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复兴
古代文化复兴
古代文化复兴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方式和习惯也在不断改变,一些传统文化不再被重视和传承。
古代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遗产,却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
为了使古代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古代文化复兴成为了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古代文化复兴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古代文化复兴古代文化复兴是指对古代文化进行重新挖掘和发掘,重视和推广古代文化,让其在当代得到更好的应用。
通过对遗产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心。
古代文化是指传统的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文化,是古代人类文明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差异很大,但是古代文化中蕴含的思想和智慧,对今天的人们仍然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因此,推动古代文化的复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为什么要进行古代文化复兴1. 保护文化遗产古代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古代文化进行保护,是对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珍视。
2. 传承文化智慧古代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科学和艺术智慧,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因此,对古代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掘,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使其更有自信地面对未来的发展。
3. 促进文化创新古代文化虽然与现代文化差异很大,但其中的思想和智慧,可以用于现代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对古代文化的复兴,可以促进文化领域的创新,开拓人们的思维,引导文化创新的方向和目标。
三、如何进行古代文化复兴1. 引导人们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古代文化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是进行复兴的基础。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展览、讲座等形式,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古代文化,并引导他们去体验和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2. 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不加保护,便会逐渐消失。
因此,对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一定是古代文化复兴的重点。
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尚德国学应当先行
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尚德国学应当先行刚过七点半,泗水县圣水峪镇的北东野村里的三处大喇叭就播起了《弟子规》、儿歌《跪羊图》、《百善孝为先》等儒学经典。
村民们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开始一天的农作、上班或家务。
(中新网,12月9日)“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本应学龄前就朗朗上口的“三字经”也变成了课堂上老师多番强调、反复叮咛的必背语段。
只是,时至今日,伴随社会转型,中国人的民族情结、文化自豪都在减弱,极端个人主义恶性膨胀,一些原先被广泛认同的规则光速淡化,在物欲横流之中,社会戾气甚嚣尘上,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传统的美德、文化修养仿佛被关进了“法海的雷峰塔”。
不养老、不诚信、不礼貌,社会上失范现象层出不穷,无一不在提醒着传统人伦瓦解,忠孝礼义廉耻这些基本的道德观念已经变得岌岌可危。
这时候,提出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提倡中华礼仪,显得尤其必要,而传统文化以《弟子规》、《孝经》、《论语》、《孟子》、传统家训、治家格言中尚德的国学教育显然应当是首当其冲的。
国学尚德,《礼记.学记》中提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国之根本在于民,匡正人心则在于德行其身,言传身教、学思并举。
当然一味的死记硬背,显然是糟蹋了先贤志智士的心血,国学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高度浓缩,要想一朝一夕领悟透彻,显然不太现实。
国学教育不是象牙塔里的存在,也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而应该是民众生活的向导,是国人生活智慧与存在的艺术。
教育部门在对国学进行宣讲传播时,也应当走出学校教育的藩篱,在草野之间“广积善缘”、“广种善果”,在农村、社区之间多讲孝亲、和家、睦邻,将道理化作故事,多举身边例子少说条条框框,以情感人。
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化归于民众长期的国学熏陶当中,人文精神内化沉淀为一种习惯,中华文化的整体复兴才能真正实现。
我们说人的品性是三岁定终身,国学教育也应“赶早”,对孩子的国学启蒙教育应当从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开始,给他们上好礼义、忠孝、诚信这些最基本的素质教育第一课,给他们的人生产生正向的引导。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会有那么多的文化复兴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会有那么多的文化复兴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文化复兴的时期,这些时期以繁荣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著称。
这些复兴的原因多种多样,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上为何会出现那么多的文化复兴,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政治稳定促进文化发展中国古代的文化复兴与政治的稳定密切相关。
在大部分复兴时期,中国都处于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下。
政治的稳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秩序,人们得以专注于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例如宋代的文化复兴时期,北方的政权统一稳定,社会安定繁荣,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政治的稳定使得社会各界的精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复兴的进程。
二、经济繁荣带动文化复兴经济的繁荣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复兴的重要因素之一。
繁荣的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资源支持。
