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
红楼梦里的茶文化
红楼梦里的茶文化"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描写茶文化的篇幅广博,细节精微,蕴意深远,为中国小说史上所罕见。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红楼梦里的茶文化,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红楼梦里的茶文化篇1《红楼梦》描写的是钟鸣鼎食、诗礼簪缨之家的茶文化,幽雅的茶事显得富贵豪华。
富贵人家喝茶,喝的是上好的茶。
首先是小说第41回《品茶栊翠庵》中的六安茶,六安茶产于安徽六安县霍山,与龙井、天池并名,为清代贡茶。
其次是老君眉茶,是妙玉为贾母特备的一种名茶,一般认为指的是产于洞庭湖的"君山银针"。
清代也将其作为贡茶。
第三是普洱茶。
小说第63回《寿怡红开夜宴》,林之孝向袭人索取普洱茶,晴雯说的"女儿茶"也是普洱茶的一个品种,是盛行清代宫廷和官宦人家的名贵贡茶。
第四是小说第82回中的龙井茶。
第五是枫露茶,见于小说第8回《奇缘识金锁》。
以上5种名茶,反映了清代主要贡茶和名茶的状况,堪称"清代贡茶录"。
"名茶还须好水泡",在《红楼梦》中,烹茶之水尤为讲究,并被人们喻为广大雅趣。
贾宝玉《冬夜即景》的诗中曰:"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妙玉招待黛玉、宝钗、宝玉喝茶,烹茶的水是她五年前收的梅花雪。
饮茶这般讲究的境界,可见中国茶道的不一般了。
有了名茶好水,还要讲究烹茶艺术。
《红楼梦》对此也有描写:"妙玉自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
名茶冲泡要把握好开水温度,一般宜用七八十度开水冲泡,使茶叶清醇幽香,茶叶品质又不受损坏。
这些描述,不禁令人赞叹,作者深得饮茶之道。
饮茶之道还讲究配以杯、壶、盘成套茶具。
《红楼梦》多处描述种种精美的茶具,可谓是古今茶具文化的一次博览会。
先说一般的茶具,小说中几乎每一位富贵人家居室里都摆着一套精致的茶具。
如贾母的花厅上,摆设洋漆茶盘里就放着旧窑十锦小茶杯。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的作用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的作用《红楼梦》中的贾府人口众多,尊卑长幼有序,所以在饮茶上有严格的区别,这是不用细说的。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的作用,一起来看看。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的作用(一)从饮茶中表现人物的不同地位和身份小说也借茶之名劣来表明地位之高低。
如贾母是一家之母,她必须喝贡品名茶老君眉;宝玉是一位浪荡公子,多情爱幻想,喝神仙茶才适;黛玉,一个江南女子,多愁善感,须喝龙井茶才能展现出她的天生丽质,高雅不俗的气质。
而一般之佣人也只能喝普通的劣等茶了。
第41回写贾母带领众人游览大观园,至拢翠庵,老太太即向妙玉道:“把你的好茶拿来。
”妙玉捧上茶来,老太太又道:“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即笑答:“知道,这是老君眉。
”六安茶为享誉九州的名品。
老太太为何不吃?老太太世事明察,人生经验极为丰富,深知养身之道。
第109回老太太弥留之际睁开眼来要茶喝,邢夫人进了一杯参汤,老太太拒绝说:“不要这个,倒一杯茶来我喝。
”这表明老太大一生知茶好茶。
她岂能将名茶弄混。
老太太是对的。
老君眉更适合她。
老君眉叶片弯弯,满披白毫,纯净如寿星之眉;制成茶叶,嫩、匀、鲜、净,色泽润绿。
尤共是其品性与六安茶颇为不同:六安茶“味苦”,茶汁滞涩。
而老君眉则“味甘醉”香气高爽宜人。
老太太年高体弱,又素喜甜味,今日游兴正浓,心情极好,当然要老君眉而不要六安茶。
妙玉,是一位“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的女尼,对于茶事是十分精通的,所以她能未卜而先知老太太之意。
这就是说,六安茶、老君眉都不是小说家编织小说情节时随意安排的,而是有其充分的理论和人物性格依据的。
在这些地方,读者或可疏忽,但曹雪芹却是一丝不苟的。
贾母对茶叶的挑剔,而刘姥姥接茶后一饮而尽且又嫌茶味清淡,把两个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刻画的入情入理。
符合贾母德高望重,一家之母的身份。
取老君、长寿之意,显示身份。
最有意思的是贾母吃了半盏后便递给了刘姥姥吃。
而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的体现
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的体现《红楼梦》这部古典文学巨著对茶文化有极为突出的描写。
曹雪芹将茶的知识、茶的功用、茶的情趣全部熔铸到《红楼梦》中,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的体现,一起来看看。
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的体现(一)《红楼梦》中茶的类型《红楼梦》描写的是钟鸣鼎食、诗礼替缨之家的茶文化。
幽雅的茶事显得富贵豪华。
富贵人家喝茶他们当然喝的是上好的茶。
《红楼梦》全书提到仙茗一种、名茶七种、外国茶一种。
这些茶,大体上可归于绿茶、花茶、红茶三大类中。
仙茗“千红一窟”是作者艺术杜撰,一般人是无法消受的。
只有宝玉在梦中才能品尝,说的是宝玉在秦可卿的房中昏昏睡去。
梦见一位警幻仙子为他引路至太虚幻境。
大家入座环捧上茶来,宝玉自觉清淳异味、纯美非常,因又问何名。
警幻道:“此茶出自放春山遣香洞。
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宿露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
”名茶有七种,首先是六安茶,小说第41回品茶拢翠庵中,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六安茶为清代贡茶;其次是“老君眉茶”,也出自第41回是妙玉为贾母特备的一种名茶。
该茶嫩绿似莲心。
清香淡味。
最受文人墨客欢迎。
清代也将其作为贡茶。
第54回元宵节夜宴上,凤姐准备了杏仁茶。
再来是普洱茶,小说第63回寿怡红开夜宴,林之孝向袭人索取“普洱茶”,晴雯说的“女儿茶”也是普洱茶的一个品种,是盛行清代宫廷和官宦人家的名贵贡茶。
还有龙井茶,小说第82回,宝玉读书回来急急忙忙去潇湘馆见林黛玉。
只见“黛玉微微一笑,因叫紫鹃:‘把我龙井茶给一爷沏一碗。
一爷如今念书了,比不得里头。
’”再有是枫露茶,这是宝玉最喜欢喝的一种名茶,小说第8回,这枫露茶也确实不平,一般茶泡了二道,早己味同嚼蜡,这茶才刚刚出色出味。
这很可能是曹雪芹杜撰的一种超儿脱俗的名茶珍品,以烘托主人公宝玉的不凡。
还有一种外国名茶一名叫暹罗国茶,第25回通灵宝玉蒙蔽遇双真中王熙凤给大观园少爷小姐们送了暹罗国进贡的茶叶自然显得珍贵。
(二)《红楼梦》中的茶道中国的茶道讲色、香、味、器、烹。
红楼梦的茶
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描写的茶文化篇幅广博,细节精微,蕴意深远,“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之说,为中国小说史上所罕见。
看看桌上精致的茶具。
紫砂壶在桌上。
《红楼梦》描写的是钟鸣鼎食、诗礼簪缨之家的茶文化,幽雅的茶事显得富贵豪华。
富贵人家喝茶,喝的是上好的茶。
首先是小说第41回《品茶栊翠庵》中的六安茶,六安茶产于安徽六安县霍山,与龙井、天池并名,为清代贡茶。
其次是老君眉茶,是妙玉为贾母特备的一种名茶,一般认为指的是产于洞庭湖的“君山银针”。
清代也将其作为贡茶。
第三是普洱茶。
小说第63回《寿怡红开夜宴》,林之孝向袭人索取普洱茶,晴雯说的“女儿茶”也是普洱茶的一个品种,是盛行清代宫廷和官宦人家的名贵贡茶。
第四是小说第82回中的龙井茶。
第五是枫露茶,见于小说第8回《奇缘识金锁》。
以上5种名茶,反映了清代主要贡茶和名茶的状况,堪称“清代贡茶录”。
看桌上的盖碗茶。
“名茶还须好水泡”,在《红楼梦》中,烹茶之水尤为讲究,并被人们喻为广大雅趣。
