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污染控制

合集下载

物理性污染控制概述(PDF 52页)

物理性污染控制概述(PDF 52页)

7:00-22:00 22:00-7:00
43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与噪声传播过程有关的三个因素即声源、传播途径和接收 者。因此噪声控制主要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噪声控制原理:在噪声到达耳膜之前,采取阻尼、隔振、 吸声、隔声、消声器、个人防护和建筑布局等七大措施,尽 力减弱或降低声源的振动,或将传播中的声能吸收掉,或设 置障碍,使声音全部或部分反射出去,减弱噪声对耳膜的作 用。
电磁污染的产生
联合国环境会议已经把微波辐射列入 造成公害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我国环 境保护法规定对电磁辐射加强管理。
50
电磁污染源
自然电磁污染源:
雷电,所辐射的频带分布极宽。
火山爆发、地震和太阳黑子的活动 引起的磁爆。
宇宙的电磁污染源:恒星的爆发, 宇宙间电子移动等。
51
电磁污染源
人工电磁污染源:
改革工艺和 操作方法
应用新材料、 改进机械设备 的结构
提高零部件加工
?
精度和装配质量
传播途径的控制
1
利用区域分 开的方法降 低噪声
3
利用绿化降 低噪声
2
利用地形和 声源的指向 性降低噪声
噪声污染的控制技术
噪声传播途径的控制 吸声 隔声 消声
45
吸声
吸声材料: 无机纤维材料:
泡沫塑料
有机纤维材料
众所周知,只有当噪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三要素同时 存在,噪声才构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的危害。因此控制噪声 必须从三方面着手:
噪声源 的控制
传播途径 的控制
接受者 的防护
噪声源的控制
控制噪声最积极的方法,就是在声源上进行治理。如 提高工艺水平、改进操作方法、提高零部件的加工精度等。 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物理性污染控制 期末复习知识点

物理性污染控制 期末复习知识点

物理性污染控制期末复习知识点物理性污染控制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章为绪论1.物理性污染特点:1.能源污染2.普遍为局部性污染,区域性和全球性较少见3.无残留材料。

一旦污染源消失,污染就会消失4.引起物理性污染的声、光、电磁场在环境永远存在,本身对人体无害,只是环境中含量过高或过低才造成污染或者异常。

2.环境污染:1化学污染2生物污染3物理污染(注:前两种为物质污染,后一种为能源污染)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一)概述1.噪声的定义:物理观点: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波不规则地组合在一起心理学观点:人们不需要的声音2.噪声特征:局部性2.无残余污染物,不积累3.噪声源停止,污染消失4.能量小,利用价值不大3.噪音控制方法:1.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最根本有效):1.降噪材料2.改进设备结构3.改善传动装置4.改皮革加工生产2.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最常用):1.闹静分离2.利用声源指向性降低噪声3.利用地形状4绿色3.在接收点进行防护(最无奈):隔声岗亭、耳塞等(二)声学基础1.声波的组成:空气介质中中声波为纵波,固体液体介质中声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2.声波的基本物理量:频率、波长和声速(空气和固体中340m/s>液体>气体)3.声音的波动方程:.1.运动方程(牛顿第二定律)2.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定律)3.物态方程(绝热压缩定律)4.术语解释:频程:把频率变化范围划分为若干较小段落,称为频程波阵面:同一时刻相位相同的轨迹平面声波:波前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波称为平面声波声压:局部空气被压缩或膨胀,压缩处压力增大,膨胀处压力减小,这样在原来的大气压上产生了压强的变化,此压强变化由声波引起,称为声压瞬时声压:声场中某一瞬时声压值称为瞬时声压声能密度d:单位体积介质所含的声波能量声强I:单位时间内沿声传播方向垂直通过的单位面积平均声能W:单位时间内声源辐射的声能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5.计算题:6.随着温度的升高,声速增加,白天高度增加,温度降低,夜间高度增加,温度升高7.声影区:声线不能到达的地方8.温度和风速对声音传播的影响(图为关键)9.声源的指向性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指向性越强10.传播过程中噪声的衰减:1扩散引起的衰减2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3其他原因(植被、地表结构等)(三)噪声的评价和标准1.频率:20Hz-20KHz(次声、可听、超声波)声压:2*10^-5pa-20pa(可听阈值、痛阈)2.人耳对强度(声压级)相同而频率不相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响度感觉3.响度:描述声音大小的主观感知。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1、人工物理环境的组成:人工声环境、人工振动环境、人工放射性环境、人工电磁环境、人工热环境、人工光环境2、物理性污染:指由物理因素引起的环境污染,如放射性辐射、电磁辐射、噪声、光污染等。

3、环境污染从污染源的属性分为三大类: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4、物理性污染与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的不同之处:(1)物理性污染是局部性的,不会迁移、扩散,(2)物理性污染是即时性的,在环境中不会有残余物质存在,污染源停止运转后,污染就立即消失。

5、噪声定义(1)物理学角度:噪声是一类难听的、容易引起人们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2)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和休息的或在某些场合不需要、不和谐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人耳能够感觉到的声音(可听声)频率范围是20〜20 000Hz。

7、噪声按人类活动方式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8、声波在气体和液体中只有纵波;在固体中除了纵波外,还有横波,有时还有纵横波。

横波:质点振动的方向与声波传播的方向垂直的波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的波9、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在真空中不存在能够产生振动的弹性介质。

10、根据声波传播时波阵面的形状不同,可以将声波分成平面声波、球面声波和柱面声波等。

11、波阵面:指空间同一时刻相位相同的各点的轨迹曲线。

12、相干波:具有相同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和恒定相位差的声波。

13、声级:声级是与人们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相联系的物理量,单位为分贝(dB)。

声级是衡量声音强弱的一个标度指标。

14、声压级、声功率级公式(P31)(1)声压级L P = 20lg(p / p 0)(2)声功率级L = 10lg(W / W0)对于球面声波(自由空间),距离声源半径为r,则L W = L P + 20lg r +11对于半球面声波(半自由空间),距离声源半径为r,则L W = L P + 20 1g r + 815、响度级:以1000Hz的纯音作标准,使其和某个声音听起来一样响,那么,此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就定义为该声音的响度级。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性污染控制》教学大纲习题要点:声压级、声功率级的计算;声压级的叠加;声压级的衰减计算。

