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活性污泥法—2

合集下载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类型及基本流程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类型及基本流程

第一阶段:①进水,①反硝化作用, ②硝化作用,②出水
第二阶段:①进水,①硝化作用, ②出水
第三阶段:①进水,①硝化作用, ②反硝化作用,②出水
第四阶段:②进水,②反硝化作用, ①硝化作用,①出水
氧化塘的特点
①停留时间很长 ②负荷较低 ③微生物量较低 ④不需要曝气 ⑤下层有厌氧分解 ⑥生物以藻菌共生为主,并起主要的净化作用
长繁殖快的酸化细菌大量增加,提高了对有 机物降解的能力,具有较快的生物繁殖速率
• (5)通过缺氧-厌氧-好氧的过程,能降解难 降解的有机物;
7、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包括深水中层曝气法和深井曝气法)
深水中层曝气法:池深不超过10m ,
池内没有导流隔墙或导流筒,曝气装置 位于水下4m
深井曝气法:池深达50~150m,池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类型及基本流程.ppt
第六章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方法
1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2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3 特定微生物处理及组合工艺
4
废水的微生物脱氮除磷
5
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
6
大气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
第一节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在有氧条件下,有机污染物 作为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微 生物,也有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 物)的营养基质而被氧化分解, 使污染物的浓度下降。是废水生 物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大类 方法。
成表面积较大的菌胶团,大量絮凝和吸附废水,污水中大
部分有机污染物是通过吸附去除的。
第二阶段是摄取、分解阶段:微生物将被吸附的污
染物摄入细胞内,进行代谢,一部分在氧的作用下,将其 转化为菌体本身的结构组分和新的细胞,另一部分则完全 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12-2章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12-2章

总反应式为:
6NO3 5CH3OH 反硝化菌3N2 5CO2 7H2O 6OH
反硝化菌属异养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存在时,它 会以O2为电子进行呼吸;在无氧而有NO3-或NO2-存在 时,则以NO3-或NO2-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碳为电子供 体和营养源进行反硝化反应。
在反硝化菌代谢活动的同时,伴随着反硝化菌 的生长繁殖,即菌体合成过程,反应如下:
VX C qvw X (qv qvw ) Xe
对上图所示系统进行微生物量的物料平衡计算:
d X dS V qv X0 qv w X (qv qv w ) Xe V y Kd X dt dt


d X dS V qv X0 qv w X (qv qv w ) Xe V y Kd X dt dt
曝气池用于吹脱废水中的氮气,提高污泥的沉 降性能,防止在二沉池发生污泥上浮现象。
(d)同步硝化反硝化(SNdN)过程 P150
机理:
1、反应器DO分布不均理论:氧化沟系统
第六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 理(二)——活性污泥法
第五节
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活性 污泥法过程设计
活性污泥系统工艺设计
应把整个系统作为整体来考虑,包括曝气池、二沉池、曝 气设备、回流设备等,甚至包括剩余污泥的处理处臵。 主要设计内容: (1) 工艺流程选择; (2) 曝气池容积和构筑物尺寸的确定; (3)二沉池澄清区、污泥区的工艺设计; (4) 供氧系统设计; (5)污泥回流设备设计。 主要依据:水质水量资料 生活污水或生活污水为主的城市污水:成熟设计经验 工业废水:试验研究设计参数
2、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需氧量
难点、重点

