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

合集下载

佛教中有哪些著名的门派?

佛教中有哪些著名的门派?

佛教中有哪些著名的门派?一、南传小乘佛教1.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源于南传佛教,是佛教中最古老的一个门派。

上座部佛教强调个人的修行和解脱,注重戒律的遵守。

2.南传大乘佛教:南传大乘佛教在南传佛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强调普度众生的悲愍心和观音菩萨的救渡。

二、北传大乘佛教1.天台宗:天台宗是中国佛教中的一个重要门派,创始人为智者普贤。

天台宗注重修行的具体方法和实践,强调修持“菩提心”和观察心境的清净。

2.真言宗:真言宗是北传大乘佛教中的一个重要门派,以密咒修行为特色。

真言宗强调声音和语言的力量,在修行中使用咒语来实现道教的境界。

3.禅宗:禅宗是北传大乘佛教中的一个重要门派,强调直接领悟佛性,超越言语,靠瞑想和禅修来达到解脱的境界。

三、藏传佛教1.格鲁派:格鲁派是藏传佛教中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派别。

格鲁派注重各种仪式和仪轨,推崇上师制度,并强调修行者通过功德来实现解脱。

2.宁玛派:宁玛派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个重要门派,创始人为蓝毗尼。

宁玛派强调特殊的灌顶仪式和实修方法,注重超越言语和思维来直接体悟佛性。

3.萨迦派:萨迦派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个重要门派,创始人为萨迦耶钵须。

萨迦派融合了各个佛教教派的要素,注重修持黄教法门和密宗法门。

同时,修行者需要通过师徒传承来获得真正的教诲。

四、未知门派是一些未被广泛传播的佛教门派,对其了解甚少。

在佛教中,有许多门派各有特色,体现了佛教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每个门派都有其独特的修行方式和教义,供不同的修行者选择和信仰。

无论是个人解脱修行还是广度众生,佛教门派都提供了不同的道路和指引,使人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的佛法修行方法,从而悟透心灵的平静与智慧。

无论是南传小乘佛教、北传大乘佛教还是藏传佛教,每个门派都对人类的精神追求做出了巨大贡献,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佛教的智慧和艺术。

南传上座部的禅修

南传上座部的禅修

南传上座部的禅修
佛海
【期刊名称】《广东佛教》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佛教发源于印度,后来向国外传播发展,呈现出今天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所谓梵、巴两大系统和汉、藏、巴利三大语系。

向北方流传的,经过中央亚细亚地区到达中国内地和西藏,再传播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地区的,属于北传梵语系大乘佛教;向南方流传的,以斯里兰卡为中心,然后再传播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省傣族地区的,属于南传巴利语系上座部佛教。

又因其三藏及注释都是使用巴利语,故又称巴利佛教。

这一系列的佛学,近代发展较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佛教弟子和社会学者用各种文字对其进行了研究和诠注,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很大。

【总页数】12页(P28-39)
【作者】佛海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8
【相关文献】
1.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寺建筑的文化特征探微 [J], 张秋影
2.人类学视域下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中国阈限理论分析——以南传上座部佛教管理体
系中的安章现象为例 [J], 郑筱筠
3.永德县南传上座部寺院现状调查 [J], 景朝荣
4.现代社会的多样性与慈悲实践的多样性——缅甸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田野考察 [J], 何明; 钟小鑫
5.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及功能性分析 [J], 卢影;查月文;张雯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印度佛教史27——上座部的十二处、十八界

印度佛教史27——上座部的十二处、十八界

印度佛教史27——上座部的十二处、十八界(基本内容:上座部的十二处、十八界)开始讲部派佛教的上座部。

先说僧团组织,上座部在印度一直有点佛门正宗的意思。

第二次部派分裂,从上座部分出去的化地部,第三次分裂,分出去的法藏部。

这两个部派思想上和上座部非常接近,咱们都把他们看作是上座部。

上座部除了化地和法藏这俩分支,还有一个最著名的分支就是向南传到斯里兰卡的赤铜鍱部。

斯里兰卡是印度南部隔海的一个小岛,在古代叫锡兰,也叫赤铜鍱州,所以那里的佛教就叫赤铜鍱部,后来赤铜鍱部传播到东南亚一带,就是今天东南亚的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是非常接近原始佛教的,僧人们还每天中午上街乞食,中午回来吃饭,下午讲讲法、修修禅定,很有世尊当年的遗风。

他们就说咱们北传的大乘佛教不是佛说的,大乘非佛说,大乘的经典出现的时间都是世尊去世五六百年了,他们认为那个肯定是后人自己编的,所以他们不承认大乘佛法。

至于他们说的对不对?这个讲到大乘的时候再说。

介绍一下上座部的主要理论,十二处,十八界。

上座部所依的经典呢,论方面有《舍利弗毗昙》。

在讲原始佛教的时候,咱们提过,据说是世尊的首座大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所作,即使不是舍利弗本人,从时间上看,也应该是舍利弗的亲传或再传弟子所作。

《舍利弗毗昙》里边提出的概念里,最重要的就是十二处和十八界。

要想把这俩概念搞明白,咱们得先从六入讲起。

还记得六入吧?讲十二缘起的时候讲过,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

所谓六入就是六个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意,也叫六门。

六门的基础上再分细一点,把我和外境界分开,就有了十二处。

分内六处、外六处。

内六处包括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外六处包括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

外六处就代表整个的外部世界,外部世界再五花八门,最终都得通过我的六官来感知,最终都是我的感官对象。

所以用外六处就能代表一切的外部存在。

佛学文化

佛学文化

佛学文化一、佛教起源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

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巴利语经典系佛教”。

约在公元3至6世纪,佛教由印度或斯里兰卡传入缅甸,再从缅甸传入西双版纳。

佛教传入之初称“摆坝派”,没有被傣族群众接受。

后传入的一派称“摆孙派”,即被群众所接受,成为普及派。

由于佛教宣扬的消极、忍耐、调和、轮回、因果报应等有利于维护傣族封建领主的统治,受到统治者的赞扬、拥护并极力推广,所以成为傣族、布朗族信奉的宗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义有四缔五蕴、十二因缘、三法印、轮回、业报。

