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后山九子岩,华严禅寺法力无边
安徽九华山介绍及特点
总之,九华山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道教文化和悠久的历史而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无论是追求自然美景还是探索文化遗迹,九华山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旅游目的地。
九华山位于中国安徽省九华山市,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下面是对九华山的简要介绍和特点:
九华山是中国的名山之一,因其山峰连绵起伏、云雾缭绕而得名。它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九华山以其险峻的山势、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道教文化而闻名于世,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朝圣者。
九华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著名。山势陡峭,山峰叠嶂,雄伟壮观。九华山被誉为“仙岳”特的岩石和瀑布,以及迷人的云海景观。尤其是日出和云海景观,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神秘莫测的感觉。
此外,九华山还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圣地。九华山作为中国道教全真派的发源地之一,有许多重要的道教寺庙和文化遗迹。九华山的道教文化非常丰富,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和道观,如大乘禅寺、玉皇庙、真武殿等,这些寺庙建筑精美,保存完好,对于了解中国道教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地处安徽省青阳县城西南部,北枕长江,南靠黄山,东接铜陵,西邻贵池。
诗仙李白赞其九峰秀如莲花,有“灵山开九华”之吟,故得名“九华”。
她与五台、峨眉、普陀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有“莲花佛国”的美誉。
现已开放山前、九华街、闵园、天台、花台五大景区,环行步道30余公里,风景区总面积约120余平方公里,区内现存寺庙94余座,僧尼700余人。
“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以其风光旖旎而独领风骚,又以“香火甲天下”和“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名扬天下,是善男信女们的朝拜圣地。
九华山风景最著名者,旧记载有“九华十景”:天台晓日、化城晚钟、东崖晏坐、天柱仙踪、桃岩瀑布、莲峰云海、平岗积雪、舒潭印月、九子泉声、五溪山色。
此外,还有龙池飞瀑、闵园竹海、甘露灵秀、摩空梵宫、花团锦簇、狮子峰林、清沟探幽、鱼龙洞府、凤凰古松等名胜。
有“佛国仙城”之美誉的九华山,以众多的佛教寺庙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九华山形成于新生代晚期,九华山佛教始自南北朝时期。
据史料记载,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即有僧名伏虎,在九华山拾宝岩建伏虎庵;唐朝开元年间,有僧人檀号来此修行。
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3—755年),新罗国王室贵族金乔觉出家为僧,渡海来华,到九华山苦修,居住东崖峰的岩洞中,感动众多善男信女,当地乡绅诸葛节等损资,为金乔觉建寺。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池州太守张岩奏请朝廷赐“化城”额於该寺。
金乔觉圆寂时,相传山呜谷陨,群鸟哀啼,地出火光,其尸身越三年而栩栩如生,僧众尊为地藏菩萨,建肉身塔供奉。
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萨道场。
千余年来,九华山佛教历经兴衰,大体有五个时期:唐中期初创;唐后期至五代衰微;宋元有所发展;明清达到鼎盛。
明朝洪武、宣德、万历年间屡次赐金修建化城寺,万历年间还两次给九华山化城寺颁赐《藏经》。
自明代起九华山日益兴旺,寺庵总数超过一百,僧尼众多,与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共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九华山详解
九华山详解中国四大佛山,分别乃山西大智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四川大行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浙江大悲观世音菩萨道场普陀山和安徽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九华山,其中,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游人最多,香火最盛,自古便有“香火甲天下”和“东南第一山”之称。
自古便是天子帝王、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和善男信女的避暑胜地、礼佛净土。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青阳县南侧,为中国首批5A 级风景名胜区,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临太平湖与黄山连成一脉。
由于其峰如九子,背靠陵阳,故唐代之前称之为九子山、陵阳山。
