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论语导读》第二课

合集下载

论语导读讲稿2-孔子生平介绍

论语导读讲稿2-孔子生平介绍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成为后世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
孔子整理了《诗经》、《尚书》、 《礼记》、《易经》、《乐经》 等古代文献,为中华文化的传承
做出了巨大贡献。
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东亚许多国家 和地区,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02 孔子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目的
培养德行
孔子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 人的德行,使人具备仁、义、礼、
民的福祉,实现公平和正义。
礼乐制度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是维护社会秩 序的重要手段,通过礼仪和音乐 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促进
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大同社会理想
大同思想
孔子向往一个理想的社会,即大同社会,在这个社会中, 人们共享和平、公正、和谐的生活,没有贫富差距和阶级 分化。
天下为公
孔子认为天下应该属于全体人民,而不是少数人的私有财 产,他主张公有制和社会福利制度,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 共享。
道德伦理
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以及孝、悌、忠、信等 伦理观念,对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东亚文化的广泛影响
1 2
儒家文化圈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东亚各国,如韩国、日本、越 南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所谓的“儒家 文化圈”。
教育制度
孔子的教育观念对东亚的教育制度产生了重要影 响,如科举制度等,促进了学术和文化的繁荣。
编纂《论语》
孔子编纂《论语》,收录 了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言 行记录,成为儒家经典之 一。
游学经历
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增长见识、宣扬其教育理 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 响。
03 孔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 尊重和帮助,以达到社会的和 谐与稳定。
学思结合

《论语》读本--《学而篇》(1--8课)

《论语》读本--《学而篇》(1--8课)

《论语》读本--《学⽽篇》(1--8课)第⼀篇《学⽽篇》第 1 课:《学⽽篇》的第⼀章⼀、原⽂:⼦⽈:“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译⽂:孔⼦说:“学了,⼜时常温习和实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从远⽅来,不是很⾼兴的事吗?⼈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这样的⼈,不也是⼀个有品德的君⼦吗?”三、注释:⼦:名词,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

《论语》书中“⼦⽈”的⼦,都是指孔⼦⽽⾔。

⽈:动词,⽂⾔⽂中的“⽈”字等于现在的“说”字学:动词⽤作名词,孔⼦在这⾥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化典籍。

⽽:连词,然后。

时:副词,意为“在⼀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习:动词,指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之:代词,指代学习的内容。

《论语》读本- 2 -不:疑问副词,表反问。

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也”字,副词,表承接。

说:同假字,同悦。

愉快、⾼兴的意思。

乎:语⽓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字,加强语⽓。

有:同假字,通“友”字。

朋:同在⼀位⽼师门下学习的⼈相互之间叫朋,这⼉指志同道合的⼈。

⾃:介词。

“从”的意思。

乐:与“说”有点区别。

内⼼喜为“悦”,喜形于外为“乐”。

知:了解、理解的意思。

“知”后⾯省略宾语“⾃⼰”。

愠:⾳yùn,恼怒,怨恨。

君⼦:《论语》书中的君⼦,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

此处指孔⼦理想中具有⾼尚⼈格的⼈。

四、体会:本章有三层意思:1、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要“学”与“习”并重。

2、⼀个⼈在社会上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才有乐趣。

3、不要强调别⼈不理解、不了解⾃⼰。

不去抱怨别⼈。

第 2 课:《学⽽篇》的第⼆章《论语》读本- 3 -⼀、原⽂:有⼦⽈:“其为⼈也孝弟,⽽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务本,本⽴⽽道⽣。

孝弟也者,其为⼈之本与!”⼆、译⽂:有⼦说:“⼀个⼈要是能孝顺⽗母,敬重兄长,但却喜好触犯上级,这样的⼈是从来也没有的。

《论语》第二篇:为政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二篇:为政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二篇:为政篇原文及翻译《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论语》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第二篇:为政篇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诵读经典:论语02为政第二(带拼音和范读)

诵读经典:论语02为政第二(带拼音和范读)