其经典总称三藏:一、《经藏》,傣语“苏点大比打嘎”;二、《律藏》,傣语“维乃压比打嘎”;三、《论藏》,傣语“阿皮坦玛比打嘎”。

另外还有许多藏外典籍。

南传上座部佛教要求僧侣、信徒严格遵守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说谎(不记前仇)、不酗酒、过午不食、不观听歌舞、不戴花不抹香水、不坐高处、不积蓄金银财宝。

西双版纳的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寺、布萨堂(戒堂)、佛塔三大建筑,特别是佛寺和佛塔遍布傣族、布朗族居住的村村寨寨,其中不乏国内外有名的精品,成为西双版纳的一大景观。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佛事活动和佛教节日名目繁多,主要有如下9项:1、傣历6月份的浴佛节,就是傣历新年,外地人称“泼水节”。

2、“毫瓦萨”(傣历9月15日)和“卧瓦萨”(傣历12月15日),即“关门节”和“开门节”。

整整3个月为净居斋戒期。

3、赕,即布施。

是信众对寺僧的捐献活动。

节日繁多,一年内至少赕7次以上。

4、“毫干”,即禁忌日,时间在傣历2月份。

5、“播帕”,即升和尚。

6、“痕帕洼”,即祭佛山。

7、“松桑卡”,时间傣历5月15日,为比丘集结日。

8、“播董”,即竖旗杆。

9、“机光罗”,即烧白柴堆,祝贺帕召升天。

傣族、布朗族的每个男子到七八岁左右,都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和尚,才有结婚、成家立业的权利和义务,否则,被人瞧不起。

当和尚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则终身为僧。

对“上座部”的基本认知

对“上座部”的基本认知

对“上座部”的基本认知一、目标:大家一起学习上座部佛教。

二、组讨论规范:只谈论《巴利三藏》、上座部佛教及止观禅法,不发无关文字、图片、链接。

1.不依大乘诸作品 ,只闻思修巴利三藏。

2.不念诵畜牲咒语 , 只实践戒定慧三学。

3.不信仰流变八宗 ,只修学体证八圣道。

4.不学习外道理论 ,只修行四圣谛佛法。

三、发言具体规则:1.贴图:适量、适当,不贴无意义、玩耍等不雅之图;2.字体格式:用字大小颜色合适,要考虑他人阅读方便;3.发言讨论:论点必须有论据,论据必须被共许;4.说话有益、适时、真实、柔和、慈爱;5.离于谎言、离间语、粗恶语、闲杂语;6.不得刻意宣扬非佛法等其他宗教或乱力怪神的观点和言论;7.避免无益徒劳之论。

例如王论、盗贼论、大臣论、军兵论、恐怖论、战争论、食物论、饮料论、衣服论、卧具论、华鬘论、香料论、亲族论、乘具论、村里论、乡镇论、都市论、国土论、妇女论、英雄论、路边论、井边风传论、祖先论、种性论,世界起源论、海洋起源论;8.避免住于诤论。

例如“汝不知此法、律,我知此法、律,汝如何知此法、律耶?”,“汝是邪行者,我是正行者”,“我言[前后]相应,汝言不相应”,“汝应言于前者而言于后,应言于后者而言于前”,“汝无细虑而[自]言返复” ,, 远离如是等任何诤论;9.常说十种恰当的话题:谈论少欲、知足、远离、离缚、精进、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四、关于念佛号、咒语上座部佛教没有念佛号法门,不念阿弥陀佛,念咒语亦是佛教戒律禁止之事,非佛陀所教导。

上座部佛教所礼敬、所皈依的佛陀是指释迦摩尼佛,即世尊苟答马(古译:乔达摩)。

上座部佛教忆念佛陀功德的方法:佛随念——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汉、正自觉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间解、无上者、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

五、巴利语三藏圣典1.《律藏》——分为五大册,分别是:《巴拉基咖》、《巴吉帝亚》、《大品》、《小品》、《附随》。

2.《经藏》——共有五部,分别是:《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

世界著名宗教建筑——云南上座部佛塔

世界著名宗教建筑——云南上座部佛塔

世界著名宗教建筑——云南上座部佛塔一些佛教信徒在勐焕大金塔内祷告。

(摄于4月12日)在地处中缅边境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雷崖让山的半山腰,有一座巨大的南传上座部佛塔——勐焕大金塔。

该塔于2004年6月破土动工,2007年5月主体工程完工。

塔高73米,底宽50米,雄伟壮观,气势恢宏,为八角形空心佛塔。

勐焕大金塔属南亚傣王宫的建筑风格,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被誉为当今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第一塔,现已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佛教旅游胜地。

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自世纪以来为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广泛流传地区。

加之该地区地处本来就复杂的东南亚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边缘交叠处主要民族泰傣民族历史特殊无论从宗教或是宗教建筑上都具有胜殊特色。

本文的研究对象正是该地区凝结了上座部最核心宗教意义的建筑——佛塔。

论文分三大部分背景研究、形制研究和象征研究。

研究以宗教、民族和地域为切入点。

宗教上在上座部自身特质之外强调大乘密教、印度教以及原始宗教在世俗层面上对上座部佛塔形制、营建和供养的影响地域上本文所研究之“西双版纳、泰国北部及缅甸东掸邦”和“德宏地区、中北掸邦”两个地区处于中华文明与与东南Ⅱ文化的再次交汇区域中而后者办属于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交汇的产物介于南部的泰语文化和北部的汉文化之间具有相对独立的历史轨迹从民族上该地区主要民族泰傣民旅源于我国东南及南部沿海在迁徙至我国边疆和东南亚后经历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自身的文化变迁。

