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岩溶水文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广西岩溶水文地质分析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广西岩溶水文地质分析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叶开云【摘要】广西具备岩溶水文地质发育的有利条件,因此形成了典型的岩溶地貌。
虽然这种地貌在可以开发发展旅游业,但也对工程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岩溶水文地质的发育特征,并论述了对各工程建设的影响。
【期刊名称】《科技风》【年(卷),期】2012(000)015【总页数】2页(P163-164)【关键词】岩溶;水文地质;工程建设;影响【作者】叶开云【作者单位】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柳州 545006【正文语种】中文1.1 碳酸盐岩的制约作用碳酸盐岩是岩溶地貌赖以发育的物质基础。
碳酸盐岩的岩石性质及结构构造(组合特征)是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的最重要因素。
从岩石类型看,广西的岩溶地貌基本上都属于碳酸盐岩地貌。
主要是由上古生代中泥盆纪至下二叠纪及中生代三叠纪各种沉积类型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而成。
仅在局部(如桂东北资江流域、桂西百色盆地、桂东南桂平麻洞白石山、博白沙河的花石山、藤县、容县都峤山和北部湾海域)分别可见到少量的由中生代白垩纪—新生代早第三纪钙质及含碳酸盐岩成分的红色碎屑地层形成的红层岩溶地貌—丹霞地形和新生代第四纪期间由珊瑚礁形成的生物礁岩溶地貌。
碳酸盐岩岩性的差异,导致岩溶发育强弱不一,岩溶地貌类型各异。
纯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灰质白云岩)一般发育为全岩溶地貌(峰丛洼地及峰林平原);不纯的碳酸盐岩或间互夹层型碳酸盐岩发育为半岩溶地貌(丘岭谷地、丛丘谷地、缓丘台地及缓丘平原等)。
纯度高的碳酸盐岩岩溶化程度高,岩溶发育强烈,岩溶地貌特征显著。
碳酸盐岩的结构构造(组合特征)不同,岩溶地貌类型不一样。
全广西4个碳酸盐岩岩溶层组组合类型分别发育形成为全岩溶地貌及半岩溶地貌两个不同的地貌类型。
即:全碳酸盐岩组合(纯碳酸盐岩组)形成的是全岩溶地貌;间层组合(碳酸盐岩夹非碳酸盐岩组)、互层组合(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互层岩组)及夹层组合(非碳酸盐岩夹碳酸盐岩组)形成的是半岩溶地貌。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水文地质因素是指地质灾害发生与发展过程中,与水文条件相关的因素。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触发和加剧的作用。
在水文条件不良的情况下,例如降雨量过大、降雨强度过高、降雨持续时间过长等,易导致地质构造发生破坏或地表土壤饱和,进而引发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
水文地质因素也会对地壳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地震、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水的渗透、渗流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使土层松软,进而促使山体发生崩滑、坍塌等,造成山体大规模变形和滑坡等灾害。
水流的冲刷作用也会加速地质灾害的扩大和加剧,如洪水冲刷河岸、冲蚀堤坝,导致河道变形、堤坝决口等。
水文地质因素还会对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和规模产生影响。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容易发生涌水和沉积物溶解等地质灾害,如地下水涌出导致的塌陷、岩溶地区因溶蚀而形成的地下洞穴,这些灾害规模较大,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更为严重。
湖泊、河流的漫滩、冲积平原等地区,由于水流的冲刷作用,常常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一是加强山体滑坡、斜坡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工作。
通过对地表变形、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等指标的监测,能够提前发现地质灾害的征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灾害的损害程度。
二是加强地质灾害预警和预防工作。
根据地质灾害的历史数据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可以制定相应的预警和预防策略,包括加固陡坡、密实土地、改善排水系统等,以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损害程度。
三是规划和管理自然河流、湖泊等水系统。
合理规划和管理水系统,包括维护河道的稳定性、设立防洪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可以减少水流冲刷和涌水等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减少灾害的发生。
四是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
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避免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减少地下水涌出引发塌陷等地质灾害。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地质灾害是指地质环境发生变化,造成人、动物和植物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或危及的自然现象。
水文地质因素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包括地质结构变化、地质材料的水文作用、地下水位的变化等。
本文将重点阐述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地质结构变化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地质结构变化是指地下结构发生变化,包括断裂、褶皱、岩溶等地质构造的变化。
这些地质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地质灾害的发生。
断裂带的活动会导致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岩溶地质结构的变化会引发地下水位变化,导致地下水突然涌出,引发泥石流等灾害。
要防止地质结构变化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就需要加强对地质结构的监测和研究,提前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减轻地质灾害的损失。
地质材料的水文作用是指地下水、地表水、雨水、融雪等水文因素对地质材料产生的影响。
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导致地质材料的稳定性发生变化,泥土松动,岩层破裂,进而引发地质灾害。
地表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也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
针对这些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加强地下水位监测,控制地表水的排放,以减轻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为了减轻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加强对水文地质因素的监测和研究,及时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
