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

合集下载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历史地位及艺术特点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历史地位及艺术特点

当代音乐2018年第2期MODERN MUSIC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历史地位及艺术特点陈柏全[摘 要]舒伯特一生共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其中,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占有重要的地位㊂它是作曲家对艺术歌曲毕生孜孜不倦追求的最高成果㊂它的出现为浪漫派声乐套曲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使声乐套曲成为艺术歌曲中一种重要的大型体裁㊂这部作品无论从作品风格㊁创作技法还是演奏技巧等方面来说,都是一部经典之作㊂[关键词]美丽的磨坊女;舒伯特;音乐;艺术特征[中图分类号]J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2-0090-03[收稿日期]2017-11-05[作者简介]陈柏全(1983 ),男,广东普宁人,硕士,星海音乐学院讲师㊂(广州 510006)一㊁‘美丽的磨坊女“的音乐史地位歌曲之王”弗兰茨㊃舒伯特(Franz Schubert)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其中1823年创作的‘美丽的磨坊女“(Die schöne Müllerin )D795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这部采用威廉㊃缪勒(Wilhelm Müller)的诗歌谱曲的声乐套曲,其创作技巧㊁思想深度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都堪称一座伟大的丰碑㊂在此之后,声乐套曲这种艺术形式成了大量作曲家涉猎的体裁,如德国的舒曼㊁勃拉姆斯㊁马勒㊁理查㊃斯特劳斯等,法国的德彪西㊁拉威尔等,都从中得到鼓舞,创作出优秀声乐套曲㊂在衡量一个作品能否成为作曲家的代表作时,大型的曲式结构是一个重要的标准㊂在舒伯特短短的31年生命里,由于他对艺术歌曲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直到27岁的 晚年”才创作出‘美丽的磨坊女“这部大型的声乐套曲,‘冬之旅“(Winterreise )D911更是在作曲家逝世前一年才诞生㊂与这两部大型的声乐套曲相比较,舒伯特其他的艺术歌曲虽然精致,但只能当成是小品,所表达的思想深度远不能与之相比㊂在现实的演出中,除了这两部套曲和‘天鹅之歌“(Schwanengesang )D957(‘天鹅之歌“并非正式的套曲,而是由14首歌组成的歌集),很少有整场演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会㊂音乐作为作曲方式的浪漫主义体验显示的浪漫主义音乐也许最早应从约1814年或1815年起在弗兰兹㊃舒伯特身上具体地领会㊂”[1]‘美丽的磨坊女“这部套曲作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代表作,浪漫主义的特征在它身上得到完整和重要的体现㊂ 晚年”的舒伯特,贫困和疾病始终折磨着他㊂他从未有过艺术赞助人,没有稳定的职位,也不曾有过真正的爱情㊂他的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和对美好的渴望㊂ 在他的小世界里,舒伯特入迷于作曲 待在家里禁食14天㊂ 这些天里,舒伯特忙于弦乐八重奏op.166,以及‘美丽的磨坊姑娘“里的艺术歌曲㊂艺术在强调和最深的浪漫主义意义上起反世界的功能㊂”[2]在这部套曲中,小溪㊁磨坊㊁森林都被拟人化了,它们是主人公情感的寄托和表达者,它们是和主人公一同思维㊁一同歌唱的㊂而那位天真的磨工,曾满怀热情地追寻爱情,却最终堕入失恋的苦潭且最终为情而亡,这便是舒伯特现实世界最真实的写照,舒伯特的这种心境,在他内心早已酝酿,直至发现了缪勒的诗集,才一发不可收拾地借助音乐把情感宣泄出来㊂ 我们通常把艺术歌曲和浪漫主义歌剧这些声乐的新形式看作是整个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㊂”[3]在这部套曲中,诗歌与音乐达到了完美的平衡㊂音乐的进行与歌词的情节发展和意境及诗歌的韵律是紧密结合的,但却不只是单纯地为诗歌配乐,我们在感受这部伟大的声乐套曲时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音乐折射出的意境远远大于诗歌所提供的㊂李斯特曾把套曲中的7首改编成钢琴曲,这7首改编曲尽管没有歌词,却仍称得上是音乐的精品㊂由此我们能看出,‘美丽的磨坊女“不仅是舒伯特音乐的代表作,也当之无愧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典范㊂9二㊁‘美丽的磨坊女“的诗歌与音乐特点这是舒伯特音乐世界的一个重要时刻 当他意外地发现了年轻的普鲁士诗人威廉㊃缪勒的诗集㊂”(It was a fateful encounter for the world of music when Franz Schubert first discovered the poetry of the young Prussian writer Wilhelm Müller.)[4]据记载,1823年5月某日,舒伯特去拜访同学贝涅迪克㊃朗㊃哈廷格(Benedikt Rand Hartinger),在等他时顺手翻阅一本诗集,这便是缪勒的‘旅行中的吹号角者“,他马上被诗集中‘美丽的磨坊女“优美的诗句深深吸引,迫不及待就把诗集带回谱曲,第二天便把前几首谱好并演唱给贝涅迪克㊃朗㊃哈廷格听㊂诗集本身共有25首,舒伯特谱曲时删掉了其中5首㊂其余20首在谱曲时只在个别诗篇做细微修改㊂全曲的感觉是清新的㊁活泼动人的㊂诗集出版时,缪勒在附加标题写着 在冬天阅读”(To read in the winter)[5]㊂然而从音乐的感受上来讲,笔者感觉应该是 在春天阅读”㊂从磨工朝气蓬勃地去流浪,到爱上美丽的磨坊姑娘,再到猎人出现,破灭了磨工的爱情,到磨工安睡于小溪中,始终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景象㊂即使在最后磨工为情而亡时,也是有小溪潺潺的流水和美丽的大自然做伴㊂音乐始终美好温暖,与‘冬之旅“截然不同㊂关于乐曲的划分,有的版本把第一首‘流浪“至第11首‘属于我“划为第一部分,剩下的9首曲为第二部分㊂理由是 第一阶段是充满着愉快希望的时期,第二阶段的曲调已经是另一种了,那是怀疑,妒忌和伤感”[6], 而有的版本是这么划分的:从第一首‘流浪“至第13首‘绿丝带“是第一部分,剩下的7首曲是第二部分”[7]㊂笔者支持第二种观点,把第12首‘暂停“和第13首‘绿丝带“划入第一阶段,这两首曲子的色调仍是明亮的,特别是第13首‘绿丝带“,音乐表现出来的气氛是多么温暖㊂从调性和音乐对比也可支持这个观点(下文有详细阐述)㊂还有一个现象(也许是巧合):7∶13(0.538)比9∶11(0.818)更接近于完美的黄金分割点0.618㊂套曲的20首歌曲中,没有旋律的重复,每一首歌都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情感, 在内心的世界里,没有一个瞬间与另一个是相同的’,Richard Capell对‘冬之旅“是这样评论的,这个评论对于‘美丽的磨坊女“也是适用的”( In the life of the mind,no one moment is exactly like any other’,Richard Capell observed of Winterreise,and the same is true of the first Müller-cycle)[8]㊂然而,要把这20首情感各不相同的歌曲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大的诗篇,作曲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调性安排这一点上就能看出㊂套曲各首的原调性如下:序号曲目调号序号曲目调号1流浪降B大调11属于我D大调2向何方G大调12暂停降B大调3止步C大调13绿丝带降B大调4感谢小溪G大调14猎人c小调5稍息a小调15嫉妒与矜持g小调6疑虑B大调16可爱的颜色b小调7焦急A大调17可恨的颜色B大调转b小调8早安C大调18凋零的花e小调9磨工的花A大调19磨工与小溪g小调转G大调10泪雨A大调20小溪的摇篮曲E大调 从这表中,我们看出,乐曲是从欢快㊁意气风发的降B大调开始的,到第12㊁13首又回归到降B大调㊂乐曲第一部分的基调就是降B大调描绘出来的㊂降B大调是一个明显带有幸福感的㊁意气风发的调性,比如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就是降B大调,威尔第的‘阿依达“中的进行曲也是由开始的G大调转到降B大调㊂除第5首‘稍息“是a小调外,第一部分都是用大调写成的,而在第二部分,基本是用小调写作的,只在最后一首进入E大调㊂这让我联想到巴洛克时期常用的皮卡迪三度的音乐风格,小调乐曲结束在大调和弦上㊂大和弦的结尾让音乐骤然温暖起来,让人有宛如升入天国的超脱㊂作曲家在创作‘美丽的磨坊女“时精神和思想仍是带有美好幻想性的,这一年是他刚刚感染上梅毒,虽然也经历了痛苦的治疗,但应该说,他对身体的恢复并没有绝望,对未来仍充满美好幻想㊂他在1823年11月30日致舒贝尔的信中写到 我的病情(感谢上帝)目前似乎已稳定下来”[9]㊂(下转94页)19陈柏全: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历史地位及艺术特点在标题的提示下带着每个人特有的想象力去感受这首作品㊂由此看来,标题音乐在理查德看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㊂结 语当时的人一定不会猜到理查德在现代的声名有多么显赫,‘蒂尔的恶作剧“这部作品虽然在音乐描绘蒂尔正在被绞死的画面中不断推向最高潮时结束,但理查德为这个干净的结尾做足了铺垫㊂在尾声的前夕,音乐让人感觉终结的那一刻永远不会来临,即使最后的结尾戛然位置,也并不意味着蒂尔真的在这场冲突中死了,蒂尔复杂又不谙世事的精神是永远不会消亡的,作者给人留下了一个象征性的结局,同时又给予听众无数故事后续的遐想㊂这其实跟理查德本人及他的音乐很像,运用新颖的配器法和长远的眼光,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戏剧冲突与非同凡响的音响色彩,将理性的文字与感性的音乐融为一体㊂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包括他在内的交响诗作曲家们预测到的是许多年以后音乐发展的趋势㊂这些作品存在于世的时候或许鲜有赏识,更多的甚至是批判与否认,可当人们拥有了新的看法和世界观后再反观他们的作品,便能看到作曲家们前卫的创作思维和对音乐大胆的探索,打破传统体裁和方式,领略到浪漫主义特有的作曲理念㊂[参考文献][1]维基百科词条:Till Eulenspiegel[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3]菲尔㊃G.古尔丁.古典作曲家排行榜[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4]谱例来源:(责任编辑:崔晓光)(上接91页) 当第一首‘流浪“用降B大调渲染出套曲的开场白后,第二首便用远关系转调转至G大调,紧接着从第2至第5首都是近关系的调性,而在情节上刚好是相连的 磨工沿着小溪来到磨坊,爱上了美丽的磨坊姑娘㊂从第6至第11是第二阶段,我们发现,在一连串的升号调中,突然安插进来的C大调第8首,多么令人陶醉(贝多芬的‘黎明奏鸣曲“就是C大调)㊂这是在春天的早晨,在优美的田园风光里,磨工表达出他纯洁的爱情,仿佛是磨工在为第7首焦急心情下的粗鲁表现做诚挚的道歉㊂紧接着情节继续发展,到第11首达到高潮,磨工在情迷意乱中幻想着美丽的磨坊女已经属于他㊂然而这毕竟是幻想,紧接着的两首降B大调乐曲深刻地描写了磨工真挚的内心㊁纯真的爱情,却由于羞涩和谦逊,只能默默地看着那墙上高挂的绿丝带把磨坊女深深思念,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同情的动人画面啊!突然间,令人憎恨的猎人便以c小调出现了,这时的猎人c小调是多么刺耳,他是多么粗野,与第8首令人心醉的C大调的磨工形象是多么鲜明的对比㊂第15首g小调翻滚的小溪和第2首G大调潺潺的小溪又是鲜明的对比㊂第16㊁17和第6首也是鲜明对比㊂第18~20首从e 小调到E大调是一个思想和情感上的升华和超脱㊂为了适应不同声部演唱的需要,这部套曲被多次移调,移调版本各有不同㊂移调后,乐曲的色彩必将会产生变化㊂然而无论采用哪一个移调版本演唱,对原始版本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作曲家在创作时的基调要了解并掌握㊂[参考文献][1][德]汉斯㊃亨利希㊃埃格布雷特.西方音乐[M].刘经树译.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523.[2][德]汉斯㊃亨利希㊃埃格布雷特.西方音乐[M].刘经树译.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561.[3][美]保罗㊃亨利㊃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9:655.[4]Susan Youens.Die Schöne Müllerin[M].New York: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1992:1. [5]Susan Youens.Die Schöne Müllerin[M].New York: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1992:31. [6][苏]加拉茨卡娅.舒伯特的歌曲[M].王汶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31.[7]陈明律.美丽的磨坊少女演唱㊁伴奏之诠释[M].台湾:全音乐谱出版社,1985:36.[8]Susan Youens.Die Schöne Müllerin[M].New York: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1992:72. [9][英]佩基㊃伍德福特.舒伯特[M].黄正乔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142.(责任编辑:李 璐)49当代音乐㊃2018年第2期。