上述因素的交织使本文所研究地区的佛塔在宗教和地区上都凸显出特殊之处。

从形制源流对本文所研究佛塔行进梳理可以有助于我们在比较中进一步了解该区域佛塔的特质。

本文研究两个地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异无论从佛塔的形制来源、类型、要素和构成方式上都存在一定区别。

佛塔作为实体存在之外更有与其相关的各种活动无论其营建实体或是相关活动仪式都是与佛塔相关观念的产物。

一切宗教的最本质问题就是生死与宇宙佛塔就是佛教中阐述这最本质问题的建筑物从最初的支提和率堵波的生死含义指向不同丌始佛塔就蕴含着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认知这就是关于佛塔物质、行为和观念的两个最基本系统。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文化经济交流中的作用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文化经济交流中的作用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文化经济交流中的
作用
杨学政
【期刊名称】《云南社会科学》
【年(卷),期】1994(000)002
【摘要】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文化经济交流中的作用杨学政南传上座部佛教为巴利语系佛教,俗称“小乘佛教”。

因由印度向南传人,故又名“南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在南亚、东南亚各国有深远的影响,现今,仍然是伊斯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主...
【总页数】4页(P53-56)
【作者】杨学政
【作者单位】云南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8
【相关文献】
1.绽放在东盟各国的中秋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东南亚国家的演化 [J], 吴李赟
2.试析东南亚各国投资环境及中国企业对东南亚的投资 [J], 聂槟
3.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的古典文学 [J], 寸雪涛
4.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特点 [J], 贺圣达
5.东南亚宗教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对外交流中的作用——兼谈东南亚华人宗教的特点[J], 刘金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德宏傣族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教派和节庆

云南德宏傣族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教派和节庆

云南德宏傣族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教派和节庆
刘扬武
【期刊名称】《佛教文化》
【年(卷),期】1994(000)005
【摘要】傣族笃信南传上座部佛教,也称为小乘佛教。

该教是明初传入今天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至明中叶已经“寺塔遍村落”(明《洪武实录》卷二五五),使得小乘佛教在傣族中具有全民性质。

据傣族佛教经典记载及传说:该教一是从印度传至缅甸,再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二是缅甸传入暹罗,再由暹罗传入;百多年前有印度高僧九人到缅甸讲经,其中一人到盈江县,一人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刘扬武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8
【相关文献】
1.云南傣族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中的龙形象解析 [J], 孙梦娇
2.孟定傣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历史渊源及其传播 [J], 付云玥
3.社会资本视角下佛教与慈善事业的推进——兼论云南德宏南传上座部佛教与慈善事业 [J], 刘黎
4.傣族食物的流动:非均衡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傣族饮食文化变迁--以云南德宏芒市
为例 [J], 代维
5.新媒体与傣族文化传播——基于云南德宏州傣族青年的媒体调查 [J], 孙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

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

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张勇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张勇,笔名笮人,宾川县人,1954年生,管理学硕士、文史学者、书法名家、宗教学专家,现任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云南文史编委会主任、云南国学研究会副会长,从事多年宗教事务管理文史研究,主编有《翰墨精华》、《云南历史文化名人录》、《先生之风》,著有《云南史话》、《云南宗教信徒群体行为与管理研究》,云南文史论坛名主持人、云岭大讲堂优秀主讲嘉宾,曾荣获云南省社科研究优秀管理者。

前言宗教知识作为一种文化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在我们每一个同志的知识结构里面,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我们对宗教知识、对宗教文化有所了解对于我们能够正确地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是很有好处的。

再加上从现实的情况来讲,我们云南地处西南边疆,民族众多,宗教种类最齐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还有民间信仰非常的多,所以我们云南的宗教文化的历史积淀非常的厚重。

那么我们闲话少讲,书归正传。

要讲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南传佛教文化。

在我们国家,南传佛教仅仅是我们云南一省独有,这是我们真正的文化特产。

,宗教知识是文化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们知识结构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而宗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的宗教文化更是独具特色~并且具有非常厚重的历史积淀。

在这其中~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我国仅云南省独有~那么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哪些,南专上座部佛教的特点是什么,听一听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张勇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

,一、佛教及其基本教义所以,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呢,我们知道佛教作为三大世界性的宗教,它的创始人是释迦摩尼,他公元前三世纪创立于古印度。

从广义上来讲额,佛教它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包括它的经典,它的仪式、它的教义、它的习惯、它的僧团、它的寺院、它的组织等等。

那么,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我们一般所说的佛教,一句话就是佛陀的言教,用佛教的术语来讲应该叫做佛法,法律的法,佛法,也就是说是佛所讲的教法。

南传上座部佛教对元明清傣族习惯法的影响

南传上座部佛教对元明清傣族习惯法的影响

南传上座部佛教对元明清傣族习惯法的影响作者:于语和来源:《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年第03期摘要: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属于巴利语系佛教文化圈。

通说认为,其传入傣族社会的时期大约在公元6-8世纪;随后,对傣族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人民的生活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

一方面,傣族被佛教化;另一方面,佛教被傣族化。

而傣族习惯法是人民生活方式的良好反映,自然会出现习惯法佛教化的现象。

那么,出现此现象的成因究竟有哪些;在习惯法中又有哪些内容体现了对僧俗之间各种法律关系的调整;以贝叶为承载媒介的佛教经典传递的价值对习惯法的立法理念、刑罚适用的严厉程度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族;南传大藏经;芒莱法典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3-0045-07一、引言“佛教作为一种高层文化载体,在古代曾为傣族人民带来了很多精神文明成果,大大加速了傣族社会文明的进程”[1]。

