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下教案第四单元 认识分数(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分析定稿
15.整理与练习……………………………………………………… 1课时
16.球的反弹高度…………………………………………………… 1课时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分五个部分安排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教学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第二部分探究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第三部分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第四部分教学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第五部分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最后组织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归纳,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体验收获的喜悦。此外,教材还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球的反弹高度”,让学生综合应用分数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4.练习八………………………………………………………………1课时
5.真分数和假分数……………………………………………………1课时
6.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1课时
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课时
8.练习九………………………………………………………………1课时
教学目标分析:
1.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能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能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3.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小比较方法的探究过程,发展数学思维。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分数的意义》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分数的意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分数的意义》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分数表示物体的一部分,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比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在学习分数时,学生可能对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感到困惑,特别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分数表示物体的一部分,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特别是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事物和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分数卡片、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分数卡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个苹果,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然后出示一个半苹果,提问:“半个苹果是多少?”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分数卡片,呈现一系列的分数,如1/2、3/4、5/6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同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分数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实物的一部分,如一个橙子、一本书等。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练习,巩固对分数的理解。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总结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从本单元起,将系统教学分数的知识。
包括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分数的实际应用等内容,它们都是小学数学里十分重要的内容。
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了分数,遇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或者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的时候,会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能够在直观的情境里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在本册教科书的第三单元里,学生又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可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深入学习分数知识的条件。
系统教学分数知识,在知识技能方面,认数与运算的范围将有很大的扩展,不仅能用整数、小数,而且能用分数刻画现实生活里的一些现象;在数学思考方面,由于分数的意义比整数、小数更加抽象,分数的运算比整数、小数更加复杂,思维能力会有更大的发展;在问题解决方面,分数能够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能够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将会认识许多新的数量关系,发现并提出、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新的提高;在情感态度方面,会对数学以及数学学习更有兴趣,会对数学与人类社会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关系更有体会。
本单元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编排了十五道例题。
具体安排见下表:例1 分数的意义例2、例3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例4 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例5、例6 真分数和假分数例7、例8 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例9、例10 分数和小数的相互改写例11、例12 分数的基本性质例13 约分例1/4 通分例1/5 比较分数的大小单元整理与练习从表格里可以看到,本单元的内容很多,编排的例题和练习也多。
如果整体把握教材,主要是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基本性质两大部分。
在分数意义这个部分,要在直观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形成分数的概念,利用分数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或者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要在分数与除法之间建立联系,实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要利用分数单位,从真分数推理出假分数,联系整数或带分数感受假分数的数值。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 教案
4-1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初步认识分数,掌握其含义。
2、 了解单位“1”,并判断单位“1”。
3、 了解分数单位并判断分数的分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分数及分数的应用。
重点:初步认识分数,掌握其含义。
难点:判断单位“1”,并掌握分数单位。
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我们在之前学习了哪些分数的知识?2、 213254读出这几个分数,并说一说分数中哪个是分子、分母、分数线。
3、按要求平均分。
设计意图:回忆之前分数的知识,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新授分数的认识4份 2份 6份这是一块大蛋糕,如果把它平均分成2份1那么其中1份就是这个蛋糕的21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2份,则3个苹果占6个苹果的21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3份,则2个苹果占6个苹果的31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6份,则1个苹果占6个苹果的61.课件出示课本52页四幅图。
谈话:先来看这几幅图,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
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学生合作交流后回答,教师指出: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引导比较:左起第四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重点让学生理解把6个圆看做一个整体。
追问: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学生举例说明,教师适时点拨,加深理解“1”的含义)课件出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小结:这里的单位“1”表示的整体可大可小,可多可少。
3.运用新知:(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3)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4)在表示分数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分数的概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教案(正式定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教案(正式定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教学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分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每一份就是一个分数。
本课时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续学习分数的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分数时,由于分数的概念与整数不同,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分数的意义,建立分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分数的意义;通过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分数卡片、实物道具、多媒体设备。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苹果分成四份的画面,提问:“如果把这个苹果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份?”引导学生回答:“每份是苹果的四分之一。
”通过这个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的意义。
2. 呈现(10分钟)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分数卡片,教师提问:“请找出等于一半的分数。
”学生找出分数卡片,并说出分数的意义。
教师继续提问:“请找出大于一半,小于一的分数。
”学生找出相应的分数,并解释分数的意义。
3.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五份,每份是这张纸的五分之一。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分析(正式稿)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⒈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⒉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能判别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⒊探索并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⒋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
