内容和教材选择等;4. 推荐学生参加学校音乐比赛、校际音乐比赛和音乐培训班,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5. 组织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参加音乐讲座和音乐课外活动,拓展音乐视野。
四、奖惩制度1. 完成作业、积极参与活动、表现突出的学生将获得音乐小红花、奖状等奖励;2. 违反规定、表现不好的学生将受到批评、警告、记过等处罚;3. 遵守规章制度、表现优秀的班级将被评为音乐模范班、音乐之星班等荣誉称号;4. 学生在音乐比赛中获得成绩的将得到奖金、奖品等激励。
五、家长配合1. 家长要关心孩子的音乐学习情况,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音乐活动;2. 家长要提醒孩子遵守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3.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音乐教育工作,参与学生的音乐活动,支持学校的音乐教学;4. 家长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水平。
小学一年级音乐课堂上的常规
小学一年级音乐课堂上的常规
引言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们开始接触音乐的时候,音乐课堂上的常规对于孩子们的研究和兴趣培养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学一年级音乐课堂上的常规。
课前准备
在音乐课堂开始之前,老师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 准备好音乐教材和音乐器材,确保教学资源齐全。
- 设计好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有条不紊。
进入课堂
进入音乐课堂后,老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和孩子们打招呼,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 通过简单的音乐游戏或歌曲引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 引导孩子们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高、音符等。
- 引导孩子们研究基本的音乐技巧,如击鼓、弹琴等。
课堂互动
在音乐课堂上,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 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合唱、合奏等。
- 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 提供机会让孩子们表演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增强孩子们的
自信心。
课后总结
课堂结束后,老师需要进行总结:
- 回顾课堂内容,巩固孩子们的研究成果。
- 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
热爱。
- 布置一些音乐作业,让孩子们在家继续巩固研究。
结论
小学一年级音乐课堂上的常规对于孩子们的音乐学习和兴趣培
养至关重要。
通过良好的课堂准备、积极的互动和有效的课后总结,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音乐的基本认识和技巧,培养他们对音乐
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音乐教学常规
小学音乐教学常规一、课前常规:1、音乐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完整的教学计划。
2、音乐教师必须按照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
3、音乐教师仪表庄重,提前到达上课地点做好上课准备。
二、课堂常规:1、上课铃声响前进教室,带领学生有次序地进入教室,调整好学生情绪,安静坐好。
2、教学目标掌握适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讲解与启发相结合。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学会唱歌。
3、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正确学习音乐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教师要树立良好形象,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及时进行教学评价,严格要求与教育疏导相结合。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
5、课结束前,师生共同对本课堂进行小结讲评,布置练习作业。
6、下课时,请学生排好整齐的队伍,一组组出教室。
三、课后常规:1、课后,教师应主动询问学生对本课堂教学的意见,认真做好课后记。
2 教师对缺课或学习跟不上的同学做补课或指导。
四、音乐兴趣活动:1、在上好课的同时带好训练队,带领学生训练认真、负责。
2、定期组织小型多样的趣味音乐活动、音乐竞赛。
五、学习评价:1、教师认真做好学生学习评价工作。
通过预先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2、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态度、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进步程度。
评价方法可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
3、及时使学生了解评价结果。
既要改变以往的考试、测验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又要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使评价成为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
教研音乐课教学常规(3篇)
第1篇一、引言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音乐素养、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为了确保音乐课教学质量,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教研音乐课的教学常规。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
2.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他们具备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1. 基础音乐知识:乐理、视唱、练耳等。
2. 音乐欣赏:中外名曲、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3. 音乐创作:歌曲创作、器乐演奏等。
4. 音乐活动:合唱、乐队、舞蹈等。
四、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1)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
(2)准备教学所需的教具、课件等。
(3)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兴趣,做好教学对象的摸底工作。
2. 实施阶段(1)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游戏、歌曲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实例,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
(3)练习环节:通过视唱、练耳、器乐演奏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音乐欣赏:播放名曲、民族音乐等,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5)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创作、器乐演奏等实践活动。