浅谈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磨坊女》的钢琴伴奏及音乐表现意义

浅谈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磨坊女》的钢琴伴奏及音乐表现意义

收 稿 日期 :20 —1 0 9 0—1 0 作 者 简 介 :马轶婕 ( 90一 , , 1 8 ) 女 内蒙古集宁市人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助教 。
5 6
谱例 I





、_ 二■ '二 ’, _ =

’二 二一/ ’ ● ! _
I k
’ r ●矿 - 一
浅谈 舒 伯特 声 乐 套 曲《 丽 磨 坊 女》 美 的钢 琴 伴 奏及 音乐 表 现 意 义
马 轶 婕
( 内蒙 古 大 学 艺 术 学 院 , 蒙古 呼 和 浩 特 0 0 1 ) 内 1 0 0
摘 要 : 舒伯特将钢琴伴奏提高到了与声乐演唱同等重要的地位。套 曲《 美丽磨坊 女》 的钢琴伴奏的设计 与强调 诗
歌 曲所 写 的 钢 琴 伴 奏 比他 的 钢 琴 独 奏 作 品更 令 人
磨 工 的情 敌 。本文对 这 首套 曲不 同钢 琴伴 奏 织体
表 现音 乐 的内容 与音乐 形象作 一 阐述 。 1 .流 水 般 形 象 的 塑 造
舒 伯特 用 钢 琴 伴 奏 来 表 现 流 水 般 的 音 乐 形 象, 进一 步揭 示 出歌词 中所表 达 的情 感 。例 如 : 第
如 果 将 世 界 音 乐 的 全 部 历 史 比作 浩 瀚 的 大 海 , 么每一个 新 时期 、 那 新学 派 的先 驱人 物对 当时 音 乐风 格 、 乐语 言独 到 的见解 与创 新 , 音 就是 构 成 艺 术海 洋 的一 朵 朵浪花 。经 由作 曲家 的创新 后 所 产 生 的作 品更 具 生命 力 , 最 有 可 能 作 为 某 个 时 也
象 : 曲的主 人公—— 青 年磨工 ; 曲的拟 人 化配 套 套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Die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Die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Die schone Müllerin)赏析 《美丽的磨坊⼥》是舒伯特从德国浪漫主义诗⼈缪勒的同名长诗⾥,选出其中⼆⼗⾸谱写成的声乐套曲。

作于 1823 年。

舒伯特著名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是浪漫主义题材声乐套曲的典范。

它不仅是舒伯特⾃⼰的经历和内⼼真实情感的写照,更是他对艺术歌曲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的更⾼形式上的成果,对这⼀体裁的形成起了重要作⽤。

长诗所描述的主⼈公是⼀个朝⽓蓬勃满怀幻想⾛向⽣活旅程的青年。

在孤独流浪中,他被雇为磨⼯,并深深地爱上了磨坊主⼈的⼥⼉。

但是,他的忠诚并没有打动磨坊主⼥⼉的⼼,她却爱上了⼀个猎⼈。

爱情的不幸使青年磨⼯陷⼊极度的悲观和苦闷之中,最后他投进清澈的河⽔,到⽔底去寻找慰藉。

这部具有鲜明抒情风格的套曲,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强烈的戏剧性,它反映了当时在奥地利反动统治下的⼩资产阶级知识分⼦的郁闷、悲愤和对于光明幸福的热切期望,在⼀定程度上反映了⼗九世纪欧洲封建复辟时期的社会现实。