⒌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材简析】
教材分以下四段:例1教学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例2、例3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例4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例5、例6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例7、例8教学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例9、例10教学分数和小数的相互改写;例11、例12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例13教学约分;例14教学通分;例15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合乎逻辑地组织教学内容,富有层次得推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3.利用直观手段,促进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
【教学难点】
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课时安排】 15课时
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1课时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1课时
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 1课时
练习八 1课时
真分数和假分数 1课时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1课时分数和小数的相互改写 1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 1课时约分 1课时练习十 1课时通分 1课时比较分数的大小 1课时练习十一 1课时整理与练习 2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运算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数感、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分数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分数的运算规律和性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方法,理解分数大小的比较规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方法,分数大小的比较规律。
2.难点: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律,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分数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具:练习本、笔、橡皮擦。
3.教学素材: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实例、分数运算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实例,如分蛋糕、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了解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方法,分数大小的比较规律。
通过示例、讲解、互动提问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的运算题目,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分数的意义》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 分数的意义》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4 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但是,分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和保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和操作,体验分数的意义,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本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体验分数的意义。
2.操作教学: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3.问题解决: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准备教材和相关的教辅材料,以便进行教学。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教学。
3.实例和练习: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以便进行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出分数的概念。
例如,将一块蛋糕分成8份,让学生尝试用分数来表示其中的一部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数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分数的表示方法。
教师讲解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含义,以及如何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
同时,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理解分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分数,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的表示方法。
2.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了解分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分数的基本性质和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
2.操作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分数的表示方法,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3.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教学资源。
2.实物道具,如水果、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如分水果,引入分数的概念。
提问:如果你有3个苹果,你想把它们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会得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如1/2,2/3等。
通过实物和PPT,呈现分数的直观图像,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的书写和识别练习。
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如分数接龙,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4.巩固(10分钟)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如分数的加减法。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分数之间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如:一瓶饮料有500毫升,你已经喝了其中的1/3,还剩下多少毫升?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分数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概念和加减法,对数学有一定的基础。
但分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分数的大小比较。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含义。
2.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会分数的表示方法。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物和图片,用于直观展示。
2.准备分数卡片,用于操练和巩固。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概念和加减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加减法吗?”2.呈现(10分钟)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含义。
例如,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四份,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每一份的大小。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创造分数。
例如,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分数卡片,模拟分物品的过程,并用语言描述分数的含义。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
例如,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数的表示方法和大小比较,并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分数的意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理解分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在分数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操作,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的表示方法。
2.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分数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实物投影仪。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的概念: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的概念,演示分数的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比如切苹果、分糖果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讲解和演示分数之间的关系,比如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家里巩固所学的内容。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的理解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操练。
同时,学生对分数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也需要加强,需要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分数的意义》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分数的意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分数的意义》这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分数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分数的概念,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分数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难点:分数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分数的概念,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分数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学具: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苹果分成若干份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这个苹果的一部分?从而引出分数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如:一个苹果分成4份,取其中的2份,可以表示为24。
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分母表示总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3. 操练(10分钟) 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如何用分数表示各种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分数之间的关系,如:24和36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之间的等价关系。