第三节噪声的评价与标准1. 噪声的评价量2. 环境噪声评价标准和法规习题要点:响度级、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暴露率和噪声评价数的计算第四节噪声控制技术概述1. 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和原则2. 噪声源分析3. 城市环境噪声控制第五节吸声与室内声场1. 材料的声学分类和吸收特性2. 多孔性吸声材料3. 共振吸声结构4. 室内声场和吸声降噪5. 吸声降噪设计实例习题要点:吸声系数、混响时间和吸声量计算;吸声降噪设计计算第六节隔声技术(4学时)1. 隔声的评价2. 单层均质密实墙的隔声3. 双层隔声结构4. 隔声间5. 隔声罩6. 隔声屏7. 隔声设计实例习题要点:平均隔声量、临界吻合频率和插入损失的计算;隔声间、隔声罩和隔声屏的设计计算。

第七节消声器1. 消声器的分类、评价和设计程序2. 阻性消声器4.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5. 微穿孔板消声器6. 扩散消声器7. 消声器设计实例习题要点:消声量的计算;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的设计计算。

本章重点、难点:噪声的评价量;噪声的衰减;吸声、隔声和消声器的降噪原理及降噪量的计算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噪声的来源与危害;理解噪声的传播规律;掌握声压级、A 声级、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评价数等噪声评价量的含义;掌握噪声级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规律;理解噪声的控制方法和策略;掌握噪声在室内传播规律以及吸声降噪的降噪原理及其适用范围;掌握隔声间、隔声屏、隔声罩的隔声原理及隔声计算;掌握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型消声器的消声原理及消声计算;了解吸声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第三章振动污染及其控制第一节振动及其危害1. 振动的基本概念2. 振动的危害第二节振动的评价与标准1. 振动的评价量2. 振动标准习题要点:加速度级和振动级的计算第三节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1. 振动的传播规律2. 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第四节隔振原理1. 振动的传递与隔离2. 隔振的力传递率第五节隔振元件1. 金属弹簧减振器3. 橡胶隔振垫4. 其他隔振元件5. 隔振设计实例习题要点:金属弹簧减振器和橡胶隔振垫的设计计算第六节阻尼减振1. 阻尼减振原理2. 阻尼材料3. 阻尼减振措施本章重点、难点:振动的评价;振动的传递;隔振原理及计算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振动的危害;熟悉振动的传播规律和控制方法;掌握隔振的基本原理,会进行常见金属弹簧减振器、橡胶隔振垫等隔振元件的设计;熟悉阻尼减振的措施。

物理性污染与控制

物理性污染与控制

2、非致热作用。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 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 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 体也会遭受损伤。
3.累积作用: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 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 (通常所说的人体承受力---内抗力),再次受 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 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对于长期 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 很低,也可能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 惕。
四、噪声污染控制
发生噪声污染的三个要素:噪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者。 原则上讲,噪声控制的优先次序是噪声源控制、传播 途径控制和接受者保护。
合理规划、加强管理 技术措施
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区划分 交通干线的合理布局 建立卫星城
用液压代替冲压 吸声、隔声、消声、隔振、耳塞等
空间吸声体和穿孔板吸声结构
噪声诊病、噪声透视海底
第二节 电磁辐射污染
人类对电磁辐射的利用始于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 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时至今日,电磁辐射已经深入到 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但是,电磁辐射的大规模应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电 磁污染。当电磁辐射强度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或仪器设 备所能容许的限度时,即产生了电磁污染。
三、噪声物理量度与评价量
(一)噪声的物理度量
声压(有效声压):声扰动 导致的大气压强的增量值。
声压级(Lp):
人的听力阈值:210-5Pa 耐受阈值:20 Pa 人对声音的感受不与声压值 成正比,而与声压值的对数 有关。
声压级(Lp)的定义:
Lp
10lg
P2 P02
20lg
P P0
Lp:声压级,单位 dB P:声压,Pa P0:基准声压,1000Hz纯音 的听阈声压,=2 10-5Pa

物理性污染控制考点

物理性污染控制考点

1 物理性污染是指由物理性因素引起的环境污染,如噪声、光、热、电磁等。

这些物理运动的强度超过人的忍耐限度。

2 物理环境质量(PEQ)是指周围物理环境条件的好坏。

3 环境物理性污染的特点:(1)没有形状,没有实体,无色无味,又称无形污染;(2)环境中永远存在,并且无处不在;(3)本身无害,仅在环境中的量过高或过低时,才造成污染或异常,没有累积效应;(4)物理性污染一般是局部性的,不会迁移、扩散;(5)不残留,污染源消失即污染消除。

4 噪声就是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5 需注意的是:噪声也是声音,具备声音的一切属性,声学理论可直接引用。

6 分类:产生条件:自然噪声、人为噪声发声机理: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噪声按能量随时间变化: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脉冲噪声城市环境噪声,人类生活方式: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频率特性:高频噪声、低频噪声、宽带噪声、窄带噪声7 噪声是不需要声的总称,一般可有如下四种类别:过响声、妨碍声、不愉快声、可忽视噪声8影响现象:损伤听力、诱发疾病、影响睡眠、干扰语言交流(白噪声)、影响设备正常运转、损坏建筑结构等。

听觉疲劳(暂时性听阈迁移)、噪声性耳聋(永久性听阈迁移)、暴振性耳聋(急性噪声性耳聋):9 一切声音均由振动所引起,凡发出声音的振动体称为声源。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可能还有等离子体。

并非所有振动源均为声源。

10 声音在真空中不传播。

11 介质连续、惯性和弹性是传播声音的必要条件。

12 应该注意,声音传播只是振动形式(振动能量)的传播,介质各质点本身在声波作用下并不传播,仅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来回地振动。

13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声波的传播方向相同。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声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

纵波或横波都是通过相邻质点间的动量传递来传播能量的,而不是由物质的迁移来传播能量的。

14波阵面是指空间同一时刻相位相同的各点的轨迹曲线。

平面声波、球面声波、柱面声波(波阵面的形状)15对于平面声波,声阻抗率只与媒质的密度和媒质中的声速c有关,而与声波的频率、幅值等无关,故又称声阻抗率为媒质的特性声阻抗。

物理性污染控制考试复习资料

物理性污染控制考试复习资料

绪论1、什么是物理性污染?答:物理运动的强度超过人的耐受限度,就形成了物理污染。

2、物理性污染的特点,及与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相比有何不同?答:物理性污染的特点是:(1)在环境中不会有残余物质存在。

