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控制系统在大唐托克托电厂600MW机组的应用

合集下载

MW机组协调控制简介

MW机组协调控制简介

协调控制的目标是确保整个电力系统 的稳定、经济和安全运行,同时满足 电力负荷的需求。
协调控制的实现方式
直接能量平衡
通过比较各机组的实际输 出功率与系统负荷需求, 调整各机组的能量输入或 输出,以维持整个系统的
功率平衡。
间接能量平衡
通过比较各机组的蒸汽压 力、温度等参数,调整各 机组的能量输入或输出, 以维持整个系统的热力平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稳定性
通过协调控制,多台机组能够更好地适应系统负荷的变化,提高系统 的稳定性。
经济性
协调控制能够优化机组间的能源分配,降低能耗,提高运行经济性。
安全性
协调控制能够减少机组运行中的风险,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协调控制的重要性
提高系统稳定性
通过协调控制,多台机组能够更好地适应 系统负荷的变化,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分布式协调控制
总结词
分布式协调控制是MW机组协调控制的另一个重要发展 趋势,通过将控制功能分散到多个控制器或智能终端, 实现机组的高效、安全和可靠运行。
详细描述
分布式协调控制将传统的集中式控制系统转变为分布式 控制系统,将控制功能分散到多个控制器或智能终端, 实现控制功能的模块化和可扩展性。分布式协调控制能 够提高机组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降低系统故障对机组运 行的影响。同时,分布式协调控制能够实现机组各部分 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机组的整体运行效率 和安全性。
降低能耗
协调控制能够优化机组间的能源分配,降 低能耗,提高运行经济性。
保障系统安全
协调控制能够减少机组运行中的风险,保 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协调控制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MW机组协调控制技术起源于20世 纪70年代,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 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协调控制技术 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MW机组协调控制实例

MW机组协调控制实例

控制设备升级
1 2
硬件升级
升级控制系统的硬件设备,提高设备处理能力和 可靠性。
软件升级
更新控制系统的软件版本,增强软件功能和安全 性。
3
通信网络升级
优化通信网络结构,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本文通过对MW机组协调 控制系统的研究,实现了 对多台机组的协调控制, 提高了机组的整体运行效 率和稳定性。
顺序控制策略
总结词
顺序控制策略是一种基于预定顺序的协调控 制策略,按照预定的顺序依次控制机组的启 停和出力。
详细描述
该策略根据电力系统的需求和机组的实际情 况,制定一个机组的启停和出力的预定顺序 。当电力系统的负荷发生变化时,按照预定 顺序依次控制机组的启停和出力,以满足电 力系统的需求。通过合理的顺序控制,可以
控制效果
该机组在协调控制模式下,能够快 速响应负荷变化,保持机组运行稳 定,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环保 性能。
某电厂2PLC)和工业控制计算机相结合 的方式,实现对机组的分散控制

协调控制策略
采用基于负荷指令的前馈-反馈 控制算法,通过预测未来负荷变 化趋势,提前调整机组参数,提
棒性,以适应不同工况和机组类型。
此外,可以考虑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更加智
03
能化的协调控制,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实现机组的协调运行和负荷的合理分配。
04
MW机组协调控制实例分析
某电厂100MW机组协调控制
控制系统结构
该机组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 ),实现对锅炉、汽机和辅助系
统的集中控制。
协调控制策略

600MW直接空冷机组凝结水精处理分床系统应用实例

600MW直接空冷机组凝结水精处理分床系统应用实例

600MW直接空冷机组凝结水精处理分床系统应用实例梁楷楹【摘要】随着北方地区水资源的日益紧缺,目前投产的大型火力发电机组逐渐开始以直接空冷为主,这就给整个汽水系统的净化处理装置-凝结水精处理的选型带来新的课题.直接空冷机组系统庞大、凝结水水温高,从设计选型上是选用分床系统还是树脂粉末过滤器,目前尚无定论.作者详细介绍了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00MW直接空冷机组的凝结水精处理设计、选型、运行的工作过程,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设备选型及运行方式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实践经验.【期刊名称】《工业水处理》【年(卷),期】2010(030)009【总页数】3页(P90-92)【关键词】直接空冷机组;凝结水精处理;分床系统【作者】梁楷楹【作者单位】大唐内蒙古分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223.5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北方地区,空冷机组以其卓越的节水性能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内蒙古大唐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三期工程就采用了2×600 MW燃煤直接空冷机组。

由于600 MW直接空冷机组在当时国内并不多见,因此选择机组和空冷系统最佳的水化学工况及水质控制指标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首先,空冷机组不存在冷却水污染凝结水的问题。

其次,由于空冷系统的金属换热面积大,因此腐蚀产物较多。

第三,对于凝结水精处理系统,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直接空冷机组的水温较高,这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水质。

最后,直接空冷系统容积大,启动时维持排气管所需时间长,启动时冲洗水量较多。

空冷散热器采用全钢制空冷散热器,其系统庞大,所以需考虑适应碳钢材料的最佳水工况和水质指标,把腐蚀速率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基于以上原因,汽轮机组采用了基本调峰负荷,水处理工艺则选用保护、适应性均强的碱性水处理运行工艺。

空冷系统的腐蚀产物和随锅炉补给水而带入的杂质、盐分等会污染凝结水。

而且直接空冷机组水汽系统的容积很大,难免有不严密之处而漏入空气。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第一章协调控制系统第一节机组负荷指令LDC1.选择爬坡速率逻辑(DROP3 SH12)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CCS)可接受电网负荷自动调度系统(ADS)给出的机组负荷指令,单元机组置于远方控制方式。

ADS远方遥控方式或人工请求或RB/RD,置位“SELRATE”选择爬坡速率逻辑,负荷按给定速率向负荷要求指令爬坡。

当“复位选择爬坡速率逻辑”成立:发生RB/RD时在一定时间内目标负荷仍大于实际负荷,或负荷指令被闭锁且LDC仍沿被闭锁的方向升/降,或负荷指令和实际负荷相等,或没有发生RB/BD时,或通过人工请求LDCHOLD,都将复位“SELRATE”,退出按给定速率向负荷荷值是本接口回路的输入信号,而接口回路输出信号是积分器的输出信号负荷指令LDCOUT, LDCOUT就是电网或人工对机组的负荷要求指令。

正常状态下,ADS投入,机组为ADSMODE, RTU-1的电网负荷指令与当前LDCOUT比较,形成“LDC INC”和“LDC DEC”逻辑;ADS不投时,人工设定的目标负荷与当前LDCOUT比较,形成“LDC INC”和“LDC DEC”逻辑;在发生RB时,RB给定负荷值与当前LDOUT比较,由RBRATE形成“LDC INC”和“LDC DEC”逻辑。

当“LDC INC” 逻辑时,正值RATE 作用到积分器的输入端,积分器输出信号LDOUT增加,其速率由积分器,输出LDCOUT指令保持不变。

2. 跟踪负荷指令逻辑TRACKLDC(DROP3 SH08)在机组正常运行(旁路系统未投入)时,机组处于炉跟踪BF、或机跟踪TF或手动基本BASE下(即“跟踪负荷逻辑”成立),负荷指令处于跟踪工况。

当负荷指令不跟踪锅炉主控和机组功率时,负荷指令跟踪经机前压力偏差修正的功率。

当跟踪负荷指令的逻辑不成立时,负荷指令由功率人工设定值决定。

3.ADS的投入逻辑(DROP3 SH11)在LDC自动时,且网控发出ADS远方控制有效的脉冲信号后,操作员通过键盘发出将机组投入远方控制指令后,机组即进入“远操”方式。