5. 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分数化简为最简分数?引导学生掌握分数化简的方法。
6.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分数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下教案第四单元 认识分数(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下教案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分析)一、教学内容教材分以下四段:例1教学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例2、例3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例4、例5教学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例6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例7、例8教学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例9、例10教学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利用已有经历,逐步抽象分数的意义。
苏教版全套教材共支配了三次“相识分数”。
前两次分别在第一学段的三年级〔上册〕和〔下册〕,主要是借助直观形成对分数的初步相识,本单元是第三次,侧重抽象地相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年级〔上册〕主要教学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三年级〔下册〕主要教学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历,逐步抽象出分数的意义。
第一,借助直观图,唤起对分数的已有经历。
教材先出示四幅直观图,平均分成了几份,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局部。
这四幅图被平均分的对象分别是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和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为学生概括单位“1”供应不同的素材。
在学生用分数表示后,还要结合直观图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其次,抽象出单位“1”。
对单位“1”的相识是理解分数意义的重要内容,也是分数意义由直观层面开展到抽象层面的表达之一。
教材借助上面供应的素材,让学生有意义地承受单位“1”的概念。
把自然数1作为建立单位“1”的台阶有两个缘由:一是被平均分的对象都是1个,1个用自然数1表示,学生简单承受;二是由自然数1抽象成单位“1”,降低了认知坡度。
教学时,可以举一些例子,让学生说说能否看成单位“1”。
比方,一个学生、一个小组的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全校的学生等,让学生更充分地体会单位“1”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可以依据详细情境来判定。
借此,让学生更明确分数与整数1之间的关系。
第三,结合直观图,用单位“1”表达分数的意义。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下教案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分析
本文将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下教案第四单元——认识分数进行分析和讲解,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部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第三部分:教学评价和反思。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简单地认识并掌握分数的概念;2.学生可以通过练习运用分数的基本技能;3.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应用分数的知识。
教学重点:1.了解分数的含义、基本运算法则和简化原理;2.掌握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转换;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1.分数的概念–认识分数–分数和整数的关系2.分数的表示方法–分数的基本形式–分数和图形的关系3.分数的大小关系–分数的比较大小–分数的大小和小数的关系4.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5.分数的应用–分数的化简–分数和百分数的相互转换–分数的应用于实际问题教学方法1.情境引入法和实物教具法:通过举实例、给学生看具体的物品以激发学生们对于分数的疑惑和探究的兴趣,并通过实物操作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2.演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板书和黑板练习等方式呈现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并通过教学中的一些形象化的例子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运用。
3.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探究法:通过带领学生搭配上机、课堂研讨、实际探究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们合作学习,形成分数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对分数的掌握。
第三部分:教学评价和反思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简单地理解分数并运用其中的基本运算法则和简化原理。
2.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转换,能够认真思考常见分数问题的实际应用。
3.学生反映良好,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教学反思1.教学方式需要更加多样化和人性化,面向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教学方案。
2.教学中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尽可能地调动视听觉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掌握分数的情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一单元主要包括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等。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分数的比较、大小关系等有一定的困惑,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关系,学会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比较、大小关系,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的比较、大小关系,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出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分数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分数的比较、大小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分数的比较、大小关系。
4.分数的加减法: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分数的乘除法:讲解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无锡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无锡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大小的比较以及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但是对于分数大小的比较和乘除法运算还比较陌生。
此外,学生对于分数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和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培养学生对于分数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乘除法运算2.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和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小组讨论工具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回忆起已经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讲解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和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新学的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加深学生对于分数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和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重要性,同时总结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和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大小的比较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内容。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初中数学打下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以及运用分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基本性质。
2.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激励评价法: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大小比较等教学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学具:为学生准备分数卡片、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些实际情况。
让学生认识到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共1)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共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比较和运算,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本节课的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在分数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比如对分数的定义不够清晰,对分数的比较和运算方法不够熟练,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定义,掌握分数的比较和运算方法。
2.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3.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够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定义和分数的比较。
2.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相关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物品,如苹果、糖果等,用于创设情境。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的物品,如苹果、糖果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品的分配方式。
然后引出分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定义。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详细讲解分数的定义,让学生明确分数的意义。
然后通过一些例子,讲解分数的比较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分数》教材分析苏教版
第四单元《认识分数》教材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教材里初步认识了分数,其中三年级(上册)教材是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下册)教材是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本单元继续教学分数的意义,涉及的有关知识比较多,大致分成五部分编排。
