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医学基础知识大全

医学基础知识大全

医学基础知识大全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广泛而深入的知识领域。

作为医学领域的学习者,了解基础知识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医学基础知识的大全,帮助您系统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解剖学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它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组织。

在解剖学中,我们学习人体各个系统的组成、器官的位置和功能以及其间的相互关系。

了解解剖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治疗方法。

二、生理学生理学研究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和功能活动,包括细胞功能、器官功能以及整个机体的调节和平衡。

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涵盖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

了解生理学对于理解人体正常功能及其异常变化至关重要。

三、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本质和病理过程的学科。

通过病理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疾病的形成原因、病变的特点以及对细胞和器官的影响。

病理学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四、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命体内变化的科学,它涉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对身体的作用和效果。

了解药理学有助于我们正确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

五、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结构、生物学特性和病原性。

微生物学的学习对于了解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

六、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性状和变异规律的学科。

通过遗传学的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探索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方式,更好地了解遗传病的发生和遗传咨询。

七、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传播和控制规律的学科。

通过流行病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疾病的流行模式、风险因素和预防控制策略,为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八、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伦理道德问题的学科。

医学伦理学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医学实践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学会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和伦理困境,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上述是医学基础知识的大致范畴,每个领域都是医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基础生理学知识点汇总

医学基础生理学知识点汇总

医学基础生理学知识点汇总人体就像一个复杂而精妙的机器,而生理学就是研究这个机器如何运作的科学。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医学基础生理学的世界,了解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细胞的生理功能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其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内的细胞器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例如,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通过有氧呼吸为细胞提供能量;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高尔基体则负责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分类。

细胞的跨膜转运方式包括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被动转运又分为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则需要消耗能量。

二、血液生理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中含有多种成分,如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维持着内环境的稳定。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其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对人体的氧供至关重要。

白细胞在免疫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类型。

血小板则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

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凝血因子的参与。

正常的凝血机制能够防止过度出血,而异常的凝血则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等疾病。

三、循环生理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

心动周期是指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在这个过程中,心室内压力、容积和瓣膜的开闭状态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血压是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影响血压的因素包括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等。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心、脑、肾等器官会造成损害。

四、呼吸生理呼吸的过程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肺通气是指气体进出肺的过程,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实现。

肺换气则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其效率受到气体分压差、呼吸膜面积和厚度等因素的影响。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也有各自的特点。

氧气主要与血红蛋白结合运输,而二氧化碳则以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等形式运输。

基础医学名词解释

基础医学名词解释

基础医学名词解释
基础医学是指医学的基础学科,旨在介绍与医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原理、知识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基础医学常见的名词解释:
1. 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构成人体器官和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

2. 基因:DNA上的遗传信息单位,编码着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和功能。

3. 生理学:研究生物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及其调节的科学。

4. 解剖学:研究生物体内外形态结构的科学。

5. 病理学:研究疾病产生的原因、变化及其对机体的影响的科学。

6. 药理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机体产生的效应的科学。

7. 免疫学:研究机体对疾病和病原微生物的免疫防御机制及其应用的科学。

8. 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体发生、发展和运作的基本分子机制的科学。

9. 糖尿病: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浓度过高,可以导致多种并发症。

10. 癌症:一种由恶性肿瘤引起的疾病,其中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肿瘤,可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

以上仅是基础医学中的一小部分名词解释,基础医学涵盖的范围广泛,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医学基础知识是啥啊

医学基础知识是啥啊

医学基础知识是啥啊1. 什么是医学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是指医学领域中的一系列基础理论和概念,是构建医学体系的基石。

它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涵盖人体结构、功能、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药物的作用等内容。

医学基础知识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处理临床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2. 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医学基础知识对医疗工作至关重要,它是医学实践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医学基础知识,医务工作者才能准确判断疾病病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医学基础知识也是培养医务工作者的基础,为日后的进阶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医学基础知识的内容医学基础知识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解剖学:研究人体各器官、组织的结构、形态和相互关系。