在历史上,许多文化复兴时期都与经济的繁荣密切相关。
例如唐代的盛世,此时国家经济繁荣,国内外贸易发展,使得文化艺术得以大量涌现。
经济的繁荣不仅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还吸引了许多人才从事文化创作和教育,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复兴。
三、社会需求推动文化发展中国古代文化复兴也与社会需求的催生紧密相关。
文化的复兴往往是社会需要和民众需求的回应。
在历史上,一些文化复兴时期往往与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相联系。
例如唐宋之际,由于社会的开放和变革,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这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复兴。
社会需求不仅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还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复兴的进程。
四、思想开放创新助力文化复兴思想的开放与创新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复兴时期,新的思想观念和理念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例如唐代的文化复兴,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交融和碰撞,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发展。
思想的开放和创新为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学艺术的创作。
国学的复兴英语作文
国学的复兴英语作文Title: The Renaiss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remarkable resurgence of interes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tudies, commonly known as Guoxue (国学) in China. This revival is not onlyconfined to academic circles but has also permeated various aspects of society, including education, culture, and even public discourse. In this essay, we will explore the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renaissance of Guoxue and its implications.One of the primary drivers behind the resurgence of Guoxue is a growing sense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pride among the Chinese people. As China undergoes rapid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there has been a palpable concern about the erosion of traditional values andcultural heritage. In response, many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have turned to Guoxue as a means of reconnecting with the rich tapest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By studying classical texts such as the Confucian Analects, the Dao De Jing, and the works of ancient philosophers like Confucius and Mencius, people are rediscovering the timeless wisdom and moral principles that have shaped Chinese society for millennia.Furthermor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revival of Guoxue as part of its broader agenda to foster a sense of national unity and cultural rejuven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increased emphasis on incorpor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values into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with Guoxue being reintroduced as a mandatory subject in schools across the country. Additionally, the government has invested heavily in the preservation and promo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traditional art forms, further fueling interest in Guoxue among the populace.Moreover, the adv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has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popularizing Guoxue and making it more accessible to a wider audience. 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online platforms and digital resources, individuals can now easily access classical texts, scholarly articles, and multimedia content related to traditional Chinese studies. This has democratized the study of Guoxue, allowing enthusias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o engage with and contribute to the ongoing discourse surrounding Chinese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The resurgence of Guoxue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society,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Domestically, it serves as a unifying force that transcends regional, ethnic, and socioeconomic differences, fostering a shared sense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belonging among the Chinese people. Moreover, by promoting traditional values such as filial piety, benevolence, and harmony, Guoxue can help address some of the moral and social challenges fac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such as the erosion of social trust and the breakdown of traditional family structures.