(6)音乐活动:组织合唱、乐队、舞蹈等集体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总结阶段(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教学成果。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教学过程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3. 教学反思: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常规管理1.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2. 课堂纪律严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小学音乐课堂常规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音乐课堂常规的基本要求一、音乐教学准备(一)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1.教师应在每学期开学前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并按我校规定及时报送备案。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2.学期教学计划的内容应包括指导思想、学情分析、全书教材分析、总体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课外活动安排等。
3、在保证达到《音乐课程标准》对所教学段总要求的前提下,经学校批准,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或教学改革的需要对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广度和深度作适当的调整,尤其应按课程标准要求在乡土音乐教材方面积极予以开发。
(二)备课1.准备教材。
首先要熟悉课程标准,仔细体会学科的概念、价值和性质。
在此前提下,要明确这一时期的目标和内容,确定重点和难点,梳理和规范教学语言,科学设计各种教学情境。
2、备学生。
教师应充分尊重、关注每一个学生,掌握学生的年龄、个性、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等情况,设想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思考相应对策,认真考虑教学内容的生成性与不同基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备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的内容及学生实际选择不同的教学活动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给每个学生参与和思考机会。
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创设新颖生动、情趣共济的教学情境,并美化自己的形象和教学语言,以实现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审美感。
4、提倡校内或联盟校合作的各种集体备课,但应在集体备课提供基本思路的基础上予以修改及具体化。
5、小学低年级1—2年级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3—6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音乐课堂常规师生问好教案
音乐课堂常规师生问好教案教案标题:音乐课堂常规师生问好教案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音乐课堂常规,学会正确的师生问好方式。
- 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 培养学生的礼貌和自信心。
适用对象:小学音乐课程,年级不限。
教学准备:1. 音乐课堂常规师生问好示范视频或录音。
2. PPT或教学板书。
3. 学生姓名卡片。
4. 课堂常规师生问好演练练习卡。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播放音乐课堂常规师生问好示范视频或录音,引导学生聆听和观察。
2. 引导学生观察示范中师生之间的问好方式和姿势,提问如下:- 你注意到了什么?这种问好方式看起来是否礼貌?是否对他人表达了尊重和关心?讲解(10分钟):1. 以PPT或教学板书的形式,呈现常见的问好方式和示例。
2. 解释每种问好方式的表达含义和适当使用时机。
3. 强调礼貌和尊重的重要性,并和学生们一起讨论。
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随机分成两组,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个姓名卡片。
2. 第一组学生担任“老师”,第二组学生担任“学生”。
3. 请所有“老师”站成一排,所有“学生”站在“老师”面前。
4. 老师们需要根据发放的姓名卡片,用适当的问候方式问好学生。
学生们则礼貌地回应。
5. 反之,学生们成为“老师”,老师们成为“学生”,重复步骤4。
总结(5分钟):1. 结合活动,总结学生们在和伙伴们问好时的表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强调在音乐课堂中正确问好的重要性,促使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的建立。
拓展活动:- 学生小组互动问好比赛: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通过问好表演比赛来展示问好的方式。
- 制作问候卡片:学生们可以设计和制作自己的问候卡片,用于在学校和其他场合与他人问好。
评估方式:- 老师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正确、礼貌地与他人问好。
-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是否遵循询问的规则。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学生参与活动,鼓励他们积极表现。
音乐老师上课规章制度内容
音乐老师上课规章制度内容一、课堂纪律1. 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和同学,不得在课堂上大声喧哗或互相干扰。
2. 学生应该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安排,不得迟到早退或擅自离开教室。
3. 学生应该认真听讲,不得打瞌睡、玩手机或进行与课程无关的其他活动。
4. 学生应该遵守课堂规则,不得在课堂上吸烟、吃东西或进行其他不雅行为。
5. 学生应该尊重乐器和教室设施,不得随意摆弄或损坏乐器和设备。
二、作业和考核1. 学生应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且按照要求准确、认真地完成。
2. 学生应按时参加老师安排的考试和考核活动,不得缺席或迟到。
3. 学生应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和互动,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音乐技能。
4. 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积极参加各种音乐比赛和演出活动。
5. 学生应遵守学校的学术诚信规定,不得抄袭他人作品或进行作弊行为。
三、个人修养和礼仪1. 学生应尊重师长和长辈,遵守社会公德,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 学生应保持学习热情,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得懈怠或失去信心。
3. 学生应注重个人形象和仪表,穿着整洁得体,展现出优雅和文明的气质。
4. 学生应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公益活动,为人师表。
5. 学生应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不得沉迷于不良嗜好或疏于自我保健。
结语音乐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修养。
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些课堂规章制度,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行,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修养。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遵守这些规定,与老师共同努力,共同进步,用音乐之声传达出我们的情感和理想,为美好的音乐世界贡献一份力量。
愿音乐永远在我们心中奏响,伴随我们终身。
谢谢!。
小学音乐课堂常规
