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归纳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归纳平面解析几何是研究平面上点、直线、圆及其相关性质和相互关系的数学分支。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我们通过坐标系的建立和运用向量的概念,可以方便地描述和研究平面上的各种几何图形和问题。
本文将对平面解析几何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1. 坐标系的建立平面解析几何中,坐标系是最基本的工具之一。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建立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或其他特定的坐标系来描述平面上的点。
以直角坐标系为例,我们用x轴和y轴分别表示水平和垂直方向,将一个点P的位置用有序数对(x, y)表示,其中x称为点P的横坐标,y称为点P的纵坐标。
2. 点的坐标计算对于已知坐标系的平面上的点P(x, y),我们可以通过给定的信息计算出点的坐标。
例如,已知点A和点B的坐标,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向量的加法和数乘运算,求得点P的坐标。
设向量OA的坐标为A(x1,y1),向量OB的坐标为B(x2, y2),则向量OP的坐标为P(x, y),其中P 的坐标满足向量OP = 向量OA + 向量OB。
3. 向量的定义和运算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向量是重要的概念之一。
向量可以表示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并且可以与点一一对应。
向量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坐标表示和位置向量表示。
在坐标表示中,向量通常用有序数对(x, y)表示。
在位置向量表示中,我们用一个固定点O与向量表示的点P的坐标差,来表示向量OP。
向量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和数乘。
设向量u = (x1, y1),向量v = (x2, y2),实数k,向量u与v的加法定义为:u + v = (x1 + x2, y1 + y2);向量u与v的减法定义为:u - v = (x1 - x2, y1 - y2);向量u的数乘定义为:k * u = (kx1, ky1)。
4. 直线的方程直线是平面几何中的基本要素之一。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我们可以通过直线上的点和直线的斜率来确定直线的方程。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直线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l ,把x 轴(正方向)按逆时针方向绕着交点旋转到和直线l 重合所成的角,叫作直线l 的倾斜角.当直线l 和x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2)倾斜角的范围为[0°,180°). 2.直线的斜率(1)定义:当直线l 的倾斜角α≠π2时,其倾斜角α的正切值tan α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通常用小写字母k 表示,即k =tan α.(2)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经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 2) (x 1≠x 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k =y 2-y 1x 2-x 1. (3) 直线的倾斜角α和斜率k 之间的对应关系每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是每条直线都有斜率,倾斜角是90°的直线斜率不存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3.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4.说明:k 1=k 2,且b 1≠b 2,则两直线平行;若斜率都不存在,还要判定是否重合. 5.利用一般式方程系数判断平行与垂直设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 l 1∥l 2⇔A 1B 2-A 2B 1=0,且B 1C 2-B 2C 1≠0. l 1⊥l 2⇔A 1A 2+B 1B 2=0. 6.三种距离公式 (1)两点间距离公式点A (x 1,y 1),B (x 2,y 2)间的距离:|AB |= (x 2-x 1)2+(y 2-y 1)2.(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P (x 0,y 0)到直线l :Ax +By +C =0的距离:d =|Ax 0+By 0+C |A 2+B 2.说明:求解点到直线的距离时,直线方程要化为一般式. (3)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两平行直线l 1:Ax +By +C 1=0与l 2:Ax +By +C 2=0 (C 1≠C 2)间的距离为d =|C 2-C 1|A 2+B 2. 说明:求解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时,两直线x ,y 前系数要化为相同.圆的方程1.圆的定义在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确定一个圆最基本的要素是圆心和半径.2. 圆的标准方程(1) 以(a ,b )为圆心,r (r >0)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为(x -a )2+(y -b )2=r 2. (2) 特殊的,以(0,0)为圆心,r (r >0)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为x 2+y 2=r 2. 3. 圆的一般方程 方程x 2+y 2+Dx +Ey +F =0可变形为⎝⎛⎭⎫x +D 22+⎝⎛⎭⎫y +E 22=D 2+E 2-4F4. (1) 当D 2+E 2-4F >0时,方程表示以⎝⎛⎭⎫-D 2,-E 2为圆心,D 2+E 2-4F 2为半径的圆;(2) 当D 2+E 2-4F =0时,该方程表示一个点⎝⎛⎭⎫-D 2,-E 2;(3) 当D2+E2-4F<0时,该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设直线l:Ax+By+C=0(A,B不全为0),圆为(x-a)2+(y-b)2=r2(r>0),d为圆心(a,b)到直线l的距离,联立直线和圆的方程,消元后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为Δ.5.(1)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五种,分别为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2) 判断两圆位置关系的方法设圆O1:(x-a1)2+(y-b1)2=r21(r1>0),圆O2:(x-a2)2+(y-b2)2=r22(r2>0).圆心距O1O2=d,则(1)几何法:设圆的半径为r,弦心距为d,弦长为l,则(l2)2=r2-d2.(2)代数方法: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弦长公式:设直线与圆的交点为A(x1,y1),B(x2,y2),则|AB|=1+k2|x1-x2|=(1+k2)[(x1+x2)2-4x1x2].注意:常用几何法研究圆的弦的有关问题.椭圆1.椭圆的概念把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集合叫作椭圆.这两个定点F1,F2叫作椭圆的焦点,两个焦点F1,F2间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椭圆定义用集合语言表示如下:P ={M ||MF 1|+|MF 2|=2a },|F 1F 2|=2c ,其中a >0,c >0,且a ,c 为常数.在椭圆定义中,特别强调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要大于|F 1F 2|.当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F 1F 2|时,动点的轨迹是线段F 1F 2;当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小于|F 1F 2|时,动点的轨迹不存在. 2.