(2)引起物理性污染的声、光、热、电磁场等在环境中永远存在,它们本身对人无害,只是在环境中的量过高或过低才会造成污染或异常。

而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随时间增长而累积,即使污染源停止排放,污染物仍存在,并且可以扩散。

物理性污染是能量的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是物质的污染。

3、物理性污染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几方面?答:物理性污染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物理性污染机理及规律(2)物理性污染的评价与标准(3)物理性污染测试与监测(4)物理性污染环境影响评价(5)物理性污染控制基本方法与技术第一章噪声污染及控制名词解释A 声级—用A 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为 A 声级,单位为dB。

计权网络—摸拟人耳对不同强度和频率声音的反应而设计的,由电阻和电容组成的具有特定频响特性的滤波器。

分贝—表示一个量超过另一个量(基准量)的程度。

是声学级的单位,表示符号为dB, 无量纲。

7.稳态噪声—在测量期间内,声级起伏不大于 3dB 的噪声为稳态噪声。

8.等效声级—按能量随时间的平均 A 声级称为等效声级,以 LAeg 表示,单位为:dB。

9.累计百分声级—在取样测试时间内n%的时间噪声的声级超过(包括等于)某一数值的声级,称为累计百分声级。

常用的有 L5、L50 和L95。

10.声级—用一定的仪表特性和 A、B、C 计权特性测得的计权声压级。

在可听频域范围内,按照特定频率计权而合成的声压级 dB,同时标明计权网络名称。

11.环境噪声、背景噪声—环境噪声是户外各种噪声的总称。

背景噪声是与待测噪声存在与否无关的干扰噪声。

12. 响度级—是根据人耳的听觉特点,仿照声压级的概念引出的与频率有关的主观量。

其单位是方(phon)。

物理性污染控制第二章第1节噪声污染及其控制概述

物理性污染控制第二章第1节噪声污染及其控制概述

噪声性耳聋(永久性听力阈移) :又称噪声性耳聋,长期暴露在强噪声环境,导致内耳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无法恢复暴露前的听阈。噪声性耳聋有2个特点: 需要一个持续的累积过程; 无法治愈。
01
暴振性耳聋(急性噪声性耳聋):高强噪声(超过140 dB)
02
表1 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听力损失: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用500、1000和2000 Hz听力损失的平均值来表示,用听力阈级衡量。 听力阈级:指耳朵可以觉察到的纯音声压级。
噪声降低劳动生产率:在强噪声环境工作,心情烦躁,干活容易疲劳,反应迟钝,导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在噪声刺激下,人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不仅影响工作速度,降低工作质量,而且容易出差错,甚至出事故。
声源传播途径ຫໍສະໝຸດ 接收器控制 传播途径
保护 接收器
2.1 噪声控制的途径 抑制 噪声源
2.噪声控制
从声源降低噪声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 选用发声小的材料制造机件 改革设备结构 改革传动装置 改革生产工艺
与噪声性听力损失有关的因素: 噪声强度、频率、接触时间
噪声可能诱发疾病,这与人的体质、噪声强度和频率有关。 噪声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失调,导致条件反射异常,使人感到疲劳、头昏脑胀等,如果这种平衡失调得不到及时恢复,久而久之,就形成牢固的兴奋灶,导致神经衰弱症。
利用声学手段降噪实例(吸声)
利用声学手段降噪(吸声)
防护面具 耳塞 防声棉 耳罩、头盔 隔声岗亭
1
噪声控制技术手段三:接收器的保护措施
2
耳罩、护耳器、头盔
耳罩、护耳器、头盔
调查声源及污染状况:分析频率及时域特性
选择噪声允许标准(据噪声源和所影响环境)
设计控制方案(据降噪量和噪声频谱特性)