小学音乐课堂常规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小学音乐教学常规1、基本学习常规▲提前5分钟到规定教室上课,不迟到、不旷课常规.这是在音乐教室上课(de)一种常规.(如果不是在音乐教室,就让学生在下课时准备好音乐书等学习用品就行了.)第一节音乐课由老师带学生入教室,并为每位学生安排好各自(de)位置,然后告诉学生今后上课都要提前到音乐教室,也就是说前一节课一下课就带着音乐书到音乐教室.找到自己(de)位置,然后把书本放下,等待上课.并告诫学生除非没有到学校,否则不允许请假,凡是上音乐课都要到音乐教室.本常规存在(de)意义:如果这一常规没有很好地落实,那么势必造成上课铃声响后,学生三三两两地进教室,如果该班离音乐教室较远(de)话,那么大量(de)时间就浪费在路上,而且,学生到音乐教室(de)时间有早有迟,给教师组织教学带来了很大(de)麻烦,一节课只有40分钟时间,如果再浪费了5至10分钟时间,那么学生就会少学很多东西,教学效率就会明显下降.所以让学生提前5分钟到教室,时间一到马上上课,从上课铃声开始响到铃声结束学生就要在位置上坐好.尽量做到不浪费1分钟时间,确保课堂效率.说到旷课,如果学生从第一次开始找个借口不来音乐教室上课,那么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所以,我们在一开始就要“打好预防针.”这也就需要其他学科(de)老师共同努力,不要在音乐课上让学生留在教室或办公室,一旦学生开了这个先例,那么今后就会不断地出现这种自由主义者,他们会自作聪明地认为:音乐课可以不上.这就给音乐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de)麻烦.同时这种自由主义现象会由这一学科牵引到其他任何一门学科,包括在语文、数学学科也会出现这种自由主义者.所以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合作(de)状况会影响到学生学习心理状态.我们应从一开始就不要给学生开这个自由主义(de)先例.▲摆放书本常规:在音乐教室里,学生在下课时就应该把书本放在两张凳子(de)中间,同桌间(de)书本叠放在一起.如果在教室就让学生把书本放在桌子(de)左上角.告诉学生书本所放(de)位置,并请两位学生示范,刚开始每节课都要强调,以后学生养成习惯后,只要偶尔提醒一下就可以了.本常规存在(de)意义:这样把两同桌(de)距离稍稍拉开,避免同学间上课互相干扰,同时,这样放书本比较节省地方,因为凳子本身就不大,各自放一个地方,就会太占空间,而如果书本放在膝盖上,那样会影响上课,如律动、表演,或玩打击乐器,膝盖上(de)书都会影响正常课堂活动,所以这一规定也有它存在(de)必要性.▲翻书常规:当老师说:“请小朋友把书本翻到第X页.”小朋友们就要以最快(de)速度把书轻轻地翻到该页,不能边翻书,边说话,也不能速度太慢.翻好书后马上举手,以此来说明自己已经翻好了.我们可以做一个翻书比赛(de)游戏,看看哪一个小朋友翻得最快,请翻好书(de)小朋友举手,如此反复几次,以后再偶尔请醒一下即可.本常规存在(de)意义:此常规虽然是非常细小(de)事情,但是如果做到了,那么就会直接提高了学习(de)效率,相反,如果一个班级,待老师说“请小朋友把书本翻到第X页.”接着就是闹哄哄(de),有(de)翻得快,有(de)翻得慢,更有(de)翻到哪里都不知道,有些小朋友还乘机与周围同学讲上几句,这样,老师就势必要花一些时间让大家安静,这就破坏了课堂氛围,而且也在浪费课堂时间.相反,如果翻好书后学生马上举手,这就很清楚地知道哪些学生是在与老师积极配合(de),而哪些学生可能有困难,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需要老师提醒(de),同时,让学生翻好书后马上举手,这就让学生翻好书后有事可干(举手),从而避免翻好书(de)孩子无事做,而开始讲话(de)情景.▲举手常规:想回答问题,或者是有什么事情需要上课同老师讲(de),请小朋友们先举手,举手后老师请到了才可以回答,没经老师同意,不能边举着手边说话,否则会影响正常上课秩序.出几个简单(de)问题,如音符(de)唱名等刚教过(de)知识,虽然大部分孩子都知道它(de)唱名,但是要求小朋友们一定要举手,老师点名后才站起来回答问题.多试几次,然后再换个问题再提问,也同样要求小朋友做到这一点,慢慢地学生就会习惯这种常规.本常规存在(de)意义:小学生必须讲清楚这一常规,否则课堂上会时常出现课堂学习以外(de)声音,扰乱正常上课秩序,这一常规要求学生起立后再发言,避免了随便说话(de)习惯.或者是有些小朋友还没有来得及思考一遍,就有小朋友提早把答案给报了,形成只教个别学生(de)不良状况.这一常规(de)提出,就在于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小朋友们思考后举手回答,等大家都思考一遍后再请一个学生来回答,那么这个问题(de)提出就显得更有意义了.▲告状常规:在第一节课时,老师就应该跟学生说:“一般情况下,如果你们随意(de)告状,那就要浪费很多上课(de)时间,这样我们就没有时间做音乐游戏,或者进行音乐表演了.”再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告状呢”提醒小朋友们是下课时间才可以告状,如果你觉得这件事非要上课告状,那么,一定要举手经老师同意才站起来说.“下课时告状最好是你把要告状(de)小朋友也带过来.这样你就能帮助他进步了,告状(de)目(de)是让其他小朋友得到进步,下次改正这个缺点,成为大家都喜欢(de)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告你们(de)状,你首先要谢谢他,因为他是希望你学得更好”在课堂上,如果还看到有小朋友举手,老师就有必要提醒:“你们如果要告状放在下课,否则上课时间就少了,我们就没有时间进行音乐游戏或音乐表演了.”这样可能有些学生会自觉地放下手,如果还举着手,老师才问:“你(de)问题一定要在上课解决吗”如果学生这次告状(de)内容也是无伤大雅(de),老师就要告诉他:“你(de)问题也可以放在下课时说.”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在上课时随便告状了.本常规存在(de)意义:低年级学生很喜欢告状,他们不知道上课告状会影响学习,所以老师就有必要告诉学生告状(de)目(de)就为了使那些小朋友更快地进步,以提高课堂效率.明确了告状目(de),告状时就会减少出现偏击.被告状(de)小朋友也不会因此而不喜欢告状(de)小朋友,反而在老师(de)鼓励下去感激别人.▲起立坐下常规:无论是一个小朋友起立或坐下,还是集体起立或坐下都要快速,做到不发出声音(包括嘴巴闭上,凳子也尽量不要发出声音来.)而且起立虽然要快速,但是不能跳着起来.让全体学生听到老师弹上行音阶就马上起立,并及时表扬站得又快又好而且不发出声音(de)小朋友,坐下时也如此,刚开始要反复几遍训练,以后偶尔训练几次.本常规存在(de)意义:如果做到快速起立或坐下,那么就可以节省一些时间,反之,如果请一个学生回答问题,被请到(de)学生犹豫半天才反应过来,再如请一组学生起立,这一组学生又需要浪费几分钟,这样课堂(de)效率就大大(de)减低了.如果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用好每一分钟时间.▲站姿常规、坐姿常规:学生起立回答问题等时,要大方,双腿不要乱动,眼睛要看老师或看同学们.坐时两腿并拢,背挺直,注意力集中,不要做小动作.师:“一个人站得好,坐得直给人(de)感觉就是精神非常好,换句话可以说,这个人气质不错,希望女孩子们拥有小公主一样(de)气质,男孩子们拥有小王子一样(de)气质”让学生站或者坐,站时应该如何,老师要事先讲清楚,并做一下示范,然后请几个学生来站(或者坐),请大家说说这位小朋友站姿和坐姿符合要求吗并及时纠正站姿和坐姿.本常规存在(de)意义:主要是培养学生个人气质,我认为,音乐课不但要让学生学会音乐,而且要让学生提高自身(de)素质(包括个人气质培养,俗话说:“站如松,坐如钟.”这样(de)人看上去精神特别好,而且给人一种气质高雅(de)感觉.)据有关报道:孩子们年龄太小,正值骨骼发育时期,如果不良坐姿长期得不到纠正,甚至形成坏习惯,势必将造成他们(de)脊柱发育不良.歌唱时,只有在良好(de)姿势下才能正确地歌唱(或发声练习).▲培养学生积极发言(de)良好常规:告诉学生:回答问题时要不卑不亢,把自己(de)想法大胆地表现出来,虽然可能你说(de)答案是错(de),但是至少你自己认为这个答案值得一提,你们就应该大声地把他讲出来.还要告诉学生:一个问题只能是由一两个同学回答,不可能所有(de)学生都能够回答,举手是代表你已经知道这个问题(de)答案,并不一定老师就会请到你.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长期举手没被老师请到而放弃举手(de)习惯.尽量让所有(de)孩子都有机会在音乐学科中发言或表演,难度大(de)问题请比较聪明(de)孩子来回答,一般问题可以请其他普通学生来回答,能力弱(de)孩子我们可以让他们重复其他孩子答过(de)问题,这样既有利于知识巩固又给那些平时表现很少(de)孩子一个表现(de)机会.教师自身尽量创设宽松(de)环境,提供学生想发言,勇于发言(de)一个情境,使学生们感到心理安全、自由,从而敢问、敢说.常规存在(de)意义:1、积极发言可以使孩子们学得更扎实.2、积极发言有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de)学习心态与积极(de)人生态度.3、让所有(de)孩子都有机会在音乐学科中表现自己,其实也是培养所有孩子对这一学科(de)兴趣.▲培养认真听课(de)良好常规:认真听课是指老师在讲解,示范等过程中,学生保持安静,并集中注意力到这一事件中去,边听边思考(de)一个过程.不允许做小动作,说话.直到老师要求进行交流时才可以与周围同学进行讨论,或举手提出自己(de)见解或疑问.从道德规范要求,告诉学生:一个有修养(de)人在听别人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专心听清楚别人说话(de)内容.不随意打断别人(de)讲话,认真地听,等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de)观点①.从尊敬老师要求:孔子是大教育家知识渊博,但是他还是很好学,30多岁还去拜老子为师,“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de)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de)‘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de)见解.②”我们可以对学生说:“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向孔子学习,尊敬老师,虚心学习,成为知识渊博(de)人.