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述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

合集下载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一·社会保障,是为保障民生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由国家和社会以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由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对因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以及有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的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二·社会保障的特征: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强制性三·社会保障的功能(一)·社会保障的经济功能1·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应因现代生产方式下风险事故频发、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的现实而建立的。

社会保障给予遭受风险事故的家庭以经济的补偿和物质的帮助,使家庭恢复和增强人的生产和再生产,尤其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功能,从而使社会生产能够周而复始地延续下去。

2·促进资金市场发展:(二)·社会保障的社会功能1·体现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就是保障社会公平的社会机制。

社会保障通过公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一方面以累进的方式向高收入阶层征收社会保障基金,另一方面以累进的方式想社会弱势人群提供资助,由此克服完全市场竞争造成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和缩小贫富差距。

2·保持社会稳定:社会保障作为国家实施的重要社会政策,是调节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冲突的重要手段,所以有社会的“减压器”,“安全阀”之称。

在一定限度内减弱社会产品分配不均等的现象,由此来协调劳资争议缓和阶级矛盾减少社会震荡促进社会安定,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

四·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1·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建立起来的,为劳动者在遭遇经济和社会性风险事故如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伤残时提供收入补偿,从而保障其正常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

包括职工养老保险公务员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项目。

2·社会救助:是对遭受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幸事故的受害者,以及不是由主观原因引起贫困的人群提供物质帮助的活动。

第1章 社会保障

第1章 社会保障

第一章社会保障的定义、体系结构及其功能1.1 社会保障的定义及其基本体系结构1.1.1、社会保障的定义:一、什么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安全项目的总和。

它向公民提供各种形式的补贴、津贴和服务。

社会保障存在每一国家,尽管各国社会保障的内容和范围差别很大。

不同的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英国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福利计划,旨在保护个人及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受到的损失,并通过公益服务(如免费医疗)和家庭生活补助,以提高其收入计划。

美国一些专家将社会保障定义为:社会保障是对生老病死、伤残孤寡、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等社会问题提供安全保护的安全网,包括对接受者收入方面的支持和补助、支出方面的支持和补助、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支持和补助、遭受某些损失方面的支持和补助。

德国一些专家则认为:社会保障是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它使在竞争中失败的人遭受灭顶之灾时能获得重新参与的机会,为那些由于失去劳动能力或遭受意外困难而不能参加竞争的人提供生活保障。

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5条对社会保障的定义为:“每个人都有权使本人及家庭达到生活康乐,这不仅包括有权得到食品、衣着、住宅、医疗和其他社会基本服务,而且包括遇到失业、生病、残疾、丧偶、年老或由于非本人所能控制的其他原因而带来生活困难时,有权获得社会保障。

”尽管国内外对社会保障的定义表述不同,但就所包含的共同点而言,可以对社会保障概述如下: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第4页)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四个要点:(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政府。

唯有政府才有能力担当社会保障的主体;唯有政府才能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全社会实行生活保障。

政府承担社会保障最富经济规模,可以降低分散化保障的过高的执行成本。

社会保障基本知识

社会保障基本知识

社会保障基本知识一、什么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二、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内容。

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一)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共济性和普遍性等特征,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

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主要是全体劳动者,目的是保障基本生活,具有补偿收入减少的性质。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政府给予资助并承担最终责任。

社会保险实行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原则,劳动者只有履行了缴费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收入补偿权利。

(二)社会救济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救助的对象有三类:一是无依无靠、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主要包括孤儿、残疾人以及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且无子女的老人;二是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法定最低标准的人;三是有劳动能力、有收入来源,但由于意外的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而使生活一时无法维持的人。

社会救济是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其目的是保障公民享有最低生活水平,给付标准低于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

(三)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创建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和文化环境,提供各种社会性津贴、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以不断增进国民整体福利水平主要包括各种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娱乐、市政建设、家庭补充津贴、教育津贴、住宅津贴等。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第一节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含义一、社会保障的概念1.一般定义: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旨在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经济生活安全的各种项目总和。

