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饮食文化差异
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5d1fa9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f.png)
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主食:东方饮食文化以米饭为主,如中国、日本、韩国等,而西方
饮食则主要以面包、面条、马铃薯等为主。
这主要是由于东方地区适合种
植水稻,而西方则更适合种植小麦和马铃薯。
2.蔬菜与肉类的比例:东方饮食文化中,蔬菜占有很大比重,如中国
的青菜、豆腐、海带等,而肉类则相对较少。
而西方饮食文化则偏向于肉类,如牛肉、猪肉、鸡肉等,蔬菜则较少。
这与东方注重平衡饮食以及佛教、道教等推崇素食的信仰有关。
3.烹饪方法:东方烹饪注重火候掌握,讲究清蒸、煮、煎等烹饪方式
一般较为简单,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而西方饮食文化则更多地采用烤、炸、炖等复杂的烹饪方式,以及使用较多的调味品和香料,追求口感和味
道的多样性。
4.用餐方式:东方饮食文化中,人们习惯使用筷子进食,将各种菜肴
摆在一个共享的桌面上,大家一起用餐。
而西方则主要使用刀、叉、勺等
餐具,每个人有自己的盘子,食物则在盘子中摆放好,个人独自享受。
5.社交功能:东方饮食文化中,餐桌通常被视为团结亲情、友情的场所,亲朋好友一起分享食物,增进感情。
而在西方,用餐往往更侧重于个
人享受和品味,用餐通常被视作满足个人需求的过程。
6.餐食时间:东方人一天通常有三餐,早午晚各一,较为规律。
而在
西方,早餐较简单,午餐则较为重要,晚餐时间较晚,有时还有夜宵。
总体而言,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主食、肉菜比例、烹饪
方式、用餐方式、社交功能和餐食时间等方面。
这些差异反映了各自地理、
历史和宗教文化的独特性。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饮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在不断加深。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与相似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与相似](https://img.taocdn.com/s3/m/f197962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a.png)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与相似饮食文化是人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承,也体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独特魅力。
在世界范围内,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一、饮食文化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习惯、餐桌礼仪和食材搭配上。
1. 饮食习惯不同中西方人的饮食习惯有着显著的差异,比如西方人习惯在早晨吃甜食或蛋糕,而中国人则大都喜欢早餐吃面食或米饭。
此外,西方人会吃生的生牛肉、生蚝甚至生鱼片等生冷食品,而中国人则讲究熟食。
在煮汤的时候,西方人往往是把所有食材在一起煮熟,而中国人则十分注重煮汤技法,用不同的火候、时间和食材搭配,以做出口感鲜美的汤品。
2. 餐桌礼仪不同除了习惯上的差异,中西方的餐桌礼仪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如用具的使用,中国人用筷子而不是西餐用具;餐桌上的言行举止,中国人不习惯说笑打闹,而西方人则不禁开玩笑、讲故事;倒酒的方式,中国人注重沟通,要想尊重客人,常常轻轻敲碗,以示请客人喝酒,而西方人则直接倒酒,往往直接与客人碰杯。
3. 食材搭配不同中西方食材的搭配也有着显著的不同,特别是对于各类肉类的搭配方法。
中方烹调部分会选择对荤素搭配,鱼肉则精选好鲜活的食材为宜以普及家宴,而在西方的传统烹饪中,肉类搭配往往重口味,讲究用豆酱等调料去除腥味。
在食材的选择上,中国人以天然的绿色蔬菜、鲜奶、豆腐、果汁等为主,西方人则以养分高,色香味美的葡萄、芒果、水果、蔬菜、果汁等为主。
二、饮食文化相似虽然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在一些方面,它们又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相似之处。
1. 对食物的追求与珍惜中西方人都有一种对食物的追求和珍惜之心。
中国菜在选料和烤制炒炖加以精致,而西方人则热衷于寻找新的口味和美食;中方以健康与营养为重,西方则更头重脚轻,食材挑选更注重从生活体验感出发;不过无论是中西方,都非常珍惜食材,尤其对于粮食与肉类的重视。
2. 文化交融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的融合已经越来越明显。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ppt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5084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5.png)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旅游业的蓬勃发 展,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 深入,西餐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同 时中餐也在西方受到广泛欢迎。
中西方饮食文化融合的方式与趋势
融合方式
中西方饮食文化融合的方式包括食材的互用、烹饪技术的交流、餐饮理念的相互借鉴等 。
趋势预测
未来中西方饮食文化将继续深入融合,双方将更加注重食材的多样性和烹饪的健康性, 同时将探索更多创新的融合方式。
餐盘与餐纸
中餐通常使用圆盘,西餐 则使用方盘,且西餐习惯 用餐纸覆盖桌面。
酒杯与水杯
中餐中酒杯和水杯的使用 有严格的区分,而西餐中 则通常使用相同的杯子。
就餐规矩的差异
座位安排
中餐中,长辈和尊贵的客 人通常坐在主位,而西餐 中则根据主人和客人的意 愿自由安排座位。
食物取食
中餐中,食物通常由服务 员或主人分发到每位客人 面前,而西餐中则由客人 自行取食。
05 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饮食目的的差异
西方饮食注重实用性
西方饮食文化中,食物被视为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手段,强调的是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热量。
中国饮食追求美味与享受
中国饮食文化中,食物不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和美感的表现。食物的美味和色香味俱全的呈 现方式被高度重视。
饮食审美的差异
西方饮食审美标准为“科学”
中方食材处理
中式食材的处理方式较为复杂,多以 切丝、切丁、切片等方式处理。在烹 饪过程中,中方厨师通常会根据不同 的食材和烹饪方法进行不同的处理, 如焯水、炖煮、蒸煮等。
03 中西方烹饪方式的差异
烹饪工具的差异
西方烹饪工具
烤箱、炸锅、煮锅、蒸锅等。
中式烹饪工具
炒锅、蒸笼、炖锅、压力锅等。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9e97395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c.png)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标志,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传统造就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味蕾体验。
