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178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178人民版PPT课件
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B.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1.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 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2.《国语 • 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 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 周时期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B.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3.中国瓷器以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深受国内外 人士的喜爱。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瓷器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三种形态 经营方式 产 品 流通状况 地 位
官营 手工业
(夏朝)
政府直接 武器,皇室、不在市场流 长期占主导
经营
官府和贵族
通 地位
消费品 (不(以自交然换经济为)生产目的)
民营 民间私人 民间消费品 在市场流通 明中期后占 手工业 经营 (以交换为(生商产品目经的济))主导地位
2、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抵制; ②封建制度的阻碍; ③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的束缚。
五、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①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享誉世界; ②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官营-主导,
民营-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重要比重) ③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而相应变化; ④明中后期在江南地区的一些手工业部门
明清 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瓷器争奇斗艳
3、丝织业:(中国最早养蚕缫丝织绸)
时期 主要成就
四五千 已经养蚕,有了丝织品 年前
商周 商朝有了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 周朝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PPT课件24(3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PPT课件24(3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


7、失去了太多,舍去了太多,放下了太多,埋葬了太多。

8、别离,离我们不再遥远,现在总是美好,终将成为过去,匮乏太多。

9、指尖触掠着匆匆流失的东西,心里反而平静了许多。是不是悲伤消磨了傲气,让我成为了行尸走肉般的傀儡。

10、不曾等待,不知等待的滋味,不曾迷恋,不知说不出的爱的痛苦,你是否还记得,曾经还有一个人是那样深深的爱你?
2)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3)东汉技术趋于成熟 青瓷熊形灯(三国)
白瓷(公道杯)
4)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
白瓷凤首瓶 (唐)
色彩绚丽的唐三彩
5)宋代:制瓷技艺大放异彩,名窑不断涌现

北宋 钧窑月白釉碗

宋代
代汝
定 窑 八
汝 窑 天 青 宋 定窑孩儿枕长 颈 瓶




宋蓝钧窑玫瑰紫釉系尊

1、从未有过现在这样的执着,不需要承诺无需誓言,只是想珍惜,仅此而已。

2、无数个黄昏,单薄的身影,徘徊在飘满落黄的深巷,风,轻抚着卷曲的秀发,街灯照着泪痕划过的脸颊。一季季的草香,一片片的落叶,素颜难描落叶怨!爱到魄散不知倦!心,在秋天的荒草中茫然慌

3、经常听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让我那孤单的灵魂与影子和你一起舞蹈,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却又心甘情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教材地位
教 我国古代手工业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