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a ≤x ≤a -b ≤x ≤b 说明:当焦点的位置不能确定时,椭圆方程可设成Ax 2+By 2=1的形式,其中A ,B 是不相等的正常数,或设成x 2m 2+y 2n2=1(m 2≠n 2)的形式.3.椭圆中的弦长公式(1)若直线y =kx +b 与椭圆相交于两点A (x 1,y 1),B (x 2,y 2),则 |AB |=1+k 2|x 1-x 2|=1+1k2|y 1-y 2|. (2)焦点弦(过焦点的弦):最短的焦点弦为通径长2b 2a,最长为2a .双曲线1.双曲线的概念把平面内到两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大于零且小于|F 1F 2|)的点的集合叫作双曲线.定点F 1,F 2叫作双曲线的焦点,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作双曲线的焦距.用集合语言表示为:P={M|||MF1|-|MF2||=2a},|F1F2|=2c,其中a,c为常数且a>0,c>0.说明:定义中,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小于两定点间距离非常重要.令平面内一点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2a(a为常数),则只有当2a<|F1F2|且2a≠0时,点的轨迹才是双曲线;若2a=|F1F2|,则点的轨迹是以F1,F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若2a>|F1F2|,则点的轨迹不存在.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x≥a或x≤-a,y∈R x∈R,y≤-a或y≥a焦点在x轴上,若y2的系数为正,则焦点在y轴上.3.双曲线与椭圆的区别(1) 定义表达式不同:在椭圆中|PF1|+|PF2|=2a,而在双曲线中||PF1|-|PF2||=2a;(2) 离心率范围不同:椭圆的离心率e∈(0,1),而双曲线的离心率e∈(1,+∞);(3) a,b,c的关系不同:在椭圆中a2=b2+c2,a>c;而在双曲线中c2=a2+b2,c>a.抛物线1.抛物线的概念把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l 不过F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叫作抛物线.这个定点F 叫作抛物线的焦点,这条定直线l 叫作抛物线的准线. 用集合语言描述:P ={M ||MF |d=1},即P ={M ||MF |=d }.注意:抛物线的定义中不可忽视“定点不在定直线上”这一条件,当定点在定直线上时,动点的轨迹是过定点且与定直线垂直的直线.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平面解析几何
平面解析几何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在平面或者空间中的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平面解析几何主要研究平面内点的位置、线的性质以及二次曲线的方程等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平面解析几何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应用。
一、平面坐标系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是平面坐标系。
平面坐标系是通过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来确定平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通常将水平轴称为x轴,竖直轴称为y轴。
我们可以用有序数对(x, y)来表示一个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其中x为横坐标,y为纵坐标。
二、点的位置关系在平面坐标系中,点的位置可以通过其坐标值来确定。
对于两个点A(x₁, y₁)和B(x₂, y₂),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和斜率来研究它们的位置关系。
1. 距离: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勾股定理计算。
假设两点A(x₁, y₁)和B(x₂, y₂),它们之间的距离d可以表示为d = √((x₂ - x₁)² + (y₂ - y₁)²)。
2. 斜率:对于直线上的两点A(x₁, y₁)和B(x₂, y₂),它们之间的斜率可以表示为k = (y₂ - y₁) / (x₂ - x₁)。
根据斜率的正负和大小,我们可以判断直线的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
三、直线的方程直线是平面解析几何中的重要对象。
直线的方程可以分为一般式、斜截式和点斜式等形式。
1. 一般式:一般式方程表示为Ax + By + C = 0,其中A、B和C为实常数,且A和B不同时为0。
2. 斜截式:斜截式方程表示为y = kx + 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3. 点斜式:点斜式方程表示为(y - y₁) = k(x - x₁),其中(x₁, y₁)为直线上的已知点,k为斜率。
通过这些方程,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推导出直线的方程,或者根据方程求出直线的性质。
四、二次曲线的方程除了直线,二次曲线也是平面解析几何中研究的重点之一。
二次曲线的方程一般形式为Ax² + Bxy + Cy² + Dx + Ey + F = 0,其中A、B、C、D、E和F为实常数。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直线一、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1.倾斜角α(1)定义:直线l 向上的方向与x 轴正方向所称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2)范围:1800<≤α2.斜率直线倾斜角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记作αtan =k (1)倾斜角为 90的直线没有斜率(2)每一条直线都有唯一的倾斜角,但并不是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斜率(直线垂直x 轴时,其斜率不存在),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研究直线的有关问题时应考虑到斜率的存在与不存在两种情况,否则会产生漏解。
(3)经过),(),,(2211y x B y x A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为k ,则当21x x ≠时,1212tan x x y y k --==α;当21x x =时, 90=α,斜率不存在(4)切线斜率的求法:设平面曲线的方程为0),(=y x F ,则该曲线在),(00y x 点的斜率为)(')('00y F x F k -=,其中)('0x F 表示),(y x F 对x 求导得到的函数在0x x =下的值,)('0y F 表示),(y x F 对y 求导得到的函数在0y y =下的值。
若平面曲线方程为)(x f y =,则该曲线在),(00y x 点的斜率为)('0x f k =,其中)('0x f 表示)(x f 对x 求导得到的函数在0x x =下的值。
若平面曲线的参数方程为)(),(t y y t x x ==,则该曲线在0t t =时的点的斜率为)(')('00t x t y k =,其中)('0t y 表示)(t y 对t 求导得到的函数在0t t =下的值,其中)('0t x 表示)(t x 对t 求导得到的函数在0t t =下的值。
3.定比分点公式:定比分点公式是解决共线三点A(x 1,y 1),B(x 2,y 2),P(x ,y )之间数量关系的一个公式,其中λ的值是起点到分点与分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的数量之比.这里起点、分点、终点的位置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一旦选定后λ的值也就随之确定了.若以A 为起点,B 为终点,P 为分点,则定比分点公式是⎪⎪⎩⎪⎪⎨⎧++=++=λλλλ112121y y y x x x .当P 点为AB 的中点时,λ=1,此时中点坐标公式是⎪⎪⎩⎪⎪⎨⎧+=+=222121y y y x x x.线性规划问题平面区域的非线性规划第二部分解析几何中的范围问题(研究性学习之二)在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中,关于直线的斜率或纵截距的取值范围,关于圆锥曲线的离心率、长轴长(或实轴长)、短轴长(或虚轴长)等有关参量的取值范围,是解析几何高考命题以及备考复习的重点问题。