尊敬老师最重要(de)就是表现在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从认真听课(de)目(de)来讲:只有认真听讲,才能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本常规存在(de)意义:这是学生最起码(de)规范,认真听讲与尊敬老师有关,认真听讲了,上课(de)积极性就高了,学习兴趣就浓了.认真听讲有利于老师更好地上课,一节课(de)好差与学生(de)配合很有关系,而学生配合老师,那么这节课就能上得更好,学生得益也就更多.2、音乐学科特殊学习常规▲课前律动常规:律动活动来源于对现实生活(de)模仿,是运用肢体语言,艺术化(de)再现生活,具有游戏性和表演性,是孩子们所喜欢(de)一种活动,也是孩子们易于掌握和参与(de)一种艺术表现活动③.这一常规要求学生眼明手快,而且还会听音乐,律动时尽量动作一致,个别学生做得不好老师应及时指出来.要求做动作时嘴巴不要发出声音,动作要到位,眼神也要到位.律动(de)内容可以是孩子们即将要学(de)一首歌曲,老师把它编成一系列简单(de)动作,还可以是一段轻快(de)音乐欣赏,如:描述着春天早晨,听到公鸡喔喔叫,小朋友起床,洗脸、刷牙,背起包,和小伙伴去春游(de)情境动作.本常规存在(de)意义:律动对促进孩子身心发展有重要作用,快速集中学生(de)注意力,把学生(de)注意力从课外转移到课内,并通过律动中音乐与动作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同时也活跃课堂气氛,使孩子们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律动还可以增强孩子(de)节奏感,提高孩子(de)想象力和表演能力.律动可以锻炼孩子们动作(de)协调性,并有利培养孩子集体主义精神和遵守纪律(de)良好品质.▲搬凳子常规:一节课中,我们通常进行曲谱及歌曲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看到曲谱,使歌声统一,我们喜欢让学生把凳子放成方形(de),如图:但是,在歌表演过程中,我们又需要比较宽畅(de)地方,所以要改变凳子(de)位置,一般情况下,我让学生把凳子位置摆成马蹄形,如图:这样就能留出大量(de)空间给学生表演.那么这个摆放凳子就必须有一定(de)常规性,当学生学完一首曲子后,进行表演,教师就弹上行音阶(12 34 56 7),学生起立后,教师马上弹拍(de)柱式音,表示搬凳子开始了,看到学生差不多搬好了,就弹从高到低(de)爬音,意思是希望同学生开始安静下来,再弹三拍柱式音表示:坐坐好.这样搬凳子就结束了.搬凳子常规是这样建成(de):老师先告诉同学们应该把自己(de)凳子往哪里搬,主要是坐在中间(de)学生要搬,如坐中间(de)一排,后四桌(de)同学搬到边上,前三桌(de)学生往教室后面搬.由于歌表演是放在一至三年级学生中(de),所以,教师尽管讲得很清楚了,他们也不一定会搬,教师必须让学生搬一次,这样他们就会明白了,我先让坐中间(de)后四桌学生分别搬到边上,中间(de)前三桌学生往后退,最后形成一个马蹄形.搬好后让学生看看左右,并要求他们记住自己(de)位置,随后让他们搬回原位,配上音乐再试一次,老师边弹边解释这个音乐所代表(de)意思.如此几遍,学生就会搬了.如果下次学生搬时出现搬凳子说话声音很响,速度很慢(de)情况,可以让学生再搬一次,并告诉他们搬凳子时间太长了,会使表演(de)时间缩短,或者就不表演了.而这个年龄(de)学生又恰恰特别喜欢表演.所以他们在老师让他们搬几次凳子后,就会提高搬凳子速度,而且也学会了听音乐搬.本常规存在(de)意义:在一节课(de)四分之三时间,特别是一年级学生,他们天性好动,所以,此时(de)学生思维也处于疲劳状态,如果再让学生坐得认认真真听老师讲,那是挺困难(de)事,这个时候让学生活动一下,放松一下特别有意义.于是,我接下来(de)环节就是安排学生表演歌曲.但是歌表演按照原来(de)位置做动作,显得空间太小了,通过搬凳子游戏让学生留出一定(de)空间进行活动.▲集体舞常规:集体舞也是一种舞蹈,这里指(de)是一种带有群众性(de)非专业化(de)娱乐性(de)舞蹈.在课堂中,教师用歌曲及有关欣赏曲目为孩子们编一些简单(de)集体舞,一年级学生刚学(de)集体舞蹈可以是动作简单,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模仿,动作由一个学生单独完成(de)集体舞,到两个同学共同来完成(de)集体舞,然后到大家一起来完成(de)集体舞,由简单到复杂.刚开始可以由老师编好动作教孩子们,等孩子们对集体舞有一定(de)认识后,再让孩子们自已参与编一组动作,如果有能力(de)话,还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几个队型和集体舞蹈造型.本常规存在(de)意义:“舞蹈可以修身养性,陶醉于和谐(de)韵律,不知不觉中就可达消除疲劳、陶冶情操、康复机体、消除心理障碍(de)功效.舞蹈还具有调整人际关系(de)作用,由于集体舞是群体运动,在集体场所进行,能使参加者体验到个人与集体(de)关系,起到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de)作用.舞蹈还可以提高审美情趣,集体舞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de)运动项目,其综合性、艺术性很强,具有丰富(de)美学内容.通过跳集体舞,培养孩子们合作(de)意识和交际(de)能力,形成开朗、乐观(de)个性,培养学生健美(de)身体形态,发展学生动作(de)协调性、节奏感、韵律感.群体(de)配合,队形(de)变化,音乐(de)配合,构成一幅幅刚健、优美、丰富多彩(de)动态画面,给人欣赏(de)同时,把自己看到(de)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服饰美和听到(de)音乐美结合起来,心理健康和集体舞(de)健康意识,主导着每一个参与者喜欢(de)神经,而不是与是紧张、邪念共舞.④”由于它(de)广泛性和群众性,吸引了大多数(de)孩子尽情地,忘我地全身心地投入,在他们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变换队形(de)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相互信任相互协调能力,和较强(de)集体荣誉感.让学生进行集体舞学习,是音乐教育发展(de)必然趋势.3、音乐学科共有学习常规▲节奏练习常规,使用打击乐器常规:在学生学习歌曲之前,让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及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使用打击乐器(de)常规:1、下课时不要用打击乐器在教室内外发出嗓音.2、并在下课(de)时候就将打击乐器放在固定地点.3、上课时,老师没有要求拿出打击乐器时,请小朋友不要随意拿出来,更不能让打击乐器发出响声影响上课.节奏练习(以一年级歌曲大家来劳动配伴奏为例.)1、出示:(拍手)2、跟老师边念边拍节奏.3、请一位学生带领大家一起根据音乐拍节奏.4、出示:(边念“打敲敲打空”边跺脚),“打”就是两双筷子互相敲击,“敲”是指用筷子(de)一头垂直轻击凳子.5、请一位学生带领大家一起根据音乐边念边用脚跺出节奏.6、出示:分组请两个学生带自己组(de)学生打节奏,并配上音乐,形成两种不同(de)伴奏音效.在培养“使用打击乐器常规”时,我们先告诉小朋友有关注意事项,然后,一项一项进行落实练习.首先,告诉小朋友在音乐教室上课时,打击乐器以后都放在凳子(de)旁边,如坐在左边(de)孩子放在凳子(de)左边地面上,坐在右边(de)孩子把打击乐器放在凳子(de)右边地面上.(放在一般教室上课,把打击乐器都放在抽屉里)如果上课老师需要拿出打击乐器时,数:“一、二、三”看看谁拿得最快,当老师说大家不需要打击乐器时,看看谁能最快把打击乐器放回去,如此反复练习几遍.告诉小朋友打击乐器(de)拿法,以及,老师没有要求同学们使用打击乐器时,要让自己(de)打击乐器听话,不要发出声音,比一比,谁(de)打击乐器最听话.这些训练要多进行几遍,使学生明确打击乐器使用常规,保证课堂上不要随意发出各种声音影响上课.本常规存在(de)意义:1、通过节奏练习能有效培养孩子们(de)音乐节奏感;2、通过节奏练习中双声部节奏练习,为孩子们今后学习合唱打下了坚实(de)基础;3、通过使用打击乐器常规(de)培养,使孩子们与老师配合更为密切,有效地提高了学习(de)效率.否则我们每次都在强调让学生安静,课堂秩序就会显得混乱,课堂效率自然就不会高了.4、“打击乐器教学是团结协作(de)教育.活动中不仅有机会为集体贡献一份自己(de)力量,还能获得知识,体会到合作(de)美妙.音乐内在(de)节拍、节奏、声部配合等都有助于形成高度纪律性和高度艺术性(de)集体,使学生获得共同创造艺术表现(de)集体荣誉感.培养了每个参与者在愉快(de)、不强迫(de)形式中自愿遵守规则(de)习惯,培养了自律和自我激励,学习了与他人(de)非言语(de)交流形式和默契配合,学会了理解、接纳、欣赏他人.⑤”▲划拍常规:从每一首曲子中从找出典型(de)一乐句,让学生对此进行划拍,如国旗国旗真美丽中选一乐句:,为此进行划拍,变成,教师讲解划拍规则后,请个别学生上台划拍,然后,课后请全体学生分别回去把这一乐句划给组长看,作为这节音乐课(de)作业.本常规(de)存在(de)意义:通过划拍让学生了解音符所唱(de)时值,当学生掌握划拍技能后,今后遇到新(de)曲谱能够通过自己认谱,奏出或唱出曲子(de)旋律,为自学歌曲作好准备.同时从每节课落实一乐句(de)划拍旋律入手,积少成多,让学生在不断(de)练习中巩固划拍这一知识点.▲学习曲谱常规:从学习第一首歌曲开始就让学生唱一唱这一首歌曲(de)曲谱,长期坚持每学一首歌曲都要唱其中(de)几句曲谱,以此来增加学生(de)识谱量,提高学生(de)识谱能力.(以教一年级国旗国旗真美丽曲谱为例)第一步:复习音符唱名.挑出这首歌曲中(de)有关音符,请个别学生来说说它们(de)唱名.如教一年级国旗国旗真美丽(de)曲谱前,就可以让学生先认一认:、6、5、3、2.