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the revival of Guoxue has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China's soft power and influence by showcasing the depth and sophistication of Chinese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As China seeks to engage with the world on its own terms, Guoxue can serve as a bridge for cross-cultural dialogue and understanding, fostering mutual respect and cooperation among nations.In conclusion, the resurgence of Guoxue represents a cultural renaissance that is reshaping the intellectual landscape of China and beyond. By rediscovering and reinterpreting the timeless wisdo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tudies, people are not only reclaiming their cultural heritage but also charting a course for the future that is rooted in the values and traditions of the past. As Guoxue continues to gain momentum, its influence is likely to reverberate far beyond the borders of China, enriching the global discourse on culture, civilization, and the human experience.。
国学的复兴之路
国学的复兴之路毫无疑问,国学的复兴之路漫长而艰难。
病来乱服药、病急乱投医是会有危险的。
今天要解决道德危机就必须重新在全社会,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
否则,任何努力都只能是徒劳。
国学的智慧,体现于伟大的、悠久的中国传统,浓缩于古圣先贤贡献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凝结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禅宗等思想文化形态,并渗透在中国人的全部生活中。
换一个通俗的说法,中国的智慧,就是中国人琢磨出来的活法。
让我们在赵士林教授的引导下去寻回我们温暖可靠的精神家园。
标签:国学;儒家思想;复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以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
简而言之,国学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经、史、子、集的囊括,也就是这些经、史、子、集铸就了巍巍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丰碑。
汉字,说到国学不能不谈到汉字,因为文字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的符号,而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艺术,它从商周的甲骨走来,经过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演变最终成形,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尽情展示着东方的美;到如今咱们且不说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状况,咱们看一下那些刚从大学出来的学生们写的汉字,那些伴了他们学习生涯长达二十年的汉字,被他们书写的那叫一个“酸爽”,这是对祖宗的亵渎。
还有我们这些走入讲台的人,有的老师的那板书,就像张旭的狂草,试问老师,学生能看懂吗?我想学生也只能朦胧猜想了。
回过头再看看那些历经几百上千年风霜的古人书写的匾额,在艺术品市场拍卖,动责几十万上百万,就是寥寥数笔,它的价值不是说能值多少钱,而是世人对它价值的一种认同和尊敬。
儒家思想是中国国学的主流思想,它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怒、忠、孝、悌。
”是指导和规范后世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金科玉律。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个中学生,为了让母亲满足自己过分的吃穿要求,母亲无力办到,其大庭广众之下在校门口对其母亲拳打脚踢,打的其母哀嚎不断,头破血流还不止手,路人看不下去,才出手制止。
大学应成为国学复兴的担纲者
大学应成为国学复兴的担纲者作者:向春肖海涛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13年第06期摘要:国学是国本,国学复兴是文化复兴。
返本开新,开放包容,多元交融,促进国学现代转型,其影响和受益的不仅是中华民族,也会为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福祉。
要传承和弘扬国学,培养具有文化自觉自信的中国人,需要加强国学教育,国学应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大学应根植于中国文明深处,成为国学复兴的担纲者。
为此,需要:⑴从战略高度看待国学教育的重要性;⑵扎扎实实从制度和内容上加强国学教育;⑶加强中西文化比较与融会教育;⑷努力培养现代国学专门人才;⑸注重培育人格,陶铸精神;⑹加强教师教育与培训,提高教师队伍国学修养等。
关键词:国学复兴;文化复兴;国学教育;大学;担纲者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6-收稿日期:2013-04-16作者简介:向春(1965-),男,湖北黄梅人,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研究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编辑部,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国学是国本,国学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诉求,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福祉。
国学与教育密切关联,要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培养具有文化自觉、自信的中国人,大学应加强国学教育,应成为国学复兴的担纲者。
一、国学复兴是文化复兴所谓国学,相对西学而言,是中国学术、中国学问的简称。
正如蔡尚思先生所说:“国是一国,学是学术,国学便是一国的学术。
其在中国,就叫做中国的学术”[1]。
综合起来,国学涵盖古今,包罗广阔,从时间上看,纵贯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与文物;从空间上看,涵盖神州大地的人文和生活经验;从内容上看,浓缩于古圣先贤贡献出的杰出智慧和精神财富,凝结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禅宗等等思想文化形态,渗透在中国人的心灵积习和人伦日用之中。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
教育强国,文化复兴圆中国梦中国颂中国梦国学讲堂
教育强国,文化复兴圆中国梦中国颂中国梦国学讲堂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概念。