高中数学中的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中的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平面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代数与几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建立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
下面我们来详细总结一下这部分的重要知识点。
一、直线1、直线的倾斜角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0, π),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直线的斜率,记为 k =tanα。
当倾斜角为 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2、直线的方程(1)点斜式:y y₁= k(x x₁),其中(x₁, y₁)是直线上的一点,k 是直线的斜率。
(2)斜截式:y = kx + b,其中 k 是斜率,b 是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y y₁)/(y₂ y₁) =(x x₁)/(x₂ x₁),其中(x₁, y₁),(x₂, y₂)是直线上的两点。
(4)截距式:x/a + y/b = 1,其中 a 是直线在 x 轴上的截距,b 是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
(5)一般式:Ax + By + C = 0(A、B 不同时为 0)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两条直线斜率相等且截距不相等,即 k₁= k₂且 b₁ ≠ b₂。
(2)垂直:两条直线斜率的乘积为-1,即 k₁k₂=-1(当一条直线斜率为 0,另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也垂直)。
4、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 P(x₀, y₀)到直线 Ax + By + C = 0 的距离 d =|Ax₀+ By₀+ C| /√(A²+ B²)二、圆1、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x a)²+(y b)²= r²,其中(a, b)是圆心坐标,r是半径。
(2)一般方程:x²+ y²+ Dx + Ey + F = 0(D²+ E² 4F > 0),圆心坐标为(D/2, E/2),半径 r =√(D²+ E² 4F) / 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相交: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d < r。
高中数学中的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中的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中的平面解析几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板块,它将代数与几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解决几何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梳理一下平面解析几何的相关知识点。
一、直线1、直线的方程点斜式:若直线过点\((x_0,y_0)\),斜率为\(k\),则直线方程为\(y y_0 = k(x x_0)\)。
斜截式:若直线斜率为\(k\),在\(y\)轴上的截距为\(b\),则直线方程为\(y = kx + b\)。
两点式:若直线过点\((x_1,y_1)\)和\((x_2,y_2)\),则直线方程为\(\frac{y y_1}{y_2 y_1} =\frac{x x_1}{x_2 x_1}\)。
截距式:若直线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a\neq 0\),\(b\neq 0\)),则直线方程为\(\frac{x}{a} +\frac{y}{b} = 1\)。
一般式:\(Ax + By + C = 0\)(\(A\)、\(B\)不同时为\(0\))。
2、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两条直线\(y_1 = k_1x + b_1\)和\(y_2 = k_2x + b_2\)平行,当且仅当\(k_1 = k_2\)且\(b_1 \neq b_2\);对于一般式直线\(A_1x + B_1y + C_1 = 0\)和\(A_2x + B_2y + C_2 = 0\)平行,当且仅当\(A_1B_2 A_2B_1 = 0\)且\(A_1C_2 A_2C_1 \neq0\)。
垂直:两条直线\(y_1 = k_1x + b_1\)和\(y_2 = k_2x + b_2\)垂直,当且仅当\(k_1k_2 =-1\);对于一般式直线\(A_1x + B_1y + C_1 = 0\)和\(A_2x + B_2y + C_2 = 0\)垂直,当且仅当\(A_1A_2 + B_1B_2 = 0\)。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汇总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直线的倾斜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x 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倾斜角)180,0[︒∈α,︒=90α斜率不存在. (2)直线的斜率:αtan ),(211212=≠--=k x x x x y y k .(111(,)P x y 、222(,)P x y ).2.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1)点斜式:)(11x x k y y -=- (直线l 过点),(111y x P ,且斜率为k ).注: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表示,此时方程为0x x =. (2)斜截式:b kx y +=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121121x x x x y y y y --=-- (12y y ≠,12x x ≠).注:① 不能表示与x 轴和y 轴垂直的直线;② 方程形式为:0))(())((112112=-----x x y y y y x x 时,方程可以表示任意直线. (4)截距式:1=+bya x (b a ,分别为x 轴y 轴上的截距,且0,0≠≠b a ). 注:不能表示与x 轴垂直的直线,也不能表示与y 轴垂直的直线,特别是不能表示过原点的直线.(5)一般式:0=++C By Ax (其中A 、B 不同时为0).一般式化为斜截式:B C x B A y --=,即,直线的斜率:BA k -=. 注:(1)已知直线纵截距b ,常设其方程为y kx b =+或0x =.已知直线横截距0x ,常设其方程为0x my x =+(直线斜率k 存在时,m 为k 的倒数)或0y =.已知直线过点00(,)x y ,常设其方程为00()y k x x y =-+或0x x =.(2)解析几何中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时,两条直线有可能重合;立体几何中两条直线一般不重合.3.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矩可正,可负,也可为0. (1)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 (2)直线两截距互为相反数.......⇔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 (3)直线两截距绝对值相等.......⇔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 4.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1)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① 212121,//b b k k l l ≠=⇔; ② 12121l l k k ⊥⇔=-. (2)若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有① 1221122121//C A C A B A B A l l ≠=⇔且.