同时,这部套曲也表达了作者对⾃⼰的命运和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怨恨。

套曲中除了青年磨⼯(第⼀⼈称)的形象之外,还有辅助的形象。

⼀个是⼈格化了的⼩河,它是主⼈公的忠实朋友、伴侣和唯⼀的安慰者;另⼀个是主⼈公的情敌——猎⼈。

它们都是在钢琴伴奏中加以体现的。

故事的结局是不幸的,但是整个套曲的情绪却是明朗、抒情的。

这说明当时舒伯特虽然处在苦闷、彷徨和悲观失望中,但他对⽣活却仍抱有幻想、充满希望。

他认为“悲痛使⼈的辨别能⼒敏锐起来,使⼈们的精神坚强起来”(1824 年 3 ⽉ 25 ⽇⽇记),“我的⾳乐作品是从我对⾳乐的理解和对痛苦的理解中产⽣的,⽽那些从痛苦中产⽣的作品,将为世⼈带来幸福”(1824 年 3 ⽉ 22 ⽇⽇记)。

《美丽的磨坊⼥》这部声乐套曲在创作思想上和作曲家所追求的理想是⼀致的。

歌词 1.流浪 流⽔是我们的好榜样,流⽔是我们的好榜样, 它们⽇⽇夜夜在奔流,不停奔流向远⽅, 学流⽔好榜样,好榜样。

舒伯特的《美丽的磨坊女》

舒伯特的《美丽的磨坊女》

浅谈舒伯特的《美丽的磨坊女》摘要: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音乐进入浪漫主义时期,舒伯特也是这一时期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为人们研究浪漫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本人以他的《美丽的磨坊女》为例,从创作背景、作品、分析、音乐表现意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并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

关键词:舒伯特浪漫主义美丽的磨坊女一、创作背景:浪漫主义形成于18世纪味,19世纪初的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时期,而音乐的浪漫主义是以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和德国作曲家威伯的歌剧为形成标志的,约在19世纪20年代。

浪漫主义音乐具有自己的一些风格特点,它侧重于个人感情的表现,重视音乐和其它艺术的结合,吸收民间音乐的特点等。

舒伯特生在一个特殊的时代,社会的动荡,使他的创作生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他一直生活在城市的阴霾中,1817年他定居在维也纳后,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

生活的贫困,没有影响到他创作的激情,但就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环境,造成了他的作品风格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所有的作品,即是快乐的,也摆脱不了忧郁的色彩,正如《美丽的磨坊女》,它是根据奥地利诗人威廉·缪勒的同名组诗谱写而成,他描写了一位青年的磨工爱上了磨坊主那唯一的美丽的女儿,他想尽了所有的办法来表达自己的爱情,然而从森林中来了一个猎人,他夺走了姑娘的爱情,失恋的青年磨工悲痛欲绝:最后跳了河,让自己那痛苦的灵魂在碧绿的波浪中安息。

在这首声乐套曲中前一部分是快乐的爱情,而后一部分描写了青年的绝望和痛不欲生,正是舒伯特作品中快乐与忧郁的表现,这也正是构成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重要的风格特点。

二、作品分析:《美丽的磨坊女》这一声乐套曲是由二十首曲子组成,除了第一首和最后一首外,都是磨工的自述,套曲主要是刻画了三个形象:l、主人公——年青的磨工,2、主配角——被拟人化的小河, 3、猎入一一青年磨工的情敌,这首套曲中各个形象的刻画,并非象其它作曲家的作品。

靠单旋律的色彩来表现,而这首套曲中的形象刻画是通过钢琴伴奏模仿的,这首套曲的钢琴伴奏不仅刻画了人物,更充分的利用各种音型来表现主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试析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

试析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

摘要《美丽的磨坊女》是由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彼得·舒伯特根据德国诗人威廉·缪勒《一个林中漫游号手的遗诗》中的20首诗篇所创作的一部声乐套曲,它是艺术歌曲历史上的一块里程碑,这部作品反映了作曲家的真实情感和艺术特色。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也被认为是最后的古典音乐大师,称为“歌曲之王”。

《美丽的磨坊女》不仅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内心的真实感受,是艺术歌曲和持久的爱的追求一种更高的结果。

本文力求全面深入地理解整个声乐套曲作品的艺术特色,从中挖掘出套曲中所蕴藏的独特意境、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以期达到对声乐套曲这种艺术形式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感性的认识。

关键词: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艺术特色ABSTRACT"Beautiful Mill Girl" is based on the German poet Wilhelm Muller • "A forest roaming trumpeter's Posthumous Poems" in the 20 poems composed by the Austrian composer Franz Schubert • Peter • a vocal divertimento it is a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art songs, this work reflects the true emotion and artistic features composers. Schubert is representative of early romanticism, it is considered the last great masters of classical music, one, known as the "king of songs." "Beautiful Mill Girl" is not only his own experience and inner reflection of real emotion, but the outcome is a higher form of art songs of love and dedication to pursue. This article seeks to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entire song cycle work, dig out the hidden divertimento unique mood, emotional depth and ideological content of the song cycle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art form is more intuitive, vivid and emotional understanding . Keywords: Schubert;vocal Divertimento;"beautiful mill girls" ;artistic features;目录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和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现状………………………………………………………………………..1.3 研究方法………………………………………………………………………..2 创作背景与特色2.1 创作背景………………………………………………………………………...2.2 创作特色………………………………………………………………………...3 风格特点3.1 音乐风格特点…………………………………………………………………...3.2 演唱风格特点…………………………………………………………………...3.3 伴奏风格特点…………………………………………………………………...4 美学价值4.1 内在美学价值…………………………………………………………………...4.2 外在美学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绪论1.1研究背景舒伯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他的艺术歌曲旋律优美,意境深远,是诗歌和音乐的完美结合。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磨坊女》中钢琴伴奏特色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磨坊女》中钢琴伴奏特色

伴 奏 采 用 了走 动 的规 律 音 型 . 同 时 为 了 有 种 奇 特 的 方式 , 右 手 用 一连 串 十 六 分 音 符 持 续 表 现 出来 . 引 出 了 套 曲 中 一 个 最 重
中. 为了模仿消 息缓缓流 淌的水声 . 钢 琴
场景. 同时 . 为 了随 时 根 据 场 景 的 需 要 表
现 出音 色的 变 化 。 钢 琴 伴 奏 的 织 体 处 在 不
断 的 变化 中 .或 流 畅 的 表 现 小溪 的流 动 . 或沉 重 的和 弦 , 或丰 富的 和 声 转 换 为 了 把 人 物 情 绪 和 心 理 活 动 变 化 的地 方 表 现 出来, 运 用 了调 性 的 变化 整 个 套 曲具 有 以 下 艺 术特 点 : 运 用 诗意 与 自 己 的创 作 灵
的 中间 , 为了突显情绪 的不同 , 曲 调 上 有
中. 钢 琴伴奏 对于 “ 小溪 ” 的描 写 . 通 过 琶
音 音 型 与 四 小 节 乐 汇 局 部 大 小 调 转 换 以 及主音的忽略. 成 了该 套 曲的 身 份 识 别 标 志。 在套曲中, 随着情节的发展 , 钢 琴 伴 奏 不 断 变 化 音 乐 背景 . 犹 如 舞 台 中不 断 变 化
十分形象 , 不仅成 功的塑造 了小溪 . 还 把
变化 中 。 并 且 加 上 和 弦 的大 调 式 、 干 脆 的 断奏、 柔和 连 贯 的织 体 、 流 动 的旋 律 . 钢 琴
小溪 贯 穿在 全 曲中 并 且 为 了 渲 染气 氛 和
刻 画主 人 公 心 境 . 着 力描 绘 了故 事 发 生 的
化 成 了乐 曲 内容 变 化 的 依 据 舒 伯 特将 小 河描写成磨工可以倾诉的同伴 . 用 音 乐 的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摘要】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丽形象,通过主人公的形象描写、情感表达、声音特点、音乐风格和表演特点,展现出她独特的魅力和风采。

主人公的形象描写充满着浪漫和悠然的气息,情感表达充满着深情与温柔,声音特点清澈动听,音乐风格优美动人,表演特点充满了戏剧性和感染力。

整个音乐形象深入人心,让人沉浸其中。

声乐套曲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主人公所传达的每一个情感。

主人公的音乐形象是如此令人难忘,让人陶醉其中。

【关键词】声乐套曲, 美丽的磨坊女, 主人公, 音乐形象, 形象描写, 情感表达, 声音特点, 音乐风格, 表演特点, 音乐形象深入人心, 声乐套曲演绎得淋漓尽致1. 引言1.1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才华的角色。