2.国外对社会保障定义的理解由于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对社会保障的界定有所不同,并且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本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西欧福利国家将社会保障理解为一种公共福利计划,人人都能够享受。

更多的国家则认为社会保障是一张社会安全网,为需要的社会成员特别是劳动者的生老病死及其家属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3.我国对社会保障定义的理解: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因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失去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碍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安全制度。

二、社会保障概念的含义:对社会保障的概念要给予比较全面的、准确的、科学的概括,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社会:补偿弱化的家庭保障功能,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以稳定社会。

2.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一是基于人的生存权的保护,二是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3.社会保障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社会成员只要符合社会保障的条件,就应该无一例外地成为社会保障的对象。

4.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法律法规:即国家以立法或制定行政条例的形式来确定社会保障的范围、资金来源及支付标准等基本内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其得以实现。

法和行政条例的法律效力是不同的。

所依据的法律有两类:形式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规和实质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规。

在具体操作时“小法必须服从大法”。

三、社会保障的范围和对象1.保障的一般对象:按社会保障的定义,社会保障的一般对象应是全体社会成员。

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实现社会保障的原则不同,从而社会保障的对象也有所不同。

2.具体的保障范围:视各国保障的原则及国情而定。

实现普遍性原则国家:保障对象为全体社会成员;实现特殊性原则国家:保障对象有选择,为部分社会成员;我国的社会保障范围:许多项目只面向城镇的工薪阶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在建设之中,由我国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决定。