•生理学:研究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病理变化及其机制。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生长特性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药理学: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在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掌握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免疫学等相关知识。

4. 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学习医学基础知识不仅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从事医疗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只有打好医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不断学习深入医学知识,才能提高医疗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医学基础知识也是医生执业能力考核和专科医师考试的重要内容。

5. 怎样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学习医学基础知识需要系统、全面地掌握各个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的有效方法:•课堂学习: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及时复习。

•实践联系:结合病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参考资料:阅读相关教材、科普读物,拓展知识面。

•讨论交流:与同学、老师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 结语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学领域的基础,对于医务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至关重要。

医学基础知识三基

医学基础知识三基

医学基础知识三基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广泛的基础知识。

其中,医学基础知识三基是指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

这三个学科是医学学习的基础,对于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发展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三个基础学科的概况及其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一、解剖学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及其组织间关系的学科。

它通过解剖尸体和组织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揭示人体内部构造和器官的形态特征。

解剖学可以分为人体解剖学和比较解剖学两个方向。

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人体结构的组织学特征,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各个系统的解剖结构。

通过对解剖结构的了解,医生能够准确诊断疾病,并进行手术治疗。

比较解剖学则研究不同动物种类的结构差异和相似性,通过对不同物种的解剖特征进行比较,揭示物种进化和发展的规律。

二、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的机能过程的学科,它研究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在正常状态下的功能机制。

生理学主要分为人体生理学和比较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研究人类的正常生理功能,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各个系统的生理机制。

通过对人体生理机制的了解,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生理状态是否正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比较生理学则研究不同动物种类在不同环境下的生理适应能力和生理机制的异同。

通过对不同物种的研究,可以揭示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三、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本质、发展过程以及疾病对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影响的学科。

病理学主要分为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异常影响,以及疾病发生的机制和过程。

通过对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医生可以对疾病的发展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病理解剖学则研究疾病对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变化,通过解剖病理标本进行观察和研究,揭示疾病的病理特征和病变过程。

病理解剖学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结:医学基础知识三基包括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它们是医学学习的基础。

医学基础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基石,它是医学真正实践和研究的基础,是医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知识体系。

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多个学科,下面我们就来简要了解一下这些学科的基本概念。

一、解剖学解剖学是研究生物体结构及其各个部分的形态、组织结构、关系和功能的学科。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各种器官、组织、器官系统和对应的解剖学区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学习解剖学对于医学专业学生非常重要,只有深入掌握了人体结构,才能更加系统全面地理解人体生理。

二、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过程的规律及其机理的分支,包括生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如神经生理学、心血管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内分泌生理学等,学习生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机制,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三、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及其结构、性质、代谢、生物合成和生物降解过程的学科。

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的结构、功能以及代谢途径都是生物化学的研究范畴。

学习生物化学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人体生物基础及其分子机制,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人体疾病的发生机理和药理作用机制,为药物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四、免疫学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病原体入侵、异物侵入及机体细胞异常的能力及其机制的学科。

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大分支,涉及到各种细胞和分子的互相作用过程。

学习免疫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构成、功能和调节机制,从而更好地理解疾病发生的机理和预防治疗。

分子生物学是以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为对象,研究基因表达、遗传信息传递机制、细胞信号转导等生命现象的学科。

学习分子生物学可以深入认识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基因表达调控、遗传变异和疾病发生机制,为基因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基础。

基础医学的全部名词解释

基础医学的全部名词解释

基础医学的全部名词解释医学是一门涉及生命的综合性科学,为了研究和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疾病等各个方面,医学将知识分为多个不同的领域。

其中,基础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构成和功能组织的基本结构、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一些与基础医学相关的重要术语。

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中研究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形态、组成、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理解细胞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中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生物体内的所有生命现象都是由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分子生物学旨在揭示和理解这些相互作用。

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广泛,例如通过研究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可以寻找疾病的致病基因并开发相应的治疗方法。

