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预算数学常用公式
建筑常用公式计算
![建筑常用公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c3a55c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9.png)
建筑常用公式计算一、土建计算公式:1.体积计算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度常见应用:计算建筑物的容积、土方量的计算。
2.面积计算公式:面积=长*宽常见应用:计算建筑物的平面面积,如房间面积、外墙面积等。
3.质量计算公式:质量=体积*密度常见应用:计算建筑材料的质量。
4.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用量=施工长度*施工宽度*施工高度*用量系数常见应用:计算混凝土的用量,如地基、梁、柱等。
5.钢筋用量计算公式:用量=施工长度*施工宽度*施工高度*钢筋配筋率常见应用:计算钢筋的用量,如梁、柱等。
二、力学计算公式:1.应力计算公式:应力=力/面积常见应用:计算建筑结构承受的应力大小。
2.弯矩计算公式:弯矩=力*距离常见应用:计算梁、柱受力情况。
3.等效弯矩计算公式:等效弯矩=弯矩+剪力*高度/2常见应用:计算悬臂梁和连续梁的受力情况。
4.剪力计算公式:剪力=力/面积常见应用:计算建筑结构受到的剪力大小。
三、热学计算公式:1.热传导计算公式:热传导=热传导系数*温度差/厚度常见应用:计算墙体、屋顶、地板等材料的热传导。
2.热扩散计算公式:热扩散=热扩散系数*温度差*时间常见应用:计算材料内部的温度分布。
3.热阻计算公式:热阻=厚度/热导率常见应用:计算建筑物的热阻。
四、水力学计算公式:1.流量计算公式:流量=斜面面积*斜率*雨量常见应用:计算雨水排水量。
2.水头损失计算公式:水头损失=摩擦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出流水头损失常见应用:计算管道中的水头损失。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常用公式及其应用,这些公式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用于计算建筑材料的用量、结构的受力情况,还是计算热学和水力学等方面的问题,合理运用公式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因此,建筑师和工程人员需要熟悉并掌握这些公式,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各类计算。
土建工程常用计算公式2
![土建工程常用计算公式2](https://img.taocdn.com/s3/m/3330299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e.png)
土建工程常用计算公式2土建工程常用计算公式21.混凝土用量计算:混凝土用量=施工部位面积×厚度2.砂浆用量计算:砂浆用量=施工部位面积×厚度3.水泥用量计算:水泥用量=混凝土用量/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的含量4.湿度计算:湿度=(湿度计得值×工作面积)/施工部位面积5.外墙砖用量计算:外墙砖用量=外墙长度×外墙高度6.顶板面积计算:顶板面积=矩形工程面积+梯形工程面积7.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承载力=安全系数×地基实际承载力8.钢筋用量计算:钢筋用量=工程长度×每米需用钢筋数量9.地基沉降计算:沉降量=(地基承载力×施工部位面积)/(沉降力×安全系数)10.砌筑墙体体积计算:砌筑墙体体积=砌筑墙体长度×砌筑墙体宽度×砌筑墙体厚度11.砼密度计算:砼密度=(水泥密度×水泥用量+粉煤灰密度×粉煤灰用量+砂密度×砂用量+石密度×石用量)/混凝土用量12.强度计算:强度=强度试验结果×强度系数13.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承载力=土的强度×地基面积×土的抗剪强度14.混凝土强度计算:混凝土强度=强度试验结果/安全系数15.梁的弯矩计算:弯矩=(集中荷载×荷载作用距离)+(自重×梁长度×梁宽度)+(分布荷载×荷载作用距离的平方/2)以上是土建工程中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包括混凝土用量、砂浆用量、水泥用量、湿度、外墙砖用量、顶板面积、地基承载力、钢筋用量、地基沉降、砌筑墙体体积、砼密度、强度、梁的弯矩等。
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在土建工程中进行设计和施工,并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土建预算常用的计算公式有哪些
![土建预算常用的计算公式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7458d1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63.png)
土建预算常用的计算公式有哪些一、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1)直钢筋净长=L-2C;(2)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3)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d)×2+(梁高-2×保护层+2 d)×2+14 d或24 d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二、现浇板钢筋的计算方法与公式现浇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1)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根数=(板净长-100MM)/布筋间距+1(2)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3)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4)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