物理性污染控制知识点

物理性污染控制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物理性污染?答:物理运动的强度超过人的耐受限度,就形成了物理污染.2、物理性污染与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相比有何不同?答: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是有害物质和生物输入环境.或者是环境中的某些物质超过正常含量所致.而引起物理性污染的声、光、热、放射性、电磁辐射等在环境中是永远存在的,它们本身对人无害,只是在环境中的强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危害人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或异常.3、物理性污染与化学性、生物性污染相比有何不同?答:物理性污染一般是局部性的,在环境中不残留,一旦污染源消除,物理性污染即消失.4、物理性污染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几方面?答:物理性污染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物理性污染机理及规律;(2)物理性污染评价和标准;(3)物理性污染测试和监测(4)物理性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价(5)物理性污染控制基本方法和技术.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1、噪声的定义:(心理学上)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物理学上)噪声是由许多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波无规则地杂乱无章组合而成.2、噪声按人类活动方式可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3、简述噪声的特点.答:(1)噪声只会造成局部性污染,一般不会造成区域性和全球性污染;(2)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3)噪声源停止运行后,污染即消失;(4)噪声的声能是噪声源能量中很小的部分,一般认为再利用的价值不大,故声能的回收尚未被重视.4、听阈迁移(听觉疲劳):耳鸣持续时间不长,只要在安静的环境里停一段时间,听觉就会恢复原状.5、噪声性耳聋: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中,内耳听觉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听觉疲劳就会固定下来,造成听力损失,成为永久性的听阈迁移.6、暴振性耳聋:高强噪声(超过140dB)使得内耳骨膜破裂,导致双耳完全失聪,成为永久性耳聋.7、噪声的危害:(1)噪声对听力的影响;(2)噪声诱发疾病;(3)噪声妨碍语言交谈和通讯联络;(4)噪声对睡眠的干扰;(5)噪声损害设备和建筑物.8、噪声控制的途径:(1)从声源上降低噪声;(2)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3)在接收点进行防护.9、声波:压缩、膨胀交替运动由近及远向前推进的空气振动.10、声波的基本物理量包括:(1)声波频率:指一秒钟内介质质点振动的次数;(2)波长:振动经过一个周期声波传播的距离;(3)声速: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11、频程:把人耳可以听到声音的频率变化范围(20Hz-20KHz)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段落.12、频谱:指组成声音的各种频率的分布图形.13、频谱的形状大致可分为三种:(1)线状谱:由一些频率离散的单音形成的谱,在频谱图上是一系列竖直线段;(2)连续谱:指频率在频谱范围内是连续的.大部分噪声属于连续谱.(3)复合谱:连续频率和离散频率组合而成的频谱,有调噪声的频谱为复合谱.14、波阵面: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同一时刻相位相同的轨迹称为波阵面.15、声压:由于声波引起的压强变化,称为声压.16、有效声压的计算公式:P e=A2(Pa)17、质点振动速度有效值的计算公式:u e=A2(m/s),其中质点振动速度幅值u A=±P Aρ0c,±号取决于声波的传播方向.18、声抗阻率的计算公式:Z s= pu或Z s=ρ0c声抗阻率与声波频率、幅值等无关,仅与介质密度和声速有关,是介质固有的一个常数.19、声能密度:单位体积介质所含的声波能量称为声能密度,用D表示.22、声强的计算公式:I = ⎺DVS ∆t = ⎺Dc =p e 2ρ0c 23、声功率: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声能量. 24、声功率的计算公式:W = SI = S p e 2ρ0c = S p e u e = S ρ0c u e 225、级:选定基准量(物理量),然后对被量度量与基准量的比值求对数,所得的对数值称为被量度量的级.26、声压级:声音的有效声压与基准声压(2×10−5Pa )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20.27、声压级的计算公式:L p= 20lg P e P 0,将基准声压P 0=2×10−5Pa 代入,得L p = 20lg P e + 9428、声强级的计算公式:L I = 10lg I I 0,将基准声强I 0=10−12W/m 2代入,得L I= 10lg I + 120 29、声功率级的计算公式:L W = 10lg WW 0,基准声功率W 0=10−12W30、点声源:当声源的几何尺寸比声波的波长小很多,或者测量点离声源相当远时,则可将该声源视为一点,该声源称为点声源.31、球面声波振动速度的幅值计算公式:u A= A ρ0cr ,其中A 为声源辐射声波能力的常数. 32、声压级相加计算公式:L P = 10lg 100.1L pi n i =133、声压级相减计算公式:L Ps = 10lg[100.1L p −100.1L pB ],L pB 为背景噪声,L Ps 为被测对象的声压级.34、相干波发生的条件:(1)频率相同;(2)有恒定的相位差;(3)在叠加处振动方向相同.35、扩散衰减:由于波阵面扩展,而引起声强减弱的现象.36、三种声源辐射的扩散衰减计算公式:(1)点声源辐射:L p2 = L p1- 20lg r 2r 1 (2)无限长线声源辐射(r 0≤l/π):L p2 = L p1-10lg r2r 1 当r 0>l/π时按照点声源辐射处理.(3)矩形面声源(a <b 且测点D 距声源中心距离为r 0):当r 0≤a/π时,声压级衰减值为0dB ;当a/π≤r 0<b/π时,按照无限长线声源处理;当r 0≥b/π时,按照点声源处理.37、城市绿地降噪计算公式:衰减量A g1 = (0.18lg f –0.31r)38、常用的环境噪声的评价量有:(1)响度、等响曲线和响度级;(2)A 声级和等效连续A 声级;(3)昼夜等效声级;(4)统计声级(累计百分声级);(5)更佳噪声标准(PNC )曲线;(6)噪声评价数(NR )曲线.39、响度:描述声音大小的主观感觉量,其单位是“宋(sone )”,定义1000Hz 纯音声压级为40dB 的响度为1sone.40、响度级:当某一频率的纯音与1000Hz 的纯音听起来同样响时,这时1000Hz 纯音的声压级就定义为该声音的响度级41、连续等效A 声级:等效于在相同的时间间隔T 内与不稳定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定噪声的A 声级.42、连续等效A 声级的计算公式:(1)L eq = 10lg 1T 100.1L A dt t 0;t 为噪声暴露时间,L A 为时间t 内的A 声级. (2)L A 是非连续离散值时:L eq = 10lg[1t i i ( 100.1L Ai t i i )],t i 为第i 段时间,L Ai 为时间t 内的A 声级.43、昼夜等效声级:表示一昼夜24h 噪声的等效作用,用来评价区域环境噪声.44、昼夜等效声级的计算公式:L dn = 10lg[23×100.1L d + 13×100.1(L n +10)] 45、噪声掩蔽:由于噪声的存在,降低了人耳对另一种声音听觉的灵敏度,使听阈发生迁移的现象.46、为什么声音在晚上要比晴朗的白天传播的远一点? 答:因为在夜晚,大气温度随高度增高而升高,声速也随高度增高而增大,声波传播方向将向地面弯曲;而在晴朗的白天,大气温度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声速将随高度增高而降低,声线向上空弯曲,声源辐射的噪声在距离声源一定距离的地面上掠过,在较远处形成声影区,即声线不能到达的区域.47、为什么逆风传播的声音难以听清? 答:当有风时,声速应叠加上风速,叠加效果使声速随高度增高而降低,声线将向上空弯曲,距离声源一定距离处形成声影区,所以较难听清.第三章振动控制技术1、振动污染:即振动超过一定的界限,从而对人体的健康和设施产生损害,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形成干扰,或使机器、设备和仪表不能正常工作.2 、振动的评价评价指标:(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2)振动级.评价标准:(1)振动的“感觉阈”;(2)振动的“不舒服阈”;(3)振动的“疲劳阈”;(4)振动的“危险阈”.3、振动控制方法包括:(1)隔振;(2)吸振;(3)阻振;(4)消振;(5)结构修改 等.4、简述常用的振动控制技术答:一.振动源控制:改进振动设备的设计和提高制造加工装配精度,使其振动减小.二.机械振动控制:(1)降低机械的振动加速度;(2)利用支承台架质量的减振措施;(3)利用动力吸振的减振措施.三.弹性减振:利用弹性材料支承机械,使传递到基础的激振力减少.常用的弹性减振方法有积极隔振和消极隔振.四.阻尼减振:对于薄板类结构振动及其辐射噪声,在其结构或部件表面涂贴阻尼材料能达到明显的减振降噪效果.五.冲击减振:与周期性激励力的振动隔离相似,对脉冲冲击的隔离减振也分为积极冲击隔离和消极冲击隔离两类.六.传播途径的减振对策:(1)增大距离,使受影响对象远离振源;(2)采用防振沟和隔墙.七.振动衰减:从振源传播经过地面的波动随距离而衰减,因而可将振源和可能出现问题之处的距离拉开,以确保机械安装场所和用地.5、振动:任一物理量围绕一定的平衡值作周期性的变化均称为振动.6、机械振动:指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7、简谐振动:物体运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或角位移)按余弦(或正弦)规律随时间变化.8、振动污染的特点:(1)主观性;(2)局部性;(3)瞬时性.9、环境振动污染的主要来源 :(1)自然振动;(2)人为振动10、人为振动污染源主要包括:(1)工厂振动源;(2)工程振动源;(3)道路交通振动源;(4)低频空气振动源 等.11、简述振动的影响答:(一)振动对生理的影响:主要是损伤人的机体,引起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代谢系统、感官的各种病症,损伤脑、肺、心、消化器官、肝、肾、脊髓、关节等.(二)振动对心理的影响:人们在感受到振动时,心理上会产生不愉快、烦躁、不可忍受等各种反应.(三)振动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振动引起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从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四)振动对构筑物的影响:从振源发出的振动可通过地基传递到房屋等构筑物,导致构筑物破坏,影响程度取决于振动的频率和强度.第四章 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2、电磁辐射污染按场源可分为:(1)自然电磁场源污染;人工电磁场源污染.3、论述电磁辐射防治的基本方法答:(一)屏蔽:指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将电磁辐射的作用和影响限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二)接地技术:射频接地是将场源屏蔽体或屏蔽体部件内感应电流加以迅速的引流以形成等电势分布,避免屏蔽体产生二次辐射所采取的措施.(三)滤波:即在电磁波的所有频谱中分离出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有用波段.(四)其他措施:(1)采取电磁辐射阻波抑制器,通过反作用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无用的电磁辐射;(2)新产品和新设备的设计制造时,尽可能使用低辐射产品;(3)从规划着手,对各种电磁辐射设备进行合理安排和布局,并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作业,减少作业人员直接进入强电磁辐射区的次数或工作时间.第五章放射性污染及其控制1、放射性污染:指沉积在材料、结构物或设备表面的放射性物质.2、简述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答:(一)固化技术:(1)水泥固化:基于水泥的水合和水硬胶凝作用而对废物经行固化处理.(2)沥青固化:在一定的碱度、配料比、温度和搅拌速度下,放射性废液与沥青发生皂化反应,冷却后得含盐量可高达60%的均匀混合物.(3)塑料固化:将放射性废物浓缩物掺入有机聚合物而固化.(4)玻璃固化:以玻璃原料为固化剂与高放废物以一定配料比混合后,在高温(900-1200℃)下蒸发、煅烧、熔炼、烧结,废液中的所有固体组分都在高温下结合入硼硅酸盐玻璃基质中,装桶后经退火处理就成为稳定的玻璃固化体.(二)减容技术:(1)压缩:依靠机械力作用,使废物密实化。