加强地质环境治理,改善地质环境,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控制土地的开发利用,减少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避免地下水位的波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加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加强加固工程的建设,减轻地质灾害的损失;对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及时进行抢险和救援,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岩溶地质存在的问题及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岩溶地质存在的问题及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岩溶是一种具有特殊的物质、能量、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其具有生态敏感度高、环境容量低、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的特征。
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些特征,不然将会引发区域石漠化现象以及由于施工引起的地陷等现象。
岩溶对工程建设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为了避免岩溶所导致工程建设的经济损失,在工程建设中应注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在本文中介绍了岩溶地质发育的条件特征,论述了岩溶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并对岩溶地区的工程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标签:岩溶地质;工程建设;影响引言岩溶也称喀斯特,它是一种可溶性岩石,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石膏等)是典型的例子。
它是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有时并加以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它的形状往往比较奇特,像洞穴、石芽、石沟、石林、溶洞、地下河,甚至峭壁等地貌。
此种地貌,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广西、云南和贵州是典型的分布地区。
喀斯特按出露条件可划分为:裸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
按气候带可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
按岩性可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
岩溶的发育和形成给建筑物、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造成一定难度。
因此,在岩溶地区进行各种工程时必须对岩溶进行地质研究,预测并解决因岩溶而引起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
2 岩溶发育条件与特征2.1 岩溶发育条件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是具有可溶物质、流动性、具溶蚀能力的水流以及可供水流运动的通道。
针对碳酸盐岩岩体来说,水流通道、运动的水流、水流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影响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当然也受到大气、土壤、地球深部及地质构造条件和气候因素的影响。
首先,地质构造使碳酸盐岩岩体产生破裂、形变,提供水流运动的地理位置和通道;其次,是大气降水和气温的演变过程,提供水源和水流运动的梯度场等;再次,各种来源的CO2,溶入水之后变为碳酸,发生岩溶作用;再次,运动的水流加速岩溶过程,并使碳酸盐岩岩体产生“碳、水、钙”物质循环;最后,各种因素和作用综合集成,形成碳酸盐岩岩体岩溶的发育。
浅谈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问题与防治措施

浅谈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问题与防治措施摘要:岩溶作为一种复杂的自然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影响甚大。
在可溶岩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应通过勘察手段充分了解场地的岩溶发育程度及发展趋势,以评价场地建设的适宜性,分析工程建设地基基础选型,采取针对性的地基处理措施,以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
本文以两个工程案例讨论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问题与防治措施。
关键词:岩溶发育;地基处理;岩土勘察;处理措施前言:我国幅员辽阔,岩溶地质现象复杂多变,不同地区的岩溶发育格局特征。
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其主要地质问题表现为:由于岩溶作用造成了地下结构架空,破坏了场地下伏基岩的完整性,增加了岩石的透水性。
岩溶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不均匀沉降,岩溶坍塌、基坑渗漏等工程地质问题。
因岩溶发育的隐蔽性及不规律性,在岩溶地区的进行工程建设其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重点主要是通过多种勘察手段,以查明场地下伏基岩中岩溶裂隙的发育情况及发展趋势,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型式、地基处理、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岩溶场地的地基处理措施需要根据场地下伏基岩的埋藏深度以及基岩中岩溶裂隙的发育情况而确定,对岩溶裂隙的主要处理措施包括加固、跨越等方式。
本文以徐州市两个工程案例讨论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问题与防治措施。
徐州市位于华北地台东南缘、徐州断陷褶中段,东距郯庐深大断裂带100km。
徐州市内发育有数十条断层,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为废黄河断裂带,它由三条NW向正断层组成,走向290°,倾向SW。
市区下伏基岩多以可溶性的石灰岩、泥质灰岩及页岩等组成。
基岩内岩溶裂隙多有发育,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
徐州市高铁站附近拟建一住宅小区,拟建建筑包括11幢22F高层住宅,-1F地下车库及其他配套设施。
拟建工程设计±0.00为国家1985高程基准的42.50m,地下室底板标高37.70m。
水文地质勘察在岩土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对策探讨

水文地质勘察在岩土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对策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工程规模和数量的增加,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土地资源的匮乏以及对其有效利用的重要性。
因此,在工程项目中,深基坑的挖掘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在提高了地下空间的利用率的同时,也使工程结构变得更加复杂。
在建设工程的前期阶段进行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水文地质作为岩土勘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通过全面、统一、细致的勘察工作,可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等阶段提供依据。
