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全息存储技术的研究进展
光存储技术研究进展
![光存储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48d04f80242a8956bece4a7.png)
相变光盘上实现了刻录线宽为
0.45
近场存储 它是基于原子刻度上的操 作。借助于近场光学探针,将 分辨率提高到原子水平的一种方 法。蔡定平等人利用这种方法在 一次性商用存储光盘上存入小于
1
研发的是利用信息坑边沿相对于 固定时钟的变化,进行多阶信息 存储,即利用信息坑长度的变化 实现多阶光存储。信息坑的起始 和结束边沿相对于时钟边沿都可 以按一定的步长变化。若信息坑 的起始和结束边沿的可能位置数 均为8,那么一个信息坑的边沿 变化可能出现64种状态,信息 坑可存储6比特(byte)的信息, 因此显著高于传统光盘的记录密 度。 4.2介质多阶光存储 有多种介质可以用来实现多 阶光存储。在电子俘获多阶技术 中的光盘的记录层中掺杂有两种
650MB。
第二代数字多用光盘
万方数据
sYs PRAcT。cE
系统实践
I
2,
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使用
读写速率为72Mbps,双光头为 144Mbps,可提供稳定的记录 和高质量的图像,实验素材节 目的高速读写。NEC公司研发 的两种蓝光光盘,数值孔径分别 为0.65和0.85。用户数据容量分 别为20GB和30GB。Toshiba公 司在改进相变材料的基础上, 采用槽岸记录方式与最大似然 部分响应技术,获得的单面存 储容量是1 8GB(NA=0.65)和 30GB(NA=0.85),且两者的最低 信号误码率低于5
光存储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光存储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d1704df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d.png)
光存储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存储需求日益增加,光存储技术作为未来存储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受到了广泛。
本文将概述光存储技术的现状、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光存储技术是指利用光学原理进行信息存储的技术。
目前,光存储技术主要包括光盘、光磁复合存储、全息存储、光学头阵列存储和光子晶体存储等多种技术。
其中,光盘是最常用的光存储技术,包括CD、DVD和蓝光光盘等格式。
光磁复合存储则将光学和磁学技术相结合,实现高密度、快速和大容量存储。
全息存储则通过记录光场的全息图像来实现信息的存储,具有高密度、快速和大容量存储的潜力。
近年来,光存储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光子晶体存储和光学头阵列存储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为实现更高密度的光存储提供了可能。
在光存储材料方面,研究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新型的光学材料和器件,以提高光存储技术的性能和稳定性。
光存储技术具有许多优点,因此在信息存储和未来发展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光存储技术具有高密度、快速和大容量存储的潜力,可以实现海量信息的存储和管理。
光存储技术对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可应用于重要信息的长期存储和备份。
光存储技术还具有环保、低能耗等优势,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未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存储技术在以下领域将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云计算:在云计算中心,光存储技术可实现高速、大容量数据存储和备份,提高云计算的效率和可靠性。
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领域,光存储技术可应用于智能处理和决策系统中,实现高速、高精度的信息读写和处理。
医疗保健:在医疗保健领域,光存储技术可用于医学影像、生物样本等的存储和管理,提高医疗保健的质量和效率。
能源领域:在能源领域,光存储技术可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和储存,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未来,光存储技术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发展方向:提高存储密度:进一步缩小光存储单元的尺寸,提高信息存储密度是光存储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全息光存储技术研究进展
![全息光存储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fcdf28871fe910ef12df8b5.png)
复用技 术大 幅提 高 了存储 容量 ,因此 在许 多领域具
有广 阔的应用前景[ 4 1
2 全 息 光 存储 的 基 本 原 理 及 关 键 技 术
全息 光存储 的基本 原理如 图 1 所示 。首先将需
地增加 系统 的存 储容量 ,提高存储 系统的性 能。常
要 存储的数据信 息经编码 后形成 二进 制数 据流 ,并 以 页 为 单 位 映 射 到 空 间 光 调 制 器 ( pt lLgt S aa i i h Moua r L d l o,S M)上 。从 激光 器发 出的激 光经 分束 t 器分离成两束相干光 ,一束光经 S M后携 带 了数 据 L 信息 ,这样形 成的物光 进入存储 介质 中 :另一束 没
取速率等优 点而 日益受到 关注 本 文介绍 了全息光存储技 术的研 究历 史与现状 ,并对 几种具 有代表性 的全 息
光 存 储 系统 进 行 了评 述
关 键 词 :全 息光 存储 ;复 用技 术 ;双掺 杂 ;同轴 中图 分 类 号 :T 3 3 2 P3. 4
De eo me to lg a hcOp ia tr g c n lg v lp n fHoo r p i t l o a eTeh oo y c S
.