对火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对火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对火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作者:曾有琪韦培元马军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0期摘要:就国内火电厂的火电机组发展现状来看,大规模、高效率的超临界机组已经形成了市场化规模,600MW超临界机组比传统的亚临界机组有着压倒性的性能优势。

超临界机组对煤耗量的大幅度降低,有效缩减了火电厂的运营投资,在减少能源消耗、缩减运营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污染物向环境中的排放。

文章就600MW超临界机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概述,介绍了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策略,阐述了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关键词:600MW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控制对象;协调控制系统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domestic thermal power units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the large-scale, high-efficiency supercritical unit has formed the marketization scale, and600 MW supercritical units have the overwhelming performance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subcritical units. Supercritical units contribute to the huge reduction in the amount of coal consumption,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investment in thermal power plant operators, which also can reduce the pollution emission to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of 600MW supercritical units is described simply,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strategy of the 600MW supercritical units are introduced, as well as its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Key words: 600 MW supercritical units; control strategy; controlled object;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随着国内对火电机组内容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火电机组相关技术、系统在近几年内的高速发展,高效率、大规模的超临界机组在火电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普及。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1)负荷高低限幅:最小值限制是机炉及辅机最低安全运行工况下的目标值,最大值限制一般是额定负荷值,其意义是防止在AGC运行方式下电网负荷激增使机组出力大于额定负荷值而严重危及机炉及辅机安全运行。
(2)负荷变化速率限制:最大变负荷率受机组运行状况的限制,为了保证机组平稳运行,不允许变负荷的速率过大。
(3)指令增/减闭锁:根据机组运行时产生的某些故障,以运行参数的偏差大小和方向对实际负荷指令实施增/减方向的闭锁,防止故障的危害进一步扩大。
由于启停一套制粉系统对协调控制系统所产生的扰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基本消除了机前压力和负荷大幅度波动。
3.3 RB功能优化
当机组主要辅机发生故障而跳闸时,为维持锅炉允许出力,必须使机组快速自动降负荷,同时保证主要调节系统工作正常,维持机组主要参数在允许范围内。机组在进入168h考核前,通过RB试验,明确了机组在重要辅机失去下的控制特性。进一步对RB功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锅炉主控和汽轮机主控都采用单回路控制,取消了压力调节器。基于DEB控制策略,稳态时PT= PT0,主蒸汽压力测量值和给定值相等。由于采用了DEB控制策略,锅炉主控和汽轮机主控单回路控制相对于串级控制有相似的优点,即对扰动有较强的克服能力和一定的自适应能力等,同时简化了系统。
三、控制系统优化
3.1负荷指令前馈优化
DEB方案体现了锅炉快速响应负荷的思想,能量平衡信号(P1/PT)×PT0是BD的主体,反映了汽轮机对锅炉的能量要求,这就为机炉动态过程中协调两个控制器回路的工作提供了一个比较直接的能量平衡信号。P1/PT对调节阀开度微小的变化反应灵敏,(P1/PT)×PT0进一步反映了汽轮机能量要求。在稳态时,PT=PT0,(P1/PT)×PT=P1,它代表汽轮机的即时功率。在过渡过程中,PT≠PT0,(P1/PT)×PT0等于未来达到稳定时的P1值,代表汽轮机的预期功率。(P1/PT)×PT0×K1×d((P1/PT)×PT0)/dz代表汽轮机功率的变化在单位时间内锅炉所需补充的蓄热。K2×dPT0/df代表压力定值变化在单位时间内锅炉所需补充的蓄热。汽轮机功率和压力定值的微分项作用是在动态过程中加强燃烧率指令,以补偿机炉间对负荷的响应速度的差异(协调)和压力定值变化所要调节的蓄热(保证汽压较小的变化率,补偿压力损失)。由上述分析可知,热量指令BD完全代表了负荷变化所需的全部能量变化,反映了锅炉快速、准确地调节燃烧工况以适应负荷的变化。稳态时,调节器的被调量应等于设定值,各微分项为零。即BD=HR=P1。