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保障概论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论1.【名词解释】郑功成: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2.大社会保障概念:经济概念,服务概念,精神保障3.社会保障的特点:公平性(范围待遇、过程)、社会性(制度开放、筹资、管理监督)、福利性、法治规范性(强制与规范)、多样性、刚性发展4.社会保障的本质特征——最终责任主体:国家或社会,社会性目标:为全体社会成员(全体居民)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公平性;稳定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资金来源:国家财政+企业+个人,经济福利社会性项目:以特定社会问题存在并需要国家经济援助的方式解决为设立条件,多样性、发展性、刚性方式:自成体系的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方式,自身独特的规律,特殊性5.【比较特点】【反复出现】英国福利性保障制度——体系完整覆盖面广,与福利制度相联系分类合理,体现不同功能财政负担繁重,福利刚性明显新加坡储蓄型保障制度——征收具有强制性、支取不存在随意性(最低存款保证);筹资模式是完全积累式的,雇主和雇员按规定比例支付社会保险费;公积金记入个人帐户个人的公积金存款与本人的劳动贡献和工资收入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央公积金功能多样,是综合性的自我保障体系;美德保险型保障制度——与收入相关的保险金以自我保护和自我支持为主6.因国情不同、国民的需求不同、历史变化和政府指导思想不同而不同7.我国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济——最低层次社会保险——基本层次社会福利——高层次社会保障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8.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原则:与经济社会相适应、普遍性与选择性、互济性法制性、公平原则、责任分担原则第二章社会保障发展和变迁1.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经济,社会,道德伦理,政治2.【社会保障历史发展(立法)】【反复出现】【必考】萌芽时期——1601年英国济贫法原因:社会动荡,教权衰落,王权兴起代表人物:亚当斯密,马尔萨斯,李嘉图,萨伊认识局限性:忽略了救助的社会和生产积极意义社会保险制度建立时期——1883年疾病保险法、1884年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老年和残疾保险法德国一系列法律标志着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原因:社会化大生产,工人阶级贫困,马克思主义传播,俾斯麦内安抚、外扩张代表理论:德国新历史学派基本特征:权利义务相结合,根本目的在解除社会成员后顾之忧,基本保障型,保障过程规范化,强制性社会保险形成制度时期——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原因:20s30y经济大萧条代表理论:凯恩斯经济理论充分发挥时期——20世纪中叶英国贝弗里奇报告背景:二战后反作用力;冷战标志:以英国福利国家建成为起点改革时期——20s70y末至今改革的背景“滞胀”【简答】(1)经济增长率低(2)全球化下的放松规制和探底竞争(3)人口结构变化存在问题:(1)消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本高昂)(2)国家财政负担加重(3)管理体制僵化、效率低、成本高(4)缺乏创新机制(缺乏创新动机)(5)养懒汉改革目的(1)更适应社会需求(2)更合理的资金收效关系(3)进一步扩大个人选择的余地改革方法开源:扩面、增税(提高缴费上限、费率,征收社会保障所得税)节流:调整社会保障条件以缩小保障范围;减少社会保障给付时间等;推迟退休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等3.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险型强制储蓄型国家保障型4.改革经验:【简答】尊重本国国情,追求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健全法律制度,社会保险一体化教训:国家包办社会保障事务和福利的高速膨胀,将带来严重的社会保障财政危机社保水平过高会助长国民惰性,影响国家竞争力社保体系的残缺不全会使有关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规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特定社会时期,结构,问题,目标)采用经济援助手段必须有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刚性发展规律——需求不断增长,制度化保障,保障水平和范围刚性发展5.我国社会保障模式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国家主导,政府干预,国家和政府共担责任,社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系不完善,安全网存在漏洞立法滞后;忽略乡村,不平等;效率低;责任划分不清第三章社会保障相关关系1.社会保障涉及基本理论范畴:公平与效率:公平是主要核心目标(保障范围,待遇,过程),效率为次要市场与政府:市场失灵与社会保障,政府失灵与社会保障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弊端:无法反应偏好,权利义务不对等,低效率权利与义务:国际:保障生活,安定秩序企业:为员工提供一部分社会保险资金义务个人:劳动义务,缴费义务个人权利:在遭遇风险和生活困难时,有权获得生活资料保障基本生活的权利2.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目标:“扩中提低”与基本生存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层次:初次,再次,第三次(慈善)3.【重点】社会保障与劳动力流动:社保制度不统一,板块分割,各自为政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了分割,不利于流动4.【重点】社会保障与劳动力流动【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社会保障越好,劳动力供给越少社会保障给付相当于收入纯增加,一般只有收入效应,不愿意参加劳动(养懒汉)社会保障税征收具有收入与替代效应收入减少,收入效应是努力工作,替代效应是减少工作5.【重点】社会保障与劳动力需求社会保障下转移支付(社会救助等)——扩大了需求,增加劳动力需求成本增加——替代效应下,资本替代劳动,劳动力减少规模效应下,提高了价格,需求减少,缩减规模,劳动力减少6.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恢复劳动能力,参与市场竞争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失业保险用于培训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7.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共性:分担风险,风险转移,损失赔偿,充足的基金区别:性质不同(公共与私人),目标不同,管理体制不同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险的补充第四章社会保障基金与管理1.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法筹集并用于保障国民基本生活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专项资金,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概述

第一讲社会保障概论第一讲社会保障概论家庭保障商业保险第一讲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是政府依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强制性地参与一部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基本福利提供保障的一系列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

第一讲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是一种非市场化的再分配方式和社会机制。

第一讲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制度是由法律规定的,并按照确定的规则,规范地推行和经常实施的社会保障措施和政策体系。

第一讲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是由政府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实施的,其保障的对象包括社会的每一个成员。

社会保障的特征第一讲社会保障概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除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之外,更加侧重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福利水平。

社会保障的特征第一讲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的特征强制性社会保障是由政府强制实施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参与。

第一讲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费用在社会成员之间互相调剂使用,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社会保障的特征第一讲社会保障概论在收入分配领域,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是按照要素禀赋分配收入,或者说根据要素对社会生产的贡献来分配收入,没有贡献则没有收入。

第一讲社会保障概论市场按要素禀赋分配收入,能够保障资源配置的效率,但从公平上讲却容易导致收入的贫富悬殊。

第一讲社会保障概论2克服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由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最终会影响保险市场的效率和效果,导致普通民众得不到充足的保障。

第一讲社会保障概论2克服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无论是逆向选择还是道德风险都会对商业保险市场的有效运行形成较大的障碍,而政府强制实施普遍性的社会保障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充分保障。