至唐天宝初年,诗人李白三游九华山,登顶俯视,见山峰相连犹如莲花盛开,作诗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后世便称为九华(古时花通华)山。
九华山方圆120 公里,景区总面积334 平方公里,据国家地理勘测队勘测,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4.4 米,中心位置为九华镇九华街,次中心为九华乡柯村新区。
与其他景区不同的是,九华山除了风景秀丽,还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珍惜野生动植物,更是四大佛山之首。
99坐山峰,99 坐寺庙,体现了佛教“九九圆满”、“九九归一”之大根髓。
九华山的精华主要体现在人文与自然景观、佛教历史文化、文物和地道特产三大方面。
景观:九华山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体,即山中有寺、麓下有村、村中有景,景中有仙。
九华山目前有四大景区,分别是大愿文化园景区、花台景区、九华街景区(前山景区)和天台(后山)景区。
大愿文化园景区位于九华山山麓的九华乡柯村新区,为现代所建的人文景观,内部主要有世界最高地藏菩萨圣像和佛教文化展览馆宏愿堂。
地藏圣象高99米,纯铜所制,威武庄严,2013 年全世界99 位高僧大德来此为圣象开光加持,供世人朝拜。
宏愿堂为现代展览馆,内存多件重要国家级文物,并以科学技术声情并茂的介绍并展示了佛教的起源与发展等相关知识。
宏愿堂内的金镶玉地藏王圣象清新脱俗,来此的善男信女可将心愿写于佛灯之上,供于佛前,玉地藏身边的佛珠、菩萨等法器皆为法师开光之物,可请回家永保平安。
九华山故事
九华山故事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因其地藏菩萨的道场而闻名。
以下是关于九华山的一些故事:
1.开光法会:在九华山的一次开光法会上,突然出现了异象。
当时云集了海内
外的99名大德高僧共同主法,场面盛大。
法会开始后,从地藏王菩萨背后
的群山之中飘来一团云雾,这团云雾缓缓飘来,越变越大,最终变成一个与开光的地藏王菩萨形象十分相似的云雾状地藏王菩萨,被认为地藏王菩萨的分身,直接进入这个法相。
2.九华山的传说:九华山原名九子山,传说李白在登上九子山时,看到一轮红
日正从九子山的两峰之间冉冉升起,万道霞光洒在峰顶的积雪上,如同点燃了一支支巨大的蜡烛一样,照得对面的山阴一片通明。
由于阳光的照耀,山间雾气迷漫,远远望去,九子山上,九座最高的山峰如同九朵盛开的白莲花一般,所以李白将九子山改名为九华山。
3.金乔觉的故事:新罗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到中国,驻锡九华,苦心修行75
载,99岁圆寂。
他被僧众认定为地藏菩萨化身,因此九华山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
4.香火鼎盛:自唐以来,九华山寺院数量不断增多,僧众云集,香火之盛甲于
天下。
九华山现存寺庙99座,有僧尼近千人,佛像万余樽。
5.游客体验:游客来到九华山,可以在祇园寺附近住宿,价格便宜,只需二十
元一晚。
日常有素斋供应,主要是一些大米和素菜。
在景区也有许多农家乐餐馆,当地的山菇等野菜很好吃。
在这里吃饭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浪费食物,吃过饭后自觉把碗筷送到厨房。
这些故事和传说体现了九华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九华山风景区的介绍
九华山风景区的介绍
九华山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与五台、峨眉、普陀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有莲花佛国的美誉,九华山方圆120平方公里,景区内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也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
九华山总面积为120平方公里,景区内层峦叠峰,群峰竟秀,大大小小有九十九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九峰最雄伟,所以古人称之为"九子山"。
景区内气候宜人,遍山佛寺古刹,香烟缭绕,现存寺庙94余座,僧尼700余人,是地道的佛国圣地。
九华山(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搜狗百科
九华山(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搜狗百科九华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
九华山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其次为七贤峰(1337米)、天台峰(1306米〕。
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三十余座。
九华山的山体基岩为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山高坡陡,土壤含砂量大,结构力差,极易引起水土流失,造成河道严重淤塞;洪水季节,堤防常被冲溃,形成内涝。
为控制水灾并有效地利用水源,上游峡谷处建有多座小型水库和电站。
地质地貌九华山(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九华山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白际山系)之一。
在大地构造上地处扬子准地台的下扬子台坳中部。
九华山区的褶皱和断裂构造都十分发育,岩浆活动也很频繁。
九华山主体是由花岗岩体组成强烈断隆带,它的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部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