在许多行业和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

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重点
我国古代冶金业、制瓷业和丝织业领域重要 的生产技术,民间手工业的发展,“丝绸之路”、 “瓷器大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程标准学法·素养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其突出成就,认识官营手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民营手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通过学习认识到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享誉海内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爱护中华民族优秀遗产的意识.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比较,探究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以及家庭手工业的不同,理解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认识到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历程(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2.特点(1)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2)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3)许多行业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3.成就(1)冶铁业西周晚期两汉东汉南北朝中国已有铁器发明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出现灌钢法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形象说明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了五大名窑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3)丝织业四五千年前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唐朝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清朝的缎成为丝织品的代表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主要类型(1)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2.发展历程(1)两宋之前: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2)元朝时期: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3)明清时期: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地位: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中国素有“丝国”和“瓷器大国”之称.2.表现(1)西汉时期: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3)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为欧洲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易错提醒】1.官营手工业并不因国家扶持而异常繁荣官营手工业的原料由政府提供,产品由政府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而且它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常常引起工匠的反抗,弊端丛生.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日益萎缩.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不断发展不能认为是技术革命中国古代手工业虽技术发达,领先世界,但却没有像近代西方那样出现技术革命.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手工业的自给自足性,缺乏革新的动力与社会基础.【轻巧识记】1.三个“三”归纳古代手工业2.图示法记忆三种手工业的地位【概念阐释】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工场主雇佣雇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它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具有进步性.图示理解如下:【易错提醒】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不能说明封建社会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因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表明封建生产关系已开始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轻巧识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关系【概念阐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自中国西部通过中亚和西亚,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非洲、最后到达欧洲.丝绸之路是东方与西方之间文明交流的主要道路.【深度点拨】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一般从两个角度去把握:一是主要手工业在历代的发展表现的相关史实,主要部门一般围绕着冶炼、陶瓷制造和纺织三个行业展开;二是手工业生产的三种生产方式: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网络小结术语精要1.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产品精美,品种繁多,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2.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维持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3.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状态1.官营手工业史料庶人食力,①工商食官.——《国语·晋语》②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③(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管子·小匡》①说明国家对手工业发展的影响.②说明了官营手工业规模与分工.③说明众多官营工匠一起工作推动了手工业技艺的提高.史料体现了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有哪些优势?提示国家扶持;资金充足,设备先进;经营规模大,分工细密;工匠技术水平高.2.家庭手工业史料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画线内容反映了家庭手工业的生产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2、官营技术
冶铜 技术
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
商周时代:繁荣
思 考
冶 铁 技 术 炼钢 技术
高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 重832.84千克。是中国目前已发现最 大、最终的古代青铜器。
四羊方尊
司母戊大方鼎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 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 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 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 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现 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
练习
8、东汉时,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领先世界的突出成就是 A.发明淬火技术 B.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C.用煤炭作为冶铁燃料 D.低温炼钢技术、灌钢法得到推广 9.明朝中后期,在苏州地区出现了不少专门进行丝织业生 产手工业部 门,工场主被称为“机户”,工人被称为“机工”,他们 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表明 A.手工业已超过农业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苏州市明朝主要税源 D.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阅读 思考
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北朝出现成熟的白瓷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青瓷熊形灯
瓷器的开端——东汉的青瓷
青釉四系瓷罐
青瓷双系壶
北 齐 白 釉 四 系 罐
此罐胎料含铁量极低,釉色乳白中泛青, 是早期白瓷脱胎于青瓷的表征。 白瓷的烧制,是逐步降低胎釉中的含铁 量实现的,它是制瓷技术的重大进步。
两汉:高炉炼铁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战国时铁农具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课件

答案:D
8.下图是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 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 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要
答案:D
9.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 《青花瓷》这首 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 “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 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 下列关于 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A
2.中国古代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在冶铜、冶铁、制 瓷等诸多行业中,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下列所示行业及其出现 时期连接有误的是( )
A.冶铜——原始社会晚期 B.冶铁——西周晚期 C.制瓷——商朝 D.丝织——西周
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丝织品早在距今 四五千年就有了,西周时已达到较高水平,故 D 项连接有误。
答案:D
3.下图是出土的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青铜器,中国古代青铜器 铸造的繁荣时期是( )
A.原始社会晚期 C.西汉时期
B.商周时期 D.南北朝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商周时代,青铜 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答案:B
4.下图所示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发明的时期是在(
)
A.西周 C.东汉
B.秦朝 D.西汉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由“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 有手技作事”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民营手工业状况,C 项排除; B 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D 项不符合史实;“富于大将军”可知, A 项正确。故选 A 项。
答案:A
7.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 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52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52张)
【思维点击】上述材料反映出明代制瓷业发生了哪
些重大变化?
提示:民营制瓷业在制瓷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景德 镇的民窑生产更趋兴盛。
【归纳总结】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形态 经营方式 产品特点
地位
官府直接经 官营 营的大规模 手工业 生产(劳役制)
满足政府、 皇室需求, 不计成本、
不入市场
至明代 前期占 据主导 地位
4.(2018·新课标Ⅰ卷·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
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
竹篱井,井主所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 以
“调身货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特遇
不满意,辄外谋高就。这反映出为时( A)
【对点训练】 1.到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制瓷技艺达到了历 史上的最高水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B ) 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 C.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的政策 D.官营手工业规模大且占主导地位
2.唐代诗人张籍《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 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 白练到安西。”这首诗反映了( A ) A.丝绸之路的兴盛 B.陶瓷之路的兴盛 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 D.古代畜牧业的发达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
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江南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
主题三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思考】观察下图,中国古代的瓷器、丝绸等是通过 什么途径运往西方的?
国外瓷都“景德镇”——代尔夫特
穿中国丝绸的古罗马妇人
提示: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运往西方。
1.丝国——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中 国获得 “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 世称为“丝绸之路”。