第二步:唱一唱两小节(de)旋律.请大家跟老师唱唱这几句(或者是请个别学生带大家唱唱这几句)第三步:逐句跟老师唱曲谱.教师唱一句曲谱,学生跟唱一乐句曲谱,如第一乐句,老师唱,学生跟老师唱.第四步:师生对唱.如:第一乐句,老师唱,学生马上就能跟出.此时学生连听带唱已经有几遍(de)跟唱经历,对曲谱已形成粗步(de)印象,再让学生与老师对唱,就不再难了.此常规存在(de)意义:1、为歌曲学习作好铺垫,如果轻声让学生唱曲谱,学生(de)音准掌握就更好了.2、曲谱学习为以后(de)自学曲子作好准备.当学生有了一定(de)识谱能力后,那么他们将会更快更准地唱好一首歌曲,而且也有可能根据书上(de)谱子,自学歌曲.3、曲谱学习是音乐教学(de)基础.教育不只是为了让学生一味地学习前人(de)知识,而是在前人(de)基础上进行创新.但一切地创新都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没有基础(de)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见曲谱在音乐教学中(de)重要作用.4、此常规由易到难,逐步加深,使学生学曲谱不再感到困难,并从一开始就养成曲谱学习(de)良好习惯,从而对曲谱学习产生兴趣.▲师生对唱常规:如老师唱前半句,学生唱后半句.(以教一年级国旗国旗真美丽歌词为例)第一步:逐句跟唱全曲.如老师唱第一乐句“国旗国旗真美丽.”学生跟唱这一句.第二步:师生对唱.师:请小朋友们来接唱,比如说,老师唱“国旗国旗”,小朋友们就接着唱“真美丽”.本常规存在(de)意义:这一方法对于一年级识字不多(de)学生来说其作用是:当歌词太多时,学生不容易一下子记住,但是如果分开歌词只有半句就比较容易掌握.▲模唱常规:也就是说用一个母音哼唱全曲.让学生跟唱母音,如发一下“u”,给学生示范一下如何模唱,并让学生轻声哼唱全曲.刚开始老师逐句教学生模唱,渐渐地放手让学生随琴轻声模唱.本常规存在(de)意义:模唱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音,良好地模唱形式能帮助学生打开声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发声方法,把歌唱得更动听,同时模唱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歌曲过程中唱准音.最为重要(de)是能够进一步整体感知旋律,能加强学生对该歌曲(de)记忆.▲音乐欣赏常规:“音乐欣赏(de)过程就是感情体验(de)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de)感情内涵进行体验(de)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de)情感和音乐中表现(de)情感相互交融、发生共鸣(de)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de)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de)专家来说,情感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de)一种心理要素.⑥”音乐欣赏时注意把握学生(de)注意力⑦:用动作表演来吸引学生(de)注意力,如欣赏管弦乐曲时,让学生做出吹长号、吹双簧管、拉小提琴等动作;再如欣赏龟兔赛跑这样(de)曲子时,让学生扮演其中(de)角色进行动作表演.用打击乐器为欣赏曲目伴奏,给学生一组节奏,让他们用筷子,桌子,凳子,等身边(de)“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比如首先我们大家一起利用筷子和桌子打一组节奏,并请一位学生带着全班同学打这组节奏;接着,我们利用拍手和拍桌(轻轻拍)再学习打另一组节奏,也请一位学生带大家一起打这组节奏;最后请这两位学生带一部分学生为歌曲伴奏,然后合起来为歌曲伴奏.用学习主题旋律欣赏歌曲,把主题旋律(de)曲谱写出来,用对唱(de)方法,学习部分曲谱,再利用模唱巩固熟悉旋律,有歌词(de)加入歌词唱一唱.本常规存在意义:有利培养学生良好(de)欣赏音乐(de)习惯;利用动作表演来吸引学生(de)注意力,提高学生对音乐(de)理解能力,培养了学生对音乐形象(de)表现能力;利用打击乐器为欣赏曲目伴奏,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de)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de)理。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常规管理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小学低段的音乐教学,是学生音乐启蒙阶段的学习。
和其他课程一样,音乐学科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更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当学生养成了各种好习惯后,会使学生学习更自觉、更有效;逐步适应学校生活,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到集体学习生活中。
所以,教师在小学低段的课堂音乐教学应注重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常规,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要有计划并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音乐课的常规训练,对教师上好以后的音乐课,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低段音乐课堂教学常规的缺失及成因低段音乐课的常规训练和其它学段相比,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不同点在于低段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学习习惯没有完全定型,课堂中容易出现打乱正常教学的顽皮行为,需要教师时刻提醒和监督。
比如,聆听音乐不能做到静听;跟着节拍做动作时,部分学生过于兴奋自由,任凭老师喊破喉咙也停不下来;或者是耳朵不去听音乐,喜欢自己乱蹦乱跳,往往打破良好的教学氛围;回答问题时,只管自己的答案,而不愿仔细倾听其他小朋友回答的内容,或者趁机乱说乱讲,忙成一团;为歌乐曲伴奏时,某些学生拿着乐器乱挥乱舞。
这些音乐课堂上出现的常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
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学操作上的偏差,教学方式缺少情趣,不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等。
比如:教学内容安排过多或过少;讲课的速度过快或过慢;表达能力欠佳;缺乏活力等。
有些教师则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做出过敏反应,处处设防,动辄对学生大加训斥,让学生在课堂里感到压抑甚至害怕,这样一来,不仅无助于维持课堂秩序,而且还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情绪。
尤其是对低段学生来说,也更是容易产生因害怕老师而实际效果并未见好。
从学生方面来看,小学低段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学生的视、听、说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因而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不敏感、不专心,甚至烦躁不安行为;有些神经发展迟缓或神经功能障碍也会造成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出现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大声怪叫、注意力不集中等多种课堂问题。
多重维度强化音乐课堂教学常规
多重维度强化音乐课堂教学常规摘要课堂教学常规是课堂教学秩序的有效保障,是提升课堂教学质态的有效途径。
音乐课堂教学常规是关乎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工程,牵扯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
率先垂范,常规在言行中呈现;关注细节,常规在细微处闪亮;强化聆听,常规在互动中凸显;多方配合,常规在立体中彰显,从不同的角度强化音乐课堂教学的常规效益,从而在根本上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率先垂范关注细节强化聆听多方配合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魅力、实施高效美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音乐教育对于陶冶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情操、培养他们创新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新的课程改革之中,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改革纲要再次将小学音乐教育定位于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上,将音乐学习的常规纳入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事实上,小学阶段正是给学生以基础性的习惯率先在学生的生命质态中树立音乐学习的意识。