本文探讨了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并对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工程勘察一、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水文地质勘察涉及到对地下水位、水量、水质等因素的调查分析,这些因素会对建筑物的高度、耐久性和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在施工前期进行全面、深入、准确的水文地质勘察至关重要。
这样不仅可以在勘察设计阶段,对设计方案优选优化有利,还能降低岩土工程风险[1]。
相反,如果没有充分认识水文地质条件就开始施工,将增加灾害事故发生的概率,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例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会导致地面沉陷、基坑坍塌,建筑物倾斜,沉降等岩土工程事故。
同时,如果忽视对水文地质工作的足够重视,将会影响岩土工程勘察的准确性,并直接对整个建设工程产生负面影响。
特别是在水文地质情况复杂的区域,更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水文地质勘探和检测监测,以有效减少水文地质对建设项目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因此,对水文地质进行调查和评价是必要的。
二、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水文地质条件对岩土工程质量等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仅从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来进行论述。
(一)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上升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大气降水量增大、岩溶区地下河流量的改变、地震活动异常等都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这属于自然原因。
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分析

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分析水文地质问题可以被定义为地下水和地质构造对于人类活动和工程建设的影响。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是必须要考虑的一种问题。
因为如果不考虑水文地质问题,可能会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和安全隐患。
本文将会分析水文地质问题对于工程建设的影响。
水文地质问题在谈论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时,必须先了解水文地质问题的概念和种类。
概念简而言之,水文地质问题就是地下水和地质构造对于人类活动和工程建设的影响。
而地下水指的就是地球表面之下,含有一定数量水的土层或岩层。
地质构造则是指地球内部的构造,基于地球物理、地质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的对象。
水文地质问题往往存在于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比如在建设水坝、隧道、地铁等过程中。
种类水文地质问题种类繁多,按照产生原因分为自然产生和人为产生两类。
1.自然产生类型–岩溶区地下水–沉积层中的地下水–封闭孔隙水层–构造裂隙水层–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2.人为产生类型–城市地下水开采–受自然灾害影响造成的地下水涌升–工程施工引起的地下水涌升、渗染及其它破坏影响分析水文地质问题如何影响工程建设呢?下面将会分析几个主要的方面。
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也许是最常见的。
比如,在建设地下通道、隧道等工程时,地下水可能会对施工进程产生影响。
如果地下水在施工过程中泛滥,可能会导致洞口崩塌,水流过强更有可能危及工人的安全。
此外,地下水也可能会进入到施工现场,干扰施工进程。
工程建设水文地质问题同样会影响到工程的设计和建设。
比如,设计者在计划水坝工程时必须周密考虑地质条件,以确保水坝的稳定和安全。
如果没有考虑到水文地质问题,可能会导致给水线路短路、水渠渗漏或堤坝决堤等问题的发生。
生态环境随着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生态环境问题也成为了水文地质问题影响的一个方面。
建设工程或开采地下水往往可能对周围环境和生态造成巨大负面影响,污染土地和地下水资源,干扰自然生态环境等问题均存在。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84OVERVIEW区域治理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九队 赵亮一、引言水文地质是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运行及变化现象,包含水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从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理来看,受到各种类型的水文地质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对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二、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一)导致地面出现沉降由于水文地质的影响,出现地面沉降的情况相对较多。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地下松散等因素引发地壳不规则变形,在局部区域内形成地表沉陷。
沉陷出现原因可分为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是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明显,进而导致地表沉陷。
自然因素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构造活动导致地面出现沉陷。
从沉陷发生的情况来看,人为因素是导致沉陷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导致软土地基变形软土地基对地质开发带来的影响非常大,软土灵敏度、压缩性均较强,但是透水性相对较差,土体结构稳定性偏低,地下水带来的影响也相对较高。
因此,软土地基非常容易受到水文地质因素影响而出现较大的变形,一旦出现了由于水文地质因素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变形,整个地基的结构会产生较大的破坏,土质结构强度明显降低,最终发生较大的软土地基变形问题。
(三)导致砂土液化由于受到水文地质因素的影响,也有可能出现砂土液化的问题。
砂土液化是指细沙土、疏松粉在临界状态下,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表现出液态现象。
在出现这种情况后,超孔隙水会自下而上运行,最终形成砂土液化。
此外,因为砂土层上部覆盖有渗透性相对较差的覆盖层,地下水会不同程度的溢出地表,严重情况下可发生冒砂等地质灾害。
砂土地层出现液化之后,会导致河道出现淤塞,若地表有房屋则会导致房屋开裂、地面下沉等,从砂土液化的机理来看,主要包含偶流滑循环活动与砂沸循环活动。
图1为砂土液化模型。
随着土壤逐渐从松弛状态转变为紧张的状态,整个空隙中会有较多的水,在受到振动的影响下,砂土粒之间有效压力会出现明显的下降,砂砾之间呈现相互脱离的状态,也就是悬浮状态,形成砂土悬液体系。
溶岩地区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案分析