第一讲社会保障概论3平滑消费水平,提高风险抵抗能力在社会保障框架下,社会公众在正常的收入期缴纳社会保障税(或社会保障费),而在收入下降期或无收入的退休期和失业期,获得社会保障资金资助,从而实现消费水平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基本相同。

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

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

社会保障概述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社会保障概述: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权益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它的主要目标是提供社会保障和保障公民权益的制度和体系。

社会保障的特征:1.综合性:社会保障覆盖多个方面,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以满足公民在各个方面的需求。

2.全面性:社会保障涵盖了各个阶层和人群,包括劳动者、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不同群体。

3.公平性:社会保障追求公平和公正,通过的干预来调节资源的分配,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权益。

4.长期性:社会保障是一个长期的制度,旨在提供可持续的保障措施,以应对社会变化和个人需求的变化。

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它是通过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和国家财政支持来提供保障。

2.社会福利:社会福利包括低保、住房补贴、教育补助等,它是通过国家提供直接的福利资金或服务来提供保障。

3.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对那些临时性和特殊困难的人群提供帮助和救助,包括临时救助、救助性就业等。

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和意义:1.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社会保障可以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社会稳定性,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2.保障个人基本权益:社会保障为每个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保障其享有基本权益和尊严。

3.助力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可以减轻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消费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附件:1.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2.社会保险制度介绍和操作手册。

3.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政策文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社会保险法:规定了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

2.社会救助法:规定了对特殊困难人群的救助政策和措施。

3.社会福利法:规定了对弱势群体的福利保障措施和政策。

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保障概论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第一节社会保障含义一、概念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由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及其他灾难发生而出现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二、特征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2、社会保障对象和获益群体是全体公民3、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社会消费基金,用它来支付保障费用。

4、社会保障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一)生存需求的制度。

救助对象包括三类:A孤寡老人)B 有劳动能力,也有收入,但因意外灾害降临,遭受重大财产损失、人身损失一时生活困难的人。

C 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或仅相当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个人或家庭。

主要内容:贫困救济和灾害救济(二)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核心部分,因其保障对象是劳动者,它所承担的风险最多,就是以国家为主体,对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有劳动能力无工作的情况下,通过立法运用社会力量,给予一定收入损失补偿的制度,包括生、老、病、伤、残、失业等所有风险。

包括老年、医疗、失业、工伤、生育、残障与死亡社会保险特点:1)强制性(法律强制推行) 2)互济性 3)储备性4)补偿性1、老年社会保险又称老年保险,国家越贫穷,其在社会保险体系中所占比例越大2、医疗社会保险国家越发达,用在其上的费用越低3、失业保险产生于福利国家,任易形成“养懒汉”的状况,故现侧至于就业培训比例与国家富裕程度成正相关关系失业保险是工业化的产物,所占比例不大4、生育保险更多归于医疗保险或家庭津贴中,在我国是独立的。

(三)社会福利是一个中观福利概念(大福利=社会保障小福利=单位福利),是社会保障体制下的一个项目,不包括社会保险、救助。

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高层次,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制度,它是社保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关乎人的生命质量。