② 0212121=+⇔⊥B B A A l l .5.平面两点距离公式:(111(,)P x y 、222(,)P x y ),22122121)()(y y x x P P -+-=.x 轴上两点间距离:A B x x AB -=.线段21P P 的中点是),(00y x M ,则⎪⎪⎩⎪⎪⎨⎧+=+=22210210y y y x x x .6.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00y x P 到直线0=++C By Ax l :的距离:2200BA CBy Ax d +++=.7.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直线002211=++=++C By Ax l C By Ax l :,:距离:2221BA C C d +-=.8.直线系方程:(1)平行直线系方程:① 直线y kx b =+中当斜率k 一定而b 变动时,表示平行直线系方程.. ② 与直线:0l Ax By C ++=平行的直线可表示为10Ax By C ++=. ③ 过点00(,)P x y 与直线:0l Ax By C ++=平行的直线可表示为:00()()0A x x B y y -+-=.(2)垂直直线系方程:① 与直线:0l Ax By C ++=垂直的直线可表示为10Bx Ay C -+=. ② 过点00(,)P x y 与直线:0l Ax By C ++=垂直的直线可表示为:00()()0B x x A y y ---=.(3)定点直线系方程:① 经过定点000(,)P x y 的直线系方程为00()y y k x x -=-(除直线0x x =),其中k是待定的系数.② 经过定点000(,)P x y 的直线系方程为00()()0A x x B y y -+-=,其中,A B 是待定的系数.(4)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0022221111=++=++C y B x A l C y B x A l :,: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λ (除2l ),其中λ是待定的系数.9.曲线1:(,)0C f x y =与2:(,)0C g x y =的交点坐标⇔方程组{(,)0(,)0f x yg x y ==的解.10.圆的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222)()(r b y a x =-+-(0>r ).(2)圆的一般方程:)04(02222>-+=++++F E D F Ey Dx y x . (3)圆的直径式方程:若),(),(2211y x B y x A ,,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0))(())((2121=--+--y y y y x x x x .注:(1)在圆的一般方程中,圆心坐标和半径分别是)2,2(E D --,F E D r 42122-+=.(2)一般方程的特点:① 2x 和2y 的系数相同且不为零;② 没有xy 项; ③ 0422>-+F E D (3)二元二次方程022=+++++F Ey Dx Cy Bxy Ax 表示圆的等价条件是:① 0≠=C A ; ② 0=B ; ③ 0422>-+AF E D .11.圆的弦长的求法:(1)几何法:当直线和圆相交时,设弦长为l ,弦心距为d ,半径为r ,则:“半弦长2+弦心距2=半径2”——222)2(r d l =+;(2)代数法:设l 的斜率为k ,l 与圆交点分别为),(),(2211y x B y x A ,,则||11||1||22B A B A y y kx x k AB -+=-+= (其中|||,|2121y y x x --的求法是将直线和圆的方程联立消去y 或x ,利用韦达定理求解)1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00y x P 与圆222)()(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①P 在在圆外22020)()(r b y a x r d >-+-⇔>⇔. ②P 在在圆22020)()(r b y a x r d <-+-⇔<⇔.③P 在在圆上22020)()(r b y a x r d =-+-⇔=⇔. 【P 到圆心距离d =1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0=++C By Ax 与圆222)()(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22BA C Bb Aa d +++=):圆心到直线距离为d ,由直线和圆联立方程组消去x (或y )后,所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为∆.0<∆⇔⇔>相离r d ;0=∆⇔⇔=相切r d ;0>∆⇔⇔<相交r d .14.两圆位置关系:设两圆圆心分别为21,O O ,半径分别为21,r r ,d O O =21条公切线外离421⇔⇔+>r r d ; 无公切线内含⇔⇔-<21r r d ; 条公切线外切321⇔⇔+=r r d ;条公切线内切121⇔⇔-=r r d ;条公切线相交22121⇔⇔+<<-r r d r r .15.圆系方程:)04(02222>-+=++++F E D F Ey Dx y x (1)过点11(,)A x y ,22(,)B x y 的圆系方程:1212112112()()()()[()()()()]0x x x x y y y y x x y y y y x x λ--+--+-----= 1212()()()()()0x x x x y y y y ax by c λ⇔--+--+++=,其中0ax by c ++=是直线AB 的方程.(2)过直线0=++C By Ax l :与圆C :022=++++F Ey Dx y x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0)(22=+++++++C By Ax F Ey Dx y x λ,λ是待定的系数.(3)过圆1C :011122=++++F y E x D y x 与圆2C :022222=++++F y E x D y x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0)(2222211122=+++++++++F y E x D y x F y E x D y x λ,λ是待定的系数.特别地,当1λ=-时,2222111222()0x y D x E y F x y D x E y F λ+++++++++=就是121212()()()0D D x E E y F F -+-+-=表示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即过两圆交点的直线. 16.圆的切线方程:(1)过圆222r y x =+上的点),(00y x P 的切线方程为:200r y y x x =+.(2)过圆222)()(r b y a x =-+-上的点),(00y x P 的切线方程为:200))(())((r b y b y a x a x =--+-- .(3)过圆220x y Dx Ey F ++++=上的点),(00y x P 的切线方程为:0000()()022D x x E y y x x y y F ++++++=. (4) 若P(0x ,0y )是圆222x y r +=外一点,由P(0x ,0y )向圆引两条切线, 切点分别为A,B则直线AB 的方程为200xx yy r +=(5) 若P(0x ,0y )是圆222()()x a y b r -+-=外一点, 由P(0x ,0y )向圆引两条切线, 切点分别为A,B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200()()()()x a x a y b y b r --+--=(6)当点),(00y x P 在圆外时,可设切方程为)(00x x k y y -=-,利用圆心到直线距离等于半径,即r d =,求出k ;或利用0=∆,求出k .若求得k 只有一值,则还有一条斜率不存在的直线0x x =.17.把两圆011122=++++F y E x D y x 与022222=++++F y E x D y x 方程相减即得相交弦所在直线方程:0)()()(212121=-+-+-F F y E E x D D . 18.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A 111(,,)x y z ,B 222(,,)x y z ,则AB =19、简单线性规划(确定可行域,求最优解,建立数学模型)⑴、目标函数:要求在一定条件下求极大值或极小值问题的函数。
平面解析几何
平面解析几何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使用代数和几何的方法来研究图形在平面上的性质和关系。
本文将介绍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探讨一些相关的应用。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它由两条互相垂直的坐标轴组成,通常称为$x$轴和$y$轴,它们的交点称为原点$O$。