诵读经典:论语02为政第二(带拼音和范读)论语02为政第二来自杨志勇声音美容00:0006:40为政第二zǐ yuē:wéi zhèng yǐdé,pì rú běi chén,jūqísuǒ,ér zhòng xīng gǒng zhī。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zǐ yuē:shī sān bǎi,yì yán yǐ bì zhī,yuē:sīwú xié。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zǐ yuē:dǎo zhī yǐ zhèng,qí zhīyǐ xíng,mín miǎn ér wú chǐ;dǎo zhīyǐ déqí zhī yǐ lǐ yǒu chǐ qiě gé。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zǐ yuē:wúshí yòu wǔ,ér zhì yú xué,sān shí ér lì,sì shí ér búhuò,wǔ shí ér zhī tiān mìng,liù shí érěr shùn,qī shí ér cóng xīn suǒ yù,bù yú jǔ。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mèng yìzǐ wèn xiào,zǐ yuē:wúwéi。

02《论语》第二篇为政

02《论语》第二篇为政

《论语》为政篇第二共二十四章2.1子曰:“为政以德,譬(p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gǒng)之。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xié)’。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2.3 子曰:“道(dǎo)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dǎo)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法来引导百姓,使用刑罚来约束他们,百姓只求免于犯罪受惩,却没有廉耻之心。

(如果)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教来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2.4 子曰:“吾十有(yòu)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2.5 孟懿子①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

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节。

”后来,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复他说,不要违背礼节。

”樊迟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注释】①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

其父僖子遗命何忌学礼于孔子,乃孔子早年期学生。

后孔子为鲁司寇,主堕三家之都,何忌首抗命。

故后人不列何忌为孔门之弟子。

2.6 孟武伯问孝。

品读《论语》公冶长篇第二课:君子不器

品读《论语》公冶长篇第二课:君子不器

品读《论语》公冶长篇·第二课:君子不器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七戒《论语》原文:子谓子贱【1】:“君子哉若人【2】!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3】?”解读:孔子评子贱曰:“不齐诚为君子也。

鲁国若无君子,焉能出此君子哉?”注释:【1】子贱:宓(fu二声)不齐,字子贱,鲁国人,孔子弟子,小孔子三十岁(也有说四十九岁)。

被孔子赞为君子。

机智多才,仁厚爱民。

曾任单(shan四声)父宰(单父即山东菏泽单县,宰是地方长官)。

为防止朝中君臣干扰地方政务,他巧饰妙计:先请鲁君派两个亲信给他当助手,到任发布政令时,命二人记录,并不时撞其肘部,然后当众痛骂二人之字如鬼画符。

二人怒,愤然辞去,回报鲁君。

鲁君猜到他的意思是不想受到掣(che四声)肘,非但不责怪,还下令将治理单父的全权交给他,凡是自主,五年一报。

而他不负所托,知人善任,虽足不出户、终日弹琴,而地方大治。

【2】若人:此人,指子贱。

【3】鲁国无君子者,斯焉取斯:鲁国假如没有君子的话,子贱怎么能取得这样的修养。

斯:这,这人,指子贱。

焉:怎能。

取斯:取得这样的修养。

这两句话把子贱的父兄师友乃至整个鲁国都夸了。

可见孔子是性情中人,生气的时候感叹当今世上看不到一个君子,高兴的时候似乎一国都是君子。

《论语》原文:子贡问曰:“赐也何如【1】?”子曰:“女,器也【2】。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3】。

”解读:子贡闻孔子赞子贱为君子,急问孔子曰:“我如何?”孔子曰:“你如器。

”子贡知孔子有“君子不为人皆可用之器”一说,乃惴惴(zhui四声)然再问曰:“何器?”孔子曰:“瑚琏,贵重华美之器也。

”注释:【1】何如:怎么样,是不是也可以称为君子。

【2】女:汝,你。

器:孔子说君子不应该成为人皆可用之器,又直截了当地说子贡是器,可能是因为子贡能言善辩、自视太高,有意以贬抑为警示。

【3】瑚琏:天子、诸侯祭祀时用来盛放谷物的玉器,非常贵重精美。

以子贡的优秀,如果一定要说他是器,那就非称为瑚琏不可了。

论语第二课《克己复礼》课件 (68张PPT)

论语第二课《克己复礼》课件 (68张PPT)