当今国学热的兴起,有着内在的原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地彰显。
自五四运动之后,随着人们对于当时的国势以及文化选择的重新思考,中国固有之传统再度被人们所审视与反思,正是在这一反思意识之上,形成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国学兴盛时期。
当时的国学人物提出“融会中外,博通古今”的口号,在充分吸收外来学术文化的前提下,重铸学术与教育之魂。
从宏观战略的高度上提出了中国传统学术在重建中华文化与中华之魂时的意义。
说明国学的兴起有着必然性,并非偶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章太炎在1907年7月第15期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发表了一篇《中华民国解》,其中提出:“‘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
故《春秋》之义,无论同姓之鲁卫,异姓之齐宋,非种之楚越,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有亲疏之别。
其后经数千年,混杂数千百人种,而称‘中华’如故。
以此言之,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之可决之也。
”章太炎这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与关注,他注重从文化去定义“中华”一词的概念蕴涵,将中华民族的根脉定位于文化传统,而种族是变化不定的,可以互相融合与变化。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得益于文化传统的薪火相传,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基础。
同时,也提醒我们,“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之可决之也”,丧失文化,等于丧失中华民族之根。
对于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全面的认识与宣传,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传统文化为中国梦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国学的基本精神表现出中华民族与中国人的基本人生价值观念与思想方法,是一种人文精神。
它是一种多元与和谐的精神文化体系,能够吸收外来文化,新陈代谢,生生不息。
今天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不能走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老路上去。
当然,国学的教育除了读经之外,还可以采用展示的方法进行,向青少年展示中国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陶冶性情,提升道德素养。
中国历史人物事迹陈寅恪的历史学贡献与国学复兴
中国历史人物事迹陈寅恪的历史学贡献与国学复兴陈寅恪,字伯云,号悔庵,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文化评论家和国学大师,他的历史学贡献对于中国的学术界和国学复兴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陈寅恪的事迹和其历史学贡献为主线,探讨他对于国学复兴的重要意义。
一、陈寅恪的生平事迹陈寅恪于1890年出生在中国浙江省绍兴市,原籍浙江宁波,家境富裕。
他自幼聪慧,对于古代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求学过程中,他接触到了西方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深受启发。
他先后留学日本、法国,并在法国索邦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陈寅恪担任过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授职务,广泛传播了国学的思想和理论。
二、陈寅恪的历史学贡献1. 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陈寅恪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古代经典文献的解读和诠释。
他长期研究《易经》、《诗经》等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对于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进行深入剖析。
他通过对经典文献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为国学的复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 对于历史学方法的贡献陈寅恪在西方历史学思想的影响下,吸收了许多先进的历史学方法。
他强调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提倡深入实证的历史研究方法。
他提出“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历史事实,而不是人”的观点,强调历史研究应立足于对历史事实的准确还原。
他的方法论对于中国历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和国学的复兴。
3. 对于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陈寅恪不仅对于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还积极倡导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他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应该为现代社会所重视和传承。
他提倡研究国学、弘扬国学,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活力。
陈寅恪本人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通过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学素养的学子,为国学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陈寅恪对于国学复兴的意义1. 引领国学复兴的潮流陈寅恪对于国学的研究和推广功不可没。
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影响了中国的学术界和文化界,使国学逐渐走出低谷,成为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资源。
“中国文化复兴论”与中华民族复兴话语的建构
“中国文化复兴论”与中华民族复兴话语的建构摘要:“中国文化复兴论”的生成受到了“以复古为解放”的国学发展模式、西方“文艺复兴”和日本国粹主义的启发。
近代先哲在建构民族复兴话语时,都从不同视角强调了“中国文化复兴”对全面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认为“中国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必需途径与精神动力。
近代以来,“古学复兴”“中国文化复兴”“儒学复兴”“中国的文艺复兴”“恢复固有道德”“第三种文明”等不同文化流派在涉及如何实现中国文化复兴以及怎样以此促进中华民族复兴时,其观点和路径选择并不完全一致。
关键词:中国文化复兴;儒学复兴;中华民族复兴;话语构建近代语境中的“中华民族复兴”,包括以民族建国为契机恢复民族独立、以赶超列强为目标恢复民族地位、以“少年中国”相号召恢复民族活力、以“保存国粹”为旗帜守护民族文化等内容。
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话语的建构中,无论是清季的“古学复兴”还是当下的“儒学复兴论”“中华文化复兴论”,以不同形式、不同面目呈现与展开的“中国文化复兴论”,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极致者甚至把中华民族复兴归结为中国文化复兴或儒学复兴。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观念在文化层面的展开,并对其中所涉及的有关中国文化复兴与中华民族复兴之关系的论述作些讨论。