三、混凝土垫层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条形基础砼垫层计算公式(1)外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2)内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2、整板基础、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四、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1)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2)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注意:净长线的计算应砼条形基础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层净长线计算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满堂基础工程量=满堂基础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棱台体积3、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1)矩形基础: V=长×宽×高(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h1 ×[A×B+(A+a)(B+b)+a×b]+A×B×h2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五、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规则1、梁的一般计算公式梁的一般计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工程预算常用计算公式
![工程预算常用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42181f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1.png)
工程预算常用计算公式工程预算常用计算公式1.基坑独立柱基础的四棱台计算公式:1、任意四棱台(实际是个楔体)体积的计算公式:V=h/6*[a*b+A*B+(a+A)*(b+B)];这是一个通用公式;我们算土方时常用到这个公式;2、当四棱台的四条棱能够交到一点(a:b=A:B)时用:V=h/3*[S1+S2+(S1+S2)^(1/2)]2.土方工程的基础工程量的计算公式1 挖条形基础V=L*(ah+kh2)a=垫层宽+工作面*2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2 挖基坑V=(a+2c+kh)*(b+2c+kh)*h+1/3k2h3a=长底边b=短底边c=工作面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几何图形及计算公式查询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正方形a—边长C=4a S=a2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S=ah/2=ab/2·sinC=[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圆r-半径d-直径C=πd=2πrS=πr2=πd2/4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S=πr2×(a/360)弓形l-弧长b-弦长h-矢高r-半径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r2arccos[(r-h)/r]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r2-(b/2)2]1/2=r(l-b)/2 + bh/2≈2bh/3圆环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S=π(R2-r2)=π(D2-d2)/4椭圆D-长轴d-短轴S=πDd/4立方图形名称符号面积S和体积V正方体a-边长S=6a2 V=a3长方体a-长b-宽c-高S=2(ab+ac+bc)V=abc棱柱S-底面积h-高V=Sh棱锥S-底面积h-高V=Sh/3棱台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V=h[S1+S2+(S1S1)1/2]/3 拟柱体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h-高V=h(S1+S2+4S0)/6圆柱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C=2πr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直圆锥r-底半径h-高V=πr2h/3圆台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球r-半径d-直径V=4/3πr3=πd2/6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3a2+h2)/6=πh2(3r-h)/3a2=h(2r-h)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r12+r22)+h2]/6 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V=2π2Rr2=π2Dd2/4d-环体截面直径桶状体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V=πh(2D2+d2)/12(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 (母线是抛物线形)。
土建计算公式范文
![土建计算公式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9fb6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6.png)
土建计算公式范文土建工程计算是土建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各种工程量的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特点和标准进行,下面将从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和砌体工程四个方面介绍土建工程计算的公式。
1.土方工程计算公式:(1)土方开挖量计算公式:土方开挖量=(开挖横截面面积A1+边坡纵截面面积A2)×坕顶高度H其中,开挖横截面面积A1可通过实地测量或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得到,边坡纵截面面积A2可以根据边坡系数和坑底宽度计算得到。
(2)土方填筑量计算公式:土方填筑量=填筑横截面面积A×填筑厚度H其中,填筑横截面面积A可以通过实地测量或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得到。