溶岩地区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案分析摘要:溶岩地区是指地壳内的熔岩或熔岩平野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土壤性质,溶岩地区对桩基础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桩基础施工中,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应对措施,可能会造成桩基础的不稳定、承载能力不足以及施工质量问题,甚至会引发灾害性事故。
因此,研究溶岩地区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关键词:溶岩地区;桩基础;施工影响;应对措施引言溶岩地区是地球上独特的地质环境之一,其特殊的地质和土壤条件对桩基础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
溶岩地区的地质结构复杂,土壤力学性质变化大,水文地质问题也较为突出。
这些因素使得桩基础施工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桩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施工质量等方面。
文章旨在对溶岩地区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案。
1.溶岩地区的基本特征1.1溶岩的形成和分布溶岩是一种由地下熔岩在地表流动冷却而形成的岩浆岩。
它的形成主要与火山活动和地壳运动有关。
溶岩在喷发口喷出后,会沿着山坡或谷底以液态形式流动,经过冷却凝固变成固体。
1.2溶岩地区的地质特征溶岩地区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溶洞、熔岩台地、岩石崖壁等地貌特征。
溶洞是溶岩地区常见的地下空洞,形成于长时间的岩溶作用过程中。
熔岩台地是溶岩在地表扩散形成的平坦地面,通常具有较高的坚硬度和均一性。
岩石崖壁是由溶岩冷却凝固后形成的陡峭的岩壁,常见于溶岩地区的山脉和悬崖峭壁。
1.3溶岩地区的土壤力学性质由于溶岩的冷却过程和固化特性,溶岩地区的土壤力学性质与一般土壤有所不同。
溶岩土壤通常具有较高的坚硬度和密实性,由于缺乏天然孔隙和含水量较低,其透水性较差。
此外,溶岩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土壤肥力有一定影响。
1.4溶岩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溶岩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受地表溶洞和地下溶蚀通道等地下水系统的影响。
溶洞是地下水流动和储存的重要路径,地下溶蚀通道则可引导地下水流入溶洞或地下河流。
岩溶水文地质及对工程的影响

岩溶水文地质及对工程的影响摘要工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岩溶水文地质的影响,文章以江西为例深入的对岩溶地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对于工程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溶;工程在工程勘察及建设期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水文地质,但是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却往往没有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
地下水作为岩石土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会对蜡岩土体产生严重的影响,从而对地质环境造成相应的影响,最终极大的影响到建筑的耐久性及稳定性,因此,加强对岩溶水文地质的重视,对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深入的对岩溶地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对于工程建设的影响。
1 岩溶水文地质的影响因素1.1碳酸盐岩的影响碳酸盐岩对于岩溶地貌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江西的岩溶主要是以碳酸盐岩地貌为主。
而由于碳酸盐岩的岩性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之处,从而使得岩溶发育的强度也各不相同,岩溶地貌也呈现出不同的地貌类型。
通常情况下全岩溶地貌是由纯碳酸盐岩发育而来的,而半岩溶地貌则通常是由于不纯的碳酸盐岩发育而来的,碳酸盐岩岩溶化程度是和其纯度成正比的,岩溶地貌特征也随着其纯度的增高而越发显著。
江西的地貌类型主要包含有两种,一是半岩溶地貌,二是全岩溶地貌,其主要是通过四个碳酸盐岩溶层的不同组合类型发展而来的,其中半岩溶地貌是由间层组合、夹层组合和互层组合发育而来的,而全岩溶地貌则是由全碳酸盐岩组合发育而来的。
1.2气候的影响气候也是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降水量的影响,降水量是岩溶气候形态形成的重要因素,江西的平均年降水量大约为1592.8mL,且降水量在4月到6期间较多,占据了年降水量的45.1%,其湘江支流——渌水河在将其境内的流域面积达到1423km2,主河道长大94.1km,这就极大的促进了岩溶气候形态的形成,从而促进了岩溶地貌的发育和形成;第二,温度的影响,温度对于控制地貌发育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直接影响着溶蚀反应的速度,溶蚀化学反应速度往往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也就极大的促进了岩溶地貌的发育和形成;第三,土壤中二氧化碳的影响,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土壤中往往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其会极大增强土壤的溶蚀性,特别是岩溶地貌的溶蚀性会大大的增加,从而极大的促进了岩溶地貌的发育与演化;第四,土壤本身属性的影响,土壤中含有的碳酸钙及土壤本身的酸碱度都会对其溶蚀性产生影响,而江西的气候炎热多雨,湿润系数较大,这种气候对于岩溶地貌的发育非常有利。
岩溶区溶洞及土洞对建筑地基影响的研究

岩溶区溶洞及土洞对建筑地基影响的研究一、概述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质环境,其地下溶洞和土洞的存在对建筑地基的稳定性构成了显著的影响。
溶洞是指地下水沿可溶性岩体的各种构造面相互交叉的地方,逐渐溶蚀和侵蚀开拓出来的地下洞室,具有空间三维拱效应,溶洞往往和地下通道、暗河等相连。
而土洞则是岩溶地区上覆土层中发育的空洞,是岩溶作用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溶洞和土洞的存在可能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基础失稳等一系列问题,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岩溶区的工程建设日益增多,对溶洞及土洞对建筑地基影响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岩溶区溶洞及土洞的形成机制、分布规律以及对建筑地基的具体影响,以期为岩溶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岩溶区地质环境的复杂性,掌握溶洞及土洞对建筑地基影响的关键因素,提出有效的地基处理措施和施工方法,从而确保岩溶区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将为岩溶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岩溶区地质环境概述即岩溶作用强烈发育的地区,以其独特的地质环境特征而著称。
岩溶作用主要以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的化学溶蚀作用为主,同时辅以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共同塑造了岩溶区的地貌形态。
这种地质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岩溶。
由岩溶作用所形成的地貌,被称之为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在中国、南斯拉夫以及欧洲南部等地均有广泛分布。
岩溶区的地质环境极为复杂多变。
地表岩溶深度不一,基岩岩面起伏较大,导致上覆土层厚度分布不均。