中西方饮食文化具有显著的差异,体现在餐饮形式、食材搭配、饮食习惯等方面。
本文将着重介绍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下的饮食习惯。
一、餐饮形式的差异在餐饮形式上,中西方有着根本的区别。
中国以“主食+副食”为主要概念,即一餐必不可少的是米饭、面食等主食,再加上肉类、蔬菜等作为主食的陪衬。
西方则以“一道菜”为主要形式,即一餐专注于一种主材,如牛排、鱼肉等,搭配适量的蔬菜或配菜。
这种差异在食物搭配上有着明显的表现。
二、食材搭配的差异中西方在食材搭配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餐追求的是五味调和、色香味俱佳,尽量保留原材料的鲜美和营养成分。
中餐会根据不同菜品的特点搭配不同的食材,如炖鸡会搭配中草药,红烧肉会搭配豆腐。
而西餐则更加注重食材本身的口感和风味,以保持原材料的原汁原味。
西餐的食材搭配主要是为了突出主料的口感,如与鸡肉搭配的是土豆泥和煮熟的蔬菜等。
三、饮食习惯的差异中西方的饮食习惯也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人重视粒食,崇尚饭食文化。
一日三餐里,米饭或面食是必不可少的主食,人们认为不吃饭就等于没有吃。
而西方国家则更加注重主菜的搭配,面对糖尿病等健康问题,西方国家提倡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
西方国家更加注重健康饮食的选择,多食用水果、蔬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四、用餐礼仪的差异中西方的用餐礼仪也有所区别。
中国人注重团圆,尤其强调与家人一起吃饭的重要性。
中国人在餐桌上会相互之间夹菜、敬酒等表示尊重和友好。
而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独立,用餐时更注重个人的舒适和享受,一般不会互相夹菜或敬酒。
西方人吃饭时会使用刀叉等餐具,而中国人习惯使用筷子,这也是文化差异的体现。
综上所述,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餐饮形式、食材搭配、饮食习惯等方面,还体现在用餐礼仪等细节上。
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的饮食习惯是增进友谊和加深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也有助于互相学习和借鉴。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有哪些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bdb558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2.png)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有哪些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一)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
中国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
中国的饮食文化令人拍案叫绝,赏心悦目。
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成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中国的传统饮食有四大特点: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
见面常问“吃了没有”,可见饮食文化的地位。
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惜别和欢迎的心情。
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
这是饮食活动对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
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
中国的饮食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3.重味:中国的饮食最注重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
孙中山先生讲“辩味不精,则烹调之述不妙”,将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4.重理: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
中国的饮食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二)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西式餐饮的主要特点是:一是生, 如牛排带血丝;二是冷, 如凡是饮料都加冰块;三是甜,无甜不餐,无餐不甜。
此外西式餐饮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
此外西餐还有以下显著特点:1.重视各类营养成分的搭配组合,根据人体对各种营养(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的需求来安排菜或加工烹调。
2.选料精细,用料广泛。
西餐烹饪在选料时十分精细、考究,而且选料十分广泛。
如美国菜常用水果制作菜肴或饭点,咸里带甜;意大利菜则会将各类面食制作成菜肴:各种面片、面条、面花都能制成美味的席上佳肴。
3.讲究调味,调味品种多。
西餐烹调的调味品大多不同于中餐,如酸奶油、桂叶、柠檬等都是常用的调味品。
4.注重色泽。
在色泽的搭配上则讲究对比、明快,因而色泽鲜艳,能*** 食欲。
5.工艺严谨,烹调方法多样。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4d8c59c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a.png)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下面为你讲讲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有哪些。
1、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有5000年的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
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辽阔国土的地域差异,四大菜系逐渐形成,四大菜系自成体系,各有特点,但共同点是用料复杂考究,制作方法复杂,口味、菜式多种多样,令人惊叹。
西方以欧美为代表,其文化同样源远流长。
到中世纪,欧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间,旧西方的饮食文化已经形成。
其主要特点为:主食以面粉为主,原料也较为丰富,制作方法较中国简单,但同时也十分注重口味。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
重科学即讲求营养。
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
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