人教版高二历史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人教版高二历史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 清代,据《景德镇陶
录》叙述,景德镇仪制坯业就有淘泥、拉坯、印坯、镟坯、 画坯、春灰、合釉、上釉等分工,各道工序环环相扣,全为 手工制作。
材料四
材料五
(明清中后期)大户(机户)张机为生,小户(机工)
赴织为活 „„ 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 ( 生计 ) 计。大户 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 ( 空虚 ) ,两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
情 景 导 入
2
目 标 导 航
5
随 堂 练 习
3
自 主 预 习
6
高 考 演 练
4
课 堂 探 究
7
课后强化作业
情 景 导 入
右图的瓷罐是被行家誉为“绝顶
稀有”的“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此 罐高27.5厘米,径宽33厘米,罐身绘有 鬼谷子下山的民间故事,是目前世间仅 存的八件同类古董之一。 2005 年 7 月 12
(1)西汉: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获得“丝国”的誉
丝绸之路 ”。 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_________ (2)唐朝: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时期 ①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西方国家 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②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欧洲商人 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 ③清代还根据 _____________ 具和鱼缸等。 3 . 影响: 在中国制瓷工艺影响下, 17 世纪开始,欧洲 陆续两千多年前,当恺撒大帝身着中国丝袍出现在
罗马剧场的时候,整个罗马都为之震撼了。使用中国丝绸, 成了一种时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优质PPT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优质PPT课件

夏、商、周:官府垄断 (“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继续发展
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收归官办
4、主要成就和影响:
领先世界的冶金业;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历史悠久;素 称发达;世界 领先。
第二页,共29页。
(1)高超的冶金技术:
技术 冶铜技术 冶铁技术
炼钢技术
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 商周时代:繁荣 西周晚期:已有铁器(铁剑 )春秋战国:使用铁农具,并推广 两汉:高炉炼铁 东汉: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两汉:炒钢技术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夺得千峰翠色来。”五代人徐夤赞叹曰:“捩翠融青瑞色新,陶 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诗歌、文献的描写越是优美,越引得人们去考证、猜想,以致于出 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而秘色瓷究竟“秘”在何处,知道的人却越
来越少,也就越发加剧了这种瓷器的神秘感。
第七页,共29页。
鉴宝
当一回文物鉴定专家,请同学辨别其它宋朝五大名窑的瓷器。
“瓷器大国”
第二十页,共29页。
探究小结: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何特征?
1、中国古代手工业是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三种家经庭营手形工态业并存。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
器、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 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 如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都已具有相
"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
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
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
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中国艺 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课件

(3) 丝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⑨ 商 西周 ________ 朝时已经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⑩________ 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 波斯 的织法 工人。唐朝丝织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⑪________ 和图案风格。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 实风格。明清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精致的⑫ 缎 ,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________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思维拓展
1.《国语· 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时期手工业发展的 什么状况?
点播: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夯实基础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魏晋南北朝 :遭受摧残。 (3)⑭____________ (4)隋唐:恢复和发展。 黄道婆 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5)元朝:⑮________ (6)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冶矿等行业中的民营
花楼机 。 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使用⑯________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思维拓展
3 . 2012 年 2 月 6 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迎来登基 60 周 年纪念日,一批专为女王登基庆典定制的礼品瓷运往英国。据 了解,这些印有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肖像的瓷盘将成为英皇室 尊贵的“国礼”。
请思考:中国瓷器被尊版)◆ 灌钢法 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 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⑤________ 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商 (2)制瓷:中国是瓷器的故乡,⑥________ 朝时已经烧制出 唐 原始瓷器,⑦________ 朝时,已经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青花瓷 明朝宣德年间制造的⑧________ ,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2.下面是CCTV《鉴宝》节目展示的两件古代瓷器:图一为 “青釉四系瓷罐”,图二为“粉彩开光花瓶”。据你的判断,下
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专家鉴定团的权威鉴定
图一
图二
A.图一是隋代器物,器形浑厚饱满 B.图二的年代早于图一 C.图二是宋代器物,图案色彩绚丽 D.图二俗称“金宝地”
中国瓷器国内拍卖记录 ¥84000000
“御制珐琅彩庭园人 物图题诗灯笼尊”高14厘 米,敛口、鼓腹、圈足, 器底蓝料书“乾隆年制” 宋体四字款。
胎体轻薄,色彩凝艳 油亮,有油画效果。
快速浏览教材回答
手工业主要涉及了哪些手工业部门?
官营 手工业
古代冶金业 古代陶瓷业
古代纺织业
民间 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 1、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 2、官营手工业发达,享誉世界 • 3、民营手工业经营艰难,后来居上 • 4、家庭手工业占相当大的比重
1、我国制瓷技术发展的先后顺序是 (