周公的名字叫周公旦,历史上通称周公,他哥哥
是周武王,兄弟俩非常相爱、非常和睦。周武王在生 病时,周公写了一篇祈祷文在神明面前,在太王、王 季、文王的灵位面前起誓,周公说:“舍掉我的寿命, 把我的寿命给我的兄长,让他能继续安定天下吧!” 读完祈祷文,周公就将这一卷祈祷文放在祭祀祖宗的 太庙里面。心诚则灵!周武王的身体果然好了。《中 庸》说:“至诚如神。”真理之论也!
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
“礼”是颇为繁多的,其起源和核心 则是尊敬和祭祀祖先。郭沫若说:“礼是 后来的字,在金文里面,我们偶尔看见用 丰字的。从字的结构上来说,是在一个器 皿里面盛两串玉具以奉事于神。大概礼之 起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 为对人,更其后扩展为各种仪制。”
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 度、规矩、仪节。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 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 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 治法规(“仪制”)。因之这套“礼仪” 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 束力,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到了殷、周, 这套作为习惯法的“礼仪”就逐渐变为替 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政统与血统的 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 突出特点。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病死了, 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 成王才十三岁,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 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 是代理天子的职权。这个时候,有一些别有用心人就 开始散播谣言,说周公想篡位。周公听到这样的谣言 之后,为了不让他的侄儿为难,自己就辞职到山东去 居住了。
周礼的内涵
(2)要“正名” (纠正与礼乐制度相违背的各种名分)
如何达到“礼”?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 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 吾得而食诸?”

论语导读(第二篇为政)

论语导读(第二篇为政)

4、道德修养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道德修养要持之以恒、
•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要指望一口 吃成一个胖子。
5、君子 、
•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 •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 • 2•12 子曰:“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 •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 先行其言, 先行其言 之。” •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周而不比
• 全面考察一个人的言行直至内心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 廋哉?人焉廋哉?”
10、教育也是一种从政 、
• 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 “《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 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 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 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 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 形式。
《论语》经典名句 (建议记诵和翻译)
•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 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2.18) •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2.2)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 且格。”(《为政》2.3)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2.4)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2.11) • 子曰:“君子不器。”(《为政》2.12)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2.15) •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2.14)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 政》2.17) •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2.22)

《论语》第2课时教案

《论语》第2课时教案

《论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学而篇》】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恭近於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学而篇》中精选的文句,做到读音准确,重音及停顿恰当,并能做到熟读成诵。

2、了解六则语录中对“忠、孝、信”的论述以及对君子的要求。

3、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关于人生和学习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明白文句的浅显道理,并能正确、流利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的句子,配乐朗读的音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2500多年前,在我国山东省,诞生了一位最伟大的教师。

这位教师勤奋学习,博学多能,一生致力于教育,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

他的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甚至影响了全世界。

这位伟大的教师就是孔子。

(出示孔子像)孔子一生有弟子3000人,其中特别优秀的有72人。

孔子去世后,他的这些弟子将他和弟子们的言行整理编成一本书,这本书就是《论语》(板书:《论语》,提醒注意“论”的读音)。

2、对《论语》作简介:(多媒体出示)《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这本书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秋语文七年级上第课《论语》二章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秋语文七年级上第课《论语》二章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秋语文七年级上 第课《论语》二章ppt课件
授课教师:
2023-12-30

CONTENCT

• 《论语》简介 • 《论语》第二章解读 • 《论语》第二章在现实中的应用 • 《论语》第二章的争议与评价 • 《论语》第二章的背诵与默写
01
《论语》简介
《论语》的作者与成书背景
作者
孔子及其弟子
道德修养的启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认为个人修养是家庭和睦 、国家安定、天下太平的基础 ,这种思想对于提高个人道德 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积极意 义。
忠恕之道
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的忠恕之道,这种道德准 则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社会秩序。
礼仪之邦
孔子强调礼仪的重要性,认为 礼仪是一个人品德的体现,这 种思想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和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要 意义。
思想影响
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 伦理、哲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章作为《论语》中的重要篇章之 一,更是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精髓 和核心价值,对于我们理解孔子思想 、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03
《论语》第二章在现实中的应用
教育理念的应用
80%
启发式教学
04
《论语》第二章的争议与评价
学术界的争议
内容解读
学术界对《论语》第二章的解读 存在争议,主要集中在对于某些
概念和观点的理解上。
时代背景
由于《论语》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 春秋战国时期,其语言和思想与现 代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学者们对其 原意产生分歧。
文献考证
对于《论语》的版本和流传过程, 学术界也存在争议,对于某些文字 的校勘和注释存在不同意见。

《论语》第二课克己复礼

《论语》第二课克己复礼

●第二课克己复礼●【课文理解】本章选择孔子关于“礼”的一些论述,具体对“礼”的内涵及如何达到“礼”作了阐述。

前面谈过,孔子所说的“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在他认为,“礼”(制度)的完善是根本,所以他推崇理想中的“周礼”。