02-6.3 活性污泥法 课件

02-6.3 活性污泥法 课件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具有活性的微生物菌胶团 或絮状、泥粒状的微生物群体。 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生长繁殖过 程中形成的菌胶团来絮凝和吸附废水 中悬浮的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并将 这些物质摄入体内同化成菌体本身组 分,或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菌胶团:细菌分泌的多糖类物质将细 菌包覆成的黏性团块。
活性污泥的物理性质
微 型 后 生 动 轮物 虫
原生及微型后生动物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细菌苛刻,指示性生物
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
空气
进水 Wastewater
曝气池
Aeration tank
沉淀池
Settling tank
出水
Effluent
回流污泥 Returned sludge
剩余污泥 Excess sludge
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
曝气池中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的比。
污泥回流比(sludge return ratio) :R
从二沉池返回到曝气池的回流污泥量与进水流量之比。
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
污水从曝气池进口到出口所需的时间。
活性污泥吸附和降解有机物过程
影响污泥活性的主要因素
溶解氧
适宜浓度 2-4 mg/L。过低,引起丝状菌繁殖;过高,增加运行费用。
温度
影响微生物酶促反应,适宜温度15-30℃。
pH
pH太低,丝状菌膨胀;pH过高,菌胶团解体。最适宜pH 6.5-8.5。
影响污泥活性的主要因素
营养平衡
生活污水 BOD:N:P=100:5:1。
BOD负荷率
过低,丝状菌膨胀;过高,絮体活性高,不易沉降。
有毒物质

《活性污泥法基本原》ppt课件

《活性污泥法基本原》ppt课件
• 1、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 又称混合液污泥浓度,它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
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质量,以MLSS表示, 单位: mg/l 或g/l 。
MLSS=Ma+Me+Mi+Mii 混合液悬浮固体中的有机物量称为混合液体挥发性悬浮 固体,以MLVSS表示,单位: mg/l 或g/l 。 MLVSS =Ma+Me+Mi f MLVSS Xv 对于城市生活污水:f 0.75
吸附过程进展的较快,可以在30min内完成, BOD去除率可达70%。吸附速度的决定条件:① 微 生物的活性程度;② 反响器内水力扩散程度与水 动力学的规律。
一般,处于饥饿状态的内源呼吸期的微 生物吸附活性最强。
被吸附在微生物外表的有机物,在经过数 小时的曝气后,才可以相继被摄入其体内,因此, 初期吸附去除的有机物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Mii——由原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 。
4. 活性污泥的性质
• 颜色:黄褐色〔茶褐色〕 • 状态:似矾花絮绒颗粒 • 味道:土腥味 • 相对密度
曝气池混合液:1.002~1.003 回流污泥:1.004~1.006 • 粒经:0.02~0.2mm
• 比外表积:20~100cm2/mL
• 5. 活性污泥法根本流程
数〔SVI〕,其值按下试计算:
SVI=70~100 其活性污泥凝聚沉淀性能很好 SVI值过低,活性污泥颗粒细小,无机物含量高, 缺乏活性。 SVI值过高,沉淀性能不好,可能产生污泥膨胀。 正常情况下,城市污水SVI值在50~150之间。
〔2〕污泥密度指数〔SDI〕 曝气池混合液在静置30min后,含于100mL沉降污
2. 微生物代谢
大分 胞 小 外 子 酶 分 透 ( 小 膜 子 水 分 酶 解 透 透 催 酶 膜 子 化 ) 酶 过 作 透 催 用 细 化 过 作 胞 内 用 细 壁 胞 内 进 壁 各 入 种 进 进 内 细 酶 入 行 胞

《活性污泥法》PPT课件

《活性污泥法》PPT课件
物利用、氧的消耗
生物絮凝体的形成与凝聚沉降性能
生物絮体的形成关系到:生物吸附作用 好坏、细菌(微生物)与污水的别离效果
生物絮凝体形成机理: ——粘液说,细菌聚合物说 活性污泥生物种群中有些微生物能分
泌粘性的胶状物质,促进絮体的形成。 可解释极低负荷时出水中悬浮物含量增 加的原因。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后生动物:二次捕食者〔如轮 虫、线虫等〕
活性污泥的外观
① 生物活性── 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 物(细菌、原生、后生动物)
② 絮状,具有极大的比外表积和吸附 能力──细菌在一定生长条件下的细胞分 解物(菌胶团)形成
③ 易于凝聚沉降
④ 一般为黄、褐色,依废水特性和培 养条件而异
净化过程和机理
悬浮生长系统中的净化作用是生物氧化、 生物絮体的形成与吸附作用以及有效的 固液别离等作用的综合结果。
净化过程:凝聚、吸附截留、生物氧化、沉 淀别离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1、应保持足够的微生物量和活性; 2、保证活性污泥、氧气、废水充分混合接触; 3、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微生物利用; 4、悬浮固体应与废水有效别离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一、活性污泥的组成 二、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活性污泥的组成
常规工程之一,利用原生、后生动物作为 指示生物所定污泥质量和处理效果。
活性污泥成熟,处理效果稳定时:固着型 纤毛虫有污钟虫、沟钟虫、累枝虫、盖纤虫 等;后生动物有轮虫、红斑瓢点虫、线虫等
假设含有大量自由游泳型纤毛虫、大量鞭 毛虫——水质不好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参数
1、水力停留时间HRT 2、污泥负荷Fw 3、容积负荷Fr(Volumetric loading) 4、泥龄(Sludge Age)