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
法国烹调虽亦追求美味,但同时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一味含营养而求美味是他们所不取的。
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现代烹调思想,特别强调养生、减肥,从而追求清淡少油,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所以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
所以说西方饮食之重营养是带有普遍性的。
2、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2a05aa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1.png)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一、食材选择与烹饪方式:西方饮食注重肉类和奶制品的摄入,尤其是牛肉、猪肉和鸡肉等。
西方餐桌上经常能看到烤肉、炸鸡和汉堡等快餐食品。
而中国饮食文化注重五谷杂粮和蔬果的摄入,以大米、小麦、豆类和蔬菜为主要食材。
中国菜肴烹饪方式丰富多样,如炒、炸、蒸、煮等,注重将食材的原汁原味保留下来。
二、餐桌礼仪与用餐方式:西方人用餐注重个体主义,一般用刀叉和盘子,用餐时主食独立摆放,每个人有自己的食物,注重个人私有权利。
而中国人用餐时通常采用共同进餐的方式,将主食放在共同的大碗里让所有人一起分享。
中国人传统上使用筷子,将食物夹到自己碗中,注重团体主义和集体意识。
三、饮食习惯与饮品选择:西方人饮食习惯午餐较重,晚餐较轻,一般不喜欢吃米饭,偏好吃面包等主食。
西方人饮食中常见的饮品有咖啡、红茶、果汁和饮料等。
而中国人则注重早餐的丰富,喜欢米饭和面食,晚餐一般较为丰盛。
中国人也喜欢喝茶,特别是绿茶,它有清热解毒、降脂减肥的作用。
四、礼仪与礼节:西方人在用餐时注重礼仪,如不用手抓取食物,避免发出声音等。
吃饭时西方人通常不谈论政治、宗教等敏感话题。
而中国人在用餐时注重家庭和睦,习惯一家人团聚共进餐,用餐时会有较多的交谈和互动。
五、餐饮文化氛围:西方人习惯在餐厅用餐,注重用餐环境和服务质量。
西方餐厅通常会附带音乐和装饰,让顾客有舒适的用餐体验。
而中国人则更喜欢在家中吃饭,有的家庭还会摆上几道精心准备的菜肴,表现主人的热情款待。
综上所述,中西方饮食文化在食材选择、烹饪方式、用餐礼仪、饮品选择、礼仪与礼节以及餐饮文化氛围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种文化对食物的看法和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
中西饮食文化异同点(整理版)
![中西饮食文化异同点(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bfe28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0.png)
中西饮食文化异同点(整理版)中西饮食文化异同点
相似点
1. 尊重饮食文化:中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饮食,餐桌礼仪在两者中都有一定的规范。
2. 社交场合:中西方饮食文化中都有讲究社交,人们喜欢在餐桌上与朋友、家人共享美食,增进感情。
3. 高度重视食材: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都强调用新鲜、高质量的食材制作美食。
异同点
1. 食物组成:中餐以主食(如米饭、面条)为基础,主要搭配蔬菜、肉类;而西餐以肉类、奶制品为主,搭配面包、土豆等。
2. 烹调方法:中餐注重炒、煮、炖等传统烹饪技巧;而西餐更强调烤、煎、炸等烹饪方式。
3. 饮食惯:中餐以碗、筷子为主要餐具,人们多数情况下共同分享同一桌菜;而西餐则使用刀、叉、勺等,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盘子。
4. 餐点顺序:中餐通常是先吃主食,然后再吃菜肴;而西餐则按照菜单上显示的顺序,先吃前菜(appetizer)、主菜(main course)再吃甜点(dessert)。
5. 调味品使用:中餐常用的调味品包括酱油、醋、盐等;而西餐则使用较多的奶油、黄油、蛋黄酱等。
结论
中西饮食文化虽然有一些不同点,但都体现了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和文化的传承。
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重要的是尊重和欣赏两种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有趣的例子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有趣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17bdba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0.png)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有趣的例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例子如下:1. 主食种类不同:中餐以米饭、面食为主,而西餐则以面包、马铃薯等为主要主食。
这反映了中西方人对主食的不同偏好和习惯。
2. 用餐方式不同:中餐注重家庭聚餐和团圆,强调大家一起分享食物。
而西餐则更注重个人用餐,强调个人享受食物。
3. 膳食结构不同:中餐以菜肴为主,通常会有多个不同口味和烹饪方式的菜肴,以丰富口感和营养。
而西餐则注重主菜和配菜的搭配,追求口味的平衡和呈现。
4. 食物的烹饪方式不同:中餐注重炒、煮、蒸等传统烹饪方式,追求食材的原汁原味。
而西餐则更注重烤、炸、烘等高温烹饪方式,强调食物的香脆和口感。
5. 饮品选择不同:中餐以茶和白开水为主要饮品,强调清淡和健康。
而西餐则更注重咖啡、红酒等饮品的选择,追求口感和品味。
6. 餐具使用不同:中餐以筷子为主要餐具,强调传统和文化。
而西餐则以刀叉和勺子为主要餐具,注重用餐礼仪和规范。
7. 餐桌礼仪不同:中餐注重吃饭时不发出声音,尽量不发出噪音。
而西餐则注重用餐时要有适当的交流和社交,可以发出声音和笑声。
8. 食物的热量和营养摄入不同:中餐通常以蔬菜和谷物为主食,注重均衡饮食,摄入适量的热量和营养。
而西餐则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食,摄入的热量和营养较高。
9. 食物的调味方式不同:中餐注重调味料的搭配和使用,追求食物的鲜香和口味层次。
而西餐则更注重原汁原味的保留,强调食材的天然味道。
10. 餐后甜点不同:中餐通常以水果和糖水为餐后甜点,追求清淡和健康。
而西餐则以蛋糕、冰淇淋等甜品为主,注重口感和味道的丰富。
总结起来,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体现在主食种类、用餐方式、膳食结构、烹饪方式、饮品选择、餐具使用、餐桌礼仪、热量和营养摄入、调味方式以及餐后甜点等方面。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对食物的偏好和重视程度的不同,也体现了中西方人对食物的不同追求和欣赏角度。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ppt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32f39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c.png)
The west:
土司:Toast 果酱:jam 咖啡:coffee 牛奶:milk○柳橙汁:orange juice
dinner
Chinese are generally pay attention to dinner, because the general is their one family reunion time!!!
