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教案第17讲九年级7--8
九年级数学第17讲 期末总复习_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怎样解一元二次方程?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怎样的?3、旋转是什么?如何利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几何问题?4、圆的基础知识和圆中的定理以及圆的计算5、概率是什么?如何计算生活中的概率?二、复习预习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般形式:ax+b=0(a、b为常数,a≠0)。
一元一次方程标准形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即“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即“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即所有一元一次方程经整理都能得到的形式)是ax+b=0(a,b为常数,x为未知数,且a ≠0)。
其中a是未知数的系数,b是常数,x是未知数。
未知数一般设为x,y,z。
三、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先把方程的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以进一步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来求出它的解.1.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2.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平方;3.变形: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右边合并同类项;4.开方:5.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6.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由上面的探究过程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确定. 当b2-4ac≥0时,x=;当b2-4ac<0时,方程无实数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把方程左边的二次三项式分解成两个一次式的积;(用初一学过的分解方法)(3)使每个一次因式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4)解所得的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原方程的两个根列一元二次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审、设、列、解、答”五步,即:(1)审:是指读懂题意,弄清题意,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设:是指设未知数;(3)列:就是列方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般先找出能够表达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等量关系,然后列代数式表示等量关系中的各个量,就得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4)解:解这个方程,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5)答:在对求出的方程的解做出是否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写出答案。
2019届中考语英语一轮复习课件:17第十七单元 九年级 Units 7~8
(三)仿写用活句式——造佳句•表达高
背原句 1.I don’t think sixteen-year-old should be allowed to drive.
我认为16岁的青少年不应该被允许开车。 2.It must be Carla’s. She loves volleyball.
肯定是卡拉的。她热爱排球。 3.It can’t be a dog.
再用准 1.照顾好你的孩子,让他远离扶梯。小小孩是不允许独自乘扶梯的。
Take care of your child, please keep him away from the escalator. A little child isn’t allowed to take it alone. 2.青少年应该被允许自己做决定和经营自己的生活。他们应该有机会做他 们喜欢的事。当然,他们不应该反对与父母好好沟通。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make their own decision , and _m__a_n_a_g_e_t_h_e_ir__ _l_iv_e_s__. They should have chances to do what they like. Of course, they should have nothing against communicating with their parents.
glad to have a chance (机会) to be with you. 4.It’s necessary to educate (教育) the children to knock at the door
before entering (进入) someone’s room.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教案5篇(实用)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教案5篇(实用)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教案篇1目标1.知识与技能常识性了解核能、裂变和聚变。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
说明与建议本节教学应以讲授为主。
由于核能、裂变、聚变、链式反应等概念均涉及到核反应知识,而学生头脑里,这部分知识是一个空白。
因此,讲授过程中要贯彻通俗性原则,不宜过深,尽可能采取恰当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原子、原子核这里可先复习课本第十一章第一节的知识。
让学生认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内部储藏了巨大的能量。
核能质子、中子依_强大的核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核能是能源家族的新成员,它包括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两种主要形式。
裂变核物理中把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称为裂变。
裂变能是重金属元素的原子核通过裂变而释放的巨大能量,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
因为裂变需要的钢等重金属元素在地球上含量稀少,而且常现裂变反应堆会产生长寿命放射性较强的核废料,这些因素限制了裂变能的发展。
演示这个演示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核裂变的原理。
演示时,要想办法使火柴充分燃烧而不熄灭。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做,但要注意防火。
聚变另一种核能形式是目前尚未实现商业化的核聚变能。
核聚变是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自然界中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氘与氚的聚变,这种反应在太阳上已经持续了50亿年,氘在地球的海水中藏量非常丰富。
因此,聚变能是一种无限的、清洁的、安全的新能源。
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不遗余力,竞相研究、开发聚变能的原因所在。
裂变知识学生很难理解。
这里建议用浓硫酸与水结合释放热量的例子来比喻,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sts 核电站和核废料处理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不必占用课上时间。
让学生了解科技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名师推荐】2017中考英语一轮复习精品讲案-第17讲九年级Unit 7-Unit 8
2017中考英语一轮复习第17讲九年级Unit 7-Unit 8一、复习目标1.熟练的掌握九年级Unit 7-Unit 8的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
2.熟练的掌握九年级Unit 7-Unit 8的考点。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复习重难点九年级Unit 7-Unit 8的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九年级Unit 7-Unit 8的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
(二)考点精讲一、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青少年们应该被允许选择他们自己的衣服。
(1)should此处用作情态动词,表示劝告和建议,意为“应当,应该”。
eg:You should join the English club.你应该加入英语俱乐部。
You should study hard.你应该努力学习。
(2)should be allowed是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结构,其中的allowed是过去分词。
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的结构为:情态动词+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3)allow动词,意为“允许,准许”,常用于下列结构中:①allow sb.to do sth.允许某人做某事eg:The teacher allowed him to go into the classroom.老师允许他进教室。
②allow doing sth.允许做某事eg:We don't allow smoking in public.我们不允许在公共场所吸烟。
③be allowed to do sth.被允许做某事eg:Passengers are not allowed to smoke.乘客不允许吸烟。
People who drink wine________to drive after May Day.A.don't allow B.isn't allowedC.mustn't allow D.mustn't be allowed【解析】D。
九年级数学教案第十七课
九年级数学教案第十七课第一篇:九年级数学教案第十七课17.怎样写总结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会用“回顾”“遵循”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什么叫总结,总结的种类、格式和写总结要注意的问题。
3.阅读例文,练习写一篇“学期总结”。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和新词,会用“回顾”“遵循”造句。
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总结的种类、格式及注意问题。
教学难点:练习写“学期总结”。
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应用文,介绍了什么叫总结,总结的种类、格式和怎样写总结。