平面上的任意一点$P$可以通过它相对于原点的横纵坐标来确定,记作$(x,y)$,其中$x$称为横坐标,$y$称为纵坐标。
二、向量向量是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平面上的一条有方向的线段。
向量$\overrightarrow{AB}$由起点$A$和终点$B$唯一确定,记作$\overrightarrow{AB}$或$\overrightarrow{AB}$。
向量的长度称为模,记作$|\overrightarrow{AB}|$。
向量的方向可以用一个有向角来表示,有向角的起边是$x$轴正半轴,终边是向量$\overrightarrow{AB}$。
如果一个向量的终点与另一个向量的起点重合,这两个向量可以相加,称为向量的加法。
三、直线方程在平面解析几何中,直线方程的表达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一般式、点斜式和截距式。
一般式方程$Ax+By+C=0$表示一条直线的所有点$(x,y)$满足这个方程。
点斜式方程$y-y_1=m(x-x_1)$表示一条直线通过点$(x_1,y_1)$且斜率为$m$。
截距式方程$y=mx+b$表示一条直线在$y$轴和$x$轴上的截距分别为$b$和$m$。
四、圆的方程圆是平面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几何图形,它由到圆心距离相等的所有点构成。
圆的方程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标准方程$(x-a)^2+(y-b)^2=r^2$表示圆心坐标为$(a,b)$,半径为$r$的圆。
一般方程$Ax^2+By^2+Cx+Dy+E=0$表示一个圆。
五、距离公式平面解析几何中经常涉及到线段或两点之间的距离,距离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
高考数学中的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整理
高考数学中的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整理平面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数学必考的部分。
平面解析几何涉及坐标系、直线、圆、双曲线、椭圆、抛物线等内容,需要注重理论的掌握、题目的练习和解题技巧的提高。
本篇文章就高考数学中平面解析几何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数学。
一、坐标系坐标系是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需要掌握笛卡尔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笛卡尔坐标系是平面上以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为坐标轴,确定一点的位置需要用到两个数,称为该点的坐标。
极坐标系是以圆心为原点,以极轴为基准线的坐标系。
一个点在极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为(r,θ),其中r为该点到圆心的距离,θ为该点与极轴正方向的夹角。
二、直线直线是平面解析几何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图形。
直线的斜率、截距和两点式都是需要掌握的公式。
斜率表示直线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倾斜程度,截距表示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两点式表示直线经过的两个点的坐标。
三、圆圆是平面上与一个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圆的一般式、标准式、参数式都是需要掌握的公式。
一般式表示圆心坐标为(h,k),半径为r的圆,标准式表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的圆,参数式表示圆心坐标为(a,b),半径为r的圆,其中参数t在区间[0,2π)内变化。
四、椭圆椭圆是平面上到两个固定点F1和F2距离之和等于常数2a的点的集合。
椭圆的标准式、参数式和离心率都是需要掌握的公式。
标准式表示椭圆的长轴在x轴上,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离心率小于1;参数式表示椭圆的中心在(a,b)处,椭圆的长轴倾斜角度为θ,离心率小于1。
五、抛物线抛物线是平面上到一个定点F距离等于到另一个定点D的距离的平方的定点P的集合。
抛物线的标准式、参数式和焦距都是需要掌握的公式。
标准式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原点,开口朝上或朝下;参数式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a,b)处,开口朝上或朝下。
六、双曲线双曲线是平面上到两个定点F1和F2距离之差等于常数2a的点的集合。
双曲线的标准式、参数式和离心率都是需要掌握的公式。
2024年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的复习方法总结
2024年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的复习方法总结一、理清知识框架平面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复习时首先要理清知识框架,明确各个知识点的内容和重点。
可以根据教材或参考书的章节来进行分类整理,将知识点归纳为直线方程、圆方程、二次曲线方程等等,并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线索。
二、复习关键知识点1. 直线方程: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一般式等多种表示方法,能够灵活转换直线方程,解决直线的位置关系、距离、角平分线等相关问题。
2. 圆方程:了解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根据给定条件列出圆的方程,解决圆与直线、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切线、切点等问题。
3. 二次曲线方程:熟练掌握抛物线、双曲线和椭圆的方程表示方法,注意各个二次曲线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能够画出二次曲线的图像,解决与二次曲线相关的各种问题。
4. 曲线的判别:掌握判别方程的基本方法,了解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别式和条件,能够根据判别式解决相关的问题。
三、掌握基本解题思路1. 了解解题步骤:解决平面解析几何问题通常遵循以下步骤:确定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或不等式;解方程或不等式得到未知量的取值范围;根据问题要求,对方程的解或取值范围进行判断与选择。
2. 注意问题的本质:平面解析几何考察的是几何图形的性质和位置关系,因此,在解答问题时要分析问题的本质,结合具体的几何意义去解决。
四、多练习典型题目1. 题海战术:平面解析几何的题目类型较多,考察灵活性较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多做一些典型题目,掌握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2. 整理常见题型:将遇到的题目整理成不同的题型,比如直线方程的求法、圆方程的求法、二次曲线图像的分析等,通过总结常见的题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题效率。
五、查缺补漏1. 平时及时记录:在复习过程中,及时记录自己遇到的问题和不理解的知识点,并寻找相关的资料进行补充和学习。
2. 寻求帮助:如果自己在复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或困惑,可以向老师、同学或家长寻求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在平面解析几何中,我们研究的是平面上的点、线和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运用代数和几何的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
本文将对平面解析几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
一、点的坐标表示平面解析几何中,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是非常常见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直角坐标系来描述平面空间。