遗传学:遗传学是基础医学中研究遗传特征的学科。

遗传学研究基因的传递、表达和变异等方面的知识。

现代医学已经发现,许多疾病都有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基础,因此遗传学在预防、诊断和治疗遗传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生理学:生理学是基础医学中研究生命现象和功能的学科。

生理学通过研究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揭示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生物学特征。

了解生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正常功能,并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解剖学:解剖学是基础医学中研究人体结构的学科。

通过解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解剖学是医学教育的基础,并且为临床医学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基础知识。

病理学: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中研究疾病的学科。

病理学研究病理变化的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病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进展过程以及相关的组织和器官的异常变化。

药理学: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中研究药物作用和效果的学科。

药理学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过程,以及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医学基础知识是指什么

医学基础知识是指什么

医学基础知识是指什么医学基础知识是指医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为医学专业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它包括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涵盖了医学专业中的相关科学领域。

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人体内部结构的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医学生可以了解人体的各个器官的位置、形状、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这对于日后进行各种医学检查和手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科学,也是医学基础知识中的重要内容。

生理学研究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通过生理学的学习,医学生可以理解人体的生理过程,包括呼吸、消化、循环、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等。

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是医学基础知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病理学的学习使得医学生可以了解疾病在人体内产生的原因、机制和病理变化。

这对于明确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科学,也是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理学的学习使医学生可以了解各类药物的特性、剂量、不良反应以及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对于合理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是非常关键的。

相关科学领域除了以上几个主要方面的医学基础知识外,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科学领域,如微生物学、病毒学、遗传学等。

这些科学领域的知识在医学专业的学习和实践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结构、生理特性以及它们对人体的影响,而病毒学则研究病毒的结构、复制以及致病机制。

遗传学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遗传特性的变化,对于了解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总结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学专业学习和实践的基石,它涵盖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并且涉及了微生物学、病毒学、遗传学等相关科学领域。

医学生通过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可以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以及药物对人体的影响,为将来进行医学诊断、治疗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名词解释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名词解释

(一)诸论1.兴奋性:生理学中将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2.刺激:能使细胞或机体发生反应的一些环境因素的变化称为刺激。

3.兴奋:细胞功能变化由弱变强的过程称为兴奋。

4.抑制:细胞功能变化由强变弱的过程称为抑制。

5.阈值:是指使细胞膜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和时间的总和。

6.阈刺激:能使组织细胞发生变化的最小刺激称为阈刺激。

7.内环境: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细胞周围的液体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8.反应:活组织接受刺激后发生的功能改变。

9.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10.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主要的一种调节方式。

11.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

12.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13.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14.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形式较固定及较低级的反射活动。

15.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数量无限,是一种高级的反射活动。

16.反馈: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17.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后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18.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称为负反馈。

(二)细胞基本功能1.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刺激,可触发其发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3.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时,要使膜去极化是最小的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4.局部电位:由于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和少量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的主动反应叠加尔形成的。

基础医学知识知识点汇总

基础医学知识知识点汇总

基础医学知识知识点汇总Introduction:基础医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学和微生物学等多个方面。

对于医学学生和从事医学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掌握基础医学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对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点进行汇总和论述,以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Body:1. 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领域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

它研究人体的结构、器官和各系统之间的联系。

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对于理解疾病的产生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人体解剖学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

进一步了解身体的解剖学结构,可以使医学工作者更好地进行临床工作。

2. 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器官和系统功能的科学。

通过了解人体的生理反应和机制,医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诊断疾病。

生理学涵盖循环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泌尿生理学等多个领域。

例如,了解心脏的生理功能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 病理学: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它通过检查组织样本和细胞,探索疾病的本质、原因和进展。

病理学主要分为组织学和细胞学两个方向。

组织学研究疾病在组织或器官水平上的变化,而细胞学则研究疾病在细胞水平上的变化。

了解病理学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

4.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和活动。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了解微生物学对于防控传染病和开发抗菌药物至关重要。