其中以南传上座部佛教影响最大。

关于传入时间,历来说法不一。

通说认为大约在68世纪佛教传入傣区。

理由有四[2]:一是缅甸出土的文物中有5世纪前的巴利语佛经残卷,佛音长老于5世纪用巴利文编纂三藏后又到缅甸打端传教,并传到蒲甘、阿拉甘;二是1000多年前的缅甸有一个酋长叭阿索皈依了佛教,在宣慰街和大勐笼建立了两座埋葬佛骨佛发的白塔,没有佛寺就住在山上,他每天坚持下山传教,被称为“帕巴”(山上的和尚);三是傣族历法中的纪元纪时法与缅甸历法的建元时间相同,是公元638年,各自都在中南半岛,是在印度历法的基础上制定的。

傣历制定时间约为7世纪上半叶,然而此举与最初的小乘佛教信徒是分不开的;四是建于公元766年的“南诏德化碑”上,刻有“大军将三色绫袍金带赵龙细利”。

“赵龙细利”是一位在南诏任职的傣族将领,“细利”是梵语的音译,意为“吉利”“光华”。

上述论述只是从整体上说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入时间,在不同傣区时间颇有差异。

傣族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旅游文化建设探讨

傣族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旅游文化建设探讨
寺一 僧 的习俗 , 这 与汉 传 佛 教 积极 主动 的融 人社
的旅 游业 是是 桥 头 堡 建设 的重 要 内容 , 在 这个
形 势下 , 传 统 的南 传上 座部 佛教 正面 临着转 型期 :
会、 寻求发 展形成 鲜 明的对 比。近年来 , 随着 物质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5 — 0 5 基金项 目: 本文 为 2 0 0 9年 云 南省 省 院省 校 教 育 合 作 项 目“ 引 导 南 传 上 座 部佛 教 为 和 谐 云 南 边 疆 服 务 研 究” 阶段性 成果。
第 3 6卷 第 4期
V ol | 36 NO .4
昭 通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Z h a o t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2 O 1 4年 8月
A ug .2 01 4
● 文 化 学 研 究
傣 族 地 区南 传 上 座 部 佛 教 的旅 游 文 化 建设 探 讨
化特 色 , 尊重当地群众的传统风俗 , 又要 合 理 利
用, 防止过 度开 发 , 破 坏 当地 的民族文 化传统 。
传统 上 , 南传 上 座 部 佛 教严 格 保 持 着 原 始 上
座部佛 教 的教义 , 在传 播 过 程 中部分 与 当地 的 文
化风 俗 、 原 始宗 教 信仰 相 融 合 , 现在, 其 寺 院 经 济 仍然保 持 着 以“ 赕“ 为主 , 僧 侣保 持着 不事生 产 , 一
现代 旅 游业 的重要 特征 是产业 化 、 商 品化 , 在
旅 游业发 展 的过 程 中 , 各种 活 动 都 和 世界 全 球 化
进 程紧密 相关 , 在这 一前 提下 , 强势 文化 向弱势 文

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特点及南传上座部佛教介绍

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特点及南传上座部佛教介绍

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以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

佛寺大多成方形,坐西朝东,屋顶坡面由三层相叠而成,中堂较高,东西两侧递减,交错起落。

屋顶使用长方形片瓦,瓦尾钩在平形的竹制横椽之上。

屋顶正脊及檐面之间的戗脊,用石灰抹平,上面排列各种瓦饰。

正脊上的那瓦饰呈火焰状,戗脊首端大多竖有凤的形象,风格独特。

各佛寺佛殿内部由佛座、僧座和经书台3部分组成。

佛座上塑的释迦牟尼像,大多是坐像,佛祖的耳朵奇特,又大又宽,成“<”形。

身材瘦小,眉清目秀,双手扶膝,流露出一种神秘的气氛,使人产生对傣族历史追溯的好奇心。

佛寺旁边或附近大多建有佛塔。

佛塔主要有:缅式钟形佛塔、亭阁式佛塔、泰金刚座佛塔、八角形密檐佛塔,千姿百态。

这些塔基本上由砖砌成,外敷石灰、涂料,大多是实心。

每座小塔塔座里都有一个佛龛,龛里有泥塑的凤凰凌空飞翔。

进佛塔要经过的门亭也别具一格。

在一个两重檐人字屋顶的一侧,成直角的再照样建筑一个屋顶,连接在一起组成门亭。

檐下只有柱子支撑,无墙壁,四通八达,供人出进,虽属重复建筑,由于布置巧妙,更显出了傣族特殊的建筑风格。

从中可以看出傣族建筑的显著特点。

那就是这些建筑物没有一座是把柱子镶嵌在墙中的。

南传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

是指现在盛行于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斯里兰卡及我国云南省傣族地区等的佛教。

它是原始佛教时期之后,部派佛教中的一个派系。

南传,是从其源流及地理而说,因为这个派系是由印度南传到斯里兰卡而后发展起来的。

这一系的佛学,近代发展比较快,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的佛学者用各种文字翻译和研究他们的典籍。

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

在教义上,南传佛教传承部派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因此他们自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ada),或可称为"声闻乘佛教",也即俗称的"小乘佛教"(在这里不含有贬称意义)。

三大佛教传入中国的时代特点和文化传承

三大佛教传入中国的时代特点和文化传承

三大佛教传入中国的时代特点和文化传承中国佛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道重要的文化符号,也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中的一部分。

佛教是从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的,最早传入的佛教是印度的南传上座部佛教,随着历史的变迁,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也被引入中国。

这三大佛教的传入,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而且在与中华文化的交融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佛教文化传统。

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时代特点和文化传承南传上座部佛教是中国佛教最早传入的一种,它是通过西域传入中国的,主要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承。