社会学概论社会保障

社会学概论社会保障

瑞典: “福利国家”的橱窗
·一方面, 它长期保持了高增长, GDP4-5%; ·另一方面, 在很长时间里实现了凯恩斯理论称 之为的“充分就业”, 失业率一直摆动在2%的低 水平, 通货膨胀率4-5%之间。 ·“高收入”, “高消费”, 项目齐全, 范围广 泛, 标准之高都达到了福利国家的上乘。 ·50-60年代, 国民生产总值的几乎2/3, 花费到 了装扮福利国家身上了。
方式不同
连续补偿,现金补 一次性补偿,现
偿和服务的方式 金补偿方式
政府在社会保险方面具有的潜在优势
·政府有权征税以实现对社会性风险的保险 ·政府能够使几代人共担风险(代际均衡) ·政府可以对社会保障支出进行指数化调整 ·政府可以制定和调整精算原则和财务机制
(二)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 国家对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公民 和因自然灾害遭受损失或发生其他不幸事故而 暂时生活困难的公民所提供的物质帮助。
社会保障概念内涵的要点
• 第一, 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 • 第二, 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尤其是遇到社会风险的
成员; • 第三, 依据是国家立法和行政规定; • 第四, 物质基础是一定时期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成
的社会保障基金; • 第五, 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国民生活保障需求, 改
善和增进国民福利。
•说明弊端是: 社会保障入不敷出,造成国家财政赤字
福利危机的表现
·1.高保险津贴,抬高了企业产品成本,结果是,削弱了国家 的对外经济竞争能力,也影响了私人企业的再投资。
·“普遍福利”政策的内容之一是,发给劳动者高社会保险津 贴,如高失业保险津贴,高工伤保险津贴,高退休保险津贴 ,高生育保险津贴,而社会保险津贴来源于劳动者和企业( 雇主)高保险费(保险税)的交纳,因而抬高了社会保险费 比例,抬高了产品成本(保险费摊入成本)。

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概述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第一节社会保障的性质与特点一、社会保障的科学内涵1935年,美国制定了历史上著名的《社会保障法》,首先使用了“社会保障” (Social Security)一词。

后来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也相继使用了“社会保障”概念。

60多年来,“社会保障”已由少数发达国家才考虑的问题逐步演变成一种世界性的社会制度。

“社会保障”这个概念也被人们广泛使用。

但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保障” (Social Security)?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综合发达的观点,大体上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强调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安全制度,目的是通过这种制度确保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预防各种可能危及社会秩序的社会问题的发生。

例如,美国的《社会保障法》认为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安全制度,目的在于确保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安全。

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福利制度,目的是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

例如,英国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福利计划,旨在保护个人及其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受的损失,并通过公益服务(如免费医疗)和家庭生活补助,以提高其福利。

该计划包括社会保险计划、保健、福利事业和各种维持收入计划。

正因为此,直到今天,仍没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统一概念。

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也有很大差别。

尽管人们对社会保障的的观点不尽相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实践也有很大的差异,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却有广泛的共识:1、社会保障是由国家承担主体责任的社会制度由国家作为社会保障主体承担主要责任是有道理的。

第一,国家是对社会进行管理的最高权力机关,政府是具体执行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惟有政府才有资格和能力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全体社会成员实行基本生活保障。

第二,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职能,能够实现社会保障规模的最大化,从而达到最大的规模效益,降低种种分散化的保障制度过高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风险。

1社会保障概述

1社会保障概述

1社会保障概述社保社会保障概论社保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社会保障概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养老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生育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保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第一节社会保障的定义和特点第二节社会保障的体系和功能社保第一节社会保障的定义和特点一、社会保障的定义二、社会保障的特点社保一、社会保障的定义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的演变历程: )一词的演变历程:首先使用于19____年美国“ 新政” 中的《社会保障法年美国“ 首先使用于年美国新政” 中的《案》—— 1941年二战期间形成的战时文件《大西洋宪章》中年二战期间形成的战时文件《年二战期间形成的战时文件大西洋宪章》两次使用了“社会保障” 两次使用了“社会保障”一词1944年,第 26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的《费城宣言》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的《年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的费城宣言》提出要“ 扩大社会保障措施” 从此“社会保障” 提出要“ 扩大社会保障措施” , 从此“ 社会保障” 的概念逐渐被广泛使用 1952年6月日内瓦召开国际劳工会议,制定并通过了月日内瓦召开国际劳工会议,年月日内瓦召开国际劳工会议社会保障标准公约》《社会保障标准公约》。

该公约作为社会保障的国际性文件,被视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里程碑文件,际性文件,被视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里程碑文件,并成为解释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基本依据。