物理性污染控制知识点

物理性污染控制知识点

物理性污染控制知识点
1.大气污染控制:
(1)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

(2)排放源控制和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3)指导和推广清洁能源技术。

(4)加强交通管理和尾气排放控制。

2.水污染控制:
(1)控制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

(2)进行水质监测和评价。

(3)推广节水技术和水资源综合利用。

(4)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和生态修复。

3.土壤污染控制:
(1)采取减排措施,降低污染源排放量。

(2)加强土壤污染源和潜在污染源的调查和监测。

(3)开展土壤污染物的治理和修复工作。

4.噪声污染控制:
(1)加强噪声源控制和降噪降震技术应用。

(2)进行噪声监测和评价。

(3)加强对敏感地区的保护,如学校、医院等。

(4)积极引导公众加强噪声污染的防治意识。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件课件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件课件
1、级的概念
1个量的级是这个量与同类基准值之比的对数,用L ♦表
___ ♦ 表达式:L ♦ r=10时,级的单位为贝(耳),级表示的量与功
率成正比。工程上常用分贝表示级,是贝的十分之 一,符号为dB。 ♦ r=e时,级的单位为奈培(Np)。1Np=8.686dB
主要声学量的级和基准
名称
声压级(气体中)
10 0.1L2-----10 0. 1Ln )
(三)噪声级的合成
3、声压级:能量与声压的平方成正比。总声压的平方等于 各 声压排放之和。
假设有n个噪声源同时存在,声压与声压级分别为pp p2、… 卩。和L1. L2、...Ln。贝h
Lp1 = 2OlgP1/po,Lp2 = 2°lgP2/Po,…,Lpn = 20lgPn/P 0。 (P1/po )2—10 o- 1Lp1, (P1/po)2 —10 0- 1Lp2,…,(P1/p0)2
L!=20lg0. 02/ (2X10-5)=20X3=60dB 电冰箱声压级L2=54dB L1- L2=6dB,所以△ L=1dB
则两者同时工作时L=60 + 1 = 61dB
(三)噪声级的合成
例4、声压级分别为70、76、77、80、83dB,试计算合成 声压 级。
解:L=86dB 例5、声压级分别为70、84、78、82、86、89dB,试计算
(二)频程
2、频程的表示方法 ♦ 一般用高频和低频的频率比的对数来表示,对数以2为
底,暴位为倍频程。表达式为: f2/f! = 2n 或 n=log2 ( f2/fi)
fl、f2分别成倍频程关系的低频和高频频率,即上、下限 截止频率,Hz; n为两个频率相距的倍数。
♦♦中频心带频宽率度ff02=—( ffl2_f1() 21n/2/2,—所2-n以/2)有f。f2=。2n/2f0, f1 = 2-n/2f0; ♦ n=1时,即两个频率相距1倍时,称为一倍频程;△

物理性污染控制.

