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唯物辩证法
专题十一 唯物辩证法
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
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
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 “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一个不及格的分数,
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这启示我们 (
B.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联系
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 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 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
3.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不同
主要矛盾
前提 不同 作用 不同 方法 论 关键 词
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同一矛盾的矛盾双方中 对某一事物的性质起决定 作用 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抓主流
[例2] 唐代韩愈认为,读一部书,要善于把握各部 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样 ,一本书到最后可能变成简单的几张图表,书也 就读“薄”了。这表明读书要( ) A.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C.做到解放思想 D.坚持实事求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系统优化方法的掌握 与运用。韩愈所倡导的读书方法,强调把握各部 分的内在逻辑,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是对系 统优化方法的运用,A项正确。 [答案] A
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不能认为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当部
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会大于各个部分
功能之和;如果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 整体功能的发挥。
1.(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 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 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C.该实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析:哲学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因此A项 说法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任何研究都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 因此B项说法错误。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因此C项说法错误。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 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 说明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 选D项。 答案:D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模板(三篇)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模板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之一,它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唯物辩证法的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有历史性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
一切存在都是物质的,物质是根本的存在形式,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意识。
2. 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一切事物都存在矛盾,矛盾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统一。
矛盾的发展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解决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运动变化原理: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否定了事物的静止性。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矛盾的斗争和统一的运动。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1. 分析具体事物的总体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强调从整体和全面的角度去认识事物,而不是片面和片段的认识。
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从整个发展过程中去分析具体事物。
2. 矛盾分析的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通过矛盾的辩证分析来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
矛盾分析是把握事物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斗争和统一关系,从矛盾中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
3. 实践观察的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标准,要通过实践观察和实证研究来认识事物。
实践观察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事物的运动规律和内在规律。
4. 辩证思维的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善于辩证思维,即善于看到事物的矛盾和统一,善于看到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善于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部联系。
总之,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之一,它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帮助我们正确处理问题,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在学习和应用唯物辩证法时,应该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才能更好地把握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1 唯物辩证法真题感悟
专题十一唯物辩证法真题感悟1.(2015·新课标卷Ⅱ,2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琴声是人在弹琴后发出的声音,具有人化的特点,琴声也离不开人的弹奏,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只要手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这不一定,还需要主观上的努力,按照曲谱来弹奏,才能产生美妙的音乐,因此本题选B。
答案:B2.(2015·广东高考,34)水在常见的三种状态下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已被人们了解,但在受限空间内部不完全为人所知,近日,有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取得重大发现,在常温下,在石墨碎片毛细通道中的受限水会整齐排列成规则的二维方形冰结构。
这是常温下水的一种全新存在方式,该研究成果对于解释降低三维空间内水的快速输运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新发现再次印证了( )①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认识是无限的②质变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④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水的形态改变的事例,说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认识是无限的,同时说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故入选。
②④观点错误,质变并不一定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其他方面变化也可能引起质变,新事物并不等于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新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并不一定有远大发展前景,故排除。
答案:B3.(2015·四川高考,7)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唯物辩证法
运动变化有两种情形:一是前进的、上升的;二是倒退的、落
后的。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是发展。因此发展是 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2)质变与发展的关系。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
物的质变,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前
2.复习本专题知识,要重点掌握联系的观点和矛盾分析法,这
是历年高考必考点,要结合当前科技创新的成就,巩固辩证否 定观和创新意识。要将唯物辩证法和经济、政治、文化模块的
知识相融合,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相关经济、政治、文化
理论和时政热点
【主干构建】
【核心自查】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 的过程。
②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③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①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 的、迂回的。
②方法论: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
【典题训练】 1.(2012·全国卷)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
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
息的互联、共享。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 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
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
专题十一唯物辩证法
关键 词
“重点”“中心”“关 键”“突破口”
联系
都是讲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都是矛盾特殊性的两 种情形
3.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比较 比较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指我们想问题、办事 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 含义 际事物作为根本的出 发点 区 别 哲学 物质决定意识 依据
哲学 范畴 联系 唯物论
调的是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必须以客观条件为基础。
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
素的关系,“一定意义上”指出了两者的共同
点,但两者不能划等号。虽然两者都强调整体
性、相互依赖性,但系统还强调层次性、有序 性。
发展观点
原理表述
方法论要求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 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 发展的普 展之中。发展的实质 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 遍性 问题 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 事物的灭亡 ①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事物发展 支持和保护新事物的幼芽, 促使其成长壮大 的总趋势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 (前进行 ②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 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与曲折性 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 的统一) 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 与考验
1.辩证的否定观 (1) 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 己发展自己。 (2) 特点: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也是联系的环 节。 (3) 实质: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 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 “扬弃”。 (4)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对一切事物采 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 方面,不能简单的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考点1普遍联系1.联系具有普遍性。