九华山的隆起幅度,从核心部位向边缘逐级下降。
核心部位花岗岩体形成陡悬式中心峡谷区,奇峰、怪石也多分布于此。
外围山地由硬度较花岗岩为小的花岗闪长岩和沉积岩组成,易被冲刷蚀低。
故整个九华山体由众多高度参差、错落有致、形态万千、大小悬殊的中山、低山和丘陵组成。
九华山土壤分为五个土类,即:山地草甸土、棕壤土、褐土、潮土、水稻土。
前两类分布于800-1000米以上地带,褐土、潮土、水稻土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及平原地区。
高山土层山地草甸土—分布于海拔1300米左右地形低洼处,气候冷湿,植被为茂密的灌丛草地,覆盖度达95%。
土体浅薄,厚不足50厘米。
土壤质地较强,多为砂粘壤土,砂粒含量达60%,自表层向下递增。
土壤呈酸性反应,有机质含量较高。
棕壤土—分为山地黄棕壤和山地梭性棕壤两类。
山地黄棕壤,在九华山海拔600-1100米有分布。
随海拔高度上升,落叶成分增加,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黄山松林,是黄红壤向棕壤过渡的土壤类型。
土壤有着较强烈的腐殖质累积和淋溶作用,并有弱度富铝化作用。
九华山
四、九华十景—碧桃瀑布
碧桃瀑布是九华山 第一大瀑布,又有 “悬水”、九华第 一景”之称。
四、九华十景—舒潭印月
潭上浓郁古木, 潭水透澈晶莹, 每当天朗气清的 夜晚,一月印水, 三潭皆白,清光 照耀,峰叠倒影, 如诗似画,清幽 迷人。
四、九华十景—莲峰云海
九华山的东北麓, 上、中、下三座 莲花峰,连绵拔 起。这三座山峰 片石峭立,石色 青紫,状如莲花。 每当云涛涌现, 仰首相望,见新 莲亭亭飘浮,蕊 瓣微微舒展,维 妙维肖,令人赞 叹。
一、概况——资源特色
地藏菩萨、高山悬寺、神秘地宫、肉身之谜以及 99米地藏露天大佛等,无不体现出九华山佛教文 化的厚重。 九华山历代高僧辈出,从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 尊肉身菩萨,现可供观瞻的有5尊,其中明代无 瑕和尚真身被崇祯皇帝敕封为应身菩萨;199 9年1月发现的仁义师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 丘尼肉身。在气候常年湿润的自然条件下,肉身 不腐已成为生命科学之谜,更为九华名山增添了 一份庄严神秘的色彩。
九华山下的路灯造型都是九朵莲花
安徽九华山——镇山菩萨
关于有“大愿”的地藏菩萨,最有名的就是“地
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 愿。这是一个执著的菩萨,以普渡众生为终生之 愿,他的坐骑是一头像狮子模样的怪兽。可能他 不能为祈求他的凡人带来直接的好处,所以他在
世俗中的声望并不像观音菩萨那样显赫,而是在
一、概况——资源特色
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早在东晋 年间(401年),山上就开始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 建、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 庙宇遍布全山,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 四五千人。
到九华山的人都会被九华山佛教文化所吸引,首 先是九华山的起源,有关地藏王菩萨的传奇故事; 其次是九华山现存于肉身宝殿的肉身菩萨等等。 最主要的还是九华山的佛教环境氛围,给人的感 觉是超凡脱俗,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是地藏菩萨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九华山又称九子山,烟云氤氲,巍峨兀立,气吞江河。
唐代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历九华山,见此山层峦叠翠,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将九子山比作九朵芙蓉,故后人改称之为九华山。
九华山群峰竞秀,景中有景。
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别具一格,并以金地藏王菩萨讲法道场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存放真身(肉体)和尚的名山。
自古以来朝山拜佛的香客不计其数。
唐开元年间,新罗国(今韩国境内)国王近亲金乔觉卓锡九华,潜心修持75年,99岁圆寂,佛门认证他是地藏菩萨化身,九华山由此被辟为地藏道场,明、清鼎盛时期,寺院多达360余座,僧尼四、五千人。
“胜境层层别,高僧院院逢”,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现存古寺庙94座,佛像1万余尊,文物2000余件,僧尼700余人。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山前景区甘露寺是游人上山见到的第一座庙宇。
甘露寺建于清康熙年间,位于二圣殿至九华街上山的途中,距“定心石”不远。
前后两殿,建在两个台基上,一暗一明,一高一低,布局新颖有趣。
甘露寺的来历,有一传说:清康熙皇帝的玉林国师受康熙之派遣,曾两次来到九华祭拜地藏菩萨。
第一次来到半山腰的定心石时,见这一带苍松傲穹、幽篁蔽天,东有龙瀑天池之景,西有龟山晓雾之悦,就认为此处很适宜建一座大的寺庙。
第二次来,听说卧虎洞主禅僧洞安愿遵此意建庙。
便亲自去卧虎洞探访洞安,鼓励他建庙。
说来奇巧,就在破土动工的那天清晨,天空普降甘露。
众人大悦。
朝廷闻之,赐名“甘露寺”。
甘露寺现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九华山佛学院”就设在寺内。
泉口从五溪桥出发,经云鹤峰下,再洞溪南行,出峡谷不远便到六泉口。
所谓“六泉”,是一口浅井,井内有六个泉眼。
游赏自然——九华山
游赏自然——九华山九华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也是中国五岳之一。