d s rb ste h so y a d c re tsau ft e tc n l g , n lo rve o y ia o o rp i p ia y tms e c ie h it r n u r n tt so h e h oo y a d as e iwss me tp c lh lg a h co t ls se . c Ke wo ds h lga hc o ia trg mu t lxn e h oo y; o be d p d; ol e r y r : oo r p i pt lso a e; li e ig tc n lg d u l o e c li a c p n
光存储技术研究现状
![光存储技术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760c26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e.png)
光存储技术研究现状光存储技术研究现状光存储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数据存储技术,它通过利用光的特性实现数据的存储与读取。
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光存储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和进展。
首先,光存储技术的核心是利用光的强大穿透力和高速度进行数据存储。
光存储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块特殊的介质中,通过激光的照射将数据以二进制形式编码并存储在其中。
由于激光的高能量和高速度,使得光存储技术在存储密度和读取速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其次,传统的光存储技术主要包括光盘和光纤存储。
光盘是最早应用光存储技术的产品,它通过激光的照射将数据表面刻上微小的凹槽或凸起,表示0或1。
而光纤存储是将数据以光信号的形式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和存储。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发展新的光存储技术。
一种新兴的光存储技术是体积全息存储。
体积全息存储是利用激光束的干涉特性将数据存储在介质的三维空间中。
相比传统的二维光存储技术,体积全息存储具有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快的读取速度。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探索其他新的光存储材料和技术。
例如,相变存储技术利用物质的相变特性进行数据的存储和读取,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
其他的研究方向还包括量子存储和超短脉冲激光存储等。
尽管光存储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高速度的激光束对光存储材料的要求较高,限制了技术的发展。
其次,光存储技术在成本和可靠性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
最后,光存储技术在商业化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题。
总的来说,光存储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数据存储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和潜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光存储技术将会在未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并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全息光存储发展现状
![全息光存储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19a0c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5.png)
全息光存储发展现状全息光存储是一种利用全息技术来进行数据存储的技术,它可以实现高容量、高速度和高稳定性的数据存储。
目前,全息光存储技术在数据存储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首先,全息光存储技术具备高容量的优势。
全息光存储利用激光束将数据信息以三维形式记录在媒介中,相比传统的二维存储技术,全息光存储可以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
研究人员已经实现了TB级别的存储容量,并且正在不断提升存储密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
其次,全息光存储技术拥有高速度的特点。
全息光存储使用激光对媒介进行写入和读取操作,这种非接触式的存储方式可以实现更快的数据访问速度。
研究人员已经实现了几百兆字节每秒的数据写入和读取速度,并且正在不断提高数据传输速度,以满足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
此外,全息光存储技术还具备高稳定性的特点。
全息光存储使用高质量的媒介材料和适用的读写装置,能够长时间保持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测试,证明了全息光存储的高稳定性,并且正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技术,以提高媒介和设备的长期稳定性。
然而,全息光存储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全息光存储设备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商业应用中的推广和应用。
其次,全息光存储技术的读写装置和媒介材料仍有待改进,以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全息光存储技术目前还没有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和接口,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难以互通。
然而,尽管还存在一些挑战,全息光存储技术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数据存储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全息光存储技术将会继续改进和完善,推动数据存储领域的发展。
未来,有望实现更高的存储容量、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高的稳定性,为数据存储和处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全息光存储技术在数据存储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具备高容量、高速度和高稳定性的优势。
尽管还面临一些挑战,但全息光存储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为数据存储和处理带来更多可能性。
我们期待着全息光存储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全息技术及其应用
![全息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75636df76eeaeaad1f330bd.png)
全息技术及其应用摘要:全息光存储技术是以全息图的形式将数据信息记录到存储材料中的一种新兴存储技术。
由全息方法本身的物理特性所决定,它不仅保存了物光的振幅信息,而且还保存了其完整的空间位相信息。
全息光存储虽然具有高存储容量、高读写速率、高可靠性等优点,但选用兼具性能、容量和价格综合优势的存储材料,实现合适的性能价格比仍是全息光存储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巫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全息光存储技术的研究历史与相关技术背景,对全息光存储的发展状况和应用潜力作简单的介绍,并对全息光存储技术的基本存储原理、系统构成、存储材料、复用方法和编码方式等方面做比较详细的阐述,并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全息光存储系统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全息光存储,存储材料,复用方法,编码方式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所能获取并使用的数据和信息急剧增长,这使得人们对于信息的载体—存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存储容量、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快的存取速度。
当然,这也是从事存储研究和生产的诸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现有的存储技术,如磁存储和半导体存储等虽然仍在不断地改进以满足人们对存储容量和速率等的要求,但这些存储手段正逐渐接近其物理极限。
由于传统光盘存储受衍射分辨率极限的限制,既使采用更大数值孔径的聚焦镜和更短的波长,也很难进一步提高存储密度;而近场光存储技术虽然突破了衍射分辨极限,可以获得较高的存储密度,但是需要光学头和盘面之间有很近的距离,光学头需要相对记录介质作机械运动,导致光机系统比较复杂。
全息光存储技术可以不用机械的方法操作光束移动,而利用激光束无惯性电子控制对数据进行并行读写,缩短了存取时间。
由于采用复用技术大幅提高了存储容量,因此在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各种未来高密度光存储技术中,全息光存储以其所具有的高存储容童、高存储密度、高信息存储冗余度和超快存取速度等优点一直为人们所重视。