它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总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注意: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事物和任何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在不同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下,事物的联系是不同的。
)2.联系具有客观性。
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但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注意: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条件,没有一定的客观条件,联系就建立不起来;任何联系的建立,必须符合事物固有的规律,违背了客观规律,也建立不起联系。
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没有根本改变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联系。
)3.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出发,全面把握事物的联系。
既要防止孤立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又要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
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把握联系。
考点2因果联系1.因果联系的特点: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
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
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
如果混淆二者,就会发生倒因为果、倒果为因的错误。
(2)因果和结果相互依存,在客观世界中,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必然由一定原因引起。
世界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3)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有两种情形。
唯物辩证法演示课件.ppt
知识迷航指南
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 (1)是否同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2)不科学标准: ①以时间先后来判断 ②以事物一时力量强弱、发展速度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 来判断 ③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的新或旧
观点2: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 (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 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 方; (2)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 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 (3)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 力扼杀新事物。
D C.该实验室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联系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1)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①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A.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 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B.地位、作用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 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 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A.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 B. 整体与部分相互作用 C.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
观点3: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
1、量变与质变的含义(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1)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 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2)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 著的变化。 。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1)如果强调重视量的积累: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 准备 【方法论】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 造条件。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 (2)如果强调质变: 【原理内容】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果断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 飞跃和发展。 (3)如果强调要重视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 【原理内容】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
唯物辩证法11个原理
1、对立统一原理原理: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要全面地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相互转化原理原理: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3、普遍性原理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4、特殊性原理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原理: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学会正确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6、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原理: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主次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抓中心、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
7、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方法论:认识事物既要全面,又要抓住本质和主流。
8、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原理: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高考政治复习讲义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部分【单元特征】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它主要集中在哲学常识第二、三、四课,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包括两个总的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在肯定世界物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物质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着重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及其规律性。
它认为:物质以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状态存在着,世界的多样性使得物质的联系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
多样性联系中的基本联系是矛盾的联系。
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它们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本专题考点涉及面比较广,且各知识点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不仅辩证法与唯物论是统一的,而且辩证法与唯物论、认识论、人生观紧密结合,在近几年高考中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因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根据近几年高考和今年社会热点的分析,在2010年高考复习中需注意如下知识和问题:1.运用联系观点、发展观点、规律的客观性知识分析新的发展观,这是特别重要的问题。
既有可能分析为什么要坚持新的发展观,也可能分析这种发展观的指导意义,又有可能回答按照新的发展观我们应该如何做,还有可能通过一些具体做法(包括中央或地方),让学生分析是如何坚持新的发展观的,它有什么哲学启示等。
2.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当前互联网扫黄专项斗争的社会意义;分析“三个文明”之间的关系;分析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整个国民经济和国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3.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性及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的重大意义。
4.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正确性。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6、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1)【强调主要方面的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 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 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看问题要抓住主流。 (2)【强调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 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 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 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抓住主流又 不能忽视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把 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的性质。
Page 13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1)【强调主要矛盾的原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 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 做主要矛盾。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 解决主要矛盾 (2)【强调次要矛盾的原理】(从简)次要矛盾 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次 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方法论】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Page 11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 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 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 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 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 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 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或者简单表述为:矛盾具有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发展的实质(什么是发展):发展是事物的前 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 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和曲折性的 统一。(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唯物辩证法》课件
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唯物辩 证法的正确性。
如何应对形而上学挑战
坚持联系和发展原则
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静止观点。
批判形而上学的局限性
指出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揭示其与现实世界的矛盾和冲突 。
强调矛盾和斗争的重要性
强调矛盾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只有通过矛盾和斗争才能推动 事物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未来发展
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唯物辩 证法将更加注重研究全球性问题 ,如全球气候变化、全球经济发