其主要时代特点如下:1. 早期汉传佛教的影响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国早期的汉传佛教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影响了南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同时,南传佛教的传入也对汉传佛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补充,推动了佛教在中原地区的发展。

2. 中原文化的熏陶南传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原文化对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佛教由于积极借取中原文化中的各种精神文化素质和人文思想,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承,使得佛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了更加深厚的底蕴。

3. 佛教与科举制度的融合南传佛教创立了“戒律僧”的制度,这一制度与科举制度的融合,使得佛教与中原文化之间实现了深度融合和交流,推动了佛教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发展。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的文化传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佛教经典的翻译和传播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佛教经典的翻译和传播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佛经的翻译传播,起到了传承佛教思想、推动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2. 佛教与中原文化的文化交流佛教与中原文化之间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文化交流,佛教思想不断地吸收和借鉴中原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同时,佛教的传入也对中原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改造。

3. 佛教与民间文化的交织佛教与民间文化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交织,在佛教与民间文化的交流中,民间文化对佛教进行了诠释、传承和创新,佛教也吸收了民间文化的营养,形成了中国佛教独特的文化传统。

佛陀的佛教传承:南传与北传佛教

佛陀的佛教传承:南传与北传佛教

佛陀的佛教传承:南传与北传佛教佛陀是佛教的创始人,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佛。

他于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尼泊尔边境的迦毗罗卫国出生,并成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引导者。

佛陀的教导被分为不同的传承,其中最重要的是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

南传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是佛陀教导的第一个传承。

这个传承最初通过佛陀的亲弟子目犍连(尊者目犍连)传承下来。

他在佛陀圆寂后组织了第一个僧团。

南传佛教强调严格遵守佛陀的教诲和戒律,特别重视清净、静默和禅修。

南传佛教的主要盛行地区是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和柬埔寨。

与此不同,北传佛教,即大乘佛教,是佛陀的教诲通过一系列印度学者和翻译家传入中国,然后继续扩散到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和越南。

北传佛教强调普遍慈悲、不二法门和菩萨理念。

这个传承主要是基于《阿含经》和《般若经》等经典。

北传佛教在不同地区的吸收和发展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宗派,例如禅宗、净土宗和密宗。

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有许多共同点,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南传佛教重视僧团的纪律和修行,认为解脱的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和戒律遵守。

北传佛教则强调信仰、慈悲和福报的力量,例如通过忏悔和诵经积累功德。

其次,在仪式和仪式上也存在差异。

南传佛教以布薩節和凡提两个主要节日为代表,重点是禅修和慈善行为。

北传佛教有许多仪式和仪式,如坐禅、念佛和法会。

虽然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在一些教育和修行方法上存在差异,但都致力于达到相同的目标,即解脱和觉悟。

无论是南传佛教的禅修修行还是北传佛教的菩萨实践,最终目的是摆脱苦难,实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佛教的南传和北传传承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斯里兰卡的南传佛教被视为最纯正的佛教传承之一,是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中国的北传佛教对于东亚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禅宗的兴起和发展。

无论是南传佛教还是北传佛教,佛教的核心教义都是无私、慈悲和智慧。

这两个传承都通过其独特的方法和教学使人们能够实现内在的和平和福祉。

柬埔寨的宗教——南传上座部佛教

柬埔寨的宗教——南传上座部佛教

柬埔寨的宗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柬埔寨的宗教柬埔寨国民通常称为柬埔寨人或高棉人,其中大部分为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高棉人,此外还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占族人以及华人,越南人和一小部分山地部落。

佛教在柬埔寨除了具宗教意义外,由佛教组织兴办的小,中学和大学,都同时兼具教育的功能。

而且在当地的习俗上,年轻男性大多会剃发为僧,但1-3个月后就可以还俗,柬埔寨人认为这是人生必须的历程,一来可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二则可以从中修持自己的操守和品德,而在物资贫乏的时代,剃度阶段也可接受宗教的免费教育。

就是国王也常暂时放弃王位,过一段出家修行的生活。

柬埔寨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与我们熟知的汉传大乘佛教不同,他们虽然剃度出家,只要遵守「过午不食」的戒律即可,但食物却荤素不拘,每天清早,经常可以看到成群身穿橘色袈裟的僧侣沿街托钵乞食。

佛教发展于印度,后来向国外传播发展,分成两大系统:向北方流传的,经过中亚传到中国内陆及西藏,再传到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属于北传大乘佛教(大乘);向南方流传的,传到斯里兰卡,然后再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属于南传佛教和大乘佛教经典使用梵文(雅语)撰写的情况不同,南传佛教三藏及注释使用巴利语(俗语),故又称巴利佛教。

这一系统的佛教,是由印度恒河流域向南方流传,传到斯里兰卡,再传到东北南亚,这些地区都在印度之南。

如就所属部派来说,凡是信仰上座部佛法及皈依教团的,都可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上座部)。

南传上座部佛教亦传至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公元前3世纪已传入锡兰,11世纪传至缅甸阿努罗陀王朝,其势力使南传上座部佛教渗入暹罗北部和中部地区。

经过锡兰于12世纪举行第七次结集,整顿佛教教团,使上座部佛教于锡兰臻于隆盛,期后透过比丘学习,传返暹罗,促使当时素可泰王朝倾向上座部佛教现今在。

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有很多上座部佛教教徒,当中泰国的上座部佛教徒占该国佛教徒的90%。

南北宗论的具体内容

南北宗论的具体内容

南北宗论的具体内容
南北宗论是一种学术讨论,旨在比较和分析佛教南传和北传的差异。

南传佛教
主要分布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而北传佛教则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等地。