物理性污染控制.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1.环境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环境同人类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2.物理性污染:物理运动的强度超过人的耐受限度,就形成了物理污染。

二、简答:1.环境物理学的分类:按其研究对象可分为环境声学、环境振动学、环境电磁学、环境放射学、环境热学、环境光学、环境空气动力学等。

2.物理性污染的特点:(1)声、光、热、放射性、电磁辐射等在环境中永远存在,其本身对人无害,当强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危害人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或异常。

(2)局部性的,在环境中不残留,一旦污染源消除,物理性污染即消失。

3.你所关注的一种物理性污染问题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一、选择:1.高于55dB的噪声对睡眠干扰严重。

二、简答1.环境噪声标准的依据:(1)考虑到在不同环境场所对各类人群的保护,(2)防止噪声的污染危害,(3)并兼顾目前的技术条件、经济合理性,规定了噪声排放的允许限值,形成了环境噪声标准。

三、计算题(看书)第三章振动污染及其控制一、简答1.什么是振动污染?振动污染具有什么特征?(1)振动污染:振动超过一定的界限,从而对人体的健康和设施产生损害,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形成干扰,或使机器、设备和仪表不能正常工作。

(2)振动污染的特点⇨主观性: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感觉公害。

⇨局部性:仅涉及振动源邻近的地区。

⇨瞬时性:是瞬时性能量污染,在环境中无残余污染物,不积累。

振源停止,污染即消失。

2.振动污染的来源及其影响?(1)振动污染的来源于自然振动和人为振动⇨自然振源由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引起。

自然振动带来的灾害难以避免,只能加强预报减少损失。

⇨人为振源主要包括(一)工厂振动源(二)工程振动源(三)道路交通振动源(四)低频空气振动源。

(2)影响:⇨振动对生理的影响主要是损伤人的机体;⇨振动对心理的影响主要是心理上会产生不愉快、烦躁、不可忍受等各种反应;⇨振动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主要是振动可使视力减退,使人反应滞后,影响语言交谈,复杂工作的错误率上升等;⇨ 振动对构筑物的影响主要是振动导致构筑物破坏。

《物理性污染控制》

《物理性污染控制》
18
物理环境
(六)振动环境
机械振动(简称振动)是指力学系统在观察时间内,它的 位移、速度或加速度往复经过极大值和极小值变化的现象。
在人们的生活中,振动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晕车、晕船、 晕机等就是由于低频振动引起的。
匀速运动对人体没有影响。但是非匀速的运动对人是有影 响的。而长期处在强振动环境中,则可能引起振动病。
绪论
物理环境
(二)人工物理环境
定义:人类活动的物理因素不同程度地干预天然物理环境 所生成的次生物理环境。
人工声环境;
人工放射性环境;
人工振动环境; 人工热环境;
人工磁场环境; 人工光环境。
(一)声环境
物理环境
声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 象。机器运转时、水体流动时、气体排放 时等都可以产生声音。
网络来源: /a/239362985_114731
绪论
物理性污染
(二)光污染
又称噪光,指逾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 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炫光污染:玻璃幕墙、釉面墙砖、磨光大理石和各 种涂料等装饰物上的反射光线。 人工白昼: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 霓虹灯,形同白昼。 彩光污染: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 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
绪论
物理性污染
(一)噪声污染
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 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且所产生的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 境噪声排放标准。
绪论
物理性污染
(一)噪声污染
绪论
物理性污染
(一)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的Leabharlann 害听觉器官受损; 神经失调,基础代谢紊乱; 干扰谈话,使人注意力分散; 建筑物受损,仪器仪表出错; ······

物理性污染控制

物理性污染控制

物理环境要素是人类所需,不仅研究污染控制,而且研究适宜人类活动的物理条件(声、光、热、电等)物理性污染定义、特点、研究内容环境物理学的研究特点:注重物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污染程度由量决定物理性污染定义:物理因素的强度超过人的耐受限度。

特点:本身对人无害,当强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危害人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或异常。

局部性,在环境中不残留。

噪声定义:1、从物理学角度:无规则、非周期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各种频率和声强杂乱无序组合的声音)。

2、从医学角度:超过60分贝的声音。

3、从心理学角度: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4、从环境学角度:人们不需要的,并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声音。

噪声污染:指当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分类发声机理---------机械噪声:如织机、球磨机、电据等发出的声音。

如通风机等发出的声音。

空气动力性噪声:如通风机、空压机等发出的声音电磁噪声:如发电机、变压器等发出的声音。

客观环境噪声---自然噪声:风声,雨声等人为噪声:主要指随着工业和科技发展,各种机械、电器和交通噪声等噪声的影响一引起耳聋耳聋标准:听力损失25dB;轻度聋:25~40dB,中度聋:40~55dB;显著聋:55~70dB;重度聋:70~90dB;极端聋:>90dB。

二诱发疾病:噪声声级越高,对人体的影响越大。

三影响生活:经常性噪声导致睡眠不足,出现头昏、头痛现象;<40dB(A)影响睡眠较小;>55dB(A)严重干扰睡眠;60dB(A)突发噪声使70%睡觉的人惊醒。

普通说话声一般为60dB(A),两人相距1.5m距离交谈,若此时环境噪声为50dB(A),双方可轻松交谈;噪声到60dB(A),还能满意地对话;当噪声到66dB(A),须提高声音,才能听得清楚;当噪声达到90dB(A)以上时,则根本无法交谈。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1.物理性污染的定义:物理运动的强度超过了人的忍耐限度,超越了环境中物质的含量的本底值,就形成了物理性污染2.物理性污染的特点:能量的污染;局部性很少全球性和区域性;不会有残余物,污染源消除,污染也就消失了。

(强度,时间,空间三个方面考虑)3.噪声的定义:各种频率,振幅杂乱无章组合的声音;令人不愉快或讨厌,甚至影响或危害人类健康的声音都是噪声。

4.声波的相关内容:声源:我们把产生声音的振动物体称作声源。

声源发出的声音必须通过媒质才能传播。

根据媒质质点振动方向与声波传播方向可分为:纵波:媒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声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横波:媒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声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5.声的物理量: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出的总声能量平均声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传播方向上面积为S的平均声能量6.声波的衍射:在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物或孔洞时,如果声波的波长比障碍物尺寸大得多,声波会绕过障碍物而使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声波的衍射。

声波波长与障碍物尺寸相比的比值越大,衍射越大如果障碍物尺寸远大于入射声波波长,虽然也有衍射,但在障碍物后面边缘的附近将形成一个没有声波的声影区。

当声波波长小于障碍物的尺寸时,反射波增加,在障碍物后面形成一声影区,这一声影区随着波长缩短而扩大。

7.声压与声强:声压级L p :待测声压的有效值Pe与参考声压P 0 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20,单位dB。

即:L p=20lg p+94声强级L I :待测声强I与参考声强I 0 的比值取常用对数再乘以10,8.单位为dB。

即:L = 10lg I + 120声级的加法:p0=(100.1Lp1 + 100.1Lp2)声能的衰弱量和传播距离和声波频率有关,对于一定的声源,其声功率级不变的,而声强和声压随着观测点不同而变化。