展等。
科技发展
科技的不断进步将为唯物辩证法提 供新的研究工具和方法,例如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
跨学科融合
唯物辩证法将与心理学、社会学、 经济学等学科进行更深入的交叉融 合,以拓展其理论和应用领域。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是相对稳定、统一的状态;斗争性是打破平衡、促进事物发 展的动力。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 终;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
01
事物在数量变化到一定阶段会引起质的变化;质的变化也会引
起量的变化。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02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联系与发展
联系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发展
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
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 恒发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和多样性。
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 运动变化过程。
对立统一规律
高考政治 专题十一 唯物辩证法课件
h
16
7、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 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不存在的,即 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 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 有矛盾。 〖方法论〗:A、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 前提。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B、矛盾的普遍性要求 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h
15
6、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 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 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总)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 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 进。 〖方法论〗:①重视量的积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点滴做起,脚踏 实地、埋头苦干,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②要不失时机促成飞 跃。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 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要坚持适度原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 质变,当我们要保持事物性质不变时,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h
7
3.正确把握联系、发展与矛盾的关系
提示: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区别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和相互作用。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
旧事物的灭亡。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
就是对立统一。
(2)联系
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
h
8
4.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比 较
浙江省2020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一唯物辩证法第二讲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与创新意识教案
第二讲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与创新意识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备考指津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b以判断题、选择题、综合题形式考查发展的普遍性、事物发展道路与趋势、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以判断题、选择题形式考查创新的有关知识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事物发展的前途、道路及其要求(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要求bc3.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1)辩证否定观(2)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c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准确理解发展的实质(1)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发展代表着事物运动变化的一种趋势。
从方向上看,事物的运动、变化有前进的、上升的,也有后退的、向下的,而发展只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2)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在日趋灭亡的事物。
发展的实质绝不是事物简单的数量增减和位置变动。
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简单地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或以事物的名称、旗号来判断新旧事物,都是不科学的。
考向发展的普遍性及实质1.(2017·11月浙江选考)借助导航、移动支付、物联网等技术,自行车以共享单车的形式再度风靡城市,曾被视为夕阳产业的自行车行业重新焕发生机。
这表明( )①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都是新事物②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③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没有的新形式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
“曾被视为夕阳产业的自行车行业重新焕发生机”体现了②④;①说法过于绝对;③与题意不符。
专题11-唯物辩证法(共26张)PPT课件
①在与传统营销模式的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思维创 新
②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③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找到了企业经营发展的新思路
④在先否定传统继而创新理念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联系的多样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问题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7)辩证的否定观 辨证否定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的社会作用
根本途径
树立创新意识
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 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这表明 ()
①抓住有利条件就能促成质变
②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③客观事物的发展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
④成功与失败没有明显差别,往往只差一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主次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联系的 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
普遍性 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 问题,反对用孤立的
遍联系之中。
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 客观性
①从事物固有的联系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 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
5.“主流、主体、方向、大局、认清形势、大于、 强于、总体上、总的”此类语言哲理是:看问题 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性质、利大于弊、本质” 此类语言哲理是: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 要方面决定的。
【专题过关突破】客观题轻松满分:专题十一_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_课件-2021届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
衔接新教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实质: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2)地位: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第一部分 过关微专题十一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核心考点四 辩证的否定观 一、辩证的否定观与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原理
内容
方法论
一
把握对立
二者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第一部分 过关微专题十一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知识点拨:图示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第一部分 过关微专题十一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二、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原理
内容
方法论
矛盾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的普 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 勇 于 揭 露 矛 盾 , 积 极寻
矛盾的 普遍性
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 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
性与特殊性结合
与特殊 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起来,做到普遍
性的辩
②相互转化: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
性与特殊性、共 性与个性具体的
证关系 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 历史的统一
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关系 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 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
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 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 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 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第一部分 过关微专题十一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原理
内容
方法论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
专题十一 唯物辩证法
联系观点
发展观点
总的特征和 基本观点 根本观点
矛盾观点 创新观点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整体主导 地位,统 率着部分
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尊重联系的客观性,反对主 观随意性,臆造联系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 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 最优目标,达到整体功能大于 部分功能之和。 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搞 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 动整体的发展。
考情分析 命题角度13:材料一中义利观的演变过 程如何体现了矛盾观点?(2012·福建) 命题角度14:阐释材料三蕴含的唯物辩 证法观点。(2012·山东) 命题角度15:在分析材料一、二所反映 的经济信息的过程中,你运用了唯物辩 证法的哪些知识?并说明你是如何运用 的。(2011·福建) 命题角度16: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 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 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2011·天津) 命题角度17: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相关 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在“十二五”规 划中强调既要提高工业部门用水效率, 又要提高水资源储备能力。(2011·重庆)