课文后面还附了例文。
教具准备:卡片多媒体板书教时安排:六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二.想想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什么?(应用文)三.想想这篇课文分几部分写的?四.新授字词。
回顾:回头来看过去。
教训: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认识。
固定:不变动或不移动的。
遵循:遵照。
凑合:拼凑、聚集。
敷衍: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
掩饰:使用手法来掩盖(缺点、错误)面面俱到:各方面都照顾到,没有遗漏。
罗列:本文指例举。
五.写出近义词。
宝贵(珍贵)改造(改变)耻辱(羞耻)明确(清晰)凑合(将就)回顾(回忆)掩饰(掩盖)表彰(表扬)六.朗读课文,思考题:1.写总结有什么意义?2.总结的种类有哪些?(按时间、按内容、按方式)3.按内容分有哪些总结?按时间分有哪些总结,按方式分有哪些?4.总结的基本内容有哪几个方面?5.写好总结要注意哪几点?七.作业:抄写字词并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遵循奋发上进层出不穷掩饰敷衍经验教训面面俱到实事求是自暴自弃二.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分几部分来写的。
检查分段情况三部分定义、意义种类、格式注意事项三.讲读课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总结的定义和写总结的意义。
提问:可小范围讨论 1.说说本文的体裁(应用文)2.你们写过总结吗?什么叫总结? 3.想想在什么情况下要写总结? 4.总结的意义呢?第二部分:介绍了总结的种类和总结的格式。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第17讲散文阅读导学案
第十七节散文阅读一、预习目标1.学生明确考试要求。
2.复习散文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3. 总结归纳散文题型的答题思路和要点。
4.联系具体题目,介绍相关的答题技巧。
二、预习要点1、掌握并运用散文阅读知识解决问题。
2、掌握散文阅读的一般步骤、方法。
三、复习要点回顾(一)考纲要求:《课程标准》(下文简称《课》)指出精读评价是:“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考试内容”,同时强调“考察学生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二)散文知识点回顾:散文定义: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借助人物,景物(意象,意境)表达思想情感。
散文是记叙文阅读中的重点,近年来各地中考对散文的考查相当普遍,因此单独作为一章讲析。
1、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是文章的材料和组织形式,“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贯穿文章始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
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写景散文。
叙事散文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抒情散文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写景散文这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采用的方式,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喻情于景。
2、散文分类:(1)叙事散文:通常采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及托物言志,象征等表现手法, 托物喻人。
(2)抒情散文:或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或直抒胸意,抒发对人或事物的情感,多采用描写和抒情表达方式。
(3)议论性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3、散文的表现手法散文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联想、想象和象征。
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初三中考语文九年级第十七讲:口语交际复习指导导学案
第十七讲:口语交际复习指导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口语交际的中考题型;2.探究口语交际的解题规律。
二、学习过程及要求(一)前置性学习1.回归课本(二)当堂学习1.典型题型【言外之意妙解说】(1)一天,住在同一幢楼的林伯伯见到小刚的哥哥时说:“你家小刚真刻苦,每天晚上10“。
”点多钟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他在弹钢琴。
”小刚的哥哥说:①林伯伯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②假如你是小刚的哥哥,你这时打算说些什么呢?答:【拒绝要求请婉转】(2)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司机小王正是这天开始驾驶校车接学生上学的。
现在,校车按规定已经满员了,可是一位学生家长却强行搭车去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请你站在司机小王的角度,替他拒绝家长强行搭车的无理要求。
答:【采访问题需清晰】(3)中学生记者李珊珊(女)、罗志勇(男)开展社会调查。
采访对象:东方村农民谢宝发(男63岁)李珊珊:老伯伯,你以前是到哪里看病的?现在呢?看病缺钱怎么办?谢宝发:以前生病不敢看咯。
村里都一样,实在熬不过去就去镇卫生院。
现在参加了农村医保,看病好报销,胆子也大了。
罗志勇:你们村的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怎样?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多少?谢宝发:啥?哪哈?从口语交际的角度看,罗志勇的提问存在什么问题?请改正。
答:【劝说开导情意真】(4)(2015宿迁中考)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某中学学生会组织部分同学到长途车站对吸烟者进行现场劝阻。
候车室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正在一边咳嗽一边吸烟。
请你上前对老大爷说几句劝阻的话。
答:【真诚相邀言辞切】(5)(2015南通中考)文韬中学将举行“成长的足迹”系列活动,请你以文学社社长的身份给著名女作家秦文君打电话...,邀请她于6月20日下午两点到学校礼堂作关于成长的主题报告。
请写出你的..电话内容。
答:【建议观点应明确】(6)(2016镇江中考)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九年级英语上学期Lesson17教案(精选12篇)
九年级英语上学期Lesson 17教案(精选12篇)九年级英语上学期Lesson 17 篇1Lesson 8课型:练习课ⅠTeaching MaterialsWords: cross, channel, mainland, slow, journey, among, proud, pride, unless, shot, truthPhrases: come true, slow down, be proud of, speak highly of, not only…but also…Sentences: Among them were his parents.He is not only the pride of our school, but also the pride of all the people in Hainan.ⅡTeaching Objectives1. Read the passage in Part 3 and try to understand its meaning. Read it fluently and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should be right.2. Finish all the exercises in this lesson.3. Master the following materials as four skills:Words: cross, channel, mainland, slow, journey, among, proud, pride,Phrases: come true, slow down, be proud of, speak highly of, not only…but also…Sentences: Among them were his parents.He is not only the pride of our school, but also the pride of all thepeople in Hainan.4. Master the following materials as three skills: words: unless, shot, truthⅢTeaching Points1. The main points: (1) & (2) in teaching objectives2. The difficult points: not only…but also…如果连接两个主语时,用就近一致原则。
九年级Unit7-8复习学案
九年级Unit7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记忆下列短语as soon as possible, thousands of, sail, continue, translator, be willing to, quite a few, dream of, hold on to2.技能目标:有关how的疑问词。
How long/ how far3.情感目标:坚持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为梦想的实现而努力问题预设1、else修饰什么词?other修饰什么词?试着比较else和other。
2、hope 有几种用法?有hope sb to do sth这个词组吗?3、how far与how long 分别来提问什么?4、怎样区别be away与leave。
在现在完成时中如何运用?5、What are the hopes of teenagers? And What are the dreams of teenagers?6、由as soon as possible 你能想到什么?练一练as …as 的用法吧。
7、请举例说明come true 和achieve 的用法。
基础练习一、(1) hope to do 希望做某事hope (that) + 从句希望….1) I hope _________ (go)to Beijing. 我希望去北京。
2) I hope tha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希望我能去北京。
注意没有hope sb to do 这个词组。
(2) take/have a trip 旅行(3)somewhere in eastern China 中国东部的某个地方somewhere near the ocean 靠近海洋的某个地方somewhere warm 暖和的地方(4) provide sb. with sth = provide sth for sb = offer sb sth = offer sth to sb1)They provide us_________water.= = They provide water ___________us.2)They offer ________ ________.= = They offer water ______ ______.(5) how far多远how long多久多长1)His home is 10 killometers away from the school. (划线提问)_________ _________ is his home from the school?2)Yellow River is 5464 killometers long. (划线提问)_________ _________ is Yellow River?(6) be away 离开(延续性动词)leave离开(非延续性动词)1)_________2days ago. 我两天前离开了。