西周面对当时社会纷争(主要是国君、诸侯的权利争夺),建立以“宗族嫡长继承制”、“等级制”为核心的“周礼”,来巩固社会秩序。

而到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这种制度受到冲击,所谓“礼崩乐坏”,所以孔子竭力提倡“克己复礼”。

这就要求个人以“礼”为规范,不违规逾矩。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的这一理论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但后世统治者借此强化自己绝对统治,作为压迫百姓的手段。

【课文解读】一、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

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

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

本节语录,围绕这两方面展开。

二、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原意有什么不同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

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而汉代统治者则发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特别是明代后,更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对于宋代“天理人欲”之说,现在不少专家研究认为,宋儒还是肯定人的正常欲望需求的,如朱熹认为“饮食者,天理也;求美味,人欲也”,“饮食男女,固出于性(天性)”,因此,人们正当的欲望不是“人欲”,而是“天理”,只有违背仁义礼智信的“穷口腹之欲”,才是需“去”的“人欲”,故他又说:“修德之实,在乎去人欲,存天理”。

同时,朱熹之说不仅仅针对一般百姓,更针对统治者,提出“正君心是大本”,认为大臣的责任是“格(规范)君心之非(不对之处)”。

《论语》导读 第二讲

《论语》导读 第二讲
【经19】“以其中心与人交,悦也,中心悦焉。迁于兄弟,戚也。戚而信 之,新(亲)也。新(亲)而笃之,爱也。爱父,其继爱人,仁也。
【经28】闻道而悦者,好仁者也。闻道而畏者,好义者也。闻道而恭者, 好礼者也。闻道而乐者,好德者也。
【说28】“闻君子道而悦者,好仁者也。”道也者,天道也,言好仁者之 闻君子道而以之。其仁也,故能悦。悦也者,形也。
——《公冶长》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言之于既行之后。”
——《为政》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 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 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公冶长》
第四章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 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 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 人之道也.诚者不勉 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 执之者也。”
婉容。”
——《礼记.祭义》 【钱穆误作《祭法》,见《论语新解》第33页】
第四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 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传,不习乎?”
第四章 “子以四教,、言语、政事、文学 ——《先进》
第四章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 “赐也,非尔所及也。”
——中庸
第一章
“君子以朋友讲习”。 ——《周易.兑卦·象》
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朋友聚居,讲习道义,相说之盛,莫过 于此。”
——《周易正义》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第十六章 (《学而》终章)

国学经典《论语》讲座:第二讲

国学经典《论语》讲座:第二讲

第二讲爱经典! ! ! · ! ! · · · · · 子z ǐ 曰yu ē: 弟d ì 子z ǐ, 入r ù 则z é 孝xi ào ,出ch ū 则z é 悌t ì,谨j ǐn 而ér 信x ìn ,泛f àn · · · · ~ · ! !· !~ 爱ài 众zh òn ɡ,而ér 亲q īn 仁r én ;行x ín ɡ 有y ǒu 余y ú 力l ì,则z é 以y ǐ 学xu é 文w én 。

! · · ! ! · · ! ! 子z ǐ 夏xi à 曰yu ē:贤xi án 贤xi án 易y ì 色s è,事sh ì 父f ù 母m ǔ ,能n én ɡ 竭ji é 其q í 力l ì,事sh ì · · · · · · · · · · ! · ! 君j ūn 能n én ɡ 致zh ì 其q í 身sh ēn ,与y ǔ 朋p én ɡ 友y ǒu 交ji āo ,言y án 而ér 有y ǒu 信x ìn 。

虽su ī 曰yu ē 未w èi 学xu é, ! · ! ~吾w ú 必b ì 谓w èi 之zh ī 学xu é 矣y ǐ。

论语导读(第二篇为政)

论语导读(第二篇为政)