①白瓷 ②青瓷 ③珐琅彩 ④秘色瓷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良渚文化丝织品残片
镜头二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 素纱单衣,重仅48克。
唐朝花鸟文锦
镜头三
明代的团龙袍料
清代的寿字图丝织品
清 黄缎龙袍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纺织为代表,农户的副业
民 间
家庭手工业
家庭消费、纳税、少量出售


私人经营的作坊或工场
业 民营手工业 产品出售供民间消费

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区 别 出 现 雇 佣 关 系
早期 的资 本家
早期 雇佣 工人
手工作 坊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 2、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丝绸远销亚洲、欧洲 3、唐朝时期瓷器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4、明清时海上丝绸之路 5、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外销 丝国 瓷器大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材料:
我国曾被外国学者誉为“丝绸之源”。丝的发明和丝绸的制作, 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而西方,却是到很晚时候才学会养蚕缫丝 的。有一个为人们所常说的笑话:大约到公元3世纪时,古罗 马一位叫保萨尼亚斯的学者说:丝是一种好像金龟子一样但比 之大两倍的小动物体中取出的。赛里斯人(即中国人)把它们 养四年,喂它们吃小米,然后从它们的残骸中获取丝。这当然 是很可笑的,说明西方一直到公元3世纪时(我国已在魏晋时 代),还不了解丝是怎样提取的。古希腊人把中国叫做“赛里 斯”,即“丝绸之国”。在古罗马,恺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 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 的黄金去购买丝绸。后来上等丝绸每磅竟值黄金12两,迫使皇 帝下令禁止皇家穿用丝绸。
康熙青花瓷
清康熙珊瑚红珐琅彩莲纹碗
清乾隆胭脂红珐琅 彩鼻烟壶
清代粉彩瓷
(3)丝织业
古代丝织业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
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代: 已有了织机
西周:
西汉: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在长安设东西织室
唐代: 丝织技术高、吸收了波斯织法与图案风格
宋代: 吸收了花鸟画的写实风格
明清: 在苏杭设织造局,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战国的铁农具
冶铁示意图
铸造铁器示意图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2 人民版 必修2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2 人民版 必修2