例如,通过了解细菌的生长和传播方式,医生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感染的扩散。

Conclusion:基础医学知识是医学领域中的基石,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医学学生和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微生物学等知识点,为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通过学习和深入了解这些知识,医学从业者可以更好地实施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

医学生简单的名词解释

医学生简单的名词解释

医学生简单的名词解释作为一个广泛而深奥的学科领域,医学常常包含一系列专业术语和名词,而这些名词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并不容易理解。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与医学相关的一些常见名词,本文将对几个重要的医学术语进行简单的解释。

1. 生理学(Physiology)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各种器官、系统和亚系统的组成、构造、结构、功能、活性、生理过程、生理规律的学科。

在医学领域中,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人体内的各种生理过程,如呼吸、循环和消化等。

2. 病理学(Pathology)病理学主要研究疾病的本质、发展和特征,探究各种形态学及功能改变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通过对病理学的研究,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3. 病因学(Etiology)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的学科。

疾病的发生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还与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病因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疾病的引发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4. 诊断学(Diagnosis)诊断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各种疾病的诊断方法和原则。

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医生可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并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5. 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临床医学是医学中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的领域。

它强调通过临床实践和经验来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

临床医学的发展对于提高医生的临床技能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6. 药理学(Pharmacology)药理学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等方面的学科。

通过药理学的研究,人们可以了解各种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作用和反应,以便临床合理使用药物并减少不良反应。

7.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发生和传播规律的学科。

通过分析流行病学数据,可以帮助了解不同疾病的流行程度、高危人群以及预防措施。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名词解释-血液循环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名词解释-血液循环

医学基础知识: 生理学名词解释-血液循环我们对医学基础知识里生理学各章节涉及到的重要名词解释进行整理, 今天我们总结血液循环这一章节的名词解释, 具体内容如下:期前收缩:在心室的有效不应期之后, 下一次窦房结兴奋达到之前, 心室受到一次外来刺激, 则可产生一次提前出现的收缩, 称为期前收缩。

会计资格代偿性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段比较长的心室舒张期, 称代偿性间歇。

房室延搁:房室交界是唯一联系心房与心室的兴奋通路。

兴奋在房室交界区传导速度缓慢, 因此, 兴奋由心房传至心室需要经过一段延搁。

这个现象称房室延搁。

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 从房室瓣关闭到半月瓣开启之前的这段时间, 称为等容收缩期。

等容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 从半月瓣关闭到房室瓣开放之前的这段时间, 称为等容舒张期。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称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一次心搏中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称为每搏输出量。

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称心输出量。

心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

心泵功能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称心泵功能贮备。

异长调节:改变心肌细胞的初长度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改变的调节, 称异长调节。

等长调节: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是通过收缩力这个与初长度无关的心肌内在功能状态的改变而实现的, 称等长调节。

血压:指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 主动脉压急剧升高, 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 这个血压值称收缩压。

平均动脉压:指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等于舒张压+1/3脉压。

中心静脉压: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中心静脉压。

微循环:循环系统中在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部分。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名词解释-细胞的基本功能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名词解释-细胞的基本功能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名词解释-细胞的基本功能我们对医学基础知识里生理学各章节涉及到的重要名词解释进行整理,今天我们总结细胞的基本功能这一章节的名词解释,具体内容如下:继发性主动转运:依赖离子泵转运而储备的势能从而完成其他物质的逆浓度的跨膜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或简称联合转运。

出胞: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以分泌囊泡的形式由细胞排出的过程,称为出胞。

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神经细胞分泌递质等。

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安静状态)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现为膜内较膜外为负。

动作电位:指细胞受到一个阈或阈上刺激时,在膜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

局部兴奋:当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在受刺激的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膜的去极化,由于距阈电位近,因而再接受刺激时容易产生兴奋,其兴奋性升高,称为局部兴奋全或无现象: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动作电位;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高,也不随传导距离的延长而衰减,称为全或无现象阈电位:在一段膜上能够诱发去极化和Na+通道开放之间出现再生性循环的膜内去极化的临界值,称为阈电位,这是用膜本身去极化的临界值来描述动作电位产生阈强度(阈值):指能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