【 2· 7】子游问孝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①子游:姓言,名偃(yǎn演),字子游吴国 人。生于公元前506年,卒年不详。孔子的弟子。比 孔子小四十五岁。
【今译】子游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孝顺, 总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但这却是很不够的,因 为]对狗对马,也都能做到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做 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 呢?”
【 2·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 其劳②;有酒食,先生馔③,曾是以为孝乎④?”
【注释】①色:脸色。指和颜悦色;心里敬爱父母, 脸面上好看。 ②弟子:晚辈。指儿女。 【今译】子夏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对父母] 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如果仅仅做到]有了事, 孩子为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但是, 子女的脸色却很难看,]难道能算是孝吗?”
论 语 导 读
第二篇
为政(共24章)
为政篇第二(共二十四章)
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 2·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①,居其所 而众星共之②。”
【注释】①北辰:北极星。距地球约782光年。 由于太远,从地球上看它似乎不动,实际仍在高速 运转。 ②共:同“拱”。环绕。 【今译】 孔子说:“[国君]治理国家,用道德教 化来推行政治,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它一定的方 位上,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2· 11】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注释】 ① 故:旧的,原先的。
【今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 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2· 12】子曰:“君子不器①。” 【注释】① 器:器具,只有一种固定用途的东西。 比喻人只具备一种知识,一种才能,一种技艺。 【今译】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固定 的某一方面的用处]。”

高中语文《论语》导读 第二课时优秀课件

高中语文《论语》导读  第二课时优秀课件
谨言慎行 为人处世
以身作则,推己及人
学习态度: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耻:意动用法,以…..为耻;下:
形容词做名词,不如自己的人。
孔子说:“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 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
2021/8/1
名著导读《论语》
17
❖学习规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识。
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
三省吾身
2021/8/1
名著导读《论语》
24
孔子做人格言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那么远怨矣。 •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021/8/1
名著导读《论语》
2021/8/1
名著导读《论语》
13
• 2、教育思想
2021/8/1
名著导读《论语》
14
兴办私学
2021/8/1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 艺者七十有二人名。著导读《—论—语》《史记·孔子世家》 15源自 教育 思想温、良、恭、俭、让
有教无类 教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 启发式教学 举一反三 学 温故知新
2021/8/1
名著导读《论语》
19
孔子论学习
•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假设无,实假设虚,犯而不。
能力的人却向无能力的人请教,知识丰富的却向知识缺 少的请教;有学问就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却像一无 所知一样,别人冒犯我却不计较".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那么不复也。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有教无类。

第2课 论语

第2课 论语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孟子论“差等”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 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 “杨子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孟子·尽心上》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 君无父,是禽兽也”
《孟子·滕文公下》
孔门弟子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 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 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 游,子夏。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 , 回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史记·孔子弟子列传》
复圣颜回
德行第一 智商第一 情商第一 财商最差 近乎完人
孝子闵损
著名孝子 也是忠臣 言必有中
勇者子路
伉直好勇 不忮不求 当仁不让 政治干才
具臣冉求
中途辍学 助纣为虐
利口宰我
宰予昼寝 挑战经典
多能子贡
大商人 哲学家 疑古派 外交家 辩护者
文学贱儒
小人学道 小人之儒 堕入物欲 转向法家
宗圣曾参
上承孔子 下启思孟 重视仁德 提倡孝道 主张内省
其他弟子
《左传·襄公十五年》
女人问题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 则怨。”
《论语·阳货》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 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 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 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论语·泰伯》
小人问题
于丹:“小人”就是小孩。 孔子:无权无钱无知无德称“小人”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 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 “小人哉,樊须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Let’s
begin this class!
《论语导读》第二讲
二、
孔子生平系年