并成为解释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基本依据。

社保不同的“社会保障” 不同的“社会保障”含义的共同内涵第一、社会保障的最终责任主体是国家或社会;第一、社会保障的最终责任主体是国家或社会;第二、社会保障的目的是稳定社会,第二、社会保障的目的是稳定社会,调适社会关系;第三、社会保障的对象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第三、社会保障的对象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第四、社会保障以国家财政为基本的经济后盾,第四、社会保障以国家财政为基本的经济后盾,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第五、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由国家立法加以保护,第五、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由国家立法加以保护,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和制度。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总结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总结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总结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社会保障的概念、分类、特点、现状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和分类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团体为了预防和解决人民因社会风险而造成丧失全部或部分收入来源和经济困难,提供保障和救济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的总称。

按照保障方式和对象的不同,社会保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四大类。

1. 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以强制性、普遍性入保和社会化的经费筹集为基础,建立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管理的机制上,通过发放福利金、医疗救助、养老金等方式实现对参保人员的经济保障。

2. 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以提高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通过提供教育、医疗、住房、文化娱乐等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社会团结和社会发展水平。

3. 社会救济:社会救济是对经济困难、丧失全部或部分收入来源的人员进行的临时性、一次性或短期的救济,在救助方面主要包括提供现金救助、提供紧急救助品等。

4. 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指向个人、家庭、社群提供的与维护、增进和恢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关的所有支援,包括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就业指导等一系列服务。

二、社会保障的特点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公共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 公共性: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团体为整个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保障对象涵盖了广大的劳动者、农民、失业者以及其他弱势群体。

2. 经济性:社会保障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收入来实现的,需要进行经费筹集和分配。

3. 社会化:社会保障采取社会化方式,通过强制参保和社会化经费的筹集来保证参保人员的社会保障权益。

4. 全面性:社会保障要求覆盖面广,包括老年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多个方面,以满足人民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三、社会保障的现状与问题社会保障在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1. 缺乏整体性: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多部门共管,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导致各种保障方案之间存在冲突和重叠。

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保障概论考试题型:混选20分名词解释20分(答题格式:主体对象方式目的)简答30分论述30分(答题格式:原理+自己分析)重点内容: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1、社会保障的概念(与社会福利的区分)广义:狭义:(社会福利:(一)状态:人类社会,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的一种正常和幸福的状态。

涉及范围很广,主要包括社会问题的调控,社会需求的满足和实现人的发展潜能。

(二)制度:1、广义: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

2、狭义: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有关政策或立法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旨在改善生活质量的福利措施和社会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在劳动报酬和其他社会保障项目之外的给付和服务。

)2、社会保障构成体系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中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1)社会救济(最低层次)——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第六章)内涵:国家与社会面向有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救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

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或义务采取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方式目标是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外延:灾害救济、贫困救济、其他针对社会脆弱群体的扶助措施(2)社会保险(核心)——基本保障(第七章)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以劳动者的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等特殊事件为保障内容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强调受保障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采用收益者与雇用单位等共同供款和强制实施的方式,目的是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维护社会的稳定。

—待遇水平的确定与受保障者的收入水平直接关联,是收入关联制度—交费是受益的前提条件,供款与劳动者的薪资水平直接关联—解决劳动者未来的和不确定的风险(社会救助:解决脆弱社会成员的即期生存危机)(3)社会福利(最高层次)——高层次社会保障(第八章)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实施和有关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服务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社会政策。

责任主体本质:经济福利性社会化(开放式)供给:服务保障目标(4)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略)(此部分内容进一步理解详见第六、七、八章,重点掌握:内容、层次、资金来源、群体、给付方式)我国社会保障构成与特点:3、社会保障分类体系(主要了解有代表性的国家)(1)英国:英国是最早以立法形式建立社会保障的国家。

第1章:社会保障概述

第1章:社会保障概述

Social Security
5

社会保障的英文为Social Security,也有 人译为社会安全。作为一项法律概念,“社 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于1935年美国制定的 《社会保障法》(Social Security Act of 1935)中。此后,社会保障一词即被有关国 际组织及多数国家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以政 府和社会为责任主体的福利保障制度的统称。
3.保障制度规范化
4.管理服务社会化
Social Security
27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特点
1.基本保障 2.广泛覆盖
3.多个层次
4.逐步统一
Social Security
28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
(一)社会保障立法 社会保障立法就是要界定社会保障 各相关主体的社会保障关系、明确相关 主体的职责和权利,实现社会保障的各 项事务法制化。
Social Security
23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4年9月7日 发表《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 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 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和生育保险。”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 2004白皮书.doc
Social Security
3
此定义包含三层内容: 第一:筹资手段——征税、收费、接收捐赠等 第二:方式——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 利、社会优抚等 第三:目标——防范风险并为丧失劳动能力和 暂时无收入者提高基本生活、为贫困者提高最 低生活、为军人提高特殊关照、为全体国民增 进生活福利
Social Security