On the table
China:
The dishes are placed on the table and everyone shares
The west:
You have your own plate of food
breakfast
China:
油条:Fried bread stick 蒸饺:Steamed dumplings 稀饭:Rice porridge 豆浆:Soybean milk 面包:Brea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 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 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 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 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 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 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 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 “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 本”。
西方人的晚餐很简单,一般有面包、汤、 肉类配土豆或意大利面、沙拉、甜品、饮 料。
在中国 ,烹饪的方式多 种多样 ,有炒、炸、焖、 爆、煎、烩、煮、蒸、 烤、腌、冻、拔丝、 糖醋等 ,做出的菜肴让
人眼花缭乱。
烹饪方法的差异
餐菜肴烹饪的方法主要是烧、煎、烤、炸、 焖 ,各种原料很少集合烹调 ,正菜中鱼就是鱼 , 鸡就是鸡 ,即使是调味料也是现吃现加。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b46861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6.png)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饮食文化是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食品制作、烹调、食用、礼仪等各种
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和行为习惯。
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将从以下
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食材选择
中西方在食材选择上的差异比较明显。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是“以粮为主”,而欧美
饮食文化则偏爱肉类、蔬果等。
这主要受到气候、地理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气候大
部分地区温和,适宜种植粮食,因此粮食在中国饮食中占主导地位;欧洲气候寒冷,大部
分地区农作物难以生长,因此肉类、奶制品和蔬菜等成为主要食材。
二、口味偏好
中西方在口味偏好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饮食文化追求“鲜、香、软、糯”,味道清淡,不太添加调料等。
而欧美饮食文化则偏爱口味浓重,喜欢往餐点中添加各种调料和香料,
例如西餐中的黑胡椒、薄荷等等。
三、用餐方式
中西方在用餐方式上也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餐桌上通常使用筷子,饭后会有茶水等饮料,喜欢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共进餐。
而欧美餐桌上则是用刀叉,饥饿时间不定,随时都可
以进食,饮料则更倾向于酒类。
四、餐桌礼仪
中西方在餐桌礼仪上也存在很大差异。
在中国餐桌上,有许多关于礼仪的规定,例如
筷子的使用方法、对长辈的尊敬等等。
而欧美人则喜欢轻松自在,不用过于拘泥于礼仪,
特别是在家庭聚会或者朋友聚餐时,更偏向于自由随意地享用美食。
总的来说,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大。
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饮食文化的差异正在
逐渐缩小,人们逐渐接受了多样化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美食和新的餐桌礼仪。
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
![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8450be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7.png)
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饮食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饮食方式和食物选择各不相同。
中西方饮食文化有许多异同之处,下面将对其进行比较。
一、饮食习惯中西方在饮食习惯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中餐一般以米饭、面条为主食,注重口感的软硬和配料的混搭。
而西餐则以面包、马铃薯为主,一餐中会提供肉类、蔬菜和主食等多个食物。
此外,中餐中常见的传统饮品有茶和粥,而西餐中喝的多是咖啡和果汁。
二、用餐礼仪中西方的用餐礼仪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在中餐中,人们一般习惯使用筷子,并多人一起分享一道菜,表达团结和融洽的象征;而西餐中常用刀叉进行进餐,一锅一客,强调个体独立和私人空间的尊重。
三、菜肴特点中西方菜肴在调味品、口味和烹饪方法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餐以大量使用酱油、盐、味精等调味品,口味偏重,多采用炒、煎、炸等炒制方法,突出原料的鲜嫩和香味。
而西餐则注重原料的原汁原味,大量使用黄油、橄榄油等天然调味品,多采用烤、煮、焯等健康烹饪方法,强调食物的营养和口感。
四、饮食结构中西方在饮食结构上也有一些差异。
中餐以米饭或面食为主食,并会配上蔬菜、汤和一些肉类,形成四菜一汤的搭配;西餐则以荤素搭配为主,主食和配菜相对独立。
五、餐前餐后中西方在餐前和餐后的习惯也有不同。
中餐中常见的餐前小菜是提供茶或汤水;而西餐则以面包或沙拉作为开胃小菜。
在餐后,中餐一般会提供水果作为甜点,而西餐则有更多选择,如巧克力、蛋糕等。
六、饮食文化节日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节日也有不同。
在中国,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家人会一起围坐在餐桌前享用丰盛的年夜饭。
而西方的圣诞节和感恩节则是重要的饮食文化节庆日,人们会准备丰盛的节日大餐,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庆祝。
总体上,在不同的饮食文化中,人们的口味、喜好和习惯都有所不同。
中餐注重的是调和各种食材的口感和香气,追求齐心协力的氛围;而西餐则更注重食物原汁原味的体验和个体的独立性。
饮食文化的差异不仅只是在于食物的选择和烹饪方法,还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于社交关系、人际交往、个人健康等方面的关注和价值观。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及融合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及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0c643e2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4.png)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及融合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征之一,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会习俗。
中西方饮食文化因为地理、历史、宗教和传统等因素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饮食文化也在逐渐融合,互相影响,形成了新的风貌。
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视角探讨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及融合。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1. 饮食习惯中西方饮食习惯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用餐时间、用餐方式和饮食结构上。