九华山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文人墨客和游客们游览的胜地,被誉为游赏自然的天堂。
九华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山势陡峭,峰峦起伏。
登上九华山,可以一览众山景色,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九华山以其壮美的山峰景色而著名。
其中最有名的是九华山主峰莲花峰,其山势雄伟,如同一朵巨大的莲花盛开在天地之间。
登上莲花峰,可以俯瞰整个九华山的美景,远处的山川、湖泊和村庄尽收眼底。
此外,九华山还有诸多著名的峰峦,如南天门、北天门、观音峰等,每一座山峰都有其自己的魅力和故事。
除了山峰景色外,九华山还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山上有许多清澈的溪流和瀑布,水质纯净,宛如一道道天然的玉带。
夏季,游客可以在山中的溪流中戏水、泛舟,感受清凉怡人的乐趣。
此外,九华山还有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宝库。
九华山作为中国的道教圣地,还有众多的道教庙宇和文化遗址。
九华山上的九华宫是中国道教中心之一,建于唐代,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依然庄严肃穆。
九华宫有众多的殿堂和观音塔,是九华山上最重要的道教建筑之一。
此外,九华山还有龙华寺、黄龙洞、紫竹庵等众多道教文化遗迹,吸引着无数信众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
除了山峰景色和文化遗址,九华山还有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
如登山、摄影、观日出日落等。
每年秋季,九华山的红叶景观是最受游客欢迎的景点之一,山上的枫树和银杏树变成了一片火红和金黄,美不胜收。
此外,九华山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表演和庙会活动,使游客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验当地的文化魅力。
为了保护九华山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九华山成立了保护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在九华山游览时,游客需要遵守相关规定,保持良好的环境意识和文明游览的行为。
九华山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
九华山:南方第一佛教名山
九华山:南方第一佛教名山九华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境内,是南方著名的佛教名山。
这座山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佛教文化而闻名于世。
作为南方第一佛教名山,九华山吸引着无数的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九华山地势险峻,高耸入云,主峰海拔高达1342米。
整个山脉由七十二峰峰立峰奇峰,峡谷深幽,溪流潺潺。
这里的自然风光以山峰的险奇、奇峰的陈列和松、竹、杉的生机勃勃而著称。
每到春天,山间百花竞相绽放,山川青翠,景色宜人。
九华山还拥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洗心池、双泉、斜桥等,都让人流连忘返。
然而,九华山最吸引人的还是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圣地之一,佛教文化在这里已有千年的历史。
这里有许多古建筑,如卧佛寺、大佛殿、报国寺等,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好。
在这里,信徒可以参与佛教法会、诵经念佛,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祥和。
九华山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佛教学院,培养了无数的佛教学者和僧侣,对佛教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每年春秋两季,九华山举办盛大的佛教法会,吸引了大批的信徒和游客。
这些法会不仅是信仰和修行的场所,同时也是文化交流和体验的平台。
在法会期间,人们可以欣赏到僧侣们的精彩表演,感受到佛教的智慧和艺术。
除了佛教文化,九华山还保留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每逢传统节日,山下的村民们会举行丰富多样的庙会活动,展示着他们的传统手工艺和风味美食。
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乡村美食,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
九华山独特的山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也使得这里产出的农产品格外鲜美,如有名的九华山茶叶和九华山蜜桔,倍受游客和信徒的喜爱。
到了晚上,九华山的夜景更是令人流连忘返。
夜晚的九华山,山峰云雾弥漫,星光点点。
灯光璀璨的佛殿和庙宇在夜幕下更显庄严神秘。
人们可以在夜间登山,感受夜空下的静谧和山林的神奇。
此外,九华山还有“佛光禅林音乐会”等特色夜间活动,以音乐和艺术为媒介,让人们在夜晚感受到佛教的宁静和和谐。
在九华山旅游,除了欣赏自然风光和感受佛教文化,还可以进行徒步和攀登活动。
九华山后山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信仰的地方真正称得上佛门净地
九华山名扬天下,九华山后山九子岩常人却知之甚少。