在这个套曲中,主人公的形象描写十分生动逼真,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物。

主人公的情感表达非常丰富多彩,能够准确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感情。

主人公的声音特点独特而动听,充满了魅力和感染力。

主人公的音乐风格也十分独特,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和回味。

主人公的表演特点更是独具一格,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主人公的音乐形象深入人心,让人们无法抗拒他的魅力和魔力。

他演绎声乐套曲的精湛技艺和情感表达能力,让整个套曲更加生动动人,犹如一场视听盛宴。

主人公的声乐套曲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们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和力量。

整个套曲因为主人公的存在而生色不少,成为一部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2. 正文2.1 主人公的形象描写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是一个身形娇小而美丽动人的女子。

她长着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眼神中透露着纯真和温柔。

她的发丝柔软如丝,垂落在肩上,散发着淡淡的花香。

她的容颜洁白如玉,唇红齿白,散发着一种清新的气息。

主人公的穿着简单而雅致,她身穿一袭淡蓝色的连衣裙,裙摆飘飘荡荡,轻盈地舞动着。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钢琴伴奏研究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钢琴伴奏研究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钢琴伴奏研究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钢琴伴奏研究舒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声乐作品成为了音乐史上不可缺少的珍品。

其中,最著名的之一就是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

这首曲目组成两个部分,每个部分中包含五个小曲,每个小曲以素材的形式在整个作品中相互交织。

在这首作品中,钢琴伴奏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整个作品提供了稳定的节奏基础,还通过精妙的演奏技巧,在瞬间唤起了听众的情感共鸣。

一、曲式分析《美丽的磨坊姑娘》组成两个部分,每个部分中包含五个小曲。

每个小曲的曲式独立,但各小节之间通过素材的转换得到了联系。

每个小曲都是基于诗歌进行构思并创作而成的。

二、钢琴伴奏细节分析钢琴伴奏是整个作品的灵魂,通过不同的演奏技巧为歌曲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效果。

例如:1、速度和力度的调整在小曲一、二中,钢琴伴奏弱化了主旋律,通过细微的速度变化和轻柔的力度调整,使得人声更加突出,调动了听众的听觉和视觉。

2、和弦的变化在小曲三中,钢琴伴奏通过和弦的跌宕和转换,呈现出一种忧伤的情感,表现出美丽的姑娘面对爱情失败的懊恼和悲痛,达到了情感共鸣的效果。

3、节奏的变化在小曲四中,钢琴伴奏采用了更快的节奏,凸显了歌词中美丽的姑娘要离开故乡的突出主题,让人感受到激动和兴奋。

4、最后的高潮部分在各小曲末尾,钢琴伴奏呈现出强烈的升降和高潮,最终导致情感的释放和短暂的片刻失落,让听众感受到情感的跌宕和起伏。

三、钢琴伴奏的作用整个作品中钢琴伴奏的作用不可言喻,它不仅为歌曲提供了节奏基础,还通过动态的演奏技巧和生动的制作来展示出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音乐细节,使得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内容。

总之,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是一首音乐史上不可缺少的珍品,其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钢琴伴奏的细节分析和作用分析对于更好地理解歌曲本身的情感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风格与演唱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风格与演唱

艺术研究I教学研究丨20211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风略与演唱沈阳音乐学院/董鹏摘要:舒伯特一生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成为他一生艺术歌曲创作的总结。

这部作品在技巧上规范、细腻,风格独特,充满跨时代、跨文化、跨语言等因素,因此演唱难度较大,需要全面把握才能很好地演绎出来。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研究,从全新角度审视这部作品,分析其风格及演唱特点,为演唱提供参考。

关健词:艺术歌曲舒伯特风格演唱舒伯特是著名的作曲家,在艺术歌曲创作中取得巨大成就,—生作品超过600首,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促进了浪漫派声乐套曲的繁荣,使之成为艺术歌曲重要体裁。

纵观整部作品,风格独特,技法娴熟,富有演奏技巧,对于声乐伴奏者的成长意义重大,应该熟练掌握。

通过从钢琴伴奏的角度加以审视,在演奏中获取心得,来分析整部作品,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开来,对所学进行总结,提出自己在声乐伴奏中的认识,同时展示了未来努力方向。

舒伯特是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对象,经过多年探究积累获得丰富成果。

中外学者从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写于专著及论文当中。

有的研究侧重于介绍作曲家的生平故事,有的专注于其作品的评判,但相关于其艺术作品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在分析风格和演唱处理方面更是如此。

笔者以《美丽的磨坊女》为研究对象,对其作品进行分析,诊释其中的风格及演唱特点。

―、关于舒伯特弗朗茨•舒伯特生于1873年,为奥地利人,父亲担任教师工作,擅长小提琴与钢琴的演奏,是他的启蒙老师。

舒伯特极具艺术天分,其音乐才能很小就显示出来。

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一生处于贫困当中,这也是其早逝的根源所在。

但是他的才能并没有因短短的31年而被埋没,其身后留下了许多传世名作,铸就了其浪漫主义代表的地位,同时也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的巨匠。

《美丽的磨坊女》的主人公是一个青年,朝气蓬勃,富有浪漫气息,曾经一度流浪,后被磨坊房主收留,雇佣在磨坊工作。

通过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探讨男中音演唱要点

通过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探讨男中音演唱要点

陈展宙通过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探讨男中音演唱要点摘要:舒伯特的音乐内容广泛,尤其是《美丽的磨坊姑娘》极大地反映了作曲家的真实情感,极大地推动了声乐套曲体裁的形成,在艺术歌曲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侧重于研究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首先对该声乐套曲进行分析,然后介绍《美丽的磨坊姑娘》的演唱版本及艺术特点,最后探究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男中音演唱要点,以便更好地挖掘舒伯特声乐套曲的精髓,深入表现舒伯特创作艺术歌曲的风格。

关键词:乐声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男中音演唱舒伯特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享有“德奥艺术歌曲之王”的美誉,最突出的贡献是成功地发展了声乐套曲体裁形式———以多首歌曲描写共同主题。

年,舒伯特创作了《美丽的磨坊女》,也是舒伯特晚期创作的第一步声乐套曲,主要描写一位磨工青年爱上了迷人的磨坊姑娘,当姑娘嫁给他人之后,磨工青年痛苦地返乡,最终投入小河的不幸故事,不管是情节发展,还是情感体验的变化,均按照人物内心情感的发展顺序而不断展开,具有音乐质朴、单纯的艺术特征,且艺术效果清新脱俗。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向观众展示了不同歌唱家的不同音色、不同见解和不同的审美趣味,其中德国男中音菲舍尔·迪斯考和英国男高音艾恩 波斯特里奇的生动、形象、富有诗意的演唱最具有代表性。

本文对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男中音演唱要点进行探讨,进一步强调了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突出地位和“闪光点”。

一、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分析 人物的音乐形象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刻画了十分逼真的人物音乐形象,主要涉及三种人物,一是青年磨工;二是拟人化的小河、三是高大威武的猎人,他们各具特色,共同推动着歌曲情节的发展。

实际上,青年磨工不但是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主人公,更是作曲家舒伯特的个人写照;而拟人化的小河则是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主要配角,它完全是通过钢琴伴奏来表现的,只是一个作为陪伴青年磨工的亲密伙伴而被拟人化的人物形象;猎人是青年磨工的情敌,该人物形象主要通过钢琴伴奏模仿猎人的号角声、马蹄声进行表现。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艺术特征微探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艺术特征微探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艺术特征微探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艺术特征微探【摘要】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的主要艺术成就在于开创了抒情歌曲、声乐套曲的新体裁,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美丽的磨坊女》是舒伯特声乐套曲的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作曲家的真实情感和艺术特色。

本文考察了《美丽的磨坊女》文学原著的创作背景和舒伯特对威廉·缪勒原诗的处理;分析了整部套曲的艺术特征。

从而挖掘了套曲中所蕴藏的独特意境、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

首先,本文讲述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及其声乐套曲的概况,然后详细介绍《美丽的磨坊女》的作品构成及创作背景,再通过作品的描绘性特征、主题性特征、民族性特征、表演性特征几方面介绍《美丽的磨坊女》艺术特征的运用。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Abstract】[Key words]: Schubert, art songs, vocal divertimento, "female beauty of the Mill" 一、前言舒伯特是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是德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