《内蒙古电力技术》2005年总目次

《内蒙古电力技术》2005年总目次

《内蒙古电力技术》2005年总目次2005年第23卷总目次内蒙古电力技术INNERMONGOLIAELECTRICPOWER1《内蒙古电力技术))2005年总目次(总第101-106期)嗣内蒙古西部电网黑启动试验…………………………………………………王小海,王春生,万江,等(1—1)降低燃气电厂N排放量的方法比较………………………………………岳建华,王凯,萨仁高娃(1—5)电站锅炉受热面管耐腐蚀涂层性能的试验研究………………………………郭心爱,徐润生,刘晓明(1-9)晶闸管控制感应电动机动态过程的计算机仿真…………………………李秀云,郭雁珩,罗应立,等(1—13)调峰机组实时应力分析软件研究及试验………………………………………………陈世慧,梁志宏(1—17)内蒙古电力市场供需形势分析……………………………………………………………刘万福,任玉兰(2—1)利用中水作为循环冷却水补充水带来的问题及对策……………………………………………秦开宇(2—6)等离子点火技术在蒙达公司的应用……………………………………………………刘振军,王新平(2—10)高能耗用户对乌兰察布地区电网经济运行的影响……………………………薄红斌,周红兵,段前锦(2—13)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选型中应注意的问题…………………………………………………………张继雄(2—16)乌海地区地网腐蚀情况调查及防腐改造建议………………………………马东,岳建华,牛继荣,等(3—1)电弧喷涂技术在地网防腐中的应用…………………………………………吴子晨,刘晓明,赵晓春,等(3—4)万家寨水电机组参与蒙西电网"黑启动"试验的实践………………………赵朝阳,李政伟,李世龙,等(3—7)内蒙古上都电厂2x600MW空冷机组防冻措施……………………………王忠,赵雁,冯润富,等(4—1)300MW机组烟气脱硫系统可行性分析…………………………………………………安牧宁,李俊青(4—4)耗差分析与运行指标考核系统的开发应用……………………………………刘文毅,杨勇平,杨志平(4—7)燃气轮机压气机冷却技术分析…………………………………………………………张俊文,李洪涛(4—10)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材腐蚀成因及防护…………………………………………………毕衍鹏,胡吉河(5—1)万家寨水电站水轮机抗磨蚀情况分析……………………………………………………孙秀华,褚少勤(5_4)电动机应用技术的现状及主要发展方向………………………………………张润和,田桂珍,韩梅(5—7)开展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若干问题探讨………………………………………………杨艳春,赵波(5一l1)丰镇发电厂节能降耗措施的实施及效果…………………………………………………………仝孝忠(6—1)丰镇发电厂6号炉高温再热器结焦原因分析与防止对策…………………王淑清,屈彪,袁建利,等(6—5)苏里格电厂PG9171(E)型燃机本体结构及特点介绍………………………………萨仁高娃,岳建华(6—7)国产200MW空冷机组油系统沉积物化学清洗分析…………………………………李雄,谢掌印(6—10)鬟—内蒙古西部电网负荷动态组合预测……………………………………………王少峰,王春生,辛力(1—21)浅谈影响蒙西电网电力市场发展的因素…………………………………………………………张强(1-23)羞羹蒙西电网水,火电联合最优经济调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辛力,汪林科,许文江(3—10)蒙西电网2005年负荷开放问题的探讨………………………………………景志滨,侯佑华,王新建(3—13)蒙西电网无功补偿装置配置情况分析…………………………………………………郝娟,王效(3—15)地区电网电压无功在线闭环控制系统的分析…………………………………………陆程,康积涛(3—17)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MOA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曹万磊,刘承志(3—19)直流系统绝缘监察装置的探索…………………………………………………杨伟,李朋波,井伟(3—22):『2内蒙古电力技术INNERMONGOUAELECTRICPOWER2005年第23卷总目次电压无功控制系统在从化电网运行的分析……………………………………………邝国安,潘淑君(3—25)ZW-40.5型真空开关多次重合原因分析及改造对策……………………………………………张军(3—28)浅谈表面接触电阻对CVTta测量产生的影响………………………………………………李春耕(3—29)包头地区电网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武鹏飞,李秀芬(3—30)工频畸变技术在配网中的应用前景……………………………………………………………魏哲明(4—12)蒙西电网TBC模式下的AGC控制策略………………………………………王新建,景志滨,侯佑华(4—15)蒙西电网2006年短路电流限制措施分析………………………………李丹丹,郝娟,邓昆铃,等(4—18)台区配电线路远程抄表技术方案比较…………………………………………………………王晓东(4—20)电力系统高级应用软件在呼和浩特地区电网中的应用………………………………孙秦妮,刘跃中(4—22)新型数字式电缆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隋晓杰,宋守信(5—29)超高压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振动的分析……………………………………冯学斌,王藏柱,魏锦丽(5—32)电力网电能损耗成因分析及降损措施……………………………………武永强,屈陟,孙占元,等(5—33)影响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常见故障原因分析……………………………燕换平,云兰才,王继生(5—36)■—一万家寨水电站水轮机经济运行分析……………………………………………………周旭辉,赵朝阳(1—25)数据安全与数据备份问题探讨…………………………………………………………罗永胜,葛利宏(1—28)热炉烟干燥,热风送粉的闭式与开式系统比较………………………………………张振民,徐秀良(1—30)国产化反渗透阻垢剂的筛选与分析……………………………………………………谢凤龙,海雅玲(1—32)呼和浩特市城市中水深度处理试验分析………………………………………………田雁冰,段文玲(1—36)实时在线热力试验系统在内蒙古电网应用的可行性分析………………樊泽国,刘云祥,马俊杰,等(1—39)蒙西电网SF6电气设备湿度检测分析…………………………………………………文惠君,贾俊青(1—41)l—一氨基磺酸清洗镀膜技术在国华准电的应用……………………………………………祁利明,张忠义(2一l9)包头地区电网运行现状及无功电压分析………………………………………………李秀芬,武鹏飞(2—21)发电机启机电气试验新方法介绍……………………………………………邓庆军,邢立新,尚君明(2—23)国华神木电厂气力除灰系统运行情况分析………………………………………………马欣,李健(2—25)锅炉水冷壁氢脆腐蚀的检测与控制………………………………………王清华,张子敬,焦晓峰,等(2—27)配电网无功优化规划软件包的研制与应用……………………………………………杨瑞丽,孙赛宇(2—30)万家寨水电站水电机组技术改造分析…………………………………………………………孟玉红(2—33)调峰型水平浓淡风煤粉燃烧器的应用……………………………………成庆刚,李争起,张寅,等(5—33)180MW水电机组运行振动区测定及节水运行分析…………………………………亚才,张秀菊(3—37)浅谈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苏尧,海雅玲(3—40) 正十八胺乳浊液在热力设备停用保护上的应用……………………………张忠义,张卫娣,祁利明(3—43)燃用准格尔煤种机组的静电除尘器改造方案评价…………………………张仕杰,秦立新,钱文新(3—45)熔断器容量计算的原理与方法…………………………………………………………………张鹏(4—26)变电站电力金具选型问题的探讨………………………………………………………………莫熙永(4—29)DG470/9.71-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郭毅,王瑶,丰好(4—32)汽轮发电机组碰摩故障定位方法研究………………………………………于英利,晋风华,李录平(4—35)汽轮发电机组相对轴振值的准确性分析………………………………………………张沈彬,刘军强(4—38)2005年第23卷总目次内蒙古电力技术INNERMONGOLIAELECTRICPOWER3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阻力的计算及应用……………………………………………陶晓东,刘永江(5—14)生物加强超滤工艺降解中浓度氨氮的试验分析……………………………刘显丽,丁杰,李霞(5—16)海勃湾发电厂水资源分析……………………………………………………李培亮,潘俊贵,陈文俊(5—18)协调控制系统在大唐托克托电厂600MW机组的应用………………………………赵志刚,康海东(5-20)670t/h炉过热器爆管事故判断与原因分析……………………………………………………黄松(5—24)电子设备PCB电磁兼容设计的分析…………………………………………朱葛俊,崔景,张海全(5—26)电力系统光纤传输网络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分析………………………李红学,任志新,黄金辉,等(6—12)200MW机组汽水品质在线监测诊断系统的应用分析………………………孙利强,全东胜,刘爱兵(6—15)200MW机组高压厂用电切换问题探讨…………………………………宋利明,高利涛,安振军,等(6—17)高加给水温度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梁满仓,李文艳(6—21)安全自动装置升级改造动作行为分析……………………………………卫继义,宋利明,王钰,等(6-23)固化粉煤灰技术加高贮灰场灰坝的应用…………………………………孙耀东,仝孝忠,张春芳,等(6—25)浅谈低压断路器的选择方法…………………………………………………孙震,武爱民,姜颖(6—27)—■一蒙华海电4号机性能试验分析………………………………………………尚卫军,陈新宇,王润(2—35)汽包炉给水加氧技术在国华准电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吉日格图,石国利(2—38)包头地区谐波源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刘莹,王志斌,李乌兰(2.40)国产100MW氢冷机组励磁系统的改进………………………………………谢明雨,尤振宇,吴国友(2.43)蒙西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王瑞琴,白荣荣(2.45)国华准格尔电厂电除尘效率低的原因分析与处理……………………………………………连银银(2.47)—●一国产汽轮机调节系统在330MW机组上的应用…………………………谷宏亮,马光伟,周鹏,等(1.43)2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分析…………………………………………………………………崔富君(1.47)布袋除尘器在220t/h煤粉炉的应用……………………………………………………郝再峰,王怀生(1—50)不同类型深井泵的安装与应用…………………………………………………………崔生有,刘辉(1—53)汽轮机故障分析与处理…………………………………………………………………………王立新(1-56) 锅炉引风机电机滚动轴承频繁烧损问题的解决………………………………张天忻,张军,方玉胜(1—58)推力瓦油管堵塞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张利清(1—61)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功能浅析………………………………………………关勇,顾勇涛,王志强(2—50)浅谈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刘鹏飞(2—52)国华准电2号主变乙炔超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林峰,宫守平,王进都,等(2—54)氢冷发电机湿度超标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陈胜利(2—56)粉煤灰混凝土在火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李艳凌(2—59)采用CVT自激法测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tg8值………………………………………………韩桂芝(2—61)蒙达公司凝结水溶氧超标原因分析及改造…………………………刘俊伟,乌兰格日勒,陶忠义,等(3-一48)引进型330MW机组中调门波动的原因分析及改进…………………………闫水河,白永军,王文彬(3—51)670t/h炉高再联箱排汽门角焊缝裂纹分析与处理…………………………王立新,刘润平,赵丽芬(3—53)科林热电220t/h炉蒸气吹灰系统改造…………………………………………………郝再峰,潘莉玲(3—55)6OOMW超临界直流锅炉炉顶密封方式介绍……………………………………………………陈朝强(3—57)4内蒙古电力技术INNERMONGOUAELECTRICPOWER2005年第23卷总目次蒙达公司磨煤机热控保护系统改造……………………………………………………………宋桂兰(3—59)丰镇发电厂6号机励磁系统整流柜改造………………………………………………郑文军,赵志勇(3—61)静电除尘器改造为布袋除尘器的分析与研究………………………………蔡斌,邢春雷,安珍(4-40)综合自动化变电所二次系统的安装调试经验介绍……………………………………………阚涛(4-42)汽轮机冷态启动上下缸温差大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董虎根,王立群(4-45)循环流化床锅炉静电多管除尘器改造…………………………………………………裴选哲,岳春旭(4-47)汽轮机组燃油蒸汽吹扫系统进油原因分析及对策……………………………………崔强,付秀明(4-49)给煤称重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应用…………………………………………陈晓燕,秦罡,王俊杰,等(4—51)蒙达公司GMA系统电源国产化改造经验介绍………………………………………王利英,武斌(4-54)包头青山供电局线损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郝建姝(4—55)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分析…………………………………………………………………………王杰(4-57) 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王金丽(4—59)rI'v二次回路压降误差对电能计量的影响……………………………………拓永明,菅平,牛连宏(5—38)包头供电局电量采集与线损分析系统介绍…………………………………袁冰冰,白路,温铁锁(5-41)浅谈电能计量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安立宪,段志彦,段志伶(5—44)扎兰屯农电局县调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与运行…………………………………………………何永辉(5-47)变电站进行分组操作的可行性分析………………………………………王丽荣,杨志强,张春明,等(5—50)集控站模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防误闭锁方案设计…………………………杨旭东,于蕾,徐龙(5—52)集控技术在乌兰察布电业局的应用……………………………………………………李小平,常丽梅(5—55)岱海发电公司厂级监控系统的设置……………………………………………………………郭明星(5—57)浅谈三相无功功率的测量与误差………………………………………………………………王晓静(5-59)丰镇发电厂4号炉吹灰器改造……………………………………………王杰,范永平,任宝平,等(6-29)主变压器冷却装置控制方式的改进…………………………………………吕向明,安治贤,冯晓东(6-32)发电机程序逆功率保护回路改造…………………………………………张爱斌,戴日俊,刘玉龙,等(6-34)浅析空冷机组凝结泵及凝升泵的改造……………………………………任永成,王洪军,郭正平,等(6-36)~17_360_-RGR2A4K型音叉开关在氢油水系统保护的应用……………李品,孙铁,张学军,等(6—38)PAF2850型一次风机油档密封的改造……………………………………杨伟,杨建生,屈彪,等(6--41)200MW机组除盐水回收系统改进……………………………………………范强,毛丽媛,王洪军(6-42)MPS-225磨煤机内置式炭精密封装置改造……………………………………………刘祥,高玉杰(6-44)200MW机组调节系统卡涩原因分析及改造……………………………张全海,王有福,郝春晖,等(6-46)丰镇发电厂6号机组励磁调节器改造……………………………………赵志勇,郑文军,孙盛,等(6-48)浅析电力设备检修安全过程管理………………………………………………………………李义仓(6—50)给水泵组带负荷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及改进……………………………王彦丰,张广来,王彦刚,等(6-53)浅谈110kV系统保护远后备配置方式存在的问题…………………………郭雪梅,孙秀敏,张晓晔(6-54)浅析提高负荷率保障电网经济运行的措施……………………………………………任润虎,望虹(6—57)丰镇发电厂KKS标识工程实施经验介绍…………………………………王晓玲,张珍,霍保平,等(6—59)从大电网中解列出的小电厂恢复稳定运行的技术措施………………………………曹绍国,叶念国(6—61)。