贾宝玉《冬夜即景》的诗中曰:“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妙玉招待黛玉、宝钗、宝玉喝茶,烹茶的水是她五年前收的梅花雪。
饮茶这般讲究的境界,可见中国茶道的不一般了。
有了名茶好水,还要讲究烹茶艺术。
《红楼梦》对此也有描写:“妙玉自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
名茶冲泡要掌握好开水温度,一般宜用七八十度开水冲泡,使茶叶清醇幽香,茶叶品质又不受损坏。
这些描述,不禁令人赞叹,作者深得饮茶之道。
饮茶之道还讲究配以杯、壶、盘成套茶具。
《红楼梦》多处描述种种精美的茶具,可谓是古今茶具文化的一次博览会。
先说一般的茶具,小说中几乎每一位富贵人家居室里都摆着一套精致的茶具。
如贾母的花厅上,摆设洋漆茶盘里就放着旧窑十锦小茶杯。
王夫人居坐的正二室里,也是茗碗瓶茶具备。
女婢们用精致的茶盘托着茶盅为主人客人送茶,如宝玉的女仆袭人就用“连环洋漆茶盘”送茶水。
连元妃奖给贾府兄妹的灯谜奖品也有茶具——一柄茶筅这是小姐用的盖碗茶。
红楼梦中的细节描写令人惊叹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品茶的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
红楼梦中的细节描写令人惊叹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品茶的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描写茶文化的篇幅广博,细节精微,蕴意深远,为中国小说史上所罕见。
《红楼梦》描写的是钟鸣鼎食、诗礼簪缨之家的茶文化,幽雅的茶事显得富贵豪华。
富贵人家喝茶,喝的是上好的茶。
《红楼梦》一书中,喝茶最讲究名气。
其中文中提到的有“六安茶”、“老君眉”、“普洱茶”、“千红一窟”、“枫露茶”、“龙井茶”等。
小说第 41回《品茶栊翠庵》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节,贾母带众人来到了妙玉的栊翠庵,妙玉忙招呼贾母一行人喝茶,这时贾母要求到“我不喝六安茶”。
这里的六安茶即是清代的名茶之一,六安茶产于六安霍山,与龙井、天池并名,均为清贡茶。
妙玉听贾母说不吃六安茶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擅茶的妙玉为贾母选择了老君眉,其中有她细致的考量。
老君眉其名有恭贺长寿之美意,这也表现了妙玉对贾母的用心,再考虑到贾母年岁已高,不能喝茶性太烈的饮品,又才吃了油腻的食物,需要解腻消食。
妙玉为贾母特备的老君眉,一般认为指的是产于洞庭湖的君山银针,其品质特点是汤色深色鲜亮,香馥味浓,能消食解腻;这是清代颇为时兴的茶叶,时人又称此茶为“寿眉”,清代也将其作为贡茶。
名茶还须好水泡”。
在《红楼梦》中,烹茶之水尤为讲究,并被人们喻为广大雅趣。
贾宝玉《冬夜即景》的诗中曰:“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妙玉招待黛玉、宝钗、宝玉喝茶,烹茶的水是她 5年前收的梅花雪。
饮茶到了这般讲究的境界,可见中国茶道的不一般了。
有了名茶好水,还要讲究烹茶艺术。
《红楼梦》对此也有描写:“妙玉自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
”名茶冲泡要掌握好开水温度,一般宜用七八十摄氏度开水冲泡,可使茶叶清醇幽香,茶叶品质又不受损坏。
这些描述,不禁令人赞叹作者深得饮茶之道饮茶之道还讲究配以杯、壶、盘成套茶具。
《红楼梦》多处描述种种精美的茶具,可谓是古今茶具文化的一次博览会。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二是水源要“活”。唐代陆羽《茶经》说:“其山水, 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宋代唐庚《斗茶记》云:“水 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 “茶非活水,则不能发其鲜馥。”说的是泡茶要用流动的 新鲜活水;
三是水的质地要“轻”,与今天科学分析的软水、硬 水有关。明代张源《茶录》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都 说泡茶的水要“轻”。清代《御制文初集》中记载了乾隆 皇帝论泡茶用水:“水之德在于养人,其味贵甘,其质贵 轻。然三者正相资,质轻者味必甘,饮之而蠲疴益寿。故 辨水衡于其质轻重,分泉之高下焉。”把水质的“轻”提 升为鉴评泡茶用水的最高标准;
其次是“老君眉茶”,也出 自于该书第41回,是妙玉为 贾母特备的一种名茶,一般 认为指的是产于洞庭湖的 “君山银针”。该茶嫩绿似 莲心,清香淡味,最受文人 墨客欢迎。清代也将其作为 贡茶。这种毛尖茶外形如老 人的长眉,带有增寿之意, 特别受到老人们的喜爱。这 位长寿贾母喝着这象征长寿 的轻君眉,当然会很高兴。
第三是普洱茶。小说第63回《寿怡红开夜宴》,林之孝向袭人索取“普洱 茶”,晴雯说的“女儿茶”也是普洱茶的一个品种,是盛行清代宫廷和官宦 人家的名贵贡茶。
第四是龙井茶,小说 第82回,宝玉读书回 来,急急忙忙去潇湘 馆见林黛玉。只见 “黛玉微微一笑,因 叫紫鹃:‘把我龙井 茶给二爷沏一碗,二 爷如今念书了,比不 得里头。’”一杯散 发清香的龙井茶,盛 满了黛玉对宝玉的浓 情厚意。
此外,第六还有一种外国名茶,名叫暹罗国茶,第25回《通 灵宝玉蒙蔽遇双真》中,王熙风给大观园少爷小姐们送了暹 罗国进贡的茶叶,自然显得珍贵。
以上7种名茶,泡出来的茶水颜色微 绿,清澈如镜,其味道也清香纯正,甘 润解渴,乃茶中之珍品。除千红一窟和 枫露茶外,其余 5种都是贡茶,不但有 本国的贡茶,而且还有外国的贡茶,反 映了清代主要贡茶和名茶的现状,堪称 是一份“清代贡茶录”。另外,《红楼 梦》所写的茶,大多不是绿茶,而是红 茶和花茶,这与北京天寒,社会上不讲 究喝绿茶,而专喝红茶、花茶有关。
红楼梦中的中国茶文化
红楼梦中的中国茶文化《红楼梦》中所描写的茶事,充分表明我国茶文化已日臻成熟,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是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红楼梦中的中国茶文化,一起来看看。
红楼梦中的中国茶文化首先,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把饮茶及其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描写的。
他通过写茶的种类、煎茶用水、饮茶用具,以及茶祭祀和吃年茶、茶泡饭、以茶敬客等等,展现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封建贵族之家的风习和茶文化的深远影响。
其次,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考察,《红楼梦》所写茶、饮茶活动,都是为他塑造人物、刻划人物性格、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认识而服务的。
同时通过这些真实的描写,起到烘托故事气氛、丰富小说情节的目的。
下面我们分别从几个方面具体看看茶在《红楼梦》中的审美价值。
(1) 以饮茶表现人物的不同地位和身份。
第41回贾母不吃“六安茶”而喝“老君眉”,活现贾府老祖宗的身份,刘姥姥吃了油腻不懂喝茶之道闹肚子,又在接过贾母半盏茶后说:“好是好,就是淡了些,再熬浓些更好”,表明这位老人来自农村,哪里有什么饮茶的知识呢?妙玉的高谈阔论,随手能拿出那么多稀奇古怪、令人咂舌的茶具,连“诗礼簪缨”的荣宁二府都相比逊色,就把这位生来“金玉质”的“槛外人”的身世明白地揭示出来了。
王熙凤的娘家是“金陵王家”,爷爷时代就管理各国的来使朝贡,所以她能拿出“进贡”的暹罗茶分赠给姐妹们。
这些看起来都是闲闲的一笔,但却在小事、细节上突出了人物的地位和身份。
(2) 以饮茶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
林黛玉初进贾府,小说中写道:“黛玉也照样嗽了口,然后盥手毕。
又捧上茶来方是吃的茶。
”表面上看似乎是指大家族的饮茶礼节、规矩,其实也表现了黛玉的心思过人。
在这段文字之上甲戌本有眉批:“……观此则知黛玉平生心思过人。
”第6回写凤姐吃茶时的形容:“凤姐儿不接茶,也不抬头”把凤姐内心所思跃然纸上,脂批道:“神情宛肖。