下面将对南北宗论进行具体内容的描述。

南传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以巴利语经典为依据,强调原始佛教教义的传承。

南传佛教注重个人修行的道路,强调禅定和智慧的培养,以达到解脱和解脱他者的目的。

南传佛教强调专注于个人修行,通过消除欲望和迷惑来实现解脱,并认为通过这种解脱可以帮助他人获得解脱。

与此相反,北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以梵语经典为依据,强调普度众生的教义。

北传佛教强调慈悲和智慧,并主张通过度化众生来实现解脱。

北传佛教强调菩萨道,即培养成为菩萨的道路,通过慈悲和智慧来帮助他人脱离苦难。

北传佛教的中心理念是利他利他,即为他人的利益而行动。

南北宗论的讨论围绕着这些差异展开。

辩论的焦点在于两种佛教传统中关于解
脱和如何帮助他人的不同理解。

南传佛教强调个人解脱和从个人解脱中派生的解救他者,而北传佛教则强调为他人的利益而行动的重要性。

这种南北宗论的讨论有助于人们理解佛教在不同地域发展的历程和不同文化背
景下的影响。

它也促进了佛教学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佛教研究的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南北宗论的具体内容,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教义的多样性和其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寺建筑的文化特征探微

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寺建筑的文化特征探微
西双版 纳南传 上座 部佛教佛寺 建筑 的 文化 特征探微
◇ 张秋 影
2018·02
摘 要 : 随 着傣 族 地 区人 民 对 南 传 上 座 部 佛 教 (简 称 南传 佛 教 ) 文化 的 认 可 度 不 断提 高 ,南 传 佛 教 佛 寺 建 筑 也 经历 了 从 无 到 有 ,从 有 到 多的 阶段 。 西 双 版 纳 南传 佛 教 佛 寺 建 筑 造 型 随 着 建 筑 技 术 的发 展 而 层 出不 穷 ,但 从 整体 上 看 ,佛 寺建 筑 造 型 仍 然 受到 传 统 文化 与 外 来 文化 的 共 同 影 响 ,佛 寺 建 筑 是 傣 族 人 民吸 取 中原 汉族 和 东 南 亚泰 国 、缅 甸等 建 筑技 术 、 艺 术 , 结 合 自己 的特 点 ,在 布 局 、 结 构 、 用 材 和 装 饰 等 方 面 都 体 现 了 浓郁 的 民族 性 和 地 域 性 ,显 示 了傣 族 人 民 的 建 筑技 术 、 艺 术 的 独 创 精 神 .是 我 国 中 华 民 族 建 筑 宝 库 中 的珍 贵 遗 产
寺建筑 也经历 了从 无到有 ,从有 到多 的阶段 ,以景洪 地 区 性 化 的 屋 顶 设 计 。
为代表 的 “九 塔十 二城 ”至今还被 世人所 称颂 ,兴建佛 教
2.佛 塔
建 筑 的活动不 断 ,且 一直 直线上 升 ,不 断发展 。 牺 南夷
杨玢 老师在 《西双 版纳 的佛 塔》 一文 中介绍 到 :西 双
所 ,普称 皆 日缅寺 。” “佛海 全境 凡有村寨 均置 缅寺一 所 , 为辅 ,通 常 有 6间 以上 ,但 不 会 超 过 10问 。从 外 观 上
土 司驻地则 多一官 缅 ,计 勐海 、勐江 、勐板 、打洛 四区 约 看 ,佛 寺 大 殿 的屋 顶 大多 属 于歇 山式 ,但 也 有一 些 地方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云南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云南

作者: 刀述仁
出版物刊名: 法音
页码: 16-25页
主题词: 南传上座部佛教;上座部;巴利语系佛教;佛陀涅槃;大乘佛教;毗舍离;总佛寺;佛事活动;僧团;大寺派
摘要:<正> 居住在我国云南省西南边沿地区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等少数民族所信奉的南传巴利语系佛教,属斯里兰卡的大寺派(楞伽宗)。

其教义主张“三世实有”,应是历史上部派佛教的上座部中之一切有部。

自佛陀涅槃后一百多年,在印度毗舍离城的结集会上,弟子们由于对戒律的解释不同而发生分裂。

大乘佛教兴起之后,对部派佛教统称为“小。

请规范使用上座部术语

请规范使用上座部术语

请规范使用上座部佛教术语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1开始流传并逐渐普及至今应该有十多年的时间了。

在刚开始时,对上座部佛教感兴趣的多数是学习北传大乘佛教的僧俗弟子,他们有的背井离乡前往南传佛国求法禅修,有的翻译上座部禅师大德的著述为中文,使华人佛子们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到更加接近佛陀言教的上座部佛法。

这一批前辈们对南传上座部佛教引介到中文世界来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然而,任何一种异质文化想要在另一种社会文化背景中生存时,大致必须经过引进、认识、认同乃至独立的一系列过程,就好像麦当劳、肯德基等欧美日饮食文化进入中国消费市场一样。

南传上座部佛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想要在北传大乘佛教流传的区域中立足,也必须经过与原有的佛教文化传统互相交流,然后逐渐走向独立的过程。

南北传佛教在近几十年来,打破了两千年以来的地理与文化隔阂,开始进行多渠道、多层面的对话和交流,具体表现为:许多北传僧尼们前往南传佛国留学求法;北传佛教典籍不断被译介进上座部佛教文化圈;也有部分上座部的禅师大德被邀请到北传寺院弘法教禅,以及他们的著述逐渐被翻译为中文。

由于最初接触和引介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是拥有一定佛学基础的北传僧俗弟子们,他们在刚刚面对完全陌生的上座1这里所指的中国包括大陆和台湾。

其中,台湾接触上座部佛教要比大陆更早。

至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则比中国更早一、二十年。

部佛教术语时,自然而然会使用自己所熟悉的名相来表达上座部佛教的相关术语。

随着华人弟子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对上座部佛教经典和教理掌握程度的不断深化,逐渐发现有些北传术语套用在上座部佛教语境中,并不是那么准确和贴切。