东汽600MW汽轮机DEH系统功能分析优化

东汽600MW汽轮机DEH系统功能分析优化

东汽600MW汽轮机DEH系统功能分析优化汽轮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是大型火电机组重要的控制和保护系统。

DEH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型火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东汽600MW汽轮机在运行中曾出现并网时逆功率动作、升速时转速飞升和电源切换OPC动作的问题。

本文针对这三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优化方案。

能够解决机组由于负荷抖动引起逆功率动作造成并网延时的问题,能够避免由于转速飞升造成汽轮机损坏的事故,也能够解决ETS直流电源故障导致OPC动作的隐患。

标签:DEH 逆功率转速控制引言汽轮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 是大型火电机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汽轮机启动、停止、正常运行和事故工况下的调节控制器。

DEH 系统通过控制汽轮机主汽门和调门的开度,实现对汽轮发电机组的转速、负荷、压力等的控制。

如果DEH 安全可靠性不高,将可能造成汽轮机控制不稳,主保护误动、拒动,导致机组非计划停运,甚至损坏汽轮机部件。

目前投运的大型火电机组DEH 系统多由汽轮机厂家配套提供,由于安全理念和设计思路的不同,部分DEH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曾多次出现功能异常的情况。

一、信息简介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托克托电厂”)三四期发电机组均为600MW直接空冷机组,锅炉为东方锅炉厂制造的亚临界、自然循环、前后墙对冲燃烧、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全钢构架的∏型汽包炉。

锅炉设计压力为19.1MPa,最大连续蒸发量为2070t/h(ECR为1876t/h),额定蒸汽温度为541℃。

汽轮发电机组及其控制系统(DEH)由东方汽轮机厂制造,DCS系统为美国西屋公司OV ATION系统,该系统是集过程控制及企业管理信息技术为一体的融合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于一身的典范。

其采用了高速度、高可靠性、高开放性的通讯网络,具有多任务、多数据采集及潜在的控制能力。

二、运行中DEH系统出现的问题1.机组启动并网时发生一次调频动作,机组逆功率跳闸的问题原因分析:机组在并网时,负荷测点发生突变,负荷数值值由0MW瞬时摆动至123MW,DEH侧一次调频投入条件为负荷大于60MW,一次调频自动投入运行,由于在同期并网过程中,机组负荷处于上下摆动过程,机组转速与电网频率存在偏差,造成一次调频动作,汽轮机综合阀位指令减小,在运行人员未能采取措施前,机组逆功率动作,机组跳闸。

大唐托克托电厂 600 MW机组状态检修的实例分析

大唐托克托电厂 600 MW机组状态检修的实例分析

大唐托克托电厂 600 MW机组状态检修的实例分析于海东;石建东;郭亚斌;胡春涛;李占江;叶荣学;孙伟;张敏全【期刊名称】《电力设备》【年(卷),期】2006(7)11【摘要】文章列举了大唐托克托电厂600 MW机组应用状态检修的集约型管理模式.新机组试运后,在机组总体性能较好、局部有缺陷时,采用了局部小修代替全面大修的方式.介绍了通过故障诊断方法,早期诊断出低压动叶损坏,及时排除凝结水泵故障的情况.采用此种管理模式后,经济效益显著,与同类机组相比故障率可下降80%以上.【总页数】3页(P37-39)【作者】于海东;石建东;郭亚斌;胡春涛;李占江;叶荣学;孙伟;张敏全【作者单位】大唐托克托电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010206;大唐托克托电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010206;大唐托克托电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010206;大唐托克托电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010206;大唐托克托电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010206;东北电力大学,吉林省吉林市,132012;东北电力大学,吉林省吉林市,132012;东北电力大学,吉林省吉林市,132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6【相关文献】1.协调控制系统在大唐托克托电厂600 MW机组的应用 [J], 赵志刚;康海东2.大唐潮州发电厂600MW机组凝结器抽真空系统管路改造可行性方案论证 [J], 张守斌3.NT6000系统在大唐国际托克托电厂脱硫系统改造中的应用 [J], 史来域4.浅谈单体双筒烟囱施工管理——大唐华银金竹山发电厂扩建工程2×600MW机组210m烟囱 [J], 刘新辉5.托克托600MW机组成功投运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托电公司600MW机组RB功能解析及改进策略