第36~37页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第38~43页真分数与假分数,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
第44~46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第47~50页带分数,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相互改写。
第51~5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编排的三道思考题都与本单元教学的知识直接有关,对理解分数意义和发展数感十分有益。
1教学分数的定义,重点是建立单位“1”的概念。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这是关于分数的描述式定义,单位“1”、平均分、表示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定义里的三个主要内涵。
相对于后两个内涵,单位“1”较难理解,是教学分数意义的关键,是必须突破的难点。
例1的教学分四步进行:第一步用分数表示一块饼、一个长方形、一根表示1米的线条、一个集合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并结合图说说写出的每个分数的含义。
引起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感受被平均分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积累具体的感性材料。
第二步告诉学生,被平均分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这里把“自然数1”作为建立单位“1”的台阶,出于两个原因:首先是被平均分的对象都是“一个”,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集合,“一个”用自然数“1”表示,学生容易接受。
先理解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再提升成单位“1”,降低了认知的坡度。
其次是体现了分数与自然数是有联系的,有利于后面教学假分数。
第三步回答“大象”卡通提出的问题,再认各个分数的单位“1”是什么,使抽象的概念回归到具体实例中去。
第四步揭示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由于在前三步的教学中建立了单位“1”的概念,这一步的教学就顺理成章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下教案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分析)
Understanding score of unit 4 of the five part teaching plan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published by Jiangsu Education Press (analysi s)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下教案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分析)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内容
教材分以下四段:
例1教学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例2、例3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例4、例5教学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
例6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例7、例8教学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例9、例10教学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利用已有经验,逐步抽象分数的意义。
苏教版全套教材共安排了三次“认识分数”。
前两次分别在第一
学段的三年级(上册)和(下册),主要是借助直观形成对分数
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第三次,侧重抽象地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年级(上册)主要教学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分数
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三年级(下册)主要教学把一些物体组
成的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在本单
元的教学中,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逐步抽象出分数的意义。
第一,借助直观图,唤起对分数的已有经验。
教材先出示四幅直
观图,平均分成了几份,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这
四幅图被平均分的对象分别是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
位和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为学生概括单位“1”提供不同的
素材。
在学生用分数表示后,还要结合直观图说说每个分数表示
的意义。
第二,抽象出单位“1”。
对单位“1”的认识是理解分数意义的
重要内容,也是分数意义由直观层面发展到抽象层面的体现之一。
教材借助上面提供的素材,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单位“1”的概念。
把自然数1作为建立单位“1”的台阶有两个原因:一是被平均分
的对象都是1个,1个用自然数1表示,学生容易接受;二是由自然数1抽象成单位“1”,降低了认知坡度。
教学时,可以举一些
例子,让学生说说能否看成单位“1”。
比如,一个学生、一个小
组的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全校的学生等,让学生更充分地体
会单位“1”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境来判断。
借此,让学生更明确分数与整数1之间的关系。
第三,结合直观图,用单位“1”表达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中,除了单位“1”比较抽象外,还应概括出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
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
教材通过大象博士的问题,
再结合直观图,让学生用“上面的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这样的方式来描述,为进一步抽象分数的
意义作好铺垫。
第四,抽象出分数的意义。
在学生结合直观图,从单位“1”的角
度对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认识后,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尝试概括分数的意义。
引导的方法是让学生比较这些分数的共同点,即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的,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不
同点,即分的份数不一样,告诉学生可以用“若干份”来表示。
同时,教学分数单位的概念。
2.以分数单位为生长点,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
为了让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教材注意以分数单位为
生长点,安排了操作和比较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教学时应注意:第一,通过涂色,有序地表示一些真分数
和假分数,感受真分数到假分数的分数大小变化。
从、到,学
生感受到表示的是4个,表示的份数正好是整个单位“1”;再
到5个,由于1个圆只能表示4个,所以5个需要两个圆,这
一认识十分重要,不仅能直观感受的意义,而且有利于认识带分
数以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继续让学生涂色
表示、和,感受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实际意义。
第二,加深对分
数单位的认识。
画图是对分数大小的直观感受,通过画图,学生
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不同分数所含有的分数单位。
第三,及时比较,对例题中的分数进行分类。
学生可能根据分子与分母的关系大多
分成三类,从分类的角度来说,是可以的。
在此基础上,揭示真
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
教材在练习七中的第1题,让学生借助数
轴体会真分数、假分数与1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充实对真分数和
假分数的认识。
3.借助直观图,完善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分数既可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后者是分数意义的拓展。
教材在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借助直观图,例4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例5已知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画出这个数。
通过这两题的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
这一内容的编写也是苏教版教材
的创新,既是对分数意义的必要补充,也突出了单位“1”对数量
关系的影响,对学生学习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在教学39页例4时,一要让学生看图充分交流。
教材呈现的两种
想法,第一种想法先进行比较,再得出分数;第二种想法得出分
数的同时进行比较。
二要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确都要把红彩带平
均分成4份,是把红彩带看作单位“1”的。
“试一试”在例题教
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一的基础上,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
个数的几分之几。
在教学例5时,要让学生联系的意义,通过画图,发现绿彩带有
5份这样的长度。
还可以让学生看图比较例4和例5,发现都是把
红彩带看作单位“1”的,都平均分成了4份,另一个量有这样的
几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
加深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体会。
“试一试”在这两个例题的基础上及时进行了提升,让学生比较
两个数量,以不同的数作单位“1”,体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
分之几。
随着学生对分数意义的体会不断加深,教材在“整理与练习”中,第10、11题直接让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
际问题。
4.通过不完全归纳,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数与除法关系的教学,教材安排了两次探索活动,引导学生逐
步探索。
教学时注意下面几个问题:第一,让学生结合场景图初
步知道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用分数表示;第二,为学生提供可
供操作的学具,如圆片,让学生自主探索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
小朋友的结果,通过合作交流,明确3个块和3块的都是块;
第三,独立研究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的结果,并在小组
里交流自己的想法;第四,观察3÷4= 和3÷5= 这两个等式,用
不同的方式表示除法与分数的关系;第五,告诉学生可以用字母
表示。
5.合理地安排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内容。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以及把分数化成小数都是分数与除法
关系的运用。
教材合理地对这一内容作了安排。
在例7中教学把
假分数化成整数,并引导学生发现这类分数的特点;接着介绍带
分数,并借助直观的数轴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带分数的意义。
在
此基础上,例8让学生自主探索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并引导学
生沟通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一般方法,都可以用除法。
这
里需要说明一点,教材只教学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一是
带分数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假分数数值的理解,二是由于课标删
去了有关带分数的计算,所以没有必要教学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在例9中,教材呈现了比较分数与小数大小的情境,引导学生在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数化成小数的实际作用,学习分数化
成小数的方法。
小数化成分数相对比较容易,教材在例10中安排,让学生运用小数的意义进行思考。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