例如,缅甸佛教传统的教学方式很注重tayar hlyauk(实际读音为“低呀绍”)。

tayar为“法”;hlyanuk为“请求”。

意即弟子将其禅修经验向业处导师作报告,并请求给予指示。

这个术语的英文被翻译为interview,意即面谈、会谈。

但是在中文,它却一直被讹译为“小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张勇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张勇,笔名笮人,宾川县人,1954年生,管理学硕士、文史学者、书法名家、宗教学专家,现任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云南文史编委会主任、云南国学研究会副会长,从事多年宗教事务管理文史研究,主编有《翰墨精华》、《云南历史文化名人录》、《先生之风》,著有《云南史话》、《云南宗教信徒群体行为与管理研究》,云南文史论坛名主持人、云岭大讲堂优秀主讲嘉宾,曾荣获云南省社科研究优秀管理者。

前言宗教知识作为一种文化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在我们每一个同志的知识结构里面,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我们对宗教知识、对宗教文化有所了解对于我们能够正确地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是很有好处的。

再加上从现实的情况来讲,我们云南地处西南边疆,民族众多,宗教种类最齐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还有民间信仰非常的多,所以我们云南的宗教文化的历史积淀非常的厚重。

那么我们闲话少讲,书归正传。

要讲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南传佛教文化。

在我们国家,南传佛教仅仅是我们云南一省独有,这是我们真正的文化特产。

,宗教知识是文化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们知识结构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而宗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的宗教文化更是独具特色~并且具有非常厚重的历史积淀。

在这其中~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我国仅云南省独有~那么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哪些,南专上座部佛教的特点是什么,听一听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张勇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

,一、佛教及其基本教义所以,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呢,我们知道佛教作为三大世界性的宗教,它的创始人是释迦摩尼,他公元前三世纪创立于古印度。

从广义上来讲额,佛教它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包括它的经典,它的仪式、它的教义、它的习惯、它的僧团、它的寺院、它的组织等等。

那么,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我们一般所说的佛教,一句话就是佛陀的言教,用佛教的术语来讲应该叫做佛法,法律的法,佛法,也就是说是佛所讲的教法。

(一)四圣谛那么佛教的教义它有哪些呢,它有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四谛,也叫四圣谛。

1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二)五蕴有五蕴,蕴就是蕴藏的蕴,我们说哪里哪里矿藏的蕴藏量很丰富,一个草头,一个绕丝,然后一个温度的温的右边,蕴,五蕴。

五蕴是指什么意思呢,蕴,它的意思就是积聚或者是类别的意思。

所谓五蕴就是五个字,就色、受、想、行、识,色是颜色的色,受就是感受的受,想就是思想的想,行就是行动的行,识就是认识的识。

概括起来讲,五蕴指的就是一切身心之苦。

身心之苦,这是佛教的教义的第二点。

第一是四圣谛,苦、集、灭、道,第二是五蕴。

(三)缘起说第三就是佛教的基础理论,叫做什么,叫做缘起说。

缘是缘分的缘,起是起来的起,说就是说话的说,缘起说。

那么佛教就认为“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故彼生”,彼此,也就是我们说的叫做事物的两个方面,矛盾的两个方面,此和彼,因为此有,所以彼有;因为此生,所以彼生;若此无,则彼无。

它就是说矛盾的双方、事物的两面,那么这一方面存在,那一方面也就存在;这一方面不存在,那一方面也就不存在,是不是,缘起说,所以它强调是诸法因缘而起,所以就这一个缘字,佛教里面你讲个十天、八天也讲不完。

有缘、有缘,话很简单,实际上它可以概括很多很多的东西,是非常深刻的。

所以说这个缘起说它就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或者是现象它是互相依存、互为因果的。

所以我们大家了解佛教要知道缘起说是佛教的根本思想,它的地位非常重要,是根本思想,是佛教的全部世界观和宗教实践的基础理论。

(四)三法印第四个佛教的教义就是三法印。

这些术语大家听一听,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你要研究这真是要下功夫,一般不容易能看得懂得的。

法印,三法印,三法印指的是什么呢,诸行无常,就是说一切事物、现象它的生灭是不固定的,它没有固定的,诸行无常。

第二个法印是什么,诸法无我。

诸法无我,那么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没有主宰者,也没有常驻不变的本质和本性,意思就是说一切都是在运动变化之中,它没有恒定的,没有常有的这种主宰者和常驻不变的这种本质。

第三个法印是什么,涅磐寂静,这是佛教修行的一个境界,他他追求的就是涅磐寂静。

那么这个涅磐寂静应该怎么解释呢,一句话说就是永远超离生死苦恼的涅磐境界是清静永恒的。

所以佛教它要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超离生死苦恼,达到涅磐的境界,那么这种境界是清静永恒的,这是第四个佛教的基本教义。

(五)十二因缘第五,佛教的一个基本教义是什么呢,就是十二因缘。

那么这十二因缘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无明、行、识”,刚才已经说到了五蕴的时候有行、有识,就是认识的识,有“名色”,姓名的名,颜色的色,有“六触,有“触”,触就是接触的触,碰到了,接触了,两个手接触了,这个触。

“受、爱、取、有、2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生、老死”,这就是十二因缘。

(六)人生解脱的途径和方法那么佛教教义的第六个主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人生解脱的途径和方法。

人生解脱的途径和方法,它有些什么样的方法呢,佛教主张就是三学、四摄、六度、八正道,这就是佛教解脱的方法,途径和方法。

1. 三学那么所谓三学就是戒、定、慧。

戒是戒律的戒。

定就是禅定的禅,休息禅定,定力,讲一个人不容易被别人所左右,有他自己的看法,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叫定,一个人叫定力。