論 語
導 讀

論 語
導 讀
第一节、孔子的生平系年
一、青少年时代: (1)关于孔子的生年、世系、籍贯问题: A 生年:《谷梁传》记载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冬, 十月庚子,孔子生。”;《公羊传》 “冬,十有一 月庚子,孔子生。”(使用的夏历);二者均认为 生于公元前552年。《史记》:“二十二年孔丘 生。”(使用周历)即是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 二年,周灵王二十一年。现在史学家都支持《史记》 的说法。
論 語
導 讀
古代有夏历、商历和周历 A,周历以冬至所在的那个月为岁首,相当于公元历 法的十二月,农历的十一月; B,商历以冬至所在月的后一个月为岁首,相当于公 元历法的一月,农历的十二月; C,夏历卽农历,以冬至所在月往后第二个月为岁首。 周人用周历兼用夏历,故《诗》中周历夏历并举。
論 語
導 讀
論 語
導 讀
B 、他的母亲一定远离孔家独居,严氏之先世未见记 载,可能出身低微,“野合”之事可能是少女在野 外被老奴隶主叔梁纥强奸,怀孕而生孔子。严氏母 子得不到承认,否则,作为邑大夫的儿子,孔子年 少时不可能贫困。 《论语· 子罕》:“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十 五而有志于学······”可见孔子十五岁以前,忙于生计, 也练就了谋生的本领。相传孔子力气很大,力能顶 城门。管理过粮仓、牧场、治丧、制服过子路。
論 語
導 讀
目 录 第一章: 孔子与《论语》 第一节:孔子生平系年 第二节:《论语》的注本与流传 第二章:《论语》新编 第一节:容止 第二节:容止· 自述 第三节:学教 第四节:德行
論 語
導 讀
第五节:为政 第六节:孔门· 弟子 第七节:文艺批评 第八节:人物批评 第三章: 第一节:天命 第二节:鬼神 第三节:中庸
論 語
導 讀
圣人无父而生 《春秋· 公羊传》述道:“圣人皆无父,感天而 生。” 伏羲氏 :《太平玉览》七八引《诗含神雾》: “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
黄帝: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黄帝之母名附宝, 在郊野见雷电绕北斗枢星惑而怀孕,24个月两生黄 帝于寿丘。 炎帝:母名任姒,在游华阳时遇”神龙首“感生炎帝
論 語
導 讀
《孔子家语》启发式教育
三弟子对比故事几则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 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 择焉。”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 之音,上震于天,旍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 必也攘地千里,搴(qiān)旗执聝,唯由能之,使二子者 从我焉。”夫子曰:“勇哉。”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 楚合战于漭瀁之野,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 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 从我焉。”夫子曰:“辩哉。”颜回退而不对。孔子曰: “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 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 志也,小子言之。”
論 語
導 讀
(西周时期的豆)
論 語
導 讀
俎:古代祭祀、燕飨时陈置牲体或其他食物的礼 器。(河南信阳出土“俎”)
《论语导读》第二讲
花絮:子路、颜回其人其事

論 語
導 讀
子路、颜回其人其事
1、《孔子家语· 弟子解》:“仲由,弁人,字子路, 一字季路,少孔子九岁。有勇力才艺,以政事著名。 为人果烈而刚直,性鄙而不达于变通。” 2、子路去鲁,谓颜渊曰:“何以赠我?”曰“吾闻 之也,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反其国不哭,展 (省視)墓而入。”谓子路曰:“何以处(處猶安 也)我?”子路曰:“吾闻之也,过墓则式,过祀 则下。” (《礼记》)
論 語
導 讀
《论语》原篇目 1、《学而》 2、《为政》 4、《里仁》 5、《公冶长》 7、《述而》 8、《泰伯》 10、《乡党》 11、《先进》 13、《子路》 14、《宪问》 16、《季氏》 17、《阳货》 19、《子张》 20、《尧曰》
3、《八佾》 6、《雍也》 9、《子罕》 12、《颜渊》 15、《卫灵公》 18、《微子》
論 語
導 讀
汉 语 言 专 科
精品课程
选 修
《论语》 导 读
(第二讲 孔子系年)
主讲人:周 文
《论语导读》第二讲
一、
上次课程内容回顾