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 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40.(2009· 广东)(17分)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 识回答问题。
材料1: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l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 40.(1) 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 日益严 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 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 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 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化。 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材料2: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 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 面发挥了 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 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为“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 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 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东、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 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 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 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一唯物辩证法
真题感悟
1.(2015·新课标卷Ⅱ,2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琴声是人在弹琴后发出的声音,具有人化的特点,琴声也离不开人的弹奏,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只要手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这不一定,还需要主观上的努力,按照曲谱来弹奏,才能产生美妙的音乐,因此本题选B。
答案:B
2.(2015·广东高考,34)水在常见的三种状态下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已被人们了解,但在受限空间内部不完全为人所知,近日,有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取得重大发现,在常温下,在石墨碎片毛细通道中的受限水会整齐排列成规则的二维方形冰结构。
这是常温下水的一种全
新存在方式,该研究成果对于解释降低三维空间内水的快速输运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新发现再次印证了()
①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认识是无限的②质变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④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①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水的形态改变的事例,说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认识是无限的,同时说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故入选。
②④观点错误,质变并不一定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其他方面变化也可能引起质变,新事物并不等于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新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并不一定有远大发展前景,故排除。
答案:B
3.(2015·四川高考,7)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说明()
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②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无止境的③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④系统优化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②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
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个过程,说明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无止境的,同时说明系统优化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故入选。
①观点与题意不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并没有强调谁更重要,不能说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故排除。
③观点错误,事物的整体功能并不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故排除。
答案:D
4.(2015·江苏高考,30)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底线思维的是()
①尊重经验、崇尚权威②无所畏惧、勇往直前③居安思危、知难而进④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及重视量的积累,③④符合题意;“尊重经验、崇尚权威”强调意识的反作用,“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强调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D。
答案:D
5.(2015·安徽高考,11)为了让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我们要根据污染物“随波逐流”的特点,改变以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防治模式,从检测、预警、治理、补偿等方面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无缝衔接”。
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①改变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曲折②解决矛盾应坚持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③抓住关键能够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④统筹全局可以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变,故排除;题肢③说法过于绝对,违背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观点,故排除。
题肢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答案:C
6.(2015·山东高考,33)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家庭,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只有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才能将13亿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
这段话启示我们,认识事物()
A.既要侧重抓住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B.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
C.既要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又要着重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D.既要看到发展的前进性,又要注意克服前进中的曲折性
解析:材料中“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只有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才能将13亿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C符合题意;A、B、D题干均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C
7.(2015·海南高考,21)毛泽东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
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矛盾分析法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②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③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矛盾转化的必要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毛泽东的话说明要善于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①符合题意入选;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表述错误排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唯物辩证法属于哲学,当然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符合题意入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可能是主观条件,也可能是客观条件,④表述错误排除。
故答案选B。
答案:B
8.(2015·浙江高考,30)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同时要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牵引和推动全面改革。
这一思路和方法所依据的哲学原理有()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③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④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③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重要领域、关键环节与全面改
革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同时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求,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说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故入选。
①观点与题意不符,题干信息没有涉及事物发展遭受挫折,不能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排除。
②观点错误,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而不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故排除。
答案:B
9.(2015·四川高考,9)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国家”的要求,农业部于2014年7月正式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11亿元经费继续推进该项工作。
与传统培训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全过程,即教育培育、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等。
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转变()
①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②体现了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③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④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①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传统培训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新旧事物的发展,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同时传统培训与新型培育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题中做法坚持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故入选。
②观点错误,创造性思维并不能检验和
发展真理,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和发展真理,故排除。
④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并不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故排除。
答案:B
◎考情分析
本部分是高频考点,要重视重点原理与方法论的考查,联系的普遍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
从考查形式上看,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考指津
2016年,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
(1)着重把握以下基础知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创新的社会作用。
(2)应关注以下社会热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以诗歌、漫画、名言、寓言、成语、典故为背景考查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