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该强抓常规意识,为保证音乐课堂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利用无限大的空间来激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致。
一、率先垂范,常规在言行中呈现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下,学生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自身的习惯、常规意识已经逐步淡化,包括在校的表达有转向家庭的趋势。
而且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微妙其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双方的关系,势必会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
很多时候,学生并非不愿意向善,而是无法向善,他们没有学习的榜样,没有赶超的目标。
学生常常误认为自身的实践行为就是标准化的。
此时,教师需要运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和人格魅力,在音乐展示中为学生树立标尺。
笔者在课堂中经常鼓励学生用音乐的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克服害羞、胆小的心理。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身不仅要做到,而且还要做得出色。
用歌声与学生交流,就是我做出的表率之一。
教师的率先垂范,不仅是给学生水平的展示,也是对学生进行的水到渠成的音乐熏陶,更是用自身的言行力量激发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我的一种示范。
音乐课堂教学常规
音乐课堂教学常规中小学音乐教学常规是一种规范,旨在引导教师正确执行国家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音乐素养。
教师要认真遵循常规中规定的原则要求。
建立教学常规的意义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学生终身必备的音乐文化体系,培养符合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为最终目标。
同时,规范教师的音乐课堂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使得教学目标达到较完满的实现,最终完成教育教学的基本目的。
此外,夯实音乐教学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保证优良的教学质量也是建立教学常规的意义之一。
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教学的法定依据,指导课堂教学包括领会课程价值,如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价值、文化认知与传承、社会交往与良好品性的养成,通过这几个价值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熟知音乐课的性质,如是人文—艺术学科的一个重要教学领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此外,教师还要牢记课程基本理念,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等。
明确课程设计思路包括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对原有的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拓展,强调研究主体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亲身参与,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研究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和音乐认知特点,应该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同时,在设计课程内容标准时,需要在规定性和弹性之间寻求平衡,为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利用的空间。
在教学中,应该将美育作为重要内容,并凸显音乐的育人功能。
不仅要关注音乐本身,还要根据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以及风格的不同,指导老师适时发挥音乐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享受和体验音乐美的同时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
学生的年龄段和认知能力不同,需要有针对性的备课,不走弯路。
因此,需要掌握课程的总目标和分学段目标。
在6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拓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应该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并渗透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
小学音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用小学音乐课堂常规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音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用小学音乐课堂常规教学设计(三篇)2023年小学音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用一五年级学生音乐素养已经成型,学生整体乐感较强。
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和抽象思维力量的进一步进展,自我意识随之快速进展起来,不仅已经摆脱了对外部评价的依靠,逐步依靠内化了的行为准则来监视、调整和掌握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头从对自己外表行为的熟悉、评价转向对自己内心世界更深入的评价,喜爱尝试着从共性品质、人际关系、自我价值等方面的特点来描述自我形象,这种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和稳定性都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逐步提高。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思维、熟悉、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日渐增加,全面进展的学生显现出来,有特长的学生也较突出,使得一局部学生心情低落,自信念缺乏,而学生正处于勤奋或自卑的心理阶段,进展顺当,就会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根本力量;假如进展消失障碍,学生就会缺乏生活的根本力量,布满失败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本册教材强调“以学生进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对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
它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制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用美丽的声音演唱歌曲,进一步学习歌曲创作。
2、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
3、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进展联想与想象,提高对音乐观赏三度创作的力量。
4、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
5、了解苗族、彝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喜爱,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6、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
重点:用美丽的声音演唱歌曲难点: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进展联想与想象,提高对音乐观赏三度创作的力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