它能近似地反映组织奋性高低。

阈值愈小,该组织兴奋性愈高;反之,阈值愈大,则兴奋性愈低。

兴奋-收缩耦联:指在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的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中介性过程把二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就叫做兴奋-•收缩耦联。

初长度:前负荷使肌肉在收缩前就处于某种被拉长的状态,使其具有一定的长度,称为初长度。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称为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的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称为等张收缩。

生理学的名词解释

生理学的名词解释

生理学的名词解释生理学的意思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研究生物功能活动的生物学学科,包括,个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层次的生理活动研究,以及实验生理学、分子生理学和系统生理学等。

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生理学是研究活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

活机体包括最简单的微生物到最复杂的人体。

生理学造句欣赏1 人的大脑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是所有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承认的。

如果人的大脑的潜力都能充分发挥的话,每一个大脑都能装相当于上亿册书的图书馆这样的知识量。

大家都应该坚信,自己能够掌握许多知识,能够谈成一个有丰富知识的人。

2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

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奖。

3 在有机物和机器的混合物中,生理学总是略胜一筹。

4 本文试图在前人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医学各方面的知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写作自疗这个课题进行尝试性的研究。

5 他对生理学发展的新贡献获得高度赞赏.6 一些运动生理学家的答案并非如你所想。

7 动物生理学家对这一感觉系统进行了完善的解剖研究。

8 这是张卡通图画,实际上描绘了一个由生理学家,所做过的经典实验,出于某种原因,他们切开一只狗的大脑,对不同的大脑区域进行电击。

9 出汗是那些看似简单的生理机能之一,但生理学家仍然没有充分理解它,至少在为什么性别会影响出汗这个问题上。

10 应用电生理学技术结合行为学方法,探查了大鼠在明暗分辨学习后额叶皮层的突触效能变化。

11 其中就业培训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疾病的性质和声学原理。

12 萨尔斯顿爵士于202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3 首先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肌肉疲劳和精神疲劳,研究了驾驶疲劳的生理学机理。

医学基础知识是指什么意思

医学基础知识是指什么意思

医学基础知识是指什么意思医学基础知识是指医学领域中的基础概念、原理和技能,是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内容,是医学实践和后续专业学习的基础。

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学教育的基石,对于医务人员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医务人员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有深入的理解,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医学基础知识的内容解剖学解剖学是研究动植物体内部结构的学科,包括人体解剖学和动物解剖学。

掌握解剖学知识可以帮助医务人员理解人体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帮助。

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机能活动的学科,包括人体生理学和动物生理学。

掌握生理学知识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人体各系统的功能与调节机制,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认识。

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学科,包括病理生物学、病理化学等分支。

掌握病理学知识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疾病的病理机制,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效应的学科,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

掌握药理学知识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合理使用药物,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

总结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知识,是医学实践和后续专业学习的基础。

通过学习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知识,医务人员可以深入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疾病的病理机制和药物的作用机制,提高临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医学基础知识对于医务人员而言至关重要。

医学基础知识问答

医学基础知识问答

医学基础知识问答1. 什么是医学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是指医学领域中的基础概念、原理和理论,涵盖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基础内容。

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对于从事或学习医学相关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 为什么要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学习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学专业的入门基础,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临床医学。

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学实践的基石,对于医学生、医生以及其他医疗从业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3. 医学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医学基础知识涵盖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解剖学:研究人体结构的学科,包括人体器官、组织、系统等的形态和结构。

- 生理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学科,包括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

- 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和功能学改变的学科,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

- 药理学:研究药物的性质、作用和用途的学科,包括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方面的知识。

-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学科,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特性和相关疾病的知识。