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

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

社会保障概述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社会保障概述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社会保障服务和福利的一种制度安排。

社会保障的主要目标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和福利服务,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以下是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法律、政策和制度等手段,为社会成员在失去或无法获得工作收入、生活来源、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提供经济、社会和心理上的保障和帮助。

二、特征1:综合性:社会保障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2:全民性: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种族、性别、职业等差异。

3:安全性:社会保障提供基本的保障措施,确保社会成员在面临风险和困境时能够获得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4:经济性:社会保障通过经济手段,如社会保险费、税收等,筹集资金来提供保障和福利服务。

5:公平性:社会保障的实施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保社会成员享有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三、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退休人员提供经济支持和保障。

养老保险一般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

具体实施方式和政策规定因国家而异,以下是一般性的养老保险制度流程:1:缴纳阶段:劳动者和雇主按照一定比例将工资的一部分作为养老保险费用缴纳给养老保险基金。

2:累积阶段:通过长期的缴纳,个人和单位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逐渐积累,构成个人的养老保险账户。

3:领取阶段: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后,个人可以申请领取养老金,继续享受基本的生活保障。

四、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在面对疾病和医疗费用时能够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和经济支持。

医疗保险的具体实施方式因国家而异,以下是一般性的医疗保险制度流程:1:缴纳阶段:个人和单位按照一定比例将工资的一部分作为医疗保险费用缴纳给医疗保险基金。

2:报销阶段:个人在就医时,可以根据医疗费用的实际支出,向医疗保险基金申请报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概述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
1.社会保障概念的出现和不同界定
(1)社会保障概念的出现及广泛使用
人类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即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期《济贫法》(史称旧《济贫法》)的问世。

但社会保障概念的出现,却是在旧《济贫法》颁布实施300多年以后的事情。

l935年,美国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时期,由国会通过的《社会保障法》,首先提出了“社会保障”的概念。

自此以后,社会保障概念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同和广泛使用。

(2)社会保障概念的不同界定
①外国及国际组织关于社会保障的定义
a.美国《社会保障法》将社会保障视为社会安全网
具体的理解是:根据社会保障法制定的社会保险计划,对于因年老、长期残废、死亡或失业而失掉工资收入者提供保障;同时对老年和残废期间的医疗费用提供保障。

老年、遗属、残废和健康保险计划对受保险的退休者或残废者和他们的家属以及受保险者的遗属,按月提供现金保险待遇。

b.德国是最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其对社会保障的理解主要基于市场经济的理论
将社会保障理解为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是为因生病、伤残、年老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遭受意外而不能参与市场竞争者及其家人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目的是通过保障使之重新获得参与竞争的机会。

德国的社会保障主要遵循特殊性原则,强调个人在社会保险中的责任。

c.英国是西方福利国家的代表
贝弗里奇将社会保障视为一项以国家为主体的公共福利计划,认为社会保障是指国民在失业、疾病、伤残、年老退体、家长死亡后,工资中断时生活费用的保障,亦有辅助其生育、婚丧时的必要的费用。

d.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对疾病、分娩、残疾、死亡、失业、多子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贫困,从保险方法和直接的国家负担上,寻求经济保障途径。