一、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话语构建的学理渊源近代先哲在建构中华民族复兴话语的过程中,注意思考中国文化复兴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关系问题。
这种思路一方面是受传统文化某些内在因素的影响所致,一方面是受到外在的西方“文艺复兴”和日本国粹主义的深刻启发。
1.“以复古为解放”思想的影响“纵观二百余年之学史,一言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
”①其实,早在戊戌维新运动中就采取了“以复古为解放”的形式。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就谈到了维新思潮与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关系。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更是借助旧形式传播新思想,把孔子装扮成改革的守护神。
继起的革命思潮何尝又不是“残明遗献思想之复活”。
“国学复兴与教育幸福”听许建国老师报告有感
国家复兴与教育幸福——听国学大师许建国老师报告有感宜阳县城关镇西街学校张高锋4月7日是我们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学校组织了全体老师听国学大师做国学方面的报告,起初我可以说是抱着有点遗憾的心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场国学报告会,毕竟这个小长假已不完整。
如果说,我由刚听报告时有点应付的态度的话,十分钟后我的思想就有了大大的转变,我不仅改变了起初那种不恭态度,而且全神贯注从头听到尾,因为他的报告让我震撼!让我折服!远远出乎我之前的料想,虽然我文笔不好,不能很好地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可我还是迫不及待地敲打着键盘,想要记下我内心的一点体会。
首先许老师上台后那朴实的语言,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他不像有的专家一上台就照本宣科,而是先介绍自己是个最普通的农民的儿子,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基层,我一听许老师也是个标准“草根型”的成功人物,这样的身份立马吸引了我,然后许老师的话锋一转就瞄向了时下浮躁的社会及这个社会中的人们,他们的身心正处于亚健康状态,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到2050年也将成为世界上最末流的民族,因为中国人普遍没有信仰、不读书、也是个堕落的民族,要想让国家复兴只有弘扬国学,只有国学能救中国,然后许老师结合其近几年来学习弘扬传统文化的身心变化与感悟反思,从“谁在学、为何学、如何学、学什么”四方面阐述了有关国学的问题。
特别谈及为何学习国学经典?许老师说道,国学经典是幸福人生的航标,国学经典是生命的根本学问,国学经典是人类的最高智慧。
他结合现代人的子女教育、夫妻关系、身心健康、工作状态,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区别,带领我们认识人生的真相是:天道、师道、孝道、因果;启迪我们真正的幸福是五福临门: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践行传统文化的仁爱、互爱,互助、大同,因为,行善不能等待,行孝不能等待!如何学习国学经典?许老师针对我们老师做了分析,老师虽然挣钱不多,但有自身的职业优势比如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固定的假期来使身心得到放松,对已无污染,对工作对象也无污染,能不断进修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等等,所以也期望我们能心怀诚敬、志在得道,通过读书籍,看视频,听讲座,悟真谛,行其道等方式去“学道”、“悟道”,做到教书第三,育人第二,自强第一!他还启发大家培养良好家风、重视子女教育,以孝来传承和凝聚亲情。
文化自信的觉醒:国学在当代的复兴与挑战
文化自信的觉醒:国学在当代的复兴与挑战《文化自信的觉醒:国学在当代的复兴与挑战》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日益凸显。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其文化自信的觉醒与国学的复兴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
一、国学复兴的文化自信国学的复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
在经历了近代的西学东渐和文化冲击之后,中国社会开始重新审视和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在当代的复兴,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这种文化自信的觉醒,是对“现代化而不西方化”的一种探索和实践。
二、国学热背后的文化反思“国学热”的出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新认识和评价。
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寻求文化上的根和魂。
国学的复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也是对现代文化的一种反思。
这种反思,是对传统文化中优秀元素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部分的批判和超越。
三、国学与现代价值观的融合国学的复兴,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国学与现代价值观的融合,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种融合,既要保持国学的原貌和精髓,又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
通过这种融合,国学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精神的滋养和智慧的启迪。
四、国学复兴的挑战与机遇国学的复兴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如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如何与世界文化对话、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特色等。
同时,国学的复兴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如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社会对文化多样性的追求、科技对文化传播的推动等。
面对挑战和机遇,国学的复兴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
五、国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在当代教育中,国学的地位日益凸显。
通过教育,国学的智慧和精神得以传播和普及,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同时,教育也是国学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教育,国学可以不断地吸收新知、更新观念、丰富内涵。
论“夷夏之争”中的文化包容对国学复兴之启示
中 图分 类 号 : 3 . K2 6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9 9( ( 1 1 —0 2 — 3 1 7 —1 9 2) )7 1 4 0 1
之 际 . 道教 之 间的争论 主要 围绕“ 子化 胡 ” 佛 老 之说 展
、
“ 夷夏 之 争 ” 由来 及 对 待 佛 教 的 三种 的
态 度
( ) 夷夏 之争” 一 “ 的文化 背景
开的, 王符则 是 “ 老子化 胡说 ” 的集大 成者 , 编造 《 子 老
化 胡经 》 在道 经 中把化 胡说 加 以理论 化 , . 明确 地把 道 教 放 于佛教 之上 而佛 教 方面也 不 甘示弱 . 编造 出 也 老 子 、 子 、 回为佛 的弟子 的“ 孔 颜 三圣 化现 说 ” 目的是 , 让 中 国的一些 圣 贤都成 为佛 的弟 子 . 以抬高 佛教 的 借