- 免疫学:研究机体抵御外来物质和细胞的学科,了解免疫系统的机制和免疫相关疾病的知识。

4. 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是什么?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对于医学生和医生来说至关重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提供学科基础:医学基础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医学领域其他学科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应用其他医学知识。

- 临床应用:医学基础知识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它能够帮助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患者的情况,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 错误预防: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医生提前预知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避免因为对基础知识不熟悉而导致的错误。

- 进一步学习: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学学习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深入学习和研究医学领域更高级的知识。

5. 如何学好医学基础知识?学好医学基础知识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时间,以下是几点学习建议:- 制定学习计划: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分配每个学科的学习时间,并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医学基础知识是指哪些内容

医学基础知识是指哪些内容

医学基础知识是指哪些内容在医学领域中,医学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为医学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医学基础知识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物学等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方面逐一进行介绍:1. 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科学,包括人体各个器官、组织、血管、神经等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医学生必须通过学习人体解剖学来了解人体的组成和结构,从而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基础。

2. 生理学生理学研究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功能和调节。

通过学习生理学,医学生可以了解人体各系统的正常功能,有助于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3.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物质及其代谢活动的科学,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等在生物体内的结构和功能。

医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化学可以了解人体的代谢过程、药物作用机制等内容。

4. 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病因、病理生理、病理改变和诊断等内容。

医学生通过学习病理学可以了解各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5. 药物学药物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制备、药效及药用规律的科学,包括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等内容。

医学生通过学习药物学可以了解各种药物的特点和应用,合理使用药物来治疗疾病。

综上所述,医学基础知识涵盖了人体结构、功能、代谢、病理以及药物等方面内容。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从业者至关重要,它们为医生日常的诊断、治疗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在医学领域,不仅需掌握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作为支持,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解决健康问题。

基础医学基本知识

基础医学基本知识

基础医学基本知识基础医学是医学科学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人体结构、功能、生理和病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了解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对于学习医学专业、从事医学研究以及提高自身健康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体结构人体结构是指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

人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个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二、人体功能人体功能是指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在生命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人体功能包括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排泄、内分泌、免疫和神经系统等方面。

三、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生理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理学的研究对于理解人体健康和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四、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疾病的原因、机制、表现和诊断。

了解病理学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疾病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五、解剖学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形态、位置、结构和功能。

解剖学的研究对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六、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药物毒性以及药物与疾病的相互关系。

了解药理学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合理用药、避免药物副作用。

七、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态、遗传、变异以及微生物与人类、动物、植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预防传染病、提高食品卫生水平。

通过学习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生理和病理等方面的基本规律,为学习医学专业、从事医学研究以及提高自身健康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八、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过程和化学反应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途径。

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活动的化学基础,对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名词解释-感觉器官的功能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名词解释-感觉器官的功能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名词解释-感觉器官的功能我们对医学基础知识里生理学各章节涉及到的重要名词解释进行整理,今天我们总结感觉器官的功能这一章节的名词解释,具体内容如下:感受器: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感觉器官:由感受细胞连同它们的附属结构组成的复杂器官。

感受器的编码作用:感受器在把外界刺激转换为动作电位时,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称为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感受器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式的刺激转变成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这种作用称为换能作用。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近点:眼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称为近点。

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当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一个感受器时,感觉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会逐渐降低,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近视:多数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屈光性近视),致使远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以致视网膜上物像模糊,视远物不清,其近点比正常人近。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轴性远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太弱(屈光性远视),致使远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以致视网膜上物像模糊。

患者看远物时就需使用自己的调节能力,其近点比正常人远,视近物能力下降,称为远视。

暗适应:人长时间处于光亮环境中而突然进入暗处时,最初看不见任何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了暗处的视力,这种现象称为暗适应。

明适应:人长时间处于暗处而突然进入明亮处时,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光亮,也不能看清物体,稍待片刻后才能恢复视觉,这种现象称为明适应。