对陷入生活困境者,通过国家援助,保障其最低限度的生活,同时谋求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以便使所有国民都能过上真正有文化的成员的生活。

e.国际劳工组织将社会保障定义
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的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治疗疾病、失业时资助并帮助他重新找到工作。

f.联合国对社会保障的定义
每个人都有权使本人及家庭达到生活康乐,这不仅包括有权得到食品、衣着、住宅、医疗和其他社会基本服务,而且包括遇到失业、生病、残疾、丧偶、年老或由于非本人所能控制的其他原因而带来生活困难时,有权获得社会保障。

g.国际劳工大会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社会通过采取一系列公共措施来向其成员提供保护,以便与由于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等原因造成停薪或大幅度减少工资而引起的经济和社会贫困进行斗争,并提供医疗和对有子女的家庭实行补贴法。

②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关于社会保障的定义
a.在中国台湾地区,社会保障一般译作“社会安全”。

在台湾学者看来,社会保障既是社会安全制度,又是社会经济制度,其本质是保障国民经济的安全与国民生活的幸福;
b.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保障被看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向国民提供的福利;
c.中国大陆学者认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立法强制规定的、由国家和社会出面举办,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旨在保障公民个人和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并提高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制度。

2.社会保障的定义
社会保障是为保障民生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由国家和社会以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由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对因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以及有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的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社会保障的基本含义:
(1)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民生和促进社会进步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之初,其目的是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陷入困境的人士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这一保障民生的作用现在仍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

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的价值的提升,促进社会进步越来越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

(2)社会保障的依据是国家立法
世界各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都是以立法为先导,通过强制性立法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制度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惟有这样,才能确保制度的顺利运行,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社会
国家是社会保障的最终责任主体,其责任表现为:
①国家通过立法以提供法律保障。

②国家出面举办社会保障项目并进行统一的宏观管理。

③国家通过预算以提供财政保障。

在国家作为社会保障的最终责任主体之外,社会也越来越成为负有一定责任的主体,其表现形式是:
①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对社会保障起监督的作用。

②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中出面举办补充型的保障项目;以非营利性社团的形式参与社会保障项目的组织实施。

(4)社会保障的获益主体是全体公民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之初,保障的对象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并且他们现在仍是社会保障的重点对象。

但是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进程中,选择性的保障越来越为全民性的保障所替代,全体公民都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帮助的权利。

(5)社会保障的内容包括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
经济保障是指通过现金给付或援助的方式来满足公民基本生活需求;服务保障是指通过劳务援助、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心理慰藉等非现金、非物质型的帮助。

3.社会保障的特征
(1)社会性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中涉及全体社会成员而非少数人的一项制度安排。

其社会性特征表现为如下方面:
①社会保障应对的是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②社会保障的对象不是社会中的少数人,而是覆盖社会全体公民。

③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全社会,不论是雇主和职工的缴费纳税,还是政府的财政补贴,其源头都是社会成员的劳动创造。

④社会保障的运作越来越朝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2)福利性
①从社会目标的角度讲,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经由制度的功能,为促进国民个人的发展和全社会的平等、安定、进步、繁荣而推行的福利措施。

其中心价值观是强调人的尊严和社区生活的质量,肯定每一个人都有使用公共救助和其他社会服务的权利。

②从经济关系的角度讲,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对保障对象提供的经济支持和专业服务。

社会保障的管理经营部门和机构是非营利性的,他们提供的或是直接的货币或物质性的援助,或是无偿、低偿性的服务。

在保障措施实施过程中,被保障者的所得一定大于他的所费。

(3)互济性
社会保障是借助于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其基金来源于雇主和劳动者的缴费或纳税,以及国家政府的财政支持。

管理部门收取的基金不是等额地用于缴纳者,而是根据不同的项目规定,将社会财富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进行横向的转移支付或纵向的转移支付。

由于社会成员遭受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的情况不同,通过社会保障的互济互助,能够解决不同社会成员的特殊需要,使他们渡过难关,维持正常的生活。

(4)强制性
社会保障的强制性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强制参加,即依据法律规定属于保险计划覆盖范围的劳动者及其用人单位,都必须参加到计划中来,当事人没有任意选择的权利,也不能任意退出计划。

②强制缴费,即凡符合有关社会保障税法或社会保障统筹法律、法规的缴纳条件的个人和团体,都必须按要求纳税或缴费,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