鲁教版九年级7-8单元复习学案
Units 7-8一、单词1 摇动;震动______ 2风俗;习俗;习惯_________ 3 鞠躬;弯腰_________ 4吻;亲吻_________5放松的;宽松的;轻松自在的_________ 6瑞士_________ 7国家;国土;土地_________ 8对于;关于_________ 9擦;揩;擦去_________ 10问候;向……打招呼_________ 11秘鲁_________ 12餐巾_________13刺;戳;插_________ 14粗鲁的;无理的_________ 15(常pl.)礼貌;礼仪;规矩_________ 16叉;餐叉_________ 17吃饱的;过饱的_________ 18大腿_________ 19肘;肘部________ 20 逐渐地;渐渐地_________ 21特殊的;独特的________ 22称赞;恭维______ 23敬酒;祝酒________ 24不熟悉的;没有经验的________ 25匙;调羹_______ 26刀;餐刀________ 27挤满;充满__________ 28垃圾;废物________ 29寻找;探究________ 30(=chat line)聊天热线________ 31(计算机)联机的;在线的________32打字________ 33多半;主要地;通常_________ 34缩略词;缩写形式________ 35构成;组成_________ 36短语;词组________ 37同音异形异义词________ 38结合;组合________ 39象征;标志;符合________ 40记号;符号__________ 41情感;感情__________ 42冒号________ 43由字符组成的图释__________ 44括号__________45在……旁边;在……附近___________ 46(=email)电子邮件;发电子邮件__________ 47谜语___________ 48试验;实验________ 49合适的;适宜的;恰当的_______ 50高兴的;满意的_______51一队人v.排队________ 52通常;正常地____________53谁的____________ 54泻湖,环礁湖___________55科学的___________56因此;所以_______57粉红色的_________58光线;照明___________59坚固的;坚硬的___________60(为…)服务;招待;端上(饭菜等)___________61公平的;公道的___________62运动___________63有绝种危险的;濒临灭绝的___________64标语;口语___________65神秘的;不可思议的___________66有光泽的;发亮的____________67皮;皮肤____________68产品____________69前景;远景____________ 70美;美貌____________71星团;幻觉____________ 72广告;广告活动;广告业____________73瞄准;对准____________ 74特定地;特殊地___________ 75例子;实例____________ 76列出;列表____________ 77令人困惑的;含糊不清的____________ 78令人误解的;骗人的____________ 79事实;真相____________ 80紧张的;焦虑的____________ 81自制的;家里做的___________ 82书包____________ 83紫色的____________ 84钱包;女用小包____________ 85内疚的;有罪的____________ 86品味;审美力;鉴赏力____________ 87格言;谚语;警语____________ 88思想;想法;考虑;关心____________ 89有价值;重要____________二、词组1握手___________ 2顺便(偶然)拜访___________ 3毕竟___________ 4捡起,拾起___________ 5发出令人不愉快的声音___________ 6指着_________ 7特地做某事_________ 8使某人感到宾至如归_____________ 9餐桌礼仪____________ 10习惯于_________________ 11自学______________ 12(使)不进入___________ 13赞成与反对___________ 14瞄准_________ 15例如___________ 16有时;偶尔__________ 17首先__________ 18称赞___________ 19敬酒___________ 20对…不熟悉___________ 21应该___________ 22出错_____________ 23对…重要____________ 24制定计划_____________ 25尽可能多的朋友__________ 26按时____________ 27生气___________ 28有点儿紧张____________ 29说法语得心应手_______________30切开__________ 31不再____________ 32一个特殊的挑战_____________ 33约会_____________ 34上茶___________ 35忍不住____________36用传统方式_____________ 37做鬼脸_____________ 38有…组成_____________ 39在合适的时间___________ 40使我紧张___________41使我想跳舞_____________ 42制作食品____________ 43挣钱______________ 44加入清洁运动___________ 45濒危动物____________ 46说真话_____________47御寒_____________ 48使我感到窘迫______________ 49感到内疚_____________ 50不同的审美观_____________ 51脱下___________ 52不同的想法_____________三、完成句子1.你不可以在这儿抽烟。
初三Lesson 17 教案
Teaching Plan for Lesson 17, JEFC Book 3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能够听说读写下列单词和短语。
kid, Internet, the Internet icon, search , double left click, type, press the enter buttonb.灵活运用Could we/you ......?表示请求的句型。
c.进一步掌握宾语从句的三种类型,强化两个注意:A主谓不能颠倒 B 时态要一致2 .能力目标:a.能在具体活动中听懂并运用宾语从句。
b.能学会如何上网并能用英语表达其步骤。
c.能就请求帮助方面的话题写成一段对话。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通过小组活动和自我展示等,在多种学习情景中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和交流,互相合作来发展他们的团队精神及互助精神。
b.让学生在了解海南岛,谈论海南岛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1.对宾语从句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
2.上网四步骤的英语表达法。
教具使用:录音机,彩图卡片及自制卡片,电脑,小黑板。
板书设计:Lesson 171.He said three were some teachers in our class.You asked us if three were any English teachers in our class.You asked us How many teachers there were in our class.两注意: A主谓不能颠倒 B 时态要一致2. Could you tell us how long we're going to be away?教学步骤:Step1练习巩固宾语从句(任务1:听.看宾语从句小组讨论后总结规律。
任务2:能看彩图卡片小组编一对话,要求用上宾语从句.)1 T: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date today?Today is a good day ? Do you think so? why?S:Three are some teachers in our class. (Of course,there are some answers, but you can use the same way to practise)T: What?(教师故作迷惑状)S: Three are some teachers in our class.T: I'm sorry to you? but S2(叫另一同学)What did he say?S2: He said three were some teachers in our class.(教师板书并要学生齐读)T: Are three any English teachers in our class?S3: Yes.T:oh, I'm forgetful, What did I ask you just now?S3: You asked me if three were any English teachers in our class.(教师板书)T: How many teachers are there in our class?oh, I'm forgetful, What did I ask you?S4: You asked us How many teachers there were in our class.(教师板书)2 Read the three sentences again.(教师读上一句,学生读宾语从句,男女生齐读练习)3 Ok,now look at the words drawing the line? 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引导学生总结宾语从句的注意事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17章复习教案
1.通过复习知道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并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2.通过复习熟练掌握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电阻的一般方法.3.通过复习能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熟悉中考考点在这部分知识的考查题型、考查形式.1.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2.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3.通过对本章系统的复习,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4.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概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和兴趣.2.通过对本章知识的系统复习,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品质.【重点】1.欧姆定律的应用.2.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难点】对本章知识进行归纳和概括.在本专题中,设计实验步骤或记录表格、正确连接实物图、根据实物连接画电路图、分析和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中考常考内容.其中设计实验步骤或记录表格、正确连接实物图、根据实物连接画电路图、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这个专题的难点.