九子岩风景区,一般游客去的不多,不过景色也并不差,和九华山前山相比,九华山后山景区更是适合祈福的好去处,真正的称得上佛门净地。
九子岩景区是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发源地、发祥地。
远在唐代金乔觉遍游中国名山大川,最后卓锡九子岩,参修佛学,终成正果,至今尚留有“金地藏第一修行处”。
随后,九子岩华严禅寺成为九华山历代高僧大德修行参禅的场所。
清末,华严禅寺受御封,创办了中国第一座高等学府“华严大学”又名“广化院”(即广教众生的意思),建园后,华严禅寺及景区内的双溪寺更是九华山佛教文化的骄傲,孕育了九华山最著名的两位高僧大德--九华山已故方丈仁德大和尚及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尊肉身菩萨“大兴菩萨”。
九子岩景区位于九华后山,有大小寺庙10余座,九子岩景区集自然风景和佛教文化于一体,是整个九华山的灵魂,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即源于九子岩。
九子岩的大部分景点集中在山脚下的双溪寺和半山腰的华严禅寺之间。
公元719年,古新罗国(今韩国)王子金乔觉24岁削发出家(法名地藏),并渡海来华夏(即中国),首先来到九华山九子岩,爱山水之灵秀,卓锡数年,后迁东岩,创建九华山化城寺。
地藏成道,而九子岩是地藏最早发祥之地。
故“九子岩”又有“小莲花佛国”之称。
双溪寺由机通法师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机通法师为湖北沔阳人,十九岁出家于陕西省安禄县双溪寺。
民国二十一年机通法师朝拜九华地藏王,走遍前后山,见后山环境幽静,实为佛教圣地。
因他念念不忘陕西安禄双溪寺,故在九子岩下面买了一块地方重建双溪寺。
1976年,一场大火使双溪寺化为灰烬,原寺基址荒废。
后由双溪寺几位僧人在寺侧重建,但由于当时佛法未兴,经济不佳,所建寺宇简陋得同居民住屋一样。
后来佛教信众日益增多,加之后山有了一尊大兴真身,朝山拜佛者日增,1994年开始重建双溪寺大雄宝殿,1996年完工。
1997年建大寮房,可住三百多人,僧人们过着自耕自食的生活,没有特别的事情,他们很少下山。
神奇灵秀九华山
90- 美丽中国-WONDERFUL CHINA91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西南,古称九子山,群峰竞秀、悬崖峭壁、怪石嵯峨、谷幽潭深、流泉飞瀑,奇丽多姿,素有“东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誉。
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来游,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与友人唱和,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句,从此更名九华山。
九华山以地藏菩萨道场驰名天下,享誉海内外。
九华山现存寺庙99座,僧尼近千人,佛像万余樽。
灵秀九华 人间仙境九华山是风景名山,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九十九座山峰宛如盛开的莲花,各有各的不同,十王峰最高,花台景色最美,龙溪峡谷最奇。
山峰形态各异、错落有致,连绵山峰形成的天然睡佛,更是佛化了的自然奇景。
九大主峰如九朵莲花绽放,成就了诗仙李白“秀出九芙蓉”的名句。
九华山四季多云,常年有雾。
登上莲花峰,俯瞰山下,雪浪翻滚,蔚为壮观;极目运眺,层层波涛,澎湃起伏,点点青峰显露于云波之上,如海上飘摇群岛,忽明忽暗。
若是日出之际,万道霞光尽染,茫茫云海金光灿烂,青烟四浮,亦真亦幻,美不胜收。
九华山风景秀丽,其中以花台景区风景更为秀美。
花台景点作为九华山核心景区之一,更是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的核心地段。
景区内风光壮美,景色绮丽,以奇峰怪石、云海雾凇、花的海洋而著称,素有“灵山九华,美在花台”的说法。
每年的4-10月,景区内有中国品种最为集中的稀有高山杜鹃花,红、黄、白、紫等争相绽放,争奇斗艳,镶嵌在山野绝壁中,- 美丽中国-WONDERFUL CHINA 92宛若“天街花市”,俨然一副华美的山水画;而奇特的地质地貌,神奇地构成了九华山最著名的“天然睡佛”奇观。
而在闵园景区,凤凰古松更是九华山一大自然奇观。
凤凰古松位于中闵园,是九华山的一大景观。
松高7.68米,胸径1米,造型奇特,恰似凤凰展翅,故名凤凰松。
这棵凤凰古松,史载见于南北朝,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如今仍然枝挺、叶茂、苍翠。
凤凰松以其雄姿和传奇故事,成为古今众多诗人、画家、摄影家的赞美诗和优美画幅中的主角,被誉为“天下第一松”。
世人皆知九华山,无人问津九子岩
世人皆知九华山,无人问津九子岩九华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王菩萨的道场。
今天去的不是传统5A景区九华山景区,而是池州青阳九子岩景区,这里是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即源于九子岩。
天公不作美,早上开始就是阴天,看天气预报,最多是小雨,纠结了一会,还是出发了。
从青阳县坐公交车3元,直达九子岩景区。
顺着石阶一路向上,路过好多寺院和茅篷。
雨一直淅淅沥沥的飘着,如此小雨完全没必要穿雨衣,我把登山包罩上,换上短袖,手持登山杖,斜风细雨不须归。
在登顶的主路上,出现一个岔路,提示可以到七布泉。
恍然间想起李白的一首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这首《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写的就是七布泉。
能追随诗仙的脚步,走下支路又何妨?欲上七布泉,先得下龙潭!顺着小路,走到这清澈的潭水边。
继续行走,发现竟有一丝危险。
若是晴天,这路虽险但还不构成威胁。
目前这状况,雨天石滑,需要步步小心。
手脚并用,终于来到瀑布下面。
这哪是登山,分明是溯溪加攀岩了。
领略了七布泉,原路返回,继续爬山。