”最能表现人物性格处是第41回,妙玉因刘姥姥用了成窑茶杯:“忙命将那成窑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茶文化在《红楼梦》中,比任何其他古典小说都写得细致入微,情趣盎然。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希望能帮到你。
茶联、茶诗、联句《红楼梦》中,多处显现茶联、茶诗,如:第17回,贾宝玉随游大观园,出沁芳亭到“龙吟细细,凤尾森森”的潇湘馆,拟了一副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第23回,贾宝玉作了四首“即事诗”,其二《夏夜即事》诗云:“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其三《秋夜即事》诗云:“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其四《冬夜即事》诗云:“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四首“即事诗”中就有三首写到“茶”,可见“茶”在宝玉心中的地位。
至于第50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诸钗联句,中有薛宝琴的“烹茶水渐沸”句。
第76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槛外人妙玉在收结时续了四句:“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这些咏茶之作,恰恰反映了清代的饮茶风尚。
多姿的茶俗中国饮茶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饮茶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茶俗。
《红楼梦》中全面展示了这种传统的茶俗。
以茶祭祀第73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写贾宝玉备了晴雯平日最喜欢的四样东西,在月下芙蓉花前祭奠晴雯,“祭品”中便有茶。
以茶论婚嫁第25回,林黛玉去怡红院,凤姐问起日前赠茶之事。
“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来使唤人了。
’凤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
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
”吃年茶第19回写接待元妃省亲大典完毕,贾府上下安闲。
于是,袭人之母亲来回过贾母,接袭人回家去“吃年茶”。
同回又写道:“至于跟宝玉的小厮们……也有往亲友家去吃年茶的。
”书中还有“客来敬茶”、“宴前茶”、“上果茶”、“茶点心”、“茶泡饭”等描述,可见茶俗是多么丰富多彩!日常饮茶《红楼梦》所描绘的荣宁贾府贵族的日常生活中,煎茶、烹茶、品茶这类茶事活动可谓比比皆是。
论茶文化在《红楼梦》中的艺术功用
[ 关键词] 茶文化; 《 红楼梦》 ; 艺术功用
[ 中图 分类号] G 1 2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8 0 9 1 ( 2 0 1 3 ) 0 2 — 0 1 1 1 — 0 4
研究价值 。Leabharlann 一、丰富文化知识、 展示民风 民俗的社会功用
清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 传统意义上的六大茶类绿 茶、 红茶、 乌龙茶、 白茶、 黄茶、 黑茶, 都开始形成并逐步得到确立。所以琳琅满目 的茶事行为在《 红楼梦》 中俯拾即是 , 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其中涉及到的茶名蔚为大观 , 恰似一份“ 清代贡茶录” 。有暹罗( 泰国旧称) 进贡的暹罗茶 , 有产于福建福州的茉莉花茶和福建建安的团饼茶“ 凤髓” , 有清 代地方官吏向皇室进贡的普洱茶及普洱茶中的珍品女儿茶, 有清代列为贡品、 每岁进贡十八斤的君山银针 , 有浙江杭州西湖的贡品龙井茶, 还有六安茶、 枫露 茶等。《 红楼梦》 中除写到许多种类的茶名之外, 还有多处涉及到饮茶器皿与烹 茶用水的问题 , 极大丰富了小说的文化知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饮茶在明清之际进人寻常百姓家, 成为人们 日 常生活 中“ 开门七件事” 之一, 更是社会礼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
文
●
论茶文化在《 红楼梦》 中的
艺术功用
口张鸿 晶
【 内 容提要] 茶文化在小说《 红楼梦》 的创作 中 起着弥足轻重的 作 用。各 种茶事丰 富了 作 品的文化 内涵, 并将社会历史面
史
●
哲
貌生动刻画。茶诗、 茶具的描写, 也在《 红楼梦》 中发挥着审美的功用。同时, 有关茶的故事情节不断 推动了 小说情节矛盾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研究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研究目录一、内容概括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红楼梦》茶文化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茶文化概述 (6)1. 茶的起源与发展 (7)2. 茶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9)3. 茶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10)三、《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元素 (11)1. 茶具与茶艺 (12)a. 茶具的种类与特点 (13)b. 茶艺的表现形式 (15)2. 茶道与茶德 (16)a. 茶道的哲学思想 (17)b. 茶德的道德观念 (19)3. 茶宴与茶会 (20)a. 茶宴的组织与礼仪 (21)b. 茶会的社交功能 (22)4. 茶诗与茶画 (23)a. 茶诗的艺术特色 (25)b. 茶画的文化内涵 (25)四、《红楼梦》中茶文化的象征意义 (27)1. 茶与人的关系 (28)2. 茶与情的关系 (29)3. 茶与社会的关系 (31)五、《红楼梦》中茶文化的现实影响 (32)1. 对当时社会风俗的影响 (34)2. 对后世茶文化的发展影响 (35)3. 对现代茶文化传承的启示 (37)六、结论与展望 (38)1. 研究成果总结 (39)2. 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性 (41)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42)一、内容概括《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研究主要探讨了茶文化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内涵。
文章首先介绍了《红楼梦》所处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氛围,为后续分析茶文化在小说中的体现提供了历史背景。
详细分析了小说中关于茶文化的描写,包括茶叶的品种、茶道活动的描绘、人物品茶情景等。
通过深入挖掘这些描写背后的文化内涵,探讨了茶文化在《红楼梦》中所体现的社会价值观、人物性格塑造以及故事情节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文章还对比了小说中茶文化与现实社会中茶文化的差异与联系,进一步揭示了《红楼梦》中茶文化的独特之处。
总结了《红楼梦》中茶文化研究的主要观点,强调了茶文化在小说中的重要性和研究价值。
《红楼梦》与古代茶文化
“ 客来 敬 茶 ” 也蕴藏 着 丰 富的礼 俗文 化 。 在 古代 社 会 , 严 格 的封 建阶 级 制度 将人 划 分为 不 同的社 会 等级 , 来客 的 身份 、 地位 等 都可 能 不尽 相 同, 因此 , 上 茶 时所 上 的茶 品 、 茶具 精 致程 度 以及 上茶 者 和 陪客 饮 茶 者 的身份 , 都 体现 着 主人 对来 访者 的 尊重程 度 。一般 情 况 下 , 如果 到