2.混凝土工程计算公式:(1)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混凝土用量=混凝土横截面面积A×高度H其中,混凝土横截面面积A可通过实地测量或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得到。
(2)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混凝土强度= fcu × K其中,fcu为混凝土设计强度,K为调整系数,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能选择。
3.钢筋混凝土工程计算公式:(1)钢筋用量计算公式:钢筋用量=(钢筋横截面面积A×板高度H)/芯筒效用f其中,钢筋横截面面积A可通过实地测量或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得到,芯筒效用f可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能选择。
(2)钢筋焊接长度计算公式:钢筋焊接长度=钢筋长度+2×周边间隙其中,钢筋长度为尺寸要求的长度,周边间隙为焊接时需要的间隙。
4.砌体工程计算公式:(1)砌体体积计算公式:砌体体积=砖体积+砂浆体积其中,砖体积可以通过实地测量或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得到,砂浆体积可以通过实地测量或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得到。
(2)砌体用量计算公式:砖块用量=砖体积×数量砂浆用量=砂浆体积×数量其中,数量为要使用的砖块或砂浆的数量。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关于土建工程计算的公式,根据具体工程的需求和设计要求,还可以有更多的计算公式。
预算计算公式汇总
![预算计算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b843ab71a37f111f1855bf3.png)
计算公式汇总(乘法最后一步四舍五入)一、土石方工程1、平整场地S平=S底+2L外+16S底------建筑物首层面积L外------外墙外边线(ps:L中=L外-4墙厚)2、放坡沟槽--①两边放坡不支挡板V沟槽=(a+2c+kH)HL②两边支挡土板V沟槽=(a+2c+0.2)HL③一边支挡板,另一边放坡V沟槽=(a+2c+0.1+kH/2)HLPs:a------基础垫层宽度c------工作面宽度H------沟槽深度k------放坡系数L------沟槽长度(外墙L中,内墙L基础底面最下皮的净距离)基坑--①两边放坡V基坑=(a+2c+kH)(b+2c+kH)H+k2H3/3Ps:a------基础垫层长度b------基础垫层宽度c------工作面宽度H------沟槽深度k------放坡系数二、桩基工程1、预制桩①实心桩V预制砼桩=L不扣桩尖×S截面×(1+0.015)②空心桩V预制砼桩=V实心-V空心=[L不扣桩尖×S截面-L扣桩尖×S空心截面]×(1+0.015)1.5%是打桩损耗。
③若管桩的空心部分按设计要求灌注砼或其他填充材料,另行计算V空心2、接桩电焊接桩按设计接头以个计算,硫磺胶泥按桩截面积以㎡计算。
3、送桩V=S截面×(L桩顶面至自然地坪+0.5)4、打孔灌注桩①V=S钢管管箍外径截面×L不扣桩尖②打孔后埋入预制砼桩尖再灌注砼,桩尖按相应项目计算体积,灌注桩按设计长度(自桩。
尖顶面至桩顶面高度)×S钢管管箍外径截面5、V钻孔灌注桩=S截面×(L不扣桩尖+0.25)=1/3π(R2+Rr+r2)H6、V7、V球缺=1/24π(3d2+4h2)h d为球缺直径8、V棱台=1/6[a1b1+a2b2+(a1+a2)×(b1+b2)]H9、有挑檐时,S屋面=S建+(L外+4檐宽)×檐宽三、模板S柱模板=L×S截面-柱板交接处-柱梁交接处S梁模板=L×(2S侧面+S底面)-梁板交接处-梁梁交接处四、钢筋工程(计算时先把示意图画出,有助于理解)1、钢筋理论重量(kg/m)=0.00617d22、180°弯钩长度=6.25d3、双肢箍箍筋长度=2×(b+h)-8×保护层+20d其他形式=2×[(b-2保护层)+(h-2保护层)+max(10d,75mm)]4、柱钢筋①纵向钢筋长度=柱净高(基础顶面至顶层框架梁底)+基础锚固长度+柱顶锚固长度a、基础插筋L=基础高度-保护层+弯折长度+非连接区+搭接长度(焊接、机械搭接时,搭接长度为0)Ps:基础高度-保护层>lae,弯折长度为max(6d,150)基础高度-保护层≤lae,弯折长度为15db、柱纵筋L地下室=地下室层高(基础顶面至首层地面高度)-地下室层非连接区+首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焊接、机械搭接时,搭接长度为0)L首层=首层层高-首层非连接区+二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焊接、机械搭接时,搭接长度为0)Ps:除设计注明,有地下室嵌固部位在地下室顶面,无地下室在基础顶,嵌固部位以上非连接区长度不小于该层柱净高Hn的1/3,非嵌固部位以上非连接区应取max,500)。
土建造价员常用工程量公式
![土建造价员常用工程量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92458c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5.png)
土建造价员常用工程量公式1.面积计算公式:-矩形面积计算公式:A=长×宽-圆形面积计算公式:A=π×半径²-梯形面积计算公式:A=(上底+下底)×高/2-圆环面积计算公式:A=π×(外圆半径²-内圆半径²)-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A=底边×高/22.体积计算公式:-矩形体积计算公式:V=长×宽×高-圆柱体积计算公式:V=π×半径²×高-圆锥体积计算公式:V=1/3×π×半径²×高-球体积计算公式:V=4/3×π×半径³3.周长计算公式:-矩形周长计算公式:P=2×(长+宽)-圆形周长计算公式:P=2×π×半径-椭圆周长计算公式:P=π×(3(长+宽)-√((3长+宽)(长+3宽))) 4.土方量计算公式:-深度均匀的槽土方量计算公式:V=底面积×平均深度-深度不均匀的槽土方量计算公式:V=底面积×(深1+深2+...+深n)/n-圆锥形土方量计算公式:V=1/3×底面积×高5.钢筋计算公式:-宽条钢筋理论质量计算公式:M=单位长度×单位宽度×钢筋重量系数-方钢理论质量计算公式:M=边长²×钢筋重量系数-热轧带肋钢筋理论质量计算公式:M=单位长度×周长×钢筋重量系数这些公式可以用于计算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建筑构件的工程量或质量。
土建造价员在工程测量和成本估算中使用这些公式,以便准确计算工程造价。
土建预算计算公式-42页word资料