【环境生物学课件】第六章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方法

【环境生物学课件】第六章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方法

影响微生物脱氮的因素

pH值

硝化反应要耗碱,如果污水中没有足够的碱度,随着硝化的进 行,pH值会急剧下降,而硝化细菌对pH十分敏感,硝化细菌 和亚硝化细菌分别在7.0~7.8和7.7~8.1时活性最强,在这个 范围以外,其活性就急剧下降。 两类硝化细菌的最适温度在30℃左右。

温度


溶解氧
硝化过程的DO一般应维持在1.0~2.0 mg/L。 DO对反硝化脱氮有抑制作用,但氧的存在对能进行反硝化作 用的反硝化菌是有利的,因为这类菌为兼性厌氧菌。故工艺上 最好使其交替处于好氧、缺氧的环境下,所以脱氮反应并不要 求DO保持在零的状态。如在悬浮污泥系统中,缺氧段DO应控 制在0.5 mg/L以下,在膜法系统中,可控制在1.0~2 .0 mg/L。
沉池能否有效泥水分离密切相关;

为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附着场
所。

丝状细菌
它的作用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活性污泥的重要组分,交叉穿织与菌胶
团内,或附着生长于絮状体表面,具有强氧化分解 有机物能力,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另一方面:当丝状菌的数量超过菌胶团细菌时,可
使絮状体沉降性能下降,严重时可引发污泥膨胀 (bulking)现象。
曝气池混合液静置30分钟后,沉降的污泥体积与污泥干重之比。 它反映了活性污泥的凝聚性和沉降性,一般控制在50-150之间, 若大于200,则表明发生了污泥膨胀。



污泥负荷(Ls)

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能处理的有机物的数量,用kg (BOD)/kg(MLSS)•d表示。又称有机负荷率,F/M值。


碳源

活性污泥法2

活性污泥法2

40K 2 a dC 对比空气氧转移速率也 提高了 5.5倍。 dt 7.2K 2 a
2.特征 1) 氧的利用率EA=(80~90)%,而传统活性污泥法EA仅为± 10% 2) MLSS=4~7g/L,使Nrv↑ V↓ 3) SVI<100,一般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4) 剩余污泥量小
曝气池盖 氧
c
VX X X VX
C
按产率系数算
X yobs Q(S0 Se )
需氧量计算
根据有机物降解和内源呼吸计算 o2=a′Q(S0-Se )+b′XV a′—0.42-0.53kgO2/gkBOD b′—0.19-0.11kgO2/gkMLVSS.d
曝气池容积的计算
活性污泥负荷率LS (简称污泥负荷)
曝气区容积负荷率LV (简称容积负荷)
污泥泥龄法
污泥负荷率
污泥负荷率是指单位质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 能承受的BOD5量,即:
QS0 LS XV
式中:Ls——污泥负荷率,kg BOD5/(kgMLVSS· d);
Q——与曝气时间相当的平均进水流量,m3/d;
缺点: (1)曝气时间长,能耗高; (2)基建投资大。
5、吸附再生法 优点: (1)吸附和污泥活化(再生)分别在两个系统中进行, 省去初沉池,有利于提高吸附氧化有机物的能力。有利于 活性污泥的活化,缩短吸附和活化时间,吸附的曝气时间 短(10—30分)。 (2)回流污泥量大,对废水适应性大,调济平衡能力强, 回流比大50—100%。 缺点: (1)吸附时间短,处理效率低85—90%; (2)污泥回流量多,增加回流污泥泵的容量。
第五节、曝气反应池的型式
1、推流式 • 污水和回流污泥 混合由池首端进入 流经整个曝气池后, 至池末端流出。 • 平面布置:长:宽 =5-10:1 横断面布置:宽: 深=1-2:1,有效 水深4-6m • 推流式有两种型式: 平移推流和旋转推 流