20世纪40年代末,英国科学家Denis Gabor提出了全息术的设想,并于1948年获得了第1张全息图及其再现的图像。
光存储技术在信息存储中的应用研究
![光存储技术在信息存储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1dec59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f.png)
光存储技术在信息存储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们对于信息存储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硬盘和闪存储存器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存储容量和速度的要求。
光存储技术因为其高速读写和大容量存储等优点,成为了备受关注的存储技术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光存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信息存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一、光存储技术的基本原理光存储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的光学存储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读写光束的作用下,通过材料内部光致变色或光致变形等方式来实现信息的储存和读取。
光存储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具备了高速度、大容量、长寿命等特点,因此在数据存储、备份、归档等方面应用前景广泛。
二、光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光存储技术在信息存储中的应用研究方面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研究和改进这项技术。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1. 光盘光盘是光存储技术最流行的应用之一。
光盘的储存原理是通过在盘片表面铺上一层反射性材料,在光盘上加热形成的坑和地的镜面反射来读写信息。
光盘的容量一般为600-700MB。
在现如今,光盘的应用已经逐渐趋于落寞边缘,市场占有率愈来愈小。
2. 光纤存储光纤存储是利用光信号在光纤中往返传输实现储存信息,并通过光纤接口实现读写的一种技术。
其优点在于具备了强大的存储容量,高速读写等突出特性,同时也可以取代现有磁盘存储技术。
目前光纤存储技术还处于实验室阶段,需要更多的改进与研究,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可靠的信息储存方式。
3. 光电存储技术光电存储技术是利用光电效应实现的储存技术,其原理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存储,并在需要时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读取。
在电信技术、储存技术等方面应用相对广泛,但由于存储密度与单位面积内存储量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光存储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也朝着更高速度、更高密度、更长寿命的方向不断进化,特别是在云储存、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光存储技术的应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全息存储实验报告
![全息存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32f3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e.png)
全息存储实验报告全息存储实验报告引言:全息存储是一种新兴的数据存储技术,它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将信息以全息图的形式记录在介质中。
相比传统的存储方式,全息存储具有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快的读写速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全息存储实验装置,探究全息存储的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装置的搭建我们使用了一台激光器、一个光路系统和一个全息存储介质来搭建实验装置。
激光器产生的单色激光通过光路系统聚焦到全息存储介质上。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块具有高灵敏度的光敏介质作为全息存储介质。
二、全息图的记录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物体作为记录对象。
首先,将物体放置在激光器的光路上,使其被照射到全息存储介质上。
然后,通过调整光路系统,使得物体的光和参考光交叠在全息存储介质上,形成干涉图样。
最后,将全息存储介质暴露在光下一段时间,使得干涉图样被记录下来。
三、全息图的重现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一个光源来重现全息图。
将光源照射到全息存储介质上,通过衍射原理,全息图被重现出来。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光源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到不同角度下的全息图。
四、全息存储的优势和应用全息存储相比传统存储方式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全息存储具有更高的存储密度。
由于全息图记录了物体的全部信息,而不仅仅是表面信息,因此可以在同样大小的介质上存储更多的数据。
其次,全息存储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
由于全息图的并行读写特性,可以同时读取多个数据,大大提高了读写效率。
此外,全息存储还具有较长的保存时间和较低的能耗。
全息存储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数据存储方面,全息存储可以用于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如图书馆的图书存储。
在图像处理方面,全息存储可以用于全息显微镜和全息照相机等设备。
在光学信息处理方面,全息存储可以用于实现光学计算和光学逻辑运算等。
此外,全息存储还可以应用于光学安全和光学存储器件等领域。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全息存储实验装置,并探究了全息存储的原理和应用。
全息存储作为一种新兴的数据存储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全息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全息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4c837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8.png)
全息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进步。
其中,全息光存储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数据存储技术,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广泛应用。
本篇文章将介绍全息光存储技术的起源、发展和应用前景。
全息光存储技术最早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由德国科学家丹尼尔·佩伊登发明。
全息光存储技术以其高密度、非接触式的特点,成为了传统存储技术的一种有效替代。
相比于传统的磁性硬盘或闪存,全息光存储技术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和更大的数据存储量。
全息光存储技术主要通过将三维信息记录到光介质中实现数据存储。
与传统存储技术不同的是,全息光存储技术能够在三维空间中同时存储多个数据。
这使得它在存储密度上有着巨大的优势。
而且,全息光存储技术采用的非接触式读写方式,不会因为物理接触而造成数据损坏,保护了数据的可靠性和长期保存性。
在全息光存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出了一系列的创新和突破。
功率可调模拟数码全息技术使得全息光存储技术的光参数得以调节和优化,实现了更高的数据写入速度和检索精度。
随着科学家们对光学材料的深入研究,可以使用的全息光存储介质也得到了扩展,包括聚合物、液晶和晶体等。
这些新型材料的应用使得全息光存储技术在可操作性和稳定性方面有了更多的突破,使其更加适用于实际应用场景。
全息光存储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首先,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巨大的数据存储需求对传统存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全息光存储技术的高密度和大容量优势,则使其成为了解决大数据存储问题的有力工具。