作 者 简介 :黄 艳 霞 ( 1 9 7 4 一 ) ,女 ,湖 北汉 川人 ,硕 士 ,讲 师,研 究 方向 : 中国古代 文 学。
感 运 用有 一份 热情 。 因此 , 我 国高 校 也应 该转变 教 学观 念 , 推 陈出新 ,
去思 考 茶文化 与 舞蹈之 间的联 系 ,让 学生 在学 的过 程 中明 白精 神文
历 史 ・文 化
楼
与古代茶 文化
黄 艳 霞
( 湖 北 广 播 电视 大 学 ,湖 北 武 汉 4 3 0 0 7 4 )
摘 要 : 《 红楼 梦 》 作 为 中 国古典 名 著 , 在 多方位 展 现 了 中国 古代 文 化 , 尤 其是 对茶 文化 的描 写 , 引起后 人 对 古代 茶 文 化 的 思考 。《 红 楼 梦》 绝不 负 “ 一部 《 红楼 梦》 , 满纸茶 叶 香 ” 的说 法。 曹雪 芹通过 自身对茶 文化 的 熟悉 . 在 书中对茶 文 化着 墨 之 多实 属 罕 见, 在通 过 不 同角度 讲诉 茶 文化 的 同时 , 塑造 了与之 相 关的 故事 人物 , 使 整个 故事 感情丰 沛 、 形 象饱满 。本文主 要探 讨 了《 红楼 梦》 中底 蕴深厚 的古 代茶 文化 。 关键 词 : 《 红楼 梦》 : 茶 文化 : 古 代
红楼茗香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红楼茗香——《红楼梦》中的茶文化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文明古国。
茶圣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从品茗饮茶开始的。
早在唐宋时代之前,茶已成为文人学者的描写对象,诸如借茶写人事,抒发感慨,坦露人生。
因此,今天我们不仅可以读到茶圣陆羽的名著《茶经》,而且还可以读到如唐代杜甫,宋代苏东坡,元代耶律楚材,明代徐渭等著名诗词宗师们的咏茶佳什。
仔细翻阅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我们还可以看到,茶还是绘画家、音乐舞蹈家,乃至宗教文化中的永盛不衰的重要题材。
到《红楼梦》成书的清朝年代,中国的茶文化已经成熟和完美。
所以,只要你一翻开《红楼梦》这部古典名顿觉茶溢字里行间,芳香飘逸,处处呈现处茶的甘冽、醇厚之味。
正是所谓“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一、名茶考辨《红楼梦》里的贾府是京中望族,“钟鸣鼎食”、“诗礼簪缨”,对饮茶的讲究自然也不同于平民百姓之家。
不要说烹茶、饮茶的用具追求奢华,以不失名门望族的身份地位,就是日常用茶的种类上也显示出贵族之家的风范。
据统计,《红楼梦》全书中有273处写到的茶名就有好几种,这还不算采自放春山遣香洞的“仙茗”。
如贾母不喜吃的“六安茶”、妙玉特备的“老君眉”、暹罗国进贡的“暹罗茶”、怡红院里常备的“普洱茶”(“女儿茶”)、茜雪端上的“枫露茶”、黛玉房中的“龙井茶”。
此外还有多次提到的“漱口茶”、“茶泡饭”等含茶字的茶。
这些茶,大体上可归于绿茶、花茶、红茶三大类中。
“六安茶”,首见于小说第41回“品茶栊翠庵”,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但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又为何不喜饮这种名贵的“六安茶”呢?究其原因,恐怕有两点:(1)生活习惯所致,贾府在北方,习惯饮花茶或红茶,而不喜饮南方的绿茶。
(2)小说中有所提示,“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
’”这位老祖宗也是饮茶高手,深解茶性,“吃了酒肉”之后油腻太重,倘若饮了绿茶容易停食、闹肚子。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专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姓名:朱冬雪学号:F13201049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红楼梦》这部千古奇书,不单单是表现宝黛钗三人的爱情纠葛,同时也很好的展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这“饮”的对象自然而然就是闻名中外的中国茶了,《红楼梦》中有多处关于茶的描写,作者将茶的知识、茶的功用、茶的情趣全部熔铸在《红楼梦》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中国茶文化的美好图卷1、记载了许多名茶《红楼梦》描写的是钟鸣鼎食之家,富贵之家对于饮茶的要求自然也高,《红楼梦》中描写了其中名茶,一是六安茶,刘姥姥进大观一节,贾母带众人来到了妙玉的栊翠庵,这是妙玉忙招呼贾母一行人喝茶,这时贾母要求到“我不喝六安茶”,这里的六安茶即是清代的名茶之一,六安茶产于六安霍山,与龙井、天池并名,均为清贡茶。
其次为“老君眉茶”是妙玉专为贾母准备的一种茶,这种茶预示着长寿吉祥,这也表代现了妙玉对贾母的用心。
第三是普洱茶,小说第63回,宝玉生日林之孝向袭人索取“普洱茶”,晴雯所说的“女儿茶”也是普洱茶的一种,是盛行于清代宫廷和官宦之家的一种名茶,第四是龙井,小说第82回,宝玉下学回来,急急忙忙到潇湘馆去找黛玉,这时黛玉命紫鹃为宝玉沏一杯龙井茶,一杯清香四溢的龙井表达了黛玉对宝玉的特殊情感。
第五是枫露茶,这是宝玉喜欢最喝的一种茶,这种茶需泡上三四遍才能尝到茶的真味,这也表现了宝玉对饮茶的要求如此之高,不比寻常人。
第六是一种外国茶名叫暹罗国茶,第25回王熙凤为公子小姐们送来了进口的暹罗国茶,还有一种是“千红一窟”,这是宝玉在警幻仙境中所饮之茶。
2、烹茶之水的记载“名茶还须好水泡”,水的选择是泡好茶的关键,《红楼梦》第41回贾母带众人在拢翠庵东堂吃茶时,妙玉给贾母、刘姥姥众人吃的是“旧年镯的雨水”所烹之茶。
雨水作为天落水,是天然蒸是天然蒸馏水。
它洁净清澄,是饮茶的好水。
旧年镯的水经过密封贮存,质量更好。
贾母听妙玉说明是雨水后,才吃了半盏,可以看出她平日饮茶是十分注重用水的。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其刻画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生活图景。
在这个作品中,茶文化被描绘得细腻而深入,成为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文化不仅在《红楼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在现实生活中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交和精神生活。
茶文化还反映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地位。
在《红楼梦》中,茶具的款式、泡茶的技术以及品茶的仪式都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品味和修养。
例如,贾母的茶室装饰华丽而典雅,茶具精美,所泡的茶是上等名茶,体现了她高贵和富有的地位。
而黛玉的茶室则简朴而质朴,茶具普通,所泡的茶是普通的本地茶,体现了她的朴素和自然。
通过这样的细节,茶文化巧妙地展示了每一位角色的个性和社会地位,使得小说更加生动和真实。
茶文化在《红楼梦》中还有着象征和隐喻的意义。
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还可以代表情感、情绪和社会关系。
例如,在第五十四回中,贾琏送给贾母一碗茶,以表达他对贾母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在这个场景中,茶成为了贾母与贾琏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通过传递和接收茶来表达心意,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总之,《红楼梦》中的茶文化是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茶的品尝、茶具的选择以及茶室的摆设,茶文化不仅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地位,还象征着情感和隐喻社会关系。