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共写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被世人誉为为“歌曲之王”。

艺术歌曲被称之为“利德”(Lied),表示富有特色的独唱声乐作品。

艺术歌曲属于室内乐范畴,是声乐作品的主要体裁之一,最早在宫廷和家庭的小型聚会上演出。

最初它受了法国歌曲“尚松”的影响,后来,又受到英国浪漫抒情短诗以及苏格兰民间歌谣和舒事诗歌的影响,而使得艺术歌曲的真正成型并产生了独特影响的应该说是从舒伯特开始的。

舒伯特所作的600多首歌曲充分显示出了他卓越超群的曲调写作能力。

曲调朴素自然,和声新颖,大小调交替,充满戏剧性。

在自然音体系和声基础上巧妙运用变化音;钢琴伴奏风格多样,他把和声、伴奏提高到与诗歌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诗与歌之间建立均衡的关系。

二、声乐套曲“套曲”一词来自希腊文,意为一组不同音乐形象的汇集,这种汇集服从于表达内涵的统一构思的需要。

谈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历史渊源

谈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历史渊源

谈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历史渊源作者:郑洋来源:《黄河之声》2017年第15期摘要:《美丽的磨坊女》创作于1823年,动荡不安的社会大背景推动了人追求美的天性与本质,舒伯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将米勒的诗集“森林号角手遗稿”的诗篇谱写成了《美丽的磨坊女》。

套曲讲述了青年磨工和磨坊女的悲催爱情故事,整部套曲像一首抒情诗歌,人物形象鲜明,用动人的旋律和生动感人的音乐语言,无不显示这部套曲的深刻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浪漫主义;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一、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下艺术歌曲的发展现代我们所说的“浪漫主义”是从中世纪法语中“浪漫传奇”这个词衍生而来的。

在发展过程中,“浪漫”指的是感情丰富而又多愁善感。

“浪漫主义”一般指的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叶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所产生的思想、文学、艺术及文化运动。

浪漫主义通常都是来自于客观现实,重视浓郁的情感当作起源且强调从人的主观内心世界而出发,从而表达出人们强烈追求理想世界的愿望,和对于大自然壮丽景观深深的敬畏之情。

①十八世纪末,欧洲爆发了以法国大革命为主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但最终的结果不是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想建立的“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理想社会。

反而在1815年后,欧洲各君主国家结成了以复辟王朝为主旨的“神圣同盟”,在专制的统治下,富裕与贫穷的矛盾越来越严重,阶级矛盾也因此而日益尖锐。

正是这样一个复杂而动荡的社会大背景下,欧洲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产生了。

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产生是当时作家们对现实的不满,企图通过文学唤醒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幻想着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自由平等社会。

对于历史问题的不满,妇女与儿童的权益得不到保护,对于自然景观的敬仰与尊重这些都是作家们争先恐后所想创作的题材。

作家通常在作品里面追求对内心世界的描绘,个人情感的抒发,个性自由的向往。

随之,一大批文学家如雨后春算般出现,他们都代表了浪漫主义文学追求个性解放,崇尚自然的精神,同时也为浪漫主义音乐创作提供了文学基础。

谈以《美丽的磨坊姑娘》为例小议声乐套曲的艺术特征及价值

谈以《美丽的磨坊姑娘》为例小议声乐套曲的艺术特征及价值

谈以《美丽的磨坊姑娘》为例小议声乐套曲的艺术特征及价值一、声乐套曲的由来及其意义纵观声乐套曲的艺术特性,其之所以能够被学习者、演唱者所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声乐套曲是将多首艺术歌曲进行串联,或者说声乐套曲的旋律与曲调比独唱歌曲更加好听,而是因为声乐套曲在完整统一的前提下让多首歌曲在一定的基础上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表现,且在足够完整的艺术表达中能够呈现出更加多变且多样化的音乐情感表达与艺术审美体验。

这一点从声乐套曲最初的定义上也能够得到体现,声乐套曲原意是“环圈舞”的意思,其可以说是艺术歌曲盛行之下的一种升华所形成的艺术歌曲套曲形式。

通过对声乐套曲的了解,不难发现,其中有些歌曲的风格、内容会有不同,但其之间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不同的分曲之间会隐藏着一条联系,或是内容,或是形式,进而形成了一种既相互独立却又完整统一的艺术形式。

因此,演唱声乐套曲,就需要学习者、演唱者能够理解与掌握其中所蕴藏的演唱逻辑,进而更为透彻与完美地诠释歌曲的情感与体验。

最早的声乐套曲形式,可以追溯到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身上,他在摸索的过程中用钢琴间奏尝试将不同风格、内容的歌曲进行了串联与连接,最终创作出了《致远方的爱人》。

他的行为可以说是最早对声乐套曲这种艺术形式的尝试。

据查,在声乐艺术发展的进程中,不少著名的作曲家都曾以声乐套曲的形式进行过创作,如舒曼创作的《诗人之恋》、舒伯特创作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德彪西创作的《被遗忘的小咏叹调》等等。

他们所创作的声乐套曲得到了大众的青睐与认可,而其声乐套曲中体现的风格反差与声乐演唱技巧呈现出了大于其本身的艺术魅力,便于演唱者展现深厚的音乐内涵和声乐功底。

二、以舒伯特创作的《美丽的磨坊姑娘》为例阐释声乐套曲的艺术特色(一)舒伯特介绍弗兰兹·舒伯特,是伟大的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文化的开创者。

他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开创了抒情歌曲、声乐套曲的新体裁,且被赞誉为“歌曲之王”。

《美丽的磨坊女》赏析

《美丽的磨坊女》赏析

《美丽的磨坊女》赏析舒伯特著名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是浪漫主义题材声乐套曲的典范。

它不仅是舒伯特自己的经历和内心真实情感的写照,更是他对艺术歌曲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的更高形式上的成果,对这一体裁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舒伯特在声乐套曲上的成功,离不开德国抒情诗人威廉·缪勒(Wilhelm Müller 1794-1827)所创作的优秀诗篇。

在缪勒的诗歌里,舒伯特找到了创作灵感和共鸣,使这部套曲成为艺术歌曲有史以来最凄美绝伦的作品之一。

威廉·缪勒曾在柏林大学研究语言学和历史,成名于著作《一个林中漫游号手的七十七首遗诗》的发表,这组诗具有纯朴的民间抒情诗风格。

《美丽的磨坊女》是这部诗集的第一部分,包括前言和后记共有25首,副标题为:“在冬天里阅读”,出版于1820年。

缪勒的两组诗《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都是叙述一个流浪者的遭遇,诉说痛苦的爱情,感伤色彩浓烈,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有关磨坊爱情的故事来源已久。

在17、18直到19世纪,那些靠着手艺到处旅行的手工业青年,对德国民歌的传播有很大的功劳。

而农业的发展,使磨坊行业应运而生。

有关磨坊的故事,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作曲家乔瓦尼·帕伊西埃洛(1740-1816)1788年创作的歌剧《美丽的磨坊姑娘》里。

在德国演出获得成功后,其歌剧的主题以不同的题目在德国流行。

1822年,帕伊西埃洛的这部作品曾在维也纳上演,舒伯特或许看过。

歌德也曾写过4首磨坊的爱情故事,其中第二首是缪勒《美丽的磨坊女》诗集中《嫉妒与矜持》的模板。

缪勒的诗多以自然、山林、流浪、爱情为题材,在当时广为大众欢迎,他的诗常成为当时文艺家庭中歌咏游戏的内容。

1816至1817年间,在柏林银行家史德格曼(1763-1840)的家庭娱乐表演里,以其夫人及女儿为中心,结合了一班有才气的青年,互相以诗唱答,威廉·缪勒也在其中。

他们以磨坊少女罗莎为主题,创作了用一连串诗来陈述戏剧性故事的游戏。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