其次,全息光存储技术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需要大量的图像和视频数据来呈现沉浸式的体验,而全息光存储技术的读写速度和数据存储量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另外,在医学领域,全息光存储技术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可以利用全息光存储技术实现三维医学图像的存储和展示,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然而,全息光存储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光全息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光全息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564b6ce6bec0975f465e287.png)
《光信息存储》期末论文题目:姓名:班级:学号:完成日期:成绩:光全息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信息数据存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从目前磁记录、磁光记录以及光盘记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指出现有的记录方法不能满足未来超大容量、高存取速率的要求。
而全息存储将是最理想的存储技术。
全息光存储技术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信息存储技术,因其具有高信息冗余度、高存储容量和高存取速率等有点而日益收到关注。
关键词全息光存储;存储材料一、引言随着光电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和信息时代。
由于信息的多媒体化,人们处理的不仅是简单的数据、文字、声音、图像,而是由高清晰度的和高质量的声音和运动图像等综合在一起的数字多媒体信息。
光电信息存贮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写入和读出,如光盘与磁盘相比,有使用寿命长、存贮密度高、容量大、可靠性高、图像质量好、存贮成本低等优点,因而获得广泛的应用。
尽管新一代的DVD已经进入市场,但光盘在不可擦除(尽管现在已有可擦除光盘,但使用寿命较低)和重写以及在数据传输速率等方面不占优势,而且又受光斑尺寸的限制,因而存储密度提高有限,所以出现了各种新型的超高密度光电存储技术。
而其中光全息存储是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存储技术。
二、全息存储的背景信息技术在经历了以解决计算机运算速度为主要任务的CPU时代和解决信息传播、传输、交换为主要矛盾的网络时代之后,现在又进入以解决信息存储和安全备份为主要矛盾的信息存储时代。
进入21世纪以来,通过开发新材料、改善材料存储性能、采用高性能软磁材料做磁头、缩小记录光斑尺寸、使用多层膜耦合及超分辨率读出等新技术手段,磁性和磁光记录存储的记录密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磁盘的容量可达10Gb/in2,磁光盘的容量也可以达到20Gb/in2。
但磁和磁光记录位不可能无限地小,它还受到无法克服的一个致命制约,这就是超顺磁效应。
当磁和磁光记录介质中的铁磁颗粒比单畴的临界尺寸小时,热涨落可使这种颗粒的磁矩产生一种类似于布朗运动一样的混乱转动,破坏磁矩间的整齐排列,使剩余磁化衰减或消失。
全息光存储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全息光存储技术的应用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cd4bbf5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5.png)
全息光存储技术的应用与展望全息光存储技术,是一种将信息编码在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上的存储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磁盘或光盘存储技术,全息光存储具有更大的存储密度和更长的数据保持期限,能够极大地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目前,全息光存储技术在科学研究、医学图像处理、商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1. 科学研究全息光存储技术在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物理学中,全息存储技术被用于光学干涉测量、相位重建等过程;在天文学中,全息存储技术可以用于天体光学干涉成像,可以有效的增加天体成像的分辨率;在化学领域中,全息存储技术可以用于分子结构的研究,从而更深入的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 医学图像处理医学领域早期采用的磁盘和带式存储已经无法应对现代医学图像处理日益激增的数据负载。
全息光存储技术不仅可以增加存储容量,还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保密性。
在医学图像存储中,全息光存储技术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将医学影像信息存储于全息光盘中,可以让这些信息更好的被保存和管理,同时可以保护患者的隐私。
3. 商业全息光存储技术除了在科研和医学等领域外,也在商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与传统的磁盘或光盘存储技术相比,全息光存储技术的容量大小更大、数据安全性更高、信息读取速度更快,因此在商业应用中,全息光存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比如,使用全息光盘来保存企业内部数据,可以有效降低数据丢失或泄漏的风险,从而更好地保护企业利益。
未来展望:随着数字化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据存储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全息光存储技术的连续改进和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也为各行业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提供了更加完善和高效的选择。
未来,随着全息光存储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更加先进的存储技术的出现。
光全息存储技术的研究进展
![光全息存储技术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6400b033b3567ec102d8a6f.png)
全息信息存储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信息数据存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全息光存储技术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信息存储技术,因其具有高信息冗余度、高存储容量和高存取速率等优点而日益收到关注。
关键词全息光存储;全息存储材料,复用技术,编码技术全息存储材料全息光存储的存储容量、传输速度、存储数据的稳定性和系统体积都受制于存储材料,因此,研制开发合适的存储材料是全息光存储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对全息光存储材料性能的要求是高的光学质量、折射率变化大、高灵敏度和稳定的存储性能。
存储材料所具有的高的光学质量和低散射性可以保证携带数据信息的物光波前不失真,并可以使来自散射光的噪声变得容易处理。
折射率变化大可以保证有足够的动态范围以复用多幅全息图,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布喇格效应实现复用,以提高存储容量,也希望存储材料能够具有一定的厚度。
高灵敏度可令存储材料在一定激光功率下反应速度更快。
而稳定的存储性能则可以使存储数据在后续读出或者存储其它数据时避免被破坏。
到目前为止,人们常用的全息存储材料包括:银盐材料、光致抗蚀剂、光导热塑材料、重铬酸盐明胶(DCG)、光致聚合物。
银盐材料是传统的全息记录材料。
超微粒的银盐乳胶有很高的感光灵敏度和分辨率,有较宽广的光谱灵敏范围,并已重复性好、保存期长,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它既可以用来记录振幅型全息图(曝光加显影过程),也可以记录得到高衍射效率的位相型全息图(曝光、显影,然后进行漂白处理)。
目前,超微粒的银盐乳胶已经具有成熟的制备技术,并具有可靠、稳定的商品化产品——全息干板。
银盐材料的缺点主要在于:不能擦除后重复使用,湿显影处理程序较为繁琐,且对于位相型全息图,其较高的衍射效率却往往带来噪声的增加和图像质量的下降。
光致抗蚀剂是一种可以制备浮雕型位相全息图的高分子感光材料。
这种材料也可以旋涂在基片上制成干板,光照射后,抗蚀剂中将发生化学变化,且随着曝光量的不同,发生变化的部分将具有不同的溶解力。
全息光学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全息光学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3b0dc8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d.png)
全息光学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全息光学存储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存储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在照片底片上形成的光学记录,将数据以三维的方式保存下来。
相比于传统的磁盘、光盘存储技术,全息光学存储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存储密度、更长的数据保存时间、更快的数据读取速度和更好的抗干扰性能。
近年来,随着光学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全息光学存储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日渐广泛。