中考考查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如图是小聪和小明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定值电阻R而不是小灯泡,理由是: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所选定值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5 Ω,10 Ω和20 Ω,并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①将5 Ω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 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断开开关S;②用10 Ω的电阻替换5 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断开开关S;③用20 Ω的电阻替换10 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大于3 V,实验无法进行下去.请写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析:(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因为小灯泡的电阻与温度有关,所以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定值电阻R而不是小灯泡;(2)②由①中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可知,用10 Ω的电阻替换5 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接下来的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仍为3 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断开开关S;③用20 Ω的电阻替换10 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大于3 V.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滑动变阻器分压太小,使20 Ω的电阻两端的电压过大造成的;或是电源电压太大.解决的办法:换用最大阻值较大的滑动变阻器(或换用电压较低的电源).【答案】(1)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而小灯泡的电阻与温度有关(2)②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仍为3 V ③换用最大阻值较大的滑动变阻器[规律总结]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换用最大阻值较大的滑动变阻器或换用电压较低的电源,能降低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在本专题中,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特点进行计算、结合滑动变阻器、图像,分析电路中电压、电流变化是中考常考内容.其中结合滑动变阻器、图像,分析电路中电压、电流变化是这个专题的难点.中考常考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图甲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12 V,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00 Ω0.5 A”字样,图乙为R1的I - U图像,R1的阻值为Ω,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 A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Ω,为了不损坏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不小于Ω.解析:(1)由图像可知,当U1=6 V时,I1=0.3 A,则R1==20 Ω;(2)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由图像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I=0.2 A时,U1'=4 V,则U2=U-U1'=12 V-4 V=8 V,R2==40 Ω;(3)由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 max=0.5 A,则电路中的最小总电阻R总min==24 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值R2min=R总min-R1=24 Ω-20 Ω=4 Ω.【答案】20 40 4[规律总结] 根据I - U图像读出任意一点电流和对应的电压,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就能求出R1的阻值大小.根据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结合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最小总电阻,从而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值.:R=在本专题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量程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根据实物连接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实验故障分析、实验数据处理是中考常考内容.其中根据实物连接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实验故障分析是这个专题的难点.中考常考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 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如图甲所示是连接的部分电路.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选填“左”或“右”)端.(3)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示数始终为0,电流表示数有变化,则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Ω.解析:(1)将滑动变阻器上方任意一个接线柱与开关左接线柱相连即可,如图所示;(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即把滑片滑到最右端;(3)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电压表示数为零,小灯泡不亮,说明小灯泡被短路;(4)根据图乙可知电流表量程为0~0.6 A,分度值为0.02 A,示数为0.2 A,则小灯泡的电阻R==12.5 Ω.【答案】(1)如图所示. (2)右(3)小灯泡被短路(4)12.5[规律总结] 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注意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接线;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排除故障的方法: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电压表断路或被短路.在本专题中,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特点进行计算、结合滑动变阻器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变化以及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是中考常考内容.其中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特点进行计算、结合滑动变阻器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变化是这个专题的难点.中考常考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某课外活动小组需要对两个定值电阻R1,R2和一只滑动变阻器R3的电阻进行测量,将这些元件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S1,断开S2,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电压表的示数为2 V;若将S1,S2都闭合,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 V,电流表的示数为0.9 A.则:(1)R1的阻值是多少?(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3是多少?(3)R2的阻值是多少?解析:(1)闭合S1,断开S2时,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通过电阻R1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可知,R1==10 Ω;(2)若将S1,S2都闭合,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零时,电压表示数是6 V,此时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在闭合S1,断开S2时,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R1串联,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6 V-2 V=4 V,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可知,R'==20 Ω;(3)S1,S2都闭合,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零时,电压表的示数是6 V,电流表的示数是0.9 A,此时通过R1的电流I1==0.6 A,所以通过R2的电流I2=0.9 A-0.6 A=0.3 A,所以R2==20 Ω.【答案】(1)R1的阻值是10 Ω. (2)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是20 Ω. (3)R2的阻值是20 Ω.[规律总结]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哪部分的电压,然后利用欧姆定律可以求解.分析复杂电路时,为了将电路简化,通常先把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简化处理.电流表内阻很小,电压表内阻很大.当电流表与灯串联时,灯正常发光;并联时,灯不发光,所以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当电压表与灯并联时,灯正常发光;串联时,灯不发光,所以电压表相当于断路.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中考英语第一轮复习九年级7-8单元复习导学案
18.愉快___________19.盲的______20聋的__________________21.关上_____
22.去拿来____________23.想像__________24.分发_______ _______25训练,指导_____
8 He also put up signs _________(要)old bikes.
9 The strategies that he ___________(提出)worked out fine.
10 He has _______(写下)all the ideas already.
11After they discussed, the students ______(提出)some good ideas to work on the project.