茶文化在《红楼梦》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扩展了小说的内涵和外延,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样,充满了情感和智慧。
茶文化也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交和精神生活。
红楼梦中关于茶俗的描写
红楼梦中关于茶俗的描写在四大名著中,不乏对茶的描写,特别是以《红楼梦》为最,甚至可以说是“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其中包括茶的分类、茶礼茶俗、茶诗茶具等,细节精微,意蕴深远。
《红楼梦》中所体现出来的茶俗,首先一个就是放定茶,古时候结亲以茶为聘礼,故把女子受聘叫做“吃茶”。
自宋朝以来,就有用茶作定婚礼的礼俗,故后人将聘礼称为茶礼。
在第二十五回中,王熙凤就借着吃茶打趣宝玉和黛玉,书中记载如下:林黛玉听了听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要使唤人了。
”凤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
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
林黛玉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便回过头去了。
凤姐口中的“吃了我们家的茶”就是暗指放定茶,而凤姐早就看出两人情比金坚,再凭着老太太对两人的宠爱,所以有意撮合宝玉和黛玉。
第二个茶俗便是漱口茶了,第三回中黛玉丧母,林如海便委托贾雨村带入京都投靠外祖母,吃完饭后发现贾府中许多规矩和自己家中不同,其中就有漱口茶,书中记载如下: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
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和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
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
从中可以看出,林家和贾府同为贵族,但是饮茶习惯却大有区别,这应该是是和南北观念有关。
林黛玉是南方人士,南方一般都是饭后等消化完再喝茶,这样不会伤及脾胃;贾府在北方,他们的习惯是吃完饭后用浓茶漱口,这样既可以清洁口腔,还能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漱完口后再喝茶助消化。
第三个茶俗是待客茶,中国是茶文化的起源地,“客来敬茶”是我们招待客人的一项基本礼仪。
《红楼梦》中客人来了要先上一盏茶来表示主人对客人的欢迎和重视。
比如,林黛玉初到贾府时,王熙凤首先捧茶献客;贾母八十岁寿宴的时候先请客人入大观园用茶,用完茶后才开始宴席。
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剖析PPT教案
时人又称此茶
眉
为“寿眉”。
第6页/共22页
“普洱茶”属
于红茶中的一
种。文中提到
的“女儿茶”
是指“普洱女
儿茶”。《红
普
楼梦》时代,
宫廷和官宦大
洱
家中也很讲究 饮普洱茶。
茶
第7页/共22页
“龙井茶”,属绿茶的一种,久负盛名。 龙井为地名,属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 山地中的一个村庄,有龙井古寺,寺中 有井,为龙泉井,水甘冽清凉,故以龙 井泉水泡茶上好。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文明古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文明古红楼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红楼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结晶也是研究和了解中国十晶也是研究和了解中国十八世纪中叶的风俗画卷八世纪中叶的风俗画卷绿茶绿茶红茶红茶花茶花茶乌龙茶乌龙茶白茶白茶紧压茶紧压茶红楼梦中的茶类
给宝玉的茶具是:自己常日吃茶的 那只绿玉斗。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
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盒。
第15页/共22页
茶俗:
“你既吃
了我们家
五
的茶,怎
么还不给
茶
我们家作
媳妇。”
俗
第16页/共22页
《红楼梦》 中全面展示 了这种传统 的风习。
第17页/共22页
(1)“以茶祭祀”。 (2)“以茶论婚嫁”。 (3)客来敬茶。 (4)以茶馈友。 (5)吃“年茶”。
感谢您的观看。
第22页/共22页
第12页/共22页
四
茶具:“都是一色官窑脱
胎填白(甜白)盖碗”
关
于
茶 具
第13页/共22页
《红楼梦》在“品茶栊翠庵”中写 到的茶具
第14页/共22页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红楼梦作为中国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在艺术上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最高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细致、生动地展现了作者所处时代环境中广阔的生活场景、礼仪、习俗以致饮食穿着、生活起居等琐事细节,无一不毕现;“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红楼梦中对茶文化的描写也是相当的细致,其中包括茶的类型、品茶的要素、茶礼和茶俗、茶诗及其体现出来的审美价值,它们都体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红楼梦中描写的是钟鸣鼎食、诗礼簪缨的诗文化,讲究颇多;在红楼梦中所提及的茶有一种仙茗、七种名茶、一种外国茶;仙茗“千红一窟”是作者的一种假想,在现实生活中不复存在,只有像宝玉这样的人才可在梦中品尝到;是写宝玉在有太虚幻境是,品尝到的“出自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宿露烹”名曰“千红一窟”的仙茗;七种名茶中第一是六安茶,在作品第41回中,贾母在妙玉处道:“我不吃六安茶”,这里的六安茶为清代贡茶,系我国名品绿茶;第二是老君眉茶,也是出自第41 回师妙玉为贾母特备的一种名茶,因其形似长眉,故称老君眉,同时它也是清代有名的贡茶;第三是杏仁茶,出自第54回的元宵夜宴上,王熙凤专门为贾母准备的;第四是普洱茶,小说第63回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林之孝向袭人索取的便是普洱茶;第五是“女儿茶”,也是出自第63回,是晴雯说道“女儿茶”也是普洱茶的一种,是盛行于清廷和官宦人家的一中名贵贡茶;第六是龙井茶,出自第8回中宝玉到潇湘馆看黛玉,黛玉叫紫鹃“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龙井,出产于杭州西湖龙井村一带,向来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闻名于世,自宋代开始充作贡茶,是我国绿茶中的极品;最后是枫露茶,出自第8回,这是宝玉最喜欢喝的一种茶;但也是一种奇怪的茶,一般茶泡三遍,就以味同嚼蜡,而这茶才刚出味,此茶茶汤清亮、茶味绵长,有人推断可能是名茶蒙顶甘露;还有一种外国茶为暹罗茶,出产于泰国中南部,出自小说的第25回,是王熙凤送给宝、黛、钗三人喝的,传说味有点苦涩;真正的品茶是很有讲究的,曹雪芹是品茗大家,深得茶道三昧;要品到好茶,要注意选茶、择水、配器、泡茶方法;泡茶的水以天然雨水、雪、露水为最佳;茶具的选择,是要力求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叶,保持茶的本性,还要茶具古典雅美,有较高的艺术性,具有欣赏价值;而泡茶方法的讲究就包括“煎茶”、“泡饮”,红楼梦中多数就是泡饮法;比如在红楼梦中的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就是正本小说中的写茶事最为详尽的;红楼梦中的茶俗、茶礼也是写的很详细,红楼梦中就有不少茶诗茶联;第23 