一、全息光学存储技术的研究现状全息光学存储技术是一项涉及材料科学、光学、电子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技术,其研究目标是开发更高密度、更可靠的光学存储设备。
目前,全息光学存储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1)全息光存储材料的研究。
全息光学存储材料是影响存储密度和光学响应速度等关键因素之一。
全息光存储需要材料能够快速响应并稳定保持光学各向异性。
目前,可用于全息光学存储材料的主要有光致聚合物、光致变色材料和光敏高分子材料等。
(2)全息光学存储设备的研究。
全息光学存储设备是实现全息光学存储技术的关键设备。
其主要包括全息记录(输入光场生成)、全息再现(从全息图像中还原出原始信息)和全息储存的三个步骤。
目前,全息光学存储设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全息图像的信噪比、降低信号失真度、增强低信噪比信号还原效果等方面。
二、全息光学存储技术的应用前景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信息存储需求量不断增加,全息光学存储技术具备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长的数据保存时间,将有望成为未来信息存储领域的主流技术。
目前,全息光学存储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1)光盘存储全息光学存储技术能够将信息以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长的数据保存时间储存到光盘上,这与现有的日常使用的DVD、蓝光等光盘储存技术有很大的不同。
此外,全息光学存储还可以实现光盘储存容量的大幅提升,满足现代社会对大容量、高速度的信息储存需求。
(2)光学记忆全息光学存储技术也可以用于实现光学记忆,将数据以三维的方式保存下来。
全息光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全息光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a63cd5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4.png)
全息光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存储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其中一种备受关注的技术就是全息光存储技术。
全息光存储技术是指通过激光等光源将信息以三维全息的方式记录在光敏材料上,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高密度存储,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读取信息,因此备受瞩目。
全息光存储技术具有诸多的优点,一方面体积小、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而且不受磁场干扰等外界因素影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存储、光学存储等领域。
目前,全息光存储技术已经成为新一代高密度、高速、大容量存储技术的代表,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媒体、网络数据备份、医疗、信息存储等领域。
在数字媒体领域中,由于数字媒体的爆发式增长,对存储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时全息光存储技术能够提供高密度、高速、高可靠性的数字媒体存储,因此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数字需求。
在医疗领域中,全息光存储技术可用于记录和保存重要的医疗图像信息,例如CT、MRI等,这些图像信息不仅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医生来说也十分关键。
而全息光存储技术可以实现与其它存储技术相比更高效、更可靠的记录方式,为医疗领域提供更好的保障。
在信息存储领域中,全息光存储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光学存储器件、光学识别系统等,它们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存储的效率和安全性,并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虽然全息光存储技术具有很多优势,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例如过程中受到噪声干扰的问题,同时在读写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差。
此外,全息光存储技术的生产成本较高,对于企业来说还存在一定的挑战。
总的来说,全息光存储技术是极具前途的一项技术,它不仅可应用于现有领域,同时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们期待今后的科研工作者和企业,能够在此方面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为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信息光学中的光存储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信息光学中的光存储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0a157e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3.png)
信息光学中的光存储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信息光学是光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旨在利用光学原理和技术实现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传输。
光存储技术是信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利用光的特性进行高密度、高速度、大容量的信息存储,已经成为信息存储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探讨信息光学中的光存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光存储技术的发展现状1. 光存储介质的研究光存储技术的核心是对存储介质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光存储介质:光致变色材料和光敏材料。
光致变色材料如聚合物、非晶半导体等,可以通过光照改变其物理状态,实现信息的存储与擦除。
光敏材料如银盐、硒化镉等,通过光照引起化学反应,实现信息的写入与读出。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颗粒材料也逐渐被引入光存储技术,其具有更高的密度和更长的寿命。
2. 存储容量的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存储容量的提升一直是光存储技术研究的焦点之一。
目前,研究人员通过改进存储介质的结构和性能,以及提高激光器的功率和调制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光存储技术的存储容量已经从最初的几百兆字节提升到了几百兆兆字节,相比传统存储技术有着巨大的优势。
3. 存储速度的提升存储速度的提升是光存储技术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传统的光存储介质需要通过激光器进行光照,写入和读出信息需要一定的时间,限制了存储速度的提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的存储介质和存储机制,如非线性光存储和超快光学存储等,以实现更快速的信息存储。
二、光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1. 全息存储技术的应用全息存储技术是光存储技术的一种重要应用,其通过将信息以全息图像的形式记录在媒介中,实现了超高密度和大容量的信息存储。
未来,随着光学技术和可计算材料的不断发展,全息存储技术有望实现更高的存储容量和更快的存取速度,成为光存储技术的主流方向之一。
2. 光存储与云计算的结合随着云计算的兴起,对存储容量和存储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光存储技术的高密度和高速度优势,使其与云计算技术的结合成为可能。
全息存储技术的实现及应用前景
![全息存储技术的实现及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53def7e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d.png)
全息存储技术的实现及应用前景在当今信息时代,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磁带、硬盘等,存在着许多缺陷,如容易受到磁场等外部干扰导致数据丢失、存储容量有限等等。
因此,人类一直在探索更高效、更稳定的存储技术,其中全息存储技术就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兴存储方式。
全息存储技术是一种通过激光将数据信息三维式记录在光学材料表面上的新型存储技术。
与传统存储方式不同,全息存储可以将大量数据信息储存于一小块光盘上,同时也具有长时间的保存性和较高的读写速度。
具体来说,全息存储技术是将激光分成物镜光和参考光两束,并通过光干涉将数据信息记录在感光体表面上。
物镜光的反射将图像或数据信息形成体积复杂的全息图案,利用读写头发射相应的激光束进行读写,数据占用的体积小,储存容量大,随时可读取,不会丢失或损坏。
相比当前的存储设备,全息存储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势:首先,全息存储可以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