当代音乐2019年第10期MODERNMUSIC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位云蛟[摘㊀要]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是舒伯特艺术歌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ꎮ这部作品是作曲家以高度的热情来创作的ꎬ其创作的精华之处在于旋律中没有用华丽的音符来装饰ꎬ却以平易近人的旋律和简单朴素的诗词ꎬ通过音乐小品的形式将主人公波动起伏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ꎮ本文深入对«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进行剖析ꎬ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ꎮ[关键词]舒伯特ꎻ声乐套曲ꎻ音乐形象[中图分类号]J65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0-0104-02[收稿日期]2019-07-01[作者简介]位云蛟(1991 ㊀)ꎬ女ꎬ周口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声乐教师ꎮ(周口㊀466000)㊀㊀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 舒伯特(1797-1828)是早期浪漫主义潮流的代表ꎬ他创作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ꎬ创作于1823年ꎬ诗歌取材于缪勒的20首诗ꎬ内容大概讲述了一个充满朝气㊁满怀幻想的青年磨工ꎬ爱上了磨坊主的女儿ꎬ并把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爱情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磨坊女ꎬ但他的真诚并没有打动磨坊主的女儿ꎬ直至第三者 猎人 的出现ꎬ使故事的情节更具戏剧化ꎬ磨坊女爱上了勇敢的猎人ꎮ这个导火索的出现以及青年磨工对于美好爱情的幻灭ꎬ使得他在极度悲观和苦闷中ꎬ投向了清澈的小溪ꎬ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ꎮ整部套曲旋律不仅洋溢着浪漫与忧郁的气息ꎬ而且丰富的和声织体给人以激情和细腻的情感体验ꎮ套曲中刻画了三个主要形象:青年磨工㊁小溪(人格化)㊁猎人(情敌)ꎮ青年磨工在歌曲中的音乐形象是一个单纯㊁渴望美好的生活㊁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形象ꎻ小溪主要以钢琴的旋律织体来模仿小溪的音乐形象ꎬ并烘托出主人公的情绪和心理变化ꎻ猎人的形象在作品中是通过钢琴来模仿狩猎时的号角声和马蹄声ꎬ映衬出猎人桀骜不驯的人物形象ꎮ«美丽的磨坊女»每首歌曲表现的内容及音乐语言特点:«流浪»:降B大调ꎬ中快板ꎮ诗词进行了诗意化和人格化的描写ꎬ描述了磨工青年投身大自然中ꎬ面对生机盎然的景色ꎬ抒发内心的感慨ꎬ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ꎮ旋律具有轻松㊁活泼㊁激情的特点ꎮ钢琴伴奏低音是具有规则律动的八分音符和高音规则的十六分音符ꎬ分别以八度和分解和弦的形式呈现ꎬ刻画了流水㊁水车㊁大磨盘以及主人公轻快的脚步一刻不停地进行着ꎮ«向何方»:G大调ꎬ中板ꎮ歌曲的风格依然十分欢快ꎬ诗词描写的是对«流浪»的继续ꎬ这里小溪的音乐形象首次出现ꎬ青年磨工突然不知要走向哪里ꎬ就以潺潺的小溪作为自己情感的依托ꎬ坚定地沿着小溪的方向寻找自己的美好生活ꎮ伴奏声部持续出现快速的十六分音符ꎬ体现了小溪流动速度的加快ꎬ以及青年磨工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迷茫ꎮ«止步»:C大调ꎮ青年磨工在一座磨坊前停住了脚步ꎬ被不停旋转的水车吸引着ꎬ诗人对水车又进行了拟人化的描述: 喂ꎬ欢迎你!喂ꎬ欢迎你! 暗示了青年磨工找到了生活的归宿ꎬ想要留下来不再流浪的心情ꎮ伴奏上与前面的音乐织体相比缺少了连续性ꎬ体现了主人公内心是走是留的矛盾心理ꎮ«致谢小溪»:G大调ꎮ歌曲的速度与之前相比都要慢ꎬ带有柔和ꎬ温情的色彩ꎬ表现出青年决定不要再流浪了ꎬ并对爱情寄予了渴望ꎮ«憩息»:a小调ꎬ速度稍快ꎮ调性为a小调使整个音乐气氛抹上了惆怅和忧伤的色彩ꎬ歌词描述的是水车飞快地旋转ꎬ磨工想通过努力工作感动磨坊女ꎬ赢得她的芳心ꎮ歌曲结构为三部曲式ꎬ前后两段表现出来青年磨工富有激情的生活态度ꎬ中间旋律较为柔和ꎬ表现了休息时悠闲宁静的片刻ꎬ前后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ꎮ«疑虑»:B大调ꎬ缓慢ꎮ歌曲依然以大调为基础ꎬ在主㊁属和弦上进行展开ꎮ诗词常常被休止符切断ꎬ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磨工对于磨坊女的爱情产生了疑虑ꎬ不知她是否能接受自己ꎬ预示了死亡的萌芽的开始ꎮ伴奏上采用了大量的休止符以及附点音符ꎬ在向小溪的询问中ꎬ伴奏运用了连续的十六分音符ꎬ表现了小溪总在流淌ꎬ却一直没有给出肯定的回答ꎬ因此磨工最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ꎮ401«焦急»:A大调ꎬ稍快ꎮ旋律运用了大量的附点音符ꎬ对于没有回应的爱情ꎬ使青年磨工心中产生了疑惑ꎬ表现主人公焦急的心情ꎬ但依然表现出对爱情抱有幻想这样一个相矛盾的心理ꎮ«早安»:C大调ꎮ在一个静谧的早晨ꎬ柔和的音乐ꎬ配以三拍子的节奏ꎬ使旋律充满摇篮曲的感觉ꎬ内容上表现了青年磨工密切关注着磨坊女的一举一动ꎬ并试探性地向她靠近ꎮ«磨工的花»:A大调ꎬ较为抒情性ꎮ无论从歌词还是旋律上都表现了青年磨工渴望爱情的心在燃烧ꎬ感觉美好生活就要开始ꎬ心中的喜悦油然而生ꎮ«泪雨»:A大调ꎬ稍慢ꎬ抒情ꎮ歌词表达了磨工终于有和磨坊女独处的机会ꎬ因所受环境感染ꎬ情不自禁流下了泪水ꎬ但是磨坊女看到并不为所动ꎬ坚决离开了ꎮ在创作手法上作曲家运用了复调的织体ꎬ来描绘天边的皓月㊁流动的溪水㊁美丽的花朵㊁闪亮的星星ꎮ«属于我»:D大调ꎮ旋律又回到了欢快的节奏ꎬ诗词描写了磨工自认为已经得到磨坊女的爱情ꎬ通过音乐中的节奏和力度的对比都表现体现了磨工无比激动的心情ꎮ但在第二段结尾的地方出现了两个强音记号ꎬ并很快再次弱下来ꎬ这种音乐力度的强烈对比表现了磨工动摇不定的情绪ꎮ«暂停»:降B大调ꎮ这首歌曲是磨工情感上的转折点ꎬ作曲家使用了固定音型与持续音相结合的伴奏音型ꎬ用象征爱情的七弦琴的演奏特点进行模仿ꎮ表现出磨工发自内心的叹息ꎬ体现了悲观的情绪ꎬ预示了其悲惨的命运ꎮ«绿丝带»:降B大调ꎬ是一首抒情性的小分曲ꎬ歌词表现了磨工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ꎬ他希望凭借一条绿丝带挽回两个人的爱情ꎮ«猎人»:c小调ꎬ快板ꎮ速度与前面歌曲形成鲜明对比ꎬ以节奏紧密的三连音进行ꎬ模仿马蹄声ꎬ预示猎人的到来ꎬ让歌曲的情绪瞬间紧张起来ꎮ旋律的快速流动与跳跃ꎬ充分体现了磨工惴惴不安的心情ꎮ«嫉妒与矜持»:g小-G大调ꎮ歌曲表现了磨工知道自己的心上人对猎人产生了爱意ꎬ心中急迫苦闷的心情ꎮ伴奏中用十六分音符描写溪水流淌很急ꎬ并营造了一种局促紧张㊁烦躁不安的气氛ꎬ表现磨工激动的情绪和强烈的失落心态ꎮ«可爱的颜色»:b小调ꎮ描写了磨工陷入失恋的痛苦后想到了死亡和坟墓ꎮ伴奏音乐单纯朴素㊁充满悲伤ꎬ尤其是b小调的运用ꎬ使歌曲染上了一种情哀则景哀的幽怨气氛ꎮ伴奏一直在属音上持续ꎬ使听众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ꎬ并揭示了磨工不幸的命运ꎮ«可恨的颜色»:B大调ꎮ这首歌曲以B大调为主ꎬ但中间有掺杂了b小调ꎬ使调式变得极其不稳定ꎬ歌词描写了磨工在告别时ꎬ猎人的出现ꎬ把磨工内心的狂躁推向了高潮ꎬ让他更加绝望ꎮ«凋零的花»:e小-E大调ꎮ悲凉的抒情歌曲ꎬ开始e小调描写了磨工自我放弃的悲凉心情ꎬ在第二段转入E大调ꎬ幻想着心上人能够来看望他ꎬ让自己心情得到安慰ꎮ«磨工与小溪»:g小-G大调ꎮ磨工自述用的是和弦伴奏ꎬ小溪则又回到前面流动的节奏ꎮ此部分是磨工走向死亡的凄凉心情ꎬ用g小调刻画了磨工抑郁和苦闷的悲凉情绪ꎮ«小溪的摇篮曲»:E大调ꎮ这是套曲的终曲部分ꎮ年轻的磨工最终选择投入小溪的怀抱ꎬ歌词具有拟人化特点ꎬ仿佛磨工并没有真正地死亡ꎬ只是安静地睡过去了ꎮ简单朴素的旋律让人感到内心十分平静ꎬ好像在纷乱无争的世上寻求最后的慰藉ꎮ伴奏部分一直使用固定的音型ꎬ节奏缓慢ꎬ像孩子一样沉睡在摇篮中ꎮ这部声乐套曲中歌曲的基本组织类型有三种ꎬ分别是:分节歌㊁通谱体和变化分节歌ꎮ分节歌是指用多段歌词演唱同一条旋律ꎬ例如«流浪»与«小溪的摇篮曲»ꎻ通谱体是指没有重复性的长大的音乐材料ꎬ紧随歌词内容从头至尾一贯到底的形式ꎬ例如«疑问»«嫉妒与矜持»«可恨的颜色»ꎻ变化分节歌是将固定不变的分节歌以变化调式㊁和声㊁钢琴织体等的形式ꎬ例如«泪雨»«绿丝带»ꎮ通过以上的分析ꎬ整部套曲根据故事的发展以及主人公的内心情绪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11首):爱情愉悦的时期ꎬ情绪较为明朗ꎬ充满青春浪漫的色彩ꎬ其中«疑虑»是具有抒情性的性质ꎬ表现内心黯然与周围明朗的环境之间的矛盾ꎬ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ꎬ在«属于我»中音乐情绪表现为得到磨坊女的欢心而愉快的心情ꎬ并在此情绪下于高潮中结束第一部分ꎻ第二部分(12-20首)ꎬ表现为青年磨工的心智逐渐趋向成熟ꎬ音乐情绪以极端嫉妒和痛苦中展开ꎬ音乐色彩逐渐从明朗向灰暗和悲伤的变化ꎬ这部分以«嫉妒与矜持»«可爱的颜色»«磨工与小溪»这三首歌曲表现了主人公精神危机是心理变化ꎬ最终在«磨工与小溪»中结束生命[1]ꎮ在舒伯特众多的艺术歌曲中ꎬ他不仅重视旋律的优美流畅ꎬ同时也注重文本的文学性ꎬ舒伯特在艺术歌曲上的成功关键在于ꎬ他把和声以及钢琴伴奏等音乐要素提高到与诗和旋律同等重要的地位ꎮ他的音乐风格特征还益于德奥民族音乐色彩ꎬ在民族音乐中吸取了丰厚的营养ꎬ具有典型的德奥民间音乐色彩ꎬ在旋律上主要运用民族性的音乐色彩ꎬ其旋律以主和弦作为旋律的主干音ꎬ以自然音阶为主ꎬ很少用到变化音ꎬ以及用二度㊁三度㊁四度和五度是作曲家常用的音程走向ꎬ并巧妙地结合德国民歌的音乐特点进行创作ꎮ舒伯特的音乐在整个欧洲浪漫主义的音乐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ꎬ他充分挖掘艺术歌曲创作潜能ꎬ使它成为极富表现力的完美形式ꎬ之后很多作曲家包括舒曼㊁勃拉姆斯以及瓦格纳等都是沿着舒伯特的道路继续向前ꎮ注释:[1]万兵传.«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音乐形象的分析与塑造[D].上海音乐学院ꎬ2010:18.(责任编辑:崔晓光)501位云蛟: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艺术特征及演唱研究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艺术特征及演唱研究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艺术特征及演唱研究舒伯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他的艺术歌曲旋律优美、意境深远,是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舒伯特将艺术歌曲的创作推向了高峰,他的艺术歌曲既是先行者也是所有艺术歌曲的基础,是艺术歌曲创作的最原始的形态。