复习内容
九年级7-8单元
主备人
【复习目标】
通过讨论,做针对性练习让学生掌握单元重点单词,词组及语法;同时渗透答题技巧,穿插阅读训练或写作训练。
【复习重点】
重点单词educational/tiring/peaceful/fascinating/thrilling/lively/sight/including/ hunger
/pleasure/blind/deaf/fetch/
重点短语in general/translate…into/provide sth for sb/be willing to/dream of /hold on to doing/clean up/cheer up/put off/set up/think up/take after/fix up/be similar to/ hand out/fill …with…
人教版中考英语一轮复习第十七讲 九年级Units 7-8教学设计
人教版中考英语一轮复习第十七讲九年级Units 7-8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中考英语九年级 Units 7-8 主要围绕日常生活和一般现在时进行教学。
Unit 7 主要介绍日常活动,如做家务、运动等,以及一般现在时的用法。
Unit 8 则着重讲解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以及如何用一般现在时描述日常习惯。
这两个单元的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的语言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英语学习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对日常交流的基本表达有了了解。
但在一般现在时的运用上,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时态的判断、主谓一致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 Unit 7-8 中的核心词汇和句型,理解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自己的日常活动和习惯,进行简单的交流。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2.教学难点: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以及主谓一致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真实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
2.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和运用语言。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人教版中考英语九年级教材、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挂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日常活动和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展示 Unit 7-8 的核心词汇和句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3.操练(15分钟)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17课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数学学案
第17课等腰三角形【考点梳理】:(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有关定理及其推论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且垂直于底边,也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相等,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2、定理及推论的作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边相等与角相等的关系,由两边相等推出两角相等,是今后证明两角相等常用的依据之一。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是今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以及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重要依据。
(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角与边的转化关系,它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也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
3、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常常作为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问题的辅助线,由于这条线可以把顶角和底边折半,所以常通过它来证明线段或角的倍分问题,在等腰三角形中,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相互重合,添加辅思考与收获助线时,有时作哪条线都可以,有时需要作顶角的平分线,有时则需要作高或中线,视具体情况而定。
【思想方法】方程思想,分类讨论【考点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例题赏析】(2015,某某某某,6,3分)如图,在△ABC中,AB=AC,DE∥BC,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AD=AE B.DB=EC C.∠ADE=∠C D.DE=BC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由DE与BC平行,得到三角形ADE与三角形ABC相似,由相似得比例,根据AB=AC,得到AD=AE,进而确定出DB=EC,再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等量代换得到∠ADE=∠C,而DE不一定为中位线,即DE不一定为BC的一半,即可得到正确选项.解答:解:∵DE∥BC,∴=,∠ADE=∠B,∵AB=AC,∴AD=AE,DB=EC,∠B=∠C,∴∠ADE=∠C,而DE 不一定等于BC,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例题赏析】(1)(2015•某某某某第20题2分)如图,△ABC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BD为AC的高,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EF交BD于点D1,再将△BEF折叠,使点于点D1重合,折痕GH交BD1于点D2,依次折叠,则BD n=.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规律型.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依次求出边上的高,找出规律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ABC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BD为AC边上的高,∴BD=,∵△BEF是边长为等边三角形,∴BD1=,∴BD2=,…∴BD n=,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条件找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2015•某某某某,第14题3分)如图,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及斜边AB外作等边△ACD、等边△ABE,EF⊥AB,垂足为F,连接DF,当=时,四边形ADFE行四边形.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三角形ABE为等边三角形,EF垂直于AB,利用三线合一得到EF∠AEF=30°,进而确定∠BAC=∠AEF,再由一对直角相等,及AE=AB,利用AASABC≌△EAF;由∠BAC与∠DAC度数之和为90°,得到DA垂直于AB,而EF垂直于AB到EF与AD平行,再由全等得到EF=AC,而AC=AD,解答:解:当=时,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理由:∵=,∴∠CAB=30°,∵△ABE为等边三角形,EF⊥AB,∴EF为∠BEA的平分线,∠AEB=60°,AE=AB,∴∠FEA=30°,又∠BAC=30°,∴∠FEA=∠BAC,在△ABC和△EAF中,,∴△ABC ≌△EAF (AAS );∵∠BAC=30°,∠DAC=60°,∴∠DAB=90°,即DA ⊥AB ,∵EF ⊥AB ,∴AD ∥EF ,∵△ABC ≌△EAF ,∴EF=AC=AD ,∴四边形ADFE 是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考点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例题赏析】(1)(2015•某某某某第8题4分)如图,在△ABC 中,AC=4cm ,线段AB 直平分线交AC 于点N ,△B 的周长是7cm ,则BC 的长为( )A .1cmB . 2cmC . 3cmD . 4cm考点: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 首先根据MN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可得AN=BN ,然后根据△B 的周长是7cm ,以及AN+NC=AC ,求出BC 的长为多少即可.