这种地质条件的非均一性,使得岩溶区地基的压缩变形均匀性受到严重影响。
岩溶区内溶洞、落水洞、溶沟等岩溶形态广泛分布,它们的形态、规模、分布规律等因地质构造、水文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而异,进一步增加了岩溶区地质环境的复杂性。
岩溶水文地质及对工程的影响

构造及 地貌 、地形所相关联 的总称 ,岩 溶的结构并不 简单 ,每一种 岩溶水文地质有着进行补充营养、水分流动和 自我 “ 排泄”的特质 , 构成 了独有的水动力剖面。
程技术方面的重点工作 。工程 的建设地址选 择首先要考虑所在地 区 的 稳 定 性 如 何 ,并 且 还 要 就 所 在 地 的相 关 资 料作 为 初 步 了解 ,深 入 研究所在地的地壳活动强烈 的区域 ,同时还 要避 免选择的工程倾 向 和岩层走 向间角度过小 的现 象发生 ,还有与岩层走 向平行或接近平
第 一 :岩 溶 气 候 形 态 是 由大 量 的 降 水 量 促 成 ,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因 素 ,
事 故,不仅增加 了原 本工程项 目的成本 ,还具有极大可 能危害 着工
程 建设 工 作 人 员 的生 命 安全 。 ( 3 )建 筑 结 构 的影 响 。岩 溶 水 文 地 质
例如 :江西省平均 年降水量大 约为 1 5 9 0 . 8 m l ,而在 当地区的 4月 份 至 6月 份 之 间 是 降 水 量 的 高 峰 期 , 并 且 占据 了 年 降 水 量 的 4 5 . 1 % 。
结语综上所述岩溶水文地质对工程的影响有非常大的难度挑战每一个影响都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参考因素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巨大对各类详细分工的进行有更细致的要求为了保证工程建设项目顺利有效地安全进行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岩溶水文地质的勘察研究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施工安全防护措施为建筑工程提供有效指导避免因地质因素的影响而对工程建设造成不良后果为工程建设质量提高长期有效的保障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水文地质因素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地质构造等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非常显著。
地下水在地质灾害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下水在地质过程中形成并调节岩土体的物理化学特性,二是地下水活动引起地质灾害的产生。
本文将详细阐述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1)地下水对滑坡的影响。
地下水湿润土壤,降低土壤的内摩擦角,减小土壤的强度,使得土壤易于滑动。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土壤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发生滑坡。
(2)地下水对泥石流的影响。
泥石流是由于含水量大的土体失稳而形成的,地下水是泥石流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土体含水量增加,土体稳定性降低,容易发生泥石流。
(3)地下水对地下岩溶的影响。
地下水活动可以加速岩溶作用,使得溶蚀速度加快,岩体强度降低,从而形成地下洞穴、裂隙等,容易发生地下陷落或地面塌陷。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紧密,当地表水滞留或涌出时,会引发地质灾害。
例如,雨水在土壤中滞留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土壤发生饱和,稳定性降低,从而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此外,洪水也是造成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质构造是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因素之一,包括断层、褶皱、岩体裂隙等。
地震等自然灾害会使断层位移增大,造成地表破裂、残塌、塌陷等地质灾害;褶皱则会使地层变形,引起地表裂缝和陷落;岩体裂隙则会加速岩石分解,引发地质灾害。
防治措施:1、加强地下水控制针对地下水对地质灾害的影响,需要注重地下水的调控和管理。
在地下水丰水期,加强管理,采取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地下水的润湿作用,降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
2、合理水土保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地进行良好的管理,保持土地的稳定性。
建立植被保护区、防护林带,加强山区的防护建设。
3、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是防止地质灾害发生和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
加强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地质构造的监测,及时了解地质灾害的苗头,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救援措施。
简要阐述岩溶对工程的影响

简要阐述岩溶对工程的影响一、引言岩溶是指由于地下水与溶蚀作用而形成的洞穴、地下河、地下湖等地质现象。
岩溶地区的特殊地质条件和独特的水文环境对工程建设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岩溶对工程的影响。
二、岩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1. 岩溶对道路建设的影响岩溶地区由于地形复杂,道路建设难度大。
在设计道路时需要考虑到洞穴和塌陷等问题,需要采用特殊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加强路基和桥梁等。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护洞穴和地下河等自然景观。
2. 岩溶对铁路建设的影响铁路在岩溶地区建设时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由于洞穴和塌陷等原因,铁路线路需要经过复杂的设计和施工。
此外,在运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护周边环境和自然景观。
3. 岩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在岩溶地区也需要注意保护地下水资源和自然景观。
在建设大型水库时,需要考虑到岩溶地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采用特殊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三、岩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1. 岩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岩溶地区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到洞穴和塌陷等问题。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2. 岩溶对建筑物建设的影响在岩溶地区建造高层建筑物时需要特别注意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由于岩石不稳定和地质条件复杂,建筑物需要采用特殊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来确保其安全性。
3. 岩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由于岩溶地区道路交通困难,城市交通系统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例如,在一些岩溶地区开发了轨道交通系统来方便居民出行。