回的四时即事诗四首中,有三首写到品茶,趣味盎然,如秋夜即事诗云“静夜不眠用酒渴,沉烟重拨素烹茶”;这些茶咏,体现了钟鸣鼎食人家的闲适,封建社会上层的生活清雅,把红楼梦中的“茶道”推向了高潮,为红楼梦一书增添了几许情趣;这些茶诗茶联以特有的清香、色泽、醇美陶冶了大观园才子佳人的艺术情趣和审美品味;红楼梦中的茶俗也是丰富多彩的;有以茶待客;红楼梦中,几乎每回都有待客敬茶的叙述,如第3 回写黛玉初到贾府“说话时,已摆了果茶上来”,以水果、干果佐茶;第33 回官宦世家贾府的荣国府贾政接待忠、顺王府客人时,“彼此见了礼,归坐献茶”;有以茶为媒;在红楼梦第35 回,王熙凤在怡红院遇见林黛玉,就问起白前赠送逞罗国茶是否品尝了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茶叶,就来使唤人了;”凤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即吃了我们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众人听了一齐笑了起来;”这回中凤姐用于打趣林黛玉的“吃了我们的茶”便是江浙地区十分流行的“三茶礼”;“三茶札”中的第一道就是男女双方订赠时行的“下茶礼”;与北方一样,男方的订婚礼品中必须有茶;还有以茶为祭;红楼梦第78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读毕 ,遂焚帛奠茗”,以茶祭祀,凄楚哀婉;有以茶漱口;第三回中“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便有其以茶漱口的描写;还有以茶泡饭;红楼梦中第四十九回中就描写宝玉因性急,“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爪齑忙忙地咽完了”;红楼梦中的关于茶文化的这些描写生动形象,烘托了故事气氛,丰富了小说情节,展现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封建贵族家庭的风习和茶文化的深远影响,体现了中国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的载体,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考证资料;。
《红楼梦》里的茶文化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百宝书”。
书中不仅描写了五花八门的菜肴、粥汤和糕点,还有很多关于喝茶的描写,介绍了茶叶、茶具,有时连泡茶的水也有讲究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红楼梦》里的茶文化。
书中第二十五回,王熙凤谈及之前送给林黛玉的茶叶。
王熙凤问:“你尝了可还好不好?”宝玉说:“论理可倒罢了,只是我说不大甚好。
”宝钗也说:“味倒轻,只是颜色不大好些。
”王熙凤说那是暹(xiān)罗国(古国名,在今泰国一带)进贡的茶叶。
“我尝着也没什么趣儿,还不如我每日吃的呢。
”王熙凤说。
黛玉道:“我吃着好。
”各式各样的茶叶《红楼梦》里还有很多当时的名茶,如被誉为“中华十大名茶”之一的六安茶。
在第四十一回中,贾母来到妙玉的栊翠庵,跟妙玉说:“我不吃六安茶。
”贾母为什么点名不喝这种茶呢?因为六安茶寒性重,不适合年纪大的人喝。
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贾母这才接过妙玉端来的茶。
老君眉是福建武夷山地区的一种岩茶,不仅味道醇美,香气高爽,而且形状像人的长眉,有“添福增寿”的美好寓意,故名为“老君眉”,又叫“寿眉”。
除了六安茶、老君眉以及暹罗国进贡的茶叶以外,还有第八回里的枫露茶、第六十三回里的普洱茶、第八十二回林黛玉命人给贾宝玉泡的龙井茶……真可谓“一部《红楼梦》,满卷茶叶香”。
《红楼梦》中的品茶“名场面”有很多,最隆重的恐怕要数第四十一回了。
这一回不仅写了很多名茶,还出现了很多精妙绝伦的茶具。
当时贾母和众人带着刘姥姥来到了妙玉的栊翠庵,妙玉给贾母捧来了一个海棠花考究的茶具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上面放着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成窑:明代成化年间官窑。
盖钟:带盖的杯子,钟同“盅”。
)。
给其他人用的是白瓷做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清初官窑烧制胎质极薄的甜白釉盖碗)。
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茶具还不算是妙玉的珍藏,最稀奇的要数妙玉请宝钗、黛玉和宝玉喝茶时用的茶具。
妙玉给宝钗用的是一个样子像葫芦的酒器,旁边有一个小耳做把手。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红楼梦》作为中国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在艺术上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最高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细致、生动地展现了作者所处时代环境中广阔的生活场景、礼仪、习俗以致饮食穿着、生活起居等琐事细节,无一不毕现。
“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红楼梦》中对茶文化的描写也是相当的细致,其中包括茶的类型、品茶的要素、茶礼和茶俗、茶诗及其体现出来的审美价值,它们都体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
红楼梦中描写的是钟鸣鼎食、诗礼簪缨的诗文化,讲究颇多。
在《红楼梦》中所提及的茶有一种仙茗、七种名茶、一种外国茶。
仙茗“千红一窟”是作者的一种假想,在现实生活中不复存在,只有像宝玉这样的人才可在梦中品尝到。
是写宝玉在有太虚幻境是,品尝到的“出自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宿露烹”名曰“千红一窟”的仙茗。
七种名茶中第一是六安茶,在作品第41回中,贾母在妙玉处道:“我不吃六安茶”,这里的六安茶为清代贡茶,系我国名品绿茶;第二是老君眉茶,也是出自第41回师妙玉为贾母特备的一种名茶,因其形似长眉,故称老君眉,同时它也是清代有名的贡茶;第三是杏仁茶,出自第54回的元宵夜宴上,王熙凤专门为贾母准备的;第四是普洱茶,小说第63回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林之孝向袭人索取的便是普洱茶;第五是“女儿茶”,也是出自第63回,是晴雯说道“女儿茶”也是普洱茶的一种,是盛行于清廷和官宦人家的一中名贵贡茶;第六是龙井茶,出自第8回中宝玉到潇湘馆看黛玉,黛玉叫紫鹃“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
龙井,出产于杭州西湖龙井村一带,向来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闻名于世,自宋代开始充作贡茶,是我国绿茶中的极品;最后是枫露茶,出自第8回,这是宝玉最喜欢喝的一种茶。
但也是一种奇怪的茶,一般茶泡三遍,就以味同嚼蜡,而这茶才刚出味,此茶茶汤清亮、茶味绵长,有人推断可能是名茶蒙顶甘露。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更使人目炫心惊的是妙玉栊翠庵里茶具,仅贾母、 宝玉、黛玉采到栊翠庵,妙玉就拿出10种不同的茶具招 待客人。一是给贾母献茶用的“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 龙献寿小茶盘”;二是这小茶盘里装着成窑五彩小盖 盅,这是明代成化午间景德镇官窑所产的茶具,妙玉 亲自以此茶具献茶给贾母,正寓意着“去龙献寿“的 含义,表示对这位寿高福厚的老寿星的尊敬;三是给 随贾母同来的众人的茶盏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 碗”;四是煮茶的风炉;五是煮茶的茶壶,妙玉亲自 在风炉上煮茶,想必这茶炉茶壶也很精致;六是妙玉 贮藏梅花雪水的“鬼脸青”茶瓮。这些可都是古奇珍 玩,摩挲这些茶具,你不自觉就有一种古意翩然之感, 这些茶具积淀了多少文化底蕴 用这些茶盏饮茶,稍稍 一呷,就呷出一个远古芬芳,翻开古今中外茶具谱, 有哪一种茶具能与之相媲美?
