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村庄整治改造调研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庄整治改造调研分析
农村村庄改造(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探索**区农村村庄的改造、整治,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当前农村村庄改造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村庄改造的方向与途径。

一、村庄改造的基本现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区的村庄改造以推进农村城市化为契机,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不同的基础和条件,基本确立了四种改造模式:一是整体搬迁。

对重点工程建设需要整体搬迁的村,从优化整合村庄布局入手,通过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建成了一批农村新社区。

目前有10个村已基本上整体搬迁,4个村已拆迁了50%以上,基本建成慈湖人家、姚江花园、枫湾家园、丽庄西苑、费市安置小区等,总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

二是逐步搬迁。

凡列入实施撤迁并已拆迁了部分自然村的村,或已有规划还尚未实施征地撤迁的过渡型村,暂以卫生整治为主,改变目前村庄脏乱差的状况。

如城市工业功能区范围内的村。

三是保留整治。

凡目前还尚未规划征地撤迁,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需保留的村,重点开展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并加强古宅、古
村落的缮修保护,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软硬件同步建设。

如半浦村是我市10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该村在现有环境整治的基础上,针对本村历史文化底蕴浓厚,清代建筑保留完好的现状,编制了古村保留规划,它将是**区村庄改造后的一个亮点。

四是集聚发展。

在统一规划、相对集中的前提下,把改旧与建新、拆迁与集聚、整理与建设有机结合,让有条件和建房愿望迫切的农民向规划选定的集居地集中,同时保留原结构较好、布局合理的房屋,连块改造破旧或布局不合理的住宅,最终达到整个村容村貌的改善。

如裘市村按照集聚发展模式,已编制了中心村发展规划,并按规划今年新建了44套农民集聚小区。

近几年来,**区的村庄改造以基本确立的四种模式为依据,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切入口,全面启动了小康示范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到目前为止,已创建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1个,区级整治示范村5个,市级环境整治示范村45个;今年正在创建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2个(保李家争上邵),区级全面小康示范村4个,市级环境整治示范村20个。

据统计,三年来已拆除旧房面积10.9万平方米,今年上半年已拆除旧房面积2.5万平方米,新房建设面积2.9万平方米,增加绿化面积25.4万平方米,建造公厕323座,设置垃圾箱973个,设置路灯439盏。

建设道路34.82万平方米,建设通村公路50公里,河道砌石长度69.32公里。

全面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水、通公交车,最远的村到市区仅需半个小时车程。

通过此项工程的推进、实施,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效果:一是农村面貌发生了新变化。

经过整治的村改变了“脏、乱、差”的现状,示范村做到了“洁、
绿、美”,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

二是农民素质有了新提高。

改变了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增强了环境、卫生、文明意识。

三是干群关系得到新的改善。

整治工程是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从而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密切了干群关系。

四是农村经济有了新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环境面貌的变化,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如慈城镇五星村通过省级小康示范村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农家乐”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也带动了农民的入增加。

二、村庄改造中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区村庄改造、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缺乏城乡统筹一体化的规划。

尽管**区对村庄改造、整治有了比较明确的四种模式,但在调查中发现,并不是每一个村都明白本村的改造模式,多数基层干部心中无数,没有明确的村庄改造、整治规划。

此外,他们在不了解、不清楚区、镇(街道)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又怎么能够有针对性地编制本村的规划。

即使他们编制了村庄规划,但该规划由谁来审核、认定和批准?这里除了有一个上、下规划衔接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全区缺少一个统筹安排区域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城乡空间发展,统筹安排区域内供水、污水、垃圾处理和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总体规划。

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体系还不成熟。

2、缺少实施规划的协调机制。

在完成编制本村改造规划后,如何按
照规划来实施村庄改造是一个急需研究解决的机制问题。

从调查中看,目前需要明确三个问题,以半浦村为例,半浦村是**区唯一的**市历史文化古村,在规划实施中,一是村庄的文物保护主体是谁?目前该村已挂牌的区级历史文化古宅达24处,这些古宅的保护是该宅现居住的村民,还是该村的集体经济组织,还是政府有关部门。

二是该村在实施古村保护规划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向谁反映,由谁来协调解决。

如反映的问题尚不能解决,该怎么办?三是古宅的修缮维护经费如何落实。

据该村对古宅修缮维护经费的初步估算需500-600万元,而该村的年集体可用收入近50万元左右,他们难以承担修缮维护的投入。

如修缮维护的经费得不到有效落实,其古宅的保护其不成了一句空话?
3、河道污染较为严重。

小桥,流水,人家。

这是古人对村庄居住环境的一种精辟描述,也是现代人对居住环境的一种心灵向往。

村庄里有了河流有了水,就有了灵气有了美,水是江南独特魅力所在,作为江南水乡村庄,河道在村庄整治改造中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但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人口不断增长,并在逐步向城市化生活发展的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排放量随之加大,但目前**区农村还尚未建立污水处理系统,有的生活污水、人畜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此外,农村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施用,也成了农业面源污染源。

水体逐渐超出了自身的纳污净化能力,一旦河道排放不畅,造成水质恶化,混浊、变色、甚至发臭,成为新的“龙
须沟”。

过去有少数村为了治理“龙须沟”,增加宅基地面积,采取填埋填平的简单办法,造成了村庄自然环境的不和谐。

4、村落分散造成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

**区110个行政村共有554个自然村,其中有7个自然村以上的有56个村,小的自然村仅6户人家,有些农户其宅基地多达3、4处。

村庄过于分散,不仅导致公共服务设施、公共产品等方面的提供、建设、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而且也导致**区人均村镇建设用地达170.97平方米,超过国家最高标准150平方米/人,其集约化利用土地程度低。