四、岩溶对环境保护的影响1. 岩溶对水资源的影响岩溶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需要采用特殊的保护措施来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
2. 岩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岩溶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其生态环境。
例如,在一些岩溶地区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来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3. 岩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在岩溶地区开采矿物等工业活动可能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及预防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及预防措施摘要:水文地质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内容之一,主要研究与地下水活动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和不良地质现象,判定水文地质是否会对建筑地基的开挖造成影响,威胁建筑物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危害;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P64文献标识码:A引言水文地质条件对整个工程建设有多种影响,如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对设计与施工的各种影响。
特别是基坑工程的设计及施工。
当地下水对基坑开挖有影响时,应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类型、变化规律,对基坑开挖支护、工程降水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提供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
1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1.1地下水水位上升影响该工程地下水水位上升的因素主要分为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因素(如地质中含水层的颗粒大小、地基内部水位变化等)和气象因素(降水量、气温等)。
人为因素主要指在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所造成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废水的排放。
一方面,地下水水位上升会影响工程土地质量。
第一,地下水位上升可导致工程中坚硬的岩土膨胀、水解,使其抗剪强度降低。
因为岩土中具有较多的吸水空隙,所以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岩土空隙被大量的水颗粒填充,最终导致岩土软化,影响工程建筑质量。
第二,地下水位上升会导致工程地质中粉土、粉细砂等发生饱和液化现象,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管涌、流沙等现象,影响施工进度。
第三,地下水位上升会引起河岸、斜坡的岩体结构发生软化、破坏,导致塌陷现象的发生。
第四,地下水位上升会引起土壤盐渍化、沼泽化,增强了土质的含酸度,加快了地下水对岩土的腐蚀速度。
另一方面,地下水水位上升会间接影响工程的建筑质量。
地下水位上升会增加水的浮力,不利于工程防潮、防湿工作的开展,降低了建筑物的稳定性能。
在含岩溶地区的土层中,地下水水位上升会使工程建筑地基逐渐薄弱,地基下方会有承压水的存在,若施工人员继续进行开挖地基工作,则减少了地基底部隔水层的厚度,伴随着地下水位上升,承压水压力值逐渐变大,最终突破了地基底部的隔水层,造成突涌现象的发生,破坏了建筑地基,影响工程的建筑质量。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水文地质因素是由地下水、地表水、降雨等水文要素导致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因素之一。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非常显著。
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对水文地质因素进行监测和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一、地下水位由于降雨、地下水、地表水等水文要素的影响,地下水位可能会发生波动。
当地下水位下降,地下土体的湿度降低,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弱,地质灾害则容易发生。
相反,当地下水位上升,地下土体饱和度增加,土体的稳定性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地下水位的变化往往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前兆。
二、水位变化水位变化也是影响地质灾害的因素之一。
在岩溶地区,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在干旱的季节或气候干燥的地区,地表水位下降,暴雨来临时水位会突然上升,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降雨降雨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降雨引起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滑坡、泥石流、塌方等。
在降雨过程中,地下水会通过渗透进入土体,破坏其稳定性,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同时,降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重力作用,使得地质体的坡度发生变化,这也将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四、地形地形对地质灾害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地形陡峭、地势高耸的地区,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塌方等灾害。
这些地质灾害在水文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发生。
同时,在平坦地区,由于地下水分布不易发生调节,容易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防治措施一、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水库、水闸、抢险渠道等措施,减轻降雨造成的冲击力,防止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因此,在地质灾害防治中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二、监测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及时的监测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灾害监测主要通过安装监测点,监测地下水位、水平位移、地貌形态变化等因素,及时预警灾害发生的可能。
同时,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也是降低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有效手段。
三、工程治理在发生地质灾害后,进行有效的工程治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隧道工程中岩溶灾害及其防治