传统的存储设备(如硬盘、磁带等)都存在着存储容量有限的问题,而全息存储可以储存海量数据,且不会因时间的流逝造成信息的损失。
其次,全息存储技术具有高速读写的特点。
相比较传统的存储方式,全息存储可以实现大量数据的高速读写,大大提高了存储效率。
第三,全息存储不受温度、尘埃等影响。
因为全息存储技术是利用激光对光学材料进行记录,数据信息不会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丢失,所以保存时间更为可靠。
最后,全息存储可以实现长时间保存。
就像当年我们小时候用的磁带,在长时间使用之后,记录的信息逐渐流失,而全息存储可以在多年后仍然可读取,可以长期储存数据信息。
全息存储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特别是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在大数据的应用中,全息存储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数据储存空间,同时也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读写,提升大数据的处理效率。
当然,在云计算方面,全息存储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全息存储技术,我们可以大大提高云计算的数据存储容量,更加灵活地进行数据的储存和读写。
光学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光学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c7e6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2.png)
光学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光学存储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将数据存储在光学介质上的技术。
它具有高密度、高速度、易于扩展等优点,已经成为计算机存储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光学存储技术的概述光学存储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激光光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已经不再局限于激光光盘这一应用领域。
现在,基于光学存储技术的存储介质种类多样,包括:光盘、DVD、蓝光光盘、高清光盘、HVD等。
在光学存储技术中,磁性材料被替换为了以光为存储介质的材料,存储介质通常是一块透明的塑料片。
数据存储过程中,存储介质的表面被利用激光刻画成由孔、反射区等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规律的图案。
光学存储技术的存储优势主要表现在数据的存储容量、读取速度、寿命等方面。
二、光学存储技术的应用对于用户而言,相对于磁性介质,光学存储技术具有更多的优势。
例如,光盘容易携带,而且在多数普遍情况下,光盘可以用标准类型回放设备读取。
同时,光盘的的容量相比磁盘也更大。
光学存储技术应用广泛于多媒体、数据存储等诸多领域,如多媒体显示器、音频电子设备、数字相册、数据备份及存档等。
歌曲、电影、资料库等多种类型的内容都能够存储于光盘等介质上。
三、光学存储技术的研究进展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存储技术也有很多新的应用。
例如,基于体积全息存储的超高容量存储介质,基于拉曼散射效应的光存储介质,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新型多功能光学材料等。
对于基于体积全息存储的介质来说,随着激光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们不断提高了可读取的存储密度。
因此,以全息存储技术为核心的存储技术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目前,以近场全息存储为代表的新型光学存储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新型光学存储介质研发方面,金属有机框架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多功能材料。
它具有高度可调性、高度可拓展性、良好的光学性能和极高的光稳定性等优点。
因此,金属有机框架已广泛应用于光学传感、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同时也为光学存储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全息存储技术和应用前景
![全息存储技术和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4c6b962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3.png)
全息存储技术和应用前景随着计算机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全息存储技术正在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全息存储技术是一种光学存储技术,通过使用激光等光源将信息以全息的形式记录在介质上。
相比于传统的硬盘和光盘,全息存储技术具有更高的容量、更快的读写速度和更强的数据安全性。
下面将对全息存储技术的原理、应用前景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一、全息存储技术的原理全息存储技术是一种把物体的三维信息记录到光学介质上的技术。
光学介质是由光敏材料制成的,其中包含了记录介质和引导光路两部分。
全息存储技术包括光传输、物体信息的获取、全息图的记录和重现四部分。
首先,需要通过光传输把光线从光源传输到物体上。
物体上的光线可以是反光、透射或散射的光线,这些光线包含了物体的三维信息。
接下来,利用透镜或光栅的原理将光线聚焦并将它们转换成像面上的干涉图案。
这样,就可以把物体的三维信息转化成干涉图案。
然后,通过记录介质将干涉图案记录下来。
在记录介质上贴上需要记录的干涉图样本,然后使用记录介质和参考光束进行干涉。
随着时间的推移,光记录在干涉图样本上形成了一个像记录介质一样的全息图。
全息图是通过光的干涉来记录的,因此它包含了来自物体的所有光的信息。
最后,需要使用光束从全息图中读取数据。
在读取过程中,利用光束照射全息图,引导光线会分裂成原始光和重构光两个部分。
原始光线会被消耗,而重构光线则包含了物体的三维图像信息。
通过调整光束的参数,可以实现像正常光学原理那样重现物体的三维图像。
二、全息存储技术的应用前景全息存储技术具有较高的存储容量和可靠性,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前景。
1. 3D打印技术全息存储技术可以为3D打印技术提供更多的、更真实的物体信息,从而实现更精确的3D打印。
此外,全息存储也可以用于测量和控制3D打印机的运动。
2. 数字存档全息存储技术可以用于数字存档,这种数字存档会捕捉到被数字化物体的所有形状、颜色和材质等信息。
这种存档方式可以保留一个文物的所有信息,使得我们能够在未来没有物理样本的情况下还原出文物。
全息存储技术研究与应用
![全息存储技术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c11f40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5.png)
全息存储技术研究与应用全息存储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学全息记录和读取信息的新型存储技术。
与传统存储技术相比,它具有更大的存储密度和更快的读写速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息存储技术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学术机构用于数据存储、图像处理等不同领域。
本文将对全息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
一、全息存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全息存储技术是一种光学存储技术,利用于全息照相的原理,通过记录和保存光学全息信息来存储数据。
具体来说,全息存储技术使用将记录光束与参考光束交叉的方法来产生全息图样。
这两条光线的相遇点将产生一种干涉图案。
经过控制、调整和保存这些干涉图样,就可以获得保存数据的全息。
同时,在读取数据时,外界光束照射下,通过物体反射光线的干涉来重构出原始数据。
相比于传统存储技术,全息存储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更高的存储密度。
全息存储技术具有极高的存储密度,相比传统的磁盘和光盘技术,其存储密度可以达到更高的等级,能够存储更多的数据,从而减少设备数量。
2. 更快的读写速度。
相比于磁盘和光盘读写速度,全息存储技术的读写速度更快。
这是因为全息存储技术不需要像磁盘和光盘一样旋转读取数据,而是在光束扫过存储介质时实现数据读取。
3. 更好的稳定性。
由于全息存储技术采用光学存储技术,而非液态介质,因此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可以有效避免数据丢失和损坏的情况发生。
二、全息存储技术的应用全息存储技术的高速、高密度、高稳定性等特点,使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1. 数据存储在数据存储方面,全息存储技术已被应用于高容量的数据存储。
由于其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快、稳定性高的特点,可以更轻松地实现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数据处理工作。
2. 图像处理图像处理也是全息存储技术的常见应用,特别是在医学影像领域。
传统的医学影像存储技术往往容易出现数据丢失和图像模糊等情况。
而采用全息存储技术,可以更好地保存高精度的图像数据,并避免失真等情况。
全息光储存未来在哪?
