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公开课

合集下载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材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人登高凭眺、怀古伤今之作,豪迈悲壮。

整首词,辛弃疾选用了大量的典故,用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学习这首词的时候,要注意理解典故的内涵,找到并把握整首词的主旨句。

还可以,联系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通过对比理解词人的不同情感。

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积累文化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文章中的典故,体会用典的妙处,掌握借古讽今的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辛词慷慨悲郁的艺术风格,体会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味作者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中的典故,体会用典的妙处,感受辛词慷慨悲郁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体味作者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这个青年一生以英雄自许,立志像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一样,驰骋疆场,成就一番伟大事业。

1611年,金国大举南犯,年仅21岁的青年组织率领了2000人的抗金义军。

随后参加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1162年奉命与南宋朝廷联络。

归来的途中,得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便亲自率领50骑兵,杀入金营,活捉了叛徒张安国。

青年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

宋高宗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他就是大宋第一热血青年——辛弃疾,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词。

一、知人论世1.走近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

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所上《美芹十献》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感3、有引时人发往道联往寄想并奴、不曾创直住新接意流境露:,促而使刘是人裕借产助生典联故想表作。达委作把婉者此含决时心蓄此收的景复表与中达原彼。的时远彼大抱负 景元相嘉联草,草能,创封设狼新居的胥画面,加刘深义诗隆的意境借鉴。历史,委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
佛4可狸、以祠简在下洁有,精限一练的片:篇神内幅鸦涵内社丰表鼓富达。丰古富拓诗的跋词内焘往涵往。受表字达数对、南宋句政数权的不限图制恢,复中用原典的不满
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 这三句洋溢的是满腔豪情。词人借用廉颇的典故,表达自己 虽已年过花甲,但壮志未减、雄心犹在的豪迈气概。
这三句也蕴含着悲愤。“凭谁问”三字写出词人想到赵王有 再用廉颇之心,还派人去探问,而朝廷却无重用自己之心,更无 探问之人,抒发了词人空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的悲愤
总结 上
四词十人三写年扬州,路望烽中火犹以及记佛,狸烽祠下火的扬迎州神路赛会“红路火”的—宋一时幕行政景区象域有名称什
么四作十用三?年为过了去表了达,自在己遥的望什中么我心还情记?得,当年战火弥漫扬州。
**通过对比
**一方“面佛作者狸牢祠记民下族,的灾一难片,回神忆扬鸦州社的战鼓火”场面批;另评一人方们面忘看到记
词牌名,又名“永遇乐慢”“消息”,原是宋代的 宫廷乐。用于祝寿宴会等喜庆场合的宫廷音乐,可 能很早就传入民间,北宋时已被文人用为词调。
怀古,所写内容的 怀古,大多是通过 今昔对比,以古讽 今。
永 遇 乐 ·京 口 北 固 亭 怀 古
登临地点。 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 长江口而得名。形势险固,是历来用兵之地。 北固山上北固亭,原名北顾亭,取其不忘中原 之意。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
以廉颇自比,虽已年老仍想为国效力 但不得,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经历2、诵读这首词,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首词。

3、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表达技巧4、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力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用典、对比、借古讽今等手法的作用,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力的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朗诵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眼看着宋徽宗、钦宗被俘,亲历着金兵南下的铁蹄,叹息着南宋统治者的偏安一隅,经历着南渡的狼狈不堪。

悲愤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去感受辛弃疾面对往昔巨变时的情感。

二、知人论世1.了解诗人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南宋爱国词人。

他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题。

词的笔势纵横,气势恢宏,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

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

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致。

《稼轩长短句》是他的代表作。

从“君臣”到“叔侄"再到“伯侄”——南宋对金的屈辱外交关系时间宋朝大事记辛弃疾大事记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1141年绍兴和议,纳贡称臣生于金国,长于济南(1岁)1161年金主南侵,生灵涂炭起义反金,为掌书记(22岁)1164年北伐失利,隆兴和议江阴签判,任满去职(25岁)1195—1202年宰相专权,庆元党禁瓢泉退隐(56—63岁)1206年军事冒进,开禧北伐浙东安抚使,力辞召命(67岁)1208年嘉定和议,侄伯关系一生坚决主张抗金,《美芹十献》《九议》条陈战守之策2.了解创作背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1205年作者在镇江任知府时,此时的作者已经66岁。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课件一、教学目标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词人的爱国情怀。