直角坐标系由两条相互垂直的坐标轴组成,通常记作x轴和y轴。
点在该坐标系中的位置可以通过一个有序数对(x, y)来表示,其中x是该点在x轴上的投影,y是该点在y轴上的投影。
二、直线的表示与性质1. 点斜式方程:对于已知一点P(x1, y1)和斜率k的直线L,可以使用点斜式方程y - y1 = k(x - x1)来表示该直线的方程式。
2. 截距式方程:对于已知直线L与x轴的截距a和与y轴的截距b的情况,可以使用截距式方程x/a + y/b = 1来表示该直线的方程式。
3. 斜截式方程:对于已知直线L的斜率k和与y轴的截距b的情况,可以使用斜截式方程y = kx + b来表示该直线的方程式。
4. 直线的性质:在平面解析几何中,直线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平行、垂直、相交等。
其中,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相等,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的乘积为-1。
三、图形的表示与性质1. 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对于平面上的两个点A(x1, y1)和B(x2, y2),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即d = √[(x2 - x1)² + (y2 -y1)²]。
2. 中点坐标:对于平面上的两个点A(x1, y1)和B(x2, y2),它们连线的中点的坐标可以通过取x轴和y轴的平均值来计算,即中点M的坐标为[(x1 + x2) / 2, (y1 + y2) / 2]。
3. 直线与直线的交点:两条直线的交点可以通过求解它们的方程组来确定。
如果两条直线有唯一交点,则它们必定相交于一点;如果两条直线重合,则它们有无数个交点;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没有交点。
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平面解析几何的性质与运算
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平面解析几何的性质与运算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平面解析几何的性质与运算一、引言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平面解析几何是一门重要的数学分支,它将代数和几何相结合,通过运用坐标系的方法来研究平面上的几何性质和相互关系。
本文将对平面解析几何的性质与运算进行归纳总结。
二、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1. 坐标系平面解析几何中,常使用直角坐标系来描述平面上的点。
直角坐标系由两个相互垂直的轴组成,分别称为x轴和y轴。
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可由其坐标表示,标有符号的数对(x, y)即表示点的坐标,其中x 表示横坐标,y表示纵坐标。
2. 距离公式在平面解析几何中,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常见的操作。
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点A(x₁, y₁)和点B(x₂, y₂)之间的距离公式:d = √((x₂ - x₁)² + (y₂ - y₁)²)3. 斜率公式斜率是平面解析几何中的重要概念,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
对于直线上的两点A(x₁, y₁)和B(x₂, y₂),可以使用斜率公式计算斜率:斜率k = (y₂ - y₁) / (x₂ - x₁)4. 中点公式平面解析几何中,中点是指线段的中点,可以通过中点公式求得。
对于线段的两个端点A(x₁, y₁)和B(x₂, y₂),中点的坐标为:中点M(x, y) = ((x₁+ x₂)/2 , (y₁+ y₂)/2)三、平面解析几何的性质1. 平行性质平面解析几何中,两条直线平行的判断条件之一是它们的斜率相等。
若两条直线的斜率分别为k₁和k₂,则当k₁= k₂时,两条直线平行。
2. 垂直性质两条直线垂直的判断条件之一是它们的斜率之积为-1。
若两条直线的斜率分别为k₁和k₂,则当k₁ * k₂ = -1时,两条直线垂直。
3. 距离性质平面解析几何中,根据距离公式可得,点P(x, y)到直线Ax + By +C = 0的距离为:d = |Ax + By + C| / √(A² + B²)4. 判定点是否在直线上对于直线Ax + By + C = 0和点P(x₀, y₀),若Ax₀ + By₀ + C = 0,则表明点P在直线上。
平面解析几何
平面解析几何
101
Contents
目录
01. 基础知识
02. 直线与圆
03. 椭圆与双曲线
04. 多边形与圆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Part One
基础知识
平面解析几何的定义
解析几何:研 究几何图形的 代数性质的数
学分支
平面解析几何: 研究平面上点 的坐标、向量、 直线、圆锥曲 线等几何图形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应用
曲线的表示:利用极坐标系和参 数方程可以简洁地表示曲线的形
状和位置
曲线的变换:利用极坐标系和参 数方程可以实现曲线的平移、旋
转、缩放等变换
A
B
C
D
曲线的求解:利用极坐标系和参 数方程可以方便地求解曲线的方
程和性质
曲线的拟合:利用极坐标系和参 数方程可以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
得到曲线的方程和性质
相贯:直线 穿过圆心, 且与圆有两 个交点
Part Three
椭圆与双曲线
椭圆的基本性质
定义:平面内到两个定点 的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的 集合
焦点:椭圆有两个焦点, 位于椭圆的长轴上
离心率:椭圆的离心率等 于椭圆的焦点到椭圆中心 的距离除以椭圆的长轴
标准方程:椭圆的标准方 程为x^2/a^2 + y^2/b^2 = 1,其中a和 b分别表示椭圆的长轴和 短轴
感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101
极坐标系中的点与平面解析几 何中的点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参数方程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01
02
03
04
参数方程的定义: 用参数表示的方 程,如x=f(t), y=g(t)
参数方程的性质: 参数方程可以表 示曲线、曲面等 几何图形
2024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
2024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
在2024年高考数学中,平面解析几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有向线段和直线:了解有向线段和直线的概念,掌握直线的方程式和参数方程,理解直线的倾斜角、截距等概念。
2. 圆: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理解圆心、半径、弦、直径等概念,会求圆的方程和圆心、半径等。
3. 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掌握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理解焦点、准线、离心率等概念,会求这些曲线的方程和相关性质。
4. 参数方程和极坐标:了解参数方程和极坐标的概念,掌握参数方程和极坐标的转换关系,会求参数方程和极坐标的方程。
5. 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理解平面几何中的点、线、面的概念,掌握基本性质和定理,如平行线、垂直线、角等概念和性质。
6. 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掌握解析几何中的基本方法,如向量法、解析法等,理解这些方法的几何意义和代数表示,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平面几何问题。
7. 圆锥曲线的应用:理解圆锥曲线的应用,如椭圆用于卫星轨道、双曲线用于光学等,了解圆锥曲线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以上是2024年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的主要知识点,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
