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就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的主要特点就是,第一,具有引导性,目的性与组织性;第二,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与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与学生;第三,具有科学性与有效性。
简述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2)可操作性。教学策略不就是抽象的教学原则,也不就是在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而就是可供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
(3)灵活性。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并将其组合起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德育的意义有哪些?(9、1)
(1)德育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与保证;
(2)德育就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与保证;
(3)德育就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与保证。
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就是什么?
(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她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等。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教师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的一般步骤就是什么?
(1)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
(2)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3)考虑课的进行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
(2)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导向性原则;
(1)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与水平;
(2)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与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
(3)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积极性降低。
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综合型。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与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级体的教学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分组教学存在哪些问题?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就是什么?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2)讲授要注意启发;
(3)讲究语言艺术。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就是什么?
(1)要准备好问题与谈话技巧;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
(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
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就是什么?
(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3)德育过程也就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简述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与反复性规律。
(1)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特别就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就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简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德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与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则就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
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就是什么?
(1)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的性质;
(2)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深度与广度;
(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牲与学生思想实际,决定德育内容针对性与有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就是什么?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4)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与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
(5)写出课时计划(教案)。
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什么?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与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与批改学生的作业。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就是什么?
(2)联系: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而人的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思来自百度文库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与反复性规律。
运用实验法的基本要求就是什么?
(1)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材料,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与实验要求;
(2)重视语言指导及教师示范的作用;
(3)要求学生独立操作;
(4)及时检查结果,要求学生按规定写出实验报告。
教师应如何备课?(8、1)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与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1)德育过程既就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就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这“两化”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与斗争。
(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必须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还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内因),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2)用以演示的对象要有典型性;
(3)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
(4)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她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就是什么?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与方法;
(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与时间;
(3)严格要求。
(1)学生的思想品德就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的主要特点就是,第一,具有引导性,目的性与组织性;第二,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与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与学生;第三,具有科学性与有效性。
简述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2)可操作性。教学策略不就是抽象的教学原则,也不就是在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而就是可供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
(3)灵活性。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并将其组合起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德育的意义有哪些?(9、1)
(1)德育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与保证;
(2)德育就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与保证;
(3)德育就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与保证。
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就是什么?
(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她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等。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教师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的一般步骤就是什么?
(1)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
(2)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3)考虑课的进行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
(2)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导向性原则;
(1)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与水平;
(2)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与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
(3)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积极性降低。
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综合型。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与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级体的教学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分组教学存在哪些问题?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就是什么?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2)讲授要注意启发;
(3)讲究语言艺术。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就是什么?
(1)要准备好问题与谈话技巧;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
(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
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就是什么?
(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3)德育过程也就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简述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与反复性规律。
(1)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特别就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就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简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德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与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则就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
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就是什么?
(1)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的性质;
(2)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深度与广度;
(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牲与学生思想实际,决定德育内容针对性与有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就是什么?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4)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与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
(5)写出课时计划(教案)。
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什么?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与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与批改学生的作业。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就是什么?
(2)联系: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而人的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思来自百度文库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与反复性规律。
运用实验法的基本要求就是什么?
(1)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材料,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与实验要求;
(2)重视语言指导及教师示范的作用;
(3)要求学生独立操作;
(4)及时检查结果,要求学生按规定写出实验报告。
教师应如何备课?(8、1)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与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1)德育过程既就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就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这“两化”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与斗争。
(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必须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还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内因),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2)用以演示的对象要有典型性;
(3)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
(4)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她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就是什么?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与方法;
(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与时间;
(3)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