2、品味词中用典的艺术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诵读并背诵全词,感受词的韵律之美和意境之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词中典故的含义和作用。

体会词人的情感变化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2、教学难点深入领会词中蕴含的历史沧桑感和现实感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宋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受他的壮志豪情和深沉感慨。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他出生时,北方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一生力主抗金,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 年),当时辛弃疾已六十六岁,任镇江知府。

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

词人登临京口北固亭,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词。

(三)诵读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词的韵味。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四)文本赏析1、上阕“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开篇从眼前所见的江山说起,慨叹历经千古的江山依旧,但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已无处寻觅。

昔日的歌舞楼台,英雄们的风流事迹,都已被岁月的风雨冲刷殆尽。

这里既抒发了对英雄的敬仰,又暗含了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词人由孙权想到刘裕,刘裕曾两次率领东晋军队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一番霸业。

如今,刘裕曾经居住的地方,只是普通的街巷。

回想当年,他率领精锐部队,驰骋沙场,气势如虎,何等威风!这几句通过对刘裕的歌颂,表达了词人渴望像刘裕一样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愿望。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时间:3分钟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
◆寄奴曾住(刘裕)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
再读 吟咏品析
任务:请同学们再次诵读本词前两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xiè)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时间:3分钟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Βιβλιοθήκη 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郭沫若
“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义端和尚
“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时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
载四国之重。”
——友人陈亮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 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 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 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 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抗金归宋, 献《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 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和,故 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 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 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现存词六 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赏析方法:了解史实——明确意 图——体悟情感——掌握技巧
写作思路:眼前景(事)——昔日事 (景)——心中情(抒怀/讽今)
关键: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 事件与诗句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再读 吟咏品析
任务: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抚今追昔,想到 了哪些古人?在词中,分别是哪些句子描述了这些 古人?

宋宁宗时期,大规模的宋金战争发生了两次,第一次是开禧二年(1206),
作 宰相韩侂胄(tuōzhòu)伐金,第二次是从嘉定十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嘉定十四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板书:赞叹惋惜。抗金,收复中原。
❖ 典故二:刘裕。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句是怀念刘裕旳, 这个典故所体现旳作者旳感情与上一种是否一样?
❖ 1、刘裕有何体现?
❖ 2、试比较刘裕与南宋皇帝旳不同体现!
❖ 3、作者对刘裕旳感情怎样?
❖ 4、这体现了作者怎样旳观点
老仍不忘国)
词中用典
孙权 刘裕 刘义隆 佛狸祠 廉颇
❖ 典故一:孙权。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 风吹去。”此句是怀念孙权旳。
❖ 1、孙权做了什么事值得作者怀念他
❖ 2、“舞榭歌台”指什么?
❖ 3、体现什么情感与立场?
❖ 明确:因为孙权以一种帝王旳身份打败了来自北方侵略他旳 曹操,确保国土不受侵犯。“舞榭歌台”体现旳是东吴歌舞 生平旳气象。又从“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句可见作者以为如 今已没有孙权这么能确保让国家太平旳国君了。体现了对孙 权旳赞叹,体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旳愿望。隐含他对当初 统治者偏安江南旳不满,
想当年,他大举北伐时,北伐队伍兵强 马壮,气势犹如猛虎一样,能吞下中原一带 万里江山。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赢得 仓皇北顾。四十
元嘉年间,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 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 胥那样旳功业,成果只落得仓皇 南逃,时而还掉头北顾。
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
四十三年过去了,遥望中原,还 记得战火一直烧到扬州。
❖ 作为一种帝王,刘裕为了恢复中原,率兵北伐,气 势好像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旳敌人一下子都赶回 北方去了。一样是一国之君,可我们旳南宋皇帝呢? 偏安江南,苟且偷生。
❖ 体现了作者对刘裕旳赞叹和对统治者旳惋惜。体现 了他主张北伐旳观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ppt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ppt课件
用佛狸祠典
表达了自己的隐忧,表示对南宋 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元嘉年间,宋文帝 刘义隆北伐兵败, 北魏太武帝拓拔焘 率兵追至长江北岸 瓜步山,在那里修 建了一座行宫,后 改为祠庙,称佛狸 祠。
一路四 片。十 神可三 鸦堪年 社回, 鼓首望 !,中
佛犹 狸记 祠, 下烽 ,火
扬 州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文中典故
连线
孙仲谋 寄奴 佛狸祠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廉颇
今昔对照,表达隐忧。 自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表达收复失地的理想,暗指 南宋统治者的无能。
借古讽今,警告当局。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1.扎实掌握辛弃疾及其词作知识,提高在朗 读中品味意境,在诵读中加深对文本理解的 能力。 2.反复诵读,感悟交流,学会总结诗词引用 典故以及用典表义的技巧及对比的艺术方法 。 3.激情投入,深入感知作者报国无门、壮志 难酬的心情,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用李广的典故,表达对英雄人
物的怀念与渴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宋书·宗悫传》说,宗悫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唐代著名诗人辛弃疾的代表作,并被誉为中国诗史上的绝世佳作。