经过一片竹林,来到一处所在。
由于雨雾太浓,能见度很低。
这恰恰营造了一个仙境般的效果。
走近看到,已经到了华严寺。
华严禅寺为九华山历代高僧大德修行参禅的场所。
清末,华严禅寺受御封,创办了中国第一座高等学府'华严大学'又名'广化院'(即广教众生的意思),尚分广化院上、下两院。
建园后,华严禅寺及景区内的双溪寺更是九华山佛教文化的骄傲,孕育了九华山最著名的两位高僧大德--九华山已故方丈仁德大和尚及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尊肉身菩萨'大兴菩萨'。
华严寺的参天古树在雾中愈发显得有灵性。
从华严寺向上,才是最考验人的一段登山路程。
在雾中穿行,海拔越高,竹林越少,松林越多。
接近顶峰,一阵山风吹来,忽将对面山峰显露出来。
感觉豁然开朗!好运气没持续多久,又一阵风带来了更浓的雾气。
九华山简介——精选推荐
皖南,风景优美,充满画意诗情。
青阳县境内的九华山,灵山神奇,山光水色,寺院风情,独具特色,享有“东南第一山”的美誉。
九华山,千年香火不断,万方游人不绝。
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1978年成立了县级管理机构。
10年来,九华山的风景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利用,旅游业迅速发展,年接待量平均以15—20%的幅度递增,1987年接待国内外游人、香客60万人次,到2001年以后,年接待量均以突破200多万人次。
可谓盛况空前。
九华山蛇蜒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南望黄山、北瞰长江,东临太平湖,西接贵池,方圆120公里。
地理座标为,东径117度46分—49分,北纬30度27分—30分。
山有九十九峰,以十王峰为最高,海拔1342米,其间梵刹林立,秀水环绕。
九华山,在汉代叫陵阳山,南朝梁时称九子山,唐以后始易今名。
九华佛山,天开神秀;地藏垂迹,声名远扬。
讲九华山,不能不讲九华佛教的开山祖师金乔觉,这个被奉为神僧的“九华老爷”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是人,不是神人们也许听说过,九华山的神异之处,是因为出了位地藏菩萨;而九华山所以成为佛教名山,也因为它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那么,何谓地藏菩萨呢?佛教的《地藏十轮经》说,他“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因而得名。
佛经上还说他受释伽牟尼的嘱咐,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自誓必度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
他现身于人间、天上、地狱之中,以救苦难。
中国佛教把他作为四大菩萨之一来供奉,并传九华山是他布道说法的道场。
我们见过一本叫做《地藏菩萨圣德问答》的小册子,是30年代由上海佛学书局发行的。
小册子上说,在诸大菩萨中,山西五台山的文殊菩萨是表“大慧”的,四川峨嵋山的普贤菩萨是表“大行”的,浙江普院山的观音菩萨是表“大悲”的,安徽九华山的地藏菩萨是表释迦佛法中之“大愿”的;并说地藏菩萨愿力之大是无与伦比的。
因此,在人们的观念中,地藏菩萨是神,不是现实中的人。
然而据有关史料记载,他是实有其人的,是唐代的一位高僧,九华山佛教的开山祖师。
安徽旅游胜地之九华禅院
安徽旅游胜地之九华禅院九华禅院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上,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祖庭之一。
作为中国佛教三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九华禅院是该地最重要的景点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朝圣和寻求内心的宁静。
第一部分:概述九华禅院建于南朝梁代,历史悠久。
它以其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古老而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以及美丽的自然风景而闻名于世。
禅院的主体建筑是大雄宝殿,这座宏伟的建筑高耸入云,金黄色的琉璃瓦闪耀着丰富的光彩。
它是禅院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吸引了大批香客和游客前来朝拜。
第二部分:建筑与景观九华禅院不仅拥有壮丽的建筑,还有独特而美丽的自然风景,使人们欣喜不已。
在禅院内,有茂密的松柏林和雅致的花园,以及一系列精美的石刻艺术品。
这些景点与禅院的建筑相得益彰,展现出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九华禅院的自然风景也是其魅力的一部分。
禅院位于九华山的山腰,四周被山峰环绕,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广袤的山间风光,云雾缭绕,如入仙境。
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山水的静谧与美丽,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力量。
第三部分:佛教文化与九华禅院九华禅院作为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之一,承载着丰富而深厚的佛教文化。
禅院内部有许多古老的佛殿、佛塔和佛像,这些宗教艺术品展示了佛教信仰的深刻内涵。
在禅院内,游客可以参与佛教仪式,颂诵经文,体验禅修等活动,感受到佛教的智慧和慈悲。
此外,禅院还设有佛教学院,为有志于学习佛教的人们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
学院内有寺庙、讲堂和图书馆等设施,提供住宿和用餐服务。