托电公司600MW机组RB功能解析及改进策略

托电公司600MW机组RB功能解析及改进策略发布时间:2021-06-18T09:10:24.468Z 来源:《河南电力》2021年2期作者:高宝宏丰升彬张明军[导读] 当机组在比较高的负荷工况下运行时,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部分重要辅机跳闸,导致机组不能继续维持高负荷运行时,通过模拟控制回路和联锁保护控制回路相结合,自动计算出当前机组所能保证的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大负荷,并将此作为目标负荷,协调机组各个控制系统,来保证机组在允许的参数范围内继续运行的控制系统,称为RUNBACK,简称RB。

概况为重要辅机跳闸后快速减负荷运行。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托克托 010206)摘要:在火力发电厂中,当机组处于高负荷运行时,重要辅机跳闸后,会触发RB功能,RB控制功能是对于机组重要辅机跳闸后的快速自适应过程,使机组负荷快速降到当前运行中的辅机能够满足的工况,因此,RB控制策略至关重要,设置不当时,会造成机组参数运行超限,甚至锅炉灭火、汽机跳闸等非停事件。

关键词:RB;协调控制;滑压1 RB概述当机组在比较高的负荷工况下运行时,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部分重要辅机跳闸,导致机组不能继续维持高负荷运行时,通过模拟控制回路和联锁保护控制回路相结合,自动计算出当前机组所能保证的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大负荷,并将此作为目标负荷,协调机组各个控制系统,来保证机组在允许的参数范围内继续运行的控制系统,称为RUNBACK,简称RB。

概况为重要辅机跳闸后快速减负荷运行。

托电公司1-8号机组为600MW机组,设置了一次风机、送风机、引风机、磨煤机、给水泵RB,托电公司给水泵配置了2台50%容量的汽动变速给水泵和一台30%容量的电动变速给水泵。

2 RB控制特性从控制过程来看,RB控制属于机组联锁保护控制范畴,是在机组的重要辅机发生故障时,为防止故障扩大而联锁相关设备动作,以保证机组安全可靠运行。

但从控制结果看,RB控制又属于机组负荷控制范畴,是在机组异常工况下的负荷控制。

火电厂600MW汽轮发电机碳刷打火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火电厂600MW汽轮发电机碳刷打火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2021年1月第1期总第467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EconomyJanuary2021No.1TotalNo.467火电厂600MW汽轮发电机碳刷打火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崔小雷(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托克托010206)摘要:从电磁方面、机械方面和碳刷的选用3个方面分析了600MW汽轮发电机励测碳刷打火的原因,提出了零位调整;电枢滑环车削及刮沟;电气试验;碳刷的选用及调整;日常合理的维护工作等处理方法,处理结果显示:针对汽轮发电机励侧碳刷打火这一常见现象,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方面考虑结合实际工作,基本能正确找出碳刷冒火的原因所在&气轮发电机励侧碳刷打火这一设备事故隐患是可以解决的%关键词:汽轮发电机;碳刷打火;调整中图分类号:TM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2021)01—0119—02目前,电力系统中的各类同步发电机均采用直流励磁,向同步发电机转子励磁绕组提供直流励磁电流的装置称为励磁系统(励磁系统对同步发电机的运行性能和运行安全有重要影响,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均采用励磁变与励磁控制系统和滑环一碳刷励磁的方式(在正常情况下,碳刷在刷握中被弹簧压紧与滑环紧密接触,其压力在拉伸20mm〜80mm 时#一般为14_g〜!9kg之间,且当各弹簧拉伸到80mm时,其相互间的拉力差不超过0.15kg;刷握为四组合盒式刷握,碳刷为摩根碳刷,截面尺寸为25.4X38.1mm2#每台汽轮发电机为128只;刷握与刷座导电面配研导,要求接触面积大于80%,接触面镀银;配研后,刷座与刷握打上配对标记,在运行中严格配对使用;电环及刷座采用黄铜板H68;导电环及刷座组装前整体镀银,因此,在处理集电环通风沟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用砂纸或坚硬物摩擦、刮削集电环(就集电环本身来说,因其与发电机同轴,所以,同发电机一起被汽轮机拖动,励磁变变压后的电能通过励磁整流系统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直流电又通过刷架、刷辫和碳刷将电能通过集电环输送给励磁绕组,即供给发电机转子绕组励磁(但是励磁变直流电的送出是通过刷架上的碳刷送出的,因此,实际的运行中就存在着碳刷打火的现象(下面就汽轮发电机励侧碳刷运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笔者10余年的工作经验,就汽轮发电机励侧碳刷打火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某厂目前共12台汽轮发电机组,各汽轮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均采用励磁变一整流系统励磁,就励侧刷架上的碳刷打火而言,虽然碳刷下小部分微弱火花对集电环运行并无危害,但如果火花范围扩大或程度强烈,则将烧灼集电环和碳刷,使其表面粗糙并留有灼痕,而不光滑的集电环表面与粗糙的碳刷接触,又会使火花程度加强,因此,实际运行中应避免碳刷打火,使火花不超过一定的等级(一般情况下#正常工作情况下其火花等级不超过1>级,强行励磁时不超过2级火花这几台机组均有过碳刷打火现象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表1直流电机火花等级火花等级11>碳刷下火花程度换向器和碳刷状态无火花碳刷边缘有小部分点状火花或有非放电性红色小火花换向器上没有黑痕以及碳刷上没有灼痕碳刷边缘大部分或全部有轻换向器上有黑痕出现但不发展,碳刷微火花上有轻微灼痕碳刷边缘全部或大部分有较强烈的火花碳刷整个边缘有强烈火花,同时有大火花飞出换向器上有黑痕出现,汽油不能擦除,碳刷上有灼痕,短时内换向器不出现灼痕,碳刷不会被烧焦或损坏换向器上黑痕严重,碳刷有灼痕,短时换向器上有灼痕,碳刷被烧焦或损坏通过表1可以看出#同步汽轮发电机碳刷打火的危害,那么碳刷打火的原因是什么呢?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考虑1电磁方面的原因1.1接触问题由于励侧集电环被汽轮机拖动同步转动,电枢绕组切割定子磁场感应出交变电势,而只有通过集电环和碳刷的共同作用,才能将励磁系统整流后的直流电送入转子绕组,因此,实际运行中虽然不存在电枢绕组的换向问题,但是存在着由于碳刷和集电环接触不良导致碳刷运行中存在打火现象(这里的2收稿日期:2020—08—13作者简介:崔小雷(1988—),男,工程师,电机检修技师,从事低压转机、低压配电系统检修和技术管理工作,从事过发电机和高低压电动机的标准大修工作%・119・总第467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接触不良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正集电环和负集电环磨损后高低不平,导致碳刷与集电环的接触面积不能达到厂家设计要求值;碳刷由于振动有部分脱落,脱落后的碳刷与集电环成多点接触导致点状火花产生;碳刷牌号不对或质量不好,导致碳刷在刷握中卡涩,碳刷磨损后不能保证与集电环紧密接触,间隙过大而打火;刷握品牌不对或刷握与刷架的接触面积不满足要求而打火(1.2电枢绕组短路根据实践经验分析判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绕组存在短路匝在同一支路,另一种是短路匝不在同一支路,由于匝间短路发生后产生环流,使匝间短路部位产生局部过热,在这种情况下,碳刷打火较为明显,如长时间过流满负荷电流运行,则会把集电环表面烧坏,严重时出现麻坑,同时,由于有阻尼绕组的存在,使阻尼绕组也会有局部过热的情况,会对机组出力和调峰造成一定影响,可能会造成发电机增减负荷时产生振动,造成机组振动超标进而产生事故(1.3电枢绕组断路当电枢绕组线圏局部发生短路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过热部位如果在焊接部位且焊接部位受电动力冲击后有部分扁铜片断裂,这时候在迅速调峰时就有可能造成电枢绕组过热烧断,当电枢绕组断路后励磁电流消失,严重时会造成汽轮发电机转子%飞车&1.4电枢线圈匝间短路或集电环短路其情况同电枢绕组短路,线圏局部过热,这种情况会造成碳刷打火严重、甚至产生环火烧坏集电环的碳刷(2机械方面的原因①大修后,发电机或汽轮机转子不到位或中心找不正,引起轴向窜动或径向振动(②大修后或运行中刷架位置有偏移,使碳刷偏离零位(③发电机或汽轮机底脚或螺丝松动,造成径向振动或机组其他方面原因造成的振动(④换向片磨损使片间云母突出(⑤碳刷在刷握内松动或压力不均及压力太小。