司母戊大方鼎
四羊方尊
四、夺得千峰翠色来 ——陶瓷业的发展历程
新石器时代 从商朝到东汉 唐代 宋代 清代
开始烧制陶器
由陶向瓷过渡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青 邢白、釉下彩绘。 瓷窑遍布各地,几大名窑
发明粉彩瓷器工艺和珐琅瓷。
中国首次发现古人类用于蒸制食品的套装陶器
近日, 甘肃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套2800年前古人类所用 的陶制烹饪器具,其中一为陶锅,另一为放置在锅上用来蒸 东西的笼屉(即为史书中记载的“甑”)
无偿调用各类匠 户进行生产 生产技术水平高
满足官家专用和 皇帝私用 生产规模大
家庭手工业
田庄中的依附人 口(农民) 生产技术水平低
满足田庄和农民 自身需要 生产规模小
生产技术
产品流向 生产规模 消极影响
都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 扩大,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
【想一想】
●中国古代宫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相比 有那些差异? 答:(1)生产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由 专门的官办皇家工场生产,而民间用品 由普通的民间工场生产; (2)用途不同:宫廷工艺品除供日常 使用外,还供艺术欣赏,而民间用品 只是老百姓日常使用; (3)管理机构不同: 宫廷工艺品从生产到使用都由专门的 官僚机构管理,而民间用品则没有;
“工官”制度的特点
特殊行业的垄断性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不计成本和奢侈性 技术工艺的高超性 各种行业的封闭性 劳动者缺少积极性
概念:在一定时期内,工匠被编入 专门的户籍,称为匠户。
匠 对国家:可以十分方 户 便地征调各类工匠 制 影响: 对匠户:没有人身自由, 度
他们的劳动创造性 受到严重束缚
◆官营手工业和庄园(家庭)手工业比较 内容 类别 劳动力 官营手工业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新人教版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新人教版
提示
史论总结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 战国以后,形成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 式并存的格局。 (3)农业和手工业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
提示 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
特点:国家支持、规模大、分工细、受政府控制等。
提示
探究点2 家庭手工业 史料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思考 史料体现的手工业经营形态是什么?有何特点? 提示 经营形态:家庭手工业。 特点:是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 思考 史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现象:手工工场中的雇佣劳动关系。 实质: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提示
探究点3 享誉世界 史料 古希腊人把中国叫做“塞里斯”,即“丝绸之国”。在古罗马, 恺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他们甚 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购买丝绸。 思考 依据史料概括我国丝织业的成就。 提示 历史悠久;技术先进,产品精美;长期领先于世界。
概念阐释
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
主题一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探究点1 官营手工业 史料一 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 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礼记·王制》 史料二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 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贡禹传》
思考 史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具有怎样的 特点?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16世纪此前一直领先世界
1.1米
司母戊鼎
鼎重832.84公斤
司母戊鼎是目前 已发觉旳中国古 代形体最大和最 1.33米 重旳青铜器,在 世界上也是仅见 旳,反应出商代 青铜冶铸业具有 极高水平。
蕉叶形 纹理清楚 四只大卷角羊
羊旳前腿
四羊方尊 独特造型、精美工艺——无价国宝
78.3厘米
鼎重153.3公斤
哥窑
浙江 · 龙泉
青瓷
钧窑
河南 · 禹州 红、紫瓷
宋 定窑八方四系瓶
五大名窑
定窑 孩儿枕 定窑 白瓷童子诵经壶
五大名窑
汝窑 粉青奉华碟
汝窑 三足樽
五大名窑
宋代 汝窑天蓝釉长颈镶金瓶
宋代 汝窑天青长颈瓶
五大名窑
南宋 官窑穿戴瓶
官窑 玄纹瓶
五大名窑
哥窑 鱼耳炉 哥窑 海棠式花盆
哥窑 灰青葵瓣口小碗
雍正御制八棱珐琅彩瓷灯台
珐琅瓷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景泰蓝是 铜胎上珐琅釉而成,若改为瓷胎上珐琅釉则 叫珐琅彩。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鼎盛时 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旳珐琅彩水平 最高,工艺最美。珐琅彩终止于乾隆后期。
元,景德镇, 全国制瓷中心
元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
牡丹纹瓶
元延佑款青花瓷器
【元】青花鱼藻凸花牡丹大盘
故宫藏清雍正粉彩蟠桃纹天球瓶 清雍正粉彩桃花纹直颈瓶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长安设东西织室(素纱禅衣) ;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技艺高,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品种繁多,吸收了花鸟画中旳写实风格
在苏杭设织造局,缎是清朝丝织品旳代表; 使用花楼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棉纺织业开始发展
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课件 (共51张PPT)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课件 (共51张PPT)

A
夏商 春秋 秦汉 魏晋
西周 战国
南北朝
隋唐
C
时间
两宋 元朝 明朝 中叶
上图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类型曲线图。请结合所学知识,
判断图中的一种手工业类型,并予以说明。
2020/7/10
13
二、主要生产部门
(一)纺织业的发展 (二)先进的冶金技术 (三)陶瓷业的成就
2020/7/10
16
(一)纺织业
时代
表现
收。2020(/7/10摘编自王毓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 明代经济卷》) 7
4. 评价:
进 技术工艺的高超性 步 生产规模的巨大性
不计成本和奢侈性
局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限 特殊行业的垄断性
劳动者缺少积极性
各种行业的封闭性
2020/7/10
经营管理严格,追求产品精美,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民工匠约达22000人以上,其中北京内府约有15000人左右。由
于工作的地址在皇城内,门禁严密,工匠出入的自由受到限制,
许多合理的权力,都被剥夺。
各种行业的封闭性
材料三 劳明代动的者户缺部少是积仅极次性于工部和内特府殊各监行局业。的户垄部断经性管的
官手工业主要的是盐的生产销售和金属物料的征收、稽核及验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 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2020/7/10
1
•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阶段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 劳动,使用简单工具 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 开始时,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 • 原始社会晚期 :手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 夏商周时期 :主要生产青铜器,由官府垄断。 • 春秋战国时期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初中七年级历史讲课PPT课件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初中七年级历史讲课PPT课件