9.声音的频谱和频程:不同的声音,其含有的频率成分以及各个频率上的能量分布是不同的,这种频率成分与能量分布的关系称为声的频谱。

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

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

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是一种专门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旨在减少或消除环境中的物理污染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的定义、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定义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处理和减少环境中的污染物,包括颗粒物、噪声、振动等。

它与化学和生物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相互补充,共同协作,形成完整的环境保护体系。

二、原理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主要依靠物理现象来进行污染物的处理和控制。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物理污染控制原理:1. 分离和沉淀:利用重力、离心力等原理,将污染物与清洁介质分离,使其沉淀到底部或通过其他装置进行去除。

2. 滤过和吸附:通过过滤网、滤纸或活性炭等材料,将污染物截留或吸附,从而实现净化的目的。

3. 吸附和析出:利用物质界面张力和吸附作用,将污染物吸附在固体介质上,然后通过析出的方式将其分离。

4. 筛分和分级:利用筛网、筛孔等装置,将颗粒物按照不同尺寸进行筛分和分类。

三、应用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大气污染控制:利用物理手段净化大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例如采用电除尘器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利用干燥燃烧法处理有机废气等。

2. 水污染控制: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悬浮油、挥发性有机物等,常见的技术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

3. 噪声和振动控制:利用音频设备和振动控制装置,降低或消除环境中的噪声和振动对人体的危害。

4. 固体废物处理:采用物理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压实、焚烧等处理过程,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未来发展趋势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创新,我们可以预见以下几个未来发展趋势:1. 高效能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将不断开发出更高效能的物理污染控制技术,以更有效地处理和减少不同类型的污染物。

2. 低能耗技术: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将更加注重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和应用低能耗的物理污染控制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性污染控制物理环境的声、光、热、电等是人类必须的,在环境中是永远存在的。

它们本身对人无害,只是在环境中的含量过高或过低时才造成污染。

物理性污染和化学性、生物性污染相比有两个特点:第一,物理性污染是局部性的,区域性和全球性污染较少见;第二,物理性污染在环境中不会有残余的物质存在,一旦污染源消除以后,物理性污染也即消失。

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不仅能用来测量环境污染的程度,而且能用于控制污染改善环境,为人类创造一个适宜的物理环境。

1、噪声污染控制声音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人类正是依赖于声音才能进行信息的传递,才能用语言交流思想感情,才能传播知识和文明,才能听到广播,欣赏优雅的音乐和悦耳的歌曲,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还利用声音在工业、农业、医学、军事、气象、探矿等领域为人类造福,由于声音的应用如此重要,人们无法设想没有声音的世界将会怎样。

但是,有些声音并不是人们所需要的.它们损害人们的健康,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干扰人们的交谈和休息。

例如,机器运转时的声音、喇叭的声音以及各种敲打物件时所发出的声音则不但不需要并且会引起烦躁与厌恶。

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但对于需要睡觉的人来说则是一种干扰,是不需要的声音。

如何判断—个声音是否为噪声,从物理学观点来说,振幅和频率杂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的声振动称为噪声。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判断一个声音是否为噪声,要根据时间、地点、环境以及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等因素确定。

所以,噪声不能完全根据声音的物理特性来定义。

一般认为,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当噪声超过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所能容许的程度,就形成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的特点是局限性和没有后效,噪声污染是物理污染,它在环境中只是造成空气物理性质的暂时变化,噪声源停止发声后,污染立刻消失,不留任何残余污染物质。

控制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保障人们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良好的声环境质量将成为投资环境必不可少的。

1.1噪音危害(1)听力损伤噪音对人体的危害最直接的是听力损害,对听觉的影响,是以人耳暴露在噪声环境前后的听觉灵敏度来衡量的,这种变化称为听力损失,即指人耳在各频率的听阀升移,简称阀移,以声压级分贝为单位。

如果人们长期在强烈的噪声环境下工作,日积月累,内耳器官不断受噪声刺激,恢复暴露前的听阀,便可发生器管性病变、成为永久性听阀偏移.这就是噪声性耳聋。

(2)噪声对睡眠的干扰睡眠是人们生存所必不可少的。

人们在安静的环境下睡眠.它能使人的大脑得到休息,从而消除疲分和恢复体力。

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强烈的噪声甚至使人无法人睡,心烦意乱。

(3)噪声对交谈、通讯、思考的干扰在噪声环境下,妨碍人们之间的交谈、通讯是常见的。

因为人们思考也是语言思维活动,其受噪声下扰的影响与交谈是一致的。

(4)噪声对人体的生理影响许多证据表明,大量心脏病的发展和恶化与噪声有着密切的联系,实验证明,噪声会引起人体紧张的反应,使肾上腺素增加,因而引起心率和血压升高。

对一些工业噪声调查的结果指出,在高噪声条件下劳动的钢铁上人和机械乍间工人比安静条件下上人的循环系统的发病率要高,患高压的病人也多。

对中小学生调查发现,暴露于飞机噪声下的儿童比安静环境的儿童血压要高。

噪声能引起消化系统力面的疾病,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注意到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下的工作者消化功能有明显地改变。

在某些吵闹的工业行业里,溃疡症的发病率比安静环境的发病率高5倍。

在神经系统方面,神经衰弱症是最明显的症状,噪声能引起失眠、疲劳、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5)噪声对心理的影响噪声引起的心理影响主要是烦恼,使人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

因噪声干扰发生的民事纠纷事件是常见的。

噪声也容易使人疲劳,因此往往会影响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尤其是对一些做非重复性动作的劳动者,影响更为明显。

(6)噪声对儿童和胎儿的影响研究表明,噪声会使母亲产生紧张反应,引起子宫血管收缩,以致影响供给胎儿发育所必需的养料和氧气、噪声还影响胎儿的体重。

此外因儿童发育尚未成熟,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不论是体内的胎儿还是刚出世的孩子,噪声均可损伤听力器官,使听力减退或丧失。

(7)噪声对视力的损害噪声不仅影响听力,还影响视力。

试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dB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dB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模糊;而噪声达到115dB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所以长时间处噪声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1.2噪音控制技术(1)吸声吸声材料降低室内噪声是噪声控制工程中一种常用的措施。