![全息光储存未来在哪?](https://img.taocdn.com/s3/m/2f7040226bec0975f465e2ef.png)
光存储技术的未来何在?最近,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在打造紫外固体激光器方面取得了进展。
目前流行的蓝光光驱使用蓝色激光束进行读写,即处于电磁波谱中的蓝色部分(约405纳米波长)。
而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研究者展示的技术为385纳米波长。
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市ADVENT 集团总裁、著名光存储技术专家理查德·泽克(Richard G. Zech)博士认为,使用紫外激光的新型商用光存储技术或许需要200纳米左右的波长,届时将可在单层光盘上存储100GB 以上数据。
不过,要开发紫外激光盘,除了创造出成本低廉的紫外激光器外,还需要解决很多商用化方面的问题。
使用紫外激光的最大难点之一是:紫外激光通常会损坏大多数塑料材质,因此打造稳定的长期存储介质将是个难题。
那么,为什么人们要致力于开发这样超大容量的光存储技术(还可能有其他潜在用途)呢?答案是:传播清晰度更高的内容。
目前的高清内容(蓝光光盘)要求10G存储空间,单层蓝光光盘可提供25GB存储空间,而双层的3D蓝光光盘可达到50GB空间。
日本放送协会(NHK)是开发超高清视频技术(目前称为Super Hi-Resolution)的先驱者,可将视频分辨率从现在的1920 X1080(通称为1080P)提高到4096 X2060(可称为超高清4k,为保持一致或可称为超高清2k)或者7680 X4320(超高清8k,或仍按惯例命名为超高清4k)。
全长两小时的4X2 k乃至8X4 k的超高清电影需要100GB的存储空间。
超高清内容或许不会很快出现,但到2010年代后期,此类内容或许会开始出现在一些消费视频系统上,这要求业界找出将此种超高清内容经济的家用化的方法。
现在常用的光盘生产成本不到1美元,即使蓝光光盘也是如此,商用光盘的实际售价中,大部分是内容授权费用、制片公司的利润和经销成本。
过去几年来,总的来说光盘销量有所下滑,只有新兴的蓝光格式光盘销量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息信息存储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信息数据存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全息光存储技术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信息存储技术,因其具有高信息冗余度、高存储容量和高存取速率等优点而日益收到关注。
关键词全息光存储;全息存储材料,复用技术,编码技术全息存储材料全息光存储的存储容量、传输速度、存储数据的稳定性和系统体积都受制于存储材料,因此,研制开发合适的存储材料是全息光存储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对全息光存储材料性能的要求是高的光学质量、折射率变化大、高灵敏度和稳定的存储性能。
存储材料所具有的高的光学质量和低散射性可以保证携带数据信息的物光波前不失真,并可以使来自散射光的噪声变得容易处理。
折射率变化大可以保证有足够的动态范围以复用多幅全息图,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布喇格效应实现复用,以提高存储容量,也希望存储材料能够具有一定的厚度。
高灵敏度可令存储材料在一定激光功率下反应速度更快。
而稳定的存储性能则可以使存储数据在后续读出或者存储其它数据时避免被破坏。
到目前为止,人们常用的全息存储材料包括:银盐材料、光致抗蚀剂、光导热塑材料、重铬酸盐明胶(DCG)、光致聚合物。
银盐材料是传统的全息记录材料。
超微粒的银盐乳胶有很高的感光灵敏度和分辨率,有较宽广的光谱灵敏范围,并已重复性好、保存期长,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它既可以用来记录振幅型全息图(曝光加显影过程),也可以记录得到高衍射效率的位相型全息图(曝光、显影,然后进行漂白处理)。
目前,超微粒的银盐乳胶已经具有成熟的制备技术,并具有可靠、稳定的商品化产品——全息干板。
银盐材料的缺点主要在于:不能擦除后重复使用,湿显影处理程序较为繁琐,且对于位相型全息图,其较高的衍射效率却往往带来噪声的增加和图像质量的下降。
光致抗蚀剂是一种可以制备浮雕型位相全息图的高分子感光材料。
这种材料也可以旋涂在基片上制成干板,光照射后,抗蚀剂中将发生化学变化,且随着曝光量的不同,发生变化的部分将具有不同的溶解力。
选用合适的溶剂显影,便可制成表面具有凹凸的浮雕相位型全息图。
光致抗蚀剂有正性和负性两种类型。
负性光致抗蚀剂在显影过程中,溶剂将腐蚀掉未曝光部分的材料。
为了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需要对负性光致抗蚀剂进行足够曝光,但这往往与全息图成像的最佳曝光量相矛盾,从而使负性光致抗蚀剂存储的全息图的精细线条往往由于曝光量不够,而在显影时被腐蚀掉,影响全息图的质量。
正性抗蚀剂的曝光和显影特性与负性抗蚀剂正相反,故使用正性抗蚀剂可以克服上述困难而获得高质量的全息图。
采用光致抗蚀剂来记录全息图有着令人看好的应用潜力,因为在全息光存储中的只读存储方面,采用这种方法记录的全息图可以铸模制成标准母盘,实现大批量、低成本的复制生产。
光导热塑材料是另一种记录浮雕型位相全息图的记录材料,是在电照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息记录材料。
但由于其分辨率不够高,且高质量导电薄膜制造困难,因此应用有限。
重铬酸盐明胶(DCG)是在明胶中浸入Cr2O2-7离子构成的位相型全息记录材料。
它的光学性能良好,典型膜厚为10~3μm,被光照的部分不会变黑,因此再现全息图也不吸收光,是一种理想的位相型全息记录材料。
DCG可分为未硬化和硬化两种。
未硬化的 DCG记录的全息图的衍射效率只有30%,没有充分体现DCG材料的优点。
采用硬化DCG记录的折射率调制型全息图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分辨率达到理论值的90%,且背景散射小于信号的10-4。
DCG材料的缺点在于:再现性差,即感光层从曝光到显影影像出现失真;光谱敏感范围有限;感光度较差;对空气的湿气抵抗力差等。
即便如此,由于其在光学性能上的优越性,核材料依然被广泛应用于全息存储、各种全息元件的制作等方面。
光致聚合物是近来在全息存储材料领域的一个研究的热点。
光致聚合物主要由单体、聚合体和光敏剂组成。
记录光照射聚合物后,光敏剂被激发,并引发曝光过程;然后,自由基引发单体分子聚合,最后在材料中形成位相型全息图。
光致聚合物具有较高感光灵敏度、高分辨率、高衍射效率以及高信噪比,可用完全干法处理及快速显影,记录的生息图具有很高的几何保真度,并易于长期保存。
光致聚合物的本要缺点在于其体积容易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这一直是阻碍光致聚合物材料在全息光存储中实现应用的主要问题。
如果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光致聚合物将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全息光存储材料。
