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知识城市理念下深圳大学城功能构成优化策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城市理念下深圳大学城功能构成优化策略分析

曹树斌娄云马航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变成了世界经济的主导,世界由物质社会转向知识信息社会,知识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它要求通过创新和城市空间的再造促使城市转型到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上来。深圳,力争走在构建知识城市的最前沿,而深圳大学城作为其主要的知识科技创新源头,在功能构成上,还存在的诸多问题。限制其为构建知识城市发挥作用。本文搜集国外成功知识城市下大学城功能构成的案例与深圳大学城实地调研,然后对深圳大学城功能构成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分析构建知识城市理念背景下,深圳大学城功能构成现状及不足。并提出相关优化策略,使深圳知识创新型建设更好的发展。同时,在我国实施知识城市战略背景下,为我国大学城的功能构成的优化提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索。

【关键词】知识城市深圳大学城功能构成优化策略

前言

知识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是当今世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深圳作为我国创新城市构建的先头兵,更是把知识城市作为其主导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深圳大学城作为其城市知识科技自主创新源头,意义重大。如何调整和优化大学城的整体功能构成,使其更好的结合周边城区,加强区域产学研管住之间的协作关系,使深圳知识创新型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显的尤为重要,并为我国构建知识城市背景下,大学城够能构成的优化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深圳大学城建设背景与功能构成现状

1.1 深圳大学城建设背景

深圳,作为人多地少的资源限制型城市,存在着土地、空间紧缺;能源、水资源贫乏;人口负担重;环境压力大等发展难题,由此带来的住房紧张、人才流失等一系列衍生矛盾,构成了深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寻求城市转型的突破,在有限土地上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人居环境、吸引人才集聚,深圳开始由“三来一补”城市经济结构转型为知识创新型产业结构。

[资助项目]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我国城市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类型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项目编码2010KB09)

而深圳至2000年,只有深圳大学一所知名综合型大学和几所高等技术类院校,知识机构极度匮乏、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型人才的供给严重不足,为了城市战略调整,增强知识机构规模和数量,势在必行。2000年9月,深圳市提出了创办深圳大学城的构想。同年10月至次年10月。深圳市政府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引进三所名牌大学来深圳创办研究生院,建设深圳大学城。(如图1)

1.2 深圳大学城发展过程

深圳大学城最初被定位为东西校区两部分。2002年,深圳大学城西校区开始投入建设,2003年9月,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3校深圳研究生院正式入驻大学城西校区办学。深圳大学城西校区面积为1.45平方公里。至2008年,深圳大学城西校区总建筑面积达37.8万㎡。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等10项校舍总建筑面积为31.2万㎡;学生公寓6.6万㎡;其中,核心区包括图书馆、体育场馆并在建国际会议中心等城市级共享公共核心。同时,深圳大学城的东校区也在建设当中,其中包括深圳大学新校区、南方科技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如图2)

图1 深圳大学城-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区(左)京大学校区(右)

图2 2010年深圳大学城功能分区现状分析图

1.3 深圳大学城功能构成现状

2010年,在深圳构建知识城市的大背景下,深圳大学城得到了更为长足的发展,深圳大学城向东扩展至长源、福光、田寮三村地界、向北扩展至野生动物园原址、向西扩展至丽湖社区,总面积达10.7平方公里。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新校区、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纳入大学城园区,南方科技大学拆迁安置区的产业园区、商住区以及旧村改造的长源新村也均纳入到大学城中。

而整个大学城改为“一轴双心”的规划布局,既规划为以大学城东西向主要道路为发展轴,在东西地块分别构建核心公共区,各办学实体和生活区、研发区围绕核心区布局,并利用大沙河和东西向主要交通道路,构建贯穿大学城片区的生态廊道,作为其景观主轴。(如图3)

图3 深圳大学城“一轴双心”现状分析图

规划后深圳大学城按功能构成划分主要包括科研教育区、居住生活区、商业服务区、高新产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各功能区域面积配比如表1所示。

表1 深圳大学城功能构成与面积配比现状统计表

2010年,深圳大学城片区包括丽湖、平山、大学城西校区、塘朗、福光、长源等几个街道,共有流动人口51898人、户籍人口7991人、合计59899人。此外,大学城东校区正在建设中,预计未来招生人数暂定为8000人,与教师、科研人员以及相关服务人员总计约12000人左右。

当前,随着知识城市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将知识城市作为城市转型的战略方向。在我国,以知识科技创新为特点的深圳,构建知识城市已经成为其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在知识城市理念下,深圳大学城作为深圳知识、科技辐射源头,其功能构成将直接影响到深圳知识城市的构建。

2.知识城市相关分析

2.1 知识城市概况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大城市面临“失业率高;基础设施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冲突尖锐”等四大矛盾,危及社会的稳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瑞典Lund大学雷夫.艾德文森(Leif Edvinsson)教授提出了“知识城市”的理念。2004年,各国学者和官员在巴塞罗那开办了“E100 圆桌论坛”,对“知识城市”的定义和衡量标准进行了明确的阐释。从此,知识城市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为国际社会所认同,并融入到许多国家的城市发展战略之中。

知识城市在城市规划中将知识置于中心地位,通过强化“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城市资源,加速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人力资本的战略地位。旨在促进知识传播和创新,为创造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可持续的城市大环境,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和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波士顿、曼彻斯特、伦敦、新加坡、代尔夫特、巴黎、慕尼黑等城市,相继提出了将城市转型为“知识城市”的战略思考。

衡量知识城市的指标体系总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具有强大的知识科技网络系统,加强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并与中心教育相适应并辐射整个城市,为广大市民创造获取知识的便捷条件和有利途径;其次,城市街道具有文化服务的功能;应拥有足够的场地和资源,以供社区和团体开展文化活动;开展开放性、多样化的市民文化活动;第三,拥有足够的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将研发、技术与智慧转化为经济;第四,要为市民提供优质、生态的居住生活娱乐环境以及健全、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并具备足够快捷、方便的交通体系与外界城市相联系。

而知识城市在执行这些硬性标准的基础上,一般都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城市基础设施健全完善;第二,以创新为动力;第三,资本市场发达;第四,有完善的文化艺术基础设施;第五,吸引人才。

2.2知识城市理念下成功大学城分析

大学城作为知识、科技创新的源头和知识型人才培育的摇篮,对于知识城市的构建是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