听阈: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中每一种频率都有一个刚好能引起听觉的最小振动强度,称为听阈。

医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医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医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医学基础知识是指医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则。

以下
是医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
1. 解剖学: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结构的科学,包括人体器官、组织、细胞等的形态结构与相互关系。

2. 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人体器官
与组织的功能、调节机制以及各种生理过程。

3. 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包括
疾病的病理变化、病因、发病机制等。

4.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与
生物体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5.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结构、生活性以及与人体的关系。

6. 免疫学: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对抗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科学,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反应机制以及免疫调节等。

7. 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对人体生理机制的影响
以及与疾病相关的生理变化的科学。

8. 影像学:影像学是使用各种影像设备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结
构和功能的科学,包括X光、CT、MRI等。

9. 统计学:统计学在医学中被广泛应用,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治疗效果等。

10. 法医学:法医学是研究应用医学知识解决法律问题的科学,包括尸体检验、痕迹鉴定、精神鉴定等。

这些是医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对于医学专业人士来说,了
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诸论1.兴奋性:生理学中将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2.刺激:能使细胞或机体发生反应的一些环境因素的变化称为刺激。

3.兴奋:细胞功能变化由弱变强的过程称为兴奋。

4.抑制:细胞功能变化由强变弱的过程称为抑制。

5.阈值:是指使细胞膜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和时间的总和。

6.阈刺激:能使组织细胞发生变化的最小刺激称为阈刺激。

7.内环境: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细胞周围的液体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8.反应:活组织接受刺激后发生的功能改变。

9.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10.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主要的一种调节方式。

11.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

12.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13.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14.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形式较固定及较低级的反射活动。

15.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数量无限,是一种高级的反射活动。

16.反馈: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17.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后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18.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称为负反馈。

(二)细胞基本功能1.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刺激,可触发其发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3.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时,要使膜去极化是最小的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4.局部电位:由于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和少量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的主动反应叠加尔形成的。

5.终板电位:在神经-肌接头处,由于ACH与受体接合,使终板膜上钠离子内流大于钾离子外流尔形成的去极化电位。

6.局部电流: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动作电位的发生部位分邻近部产生的电流,称为局部电流。

7.极化:通常将平稳的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

8.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称为去极化。

9.反极化: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如进一步变为正值,称为反极化。

10.复极化:质膜去极化后,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11.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或状态称为超极化。

12.兴奋-收缩耦联:将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性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

13.等长收缩:收缩时,肌肉只有张力的增加而长度保持不变。

14.等张收缩:收缩时,肌肉只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

15.单收缩:当骨骼肌复制一次短促刺激时,可发生一次动作电位,随后出现一次收缩和舒张,这种形式的收缩称为单收缩。

16.不完全强直收缩:如果刺激频率较低,使后一次收缩落在了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这个过程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

17.完全强直收缩:如果刺激频率较高,使后一次收缩落在了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这个过程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18.调定点:指自动控制系统所设定的一个工作点,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只能在这个设定的工作点附近的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变动。

(三)血液1.红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家偶偶血细胞比容。

2.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哄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沉降速度。

3.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动的固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液体状态的过程,其实质是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的过程。

4.红细胞叠连:在某些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等,哄细胞彼此能较快地以凹面相贴,称为红细胞叠连。

5.红细胞凝集:红细胞凝集成簇的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实质是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和相应的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6.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四)血液循环1.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2.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每搏量。

3.射血分数:博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4.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分输出量。

简称心输出量。

5.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6.心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7.工作细胞:普通的心肌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具有稳定的静息电位,主要执行收缩功能,称为工作细胞。

8.自律细胞:特殊心肌细胞(窦房结细胞和蒲肯野细胞)组成心内特殊传到系统,这类细胞大多没有稳定的静息电位,并可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称为自律细胞。

9.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根据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去极相速度的快慢及其不同产生机制,可将心肌细胞分成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

前者包括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和蒲肯野细胞等;后者包括窦房结细胞和房室结细胞等。