作 者 简 介 : 东 华 ( 9 2 , , 南 商丘 人 , 士 , 庆 科技 学 院人 文 艺 术 学 院教 师 , 究方 向 为 晋 唐 三教 关 系研 究 。 柳 1 8 一) 男 河 硕 重 研
收 稿 日期 :0 1 0 — 2 2 1 — 6 2
魏 晋 南北 朝 时 期 的 “ 夏之 争 ” 中 国文化 和异 夷 是 域 文化 的第 一 次激烈 的交 锋 和冲 突 . 这场 争论 在 中 国
为 当 时赵 国 的改 革 主要 还 是 局 限于 军 事 和服 饰 等 层 面 . 涉及 文化 观 念 上 的变 革 . 且 对 其他 的诸侯 国 不 而 并未 有多 少影 响 到 了两汉 之际 。 佛教 传 入 中国 . 并且 中国土生 土长 的宗 教—— 道 教也 在东汉 形 成 了提 为
苏州私塾
苏州私塾:另一种国学复兴从2007年开始,薛岩汲开始自己动手编写儿童国学的教材,突破点选在了诗词。
他坦言,目前课程里最受家长欢迎的课,就是“对对子”。
“因为这个看得见成果。
两周之后,家长回去一看,小孩会对对子了。
一个月,能写五言诗了。
”释义和诵读,不远处的两个苏州私塾也采用了同样的教学方法。
在“复兴私塾”里,一个17岁的女孩休学在此跟读达一年之久。
她平时的课本以《黄帝内经》、《茶经》和《易经》为主,有课时听老师讲解含义,平时就是自己背诵和阅读。
“一遍遍读就能懂,到了火候就自然懂了。
”女孩说。
2005年,两家“草根”私塾都选择了小桥流水的苏州老城作为落脚点,紧挨着有古老历史的苏州大学。
复兴私塾(亦称淑女学堂)的创办人叫傅奇,身材敦实,河南开封人。
早年在老家开办一家书店,后来来到苏州,开了一家学堂。
傅奇自己就很喜欢讲“国学”,对于教育的理念激进且出言大胆。
哈尔滨人薛岩汲则个子高削,穿一身中式改良长衫。
他在苏州开的私塾叫菊斋私塾,教学点是一个两层的居民楼,悬挂着传统的竹帘,木制书桌上铺盖着蓝印花布。
来苏州之前,他在哈尔滨从事的是毫不相关的外贸行业,教育背景也同样是外贸。
正是因为创办者本人的非专业背景,他们的私塾被称为“草根”私塾。
但草根们的国学教育实践,还大都停留在技术层面。
从2007年开始,薛岩汲开始自己动手编写儿童国学的教材,突破点选在了诗词。
他坦言,目前课程里最受家长欢迎的课,就是“对对子”。
“因为这个看得见成果。
两周之后,家长回去一看,小孩会对对子了。
一个月,能写五言诗了。
”作为成果展示,菊斋私塾墙上最显赫的位置,张贴了不少学生的联句和五言诗。
这样的妥协,加上几年的声誉培养,给薛岩汲带来了井喷的学生数量。
2008年,菊斋私塾的学生数量比2007年翻了一翻,达到了30名。
这个变化,被薛岩汲总结为突破了国学的“实用性”。
但这种突破似乎与国学本身的“务虚”要义有所背离,甚至有些“舍本逐末”。
魏承思则完全不同意此类的做法。
国学复兴的时代背景
国学复兴的时代背景中华文化复兴与中国崛起在中华文明的自身演进的几千年历史中,不断的受到外界冲击,但是这些也阻挡不了其文明自身演进的动力。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国学随着社会的政治变迁,几度沉浮,然历史的车轮和圣人之道,岂是一人一时强力为之?国学以他固有的轨迹重新散发出光辉。
因此未来中华文明的发展将以其自身演进为主线,同时借鉴西方文明,从而达到中华文明史上的第二次文化跨越。
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从外在的环境来看,随着全球性经济危机、贫困、环境、资源等诸多问题,使人们不断反思如今的西方文明的种种弊端,从内在环境来看,三十年的以资源环境为代价创造的经济奇迹的同时,随时马列主义信仰的逐渐淡出,中国社会面临信仰空缺、道德沦丧造就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及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希望借助国学的相关精神来促进社会稳定,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国学大讨论让人们发现国学对于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正面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民族自信感得到空间的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精华日趋重视,同时西方管理思想中众多问题的产生,使得全球的企业管理者在寻找新的思路以重构商业社会的价值观及管理思维,中国国学—无疑是这一新趋势的重要引导者。
胡锦涛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指出:“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更是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自本世纪以来,奔向小康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发现,物质的不断追求和发展不必然带来幸福指数的提升,物“极”而“乐”反,随着社会的生存及自然环境的整体恶化,人们还发展幸福往往还跟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息息相关,对人性回归的渴望,推动中国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国学复兴与文化自觉
要 源泉 、 越来越 成 为综 合 国力 竞争 的重 要 因 素 。 ”
由此可 见 , 随 中华 民族 的伟 大 复 兴 过 程 , 然 伴 必 迎来 中华 文化 的繁荣 兴 盛 , 即 “ 也 国学 复兴 ” 。这 体现 了一 种高度 的“ 文化 自觉 ” 精神 。而 “ 国学 复 兴 ” 文 化 自觉 ” 必然促 进 中华 民族 的伟 大 复 与“ 又 兴 。基 于这一认 识 , 文 拟 就 其 中几 个 问 题 作 一 本
秋公 羊 学 、 中华 政 教 文 明 。
籍 大报 科一L; co毋 杭范学 会版_n_了一 y 州 学一 学_onN0c一 鉴 社 _ 0 — 师鹱携 圜c一 1 I 罐 z—lo v 一IDz ¨ oo0丁 t 1E 工 计 0 d a0 D口 i e
不足, 特别 是 它的浮 躁化 与功 利 化 ( 商 品化 ) 或 的
的严 重 缺 陷 , 利 于 促 进 中 华 民族 的 和平 崛起 , 赋 予 人 类 生 态 文 明 以深 刻 的 内 涵 和 意 义 。 有 并 关键 词 : 国学 复 兴 ; 化 自觉 ; 文 现代 教 育 ; 和平 崛起 ; 态 文 明 生
中 图分 类 号 :2 2 B 6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2 3 ( 0 0 0 0 2 0 17 3 8 2 1 )2— 0 7— 5
社会 在很 多方 面倒 是相 当西 化 了。 因此 , 对 所 面
国学 与 国学复 兴
晚 清 以 降 , 国学 ” 词 被 赋 予 了 崭 新 的 内 “ 一 涵, 即与 “ 西学 ” 相对 而 言 , 国学 ” 表 了 中 国传 “ 代 统学 术文 化 , 显 了 中国传统 文化 的学术 自性 。 彰 时至今 日, 国学 ” 词 能 否成 立 ? 内涵 是 什 “ 名
大学应成为国学复兴的担纲者
国学 是 国本 , 国学 复兴 是 中华 民族 伟大 复兴 的 时代 诉 求 , 也是 人类 文 明进 步 的福 祉 。 国学 与教 育 密切 关 联, 要让 中华文化 薪火相 传、 绵延不 绝 , 培 养 具有文化1 9觉 、自信 的 中国人 , 大 学应 加 强 国学 教
育, 应 成 为国学复兴 的担 纲者。
容, 多元交融 , 促 进 国学现 代转 型 , 其影 响和 受益 的不仅 是 中华
富, 凝 结 为儒 家 、 道家、 墨 家、 法家 、 兵 家、 禅 宗 等 等思 想文化 形 态 , 渗 透 在中 国人 的 心灵积 习和人 伦 E l 用之 中。 它体 现了中华 民族 的高 度智 慧 , 它是 中国
全球 化和 多元文化背景下, 复兴 国学要思 想 1 9由, 兼 容并包 , 包 容不 同的文化 。 任何一个 民族的文化都 不 可能在 闭关 自守、 固步 自封 中得到 良性 发展 , 而是 需 要 吸 取其它民族文化 的养分。 同时, 复兴 国学 也不仅 是 少数人的 事情 , 更不只是理论 界的事情 , 而是需 要
全 社 会 的 共 同 努 力, 化 为 国民 的 行 动 。 3 . 现 代 转 型
国 学 复 兴 是 文化 复 兴
所 谓 国学 , 相 对 西学而 言 , 是 中国学 术 、 中国学
问的 简称 。 正 如蔡 尚思先 生所 说 :“ 国是 一 国, 学 是
学 术, 国学 便 是 一 国的学 术 。 其 在 中国 , 就 叫做 中 国的学术 ” Ⅲ 。 综 合起 来 , 国学涵盖古今, 包 罗广 阔 ,