論 語
導 讀
一、关于当前的文化热与 “孔子热” 二、 孔子研究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三、 孔子形象面面观; 四、即将开始的内容要览:
論 語
導 讀
对曰:“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熏香莸臭)尧桀 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 敷(布)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 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 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 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 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論 語
導 讀
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甫,考甫生孔父嘉, 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一曰孔父者,生 时所赐号也,是以子孙遂以氏族。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 生睪夷,睪夷生防叔,避华氏之祸而奔鲁。方叔生伯夏, 伯夏生叔梁纥,曰虽有九女,是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 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其 小曰征在,颜父问三女曰:“陬大夫虽父祖为士,然其先 圣王之裔,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吾甚贪之,虽年 长性严,不足为疑,三子孰能为之妻?”二女莫对,征在 进曰:“从父所制,将何问焉。”父曰:“即尔能矣。” 遂以妻之。徵在既。廟見,以夫之年大,惧不时有勇,而 私祷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
論 語
導 讀
圣母玛利亚:在国外,最著名的当数圣母玛利亚童身 怀孕生子。《圣经》中写道:玛利亚已经许配给了 约瑟,但还没有迎娶,玛利亚从圣灵处怀了孕,生 下了耶稣。 佛祖释迦牟尼 :《修行本起经· 菩萨降身品》:“于 是能仁菩萨,化乘白象,来就母胎。用四月八日, 夫人沐浴,涂香着新衣毕,小如安身。梦见空中有 乘白象,光明悉照天下,弹琴鼓乐,弦歌之声,散 花烧香,来诣我上,忽然不现。夫人惊。。。 。 十月已满,太子身成。到四月七日,夫人出游,过 流民树下,众花开化。明星出时,夫人攀树枝。便 从右胁生堕地。”
論 語
導 讀
颛颥:母名女枢,遇“瑶光如虹贯月,正白,感女枢 于 幽房之宫。
契:《史记、殷本纪》记载,商人的始祖契的母亲在 水沲边沐浴,吞食了一一只燕子卵(古代把蕊子称玄 鸟)而怀孕生契。 后稷: 《诗经· 生民》:“厥初生民,时为姜嫄。生 民如何?可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 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为后稷。诞弥厥月, 先生如达。”
而取后说者则有贾逵(《左氏解诂》)、服虔(《左氏传解
谊》)、何休(《公羊解诂》)、王钦若(《册府元龟》)、胡 安国(《春秋传》)、黄震(《黄氏日钞》)、马端临(《文献 通考》)、胡广(《四书大全》)、崔述(《洙泗考信录》)、 江永(《乡党图考》、《孔子年谱》、《群经补义》)及钱大昕 (《养新录》、《三史拾遗》)等(见钱穆《孔子生年考》, 《先秦诸子系年》第1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二、母权制下的血族婚(姓、姜、姬、赢、姚 ) 三、父权制的多偶婚和对偶婚(马克思、《摩尔根< 古代社会>一书摘要》 )
論 語
導 讀
C、孔子的籍贯: 陬邑(今山东曲阜(fu))叔梁纥立过战功,封为陬 邑大夫。所以孔子又被人称为“陬人之子”。
少年时代
1、孔子三岁丧父。 2、十岁时:《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为儿嬉戏,常设 俎豆,设礼容。”;鲁昭公立;《史记· 孔子世家》: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子路生; 《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仲由,字子路,卞人也, 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 佩猳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 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論 語
導 讀
B 关于世系问题:《史记·孔子世家》:“其先宋人也。” 《孔子家语》:“孔子之先,宋之后也,微子启帝乙之元 子,纣之庶兄,以圻内诸侯入为王卿士。微国名,子爵, 初武王克殷,封纣之子武庚于朝歌,使奉汤祀。武王崩而 与管蔡霍三叔作难,周公相成王东征之,二年,罪人斯得, 乃命微子于殷。后作微子之命,由之與國于宋,徙殷之子 孫,唯微子先。仕周,故封之賢。其弟曰仲思,名衍,或 名泄,嗣微之后,故号微仲,生宋公稽胄子,虽迁爵易位, 而班级不及其故者,得以故官为称,故二微虽为宋公,而 犹以微之号自终,至于稽乃称公焉.宋公生丁公申,申公 生缗公共,及襄公熙,熙生弗父何,及厉公方祀,方祀以 下世为宋卿·······
論 語
導 讀
老子:传说在一个伸手 不见五指的夜晚,一颗流 星划空而过,老子的母亲受惊后怀孕,整整怀了 七十二年,才从左腋下生下老子,呱呱落地的老 子却已满头白发。 刘邦:《汉书》中记载:汗高祖刘邦之母刘媪, 一日外出,因劳累躺在山坡上休息,朦胧入睡, 梦中与神人邂逅交媾,刘邦之父外出寻找,突见 一巨龙盘桓与刘媪之上。此后,刘媪便有了身孕, 生下的便是汉高祖刘邦。
論 語
導 讀
中国古代婚姻流变史: 一、原始杂婚(圣人无父);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存在过这
样一个群婚杂交的漫长时代,其突出的标志是“民知其母而不知 其父”。《吕氏春秋· 恃君览》中说:“昔太古常无君矣,其民 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妇男女之别与上下长幼之 道。”《列子· 汤问》中说,“男女杂游,不媒不聘”,这就是 原始时代两性生活的图画。(兄妹婚伏羲女娲)
論 語
導 讀
Hale Waihona Puke 《孔子家语》认为孔子乃叔梁纥明媒正娶的。这只是 《孔子家语》的作者为了维护孔子大圣人的形象而 已。叔梁纥娶妻已经七十岁,而严氏才十七岁。 《史记· 孔子世家》:“纥与严氏女野合而生孔 子。”“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 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