在西方国家,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通常包括面包、麦片、牛奶和咖啡等。
而在中国,午餐和晚餐是最重要的两餐,通常包括米饭、面条、蔬菜和肉类等。
此外,西方人习惯用刀和叉进食,而中国人则习惯用筷子。
2. 食材选择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食材的选择上。
在西方国家,肉类和奶制品是主要的食材,而蔬菜和水果则作为配菜。
相比之下,中国人更加注重谷物、豆类和蔬菜的摄入,肉类和鱼类则作为主食。
此外,中国人还喜欢食用海鲜和豆制品,而西方人则更加偏爱奶制品和面包。
3. 烹饪方式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烹饪方式上。
在西方国家,烹饪通常采用烤、煮、炸等方法,追求食材的原汁原味。
而中国的烹饪方式则更加注重火候和调味,常见的烹饪方法包括炒、煮、蒸和炖等。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融合1. 西方食材在中国的应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食材进入中国市场,并被融入中国的饮食文化中。
例如,西方的奶制品如奶酪、黄油和酸奶在中国的消费市场逐渐扩大。
此外,西方的烘焙食品如面包、蛋糕和饼干也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2. 中西方烹饪技巧的交流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融合还体现在烹饪技巧的交流上。
中国的炒菜技巧和西方的烤肉技巧相结合,创造出了烤串、烤鸭等美食。
同时,西方的烹饪技巧也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西餐厅的开设和西式烹饪的普及。
3. 中西方餐饮文化的融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融合还表现在餐饮文化的交流上。
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和西餐厅在全球范围内开设,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认识和理解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认识和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e7b981f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7.png)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认识和理解饮食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多元化的主题,尤其在中西文化之间,差异尤为显著。
下面我们从多个方面对比和解析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性,以期更好地理解两者各自的特点和差异。
1. 餐具差异:中国的饮食文化中,餐具主要使用筷子和勺子,而西方则以刀叉为主。
这种餐具的差异反映了食物处理方式的区别。
2. 烹饪方法的差异:中国的烹饪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炒、炖、煮、炸等。
而西方烹饪则侧重于烤、煮、煎、炸等。
这种差异使得中餐更注重口味和口感,而西餐更强调食材的原味。
3. 食物烹饪火候的区别:中餐中,对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
而西方烹饪中,火候的控制相对简单,强调的是食材的熟度。
4. 菜肴色香味的要求差异:中餐非常注重菜肴的色、香、味。
颜色要鲜艳,香味要浓郁,味道要丰富。
西方菜肴也追求味道,但对视觉上的要求相对较低。
5. 饮食方式的区别:中国人习惯围桌共同进餐,强调的是团聚和分享。
而西方则多采用分餐制,各自取食。
6. 饮食哲学的差异:中国饮食文化中强调的是"五味调和",即各种味道要和谐统一。
而西方则更多地追求个性的突出,强调的是食材的原汁原味。
7. 饮食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国的饮食文化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
而西方的饮食文化则与欧洲的历史紧密相关,尤其是其游牧和工业化历史。
8. 食物制作和饮食理念的区别:中国菜肴制作讲究的是"用心",每一道菜都是对食材的尊重和厨师技艺的展现。
而西方则更注重科学和效率,很多食材都是工业化生产。
9. 对待饮食的态度:中国人非常重视饮食,认为饮食与健康、文化、情感都有关。
而西方人虽然也把饮食看作是重要的生活部分,但并没有像中国人那样将其提升到哲学和文化的层面。
10. 餐桌礼仪的差异:中国的餐桌礼仪非常丰富和细致,比如不能插筷子直立在饭中,不能用筷子指向别人等。
而在西方,礼仪更为简化,没有太多的食物相关禁忌。
综上所述,中西饮食文化存在多个方面的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既是各自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双方对食物和生活的不同理解和追求的体现。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的差异是什么?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的差异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7ab40e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f.png)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的差异是什么?饮食文化是各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有许多不同之处,以下展开具体差异:一、饮食习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注重五味调和,以素菜为主,兼备荤素搭配。
而在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更注重单一食材的味道和品质,注重荤食,少食素菜。
小点内容:1.中国饮食文化中,吃饭时搭配多样化,荤素搭配是一道菜肴种类丰富的主要原因。
2.西方饮食文化强调食品的鲜美和口感,更注重单一食材的味道和品质。
二、餐桌礼仪中国人在餐桌上注重素质礼仪,用餐时有许多规矩和禁忌,例如: 勿放筷子于饮料杯中;不可大声嚼食;不可在杯中剩余一点饮料等等。
而在外国,餐桌礼仪则相对简单,规矩也少,更强调舒适自然。
小点内容:1.中国人在餐桌上注重礼仪,用餐时难得见人吵嚷和打闹。
2.大部分外国的餐桌礼仪相对简单,食物的量和品种也较中国少。
三、饮食文化历史中国饮食文化悠久,历史悠久,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体系,并且不断演变和创新。
而在外国,虽然也有悠久的饮食文化,但没有像中国这样持续演进,注重保持特色。
小点内容:1.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
2.其它国家的饮食文化虽然也有悠久的历史,但没有像中国这样持续演进,注重特色保持。
以上就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差异,它们因各自的文化背景、传统和社会发展而有所不同。
虽然差异明显,但各国饮食文化中同样富含着人类丰富的创造力和智慧。
了解彼此饮食文化差异让我们相互倾听,增强交流与了解,不断推陈出新,提升饮食文化的品位和质量。
中西方饮食差异
![中西方饮食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e65cd0f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f.png)
烹饪方式
烹饪方式
2.2 西方饮食
西方饮食的烹饪方式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是烤、煮和炒。其中,烤肉和烤面包是西方 饮食中最常见的食物之一。此外,西方的快餐文化也使得烹饪变得更加简单和快速
烹饪方式
3
餐饮礼仪
餐饮礼仪
餐饮礼仪
3.1 中国饮食
在中国,餐饮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在餐桌上,长辈和客人通常优先入座,而且必须等待所 有人就座后才能开始用餐。在餐具的使用上,筷子和勺子是主要的餐具,碗和盘子也常被 用来盛放食物。此外,中国人讲究"食不言",即在吃饭时不宜说话,以免影响消化
-
THANKS!