室内噪声包括声源直接通过空气传来的直达声以及字内各壁面反射回来的混响声。

如隧道中的噪声级比之行驶在交旷处可高出5—10dB(A),若在隧道内壁贴上强吸声材料,则噪声大为减弱以致消失。

实践证明,如吸声材料布置合理,可降低混响声5—10dB(A),甚至更大些。

采取这项措施不仅不影响原有的生产习惯.而且还能美化环境。

(2)消声消声器是一种让气流通过使噪声衰减的装置,安装在气流通过的管道中或进、排气口上,有效地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

消声器的类型众多,但按降噪原理和功能—般可分成阻性、抗性和阻抗复合式三大类。

为某些特殊环境需要,还有微穿孔板消声器等多种类型的消声器。

(3)隔声隔声就是把发声的物体,或把需要安静的场所封闭在一个小的空间(如隔声罩及隔声间)中,使其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

隔声是一般工厂控制噪声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根据声波传播方式,可分为空气传声隔绝和固体传声隔绝两种。

2、振动污染及其控制振动是—种很普遍的运动形式,在自然界、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极为常见。

当物体存其平衡位置围绕平均值或基难值作从大到小,又从小到大的周期性往复运动时,就可以说物体在振动。

从高层建筑物的随风晃动到昆虫翅翼的微弱抖动都属于振动这一现象。

某些振动对人体是有害的,甚至可以破坏建筑物和机械设备。

2.1振动危害(1)振动对机械设备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在工业生产中,机械设备运转发生的振动大多是有害的。

振动使机械设备本身疲劳和磨损,从而缩短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使机械设备中的构件发生刚度和强度破坏。

对于机械加工机床,如振动过大,可使加工精度降低;飞机机翼的颤振、机轮的摆动和发动机的异常振动,都有可能造成飞行事故。

各种机器设备、运输工具会引起附近地面的振动,并以波动形式传播到周围的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从而使振动引起的环境公害口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2)对人体的危害振动与噪声相结合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

降低工作效率,有时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

从物理学和生理学上看,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可以近似的看成一个等效的机械系统;它包含着若干线性和非线性的“部件”,且机械性很不稳定。

骨骼近似为一般固体,但比较脆弱;肌肉比较柔软,并有一定弹性,其他诸如心、肝、胃等身体器官都可以看成弹性系统。

研究表明,人体的各部分器官都有其固有频率,当振动频率接近某个器官的固有频率时,就会引起共振,对该器官影响较大。

2.2振动控制技术(1)控制振源日常生活中的振动源无处不在,各类运行中的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部可以产生振动,成为振源。

虽然振动源不同,就机械设备而言,引起振动的原因主要出以下三个:一是由突然的作用力或反作用人引起的冲击振动,如打桩机、剪板机、冲锻设备等,这是一种瞬间的作用力;二是由于旋转机械静平衡力或动态平衡力所产生的不平衡力引起振动,如风机、水泵等;三是往复机械,如内燃机或空压机等,由于本身不平衡引起振动。

从振源控制来讲,改进振动设备的设计和提高制造加工装配精度,可以使其振动减小,是最有效的控制方法。

例如,鼓风机、蒸汽机轮、燃气机轮等旋转机械,大多数转速在每分钟千转以上,其微小的质量偏心力或安装间隙的不均匀常带来严重的危害。

性能差的风机住往是动平衡不佳,不仅振动厉害还伴有强烈的噪声。

为此,应尽可能调好其动、静平衡,提高其制造质量,严格控制安装间隙减少其离心、偏心惯性力的产生。

(2)防止共振控制共振的主要方法有:可以改变机器的转速或改换机型来改变振动的频率;将振动源安装在非刚性的基础上以降低共振响应;用粘贴弹性高阻尼结构材料来增加一些波壳机体或仪器仪表的阻尼,以增加能量散逸,降低共振幅;改变设施的结构和总体尺寸或采取局部加强法来改变结构的固有频率。

(3)隔振技术隔振就是利用振动元件间的阻抗的不匹配,以降低振动传播的措施。

隔振技术常应用在振动源附近,把振动能量限制在振源上而不向外界扩散,以免激发其他构件的振动,有时也应用在需要保护的物体附近,把需要低振动的物体同振动环境隔开、避免物体受到振动的影响。

采用大型基础来减少振动的影响是最常用最原始的方法。

利用防振沟也是一种常见的防振措施,即在振动机械基础的四周开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沟槽,里面可填充松软的物质(如木肩)来隔离振动的传递。

一般来说防振沟越深、隔振效果就越好,而沟的宽度对隔振效果几乎没有影响,防振沟以不添加材料为最佳。

在设备下安装隔振元件—隔振器,是目前在工程上常见的控制振动的有效措施,其隔振原理就是把物体和隔振器(主要是弹簧)系统的固有频率设计的比激发频率低得多(至少3倍),再在隔振器上级上橡皮、毛毡算垫子。

安装这种隔振元件后,能真正起到减少振动与冲击力的传递的作用,只要隔振元件选用得当,隔振效果可在85%一90%以上。

(4)阻尼减振阻尼的作用是将振动的动能转化为热能而消耗掉。

材料阻尼的大小取决于其内部分子运动实施这种能量转化的能力。

合理的材料选择,可以有效的降低振动系统的振动和噪声,它同材料本身的弹性模量和消耗因子有关。

3、放射性污染防治在人类生存的地球上,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各种辐射源,人类也就不断地受到照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各种辐射源的认识逐渐深入。

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和1898年居里发现镭元素以后,原子能科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特别是随着核能事业的发展和不断进行核武器爆炸试验,给人类环境又增添了人工放射性物质,对环境造成了新污染。

近几十年来,全世界各同的科学家在世界范围内对环境放射性的水平进行了人量的调查研究和系统的监测。

对放射件物质的分布,转移规律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1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放射性元素产生的电离辐射能杀死生物体的细胞,妨碍正常的细胞分裂和再生,并且引起细胞内遗传信息的突变。

受辐射的人在数年或数十年后,可能出现白血病、恶性肿瘤、白内障、生长发育迟缓、生育力降低等远期躯体效应;还可能出现胎儿性别比例变化、先天性畸形、流产、死产等遗传效应。

人体受到射线过量照射所引起的疾病,称为放射性病,它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