生活污水处理-二级处理:活性污泥法(2)

生活污水处理-二级处理:活性污泥法(2)

渐减曝气
在推流式的传统曝气池中,混合液的需氧量在长 度方向是逐步下降的。 实际情况是:前半段氧远远不够,后半段供氧量 超过需要。 渐减曝气的目的就是合理地布臵扩散器,使布气 沿程变化,而总的空气量不变,这样可以提高处理 效率。
渐减曝气
分步曝气
把入流的一部分从池端引入到池的中部分点进水。
分布曝气示意图
接触稳定法
直接用于原污水的处理比用于初沉池的出流处理效果好; 可省去初沉池;此方法剩余污泥量增加。
氧 化 沟
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池体狭长,池深较浅,在 沟槽中设有表面曝气装臵。 曝气装臵的转动,推动沟内液体迅速流动,具有曝气和搅拌两个作用, 沟中混合液流速约为0.3~0.6m/s,使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
dS KS X dt K S S
式中:dρs/dt——基质去除率,即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去除的基质 量,mg(BOD5)/(L· h); K——最大的单位微生物基质去除速率,即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微 生物量去除的基质,mg(BOD5)/(mgVSS· h);
ρs——微生物周围的基质浓度,mg(BOD5)/L; Ks——饱和常数,其值等于基质去除速率的1/2K时的基质浓度,
曝气区容积负荷率NV (简称容积负荷)
经验水力停留时间:t
根据某种工艺的经验停留时间和经验去除率,确定曝 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例如:流量200m3/h,曝气池进水BOD浓150mg/L, 出
水要求为15mg/L,采用多点进水,求曝气池容积。 多点进水经验去除率:85%~90% 经验停留时间:3~5h 取停留时间为4.5h,则曝气池容积:

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又称污泥龄,是指反应 系统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用的时间,在工程 上,就是指反应系统内微生物总量与每日排出的剩 余微生物量的比值。以θC表示,单位为d。

活性污泥法基本原2

活性污泥法基本原2
16
2.分段进水(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流态: 推流式(多点进水) 特点: 1) 分段多点进水,负荷分布均匀,均化了需氧量,避免了
前段供氧不足,后段供氧过剩的缺点 2) 提高了耐水质,水量冲击负荷的能力 3) 活性污泥浓度沿池长逐渐降低 4)需氧和供氧较平衡
17
18
3.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把活性污泥对基质的吸附凝聚和氧化 分解混在同一曝气池内进行,适于处理溶解的BOD。对 含有大量胶体的和悬浮性的混合基质的废水,因初期吸附 量大,以及吸附的有机固体物在生物酶作用下变成可溶性 物质再向水中扩散,遂产生了把吸附凝聚和氧化分解分别 在两个曝气池中进行的构想,从而出现了吸附再生法。
活性污泥增长曲线的四个阶段: 1).适应期 2).对数增长期 3).减速期 4).衰减期
11
剩余污泥量的控制方法: 1)根据活性污泥浓度 维持适合的污泥浓度,保证处理效果和二沉池沉降效 果,MLSS数据超过上限值时多排泥,低于下限值则少排 泥。 2)根据污泥负荷 实际工作中,由于运转者无法控制入流BOD5浓度, 也无法控制进水流量,为了保持稳定的BOD5负荷,只能 控制曝气池内污泥总量,通过增加或减少排泥量来 控制 BOD5负荷。 3)根据污泥沉降比 实际应用中,当沉降比的数据超过控制上限时,就应 适当的多排泥,当沉降比数据低于下限时,适当少排泥。 4)根据污泥龄
19
型式: 廊道式(吸附池和再生池可合建)
流态:中间进水,推流 特点: ①处理质量较差
②具有一定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 ③适合处理胶体物质含量高的工业废水,不宜处理 溶解性有机物较多的污水 ④ BOD降解曲线是呈急剧下降、缓慢下降曲线
20
21
4.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特点: 1) Ns非常小,只有0.05~0.10 kgBOD/kgMLSS·d 2) 曝气时间t长(24h以上),污泥处于内源呼吸期,剩