解答: 解:∵MN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AN=BN ,∵△B 的周长是7cm ,∴BN+NC+BC=7(cm ),∴AN+NC+BC=7(cm ),∵AN+NC=AC ,∴AC+BC=7(cm ),又∵AC=4cm ,∴BC=7﹣4=3(cm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明确:①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②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离相等.③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该点叫外心,距离相等.(2)(2015•某某, 第7题3分)如图,在△ABC 中,∠B=30°,B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E ,垂足为D ,CE 平分∠ACB .若BE=2,则AE 的长为( )A .B . 1C .D . 2考点: 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 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E=CE=2,故可得出∠B=分线定义得出∠ACB=2∠DCE=60°,∠ACE=∠DCE=30°,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180°﹣∠B﹣∠ACB=90°,然后在Rt△CAE中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AE=CE=1.解答:解:∵在△ABC中,∠B=30°,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BE=2,∴BE=CE=2,∴∠B=∠DCE=30°,∵CE平分∠ACB,∴∠ACB=2∠DCE=60°,∠ACE=∠DCE=30°,∴∠A=180°﹣∠B﹣∠ACB=90°.在Rt△CAE中,∵∠A=90°,∠ACE=30°,CE=2,∴AE=CE=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性质,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9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考点四】:坐标系中的等腰三角形【例题赏析】(2015•某某某某第14题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矩形OABC中,A(10,0),C(0,4),D为OA的中点,P为BC边上一点.若△POD三角形,则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2.5,4),或(3,4),或(2,4),或(8,4).考点: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专题:分类讨论.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得出∠OCB=90°,OC=4,BC=OA=10,求出OD=AD=5,分情况讨论:①当PO=PD时;②当OP=OD时;③当DP=DO时;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或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点P的坐标.解答:解:∵四边形OABC是矩形,∴∠OCB=90°,OC=4,BC=OA=10,∵D为OA的中点,∴OD=AD=5,①当PO=PD时,点P在OD得垂直平分线上,∴点P的坐标为:(2.5,4);②当OP=OD时,如图1所示:则OP=OD=5,PC==3,∴点P的坐标为:(3,4);③当DP=DO时,作PE⊥OA于E,则∠PED=90°,DE==3;分两种情况:当E在D的左侧时,如图2所示:OE=5﹣3=2,∴点P的坐标为:(2,4);当E在D的右侧时,如图3所示:OE=5+3=8,∴点P的坐标为:(8,4);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2.5,4),或(3,4),或(2,4),或(8,4);故答案为:(2.5,4),或(3,4),或(2,4),或(8,4).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本题有一定难度,需要进行分类讨论才能得出结果.【考点五】:等腰三角形的综合运用【例题赏析】(2015•某某23题10分)如图,过∠AOB平分线上一点C作CD∥OB交OA于点D,E是线段OC的中点,请过点E画直线分别交射线CD、OB于点M、N,探究线段OD、ON、DM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首先根据OC是∠AOB的平分线,CD∥OB,判断出∠DOC=∠DC0,所以OD=CD=DM+CM 然后根据E是线段OC的中点,CD∥OB,推得CM=ON,即可判断出OD=DM+ON解答:解:线段OD、ON、DM之间的数量关系是:OD=DM+ON.证明:∵OC是∠AOB的平分线,∴∠DOC=∠C0B,又∵CD∥OB,∴∠DCO=∠C0B,∴∠DOC=∠DC0,∴OD=CD=DM+CM,∵E是线段OC的中点,∴CE=OE,∵CD∥OB,∴,∴CM=ON,又∵OD=DM+CM,∴OD=DM+ON.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定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定理2:两条平行线被地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③定理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确: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真题专练】1.(2015•某某,第6题3分)如图,在△ABC中,AB=AC,∠A=30°,E为BC点,∠ABC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D的度数为()A.15° B.17.5° C.20° D.22.5°2.(2015,某某某某,17,3分)如图,等腰直角△ABC中,AC=BC,∠ACB=90°,点O分斜边AB 为BO:OA=1:,将△BOC绕C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QC 的位置,则∠AQC=.3.(2015•某某,第20题3分)如图,∠BOC=9°,点A在OB上,且OA=1,按下列要求画图:以A为圆心,1为半径向右画弧交OC于点A1,得第1条线段AA1;再以A1为圆心,1为半径向右画弧交OB于点A2,得第2条线段A1A2;这样画下去,直到得第n 条线段,之后就不能再画出符合要求的线段了,则n=.5.(2015•某某, 第7题3分)如图,在△ABC 中,∠B=30°,B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E ,垂足为D ,CE 平分∠ACB .若BE=2,则AE 的长为( )A .B . 1C .D . 26. (2015年某某省,6,3分)如图,在△ABC 中,∠A=36°,AB=AC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 上截取BE=BC ,连接DE ,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7. (2015•某某湘西州,第16题,4分)如图,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 ,BD 平分∠ABC ∠A=36°,则∠1的度数为( )A.36°B.60°C.72°D.108°8.(2015•某某第14题,3分)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高AD、BE相交于点H,BC=4,在BE上截取BG=2,以GE为边作等边三角形GEF,则△ABH与△GEF重叠(阴影)部分的面积为.9.(2015•某某,第18题7分)如图,一块余料ABCD,AD∥BC,现进行如下操作:以点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BC于点G,H;再分别以点G,H为圆心,大于GH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BC内部相交于点O,画射线BO,交AD于点E.(1)求证:AB=AE;(2)若∠A=100°,求∠EBC的度数.10.(2015•某某莱芜,第21题9分)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分别以AB,AC为直角边向外作等腰直角△ABD和等腰直角△ACE,G为BD的中点,连接CG,BE,CD,BE与CD交于点F.(1)判断四边形ACG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证:BE=CD,BE⊥CD.【真题演练参考答案】1.(2015•某某,第6题3分)如图,在△ABC中,AB=AC,∠A=30°,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BC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D的度数为()A.15° B.17.5° C.20° D.22.5°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1=∠2,∠3=∠4,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1+∠2=∠3+∠4+∠A,∠1=∠3+∠D,则2∠1=2∠3+∠A,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到∠D=∠A,然后把∠A 的度数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ABC的平分线与∠ACE的平分线交于点D,∴∠1=∠2,∠3=∠4,∵∠ACE=∠A+∠ABC,即∠1+∠2=∠3+∠4+∠A,∴2∠1=2∠3+∠A,∵∠1=∠3+∠D,∴∠D=∠A=×30°=1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关键是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和三角形外角性质进行分析.2.(2015,某某某某,17,3分)如图,等腰直角△ABC中,AC=BC,∠ACB=90°,点O分斜边AB为BO:OA=1:,将△BOC绕C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QC的位置,则∠AQC=105°.