这首诗通过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北固山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家国的忧虑和对名利的憧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价值。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欣赏和研究这首诗,本文将结合教材内容和自身教学实践,设计一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掌握唐诗特定的艺术形式,领会唐代文化的独特魅力;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品味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3.通过文学鉴赏,引导学生在情感、思想等方面得到启迪和提高,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4.通过讲述辛弃疾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使学生了解唐代诗歌与辛弃疾的作品在其中所处的地位。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1)详细解读诗歌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领悟唐诗优美的音韵与句式;(3)体验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教学难点(1)理解唐代社会历史的背景,了解唐诗创作的文化和艺术特点;(2)熟练掌握唐诗中的文学技巧和语言表现手法;(3)体验和把握唐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唐代名士辛弃疾的生平和作品介绍(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简要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和作品,让学生了解他作为名士的文化背景和唐代文学的特点。

2.整体阅读与理解(20分钟)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生自主朗读,同时老师进行语音模仿指导,并分别解读每句的意思和形式,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和结构。

3.诗歌形式的分析(15分钟)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诗歌形式,包括诗歌的音韵、韵律、篇幅、结构等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唐诗的独特艺术形式和语言特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两首课件【品质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两首课件【品质课件】

思考: 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
了什么情怀?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 抱负, 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 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赏析下阕
上片中的两个典故孙权、寄奴都同京口 北固亭直接相关,下片中出现的人物是不是 作者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 他们是怎样联系 起来的?
赏析下阕
上片中的两个典故孙权、寄奴都同京口 北固亭直接相关,下片中出现的人物是不是 作者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 他们是怎样联系 起来的?
颇 老 矣 ,
思考: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思考: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以廉颇自况,虽66岁仍想为国效力: 可当 政者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 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 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 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
上阕: 大好河山 下阕:
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
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赏析上阕
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
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赏析上阕
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
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孙权
赏析上阕
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
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孙权
刘裕
赏析上阕
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 草率出师北伐, 想要 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 结果落得北望 敌军而仓皇失措。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 草率出师北伐, 想要 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 结果落得北望 敌军而仓皇失措。
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 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优秀课件

《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优秀课件
下阙用了 刘义隆北伐惨败 、拓跋焘修建行 宫(佛狸祠)、廉颇思国 三个典故。
分析“用典”的用

1,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极目远
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
建 功 立
孙权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临危 受命,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
业 保卫了家园。