活性污泥法-课件2

活性污泥法-课件2

(1)曝气设备的提水和输水作用,使曝气池内液体 不断循环流动, 从而不断更新气液接触面, 不断吸氧; (2)曝气设备旋转时在周围形成水跃,并把液体抛 向空中,剧烈搅动而卷进空气;
(3)曝气设备高速旋转时,在后侧形成负压区而吸 入空气。
3.2机械曝气:表面曝气机
竖式曝气机 卧式曝气刷
曝气的效率取决于: 曝气机的性能 曝气池的池形
混合式)
YNr K d
(2)出水水质与污泥龄之间的关系:(对于完全
K s (1 K d c ) Se c (Yk K d ) 1
(3)曝气池内微生物浓度与污泥龄的关系
对曝气池作有机底物的物料衡算:
底物的净变化率 = 底物进入曝气池的速率 - 底物从曝 气池中消失的速率
4、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① 主要特点:a. 池内任一点F/M相同;b.进水一进入曝
气池,就立即被大量混合液所稀释,所以对冲击负荷有
一定的抵抗能力(抗冲击负荷能力强.);c.能够处理高
浓度的有机废水而不需要稀释. d.不存在供需氧的矛盾。

② 主要结构形式:a.合建式(曝气沉淀池):b.分建式
二、曝气方法与设备
曝气装臵,又称为空气扩散装臵,是活性污泥处理系
统的重要设备,按曝气方式可以将其分为鼓风曝气装 臵和表面曝气装臵两种。
1、曝气装臵的技术性能指标p139 ① 动力效率(Ep):每消耗1度电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
量(kgO2/kw.h);
② 氧的利用率(EA):又称氧转移效率,是指通过鼓
这类曝气机的转动轴与 水面平行,主要用于氧化沟 。
泵 形
倒伞形
平板形
泵 形
倒伞形
平板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LaT K La20 T 20
式中 θ——温度特性系数,一般为1.006~1.047之间,常
取值1.024。
5
一、曝气原理
KLa除与废水温度有关外,还与水质及曝气池和曝气设备的形 式和构造有关。
废水中存在表面活性剂时,对KLa有很大影响。一方面由于表 面活性剂在界面上集中,增大了传质阻力,降低KLa;另一方面, 由于表面张力降低,使形成的空气泡尺寸减小,增大了气泡的比
新型高效曝气器
8
二、曝气设备
(1)微气泡扩散器 气泡直径在1.5mm以下。 (2)中气泡扩散器 常用穿孔管,孔眼直径为3~5mm。 (3)大气泡扩散器 常用竖管,直径为15mm左右。
9
二、曝气设备
(4)射流扩散器 用泵打入混合液,在射流器的喉管处形成高 速射流,与吸入或压入的空气强烈混合搅拌,将气泡粉 碎为100μm左右,使氧迅速转移至混合液中。
17
三、曝气池池型
(2)合建式 曝气和沉淀在一个池子不同部位完成,我国称为 曝气沉淀池,国外称为加速曝气池。由曝气区、导流区、 回流区、沉淀区几部分组成。曝气区相当于分建式系统的 曝气池,它是微生物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场所。
混合液经曝气后由导流区 流入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导 流区既可使曝气区出流中挟带 的小气泡分离,又可使细小的 活性污泥凝聚成较大的颗粒。
叶轮浸液深度适当时,充氧效率高;浸液深度过大,没 有水跃产生,叶轮只起搅拌作用,充氧量极小,甚至没有空 气吸入;浸液深度过小,则提水和输水作用减小,池内水流 缓慢,甚至存在死区,造成表面水充氧好,而底层充氧不足。 因此,常将叶轮旋转的线速度和浸液深度设计成可调的,一 遍运行中随时调整。一般竖轴叶轮曝气机的氧转移率为 15%—25%,动力效率为2.5—3.5kgO2/(kW●h)
污泥负荷法是通过试验或参照同类型企业的设备工作状况,
选择合适的污泥负荷计算曝气池容积V。
V QS0 或
V QS0 Se
Lx
Lr x
采用泥龄作设计依据时,由式(13-20)有
V
c
QW
x