婚礼中茶是少不了的物品,男方送给女方的 聘礼叫作“下茶”、“茶礼”,女方吃了男方的茶, 就表示已定亲。红楼梦第25回,王熙风在怡红院 遇见林黛玉,就问起日前赠送遣罗国茶是否品尝 了。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 们家一点茶叶,就来使唤人了。”风姐笑道: “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 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 ”众 人听了一齐笑了起来。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Add the author and the accompanying title
红楼梦对茶有突出的描写,作者将茶的知识、 茶的功用、茶的情趣,全部熔铸于,《红楼梦》 中,其描写茶文化篇幅广博,细节精微,作用 巨大,蕴意深远;文采斑斓,远远超乎中国所 有古典小说之上,为中国小说史上所罕见,以 致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至于书中提到的枫露茶,这是宝玉最喜欢喝的 一种名茶,很可能是曹雪芹杜撰的一种超凡脱俗的 名茶珍品,以烘托主人公宝玉的不凡,见于小说第 8回奇缘识金锁:……这枫露茶也确实不平凡,二般 茶泡了三四道,早已味同嚼蜡,这茶才刚刚出色出 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蠲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 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 花上的雪, 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 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 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古人讲品茗,总是把饮茶提高到一种典雅清和的意境中,展现出 生活的享受、生活的情趣和生活的艺术化。所以,历代文人把“品” 字作为茶道的真功夫,甚至有了“功夫茶”之谓。真正的茶人品茶, 最好是山堂夜坐,亲自动手,观水火相战之状。听壶中沸水发出像松 涛一般的声音,香茗人杯,茶烟袅袅,恍若置身于云光缥渺之仙境。
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 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ニ出来,笑道:"就剩 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 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 踏.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 "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 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 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 我 是不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 人便是了. "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
3.六安茶:属于不发酵的绿茶,产于安徽省六安县霍山地区。明人屠 隆《考槃余事》中曾列出最为当时人称道的茶有六品,即“虎丘茶” 、 “天池茶” 、 “阳羡茶” 、 “六安茶” 、 “龙井茶” 、 “天目茶” 。 “六安茶”
列为六品之一,以茶香醇厚而著称于世。在《红楼梦》诞生时代, “六 安茶”与西湖龙井茶同属天下名茶,成为珍贵的贡茶。近人徐珂《清 稗类钞》 “朝贡类”载有“六安贡茶”之条目。 4.老君茶:大对经草,别名,老君茶。夏、秋花期或果实成熟时割取 地上部分,晒干或阴干用。活血调经,止血止痛,利水消肿,除风湿。 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出血,小便不利,蛇咬伤。 5.暹罗茶:暹罗也是一个产茶古国。据植物学家考证,暹罗之土著在 古代,就将茶树青叶煎沸,作医药之用。 《红楼梦》中讲到的暹罗茶, 是仿照中国的制茶法做的,即用锅炒及手揉等方法,供作泡饮。这种 茶当时在暹罗的饮用范围并不广泛。饮用最广的却是暹罗所特有的 “暹罗茗” 。采制暹罗茗时,先将有三四叶之嫩芽连茶梗摘下,一般 都是右手摘,递与左手,至手握满,用竹丝捆紧成束,名为一干,每 干鲜叶蒸二小时,冷却后置于篮中或竹桶中紧压,使其发酵。经一个 月即可食用,能保藏一年不坏。此种暹罗茗供咀嚼用,又称口香茶。 6.普洱茶:属于红茶中的一种。小说第 63 回“寿怡红开夜宴” ,有一 段写林之孝家的查夜来到怡红院,与宝玉对话中提到了“普洱茶” 。 据《清稗类钞》 “饮食类”中“孙月泉饮普洱茶”条记载说: “醉饱后 饮之,能助消化。 ”宝玉说“今日吃了面,怕停食,所以多玩了一会 儿” ,又喝“普洱茶” ,就是因为它“能助消化”的缘故。这说明宝玉 也是一位茶道中人 7.龙井茶:属绿茶的一种,久负盛名。龙井为地名,属浙江省杭州市 西湖西南山地中的一个村庄。江南人喜饮龙井茶,直到近代北方达官
商的后代,见识广博,然而在妙玉面前论起茶具来,则显得知识贫 乏得很。在《红楼梦》中。妙玉究竟给贾宝玉等三人泡了什么茶并 没有说,可见作者的本意并不在茶而在器。在作者的审美世界里, 古就是一种美,用古器就是行古道。这正代表了清代文人对茶具的 审美倾向。 3、 择境:注重美感
四十一回中紧接着贾母饮茶后的着力描写: “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 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 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 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宝玉便走进来,笑道, ‘偏你们吃梯已茶 呢……” ’于是四人一并边说笑一边饮茶。因为是“知己” ,妙玉不惜 拿出了珍藏了五年的玄墓蟠香寺前,梅花上的雪水来招待。外边的贾 母、刘姥姥等人均不在其列。而且因为刘姥姥的到来。妙玉甚至要打 水洗地,还要叫提水的小斯将水放在门外。茶是至清至洁之灵物,当 然讲究洁净。但妙玉的“洁”实际上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而这恰恰 是清代文人茶文化的最为主要的特征。
2.“茶佛一味”的缘起: 《过去现在因果经》记载:摩耶夫人在回娘家
分娩途中, 路经蓝毗尼花园, 见园中一棵大树, 花色香鲜, 枝叶繁茂, 就举起右手想摘一枝,这时释尊慢慢地从夫人右胁降生. 无论是茶树、是茶,它们本身没有神性,神性是佛教赋予它们的。 宗教中的佛、菩萨远离世俗社会,为了让人们接近它们,就必须用外 来文化的激素,不断创新自我,使宗教文化永远充满诱惑。这就是佛 教在东土大唐方兴未艾的生命本质和存在方式之一。也就是说,佛教 必须将一些超时空的形象拉入传播方式之中, 但这些形象又要有别于 六根不净的众生,而自然界中的茶树、茶花、茶叶为人所常见,又不 染世事,正是佛教所需的。因而佛教便将其教义、所崇尚的人物之精 髓依附于它们身上,使抽象的教理、崇拜对象更加情感化并形成牢固 的联系。因此, “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 务于不寝,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 仿效,遂成风俗” 。((封氏闻见记》卷六)茶,对于代宗以后李唐社会 已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之物,信佛、礼佛也渐入人心。以至于一 声“吃茶去”必念起释佛;瞧见杨柳定想到菩萨。茶与茶树一旦拥有 这些灵性,反过来又纯洁了佛教境地。以强烈的情感宣染代替艰深的 信仰说教,便是“茶佛一味”的缘起。