此外,村落的分散,也造成了环境卫生维护费用的增加。

据部分村的调查,通过近年来的村庄环境整治以后,村集体承担的管理维护费用每年在5-6万元左右,这对于经济薄弱村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

一旦村经济能力承受不了,“脏、乱、差”现象就会反弹。

三、村庄改造的几点建议
根据**区村庄改造的现状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今后村庄改造(村庄整治)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依据**区基本确立的四种改造模式,明确全区各村改造模式。

以村庄规划为龙头,统筹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推进城乡空间组织、基础设施、制度设计一体化;从治理“脏、乱、差、散”入手,优化村庄市局,加大村庄环境整治改造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农村村庄改造成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根据这一基本思路,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村庄规划(村庄整治规划)是龙头。

在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中,
要紧紧围绕“是不是科学、有没有特色、群众是否欢迎”三个问题,从认识抓起,理清思路,准确把握和确定各村的村庄发展的定位、格局和方向。

村庄规划与城市规划要有所区别,区别性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要城乡统筹。

村庄规划是城市文明涌向农村的桥梁,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蓝图。

二是要因地制宜,注意有针对性地解决所规划村庄的大部分实际问题。

三是要延续特色,延续文脉,保护整体景观。

四是要节约用地。

五是要体现生态优先。

生态是三农的命脉,不仅关系到当代人,还关系到下一代人。

六是要群众参与。

规划编制必须充分尊重村民的意志。

七是要简单明了,让农民一看就清楚未来的村庄是怎么回事。

八是突出重点,明确建设的时序。

与此同时,落实管理机构要先行。

为确保村庄改造、整治的规划顺利设施,一是要健全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管理机构,建立一种把规划、建设、管理和整治有机揉合在一起的机制。

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及早出台相关政策和具体实施意见,搞好技术服务,协助镇(街道)做好工作。

镇(街道)也要设立相应的工作机构。

二是要建立上下反馈机制,形成下情上达的信息渠道,时刻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

如果得不到准确的反馈信息,周而复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到时再纠正就困难了。

三是要加强检查指导,区协调管理机构要全面掌握村庄改造、整治动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分析总结村庄改造、整治的形势,查找问题,研究对策,搞好协调,并及时通报情况,推广先进经验。

2、整治建设是重点。

对列入保留整治、集聚发展的村,以及近几年
尚不能拆迁的村,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找准突破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村庄整治建设。

就全区目前情况看,重点是加快农村的污水净化处理。

对建设规划内尚不具备直接接入污水处理厂管网的新建住宅小区(包括新村建设、旧村改造和有条件的在建小区)、饭店、宾馆、商场、工矿企业等公用设施一律以净化池代替原三格式化粪池,对原有的老式化粪池不具备直接接入污水管网的,积极创造条件,按规划有计划地进行分期分批改造,使之生活污水达到环保、卫生排放标准。

同时要采用多种模式科学治理畜禽粪便污染,特别是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主要公路、村级河道两旁的农村散养畜禽,其畜禽粪便必须集中堆放,由专业人员定期上门收购,集中处理。

此外,要把村级河道的通畅列为整治的重点,要保持村级河道原有的美丽风貌,未经规划许可批准,决不允许填埋村级河道或缩小村级河道的河道面积。

3、和谐特色是生命。

村庄改造、整治要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要突出个性,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协调完美。

因为生态与文化内涵是乡村的生命,村庄是与自然相依为命的,尊重传统和生态环境是财富,更是责任。

尤其是在村庄改造中属保留整治的村,一定要做到“不劈山”、“不砍树”、“不填池塘河流”、“不拆优秀的传统文化建筑”、“不破坏历史文化名村的风貌”、“不改直道路”、“不截弯河道”。

这“七不”应该是村庄保留整冶项目的底线,特别是对一些古树XX、古遗址、古牌坊,以及名人故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
要切实注意保护,决不能借村庄整治毁坏文物和古建筑。

因为只有尊重的传统文化,只有文脉的延伸,才能带来村庄的活力,才能体现各自村庄的和谐特色。

否则,**区作为**市的后花园如何去体现?生态游、“农家乐”又如何去发展?
4、投入保障是根本。

村庄改造、整治需要资金投入,单纯依靠村集体和农民自身的投入还是有限的。

因此在资金筹集投入上需建立多元化途径:一是要建立区、镇(街道)长期稳定的财政转移支撑的投入机制。

建议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村庄整治建设,重新明确扶持政策,以政府的补贴(以奖代拨、以补促投形式)来促进社会的投资,发挥“四两拨干斤”的作用。

二是整合各部门力量,组织实施有关项目。

建议今后凡是上级部门安排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等补助项目,区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结合本部门的业务工作重点,要把农田水利(清水河道)、绿色通道、乡村道路硬化、土地整理、宅基地整理、卫生改厕、污水处理等工程项目与村庄改造、整治有机结合,整合有限财力,发挥综合效应。

三是鼓励企业投资村庄改造、整治,参与历史文化村、休闲旅游生态村等建设,参与观光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及产业化基地,参与农村集体闲置用房综合利用和村级标准厂房及商贸项目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四是对拆旧新建,宅基地整理节余的土地,建议区出台相应的收储政策,其收益返村,专项用于村庄整治改造。

5、长效管理是抓手。

村庄改造、整治后的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

建议区政府牵头建立起区、镇(街道)、村三级联动的长效管理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