Q QW
x
xe
根据Lawrence-McCarty模式(13-24),有
V


cYQS 0 x1 k
2
一、曝气原理
(一)氧传送原理
扩散过程的基本规律——菲克(Fick)定律
dc dt

KL
A V
cs

s
式中 dc ——氧传递速率,mg/L·h; dKt L——氧传送系数,m/h; A——气液界面面积,m2;
cs、c——分别为液体的饱和溶解氧的和实际 溶解氧的浓度,mg/L。
3
一、曝气原理
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气液界面面积无法测量,为此,

d
Se
c

20
四、曝气池的设计计算
表 活性污泥法的设计参数
21
混合液含有大量活性污泥颗粒,氧扩散阻力比清水大。
4
一、曝气原理
当试验曝气设备在混合液中曝气时,氧传递速率应修正为
dc dt

aKLa cs

c
式中:α——混合液合污泥颗粒降低传送系数的修正值;
β——废水饱和溶解氧的修正值(<1),
Csw——废水的饱和溶解氧的浓度。 试验温度和实际废水温度不同时,KLa应进行温度修正
第六章 活性污泥法
第一节 活性污泥和活性污泥法 第二节 曝气原理与设备 第三节 活性污泥法运行方式 第四节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
1
一、曝气原理
曝气是采用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措施,使空气中的氧转移到 混合液中而被微生物利用的过程。 曝气的主要作用除供氧外,还起搅拌混合作用,使曝气池 内的活性污泥保持悬浮状态,与污水充分接触混合,从而 提高传质效率,保证曝气池的处理效果。
表面积,许多时候由于A/V的增大超过了KLa的降低,从而使传质 速率增加。
KLa一般随着废水杂质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KLa也与空气扩散设备的淹没深度有关,其关系可表示为:
K La K La
1 2


H H
1 2


6
二、曝气设备
曝气方法可分成以下三种: 1)鼓风曝气:空气加压设备→管道系统→扩散装置 2)机械曝气:借叶轮、转刷等对液面进行搅动 3)鼓风-机械曝气:由上述两者组合引入一个 Nhomakorabea传递系数
K
La