四、重要成就之丝织业
包括领及两袖口镶边总重量才49克,纱的经丝、纬丝纤细,其投 影宽度仅0.08厘米,古诗形容为“轻纱薄如空”,恰当之极。
商朝:出现织机、丝织品 西周:能生产提花织 西汉:开设长安东西织室 宋朝:品种繁多 明清:进人鼎盛时期,中心是苏杭
艰难经营的
民间 手工业
一、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
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瓷器大国”
二、独立思考:为何能取得如此成就?
下期再会
历史资料
西汉时,巨鹿有位叫陈宝光的人, 他家拥有一套织造上等丝织品的技术 和工具。
一起思考 中国古代手工业有哪些
主要的经营形式?
官营 民营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素称发达的
官营 手工业
一、发展历程
夏、商、周
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
继续发展
西汉帝以后
煮盐、冶铁、铸钱收归官办
开始发展
魏晋 南北朝
惨遭摧残
隋唐
恢复发展
两宋以后
艰难发展
二、重要成就
元朝时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 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 织品比例。
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占据全社会手 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中国古代手工业
享誉世界
一、重要成就
丝绸远销亚洲、欧洲 “丝绸之路”
二、重要成就之冶金业
商周:青铜铸造业繁荣 西周:已能制造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三、重要成就之制瓷业
01/商朝:烧出原始瓷器
02/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03/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04/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青花瓷
• 景德镇青花瓷是汉族 传统名瓷之一。产地 为江西景德镇。被人 们称为人间瑰宝。始 创于唐代,到明、清两 代为高峰。它用氧化 钴料在坯胎上描绘纹 样,施釉后高温一次烧 成...
明清:彩瓷
• 彩瓷亦称“彩绘瓷” (painted china),汉族 传统名瓷之一。器物表面 中加以彩绘的瓷器。 • 主要有釉下彩瓷和釉上彩 瓷两大类,釉下始于唐唐 青花。 • 明清时期开始出现是釉上 彩(粉彩),同时也是彩 瓷发展的盛期。 • 以景德镇窑成就最为突出。
商朝:织机
• 商代的布匹大部分是平纹 布,平纹布是由纵向的经线 和横向的纬线相互交织而 成。 • 固定经线和投穿纬线需要 一定的器械,就是织布机。 原始织布机是一种席地使 用。 • ...踏板斜织机流行提花织 物经锦达到高峰云气动物 纹成为丝绸纹样的主流丝 绸技术对造纸起促进作 用...
西周斜纹提花织物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 • • • • • • • 1.概念: 优秀工匠 上等原料 不计成本 产品精美 2.历史悠久: 夏商周: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继续发展 西汉:官办 专营; 3.地位:世界领先
夏商周 青铜铸造
• 青铜器(Bronze Ware) 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 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 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 时代。青铜器在世界各地 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 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 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 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 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 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 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 逐渐由铁器所取代...
唐代:波斯图案风格
• 在这些流行的纹样图案中,波 斯萨珊朝式的那种以联珠缀成 的圆圈做为主纹的边缘,圆圈 内常填以对马纹、对鸟纹、对 鸭纹,也有填以波斯式的猪头 纹和立鸟纹的纹样图案被称作 联珠纹。它是3世纪兴起的萨珊 波斯王朝流行一种装饰性程式 化倾向的纹章艺术,隋时传入 中国,唐代很是盛行联珠纹常 常是与团窠纹相结合使用的。 而团窠纹就是现在所称的团花。 这是唐代丝织中的一种新产品。 这种以圆形为单位元素的装饰 图案是从波斯图案为基础发展 而来的。
明代:阿拉伯文 梵文 瓷器 清代:西餐用具和鱼缸
• 3.美誉:“瓷器大国” • 4.影响:17世纪开始 欧洲产瓷
汉代:“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 于古代中国,连接亚 洲、非洲和欧洲的古 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明清:“海上丝绸之路”
官营手工业代表之二:瓷器
• • • • • • • 商朝:原始瓷器 东汉:青瓷 北朝:白瓷 唐朝:南青北白 宋朝:五大名窑 明清:青花瓷、彩瓷 珐琅彩
• 明宣德年间的青花瓷 珍品 • 江西景德镇 瓷都
原始瓷器
• 原始瓷器有人称之为原始 青瓷,是相对于成熟期瓷 器而言的。 • 它是“商周时期所出现的, 以瓷石为制胎原料所制作 的具有较低吸水性的带釉 陶瓷产品”。 • 原始瓷器和白陶器与印纹 硬陶器相比,有坚硬耐用, 器表有釉不易污染及美观 等优点。
明清:珐琅彩
• 瓷胎画珐琅是珐琅彩瓷的 正式名称,是汉族陶瓷艺 术之瑰宝。 • 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 上的一种釉上彩瓷。 • 珐琅彩瓷的装饰工艺,即 珐琅彩,也称为瓷胎画珐 琅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 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 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 其高超的烧造水平和不朽 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 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 才能和高超工艺。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 民间手工业包括:

家庭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
• • • • • • •
春秋战国 秦汉: 发展 魏晋南北朝:摧残 隋唐:恢复和发展 两宋:继续艰难发展 元朝:黄道婆 先进技术 明中叶以后:民营超官营 花楼机
明朝中后期:资萌芽
家庭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 种副业,产品主要供 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 上出售。在中国漫长 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时代,家庭手工业 占有相当的比重。秦 汉以来,个体农业与 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 的形式逐渐稳定。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课文结构
引言:陈宝光妻
• 陈宝光妻,西汉昭帝、 宣帝时织绫艺人,女, 佚名。钜鹿(今河北 平乡西南)人。工织 绫,传授织法,为提花 机织发明者。霍显 召入其第使作之。 机用一百二十蹑,六 月成。
民营手工业
• 私营手工业一般是以家庭 为单位,人数较少,一般在 七人以内称为私营经济 。 • 民营是指非政府或国有企 业控股,有一个或多个自然 人股东组成的有一定规模 的手工业生产资料私有,产 品出售,这样的手工业就是 私营手工业。 • 它分为手工作坊即师傅带 徒弟阶段和手工工场即工 场主管理手工业工人阶段。
西汉:煮盐 冶铁 铸钱
4.官营手工业代表之一:冶炼业
• • • • • • • • • • 1】发展历史 原始社会晚期:冶铜 商周:青铜铸造繁荣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三星堆青铜礼器
西周晚期:铁器 西汉:高炉 炒钢 东汉:杜诗 水力鼓风 南北朝:灌钢法 2】地位:16世纪前 领先 3】作用:提高了生产力
唐朝瓷器:南青北白
•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 瓷烧制工艺的珍品, 是唐代低温彩釉陶器 的总称,属于一种盛 行于唐代的低温铅釉 的彩釉陶器,以黄、 白、绿为基本釉色, 1905年陇海铁路修筑 期间,在古都洛阳北 邙山一带因工程而毁 坏了一批唐代墓葬。
宋朝:五大名窑
• 姓名:中国五大名窑 • 简介:宋代五大名窑 分别 为:钧窑 、汝窑 、官窑、 定窑、 哥窑。中国五大名 窑是正式开创了烧制的实 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的先河。 • 钧瓷——“五大名瓷”之 首 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 在今...云霞雾霭、人兽花 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 色彩和奇妙韵味。
夏商周-青铜器:四羊方尊
•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 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 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 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 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 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 高58.3厘米,重量34.5公 斤,长颈,高圈足。是商 代方尊中现存最大的一件, 其造型独特和工艺精美而 堪称国宝。
北朝:白瓷
• 中国北魏西魏东魏、北齐、 北周各朝(420~581)烧制 的青、白瓷器。北朝瓷器 约始于北魏中晚期。其窑 址规模大,作坊密集,生产 持续时间长。发现的窑址 有河北临城陈刘庄、内丘 城郊等地。北朝的白瓷收 藏价值较高,这在业内已是 众所周知。在历史上,白瓷 的发明是北朝制瓷工艺的 一大成就。白瓷胎釉均为 白色,便于在上面装饰。
东汉:青瓷