考点: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专题:计算题.分析:连接OQ,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QC≌△BOC,从而推出∠OAQ=90°,∠OCQ=90°,再根据特殊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分别求出∠AQO与∠OQC的值,可求出结果.解答:解:连接OQ,∵AC=BC,∠ACB=90°,∴∠BAC=∠A=45°,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QC≌△BOC,∴AQ=BO,CQ=CO,∠QAC=∠B=45°,∠ACQ=∠BCO,∴∠OAQ=∠BAC+∠CAQ=90°,∠OCQ=∠OCA+∠ACQ=∠OCA+∠BCO=90°,∴∠OQC=45°,∵BO:OA=1:,设BO=1,OA=,∴AQ=,∴∠AQO=60°,∴∠AGC=10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旋转的性质,特殊角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熟记特殊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2015•某某,第20题3分)如图,∠BOC=9°,点A在OB上,且OA=1,按下列要求画图:以A为圆心,1为半径向右画弧交OC于点A1,得第1条线段AA1;再以A1为圆心,1为半径向右画弧交OB于点A2,得第2条线段A1A2;再以A2为圆心,1为半径向右画弧交OC于点A3,得第3条线段A2A3;…这样画下去,直到得第n条线段,之后就不能再画出符合要求的线段了,则n=9.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依次可得∠A1AB的度数,∠A2A1C的度数,∠A3A2B的度数,∠A4A3C的度数,…,依此得到规律,再根据三角形外角小于90°即可求解.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O=A1A,A1A=A2A1,…,则∠AOA1=∠OA1A,∠A1OA2=∠A1A2A,…,∵∠BOC=9°,∴∠A1AB=18°,∠A2A1C=27°,∠A3A2B=36°的度数,∠A4A3C=45,…,∴9°n<90°,解得n<10.故答案为:9.点评: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4.(2015•某某, 第7题3分)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 11 B. 16 C. 17 D. 16或17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分6是腰长和底边两种情况,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①6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6、6、5,能组成三角形,周长=6+6+5=17;②6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6、5、5,能组成三角形,周长=6+5+5=16.综上所述,三角形的周长为16或17.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5. (2015•某某, 第7题3分)如图,在△ABC中,∠B=30°,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垂足为D,CE平分∠ACB.若BE=2,则AE的长为()A. B. 1 C. D. 2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E=CE=2,故可得出∠B=∠DCE=30°,再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ACB=2∠DCE=60°,∠ACE=∠DCE=30°,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180°﹣∠B﹣∠ACB=90°,然后在Rt△CAE中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AE=CE=1.解答:解:∵在△ABC中,∠B=30°,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BE=2,∴BE=CE=2,∴∠B=∠DCE=30°,∵CE平分∠ACB,∴∠ACB=2∠DCE=60°,∠ACE=∠DCE=30°,∴∠A=180°﹣∠B﹣∠ACB=90°.在Rt△CAE中,∵∠A=90°,∠ACE=30°,CE=2,∴AE=CE=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9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2015年某某省,6,3分)如图,在△ABC中,∠A=36°,AB=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上截取BE=BC,连接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分别求出图中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可找出图中的等腰三角形.解答::∵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A=36°,∴∠ABC=∠C=72°,∵BD是△ABC的角平分线,∴∠ABD=∠DBC=∠ABC=36°,∴∠A=∠ABD=36°,∴BD=AD,∴△ABD是等腰三角形;在△BCD中,∵∠BDC=180°﹣∠DBC﹣∠C=180°﹣36°﹣72°=72°,∴∠C=∠BDC=72°,∴BD=BC,∴△BCD是等腰三角形;∵BE=BC,∴BD=BE,∴△BDE是等腰三角形;∴∠BED=(180°﹣36°)÷2=72°,∴∠ADE=∠BED﹣∠A=72°﹣36°=36°,∴∠A=∠ADE,∴DE=AE,∴△ADE是等腰三角形;∴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5个.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用到的知识点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义等,解题时要找出所有的等腰三角形,不要遗漏.7.(2015•某某湘西州,第16题,4分)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D平分∠ABC,∠A=36°,则∠1的度数为()A.36°B.60°C.72°D.108°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A=36°,AB=AC求出∠ABC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D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计算得到答案.解答:解:∵∠A=36°,AB=AC,∴∠ABC=∠C=72°,∵BD平分∠ABC,∴∠ABD=36°,∴∠1=∠A+∠ABD=7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是解题的关键.8.(2015•某某第14题,3分)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高AD、BE相交于点H,BC=4,在BE上截取BG=2,以GE为边作等边三角形GEF,则△ABH与△GEF重叠(阴影)部分的面积为.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的长,∠ABG=∠HBD=30°,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可得△MEH的形状,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可得△FIN的形状,根据面积的和差,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由△ABC是等边三角形,高AD、BE相交于点H,BC=4,得AD=BE=BC=6,∠ABG=∠HBD=30°.由直角三角的性质,得∠BHD=90°﹣∠HBD=60°.由对顶角相等,得∠MHE=∠BHD=60°由BG=2,得EG=BE﹣BG=6﹣2=4.由GE为边作等边三角形GEF,得FG=EG=4,∠EGF=∠GEF=60°,△MHE是等边三角形;S△ABC=AC•BE=AC×EH×3EH=BE=×6=2.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BIF=∠FGE﹣∠IBG=60°﹣30°=30°,由∠IBG=∠BIG=30°,得IG=BG=2,由线段的和差,得IF=FG﹣IG=4﹣2=2,由对顶角相等,得∠FIN=∠BIG=30°,由∠FIN+∠F=90°,得∠FNI=90°,由锐角三角函数,得FN=1,IN=.S五边形NIGHM=S△EFG﹣S△EMH﹣S△FIN=×42﹣×22﹣××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利用图形的割补法是求面积的关键.9.(2015•某某,第18题7分)如图,一块余料ABCD,AD∥BC,现进行如下操作:以点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BC于点G,H;再分别以点G,H为圆心,大于GH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BC内部相交于点O,画射线BO,交AD于点E.(1)求证:AB=AE;(2)若∠A=100°,求∠EBC的度数.考点:作图—基本作图;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B=∠EB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EBC=∠AB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得答案;(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E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答案.