直接能量平衡协调控制系统在600MW机组的应用

直接能量平衡协调控制系统在600MW机组的应用

J 。 体机组 ( 锅 炉 、汽 轮 机 )的 特 性 、运 行 工 况 ,灵 简 洁 且 有 效 地 实 现 机 炉 一 体 化 协 调 控 制 ¨ 活 选 用 不 同 的 控 制 算 法 ,并 加 以改 进 或 优 化 组 合
D E B控 制 方 式 把 内 在 联 系 非 常 紧 密 的 汽 轮 机
患 。因此 决定 对 协 调 控 制 系 统 进 行 改 进 优 化 ,并
0 引 言 目
发 电机 组 自动 控 制 的 最 终 目标 是 安 全 快 速 地
尝试在 1 = L 2号及 . 了 从J 3号 ‘ 了 1 " 7 r L 组首 日/ 先采 / 1 用- 厂 口 T Y , . 为先 / r I 2 进 』 乙 L 的直 口 且] 接 交
应 用 ,设 计 出有 效 实 用 的 机 炉 协 调 控 制 系 统 , 以 能 量 需 求 和 锅 炉 热 量 释 放 两 者 在 概 念 上 进 行 了清
提高机组运行 的稳定性 ( 安 全 性 )和 适 应 负 荷 变 晰地 区分 ,在 实 施 上 又 非 常 巧 妙 地 找 到 了测 在 实 际 能 力 下 ,能 最 大 限 度 出发 ,将 锅 炉 和 汽 机 作 为 一 个 有 机 紧 密 联 系 的 整 地 满 足 电 网要 求 的 发 电数 量 ( 功率 ) 和质量 ( 频 体 来 控 制 ,它 以 锅 炉 跟 随 为 基 础 ,将 汽 机 的 能 量
率) ,确 保 发 电机 组 安 全 、稳 定 、经 济 地 运 行 。协 需 求 作 为 锅 炉 指 令 ,在 锅 炉 燃 料 调 节 器 入 口直 接 调 控 制 系 统 在 理 论 上 可 以 有 许 多 方 法 来 实 现 ,不
同锅 炉 的热 量 信 号 比较 ,构 成 一 个 闭 环 回路 ,通

YC—2008无功电压自动调控装置在电厂的应用

YC—2008无功电压自动调控装置在电厂的应用

YC—2008无功电压自动调控装置在电厂的应用作者:赵永丽来源:《华中电力》2013年第09期摘要:随着调度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用户对电压质量要求的提高,自动电压无功调控系统(AVC)已成为电网安全、优质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本文介绍了托克托电厂8*600MW 机组改造后的自动电压控制装置YC-2008的构成、原理,以及AVC系统在日常运行中的维护管理工作,为同型机组的AVC系统建设、改造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自动电压无功调控系统 AVC 原理日常维护1. 引言电压的稳定不仅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提高电能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托克托电厂(以下简称托电)目前装机容量为8 X 60OMW的火电机组,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能质量的良好,2006年建成无功电压自动调控系统,无功电压自动调控系统建成后,系统电压调整控制能力大大增强,也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了电能质量。

随着托电自动电压调控(AVC)子站运行年限的增长,旧工控机硬件老化情况比较严重,硬件设施不易扩展,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影响到AVC的投入。

为了进一步提高AVC子站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及AVC的投入率,2011年对托电自动电压调控(AVC)子站上位机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AVC子站系统采用的是安徽立卓智能电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C-2008无功自动调控装置,采用了嵌入式的上位机,此上位机除了软硬件比原来工控机具有很大的优势,机器工作状态显示更为直观,硬件设施故障后容易迅速确定故障点进行更换,给维护带来的很大方便。

2.托电AVC子站系统介绍2.1 托电AVC子站基本配置托电AVC子站系统基本配置为2台AVC上位机(主、备模式),8台执行终端(下位机)。

主、备上位机均布置在网控楼电子间,8台下位机分别布置在各期的电子间。

AVC子站接受主站下发的母线电压指令,计算出全厂总无功出力,再合理分配给各机组,计算出对应的控制脉冲宽度,下发给各执行终端输出。

600mw湿冷机组双背压凝汽器端差治理的实例分析与对策

600mw湿冷机组双背压凝汽器端差治理的实例分析与对策

运行与维护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电力系统装备Electric Power System Equipment2019年第23期2019 No.232019.23 电力系统装备丨127随着电力市场竞争机制的进一步完善,降低发电成本,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已成为发电企业的当务之急。

凝汽器真空与端差是影响凝汽器热力特性的重要指标,选择合适的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就成为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重要途径,因而也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

1 概述某厂4号机组采用N-32000-1型湿冷凝汽器,双背压、双壳体、单流程、表面式、横向布置,可在机组最大出力、循环冷却水温33 ℃,背压不大于11.8kPa 工况下长期运行。

循环水先后通入A 、B 侧凝汽器,由于冷却水进口温度差异形成不同背压,达到双背压效果。

循环水系统为闭式循环,补给水为黄河水和地下备用水源。

抽真空系统配备3台50%容量纳西姆生产的2BW4353-0MK4-S 型水环真空泵,运行方式为二运一备。

凝汽器端差是机组“达设计值”的一项主要指标,也是冷端优化的重要一环,端差治理是目前国内火电企业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

某厂4号机组运行中发现,当B 真空泵运行时凝汽器端差较A 泵、C 泵运行时偏高,最高达10 ~13 ℃。

后针对B 真空泵进行解体检修,抽真空能力虽有好转,但问题依然未能彻底解决。

另外,高低压凝汽器两侧背压几乎相等,压差接近消失,失去双背压凝汽器节能效果。

2016年机组升参数通流改造后,在凝汽器真空严密性优良的情况下,凝汽器端差较3号机组仍偏大,尤其B 泵运行时端差增加明显。

本文针对双背压凝汽器端差治理进行系统的分析讨论,为同型机组类似缺陷的处理提供思路。

2 双背压凝汽器原理及抽真空系统的构成凝汽器由汽侧与水侧构成,主要由接颈、壳体、水室、排汽接管和汽轮机旁路的第三级减温减压装置组成,每个凝汽器底部用五个大支墩和四个小支墩支撑。