![土建预算计算公式-42页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8ecbb9b866fb84ae55c8d20.png)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3、注意事项(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
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
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
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
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土建预算常用计算公式
![土建预算常用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a82753cee06eff9aef8074a.png)
土建预算常用计算公式(一)基础1.带形基础(1)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2)内墙基础体积=内墙基础底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V=V1+V2=(L搭×b×H)+ L搭〔bh1/2+2(B-b/2×h1/2×1/3)〕=L搭〔b×H+h1(2b+B/6)〕式中:V——内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V= V2 ;H——长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2.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1)矩形基础:V=长×宽×高(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H1/6+[A×B+(A+a)(B+b)+a×b]+A×B×h2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m3 )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m3 )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h1——棱台部分的高(m)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4)杯形基础基础杯颈部分体积(m3 )V3=abh3式中:h3——杯颈高度V3_——杯口槽体积(m3 )V4= h4/6+[A×B+(A+a)(B+b)+a×b]式中:h4—杯口槽深度(m)。
V=V1+V2+V3-V4式中:V1,V2,V3,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
3. 满堂基础(筏形基础)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梁长)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底板宽×板厚4. 箱形基础箱形基础体积=顶板体积+底板体积+墙体体积5.砼基础垫层基础垫层工程量=垫层长度×垫层宽度×垫层厚度(二)柱1.一般柱计算公式:V=HF式中:V——柱体积;H——柱高(m)F——柱截面积2.带牛腿柱V=(H × F)+牛腿体积×n=(h × F)+[(a ×b ×h1)+a × b V2 h2/2]n=h ×F+a ×b ×(h1+h2/2)n式中:h——柱高(m);F——柱截面积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h1——棱台部分的高(m)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n——牛腿个数3.构造柱:V=H ×(A×B+0.03×b×n)式中:H—构造柱高(m); A.B—构造柱截面的长和宽b—构造柱与砖墙咬槎1/2宽度;n—马牙槎边数(三)梁1.一般梁的计算公式(梁头有现浇梁垫者,其体积并入梁内计算)V=Lhb 式中:h—梁高(m);b—梁宽;L—梁长2.异形梁(L、T、十字型等梁)V=LF 式中:L—梁长;F—异型梁截面积3.圈梁圈梁体积V=圈梁长×圈梁高×圈梁宽4.基础梁V=L×基础梁断面积式中:V—基础梁体积(m3);L—基础梁长度(m)。
土建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建工程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e274cc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b.png)
土建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建工程量计算公式是土建工程中常用的一些公式,用于计算各种土建工程的施工量和成本,因此对于土建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非常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土建工程量计算公式:
1. 土方开挖量计算公式:
土方开挖量 = 面积×坡度×补偿系数
其中,面积为开挖面积,坡度为开挖面积所在地形的坡度,补偿系数为考虑开挖时挖方损失、填方膨胀等因素的修正系数。
2. 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
混凝土用量 = 面积×厚度×比重
其中,面积为混凝土所需覆盖的面积,厚度为混凝土层的厚度,比重为混凝土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
3. 钢筋用量计算公式:
钢筋用量 = 钢筋截面积×长度×数量
其中,钢筋截面积为钢筋横截面的面积,长度为钢筋长度,数量为所需使用的钢筋数量。
4. 砖用量计算公式:
砖用量 = 面积×砖厚度×砖长×砖宽
其中,面积为需要砌筑的面积,砖厚度为砖的厚度,砖长和砖宽为砖的尺寸。
5. 沥青路面用量计算公式:
沥青路面用量 = 面积×厚度×比重
其中,面积为需要铺设沥青路面的面积,厚度为沥青路面的厚度,比重为沥青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
以上是常见的土建工程量计算公式,不同的工程会有不同的计算公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计算。
一套完整土建预算的计算公式41页word
![一套完整土建预算的计算公式41页word](https://img.taocdn.com/s3/m/59391b104b35eefdc9d33318.png)
一套完整土建预算的计算公式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3、注意事项(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