隧道工程中岩溶灾害及其防治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隧道工程中岩溶灾害及其防治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隧道工程中岩溶灾害及其防治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隧道工程岩溶防止灾害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tunnel project and its control in karst disasters analys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karst tunnel engineering of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atastrophe and related content.Keywords: tunnel project karst to prevent disasters引言随着我国基础建筑设施的建设的飞速发展,在隧道项目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岩溶地质。
因其本身的复杂性,给隧道的施工设计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如果对岩溶治理不当,将会给以后隧道运营、管理留下安全隐患。
所以,对岩溶隧道的合理处理就显得尤其重要。
1.工程实例某路线一岩溶隧道全长8776 m,最大埋深364m,为全线地质最复杂的岩溶隧道之一。
由于该隧道设计最大涌水量58×108m3/d。
该隧道施工中先后超前探测到溶腔86处,其中大规模突水、突泥溶腔12次,最大涌水量达30×108m3/d。
隧道施工难度高、风险大,并且施工曾多次遇岩溶管道突水突泥,又针对隧道复杂岩溶不良地质情况,为防范重大突水突泥地质灾害及永久运营结构防水害安全,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隧道围岩预注浆、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泄水洞排泄等综合施工技术。
2.岩溶灾害的概述与危害(一)岩溶灾害的概述地表水与地下水通过化学作用,长期的溶蚀可溶性岩石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总称,即为岩溶。
试析水文地质变化对工程地质造成的影响

试析水文地质变化对工程地质造成的影响摘要: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诸如地下水位升降、地表水流动、降水等因素均会直接影响到岩土结构,引发地表开裂、地面塌陷、边坡垮塌、管涌、地下室被水淹等事故,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与人身安全。
因此需针对常见水文地质灾害制定防治措施,维护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水文地质变化;工程地质;影响;控制措施1导言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纬度跨度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各地区的水文地质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地质灾害频发,给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基于此,文章针对水文地质变化对工程地质造成的影响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2水文地质变化对工程地质造成的影响2.1水体危害在出现水位上升之后,就会导致在矿山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对附近的水质都会造成直接的影响,以此会出现一些盐碱地,同时也在水位的一些频繁区域,由于强腐蚀性,对矿山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另外,在矿山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整体性与安全性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就会对建筑造成直接的影响。
2.2地面沉降水文地质环境的变化和影响还会造成地面沉降。
造成地面沉降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过度开发地下资源是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开采地下水、煤炭资源、油气资源等,这些开采活动都有可能引发地面沉降。
大规模过度开采会造成地下被掏空,如果不加以修复就会出现严重的沉降现象,地面的土层通过沉降填充被掏空区域,大规模的沉降现象一般都随着人们大规模的开采活动产生。
我国很多地区出现沉降现象都是因为人们过度破坏和无休止开采,并且在开采活动结束后没有任何的修复活动,改变了当地原有的地质构造,如果地下水补充不足,不能维系地下生态平衡,就会造成沉降,沉降一旦产生,就会给地面的建筑结构造成严重危害。
2.3影响到工程区域的土质基坑中一旦渗入地下水,渗透现象较为严重,因含水量增加,地基土壤结构稳定性和强度将大大降低,大流量的地下水很可能引发管涌和流砂现象。
浅析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万龙

浅析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万龙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地质灾害的问题。
由砂土液化、地面沉陷和岩溶塌陷等水文地质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还对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了威胁。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影响引言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几乎可以找到任何类型的地质环境。
也正是因为如此,地质灾害发生的比较频繁。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很多地质勘测研究数据表明,水文条件因素与地质灾害的发展有着很强的联系。
所以,要加强对水文地质的研究分析,为有效地防范地质灾害提供更加科学的对策。
1水文地质概述水文地质属于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具体研究对象如下:(1)地下水分布情况;(2)地下水形成规律;(3)地下水开发利用;(4)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5)地下水对矿山开采和工程建设不利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从而提出预防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保护周边居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近年来,随着建设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术界对水文地质又进行了详细分类,包括地下水动力学、区域水文地质学、供水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以及矿床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
随着水文地质学与地震、环境地质以及地热等方面的研究相互渗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领域。
因此,只有对地下水的变化规律和变化类型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下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且通常储存在地层的空隙中。
地下水能够为城市用水、农业灌溉以及工矿等提供水源,是人们生活水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但是由于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开发,导致地下水严重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从而产生地面沉降。