这为佛教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研究和交流的平台,也为佛法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部分:文化遗产与社会价值九华禅院不仅是一座具有深远历史的宗教建筑,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代表了古代中国的建筑和雕刻艺术风格,同时融入了中国佛教文化的丰富内涵。
九华禅院的存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至关重要,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此外,九华禅院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九华山”也有东西之分鲜为人知的“西九华山”有哪些与众不同
“九华山”也有东西之分鲜为人知的“西九华山”有哪些与众不同在佛教的历史渊源中,九华山为地藏菩萨的道场而广为人知,其实,九华山也有东九华山和西九华山之分;东九华山在安徽池州市青阳县,就是大家俗称的九华山,西九华山位于河南省固始县境内,北依淮河,南靠大别山。
说起这两座山的渊源还都与地藏菩萨有关。
西九华山唐人寻根楼远眺西九华山妙高禅寺“九华山”的盛名“九华山”因相传为地藏菩萨的道场而闻名于世,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这四大名山又分别是佛教中四大菩萨的道场所在。
地藏菩萨文殊菩萨代表大智,是七佛之师、诸佛之母,相传山西的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教化众生、修法行道之道场;普贤菩萨代表大行,也称“遍吉菩萨”;相传四川的峨眉山是普贤菩萨教化众生、修法行道之道场;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悲,大慈大悲度有情,相传浙江的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修法行道之道场;地藏菩萨则代表大愿,也称“地藏王菩萨”,相传安徽的九华山是地藏菩萨教化众生、修法行道之道场。
每一位菩萨在修行过程中都会发下大愿,地藏菩萨最广为人知的一个大愿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留下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话: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其慈悲之心令我们无比赞叹。
“九华山”因作为地藏菩萨的道场而广为人知,殊不知,在地藏王菩萨选择安徽九华山之前曾经在河南省与安徽省交界处的固始县有过一处道场,该地现在名曰“西九华山”。
相传,西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另一个道场,也是地藏王菩萨卓锡安徽九华山之前的中原地区第一道场,故而有着“西九华山”之称。
九华山如此说来“九华山”也有东西之分,且均与地藏菩萨有关。
西九华山位于九华山北西方向大约235千米的河南省固始县境内。
相较于安徽的九华山,西九华山虽然在河南境内比较知名,但在全国范围内,名气还是要小得多。
九华山不仅是中国佛教名山,而且也是一处世界级的地质公园,整个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盆地峡谷众多,拔地而起的山峰与丘陵、盆地地貌创造了九华山形态各异的花岗岩石峰地貌。
九华山华严洞[浣溪沙]
九华山华严洞[浣溪沙]
幽涧山泉古寺临,远山近壑小溪吟。
禅房地僻罄声音。
药谷道人谈笑对,仙桃足戒洒衣襟。
蓬莱渐入净幽寻。
【注】
华严洞,位于中闵园,深藏在峭壁下的幽壑之内。
巨岩北端上翘,呈窝掌形。
洞前筑墙成屋,进门见古洞,深丈余,高七尺,宽二丈五尺左右,隔成内外两间。
外间供佛像一尊,内间筑成小楼,下铺地板,窗明几净,幽静异常,别有洞天。
安徽省重点寺院。
原名华严海会寺,包括华严古洞和华严毗卢茅蓬。
现任住持释果觉,俗名吴仙桃,女,湖北黄梅人。
1986年12月来九华山,1987年1月出家于华严洞,1989年3月在洛阳白马寺受具足戒。
一年级游记作文:九华山游记
一年级游记作文:九华山游记
九华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的一座著名的佛教名山。
去年春天,我们全班一年级的同学们去了一次九华山游玩。
我们一大早就来到了九华山的脚下,远远地就看见了绵延的山峰。
山峰上覆盖着茂密的树林,绿油油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快速地爬上山,很快就到了第一个景点——慈光阁,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一尊金光灿灿的大佛,他庄严肃穆的面容让人敬畏不已。
我们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向大佛上香祈福,祝福自己在新的学期里可以取得好成绩。
接着,我们沿着山道前行,来到了第二个景点——九华仙境。
走进仙境,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仙境里空气清新,花香弥漫,鸟语花香,美景无边。
我们走过清澈的小溪,踏上青石小径,观赏着各种奇花异草。
有小伙伴看到一只小白兔,追着它跑,引得我们哈哈大笑。
我们还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在仙境里畅快奔跑,笑声回荡在山谷中。
过了仙境,我们继续爬山,终于爬到了山顶的寺庙——九华山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宏伟壮丽,金碧辉煌,每一个佛像都栩栩如生。
在这里,我们还见到了佛教的高僧,他们和蔼可亲,讲解着佛教的教义。
我还学到了佛教的基本礼仪,如合十礼、莲花手印等。
九华山的美景和佛教文化让我受益匪浅。
我明白了要做一个善良宽容的人,不要攀比与争斗,要心怀感恩,帮助他人。