最新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常规)基本要求28条
最新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一、教学准备第1条各位中小学音乐教师要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第2条通读教材,了解各册教材主要教学内容。
研读本册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及音像资料,整体把握本册教材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
第3条认真了解、分析学生音乐爱好的状况、认知基础、行为习惯。
第4条切合教材要求和学生需求,确定本学期学段目标。
安排教学进度,分配课时,规划音乐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制定教学计划。
第5条明确学段目标,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安排课时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手段,设计教学过程,形成教案。
教案应含课题、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难点的分析处理、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
第6条在书案备课的基础上,必须进行范唱、伴奏、指挥、舞蹈、形体等技能备课,对要欣赏的作品课前应进行聆听和分析。
第7条课前应对教学用乐器、音视频教学光盘、歌谱挂图、U盘、音频资料、录音机、投影机等教学软件、媒体器材做好准备。
第8条音乐教室布置力求整洁舒适。
教学用具、器材摆放应方便使用。
营造一个浓厚的音乐氛围。
学生的凳子可以根据实际音乐教学活动灵活放置。
二、教学实施第9条欣赏教学应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聆听为主。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
作品音乐知识、人文背景的介绍、讲解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
第10条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第11条注重基本歌唱技能的练习指导,避免喊唱,注意变声期学生的嗓音保护。
指导学生自信有表现地歌唱。
应轻声演唱,并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第12条重视、加强合唱教学,并注重学生的识谱能力,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第13条指导学生使用简易打击乐器,鼓励学生自制打击乐器进行表现。
注重基本歌唱技能的练习指导,避免喊唱,注意变声期学生指导学生自信有表现地歌唱。
重视、加强合唱教学,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常规一、什么是教学常规:中小学音乐教学常规(以下简称《常规》)是引导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正确贯彻执行并落实国家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达到《标准》中的要求的具体实施的一般规范。
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措施,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保证。
基于这样的规定,要求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要认真遵循《常规》中所规定的原则要求。
二、建立教学常规的意义:1.树立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建立“以学生的发展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框架,构建学生终身必备的音乐文化体系,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逐渐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符合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为最终目标。
2.建立规范:使教师的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包括教学行为、教学语言、教学范唱范奏、教学卫生、教学生理心理的调控、驾驭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等等)得到规范,从而优化教学过程,使得教学目标达到较完满的实现,最终完成教育教学的基本目的。
3.夯实基础:音乐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音乐教学的质量保证。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不同的社会要求,不间断地更新知识,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能,了解新信息,洞察音乐教学的发展趋势,夯实音乐教学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保证优良的教学质量。
三、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教学的法定依据,指导课堂教学1 .领会课程价值: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价值、文化认知与传承、社会交往与良好品性的养成。
通过这几个价值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熟知课程性质:(1 )音乐课是人文一艺术学科的一个重要教学领域(2)音乐课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3 )音乐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3 .牢记课程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2.强调音乐实践3.突出音乐特点4.弘扬民族音乐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鼓励音乐创造关注学科综合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注重个性发展4.明确课程设计思路:(1)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对原有的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拓展(2)强调学习主体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亲身参与(3)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4)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内容标准(5)课程内容标准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利用的空间无论“课程性质”还是“课程设计思路”,都要把美育列为重要内容,教学中要凸显音乐的育人功能。
(我想,作为一名教研员无论是听课还是评课,在指导老师时除了关注音乐本身,还要根据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以及风格的不同,指导老师适时的发挥音乐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享受和体验音乐美的同时,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
)(例:田地街和地段街交叉口有一处文化墙——德智体,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智”人才素质的基础,孔子一一仁者不优、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体”人才素质的条件。
毛泽东一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在右侧有一个铜牌:本着传统的“德”,发挥自己的智慧,利用健康的体魄,创造和谐社会。
没有“美”。
社会对美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教师任重道远。
)一切精美的东西都有其深沉的内涵一一约瑟夫?鲁5.掌握课程的总目标和分学段目标:(1)总目标:观念的统领。
(2 )学段目标:有针对性的备课,不走弯路。
①6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拓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