而《美丽的磨坊姑娘》是舒伯特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舒伯特不仅赋予了这套声乐套曲以优美的旋律,更是为它注入了灵魂。

而这个灵魂一是舒伯特通过自己对于音乐创作的理解及把握来展现的,他用他对于音乐独特的触觉和富有激情的手法成就了《美丽的磨坊姑娘》中的优美旋律,使人沉醉其中。

而二就是舒伯特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自己生活际遇的真实写照,该作品从青年磨工对于生活、爱情的向往到最后所有希望的破灭,其实无时无刻不在体现者舒伯特自身对于生活的感叹。

他在音乐中逃避现实社会的残酷现实,在音乐中寻求安慰,同时也在音乐中宣泄着自己的不甘和愤恨。

他将自己的全部感情都投入到音乐当中,并用变化多端的音乐织体尽情的诉说着他的全部人生。

因此,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以舒伯特的第一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为基础,通过一个前人很少研究的角度来分析和论述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特征,使人们可以更全面的了解舒伯特和他的声乐套曲。

而不论是艺术歌曲还是声乐套曲都是属于表演艺术,如果一首声乐作品只是停留在书面形式上的话,那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如何将一部声乐作品用演唱的形式展现出来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也做出了明确的梳理和分析,希望能够在演员展示声乐作品时起到指向性的作用。

总之,本文参考了大量的学术专著、期刊及学位论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在归纳总结前人现有理论的同时也加进了许多独特创新的观点,力求为读者呈现一篇具有高度学术性价值的论文。

美丽的磨坊女

美丽的磨坊女

浪漫主义死亡的忧伤:品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美丽的磨坊女》是由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彼得·舒伯特根据德国诗人威廉·缪勒《一个林中漫游号手的遗诗》中的20首组诗而创作的一部声乐套曲,也是音乐史上第一部完美的浪漫主义题材的声乐套曲,是艺术歌曲中最为凄美的作品之一。

它像一部抒情音乐小说,讲述了一个磨工对磨坊女真挚的爱以及失恋的痛苦。

舒伯特用钢琴和男中音讲述了磨工和磨坊女的故事,表现出了男主角的心理过程,将一个多情的男孩与磨坊的水车、小河、鲜花等美丽的景色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音乐画。

(弗朗茨·彼得·舒伯特)舒伯特是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建立了一个广阔的抒情为主的音乐空间,将音乐与诗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对人类的情感进行了深刻细致的刻画,使得艺术歌曲能与交响乐、室内音乐剧和歌剧并驾齐驱,成为一种能深刻表达浪漫主义的音乐体裁。

有人把舒伯特与贝多芬相提并论,认为贝多芬表现和概括了英雄的感情,而舒伯特刚歌颂了平凡的人性。

一、十九世纪初,欧洲的艺术界迎来了一次浪漫主义思潮。

它的主要内容是追求个性解放,强调抒发个人情感,尊重生命的尊严。

但是在奥地利,梅特捏领导的政府却对这种思潮进行打压,一些文化界的有识之士纷纷站起来与政府进行抗争。

这种抗争是徒劳的,但是这些艺术家们将他们骄傲的内心和坚强的信念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舒伯特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维也纳演唱会上的演出)舒伯特一生共创作了六百多首艺术歌曲,他将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以及人与现实的关系都融入了他的音乐。

他的代表作《纺车旁的格莱卿》、《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等等都和他个人的生活轨迹相吻合,他音乐歌曲中的主人公一开始都是清新、纯朴的,但最后都会陷入凄凉和无奈境地。