xxxxxxxxx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XX年xx月xx日
中西方饮食差异ppt
-
1
食材使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
2
3
烹饪方式
餐饮礼仪
4
食物与健康
中西方饮食差异ppt
A
中西方饮食 文化在多个 方面存在显 著的差异
B
这些差异主要 体现在食材使 用、烹饪方式、 餐饮礼仪以及 食物与健康的
关系等方面
C
以下是对这 些差异的详
细探讨
1
食材使用
食材使用
1.1 中国饮食
中国饮食文化中,食材的使用非常广泛。在中国的传 统烹饪中,各种肉类、海鲜、蔬菜、豆腐等都被巧妙 地用于制作美食。同时,中国人也注重食材的季节性 ,例如春天吃新鲜竹笋,夏天吃荷花,冬天吃火锅等
食材使用
1.2 西方饮食
相比之下,西方饮食文化中,食材的使用较 为集中。常见的肉类包括牛肉、羊肉和猪肉 ,蔬菜也主要集中在洋葱、土豆、胡萝卜等 少数几种。此外,西方饮食更注重食材的营 养成分和热量,因此高蛋白、高脂肪、高热 量的食物在西方饮食中较为普遍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认识与理解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认识与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87565d5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b.png)
一、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源头1. 中西方饮食文化源自不同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2. 我国饮食文化以谷物为主,侧重于色、香、味的协调3. 西方饮食文化以肉类和乳制品为主,偏重于口感和营养价值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认知差异1. 我国传统饮食文化注重平衡饮食,强调荤素搭配2. 西方饮食文化偏向于快餐文化,偏好高热量、高脂肪食品三、菜肴制作方式的不同1. 中餐注重刀工和火候的掌握,强调原汁原味2. 西餐更注重烘焙和烹煮技巧,追求口感和外观四、餐桌礼仪的差异1. 我国餐桌文化注重节俭,强调家人团聚2. 西方餐桌文化注重礼仪,讲究用餐方式和餐具使用五、饮食文化对健康的影响1. 我国饮食文化强调养生,追求食物的协调性2. 西方饮食文化多偏向高热量、高油脂食品,容易导致肥胖和心脏病六、中西饮食文化的交融与发展1. 全球化影响下,中餐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和欢迎2. 中西方饮食文化已经开始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特色菜肴七、跨文化交流与饮食文化的影响1. 国际间的交流促进了饮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2. 饮食文化的多样性让人们更加开放和包容,也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八、中西饮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1. 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将会继续发展2. 人们对健康、环保和多样化饮食的需求将对中西饮食文化产生影响以上是有关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认识与理解的文章,通过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源头、认知差异、菜肴制作方式、餐桌礼仪、健康影响、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希望本文能够增进人们对中西饮食文化的理解,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九、中西方饮食文化对环境的影响1. 我国饮食文化强调季节性食材和食物的平衡搭配,减少了餐饮业的食品浪费。
2. 西方饮食文化中大量的快餐文化和包装食品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我国饮食文化的环保影响我国饮食文化中注重使用季节性食材,尊重食材的生长周期。
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概念,让我国人在饮食中更加注重食物的新鲜和季节性。
这种选择食材的方式有助于保护环境,不鼓励大量使用冷冻、加工食品,减少了对环境的资源消耗。
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食品文化和饮食习惯有何不同?