由于人们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严重威胁了水资源。
岩溶地质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与应对措施分析

岩溶地质对桩基础施工的影响与应对措施分析我国分布有大量的岩溶地貌,是世界上岩溶发育最为典型的区域之一,熔岩类型多样复杂,风景绚丽奇特,而正因为这些熔岩地貌的复杂与较多的不可控因素,给地基基础施工时造成了不小阻碍,塌孔、埋钻等问题造成的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桩基础施工是保证岩溶地区工程质量最重要的环节,所以在施工前期应该重视对桩基础施工的地质条件勘测,根据当地实际地质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与安全防护。
本文分析了岩溶地质对项目桩基础施工的影响以及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期望能作为该类型工程今后施工的借鉴。
标签:岩溶地质;桩基础施工;应对措施岩溶地区施工项目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十分发育,地下水冲击形成规模与深浅不一的溶洞,对桩基础规划与施工形成严重的影响。
尤其是规模较大的项目工程,也较容易受地下水的影响,若前期没有充分掌握岩土施工允许条件,实际作业中反复调整基础桩型,不仅影响正常施工,还会造成质量与安全隐患,甚至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工程施工方需要熟悉岩溶地区地质勘察报告、制定危险预警机制,并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最大限度降低岩溶地质给工程施工酿成的安全问题与经济流失。
1、岩溶地质对桩基础施工造成的影响岩溶地区受到地下水流侵蚀影响,残积层与冲洪积有着较强的渗透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岩溶地区地层强度的稳定性,并影响桩基的承载能力,构成溶蚀沟槽、溶洞,易于产生漏浆、卡钻、埋钻等情况。
如果一味地采用降水处理,不仅有可能使原有溶洞稳定性受到破坏,并且严重时会影响到整个工程,以及周围其他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因此,在岩溶地质情况进行勘测时一旦发现地下水资源会对工程施工造成影响,就不能再采用岩天然基础,即溶地质原有的土层基础进行筑基。
同时,由于施工顶板厚度与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在对溶洞顶端进行桩基础工程施工时,一定要注意岩溶发育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发现溶洞顶板厚度不符合要求时及时采取基础层孤石增加持力的方法,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 于 水循 环 交替 条 件 也 取 决 于岩 溶 发 育历 史 。 库 区渗 漏条 件
如 下 :
洲 巴 尔干 半 岛 西 部 亚 得 里 亚 海 沿 岸 一 带 石 灰 岩 高 原 的 一 个 地 名。 主 要 是指 以碳 酸 盐岩 为 主 的 可溶性 岩 石 发 生化 学 作 用的 过
( 3 ) 向远 排 泄 区渗 漏的条 件 : 悬河, 河 谷 深 处 有 岩 溶 通
道, 库 岸 隔 水层 未 起 封 闭 作 用 , 即 岩 溶 化 灰 岩 延 伸 到 远 处 低
洼地 区 。
( 2 ) 会 形 成 比较 特 殊 的 地 表 、 地 下 双 层 溶 蚀 网 状 的 水 文 地质结 构 , 地表 水严重漏 失 , 水 系不 发 育 、 冲沟很 少, 岩 体 透
必须加强对工程建设中岩溶水 文地质 的研究 , 找 出有效的措施解决岩溶对工程建 设的负面影 响, 促进工程的安全、 可靠进行。本文主要 阐述 了
岩 溶 水 文 地 质 对 工 程 建 设 的 影 响 及 防治 措 施 。
【 关键词 】 岩溶 ; 地质 ; 工程 ; 影响; 地基 ; 库 区; 渗漏 ; 塌陷 【 中图分类号 】 P 6 4 2 . 2 5 3 【 文献标识码 1 B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4 l 0 6 — 0 0 9 6 — 0 2
影响 。 已 经成 为 当前 工 程 建设 的一 个重 要 课 题 。
主, 不 易形成 通 向渗 漏排 泄 区 ( 如 邻谷 ) 的通 道 , 即不 会 产 生永 久性 渗 漏 。 当岩 溶 强 烈 发 育 , 各 种 洞 穴相 互 沟 通 , 并存在通 向
邻 谷 的水 平 洞 穴 , 其 高程 又在 库 水 位 以 下 时 . 可 能 造 成 向邻 谷
的 永 久性 渗 漏
1岩 溶及其特 点
1 . 1 定 义
岩溶 , 也被 称 为喀 斯 特 , 是 外文“ K a r s t ” 的 音 译 。K a r s t 是 欧
库 坝 址 选 择 不 当或 未 采 取 恰 当的 防 渗 措 施 ,使 水 库 失效 或 经 济上 不合 理 。 这 里 需 要讨 论 的 岩溶 渗 漏 与其 他 渗 漏 不 同 ,
溶; 其 次 是 长 江 中 下 游 的 我 国 中部 地 区 , 岩 溶化程度较 弱 : 再 藏 高原 海拔 4 0 0 0 m 以上 的 残存 古 热 带岩 溶 岩 , 已 受寒 凉 作 用 的改造 , 为一 特 殊 类 型 的 岩 溶 。 岩 溶地 区也 有 其 特 有 的 工 程 地
1 . 2 岩溶作用表现结果
( 1 ) 岩 溶 会 形 成 比较 独 特 的地 貌 形 态 , 比如溶洞、 洼地 、 落
水洞 、 漏斗、 天 窗及 溶 沟 、 石 芽等 。
( 2 ) 通 过 河 湾 地段 向 下 游 河 谷 渗 漏 的 条 件 : 地 形 上 常 为 河
曲地 段 , 谷 底 或 库 岸 岩 溶发 育 , 地 下 水 位低 于库 水 位 。
引 舌
岩 溶 是 一 种 常见 的水 文地 质 现 象 ,在 工程 建 设 中也 是 经
泛, 又 有 大 型溶 洞 及 地 下 暗 河存 在 时 , 一旦 渗 漏 , 其 量很 大 , 常 常影 响 工 程 的 正 常使 用 。 此外。 岩 溶发 育程 度 又是 影 响 渗 漏 通
道 连 通 性 的 重 要 因素 。 岩 溶作 用初 期 . 以孤 立 的 溶 隙和 管道 为
水性大。
2 . 2 岩 溶地基 的稳 定性 问题
在岩 溶地 基 上进 行 建设 时 , 由 于荷 栽 等 原 因 . 产 生 地 基 塌
陷破 坏 , 或 失稳 , 这 便 是 岩 溶 地 质 稳 定 性 问 题 。 岩 溶 地 基 破 坏
( 3 ) 可 溶 岩 包 括碳 酸 盐 类 岩 石 以 及 石 膏 、 芒 硝 等 其 他 可溶
程 及 所 产 生 的现 象。 产 生岩 溶 的 主要 原 因是 地 下水 的作 用 , 因
( 1 ) 通 过 分 水岭 向 邻 谷 渗 漏 的 条 件 : 渗 漏通道 、 地 形 和 地
下 水 分 水 岭
为 水会 对可 溶岩 岩 石 产 生溶 蚀 的现 象 。 导 致岩 溶 现 象 的发 生
常 遇 见 ,在 该类 地 区进 行 工程 建设 时 常 常会 遇 到 一 些特 殊 的 工 程 地 质 问题 。 主要 有 : 岩溶 渗 漏 , 引发 地 面塌 陷 , 造成 坑 道 涌
水、 突水 、 滑 落等 。 面 对这 些特 殊 的 不 良工程 地质 问题 对 工 程 建 设 带 来 的危 害 , 因此 , 如 何 处理 好 岩 溶 地 质 带给 工程 的制 约
能源 ・ 地矿
L o W C A R B 0 N W o R L D 2 0 1 4 / 3
试论岩溶水文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冉宇进 ( 贵州省 地矿局 1 1 4 地质大队, 贵州遵义5 6 3 0 0 0 )
【 摘 要】 随着我国建设行业 的不断发展 , 在工程建设中 , 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岩溶水 文地质 的问题, 会对工程的顺利展开产生严重 的影 响, 因而
性岩石。
2 岩溶 水文地 质对工程 的影响
南 和 西 南 ,这 两个 地 区分 别发 育 了或 保 留 着 大 面积 的 热 带 岩
的主 要 形 式 有 地基 承 栽 力 不 足 、 地 基 不 均 匀沉 降 、 地基滑动 以
及 地 表 塌 陷
我 国碳 酸 盐岩 分布 广 . 面积 约 1 3 0 x 1 0 4 k m 。 主 要 集 中 于 华 2 . 2 . 1 承 载 力 不 足 在 覆 盖 型 岩 溶 区 ,上 覆 松 软 土强 度 较 低 ,或 建 筑荷 载 过 大, 使 地 基 发 生 剪切 破 坏 , 进 而 导致 建 筑物 的 变形 和破 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