分,其内容十分丰富。而《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十八世纪的百科全书,书中详 细描述了清代的茶文化,为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在 《红楼梦》中,曹雪芹将茶的知识、茶的功用、茶的情趣,全部熔铸于这部奇书 之中。其描写茶文化篇幅广博,细节精微,作用巨大,蕴意深远,文采斑斓, 远远超乎中国所有古典小说之上,为中国小说史上所罕见。本文中,我讲主要 分析《红楼梦》中的茶文化,从茶的起源,泡茶时的选水、论器、择境,以及 品茶的不同境界来加以阐述。
陆羽《茶经》中曰: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 捡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即“泉水” 、 “江水” 、 “井水” ,这三种水 最为常见,曹雪芹在运用烹茶用水时不多言陆羽的“三水” 。而唯独 在雨雪上下工夫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雨雪水是“天泉” ,是纯软
水。而用软水泡茶其汤色清明。香气高雅,滋味鲜爽,自然可贵。 况且古代的自然环境比现代好, 食用雨雪水更是生活中的常识现象。 《红楼梦》中写到了妙玉煎茶用水的情节,她煎茶时非常讲究水质, 比如第 41 回: ——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 “是旧年蠲的雨水。 ” 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 “你尝尝这个茶。 ”刘姥姥 便一口吃尽,笑道: “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 人都笑起来。 ”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特意突出妙玉烹茶是用“隔年蠲的雨 水”和“梅花上的雪” ,我认为,其意当然是为了让妙玉显示自己的 高沽和不同流俗。同时也借妙玉表达自己在鉴水上的主张。刘姥姥 认为雨水茶“淡” ,宝玉则赞雪水烹茶“轻浮无比” 。这里的“淡” 和“轻”都是品茶中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 觉。而像我,确实品不出这茶水中的奥秘,也不由得更加佩服曹雪 芹的境界,非常人所及。 2. 论器:崇尚古道 我国自古以来无论是饮、还是食。都极看重器具之美。在传统茶文 化里,器与道是相通的,因此,历代的茶人对茶具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除了煎茶用水用了一番心思外,那 就要算写茶具了。 妙玉一口气拿出数种并不常见的珍贵茶具, 有 “成 窑五彩小盖钟” 10 、 “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11 、 “绿玉斗”○ 12 等,许 ○ ○ 多我都是听所未听、闻所未闻的。贾府是国公爷的后代,宝钗是皇
2 的来源。到了唐代,茶叶才正式作为普及民间的 所谓“茶佛一味”○ 大众饮料。 “茶”字,从草,从木,意思是“人在草木中” 。它表明的是人与 自然的融洽关系,这也是“天人合一”理念的具体体现。它生于江南 山水之间,集山川之灵气,汇日月之精华,是大自然的精灵。 世人称为“茶仙”的卢仝《七碗茶歌》 :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关键词:释茶、鉴水、论器、择境、境界
一、 释“茶”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 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等学 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 、茶与 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 、茶 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 、 茶馆茶楼、 冲泡技艺、 茶食茶疗、 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廿一个方面。 自古以来,饮茶,就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 可见其历史悠久。 唐·陆羽《茶经》 :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 茶叶在我国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 到了春秋时代茶鲜叶被人 们作为菜食,而战国时期茶叶作为治病药品,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 要商品之一了。 从三国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时间内, 特别是南北朝时期, 佛教盛行, 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瞌睡,于是在寺院庙旁的山谷间普遍种茶。 饮茶推广了佛教,而佛教又促进了茶灶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
姓名:陈萌萌 学校:徐州师范大学 院系: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 级别:09 级 学号:09041020 电话:15895290700 邮箱:chenmengmeng0204@
摘要:茶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国饮。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
二、 《红楼梦》与清代茶文化
在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中,有 273 处写到茶(这还不算与茶 3、 有关的事物,比如人的名字等) ,其中涉及到的茶名,就有六安茶○ 4 、暹罗茶○ 5 、普洱茶○ 6 、龙井茶○ 7 、枫露茶○ 8 、女儿茶○ 9、 老君茶○ 漱口茶等许多种。以致有人说: “一部《红楼梦》 ,满纸茶叶香。 ” 1、。品茶人先灌漱几下,再 慢慢下咽,让舌上的味蕾充分接触茶汤,感受茶中的各种滋味,此时 会出现满口甘津。齿颊生香,才算尝到茶的真味,才是真正的“品” , 才是真正的幽人雅趣。品茶讲究“幽趣” ,以茶示雅,是清代文人在 品茗活动中所追求的艺术情趣。 总之,从茶文化史的角度看,曹雪芹的这一段描写,从不同侧面 反映了清代文人茶文化的主要特征,文人茶在审美上虽说达到了极 致,但难免流于纤弱。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茶文化发展到清代,已 经出现了颓败的势头,即从文人茶占主导地位向平民饮茶文化转变, 并将最终成为茶文化的主流。 注释:1.其主要内容和结构有: 卷上: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 卷中:四之器;五之煮; 卷下: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就;十之图。 《茶经》是陆羽在各大茶区观察了茶叶的生长规律、观察了茶农对茶 叶的加工,进一步分析了茶叶的品质的优劣,并学习了民间烹茶的良 好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套规律, 此外陆羽还留心于民间茶具和茶 器的制作,且制作出自己独特的一套茶具。陆羽用自己的一生研究茶 事,他的脚步遍及全国各大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