所以知识多的人,经验多的人,他见过世面多的人他有定力,他不会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他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定力。

戒、定、慧,慧就是智慧,佛教里面指的叫做“般若”,写出来就是一般的般和假若的假若。

所以有的人他不会读这个字叫般若,这是错的,这两个字在佛教里面出现的时候要读般若(bo ' re),它是用汉字来标注这个梵文,它是这样来的,它不是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的,它是用汉字来标注这个词,慧,智慧的意思,叫般若。

所以人生解脱的途径和方法第一是三学,就是要勤修戒、定、慧。

2. 四摄第二就是四摄。

四摄是哪四摄呢,就是说要使众生生爱心、要归佛道应做的四件事,按照佛教的要求去做,那么就是布施摄,就是给寺院、给出家人布施财物,这叫布施摄。

爱语摄,友爱的爱,语言的语,爱语摄。

爱语摄是什么意思呢,说话要使别人喜欢听,不要一说出来就更更愣绊倒,大家听了都不舒服,是吧,那就不叫爱语摄,语言美了,用我们现在的话说。

还有就是利行摄,做事情要利于言,你的行为、别人的行为,也就是说要遵守共同的规范,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汽车走我也走、汽车停我也停,汽车停了我走,汽车走我得停,红灯亮了我就不走,绿灯亮了我就行。

另外就是同事摄,大家是修行人,大家是同路人,所以做事情、说话要互相考虑,要有利,有利同摄,这就是四摄。

3. 六度六度。

六度是什么呢,六度按照佛教的说法叫做六种从烦恼到觉悟的方法,你从烦恼到觉悟的方法叫做六度。

那么这六度指的是什么呢,第一是布施,前面已经说到了。

第二是持戒,所谓持戒就是遵守佛教的教规,持戒。

第三是忍辱,我们常说的忍辱负重,忍辱。

第四是精进,精神的精,进步的进,佛教里面常说的四个字叫勇猛精进,就是努力学习、努力修行的意思。

第五是什么呢,是禅定。

这个禅,禅的意思,有的说坐禅、参禅等等,它是常说的一种禅机,那么这个禅指的是什么呢,它指的是人们的身心自由的一种向往,那么人们的身心向往像禅一样的,禅是什么呢,就是人们身心向往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像什么呢,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这就是禅,不受任何的限制,当然这是一种理想。

我们大家都应该知道,这个禅本身从印度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文3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化的影响是相当之深,对中国的文学尤其是诗、词、绘画、艺术影响都是相当的大。

最后一个六度就是智慧,刚才已经说到了,般若。

4. 八正道第四个人生解脱的途径和方法叫做八正道。

八正道,正道大家都明白了,走正道,那么它指的就是通向涅磐解脱的八种正确的方法或者是途径。

那么这个八正道指的是正见,就是正确的看见的东西、看待的东西,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就叫八正道。

所以我想这是我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个问题,佛教及其基本教义,这个主要是为后面的介绍南传佛教的情况做一个铺垫,这些是佛教里面最基本的东西,我们对这些有所了解以后对下面的内容可能就容易了解一些。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就是说佛教本身它从汉代开始传入中国,那么到了唐代的时候达到了非常兴盛的情况,在大量的佛经的翻译当中,通过这些佛经的翻译,印度佛教经典梵文当中的许多的词汇就充实到我们的古汉语当中,所以这个当时在长安的译经,翻译佛经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空前规模,所以佛经从梵文翻译为汉文这个过程当中也使大量的梵文词汇进入我们的汉语,大大的丰富了我们的词汇。

时到今日,我们使用现代汉语已经很长时间了,那么在我们现代汉语的词汇当中还有大量的来自佛教的词汇在存在,有些已经成了我们经常使用的词汇,这个我们这里没有时间详细介绍这方面的情况,所以我们这里就不讲了。

所以前面这一段是给大家做铺垫。

,刚听了佛教的教义~它的每一条教义都蕴含着很深的智慧和道理。

那么南专上座部佛教和中原又有哪些渊源呢,然而佛教又分为南传佛教派和北传佛教派~上座部佛教由印度本土向南传到斯里兰卡、缅甸等地而形成了佛教体系~其中的南传佛教它的教义和教派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先跟随张勇老师去了解南传佛教的教义和教派。

,二、南传佛教的教义和教派下面介绍第二个问题,南传佛教的教义和教派。

那么关于南传佛教,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它的正确的国际上通行的叫法应该叫南传上座部佛教。

(一)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我们现在就要说一下,佛教为什么分南传、北传,我们知道公元前3世纪释迦摩尼创立了佛教,那么在释迦摩尼在世的时候,他创立的佛教是没有经典的,他的教规、教义是通过释迦摩尼的徒弟,靠他们的心记、口传这样来传播下来的。

那么当释迦摩尼去世两百年以后,由于他的徒弟们对老师的这些言教他们的记忆和理解不同发生了变化,这样互相就有点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就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所以他的徒弟们就觉得应该要用文字把佛祖的这些言教记录下来,作为后人传播讲解佛教的依据,这就是佛经的来历。

4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那么,佛教到了释迦摩尼去世200年,这个时候印度的历史走到什么时候呢,大家都明白,已经走到了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的一个国王非常著名的叫做阿育王,阿育王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所以他也觉得很多佛教徒对佛经的理解、他们念诵的东西是不一样,所以他就在原来释迦摩尼的大徒弟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他们举行佛教结集的基础上,就在孔雀王朝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举行了佛教的第三次结集。

所谓结集,结是团结的结,集是集体的集,结集这是佛教当中的一个专用的名词,指的是就是释迦摩尼佛过世以后,由迦叶尊者召集第一次结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