他们在绝境中挣扎,正是舒伯特对社会的越来越深入的结果,也是他艺术成熟的标志。

这说明他能在作品中去反映他所处时代和下层人民的遭遇,去反对奥地利政府支持下的肤浅平庸的艺术,去描述奥地利政府的黑暗。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美丽的磨坊女》是一首出自法国民歌的著名声乐套曲,该曲以法国农村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歌唱描绘了一个富有激情和色彩的故事,在音乐上刻画了主人公的音乐形象。

本文将分析《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

首先,主人公的音乐形象在音量和音色上的表现是鲜明的。

在《美丽的磨坊女》的第一部分中,主人公的音量较小,声音委婉柔美,伴随着温柔的钢琴伴奏,表达出主人公的纯情和幸福。

而在第二部分中,主人公的声音骤然高亢,强调了她的热情和激情。

此外,在第三部分中,主人公的音色和音量都变得更加强烈,充满了魅力和情感。

同时,在整个曲目中,钢琴和管弦乐的伴奏变化与主人公的音乐形象相呼应,形成一种和谐的音乐组合。

其次,在旋律和节奏上,《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第一部分中,主人公的旋律柔美,节奏放缓,如同一泓清澈的溪水,表达出主人公的无忧无虑和自由自在。

而在第二部分中,主人公的旋律急转直下,节奏明快有力,传达出主人公的激情与天性。

在整个曲目中,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表现出主人公的性格与情感。

最后,在歌词和表演上,《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得到了精准的塑造。

歌词中主人公生活在自由自在的农村环境中,爱唱歌、跳舞、流浪,音乐表现了主人公的个性和情感。

而表演者则需要通过音乐表情、动作、眼神等多方面来给观众展示主人公的音乐形象,从而真实地呈现出主人公的性格和故事。

综上所述,《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通过音量、音色、旋律、节奏、歌词和表演多个方面的塑造而得到充分的表现。

这种音乐表现形式为听众、观众提供了一个具有个性、情感和内涵的音乐形象,不仅让人们欣赏到美妙的音乐,还能让人们从中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和情感价值。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主人公的音乐形象《美丽的磨坊女》是一部经典的声乐套曲,由法国作曲家雅克·布雷尔于1874年创作。

这部作品描绘了一个年轻的磨坊女的故事,她是一个活泼、美丽和坚强的女性形象。

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上来看,磨坊女的形象呈现了活力和欢快感。

整个套曲充满了欢快的民间舞蹈的节奏,如波尔卡、华尔兹和走步舞。

这些活泼的节奏和旋律展现了磨坊女的年轻活力和乐观的个性。

套曲中还插入了一些快速的音乐技巧,如音阶、高速度的连续音符和跳跃的音程等,这些技巧强调了磨坊女的灵动和机警。

从音色和声部的运用上来看,磨坊女的形象展现了她的美丽和柔情。

音色上,作曲家使用了一些温暖、圆润的乐器,如小提琴、小号和长笛等,这些乐器的音色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

声部上,磨坊女的形象往往由女声扮演,她们用清澈明亮的嗓音表达了磨坊女的美丽和积极向上的性格。

从音调和情感上来看,磨坊女的形象展现了她的坚强和勇敢。

在套曲中,作曲家通过一些高亢的音调和激情四溢的旋律表现了磨坊女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定信念和勇敢面对挑战的勇气。

而在柔和的旋律中,也表现了磨坊女的温柔和善良。

这种对比的安排使得磨坊女的形象更为立体和丰满。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的主人公磨坊女的音乐形象是一个年轻、美丽、活泼和坚强的女性。

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音色和声部的运用、音调和情感的表达等多种手段,作曲家成功地刻画出了这个形象。

磨坊女的形象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部声乐套曲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深深地触动和感染着人们的心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
舒伯特创作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声乐代表作作品之一。

其中第十一首《属于我》则延续了舒伯特一贯的音乐创作风格,旋律活泼跳跃,展现了主人公欢快愉悦的心情。

本文通过创作思想、和声特点、音乐特色等对整首歌曲进行分析和解读。

标签:《美丽的磨坊女》;属于我;音乐分析;和声
一、创作思想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描述的是一位青年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了向往。

有一天,他独自沿着小溪旁的小路悠闲地走着,发现一个磨坊,并且成为了里面的一个磨坊工。

磨坊的老板有一个女儿,这个青年第一次见她便深深地爱上了她,青年努力地在磨坊工作,希望能够得到女孩的芳心,但是天不遂人愿,他心爱的姑娘被一个猎人夺走了,青年悲痛不已,整日极度地悲观和苦闷,最终跳进了小溪里,希望在水底能够找到他心里的答案。

这是一部抒情的作品,但是却反映出当时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内心的悲凉和无奈,以及愤怒。

那是个动荡的年代,到处充斥着不公平和残酷,奥地利的反动统治让社会变得没有了温暖,绝望的人们也反映出19世纪欧洲复辟时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是一部富有哲理性和戏剧性的作品。

这是一个爱情的悲剧,但是整个作品的音乐风格确是明朗、抒情的。

这说明舒伯特的心情虽然是苦闷、悲伤、失望,但是并没有丧失继续生活的信心,对未来仍然抱有幻想。

舒伯特曾经说过,悲痛让人变得更加清醒,更能明辨是非,我的歌曲就是我从音乐的理解以及悲痛的心情中体会而来。

所以《美丽的磨坊女》这部作品也与作者的理想是一致的。

二、和声特点
歌曲《属于我》在《美丽的磨坊女》声乐套曲中是第十一首。

讲述了青年磨工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姑娘的爱情而感到无比兴奋,一路兴奋地高歌,森林里处处飘荡着赞美的歌声,表现青年磨工陶醉于无比幸福与欢乐之中,内心的欢快愉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歌曲是整个套曲中欢乐情绪的高潮。

采用明亮的大调进行展开,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从谱例1可以看出,引子部分以D大调进入,钢琴伴奏左手为主属音的分解节奏音型,右手为八分音符的波浪型旋律,平静舒缓、典雅深情、纤细优美且富有诗意,加强了伴奏部分的流动性和旋律性,和声上保持稳定的主属进行。

引子部分与尾声相呼应,钢琴伴奏如流动的小溪般平稳的弹奏。

这种伴奏织体贯穿了整首歌曲。

从谱例2可以看出,在A段一开始出现了一个连续的三度小跳与级进相结合的主题乐句,展现青年磨工明朗、活泼的性格以及幸福愉快的心境。

接着向上进行两次模进,更增添了朝气蓬勃的青春感。

在和声方面,采用主属连接,形成明朗的效果。

从谱例3中可以看出,此时歌曲转到了降B大调。

主持续音的重复表现出青年磨工内心的慌张和不安,表现出他对爱情成功的证实一直不够充分,于是落荒而逃。

之后又转至降B大调的关系小调———g小调,而小调的出现说明磨工又回到了一个人的孤独心情。

三、旋律分析
谱例4是A段的后一部分,旋律开阔、豪放,当歌词唱到“姑娘”时,旋律由连续下行作为反衬,突然出现上行七度、三度连续跳进,把旋律推向高点,幸福、愉快的情绪达到高潮。

再现段是前面A段的重复,歌曲使青年磨工重新回到了对爱情充满希望的幸福时刻,全曲最高音小字二组的升f也在此处多次出现,随着歌词唱到“那可爱的磨坊姑娘已属于我!”的回响中结束了全曲。

尾声部分的钢琴旋律呼应了引子部分的音乐,巧妙地回到了D大调上来。

富于律动的节奏感给伴奏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色彩,也將主调进行持续到最后。

四、结语
通过对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属于我》这首歌曲的分析,可以看出舒伯特的歌曲中融入了大量浪漫主义元素,调式清新自然,和声丰富多样,大小调交替进行,极具有戏剧性。

歌曲《属于我》用热情和浪漫主义者的简单随性,来抒发情感的真挚热切和主人公极度兴奋的状态。

作曲家将青年磨工的单纯少年形象以及他看待世界和对爱情的遐想寄托美好期盼化作音符流淌于乐谱之上,将感知化作歌唱,把诗歌中的故事与音乐语言相结合,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这种独特的作曲手法展现了19世纪浪漫主义的特色,他的艺术歌曲也是声乐艺术中最独特的一块丰碑,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非同寻常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顾连理,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3]刘东.后浪漫时期德语艺术歌曲的发展[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