• 中国东汉时烧成的青瓷器。 常见的器形有碗、盘、盏、 耳杯、钵、洗、壶、盆、 钟、瓿、罍、坛、斗、唾 盂、砚、五联罐等。碗类 基本上有两种造型:一种 口缘细薄,深腹平底,碗 壁成半球形;另一种口缘 微内敛,上腹微鼓起,下 腹内收,平底。盘类多为 宽体平底盘和作耳杯的托 盘。壶,口作浅盘形。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
• 在一些手工工场中, 拥有资金、原料和机 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 自由身份的雇工,为 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 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为 “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 早出现于明朝中后期...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 • • • •
• •
1.地位:领先世界 2.发展: 西汉:“丝绸之路” 唐朝:瓷器输出 明清:海上丝路 瓷器
• 西周时期实行“工商 食官”制度,这表明当 时的手工业...西周:出 现平纹织物、斜纹提 花织物。已经掌握池 水沤麻的微生物脱胶 法,以便将纤维分离出 来。 纺织品很丰富 ,西周出现
了平纹、斜纹提花织物, 还出现了刺绣。
西汉东、西织室
• 长安本秦之乡名,秦时有 兴乐宫。汉高祖五年(前 202),在兴乐宫基础上 修治长乐宫,七年建未央 宫,自栎阳迁都长安。惠 帝元年(前194)至五年 筑城墙。西汉长安 汉长安 城位于渭河以南的关中平 原上,面积约36平方公里。 在西汉时期,...其他建筑还 有温室、凌室、织室、曝 室、天禄阁 。
明清苏杭织造局 缎
• 汉字。读音四声,缎子, 一种比较厚的正面平滑有 光泽的丝织品:绸缎|锦缎。 缎 duàn 缎子,一种比较 厚的正面平滑有光泽的丝 织品。 • 一种比较厚的正面平滑有 光泽的丝织品,绸缎或锦 缎制作的面料。 利用缎纹 组织的各种花、素丝织物。 缎类织物俗称缎子、缎面, 品种很多。缎纹组织中经、 纬只有一种以浮长形式布 满...
引言:西汉重臣-霍光
• 霍光(?-前68年),字 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 临汾)人,西汉权臣、政 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 首,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 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 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 宣帝三朝,官至大司马大 将军。期间曾主持废立昌 邑王。汉宣帝地节二年 (前68年),霍光去世。
• 水排,也称水力鼓风 机,是用卧式或立式 水轮带动皮囊或木扇 鼓风的机械装置。 • 它由东汉时期的南阳 太守杜诗创制。 • 这是中国和世界上最 早在冶铁中利用鼓风 技术的标志 。
南北朝:灌钢法
• • 灌钢法,古代汉族劳动人 民发明的一种先进炼钢工 艺。是中国早期炼钢技术 一项最突出的成就。 • 由北齐著名冶金家綦母怀 文发明。 • 17世纪以前,西方各国一 般都是采取熟铁低温冶炼 的办法。
西汉高炉炼铁、炒钢技术
• 用钢板【?】作炉壳,壳 内砌耐火砖内衬。高炉本 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 身、炉腰、炉腹 、炉缸5 部分 。 • 炒钢的原料是生铁,操作 要点是把生铁加热到液态 或半液态,利用鼓风或撒 入精矿粉等方法,令硅、 锰、碳氧化,把含碳量降 低到钢和熟铁的成分范围。
东汉:水力鼓风冶铁
原始社会:冶铜
• 冶铜术的兴起是在新 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 文化时期。古代文献 有不少关于禹铸九鼎 的传说,从近年来考 古发掘看,夏代已能 熔铸青铜。居住在今 河南濮阳的昆吾族, 就是以制陶、铸铜著 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