我也明白了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回到学校后,我把在九华山学到的一切都告诉了家人和同学们,大家都对我去九华山的经历赞叹不已。
九华山的游玩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去九华山再度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佛教文化的魅力。
九子岩(九华山后山)旅游景点介绍
九子岩(九华山后山)旅游景点介绍
景点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朱备镇九子岩景区
九子岩(九华山后山)景点介绍
九子岩景区,是安徽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九子岩主要景区之一,也是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主打景区,为4A级风景区。
九子岩景区是由青阳县林业局投资建设,由森林公园办理处办理经营的独立景区。
4A级风景区---青阳九子岩景区,是安徽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是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主打景区。
该景区是由青阳县林业局投资建设,由森林公园办理处办理经营的独立景区。
九子岩景区是1996年开始筹建,于当年11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自景区开放以来,为活化内部经营机制,多方面开拓现市场,又筹集了大量资金,先后注册了九华山森林旅游有限公司、九子岩索道有限责任公司。
已建立的主要景点、景物和基础设施有:园门、大九华山牌坊、古民居、客运索道、佛茶茶艺馆、泊车场、购物区、旅游公厕等。
现有固定资产已达3000万元,现在职工40人。
九子岩景区集自然风景和佛教文化于一体,是整个九华山的灵魂,九华山原九子山即源于九子岩。
九子岩景区山岳风光优美,其雄可敌黄山、其险可比华山、其秀可望黄山。
景区内主峰天华峰海拔1084米,是大自然在九华山的代表作,可谓登其峰,九华无峰;赏其景,九华无景。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九华山歌》第一句”奇峰一见惊魂魄”写尽了天华峰的一切。
被诗圣李白形容为”天河挂绿水”的七布泉是景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落差80余米,七折而下,她的斑斓与壮不雅,已不能用其他任何华丽辞藻所形容,其永恒主题只有”天河绿水”。
九子岩(九华山后山)美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宗著称,今寺更名“华严禅寺”。但目前其 规模甚小,难与宋代的“广化院”相比,为此, 海诚法师于 2000 年 4 月 4 日发大誓愿,使九子 岩——小莲花佛国,厚今簿古今胜昔。奈工程浩 大,实非独力能成故,敬募十方檀波,海内外大 德信士,咸发菩提之心,培植福田,慷慨乐助,
很多事情想通了其实没有那么纠结,就像当初喜欢了后头又放弃了,不是不够勇敢
九华山名扬天下,九华山后山九子岩却知之 甚少。九子岩景区---4A级风景区,是九华山 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是九华山国家森林 公园主打景区。景区集自然风景和佛教文化于一 体,是整个九华山的灵魂,九华山原名"九子山" 即源于九子岩。
景区山岳风光优美,其雄可敌黄山、其险可 比华山、其秀可望黄山。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九 华山歌》赞曰:"奇峰一见惊魂魄"写尽了天华峰 的一切;被诗圣李白形容为"天河挂绿水"的七布 泉是景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很多事情想通了其实没有那么纠结,就像当初喜欢了后头又放弃了,不是不够勇敢
景区是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发源地、发祥地。 远在唐代金乔觉遍游中国名山大川,最后卓锡九 子岩,参修佛学,终成正果,至今尚留有"金地 藏第一修行处"。„„
这次 5.1 去了一下九子岩,并在华严禅寺做
了 2 场法事,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九子岩华严禅 寺(原名“广化院”。又名“九子寺”)。始建于 唐,中兴宋代。到宋太平天国到大中祥符年间 (976-1008),广化院规模宏大,为九华山被朝 廷赐额的 22 座寺庙之一。寺西有九子峰,寺东 有七布泉。此间,风景优美,灵秀神奇,山光水
很多事情想通了其实没有那么纠结,就像当初喜欢了后头又放弃了,不是不够勇敢
清光绪 15 年(1889)住持僧悟恒募化重建,文 革中又被破坏殆尽。改革开放后,宗教政策得到 落实,1983 年,住持海诚,经历 18 年千辛万苦, 从荒草荆棘中开辟成现今规模的寺院。因近代高 僧月霞,虚云于清末至民国初年,数次来九华山, 在九子岩、翠峰先后创建佛学院,以宏阐贤首(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很多事情想通了其实没有那么纠结,就像当初喜欢了后头又放弃了,不是不够勇敢
色,寺院风情,独具特色,享有”东南第一小山 国“的美誉。 公元 719 年,古新罗国(今韩国)王子金乔
觉 24 岁削发出家(法名地藏),并渡海来华夏(即
中国),首先来到九华山九子岩,爱山水之灵秀,
卓锡数年,后迁东岩,创建九华山化城寺。地藏 成道,而九子岩是地藏最早发祥之地。故“九子 岩”又有“小莲花佛国”之称。 历史沧桑巨变,查阅旧《山志》,明代神宗 (万历年间)拨款重建,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
共襄胜举,圆满功德,均能蒙菩萨加被,尽享菩 提之果。
1c05f4ca1 九华山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