同时,也需要注重理解和应用,不要死记硬背。
高中解析几何知识归纳
高中解析几何知识归纳高中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平面和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位置关系。
以下是对高中解析几何知识点的详细介绍:一、平面解析几何1. 点:平面上的点用坐标系表示,有序数对(x, y)表示。
2. 直线:直线的方程一般形式为Ax + By + C = 0,其中A、B、C为常数,A和B不同时为0。
3. 圆:圆的标准方程为(x - h)²+ (y - k)²= r²,其中(h, k)为圆心坐标,r为半径。
4. 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椭圆: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²/a²+ y²/b²= 1,其中a为半长轴,b为半短轴。
-双曲线: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²/a²- y²/b²= 1,其中a为实轴半长,b为虚轴半长。
-抛物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²= 4ax或x²= 4ay,其中a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二、空间解析几何1. 点:空间中的点用坐标系表示,有序数对(x, y, z)表示。
2. 直线:空间直线的方程一般形式为Ax + By + Cz + D = 0,其中A、B、C、D为常数,A、B、C不同时为0。
3. 平面:平面的方程一般形式为Ax + By + Cz + D = 0,其中A、B、C、D为常数,A、B、C 不同时为0。
4. 空间几何体:包括立方体、球、锥体、柱体等。
三、解析几何的基本公式和性质1.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 = |Ax1 + By1 + C| / √(A²+ B²),其中(x1, y1)为点的坐标。
2. 点到直线的距离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点到直线的垂线的长度。
3. 直线与直线的交点公式:解直线方程组,得到交点的坐标。
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相交、相切或相离。
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相交、相切或相离。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归纳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归纳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规定: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它的倾斜角为0 范围: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为),0[π 2.斜率:)2(tan πα≠=a k ,R k ∈斜率公式:经过两点),(111y x P ,),(222y x P )(21x x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121221x x y y k P P --=倾斜角 斜率 方向向量 2πα≠⇒ t a nk α= ⇒ d =(cos ,sin )αα 或d =(1,)karctan ,0arctan ,0k k k k απ≥⎧=⎨+<⎩⇐ k =vu ⇐ (,)d u v =(0)u ≠3.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名称方程方向向量法向量斜率 适用条件点方向式 00x x y y u v--= ()v u , ()u v ,- uv与坐标轴不垂直的直线点法向式 00()()0a x x b y y -+-=()a b ,-()a b ,所有直线斜截式 b kx y +=()k ,1 ()1,k - k 与x 轴不垂直的直线点斜式 )(00x x k y y -=-()k ,1 ()1,k - k截距式 1=+bya x 不过原点且与两坐标轴均不垂直的直线一般式0=++C By Ax )0(22≠+B A所有直线例1.已知直线斜率2k =,则倾斜角α= ,一个方向向量是 ,一个法向量是 。
2.过(1,4)A 、(3,1)B 的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是 ,斜率是 ,倾斜角是 。
3.直线)0,0(>>=+b a ab by ax 的倾斜角是 ,且不经过第 象限。
两直线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位置关系222111::b x k y l b x k y l +=+= 0:0:22221111=++=++C y B x A l C y B x A l平行 ⇔ 21k k =,且21b b ≠ A 1B 2-A 2B 1=0(验证)重合 ⇔ 21k k =,且21b b =D=Dx=Dy=0 相交 ⇔ 21k k ≠A 1B 2-A 2B 1≠0垂直⇔121-=⋅k k 02121=+B B A A设两直线的方程分别为:222111::b x k y l b x k y l +=+=或0:0:22221111=++=++C y B x A l C y B x A l ;当21k k ≠或1221B A B A ≠时它们相交,交点坐标为方程组⎩⎨⎧+=+=2211b x k y b x k y 或⎩⎨⎧=++=++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直线间的夹角:①若θ为1l 到2l 的夹角,②若θ为1l 和2l 的夹角,则12121tan k k k k +-=θ(斜率都存在且121-≠k k );③当0121=+k k 或02121=+b b a a 时,o90=θ;例1.过点)2,2(-P 且与0143=++y x 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
平面解析几何高考复习知识点
平面解析几何高考复习知识点平面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平面上的点、直线、圆、曲线等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运算。
在高考中,平面解析几何通常是在数学试卷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本文将介绍平面解析几何的高考复习知识点,包括坐标系、点的坐标、线的方程、圆的方程等内容。
一、坐标系1.笛卡尔坐标系:平面上的点可以用两个有序实数来表示,称为点的坐标。
一个点的坐标用有序对(x,y)表示,其中x为横坐标,y为纵坐标。
横纵坐标轴相互垂直,且原点的坐标为(0,0)。
2.极坐标系:平面上的点可以用极径和极角来表示。
极径为点到原点的距离,极角为点到横轴的角度。
极坐标系转换为直角坐标系的公式为:x = rcosθy = rsinθ3.参数方程:平面上的点可以用一个参数来表示。
参数方程为:x=x(t)y=y(t)4.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的转换:r²=x²+y²tanθ = y/x二、点的坐标1.两点间的距离:设两点A(x₁,y₁)和B(x₂,y₂),则两点之间的距离d 为:d=√[(x₂-x₁)²+(y₂-y₁)²]2.中点:设两点A(x₁,y₁)和B(x₂,y₂),则两点连线的中点M的坐标为:x=(x₁+x₂)/2y=(y₁+y₂)/2三、线的方程1.一般式方程:形如Ax+By+C=0的线的方程。
其中A、B、C为实数,且A和B不同时为0。
2.点斜式方程:已知线上一点A(x₁,y₁)和该线的斜率k,线的方程可以表示为:y-y₁=k(x-x₁)3.斜截式方程:已知直线与y轴的交点为(0,b),直线的斜率为k,则直线的方程可以表示为:y = kx + b4.两点式方程:已知直线上两点A(x₁,y₁)和B(x₂,y₂),直线的方程可以表示为:(y-y₁)/(y₂-y₁)=(x-x₁)/(x₂-x₁)5.截距式方程:已知直线与x轴和y轴的截距分别为a和b,直线的方程可以表示为:x/a+y/b=1四、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圆心为(h,k)、半径为r的圆的方程可以表示为:(x-h)²+(y-k)²=r²2.参数方程:圆心为(h,k)、半径为r的圆的参数方程为:x = h + rcosθy = k + rsinθ3.一般方程:圆心为(h,k)、半径为r的圆的一般方程可以表示为:x²+y²+Dx+Ey+F=0五、其他知识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相交、相切或相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直线的斜率: .( 、 ).