KL
A V
,故式可改写为:
dc dt

K La cs
c
KLa同曝气设备及水的特性有关,可以通过试验求得。
K La

lncs
c0 /cs
tt t0
cL
测得的KLa为清洁水的氧总传递系数。由于废水含有大
量有机物和无机物,饱和溶解氧不同于清水饱和溶解氧。
根据扩散器在竖向上的位置不同,又可分为底层曝气、中 层曝气和浅层曝气。
16
三、曝气池池型
2、完全混合曝气池 (1)分建式 曝气池和沉淀池分别设置,既可使用表曝机,也 可用鼓风曝气装置。当采用泵型叶轮且线速在4~5m/s时, 曝气池直径与叶轮的直径之比宜为4.5~7.5,水深与叶轮直 径比宜为2.5~4.5。当采用倒伞型和平板型叶轮时,曝气池 直径与叶轮直径之比宜为3~5。分建式虽不如合建式紧凑, 且需专设污泥回流设备,但调节控制方便,曝气池与二次沉 淀池互不干扰,回流比明确,应用较多。
15
三、曝气池池型
(2)横断面布置 推流曝气池的池宽和有效水深之比一般为 1~2,有效水深最小为3m,最大为9m,超高0.5m。根 据横断面上的水流情况,又可分为平推流和旋转椎流。 在平推流曝气池底铺满扩散器,池中水流只有沿池长方 向的流动。在旋转推流曝气池中,扩散器装于横断面的 一侧,由于气泡形成的密度差,池水产生旋流,即除沿 池长方向流动外,还有侧向流动。为了保证池内有良好 的旋流运动,池两侧墙的墙脚都宜建成外凸45度的斜面。
13
二、曝气设备
2.机械曝气 按转动轴的安装方向,机
械曝气装置可分为竖轴式和卧 轴式两类。
②卧轴式 主要是转刷式曝 气器。
主要用于氧化沟,它具有 负荷调节方便、维护管理容易、 动力效率高等优点。
14
三、曝气池池型
(一)曝气池的构造 按水力特征可分为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及二者结合式三类。 1、推流式曝气池 (1)平面布置 推流曝气池的长宽比一般为5~10,受场地 限制时,长池可以折流, 废水从一端进,另一端 出,进水方式不限,出 水多用溢流堰,一般采 用鼓风曝气扩散器。
7
二、曝气设备
1、鼓风曝气 鼓风曝气就是用鼓风机(或空压 机)向曝气池充入一定压力的空气 (或氧气)。气量要满足生化反应所 需的氧量和能保持混合液悬浮固体均 匀混合,气压要足以克服管道系统和 扩散的摩阻损耗以及扩散器上部的静 水压。扩散器将空气分散成空气泡, 增大气液接触界面,把空气中的氧溶 解于水中。
(5)固定螺旋扩散器 由圆筒组成,内部装着按180度扭曲的固 定螺旋元件5~6个,相邻两个元件的螺旋方向相反。空 气由底部进入曝气筒,形成气水混合液在筒内反复与器 壁及螺旋板碰撞、分割、迂回上升。
10
二、曝气设备
2.机械曝气 机械曝气大多以装在曝气池水面的叶轮快速转动,进 行表面充氧。 表面曝气叶轮的供氧是通过下述三种途径来实现的。 ①由于叶轮的提升和输水作用,使曝气池内液体不断 循环流动,更新气液接触面,不断从大气中吸氧。 ②叶轮旋转时,在周边处形成水跃,使液面剧烈搅 动,从大气中将氧卷入水中。 ③叶轮旋转时,叶轮中心及叶片背水侧出现背压,通 过小孔可以吸入空气。
11
二、曝气设备
2.机械曝气 按转动轴的安装方向,
机械曝气装置可分为竖轴式 和卧轴式两类。
①竖轴式 又称叶轮曝 气机,常用的曝气叶轮有泵 形叶轮、倒伞形、平板形叶 轮。
12
二、曝气设备
曝气叶轮的充氧能力和提升能力与叶轮直径、叶轮旋转 速度和浸液深度等因素有关。 叶轮直径一定,叶轮旋转的线速度大,充氧能力也强,但线 速度过大时,会打碎活性污泥颗粒,影响沉淀效率。一般叶 轮周边线速度以2—5m/s为宜。
18
三、曝气池池型
3、两种池型的结合 在推流曝气池中,也可用多个表曝机充氧和搅拌。对于
每一个表曝机所影响的范围内,流态为完全混合,而就全池 而言,又近似推流。此时相邻的表曝机旋转方向应相反,否 则两机间的水流会互相冲突,也可用横挡板将表曝机隔开, 避免相互干扰。
19
四、曝气池的设计计算
曝气池(区)的经验设计计算方法主要有负荷法和泥龄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