关键词 :国学复兴; 文化复兴; 国学教育; 大学; 担纲者
不是 复 辟封 建 思 想 。 复 兴 国学 , 强调 传 承 和 弘扬 中
复兴国学只是个白日梦
复兴国学只是个白日梦
国学产生于小农经济时代,其内容大多是为专制主义服务,或多少带有专制主义的色彩。
而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自由和法治是任何人也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
况且,就当下中国而言,这三者正是国人奋斗和热烈期望的东西。
因此,从国学的内容上来看,它不能给当代人提供所需要的东西。
不管怎么翻炒,也很难从中发现民主、自由的气息。
所以,国学的命运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
或许,有人会说可以借尸还魂啊!我要反问一句,有必要吗?西方的民主政治哲学非常完善。
鉴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国人一直很难全面了解。
即使有少数人了解了,也难以发挥重大的影响。
国人对西方民主政治哲学的无知,使得一部分人仍然幻想通过复兴国学,来振兴中华民族。
当他们认真、全面地了解了西方的政治哲学之后,就会很容易沮丧地发现,他们的想法无疑于痴人说梦。
更不用说,西方的民主政治实践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民主国家的体制和理念正在一步一步地向全世界扩展,并成为一种日益壮大的潮流。
大家都知道美国在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同样也应该知道,美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是很多国家人民的梦想。
在中国大骂美国的人,要给他一张美国的绿卡,比谁往美国跑的都快。
这不是我的杜撰,而是社会现实。
那些指责别人卖国的人,他们其实早已是外国人。
国学本身内容的落后,又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所以复兴国学只能是个白日梦。
有信手可以拈来的西方政治哲学,谁会去到故纸
堆里,绞尽脑汁改造国学呢?。
国学与文艺复兴如何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
国学与文艺复兴如何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国学与文艺复兴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创新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国学与文艺复兴如何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
一、国学与文艺复兴的传承1. 传承的意义国学是中国传统学问的重要分支,它包括了儒家、道家、佛教等多个学派的理论和经典。
国学的传承有助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2. 传承的方式国学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经典研究、教育与普及、传统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经典文献,重温中国古代智慧,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国学的精髓。
此外,通过教育和普及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知识,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国学与文艺复兴的创新1. 创新的必要性传承传统文化是为了使其在现代社会中保持生机与活力,因此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国学与文艺复兴需要与时俱进,融入当代文化语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2. 创新的方向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需要通过创新来使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例如,通过文艺复兴的方式,采用新的艺术形式和媒介,使传统文化更加生动、有趣,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三、国学与文艺复兴的作用和价值1. 保护文化多样性国学与文艺复兴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各地区的独特文化。
通过重视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避免文化的同质化和单一化。
2. 培养人文素养国学与文艺复兴是培养人们的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国学和参与文艺复兴,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培养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欣赏。
3. 促进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国学与文艺复兴的传承与创新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源泉。
文化创新有助于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成文化产业的新兴经济增长点。
结语:国学与文艺复兴的传承与创新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国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如何
国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如何国学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虽然在现代社会,国学面临着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但它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国学的发展现状以及其未来的前景。
一、国学的发展现状1. 教育体系的衰落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推进,国学教育逐渐被边缘化。
传统的文化课程和教学方式已被取代,许多学校不再注重国学知识的传承和教授。
这导致了国学在教育领域的衰退。
2. 学术研究的复兴然而,在学术研究领域,国学正在经历一股复兴之风。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国学经典著作,发表相关论文和著作。
这为国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动力。
3. 传统文化的登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对本土文化的重新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国学的价值。
国学的思想和价值观与现代人追求和谐、平衡的生活方式不谋而合,吸引了一批新的追随者。
国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逐渐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二、国学的前景展望1. 教育改革与创新虽然国学在现代教育中处于边缘地位,但教育改革和创新有望为国学的发展提供机遇。
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将国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与热爱。
2. 国学研究的深化随着学者对国学的深入研究,国学在学术界的地位将得到提升。
更多的研究成果将为国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同时,国学研究的跨学科性有望带来更广泛的影响和价值。