![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食品文化和饮食习惯有何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1aaea32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e.png)
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食品文化和饮食习惯有何不同?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道出两者的不同,追溯源头,汉唐时期的饮食习惯逐渐形成了现代中国饮食文化,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体现在食品制作方式、餐饮方式以及食材选用上。
1. 饮食文化背景不同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菜肴繁多,中国饮食文化讲究“形神兼备、色香味俱佳”,在餐桌上,“食在中国”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而西方饮食文化不一样,西方的饮食文化受到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以及基督教的影响,讲究欧洲文化的精致和雅致,西餐更讲究餐具、色调、摆盘等方面。
2. 食品制作方式不同中国食品制作方式强调保留食材的天然味道,以及糖、醋、酱、酒等调料的搭配使用,追求原汁原味的口感。
而西方食品制作方式注重在「烹饪」过程中加入特殊调料和调味品,使得菜肴口感更为多样化。
同时,西方饮食注重食材的消毒处理,以保证菜肴卫生安全。
3. 餐饮方式不同中国人讲究一菜一汤,色、香、味俱佳;而西方人更倾向于在用餐中享受谈话和松懈。
西餐推荐上菜顺序为:前沙拉、主菜和面包、甜点。
而中餐则是先上凉菜,再上热菜和主食及汤菜,最后吃饭。
此外,中餐还喜欢“大锅饭”之类的团队餐饮,而西方的餐饮文化则注重“个体”经验。
中餐食材备得越多、夹杂着的香气越丰富,呈现出的就是文化和外延的丰富性,体实大众饮食的习惯和底蕴,而西餐则更强调菜品的品质和“独立性”。
4. 食材选用上不同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以家常菜为基础,讲究营养与健康。
中国人喜欢食用豆类、鱼、肉、蔬菜、水果等,而在西方的饮食文化中,蔬菜和肉类得到更多的推崇,以肉类为主的菜肴味道丰盈、口感鲜美,但也相对更油腻。
此外,在南欧、地中海等国家,橄榄油等健康油脂和葡萄酒等美酒也被广泛使用,而中国则常用压榨菜籽油等油类。
总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于文化历史背景、食品制作方式、餐饮方式和食材选用四个方面。
作为海内外互动日益频繁的社会,尤其是时下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化进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以及新意的追求将助推饮食文化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特色饮食文化》课程论文概述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深受中西哲学思想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使两种文化的距离相差甚远。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会,不管是什么目的,都会有一种形式。
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宴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势。
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
人与人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再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争让的美德。
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而西方这个主要以面食为主的群体,餐桌礼仪的细节就显得更加繁琐而有条不紊。
他们所用的餐则是分餐制,个人自扫盘中菜,不管他人碗里汤,互不相扰。
西方人喝酒也听凭自愿,白兰地,威士忌,鸡尾酒,喜欢什么喝什么,想喝多少喝多少,所尊重的是个人意志,体现出的饮食思想观念要合理的多。
中西餐桌礼仪差异。
一、席位安排礼仪1.中餐餐桌礼仪。
在中餐宴请活动中,往往采用圆桌。
不单是在不同位置摆放的圆桌有尊卑的区别,每张圆桌上的不同座次也有尊卑之分。
由两桌组成的小型宴请通常是两桌横排或两桌竖排的形式。
当两桌横排时,面对正门右边的桌子是主桌;当两桌竖排时,离正门最远的那张桌子是主桌。
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数桌所组成的宴请除了注意“门面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等规则外,还应兼顾其他各桌离主桌的远近。
通常,距离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桌次越低。
每张餐桌上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五点: ①主人大都应面对正门而坐,并在主桌就坐。
主宾和副主宾分别坐在主人的右侧和左侧。
②举行多桌宴请时,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
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③各桌次的尊卑,应以与这桌主人的距离远近来定,离主人近的位置比较尊贵。
④与本桌主人的距离相同的位次,则以本桌主人面向为准,主人座位右边的位置比较尊贵。
⑤如果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尊重,可以安排在主人位子上坐,主人则坐在主宾的位置上。
对于少于5人的便餐,位次的排列可以遵循四个原则:右高左低;中坐为尊;面门为上;灵活安排。
2.西餐餐桌礼仪西餐中,一般均使用长桌。
在正式宴会上桌次的高低尊卑以距离主桌的位置远近而定,越靠右的桌次越尊贵,在同一桌上,越靠近主人的位置越尊贵。
在正式宴会上,英国式座位的顺序是:男女主人坐在桌子的两头,客人男女错开坐在桌子两侧,男主宾和女主宾分别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边。
如果客人中没有主宾,女主人可把客人中年龄最大的女士安排在男主人右边。
在非正式宴会上,遵循女士优先的原则。
如果是男女二人进餐,男士应请女士坐在自己的右边,还要注意不可让她坐在人来人往的过道边;若只有一个靠墙的位置,应请女士就坐,男士坐在她的对面;如果是两对夫妻就餐,夫人们应坐在靠墙的位置上,先生们则坐在各自夫人的对面;如果两位男士陪同一位女士进餐,女士应坐在两位男士的中间;如果两位同性进餐,靠墙的位置应让给其中的年长者。
此外,男士应当主动为女士移动椅子让女生先坐。
二、餐具的使用礼仪1、中餐餐具的摆放和使用方法(1)筷子。
筷子是中餐最重要的餐具。
在使用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的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一定要整齐的竖向放在饭碗的正中。
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都不要去舔;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要把筷子竖直插放在食物上面;不能用筷子剔牙、挠痒或夹取食物以外的东西。
(2)勺子。
勺子主要是用来喝汤的,有时也可以用来取形状比较小的菜。
用勺子取食物时,不要过满,免得溢出来弄脏餐桌或自己的衣服。
用勺子取食物后,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的碟子里,如果取用的食物太烫,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里等凉了再吃,千万不要用嘴去吹,也不要把勺子塞进嘴里,或反复吮吸。
(3)盘子。
盘子主要用来盛食物的,根据所盛食物的多少和形状不同而大小形状各异。