2.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1)点斜式: (直线 过点 ,且斜率为 ).
注: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表示,此时方程为 .
(2)斜截式: (b为直线 在y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 ( , ).
注:① 不能表示与 轴和 轴垂直的直线;
② 方程形式为: 时,方程可以表示任意直线.
② 经过定点 的直线系方程为 ,其中 是待定的系数.
(4)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 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除 ),其中λ是待定的系数.
9.曲线 与 的交点坐标 方程组 的解.
10.圆的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 ( ).
(2)圆的一般方程: .
(3)圆的直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程:
若 ,以线段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 .
(6)当点 在圆外时,可设切方程为 ,利用圆心到直线距离等于半径,
即 ,求出 ;或利用 ,求出 .若求得 只有一值,则还有一条斜率不存在的直线 .
17.把两圆 与 方程相减
即得相交弦所在直线方程: .
18.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若 , ,则
19、简单线性规划(确定可行域,求最优解,建立数学模型)
1、目标函数:要求在一定条件下求极大值或极小值问题的函数。用关于变量是一次不等式(等式)表示的条件较线性约束条件。
4.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若 ,
① ; ② .
(2)若 , ,有
① .② .
5.平面两点距离公式:
( 、 ), . 轴上两点间距离: .
线段 的中点是 ,则 .
6.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点 到直线 的距离: .
7.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两条平行直线 距离: .
8.直线系方程:
(1)平行直线系方程:
6、同一法:利用两种思维分别求出同一条直线,再参考参数法,找到轨迹方程。
三、椭圆
椭圆: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定长(定长大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的集合
1、定义: 第二定义:
2、标准方程: 或 ;
3、参数方程 ( 为参数) 几何意义:离心角
4、几何性质:(只给出焦点在x轴上的的椭圆的几何性质)
① 直线 中当斜率 一定而 变动时,表示平行直线系方程..
② 与直线 平行的直线可表示为 .
③过点 与直线 平行的直线可表示为: .
(2)垂直直线系方程:
① 与直线 垂直的直线可表示为 .
②过点 与直线 垂直的直线可表示为: .
(3)定点直线系方程:
① 经过定点 的直线系方程为 (除直线 ),其中 是待定的系数.
; ; .
14.两圆位置关系:设两圆圆心分别为 ,半径分别为 ,
; ;
; ;
.
15.圆系方程:
(1)过点 , 的圆系方程:
,其中 是直线 的方程.
(2)过直线 与圆 :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 ,λ是待定的系数.
(3)过圆 : 与圆 :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 ,λ是待定的系数.特别地,当 时, 就是 表示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即过两圆交点的直线.
(4)截距式: ( 分别为 轴 轴上的截距,且 ).
注:不能表示与 轴垂直的直线,也不能表示与 轴垂直的直线,特别是不能表示过原点的直线.
(5)一般式: (其中A、B不同时为0).
一般式化为斜截式: ,即,直线的斜率: .
注:(1)已知直线纵截距 ,常设其方程为 或 .
已知直线横截距 ,常设其方程为 (直线斜率k存在时, 为k的倒数)或 .
2、线性规划: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的约束条件下的最值问题
二、轨迹问题
(一)求轨迹的步骤
1、建模:设点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曲线上任一点p(x,y)
2、立式:写出适条件的p点的集合
3、代换:用坐标表示集合列出方程式f(x,y)=0
4、化简:化成简单形式,并找出限制条件
5、证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曲线上
注:(1)在圆的一般方程中,圆心坐标和半径分别是 , .
(2)一般方程的特点:
① 和 的系数相同且不为零;② 没有 项; ③
(3)二元二次方程 表示圆的等价条件是:
① ; ② ; ③ .
11.圆的弦长的求法:
(1)几何法:当直线和圆相交时,设弦长为 ,弦心距为 ,半径为 ,
则:“半弦长 +弦心距 =半径 ”—— ;
16.圆的切线方程:
(1)过圆 上的点 的切线方程为: .
(2)过圆 上的点 的切线方程为: .
(3)过圆 上的点 的切线方程为:
.
(4) 若P( , )是圆 外一点,由P( , )向圆引两条切线, 切点分别为A,B则直线AB的方程为
(5) 若P( , )是圆 外一点, 由P( , )向圆引两条切线, 切点分别为A,B则直线AB的方程为
已知直线过点 ,常设其方程为 或 .
(2)解析几何中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时,两条直线有可能重合;立体几何中两条直线一般不重合.
3.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矩可正,可负,也可为0.
(1)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 直线的斜率为 或直线过原点.
(2)直线两截距互为相反数 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
(3)直线两截距绝对值相等 直线的斜率为 或直线过原点.
(2)代数法:设 的斜率为 , 与圆交点分别为 ,则
(其中 的求法是将直线和圆的方程联立消去 或 ,利用韦达定理求解)
1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 与圆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① 在在圆外 .
② 在在圆内 .
③ 在在圆上 . 【 到圆心距离 】
1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 与圆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
圆心到直线距离为 ,由直线和圆联立方程组消去 (或 )后,所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为 .
(二)求轨迹的方法
1、直接法:求谁设谁,按五步去直接求出轨迹
2、定义法:利用已知或几何图形关系找到符合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
3、转移代入法:适用于一个动点随另一曲线上的动点变化问题
4、交轨法:适用于求两条动直线交点的轨迹问题。用一个变量分别表示两条动直线,然后联立,消去变量即可。
5、参数法:用一个变量分别表示所求轨迹上任一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联立消参。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
———————————————————————————————— 作者:
———————————————————————————————— 日期: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 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 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 叫做直线的倾斜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