本学段,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应渗透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
②7〜9年级的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
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7~9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应注意嗓音保护。
(3)单元目标:根据单元特色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如教材的搭配、是否从课外选材,主辅教材的搭配等等。
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因素在时间、空间方面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
课堂教学结构是否优化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完成以及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评价的不同而变化的。
(供参考,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的内容应有不同的安排。
)首先,导入环节1、激趣导入。
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录音、展示乐器、风趣语言等,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第二,学习新授课环节2、示范欣赏。
教师通过多媒体点播演唱、演奏、示范动作让学生听、看相关录音、视频等,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所学(欣赏)内容。
3、体验模仿。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体验(演唱、听赏)模仿,加深认识与理解。
4、探究实践。
学生经过自主体验模仿,应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探究,通过学生间的互学互助,提高对学习的理解与掌握。
5、展示延伸。
学生进行班级展示。
将自己的理解掌握、个性化创作向全班展示。
6、评价反馈。
教师要使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鼓励学生更好完成动作。
通过评价反馈,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
第三,课堂小结总之,课堂结构的安排要以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为基本原则,以学生为本,抓每一个环节的内容、容量设置,时间安排,及其逻辑性。
五、课堂教学常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和内容:备课、上课、课后反思。
(一)关于备课:1 .基本的环节和要求是:(1)透析教学内容,反复研读教材,收集相关资料。
明确教学内容,之后要进行反复的研读,收集相关的资料,深层次、多角度的领略教材的内涵和外延。
通俗一点说,就是要全面了解你所选教材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同时达到自己会听、听懂音乐,自己会唱歌曲,还能唱好歌曲。
具备了这些积累,才构成你要去授课的前提条件。
(2)明确主题,确定教学目标。
了解了相关资料之后,确定自己授课的主题、课型,以及主辅教材的搭配。
定目标一一把握三个原则:(三个贴近)a.与课标贴近:学习和了解课程标准,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要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价值即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文化认知与传承、社会交往与良好品性的养成)。
了解三个维度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了解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
在大理念、大方向下,还要关注学段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
b.与主题贴近:目标内容要具体、不夸大、不要偏离主题,对知识的学习要把握度,融在作品当中,关注兴趣教学,避免枯燥,也就是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还要学得快乐。
(内容的拓展要适当、合理,文化内涵和外延的形成要紧扣中心。
)c.与学生贴近: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接受程度,教学内容也要经典,有代表性,要适合学生、受学生欢迎。
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可以有15% ―― 20%的自主权,我们在音乐教材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广泛的选择,选择有利于学生审美的作品、受学生欢迎的作品。
确定教学目标应注意什么?目标要清晰、不虚、注意深浅(学生年龄特点)、量要适度(本节课能够完成)。
教学目标怎样设定?通俗的讲要解决三个问题一一我要讲什么?我要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预设的实际效果怎么样?)(互动)举例:江苏民歌《茉莉花》,大家可以试着设计教学目(我要讲什么)演唱歌曲(我要怎么讲)(声音训练)声音和谐统一、(知识渗透)唱准歌曲中的装饰音、切分节奏,(练唱歌曲)通过一遍遍的听、练习、演唱歌曲。
(艺术处理)感受、理解歌曲情境。
(讲到什么程度)(预设的效果)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准确的演唱歌曲,体验江苏民歌优美、委婉、抒情的韵味。
(3 )找准教学重点:重点是教学中的“眼”,是教学有价值的突破点,有意义的生发点,最重要的知识点。
在指导老师备课的关键是要善于抓重点,抓住重点就是抓住了一节课的命脉和关键,所有的教学设计都要围绕重点,围绕中心,让形式为内容服务。
如歌曲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多唱、多练、多体验。
有的唱歌课上,学生没唱几遍,把时间都放在了分析、指导、推理过程中,重点不突出,学生着急,老师也着急。
还有的重点和非重点比例失调,学生学习几遍就会了,之后就去学习别的作品了,严重偏离了主题和重点,还有的内容安排过多,重点针对性不强,影响学习效果等等。
欣赏课的重点在于“听”,那么怎样听就很重要,请看视频:(视频)欣赏课的重点在于“听” 《春节序曲》印丹21分04秒一一30分10秒(以问题为引导,仅仅围绕音乐这个中心进行欣赏)(4)估测教学难点:难点指的是有思维障碍,能力障碍,知识障碍,操作障碍的部分,也是问题的结点。
音乐学科的教学难点有时是性的,比较容易找,这种现象在唱歌教学中经常存在,如学一首歌,视谱,也是学生最容易找的难点;有时教学难点又是隐性的。
这种现象在欣赏教学中常见,这是由音乐作品篇幅的大小、难易程度、乃至时代特点决定的,它需要教师很好的挖掘、内化,最后进行梳理,转化为适合学生能力范围的指标。
在确定难点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定得不要过低,也不要过高,过低了,学生会觉得老师太罗嗦,过高了,又可能会在一遍遍练习中受挫,压抑积极性。
根据学生学识积累来确定,(如视谱能力比较强的可以适当增加视谱的难度,能力不强的可以降低难度或在C大调中练唱其中一个乐句或乐段等等。
欣赏教学关注学生听、感受美、享受美,不要过多强调旋律的运行、曲式结构、调式等)对于比较难学的歌曲,可以借鉴教育家杜威的“先行后知”的观点。
运用到歌曲学习中,就是顺应学生学习心理,想办法让学生多听、模唱,在模唱过程中体验、找方法。
运用到欣赏中,就是让学生先听,先感受,引发兴趣之后再进行分析、理解和升华。
(5)估算教学时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学会估算各部分所用的时间,容量适中,不急不徐。
合理安排时间比例,突出重点的时间量,非重点处和辅助知识部分所用时间要明显的少,给学生清晰感。
(6)做好教学准备:A学生知识的准备: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据情况确定教材的难度。
B教学道具的准备:教学道具,根据内容进行选。
C教学情境的准备:教师要习惯性的设想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尤其是关键点的情境应该怎样创设。
如在上述的难点环节学生的表现会怎样,如果发现学生接受效果不高、兴致不高应怎样调节;师生配合情况如何,哪些地方需要煽情。
再比如出现偶发事件怎么办,教师此时应该怎样应对?。
等等,教师要有一个预先的心理准备,以免发生课堂的慌乱(7 )预设教学环节。
首先明确大环节,导入、新授课一一分几个方面,先后顺序,是否有学生活动,在大环节之间用怎样的问题或语言链接,怎样小结,等等。
A .导入:有很多种方式都是在创设一种情境,结合实际教学,我归纳出几种方式:开门见山式:今天我给同学带来一首歌曲或乐曲,请听。
视听融入式:(比较常用)看视频、看图片、看一段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