10.期间收缩: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前,心室受到一次外来刺激,则可提前产生一次收缩,称为期间收缩。

11.代偿性间歇:在一次期间收缩之后,伴有一次比较大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性间歇12.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称为血流量,也称为容积速度。

13.血压:流动中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

14.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指心跳停止、血流暂停,循环系统各段血管的压力很快取得平衡,此时循环系统各处所测压力相同,这一压力数值即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15.收缩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此时的动脉血液指称为收缩压。

16.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17.脉搏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

18.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

19.中央静脉压: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央静脉压。

20.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21.有效率过压:促进液体滤过的力量和重吸收的力量之差,称为有效滤过压。

(五)呼吸生理1.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外呼吸:肺毛细血管血液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3.内呼吸: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4.肺牵张反射:即由肺扩张或肺萎陷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吸气兴奋的反射。

5.呼吸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元群称为呼吸中枢。

量称为Hb氧容量,即血氧6.氧容量:在1000ml血液中,Hb所能接合的最大O2容量。

量称为Hb氧含量,即血氧含量。

7.氧含量:在1000ml血液中,Hb实际结合的O28.血饱和度:Hb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为Hb氧饱和度,即血饱和度。

9.氧解离曲线:是表示血液PO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210.比顺应性:单位肺容量的顺应顺。

11.用力呼吸量: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吸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12.V/O比值: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和每分钟肺血流量(Q)之间的比值。

13.P50:使Hb氧饱和度达到50%时的氧分压。

(六)消化和吸收1.消化: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称可吸收的小分子的过程。

2.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通过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由胃黏液和碳酸氢盐共同构成的抗胃黏膜损伤的屏障4.胃粘膜屏障:由胃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和相邻细胞之间存在的紧密连接构成的,对胃黏膜起保护作用的屏障。

5.胃排空:指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6.分节运动:一种以肠壁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

7.容受性舒张: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咽和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体和胃底肌肉的舒张。

(七)能量代谢与体温1.能量代谢:生理学中通常将深谷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2.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人体处于清醒而又非常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的能量代谢。

3.基础代谢率:指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1.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正常人的为125ml/min。

2.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正常成年人为19%。

3.有效滤过压:是指促进超滤的动力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

其压力高低决定于三种力的大小,即率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静脉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4.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并非通过改变有效滤过压,而是改变滤过平衡点。

从肾小球滤过率和红细胞比容可计算肾血浆流血。

5.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

6.肾糖阈:当血糖浓度达180mg/100ml(血液)时,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葡萄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7.球-管平衡:近端小管对溶液(特别是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随肾小球滤过率变化而改变,即当肾小球滤过率增大时,近端小管对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也增大,反之减小,这种现象称为球-管平衡。

8.水利尿: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而引起尿量增加的现象。

9.渗透压利尿:由于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升高,妨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而引起尿量增加。

10.浓缩尿:尿液渗透压>血液渗透压,表现为浓缩尿,又称高渗尿。

11.稀释尿:尿液渗透压<血液渗透压,表现为低渗尿,又称低渗尿。

12.清除率:两肾在1min之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出去。

这个被完全清除了的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称为该物质的清除率。

13.尿滞留:如果支配膀胱的传出神经(盆N)或骶段脊髓受损,排尿反射也不能发生,膀胱变得松弛扩张,大量尿液滞留在膀胱内,导致尿滞留。

14.尿失禁:若高位脊髓受损,骶部排尿中枢的活动不能得到高位中枢的控制,虽然脊髓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完好,此时可出现尿失禁。

(九)感觉器官生理1.感受器:是指分布于体表的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or装置。

2.感受器官:机体内一些机构和功能上都高度分化的感受细胞连同它们的附属结构,就构成了复杂的感觉器官。

3.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屈光性近视)。

故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

因而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像。

4.远视: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轴性远视)或折光系统的遮光能力太弱(屈光性远视)所致,故来自远物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因而不能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