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
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
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
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建筑施工预算公式
![建筑施工预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dce88b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7.png)
建筑施工预算公式1.筏板基础费用:筏板基础费用=筏板基础面积×单位造价筏板基础面积一般可由结构设计规定,单位造价一般为每平方米的费用。
2.桩基础费用:桩基础费用=桩基础数量×单位造价桩基础数量可由结构设计规定,单位造价一般为每根桩的费用。
3.地下室费用:地下室费用=地下室面积×每平方米造价地下室面积可由结构设计规定,每平方米造价为地下室建设所需的费用。
4.建筑物主体造价:建筑物主体造价=建筑物面积×每平方米造价建筑物面积可由建筑设计规定,每平方米造价为建筑物主体施工所需的费用。
5.室内装修费用:室内装修费用=室内装修面积×每平方米造价室内装修面积可由室内设计规定,每平方米造价为室内装修所需的费用。
6.给排水安装费用:给排水安装费用=给排水设备数量×单位造价给排水设备数量可由给排水设计规定,单位造价一般为每个设备的费用。
7.电气安装费用:电气安装费用=电气设备数量×单位造价电气设备数量可由电气设计规定,单位造价一般为每个设备的费用。
8.弱电工程费用:弱电工程费用=弱电设备数量×单位造价弱电设备数量可由弱电设计规定,单位造价一般为每个设备的费用。
9.围墙、护栏费用:围墙、护栏费用=围墙、护栏长度×每米造价围墙、护栏长度可由设计规定,每米造价为围墙、护栏建设所需的费用。
10.绿化费用:绿化费用=绿化面积×每平方米造价绿化面积可由设计规定,每平方米造价为绿化工程所需的费用。
以上只是常见建筑施工预算公式的一部分,实际预算编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项目地理位置、材料价格、人工费用等。
因此,在编制建筑施工预算时,需要结合具体项目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估算,以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土建预算手算公式
![土建预算手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5d4e3d186137ee06eef9181a.png)
三线一面:L 外--外墙外边线长度:外墙结构外围周长L 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 中-4*墙厚L 内--内墙净长线长:内墙两端净长建筑面积: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土石方工程平整场地: (a+4)(b+4)=S 底(首层建筑面积)+2L 外+16 挖沟槽: 1)不放坡不支挡土板 (a+2c )HL 2)两边放坡不支挡土板 (a+2c+kH)HL 3)一边支挡土板一边放坡 (a+2c+KH/2+0.1)HL挖基坑: 1)不放坡不支挡土板 (a+2c )(b+2c)H 2)两边放坡(a+2c+kH )(b+2c+kH )H+k 2H 3/3挖孔桩: 按图示桩护壁外径面面积乘以设计桩孔中心线深度计算1)圆台 1/3π(R 2+Rr+r 2)H 2)球缺 1/6πH (3r 2+h 2)沟槽基坑回填土: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砌筑体积(包括基础垫层、基础等) 室内回填土: 主墙间面积*回填厚度外运土、取土: 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砌筑工程 墙体工程量=(墙长x 墙高-所有嵌入墙身门窗孔洞面积)x 墙厚-所有嵌入墙内构件体积 (0.5砖----115厚 1砖-----240厚 1.5砖----365厚 详见p75)基础与墙身的划分: 基础与墙身使用同一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有地下室以地下室设计室内地面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基础与墙身使用不同材料时,位于设计室内地面±300mm 以内时以不同材料为分界线,超过300mm 时,以设计室内地坪为分界线 详见P76基础砌筑工程量:P51-54P58墙体砌筑工程量:墙长: 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净长线计算墙高: 平屋面算至钢筋混凝土板底斜(坡)屋面无檐口天棚者算至屋面板底;无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另加300mm ,出檐宽度超过600mm 时按实砌高度计算有屋架且室内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另加200mm混凝土工程现浇混凝土工程量除另有规定外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件所占体积,砼构件中如涉及采用型钢时应扣除体积 现浇混凝土工程量:基础: 正棱台 V=1/6*H* [a*b+(A+a)*(B+b)+A*B]不规则棱台 V=1/3*H*(S 上+S 下)+ √ ̄S 上*S 下杯型基础 V=下部立方体+上部立方体-杯口空心棱台体柱: 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柱高以m 3计算柱高: 1、框架柱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2、柱和板连接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的高度计算3、带柱帽的柱和板连接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柱帽工程量合并到柱子工程量内计算 4、构造柱按全高计算,与砖墙嵌接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5、依附柱上的牛腿,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梁: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梁长以m 3计算,伸入墙内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计算梁长: 1、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 