凝汽器接颈内布置有汽轮机5~8段抽汽管,为安装7、8号组合式低加,在接颈侧板上开设有孔洞,内部设有支撑板。

试论600MW机组低氮燃烧系统燃烧调整

试论600MW机组低氮燃烧系统燃烧调整

试论600MW机组低氮燃烧系统燃烧调整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是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问题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的火电厂的早期投入运行的锅炉低氮燃烧技术较为落后,NOx气体的排放浓度普遍偏高,再加工作业现场因素的限制,对NOx气体排放浓度的控制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并且其减排的成本很高,而工作量也很大,因此,低氮燃烧系统的燃烧调整便是一种有效、经济的减排方法,值得我们深入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便对以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号机组设备为例并介绍其燃烧系统调整的目的、机组设备燃烧系统调整前的准备工作、机组设备燃烧系统的调整内容以及机组设备燃烧调整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从而详细的论述了600MW机组低氮燃烧系统的燃烧调整工作。

标签:600MW机组;低氮燃烧;燃烧调整1 以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号机组设备为例并介绍其燃烧系统调整的目的我们所选用的我电厂的机组设备为600MW亚临界、自然循环、前后墙对冲燃烧、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尾部双烟道、紧身封闭、全钢构架的∏型汽包炉,其具体的型号为DG2070/17.5-II4,并且此锅炉设备的具体设计参数为:设计压力19.1MPa,最大连续蒸发量为2070t/h,额定蒸发量1876t/h,额定蒸汽温度541℃。

设计主燃料为准格尔烟煤,低位发热量17981kJ/kg。

点火助燃油为-10号轻柴油,发热量41800kJ/kg。

前后墙布置并且是对冲燃烧的方式是我们所选择的燃烧器的布置方式。

选择了共计4台双进双出的钢球磨煤机,前后墙分别布置了4层煤粉燃烧器,并且每一层煤粉燃烧器都设置有4支氮氧化物的轴向旋流燃烧器,总计32只燃烧器。

在第一层的煤粉燃烧器的上方位置,前后墙位置处分别布置了2层燃尽风燃烧器,每一层共有4个,这样一共有燃尽风燃烧器16只。

托克托发电公司三、四期输煤系统的安全运行

托克托发电公司三、四期输煤系统的安全运行

托克托发电公司三、四期输煤系统的安全运行火力发电厂的输煤系统是辅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火电厂稳定可靠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做好输煤系统的安全,是在为安全生产做铺垫,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保证,也是保障企业职工人身安全的核心要务[1]。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公司三、四期输煤系统特点的介绍,分析了其安全风险,并运用现代设备管理和安全生产综合预控法的原理和方法,对输煤系统的安全运行和预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安全运行和改进措施。

标签:输煤系统安全运行改进措施一、输煤系统概况输煤系统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公用系统,其安全、可靠的运行是实现全厂安全、环保、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

输煤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因锅炉容量、燃煤品种、运输方式及火电厂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但一般包括燃煤接卸系统、存储系统、厂内运输系统、筛分及破碎系统,以及这一生产过程中的辅助设、设施等。

输煤系统的生产任务主要是:完成燃煤接卸、存储、运输,为锅炉提供及时、符合要求的燃料[2]。

托克托发电公司三、四期输煤系统承担着#5、#6、#7、#8机组4×600MW容量的燃料供应,设计煤种为准格尔煤。

输煤系统煤源主要以火车运煤和汽车运煤为主。

1.卸煤系统三、四期火车卸煤系统包括可以容纳10节车位的卸煤沟,四台叶轮给煤机,经#1—#4带式输送机卸至煤场,带式输送机为双路布置,带宽1600mm,带速2.5m/s,出力2000t/h。