光致变色材料也可以用于全息光存储,这是由于光致变色膜层内的分子极化特性发生改变,会导致膜层折射率的变化。
尤其记录波长与介质吸收谱非共振时,膜层内部可产生显著的折射率变化。
因此,这种条件下光数变色材料也可以看作是位相型全息光存储材料。
光致变色材料具有无颗粒特征,分辨率仅受记录光波长和光学系统的影响。
但是光致变色材料存储的全息图的衍射效率并不高,这也限制了核材料在全息光存储领域的应用。
光折变材料是另一种优良的全息光存储材料,目前在全息光存储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光折变材料是通过光折变效应来存储全息图的,即当受到非均匀的光强度照射时,材料局部折射率的变化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光折变材料具有动态范围大、存储持久性长、可以固定以及生长工艺成熟等优点,且有机光折变聚合物也没有光致聚合物的体积变化问题,因此,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光折变材料非常适合于全息光存储。
光折变材料主要有无机存储材料和有机存储材料两类。
常见的光折变无机材料主要有掺铁铅酸钾晶体(LiNO3:Fe)、铌酸锶钡(SBN)、和钛酸钡(BaTiO3);而常见的有机光折变聚合物则有PMMA:DTNB:C60和PQ/PMMA等。
复用技术存储中的复用技术是全息光存储所特有的技术特征,采用合理的复用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系统的存储容量,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
全息光存储中的复用技术主要包括空间复用、体积复用和混合复用三大类。
空间复用技术是将记录介质的二维平面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在每一个区域中单独存储一幅全息图。
空间复用技术是发展得最早的复用技术,主要适合于平面型记录材料,存储材料中的存储格式类似于硬盘和光盘。
为了弥补空间复用技术的缺陷,人们提出了体积复用技术。
体积复用技术分为三种:角度复用、位相复用和波长复用。
角度复用:这是一种使用最早,研究最为充分的复用技术,它利用了体积全息图的角度选择性,使不同的信息页面可以互不相干地叠加在同一个空间区域内。
每幅全息图在记录和读出时所采用的物光和参考光的夹角都各不相同,但采用的激光波长是固定的。
对角度的调整可以通过旋转反光镜或声光偏转器来实现。
角度复用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大存储容量,提高存储密度。
但角度复用存储的全息图数目越多,平均衍射效率就越低,并且由于串抗干扰的叠加将导致读出数据的信噪比下降,这些因素也影响和限制了角度复用技术可以实现的存储容量。
位相复用:为了克服角度复用技术串扰噪声较大的缺点,人们又提出了正交位相编码复用技术。
在这种复用技术中,参考光的波长和光束角度都是固定的,而位相编码一般使用确定性位相编码中的正交位相编码。
正交位相编码的概念是——每个全息图的参考光都是由一组平面波束的集合组成,对其中每个光束都进行纯位相调制,即相对位相延迟非0即π。
每组这样的光束集合代表一个存储图像的地址,且和其它所有地址都正交。
读出信息时,只有该地址参考光束对应的全息图的衍射效率最大,而对于其它全息图则是相消干涉,理论上其衍射效率均为零。
因此,位相复用技术可以提高读出过程中全息图的衍射效率,增加读出数据的信噪比,并且可以使对存储数据的寻址通过改变光束的位相而不是改变光束的方向来实现,从而使寻址过程更快。
波长复用:由于全息图的再现对读出光的波长也十分敏感,所以波长复用也是全息光存储的主要复用方式之一。
波长复用也是基于全息光存储所具有的布喇格角选择性,只是此时每幅存储的全息图是与一个特定的光源波长相对应,记录和读出过程中参考光和物光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
混合复用技术:混合复用技术就是将上述几种复用方法结合使用,以便充分利用各种复用方法的优点,提高系统的存储容量。
主要的几种混合复用技术包括稀疏波长—角度复用、空间—角度复用以及空间—位相复用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又提出了一些新型的复用技术。
例如,1999年V.Markov等人提出的静态散斑复用技术;2001年,清华大学提出了利用全息光存储系统中随机相位极自身位移产生的动态散斑实现的动态散斑复用技术等。
编码技术全息光存储的目标是要实现超大存储容量、超高存储密度和超快存取速度的数字信息存储,然而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信号处理方法来抑制其记录通道中存在的各种各样噪声,将导致读出数据的误码率上升,系统的存储容量下降。
全息光存储是一个有噪声的数据记录通道。
研究表明,选择不同的存储材料、系统配置、复用技术以及并行数据访问方案会导致全息光存储系统记录通道中主导噪声的特征发生变化。
噪声按照来源分可以分为系统噪声和非系统噪声(全息图噪声),按噪声的特征分布可分为固定模式噪声和随机噪声,按照全息图的过程又可分为光通道噪声和电通道噪声。
例如,系统噪声源主要包括光学系统未准直导致的噪声、CCD与SLM在纵轴方向的旋转、放大率误差、透镜的相差、SLM、存储介质、透镜和CCD的缺陷、对SLM和介质的不均匀照射、光致电压损耗、页间串扰和页内串扰等等导致的噪声;而非系统噪声源主要包括光电检测器和读出电子电路的热噪声,光散射噪声,相干散射噪声和散斑噪声等。
电噪声是一种加性噪声,其统计特性服从高斯分布。
采用光盘存储中使用的一维里德-所罗门码限(Reed-Solomon,缩写为RS码)可以使原始误码率从10-3下降到10-12,从而满足用户对数据误码事的要求。
基于全息光存储中数据页对于传输的要求,人们对于RS码用于并行错误纠正进行了研究,光通道中的噪声往往都是突发性的,基于页的二维匹配交错方法可使突发错误分散,获得良好的纠错效果。
将数字数据流调制为空间光调制器上的光强度变化,并使其最大限度地适应光通道的传输特性,称作调制编码或者通道编码。
全息光存储中常使用的调制编码包括差分编码、等重码、局部响应预编码、灰度级编码以及具有水平和垂直奇偶校验特性的阵列码。
对于差分码的检测判决时,利用其内在隐含的局部门限,依次对CCD转换的两位“模拟”数据比较其大小,然后做出0与1的正确判决,但差分码的编码效率仅为1/2。
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阵列码最有可能在全息光存储中得到应用。
在全息光存储系统中可以采用光信号处理技术也可以采用电信号处理技术,当然也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信号处理技术。
光信号处理技术由于具有内在的并行性,因此速度很快,但是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也相应增加;电信号处理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是速度比较慢。
为了减少读取数据时电通道的瓶颈,可从光电转换开始将一个检测阵列分成多块,实行并行处理以匹配光通道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