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
令 人 仰
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 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
看注释:重点词句,积累运用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英雄业绩)
金戈铁马·
(精锐部队)
元嘉草草·
(草率)
赢得仓皇北顾· (落得)
可堪回首· 寻常巷陌
(不堪 哪堪) (普通)
英雄无觅
(寻找)
看诗文: 疏通文意,把握思想
千百年来江山依然如故,却 千古江山,英 无处寻找像孙仲谋那样的英 雄无觅孙仲谋处。 雄人物。
1. 下列诗词句全是写景的,从实写与虚写的角度
看,不同的一项是( B)
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C. 一片神鸦社鼓 D. 大江东去
2. 下列对“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一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 )
A.壮心未泯,一直保持着忧国忧民的抗金热忱。 B.怀念家乡,怀念中原,怀念往昔岁月。 C.对四十三年前抗金业绩引以为荣。 D.对四十三年前扬州路一带战斗的岁月记忆犹
总结归纳,把握主旨情感:
这首词通过怀古,借古讽今,表 现了词人对英雄人物的仰慕、抗金报 国建功立业的忠心热情、对当朝无人 无能的失望、对韩侂胄草率出兵的劝 诫、对人心安于现状的担忧和对自己 不被重用的愤懑。
艺术技巧:
运用典故——借古讽今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件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件
本词除了用典外还突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①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针对南宋的萎靡不振。②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③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对比)
作者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在敌人之手,想到韩侂胄等人并不想真正肩负起抗敌复国的重任,于是怀古伤今,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上阕小结
追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 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的结局。 运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大败的典故,借鉴历史,说明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告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
主 旨
写作特色
手法:1、大量用典,借古讽今2、叙事、抒情、写景融为一体风格:豪放悲壮、慷慨愤世
课堂同步练习
1.下列加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元嘉草草(轻率)B.封狼居胥(分封)C.贏得仓皇北顾(败逃中回头北望)D.可堪回首(哪堪,怎堪)
【解析】封:登山祭天,以纪功勋
B
2.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觅:寻觅。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风流:指英雄遗风,英雄伟业带来的影响。巷陌:这里都指街道。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金戈:用金属制成的长枪。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这里指代精锐的部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课件

04
诗词的意境与意象
意境分析
雄浑壮阔
通过描绘京口北固亭的壮丽景色 ,词人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意 境,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
岁月的沉淀。
悲壮苍凉
在描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过程中 ,词人融入了悲壮苍凉的氛围, 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
的无奈。
豪放不羁
词人通过运用豪放不羁的艺术手 法,表现出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 见解,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创 作风格
掌握《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的诗意和艺术 特色
理解词人借古讽今、抒 发壮志豪情的情感表达
提高学生对宋词的鉴赏 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概述
辛弃疾的生平简介和创作 历程
词中涉及的历史典故和人 物介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的词牌、格律和韵脚 分析
05
诗词的鉴赏与感悟
鉴赏要点
语言特点
这首词语言精练、含蓄,运用典故,富有音韵之 美。
意象选择
作者选取京口北固亭等典型意象,营造出一种豪 迈、悲壮的氛围。
情感表达
通过怀古抒发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国 家前途的关切。
感悟与启示
历史沧桑感
01
通过这首词,我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变迁,以及个人在
创作背景
01
京口北固亭
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当地名胜之一。
02
历史背景
京口北固亭曾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所建,历史悠久。宋神宗熙宁七年(
1074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写下此词。
03
创作动机
词人登临北固亭,凭栏远眺,感慨万千,想到自己南渡之后长期未得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仅供大家参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1一、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词大意。

2、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法加之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学会关键典故的含义和及其作用。

3、体味词人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愿望及壮志未酬的苦闷。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法加之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学会各个典故的含义及其作用。

2、难点:体味词人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愿望及壮志未酬的苦闷。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自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呢?滚滚长江东逝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然而有些人却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发光。

本文作者就是这样,他有一颗爱国之心,凭一己之力,挽救家国山河。

让我们感受民族气节,体味赤诚之心。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文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整体感知1、初读诗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关键字词的读音和词义并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2、再读文章,理顺诗词的大概内容和结构层次。

明确:上片惋惜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赞美率军京口北伐的刘裕;下片讽刺了刘义隆冒进误国并表明自己要向廉颇学习的态度。

(三)深入研读问题1:辛弃疾登北固亭,极目远眺,想到孙权和刘裕,寄托了什么情怀?明确1:孙权曾在京口守国御敌,成就霸业。

现如今却“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而寄奴曾在京口起事北伐,曾经“气吞万里如虎”。