单台叶轮给煤机最大出力为1500t/h。

2.储煤系统三、四期储煤系统包括三个煤场,顺序为南、中、北布置,煤场总占地长400m,宽185.7m,堆高13.5m,总储煤量26万吨。

煤场主要来煤是准东、准西、包头地区的汽车煤,主要是靠人工接卸。

配有两台DQ2000/2000-35型斗轮堆取料机,并列布置,轨道中心距7m,还设有煤场喷淋装置一套。

3.上煤系统上煤系统包括#1-#7带式输送机,均为甲、乙两路布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协调控制系统;CCBF;CCTF;技术改 造
[中图分类号] TM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 6218(2005)05- 0020- 04
1 机组概况
内蒙古大唐托克托发电厂(以下简称托电)一期 建设工程为 2 台 600 MW 亚临界参数燃煤发电机 组。汽机为亚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 汽﹑单轴反动式凝汽机组,设有 8 级回热抽汽系统, 即 3 级高加﹑4 级低加和 1 级除氧器,采用 30% BMCR 容量的高﹑低压 2 级串联旁路系统,配备 2 台 60%容量的汽泵给水泵和 1 台 30%容量的电动给水 泵。额定功率为 600 MW,机前主汽压力为 16.7 MPa,机前主汽温度和再热汽温度为 540 ℃。
2005年第 23 卷第 5 期
内蒙古电力技术
23
表 1 试验结果
4.3.2 机主控压力指令修正 在 CCTF 方式下,改进的思路是将炉侧调节功
率偏差按一定比例负向加到机主控压力指令回路 中,当功率偏离设定值达到一定范围时,功率的负向 偏差将一定系数(或分段函数)修正机主控的压力 指令。由于机侧的电调响应较快,实际功率偏差很快 减少,从而反向抑制炉侧功率偏差的增大,起到辅助 锅炉调功率的作用。改进后的信号回路见图 5。
参数
主汽压力/MPa 汽包水位/mm 炉膛负压/Pa 过热汽温/℃ 再热汽温/℃
100 MW 的变动
200 MW Leabharlann 变动稳态最大 动态最大 稳态最大 动态最大
误差
误差
误差
误差
±0.2
±0.45
±0.2
±0.5
±30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2005年第 23 卷第 5 期
协调控制系统在大唐托克托电厂
600 MW 机组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Coordinat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to 600 MW Units in Datang Tuoketuo Power Plant
4.1 完善一次调频功能 原设计中协调系统具有一定的一次调频功能,
但只有在汽轮机转速低于 2 970 r/min 和高于 3 030 r/min 的情况下才起作用,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看不到 频率的修正作用。这样的设计满足不了国内电网周 波对机组调节的要求。因此,对一次调频功能作了如 下改进:将频率变送器采集的频率信号通过一函数 发生器(根据汽轮机的转速不等率计算得出)计算出 的负荷偏差与 LDC 的目标负荷相加,通过改变机组 的负荷指令纠正电网的频率变差,使机组具有一次 调频能力。函数发生器设有一定的死区,只有当频率 偏差超出死区(一般定位±2 r/min)时才起作用。此设 计是为了网上周波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时,不至于对 机组的功率造成扰动。 4.2 负荷指令前馈的技术改进 4.2.1 改进原理
锅炉岛为引进美国 ABB- CE 燃烧工程公司技 术设计制造的 HG- 2008/17.4- YM4 型亚临界、一次 中 间 再 热 、单 炉 膛 、Π 型 布 置 、四 角 切 圆 燃 烧 、平 衡 通风、全封闭、固态排渣、强制循环汽包型燃煤锅炉, 燃料为烟煤。配备 6 台 60%容量的送、引风机和一 次风机。6 台磨煤机设计为 5 台可带额定负荷运行, 另外 1 台备用。在额定工况下,过热器出口温度为
[收稿日期] 2005- 07- 15 [作者简介] 赵志刚(1971- ),男,内蒙古人,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学士学位,工程师,从事热力控制工作。
2005年第 23 卷第 5 期
内蒙古电力技术
21
2.6 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系统(CCBF): 汽机主控投入自动维持功率平衡,锅炉主控投入自 动主要维持压力平衡,同时两者协调配合用以维持 机炉间的能量平衡。 2.7 以汽机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系统(CCTF): 汽机主控投入自动用于维持压力平衡,锅炉主控投 入自动维持功率平衡,同时两者协调配合,用以维持 机炉间的能量平衡。
托电作为华北电网的主力电厂,由于 AGC 的投 入,为了能使机组按照电网的要求达到较快的功率 响应(负荷变化率为 12 MW/min),把 CCBF 作为日 常运行的主要控制方式。
4 协调控制系统的技术改进
3.2 协调系统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 3.2.1 TF2 是一种基本的协调运行方式,是指在机 组发生主要辅机跳闸(RUNBACK)或处于异常需要 降出力(RUNDOWN)时所采用的一种运行方式。这 时协调控制系统一方面要根据 LDC 的前馈输出(一 定的负荷对应一定的燃料量)来调节煤量,将负荷快 速地降到目标值,另一方面要保证机前压力的稳定。 由于其负荷控制回路没有形成闭环,所以在这种方 式下机组实际达到的负荷和 LDC 计算的目标负荷 不一定相同,但对于处于异常情况下的机组来说却 不失为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控制策略。 3.2.2 BF2 仅仅是一种过渡的协调控制方式,机组 不能长期在这种方式下运行,应尽快地投入协调方 式或者退出这种方式。 3.2.3 CCTF 是以汽机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方式,即
在 CCBF 方式下,将炉侧主汽压力偏差按一定 比例负向加到汽机功率指令回路中,当压力偏离设 定值达到一定范围时,压力的负向偏差将按一定系 数(或分段函数)修正机主控的功率指令。由于机侧 的电调响应较快,实发功率很快按要求改变,从而反 向抑制压力偏差的增大,起到辅助锅炉调压的作用。 改进后的信号回路见图 4。
在以上 7 种方式中,BF2、TF2、CCTF、CCBF 其 中 任 意 1 种 方 式 投 入 运 行 , 都 称 LDC(LOAD DEMAND COMPUTER)处于自动方式。
3 协调控制系统的组态结构特点
3.1 系统组态结构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的组态结构见图 1。
机主控按 DCS 压力指令自动调节主汽压力(有最低 压力限制),锅炉按 LDC 负荷指令自动调节发电机 功率,炉侧主控有 LDC 指令前馈。其特点如下:
节后期的燃料量的作用,用以克服大负荷变动时后 期加煤不足的问题。在托电的项目中第一个惯性环节 的 Ti 值为 20 s,第二个惯性环节的 Ti 值为 240 s。
(4) 图 2 中函 数 F(x)的 参 数 的 范 围 应 该 在 0.05~0.15 之间,具体的数值要通过试验取得。
(5)前馈回路改进后的前馈比例简化计算:在 LDC 机组负荷指令变动动态过程开始时,功率和燃 料同时增加,炉主控前馈比例为原设计参数的 0.9 倍加上增加的前馈值(0.05~0.15),即动态过程开始 阶段所需的燃料量和风量,90%~105%由前馈完成。 在动态过程结束后,增加的前馈值趋于 0(何时趋于 0 取决于惯性环节参数的设置),在炉主控的输出 中,前馈比例为 0.9,而剩下的 10%和超调部分由调 节器来完成。
(3)图 2 中惯性环节参数 Ti 值的确定与锅炉 的热力惯性有关,具体的参数应通过试验来获得。这 种设计思想是想通过惯性环节来增强前馈对负荷调
4.3 机主控 DCS 功率指令和压力指令回路的改进 针对炉侧系统响应较慢及机侧压力和功率调节
响应快的特点,对机主控侧的压力、功率调节的指令 回路进行了修正。基本思路是将炉侧的压力偏差负 向加到机主控的功率指令回路中,将炉侧的功率偏 差负向加到机主控的压力指令回路中,充分利用机 侧快速消除压力、功率偏差的特性,让汽机调门辅助 锅炉参与调压(在主调功率的同时)和调功率(在主 调压力的同时)。修改后基本消除了 CCTF、CCBF 方 式下压力(功率)波动较大造成燃料量、汽温波动过 大的现象,有效地改善了机炉协调的整体性能。 4.3.1 机主控功率指令修正
(3)在负荷指令出现三角波或者负荷指令突然 回调的情况下,LDC TARGET 和实际负荷指令的正 偏差前馈会过调,出现机前压力的大范围波动,导致 负荷也大范围波动的现象。为了克服这种情况,设计 了 HOLD/RUN 回路。在现场试验中证实,这个改进 对于闭锁增/减的功能有非常好的效果。
(4)在正偏差前馈回路出口增加了几个惯性环 节。现场的实验证明,改进后的协调控制系统的动 态调节性能及静态特性明显改善。改进后的锅炉负 荷前馈回路原理见图 2。
赵志刚,康海东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托克托 010206)
[摘要] 介绍了内蒙古大唐国际发电有限责任 公司 600 MW 发电机组所采用的西屋机炉协调控制 系统的设计性能、响应特点及实际应用情况,详细阐 述了根据机组的运行情况进行的技术改进方案和试 验情况,并对改进系统投入后的调节性能进行了陈 述与评价。
(1)对原有的 LDC 前馈进行函数处理,基本控 制在 0.7~0.9 之间,调试中按照试验结果对函数的 参数进行修正。
(2)增加 LDC TARGET 和实际负荷指令的正 偏差前馈,在负荷变化过程中适当对燃料和风量进 行一定的过调,用以弥补制粉系统和锅炉的纯延迟 导致的压力大范围波动,当然要注意风量和燃料的 交叉控制。
(1)压力功率能准确调节,功率、压力稳态曲线 平稳;
(2)负荷变动时,燃料、汽温波动相对较大,功 率曲线波动,压力曲线平稳;
(3)机侧受电网周波干扰大; (4)因功率波动对给水影响大。 3.2.4 CCBF 是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方式,即 机主控按功率目标单元(LDC)的负荷指令自动调节 发电机功率,锅炉按 LDC 主汽压力设定要求自动维 持主汽压力的稳定,炉侧主控有 LDC 前馈。特点有: (1)压力功率能准确调节,可按设计压力曲线 滑压运行,功率、压力稳态曲线平稳; (2) 负荷变动较大时,燃 料 、汽 温 波 动 相 对 较 大,压力曲线波动,功率曲线平稳; (3)机侧受电网周波干扰小。
通过计算分析和试验曲线验证,协调系统 CCBF 方式下的动态过程的曲线见图 3。根据曲线可 以看出,CCBF 的系统动态特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4.2.2 前馈回路修改后参数调整试验 (1)图 2 中∑参数:左管脚为+1,右管脚为- 1。 (2)HOLD/RUN(N 路)的条件:当协调闭锁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