解答:(1)证明:∵AD∥BC,∴∠AEB=∠EBC.由BE是∠ABC的角平分线,∴∠EBC=∠ABE,∴∠AEB=∠ABE,∴AB=AE;(2)由∠A=100°,∠ABE=∠AEB,得∠ABE=∠A EB=40°.由AD∥BC,得∠EBC=∠AEB=4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利用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0.(2015•某某莱芜,第21题9分)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分别以AB,AC为直角边向外作等腰直角△ABD和等腰直角△ACE,G为BD的中点,连接CG,BE,CD,BE与CD交于点F.(1)判断四边形ACG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证:BE=CD,BE⊥C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1)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易得BD=2BC,因为G为BD的中点,可得BG=BC,由∠CGB=45°,∠ADB=45得AD∥CG,由∠CBD+∠ACB=180°,得AC∥BD,得出四边形ACGD 为平行四边形;(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得△DAC≌△BAE,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BE=CD;首先证得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BCE≌△CAD,易得∠CBE=∠ACD,由∠ACB=90°,易得∠CFB=90°,得出结论.解答:(1)解:∵△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AB=BC,∵△ABD和△A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BC=2BC,∵G为BD的中点,∴BG=BD=BC,∴△CB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GB=45°,∵∠ADB=45°,AD∥CG,∵∠ABD=45°,∠ABC=45°∴∠CBD=90°,∵∠ACB=90°,∴∠CBD+∠ACB=180°,∴AC∥BD,∴四边形ACGD为平行四边形;(2)证明:∵∠EAB=∠EAC+∠CAB=90°+45°=135°,∠CAD=∠DAB+∠BAC=90°+45°=135°,∴∠EAB=∠CAD,在△DAC与△BAE中,,∴△DAC≌△BAE,∴BE=CD;∵∠EAC=∠BCA=90°,EA=AC=BC,∴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CE=AB=AD,在△BCE与△CAD中,,∴△BCE≌△CAD,∴∠CBE=∠ACD,∵∠ACD+∠BCD=90°,∴∠CBE+∠BCD=90°,∴∠CFB=90°,即BE⊥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定理,综合运用各种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复习教案第18讲九年级(上)Units 7-8
【短语集锦】
1.__get__ their ears __pierced扎耳2.__worry__ about __failing__ a test担心考试不及格3.__pass__ a test通过考试4.talk __back__回嘴;顶嘴
5.__keep__...__away__ from远离6.__make__ one's own __decision__自己做决定7.__get__ in the way of挡……的路8.be __serious__ about对……认真
9.__run__ __after__追逐;追赶10.__at__ __the__ __same__ __time__同时
11.in a __certain__ __way__以某种方式12.__communicate__ with与……交流
【句型展示】
1.I __don't__ think __sixteen-year-olds__ should __be__ __allowed__ to drive.我认为十六岁的孩子不应该被允许开车。
2.Teenagers are __too__ young to __make__ __their__ own decisions.青少年太年轻而不能自己做决定。
3.Your bedroom __must__ __be__ __cleaned__ every day.你的卧室必须每天打扫。
4.We have __nothing__ __against__ running!我们不反对跑步!
5.__Only__ __then__ will I have a chance to __achieve__ my dream.只有那样我才会有机会实现我的梦想。
6.It must __belong___ __to__ Carla.它一定是属于卡拉的。
7.There must be something __visiting__ the homes in our neighborhood.必定是有什么东西光顾了我们的小区。
8.He __might___ __be__ running to __catch__ a bus to work.他也许是跑着去赶公共汽车上班。
9.I think somebody must have __picked__ it __up__.我想一定有人捡到它了。
【拓展精析】
regret作动词,意为“感到遗憾;懊悔”,作名词,意为“懊悔”。
regret to do sth.遗憾要做某事(事情未做)
regret doing sth.遗憾/后悔做了某事(事情已做)
prevent动词,意为“阻止;阻挠”,常用于词组prevent sb./sth.(from) doing sth.中,意为“阻止某人做某事”,与stop sb./sth.(from) doing sth.和keep sb./sth.from doing sth.同义,可互换使用
句型get sth.done意为“使得……被……”,在此结构中,sth.与done之间为被动关系。
此结构除get外,还有have。
get sb.to do sth.“让某人做某事”,相当于have sb.do sth.
【活学活用】
1)He regretted __breaking__ (break) the window of the classroom yesterday afternoon.
2)I regret __to_tell__ (tell) you that Jack is ill in hospital.
3)—What can we do to __A__ bird flu from spreading?
—Try not to buy or eat chicken that have not been checked.(2013,黄山模拟)
A.prevent B.cause C.discover D.search
4)The dictionary may __B__ for three weeks.(2014,泸州)
A.keep B.be kept C.borrow D.be borrowed
2)—When are you going to have your hair __A__?
—This afternoon.(2014,蚌埠模拟)
A.cut B.cutsC.cutting D.to cut
【考点检测】
一、根据首字母及汉语提示完成单词。
1.People often help each other in our __community__ (社区).
2.You should learn to __manage__ (应付) things by yourselves.
3.Children went on a picnic and played in the __field__ (田野).(2014,黄山模拟) 4.There used to be lots of __wolves__ (狼) in Inner Mongolia.(2014,淮北模拟)
5.His family and friends have given her lots of __support__ (支持).(2014,宣城模拟) 6.My sister is interested in __medical__ (医学的) science.She wants to be a great doctor in the future.
7.The __noise__ (噪音) on the street always makes me feel terrible.
8.The young man is full of __energy__ (力量).He can lift that big box.(2014,亳州模拟) 9.Parents should __educate__ (教育) their children to take care of themselves.(2014,池州模拟) 10.The plane will take off from Beijing Airport and __land__ (降落) in America.
二、单项选择。
11.The girl in the classroom __C__ be Maria.She called me from the library just now.(2014,内江)
A.mustn't B.may not C.can't D.needn't
12.Teenagers __A__ allowed to drive.(2013,衡阳)
A.should not be B.should be not C.not should be D.not be should
13.—Are these stamps __B__?(2014,池州模拟)
—No,they are not mine.They belong to ______.
A.you;him B.yours;him C.yours;his D.you;his
14.My cousin gave up the chance of working abroad and returned to his hometown.(选出能代替画线部分的一项)__A__
A.opportunity B.challenge C.experience D.way
15.There __A__ a girl singing next door.Can't you hear beautiful voice?(2014,兰州) A.must be B.must have C.can't be D.can't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