稍微小一点的盘子为食碟,一般放在碗的左边,是用来暂放从公用菜盘里取来享用的菜肴。
用食碟时,一次不要取过多的菜肴,不要把多种菜肴放在一起,以防它们相互串味。
不吃的残渣、骨、刺应放在食盘的前端,放的时候不能直接从嘴里吐在食碟上,要用筷子加放到碟子旁边。
(4)水杯。
水杯主要用来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一般放在碟子的左上方。
不要用它来盛酒,也不要倒扣水杯。
另外,喝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再吐回水杯。
(5)餐巾。
在用餐前,比较讲究的餐厅或主人,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块湿毛巾,它只是用来擦手的,擦手后,由服务员或主人拿走。
有时候,在正式宴会结束前,会上一块湿毛巾,它是用来擦嘴的,不能擦脸、抹汗。
(6)牙签。
剔牙时,应用另一只手掩住口部,剔出来的东西,不要当众欣赏或再次入口,也不要随手乱弹,随口乱吐。
剔牙后,不要长时间的叼着牙签。
2、西餐餐具的摆放和使用方法(1)餐具摆放和取用原则。
餐具摆放时托盘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内,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
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
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如果在宾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盘子里放某种事物时,餐巾就放在盘子旁边。
餐具的取用应由外而内,切用时可以使用法式方式,即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边切边用;也可用英美式,即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切好后再改用右手拿叉取用。
一般用右手拿汤匙和杯子用餐具把食物送到嘴里,而不要把盘碗端起来。
(2)餐具的使用方法。
①刀叉的使用原则:使用刀叉进餐时,刀用来切割食物,叉用来送食物入口。
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
而且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子上,另一端放在桌子上;进餐中需要暂时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置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己,表示还要继续吃;用餐结束后,将叉子的背面向上,刀刃向内与叉子并拢,平息放置于餐盘上,表示用餐结束。
谈话时有肢体语言或传菜时,应将刀叉放下,不要手拿刀叉在空中挥动。
用完刀叉后,应将其横放于餐盘中央,而不是盘边或餐桌上;放置方式为刀口朝着自己,叉口朝左,以便于取走时的安全性。
②餐匙的使用原则:通常,餐匙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汤匙,个头比较大,被摆放在右侧最外端,与刀并齐摆放;一种是甜品匙,个头比较小,被横摆在吃甜品所用的刀叉正上方。
当用汤匙合调味料时,需右手拿汤匙,左手拿叉。
食物切好后,在盘中上将食物与酱料一同舀起食用;喝完汤之后,应该把汤匙放在餐盘对面的一方。
要注意餐匙绝对不能直接用来舀取任何主食或者菜肴,已经开始使用的餐匙不能放回原处。
③酒杯的使用原则:在西餐中,吃不同的菜需要搭配不同的酒,通常不同的酒杯用来喝不同的酒。
在每位用餐者右边餐刀的上方,会摆着三四只酒水杯。
可一次由外侧向内侧使用,一般香槟酒杯、红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以及水杯是不可缺少的。
3、西餐上菜顺序的差异中餐上菜顺序是:先上凉菜、饮料及酒,后上热菜,然后上主食,最后上甜食和水果。
宴会上桌数很多时,各桌的每一道菜应同时上。
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
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
上菜的方式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一是把大盘菜端上,由各人自取;二是由侍者托着菜盘逐一给每位分让;三是用小碟盛放,每人一份。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
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面包黄油→凉菜→汤→海鲜→主菜→甜点心→咖啡和水果。
冷菜、汤,同时就着面包吃。
凉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与开胃酒并用。
汤分渍汤和奶油浓汤。
主菜有鱼、猪肉、牛肉、鸡等。
甜食常有冰淇淋、布丁等。
4、用餐过程中应注意的礼仪(1)餐桌上取食的礼仪。
中餐的取食原则:菜品需由主宾先取;取菜时,不要取得太多;邻座的男士可以替女士服务。
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务高低、宾主身份为序,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
应注意的事项:取菜时不要左顾右盼,在公用的菜盘里挑挑拣拣;多人一桌用餐,取菜应注意相互礼让,依次而行,取用适量;够不着的菜,可以请人帮忙盛取,切忌起身甚至离座去取;进餐时不要打嗝,吃面喝汤时也不要发出“呼噜声”;假如打了喷嚏、肠鸣、咳嗽,应说一声“对不起”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西餐的取食原则:进餐时尽量不要发出餐刀刮盘子的声音;就餐时尽量少说话,饭后吃甜点时才是聊天时间;喝汤时,用汤勺从里向外舀,不要发出声;吃面包时,先用刀将其切成两半,然后用手撕成块吃;吃意大利面时应用叉子慢慢将面条卷起来送入口中,如果不是条形的面,直接用叉匙舀起来即可;吃水果时不要拿着水果整个去咬,应先用水果刀切成几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着吃。
应注意的事项:不要用自己的餐具为他人夹菜;不要将盘子里的食物全部切好后再用右手拿叉子吃;骨头或者不吃的食物,不能扔在地上或放在台布上,而应当放在盘子的一角。
(2)餐桌上交谈的礼仪。
中餐讲究热闹,喜欢边吃边聊。
交谈时注意几点:讲话要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识。
避隐私、避浅薄、避粗,委婉,礼让对方。
西方餐桌上以静为主,进餐时与左右客人交谈,但应避免高声谈笑。
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选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
5、餐桌上离席的礼仪中餐在宴会结束时,只能由主人来示意宴会结束;在主人和主宾离开座位后,其它宾客才能散席;主人应在门口为宾客送行;客人应向主人致谢;如果中途道别只需和主人打个招呼或向左右宾客点头示意即可。
西餐在宴会结束时,首先将腿上的餐巾拿起,随意叠好,再把餐巾放在餐桌的左侧,然后起身离座。
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士拖拉座椅,告别时应向主人致谢,更为慎重时,还可再以电话或谢卡致谢。
结语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
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又离不开饮食对象的差异。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西方文化是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而中国是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其中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人民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地透露着自身深刻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