作者借两位英雄人物的事迹来: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问题2: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明确2:教师渗透时代背景——统治者抗金准备不足,想要仓促北伐,急功近利。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语文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语文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1208年 嘉定和议,侄伯关系
英雄暮年六十六岁壮心不已, 掌权宰相草率北伐为己私利, 四十三年耻辱依然清晰记忆。 高唱收复失地豪迈悲壮歌曲。
延伸拓展探深意
稼轩词的艺术成就
诗歌内容
登山临水 怀古伤今 写景咏物 谈禅说理 嬉笑怒骂
延伸拓展探深意
稼轩词的艺术成就 二、择用高亢爽健的词调。
《水调歌头》
1141年 绍兴和议,纳贡称臣
生于金国,长于济南。(1岁)
1161年 金主南侵,生灵涂炭
起义反金,为掌书记。(22岁)
1164年 北伐失利,隆兴和议
江阴签判,任满去职。(25岁)
1195— 1202年
1206年
宰相专权,庆元党禁 军事冒进,开禧北伐
瓢泉退隐(56—63岁) 浙东安抚使,力辞召命。(67岁)
三十七首
《满江红》 《贺新郎》
三十四首 二十三首
《念奴娇》 《沁园春》
二十二首 十三首
这些词调,声腔昂扬 慷慨,音节悲壮激烈。
延伸拓展探深意
稼轩词的艺术成就 三、用典使事。胸罗万卷,驰骋百家,下笔时驱使经史,拈缀诸子。
“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 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
要求字迹工整。
含英咀华识其趣
字:深深地敬意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小名:对友亲切,对敌轻蔑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年号:郑重其事地告诫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合 作 探 究 析典故
析典故——理解情感用意
古人
古事
情感
孙 权 置镇京口,雄踞一方 景仰、惋惜

统编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精品完美公开课课件

统编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精品完美公开课课件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回忆中——扬州一带——战火 眼 前——佛 狸 祠——红火
这是一组鲜明的对比
一方面作者牢记民族的灾难,一方面看到金已安稳 的统治着北方,那里的人们也安于现状;这样就突出地 表明,人们已忘了国耻,苟且偷安,已无心收复中原, 也强烈地抒发出作者对个人命运,特别是国家前途的深 沉的悲哀、忧虑,对南宋王朝腐败无能的不满。
辛弃疾渡江之后, 首先被解除了武装, 后来才被派往江阴作 签判,帮助地方官处 理政务。辛弃疾被迫 退隐江西上饶,空怀 一腔忠贞热情,却报 国无门。辛弃疾许多 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
写作背景
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已66岁,他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 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1203年,63 岁的辛弃疾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宰相韩侂胄起用,利 用其主战派元老招牌作号召,任镇江知府。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用廉颇典
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 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奸臣当道,多用 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
表。 借廉颇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老而弥坚、 抗敌之志不衰的报国之情和老大无成、壮志 难酬的愤慨。爱国之情,忠义之气,溢于言 表! 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孙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作用: 讽南宋苟安,叹英雄无觅
刘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 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
万里如虎。
作用: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省级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省级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精读品悟
从词的题目入手,分析本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题目为“京口北固亭怀古”,清晰地表达了词人在京口北固 亭这个地方抒发的怀古之情。前两个典故除了是北伐成功的例子 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都与京口北固亭有关。五个典故都与 北伐有关,借对孙权、刘裕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 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对刘义隆的讽 刺,就是对韩侂胄的告诫;对“佛狸祠”的感慨,就是对统治者 不思收复失地的不满。作者最后以廉颇自况,实际上是他自己的 内心独白。这首怀古之作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全词借古 讽今,亦史亦论。
深入研读
"作者来到北固亭,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请同学们以语 文小组为单位讨论。 孙权:在京口建立吴国,建都建业(南京),抵抗了来自曹军的入 侵,保卫了国家;
刘裕:刘裕出生于京口寻常小巷陌,后建立刘宋政权,建都建康 (南京),多次抵抗来自多方的入侵,守卫了国家。
两者均与京口一地有关,都曾勇猛抗敌,保卫家园。
深入研读
"作者对两者持怎样的态度?如何看出?"请学生结合导入时的背 景资料进行思考。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尊敬和敬仰,感叹南宋当权者 昏庸无能。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不仅尊敬和敬 仰,还认可刘裕的作战方略,认为自己若是遇到刘裕这样的明君, 正确的政治建议就不会被忽视,自己的政治抱负就能够实现。
1.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用典
2.同学们找一找,这首词用了哪些典故? 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精读品悟
第一个典故孙权大败曹军。对孙权的歌颂和钦佩之情。 作者在此时提到孙仲谋,暗含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