2、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板:按图示面积乘以板厚以m 3计算,不扣除单个面积0.3m2以内的孔洞,各类板伸入墙内的板头并入板体积计算其中:1、板与梁连接时板算至梁内侧P90 详见P92-93 P942、现浇挑檐、天沟板、雨棚、阳台与板(包括屋面板、楼板)连接时,以外墙外边线为分界线,与圈梁(包括其他梁)连接时,以梁外边线为分界线外边线以外为挑檐、天沟板、雨棚、阳台3、竖向挑檐高度超过300mm时,执行栏板定额墙:墙、间壁墙、电梯井壁,按图示中心线长度乘以墙高及厚度以m3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形:S=ab{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S=a^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S=ab{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S=ab÷2{三角形面积=底×高÷2}
梯形:S=(a+b)×h÷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圆形(正圆):S=πr^2{圆形(正圆)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圆形(正圆外环):S=πR^2-πr^2
{圆形(外环)面积=圆周率×外环半径×外环半径-圆周率×内环半径×内环半径}
圆形(正圆扇形):S=πr^2×n/360
{圆形(扇形)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扇形角度/360} 扇形还有另一个面积公式:S=1/2 RI
其中l为弧长,R为半径
扇环面积:圆环周长:外圆的周长+内圆的周长(圆周率X(大直径+小直径)) π(D+d)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2πrh=2π(d÷2)+2π(d÷2)h=2π(C÷2÷π)+Ch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V=πr h=π(d÷2)h=π(C÷2÷π)h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h÷3=π(C÷2÷π)h÷3
长方体表面积:S=2(ab+ac+bc)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表面积:S=6a^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球体(正球)表面积:S=4πr^2
{球体(正球)表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4}
椭圆S=π(圆周率)×a×b(其中a,b分别是椭圆的长半轴,短半轴的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正玄余弦正切余切定理:
对于直角三角形ABC
sinA=BC/AC tanA=BC/AB
cosA=AB/AC cotA=AB/BC
扇形公式
在半径为R的圆中,因为360°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的面积就是圆面积S=πR^2,所以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
S=nπr^2÷360
比如:半径为1cm的圆,那么所对圆心角为135°的扇形的周长:C=2R+nπR÷180
=2×1+135×3.14×1÷180
=2+2.355
=4.355(cm)=43.55(mm)
扇形的面积:S=nπR^2÷360
=135×3.14×1×1÷360
=1.1775(cm^2)=117.75(mm^2)
扇形还有另一个面积公式S=1/2 RI 其中l为弧长,R为半径。
扇环面积圆环周长:外圆的周长+内圆的周长(圆周率X(大直径+小直径)) π(D+d)
圆环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圆周率X大半径的平方-圆周率X小半径的平方\圆周率X(大半径的平方-小半径的平方)
用字母表示:S内+S外(πR方)
S外—S内=π(R方-r方)
还有第二种方法:S=π[(R-r)×(R+r)] R=大圆半径
r=圆环宽度=大圆半径-小圆半径
还有一种方法:已知圆环的外直径为D,圆环厚度(即外内半径之差)为d。
d=R-r,
D-d=2R-(R-r)=R+r,
可由第一、二种方法推得S=π[(R-r)×(R+r)]=π(D-d)×d,
圆环面积S=π(D-d)×d 这是根据外直径和圆环厚度(即外内半径之差)得出面积。
这两个数据在现实易于测量,适用于计算实物,例如圆钢管。
菱形公式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菱形的面积也可=底乘高
钢筋符号:
1。
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3Ф20
3:表示钢筋的根数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20:表示钢筋直径
2。
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Ф8@200: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8:表示钢筋直径@:相等中心距符号
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
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其基本公式为:
W(重量,kg)=F(断面积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
钢的密度为:7.85g/cm3
螺纹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W=0.00617×d2(kg/m)
d=断面直径mm,如断面直径为12mm的螺纹钢,每米重量=0.00617×144=0.888kg
每米钢筋重量表
Φ6=0.222㎏Φ8=0.395㎏Φ10=0.617㎏Φ12=0.888㎏
Φ14=1.21㎏Φ16=1.58㎏Φ18=2㎏Φ20=2.47㎏
Φ22=3㎏Φ25=3.86㎏
(0.617为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的重量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
钢筋的重量=钢筋的直径*钢筋的直径*0.00617
一般计算时Φ12以下和Φ28的钢筋取小数点后3位,Φ14到Φ25的钢筋取小数点后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