3. 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创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学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保留传统的同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通过将国学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创造新的表达和传播形式,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研究国学。
4. 国学教育的推广与普及国学教育的推广与普及是国学发展的重要任务。
政府应加大对国学教育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的国学教师,建立完善的国学教育体系。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国学教育的关注和投入,推动国学走进千家万户。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下,国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书》的经典地位及意义在于扩大了 《五经》的价值体系。 《五经》的经典意义在于对原典的保存, 但未反映变化了的时代需求和时代精神。 《四书》则扩大了经典的开放价值体系, 既满足了不同时代的文化需求,又是一个 划时代的宋学的凝集。
二、《大学》的作者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人生哲学的论文, 也是儒家最有系统的一篇政治哲学论文。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没有单 行本,也不知作者是谁。汉代人说子思所 作,宋代人以为曾子所作,清代人以为汉 代群儒作。近人认为是思孟学派的作品。 也有人认为是秦汉之际荀子后学之作。
在宋元明三代,《四书》的权威已超越 《五经》。 《五经》称名始于西汉时的汉武帝时代, 《四书》的称名却始于南宋的朱熹,其间 相隔一千三百年左右。
《大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政治纲领。 《中庸》——儒家的哲学观和人生观。 《论语》——孔子的言行录,奠定了儒家 思想的基本原理。 《孟子》——孟子的言行录,奠定了儒家 的政治思想体系。
北宋司马光撰著了《大学广义》一书,这 是《大学》单印本的开始。但司马光没有 改动《大学》原文,也没有指明《大学》 是谁作的。 到了程颐,他移易《大学》原本章节,成 《大学》定本。程颐、程颢尊崇《大学》, 认为《大学》是孔门的遗书。
前言
一、“国学”释义
“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张岱年等著: 《国学今论·序》,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版)
前言
二、国学复兴的意义
“国学”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学问,研究的是整体中国文化。 但“国学”之名起于清末。 兴起于20世纪初的国学运动(1902年梁启超首先介绍了日本的国粹
主义;黄节、邓实、章太炎、刘师培等人于1905年在上海成立“国学保存
朱熹本人对佛学有相当研究,他深切感到仅仅依 靠《五经》决不能维持儒教之尊严,因为《五经》 里面所说的哲学上的本体论和方法论远不及佛教 经典博大精深,要想维持儒教的支配地位,就得 在儒家经典中寻找针对佛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的 新材料并另加新解说。 朱熹终于在《礼记》中找到两篇前人所忽视的, 但对朱熹却显得非常重要的文章,这便是《大学》 和《中庸》。 朱熹将《大学》、《中庸》这两篇文章与《论 语》、《孟子》合在一起,构成《四书》。
前言
一、“国学”释义 二、国学复兴的意义
前言
一、“国学”释义
“自20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学热’日渐升温。然而,一个成为学界 普遍共识的国学概念,一直未能达成。在现代学科体系在中国走过大约 百年的历史之后,国学概念的重新确立,始终面临着如何跨越当代学科壕 堑的技术性难题。 人们尽管可以不假思索地说,是的,一国有一国之学,一国之学,是谓 国学。这样的逻辑诚然干净利索。不错,在今天的学科版图上,研究古印 度文化的学科称印度学,研究美国社会文化的学科称美国学,这里,民族、 国家的边界和学科边界似乎统一。可是,国学其实是一个在民族国家诞 生之后才可能出现的文化学术诉求,而这一诉求所指向的恰恰是前民族 国家时代的传统。„„一个民族国家的自然史,是可以从编年史的意义 上建构的;然而却未必就有与之相应的‘国学’,即植根于民族语言和 传统深处的、同时以民族国家为自然界限的知识体系。 ”
第一讲:《大学》略说
一、何为《四书 》 北宋以来,《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地位提高。经朱熹注解,编为《四书》, 其重要性超过《五经》。从元代到清代一直是读 书人必修的教科书。 在新学校未出现前,从前的私塾里,学生入学, 是从《四书》读起的,《四书》就是那个时代的 小学教科书。学生不但要背正文,还得背朱熹的 小注。那时的科举考试要以朱熹的《四书集注》 中的注释作为立论的根据。 朱熹的《四书集注》被定为科举用书,是从元仁 宗皇庆二年(1313年)开始的。
(杨煦生 :《国学与汉学》,《光明日报》2009年6月29日 )
前言
一、“国学”释义
有关“国学”概念的争议很大,“傅斯年等 人甚至根本反对用这一名词来涵盖中国本土 固有文化的研究”。(桑兵:《国学与汉 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前言
一、“国学”释义
“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 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其范围所及,何者应列 国学,何者则否,实难判别。本书(指《国学概论》) 特应学校教科讲义之需,不得已姑采梁氏《清代学术 概论》大意,分期叙述。于每一时代学术思想主要潮 流所在,略加阐发。其用意在使学者得识二千年来本 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势。”(钱穆:《国学概 论·弁biàn言》,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前言
一、“国学”释义
邓实给“国学”下定义说:“国学者何? 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 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国学者, 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 不可须臾离也。”(《国粹学报》 第19
期《国学讲习记》)
前言
一、“国学”释义
胡适1923年在《国学季刊·发刊词》中说:“国学在我们的 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国故’包含‘国 粹’,但它又包含‘国渣’。‘国故学’的使命是整理中国 一切文化历史。” 曹聚仁在《国故学之意义与价值》中说:“国学者,中华民 族以文字所表达之结晶思想,用合理的、组织的、系统的方 式记载其生灭,分析其性质,罗列其表现形式,考察其因果 关系者也。简言之,国学者,以我国固有学术为研究之对 象,而以科学方法处理之,使成为一种科学者也。”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高潮。 当时除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普 遍设立国学研究所外,中学也设有国学科目。 1949年后,学术分科被扩大,那种综合的、统包的大国学 概念,遂在中国绝迹。
会”,同时发行《国粹学报》)
前言 二、国学复兴的意义 Nhomakorabea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新国学运动,就是经过“文 革”激烈反传统思潮之后,为修补“文革”所造 成的裂痕,重新寻找那久已失落的民族文化传统。 经济逐渐崛起的中国在全球化趋势中再兴国学, 有助于寻找自己的文化身份,确定自己的文化角 色。 从教育的角度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国学热是 对分科愈来愈细的专业化教育的反省。 从做学问的角度说,中国学问也确实自有特点, 应该阐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