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 7、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一)
北京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二、表内乘法和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将平均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初步感受除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理解除法的意义谈话: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到大森林里继续学习有关平均分的知识。
提问: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树上结满了苹果,快数数这棵树上结了几个苹果?快看看谁来啦?熊大熊二来采摘苹果了。
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预设:树上有12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熊,每只熊分几个?追问:“平均分给2只熊”是什么意思?预设:“平均分给2只熊”的意思是2只熊分得同样多。
要求:下面就请大家帮助老师,在题纸上画一画、分一分,看看每只熊分得几个苹果。
分好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实践活动:学生实际操作,在题纸上画一画、分一分。
展示小组成果预设一:1个个的分(画图连线分)1个1个的分,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熊,每只熊分得6个苹果。
预设二:2个2个的分(画图连线分)2个2个的分,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熊,每只熊分得6个苹果。
预设三:先4个4个的分,再2个2个的分(画图连线分)先4个4个的分,再2个2个的分,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熊,每只熊分得6个苹果。
预设四:6个6个的分(画图连线分)6个6个的分,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熊,每只熊分得6个苹果。
提问:无论我们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样?预设: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熊,每只熊分得6个苹果。
小结:从刚刚分的过程中可以得出: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熊,也就是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分得6个,也就是每只熊分得6个苹果。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1)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熊,每只熊分得6个苹果的过程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12÷2=6(2)12表示一共有12个苹果;2表示平均分给2只熊,平均分成2份;6表示每份有6个,每只熊分得6个苹果。
第1课时 表内乘法和除法(1)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版
用乘法算: _6×_3_=_18_或_3_×_6=_1_8
认识乘法算式
(教材P99 T2部分)
读下面的乘法算式,并说出它们各部分的名称。 6 × 4 = 24 读作:6乘4等9 T3)
想一想,背一背。
乘法口诀一共有多少句?你能 背出这些乘法口诀吗?试试看。
读下面的除法算式,并说出它们各部分的名称。
45 ÷ 5 = 9
读被作:除45除除以5等于商9。 除号 数 数
用乘法口诀求商
72÷9= 8 乘法口诀:( 八 )九七十二,商是( 8 )。
综合应用
(教材P102 T1)
1.看图列算式,并计算。
加法算式: 8+8+8=24
;
乘法算式: 3×8=24 或8×3=24 。
6.给下面的算式分类。 3×9 42÷6 27÷3
42÷7 9×3 7×6
6×7 27÷9
上面的算式还可以怎样分类?
(教材P103 T8)
7.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3×6-1=17(个) 或2×6+5=17(个) 答:一共有17个气球。
8.计算。 9×5=45
(教材P104 T9)
8×4=32 72÷8= 9 35÷7=5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七 总复习
第1课时 表内乘法和除法(1)
课堂导入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习了乘法口诀和除法。 学习了测量长度,还学习了……
学习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
知识回顾
乘法的意义 算一算,议一议。
(教材P99 T1)
6
6
6
用加法算: _6+_6_+_6=_1_8 ____
乘加、乘减 下面有多少根小棒?
3×5+2=17 或 3×6-1=17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共9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共9课时)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一)》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础知识,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算式的组成、除法与乘法的联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并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知识,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除法时,可能会对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除法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并能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除法算式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除法知识,准备相关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提前复习乘法知识,准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分水果、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如除法算式的组成、除法与乘法的联系等,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除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除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如除法接力、除法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除法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分配物品等,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02表内除法(一)-01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09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 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 析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 理。
自学指导(一)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 清楚。
编写意图: (1)让学生说一说糖和橘是子怎
么分的,糖每份几块,橘子每 份是同样多吗,引导学生说出 应该每份分得同样多。 (2)看一看主题图中其他
两种食品是怎样分的。 由上,引出“平均分”。
做一做(P13)
内容: 呈现10个面包实物图, 把它们平均分成5份。
编写意图: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 含义。
例5
内容: 通过熊猫每4个一盘地分 20个竹笋,分了5盘。 编写意图: 使学生看到分的结果仍 然是每份同样多,也是 平均分,仍然可以用除 法算式表示,由此介绍
除 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本课时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编写意图:引导学生用 “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做一做 P15
内容:用平均分帮助小熊解 决分筷子的问题。
编写意图: 让学生明确每位分几根。 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法。 加法:1位2根,2位4 根,……6位12根。 减法:1位分2根,还剩10 根;再给1位分2根,剩8 根……。 乘法:1位2根,6位几根。
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4.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5.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的多样化。 6.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及教案
二下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及教案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7~27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要求: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2课时左右除法…………………………………………………3课时左右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第一课时平均分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本P7~12页,例1、例2、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和除法知识点
《表内乘法和除法》知识点(一)表内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更加简便,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同加数相加改写成乘法时,先看成几个几,如:5+5+5+5=20,看成4个5相加,改写成乘法算式:5×4=20或者4×5=20,反之乘法也可以改写成加法。
3×4=3+3+3+3=4+4+4(4个3相加或者3个4相加)3.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时,加法算式的和与乘法算式的积相同。
4.2×7=14 读作:2乘7等于143乘5等于15 写作:3×5=155.乘法算式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如:6×7=7×66.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6 ×2 =12因数因数积读作:6乘2等于12意义:2个6相加的和是12,或者6个2相加的和是12。
7.求几个几的和,用乘法计算。
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3个5相加:5+5+5=5×3或3×5几(个)几(连加),就是几(乘)几3个5连加:5+5+5=5×3或3×5几(个)几,就是几(乘)几3个5:5×3或3×58.求几和几的和,用加法计算。
几(和)几(相加),就是几(加)几3和5相加,3+5或5+3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先算相同再算不同。
乘减:先把每一份数都当相同数来算,写成乘法,再把多算进去的数减去。
如:5+5+5+5+3=23乘加:5×4+3=23乘减:5×5-2=23(二)表内除法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意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2.两种分法:方法一: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按份数分)例:将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方法二: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个数平均分(按每份数分)例:将6个苹果每2个一份平均分。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课件
42 ÷ 6=1 × 7 30 ÷ 6=35 ÷ 7 15 - 5=2 × 5
7 × 7=40 + 9 30 ÷ 5=2 × 3 20 + 4=6 × 4
10 看图写出一个乘法算式、两道除法算式。
7×4=28 (或4×7=28)
28÷4=7
28÷7=4
口诀:四七二十八
11 对号上车。
35÷7= 5 28÷7= 4 18+6= 24 21-7= 14
3 你能说出几道算式?
2134567 12347418529
12347418529 2134567
4
7×4+6= 34 4×7+2= 30 5×7+4= 39
3×7-5= 16 6×7-2= 40 7×7+3= 52
5 算一算,比一比。
7
下面算式用哪句口决算?
35÷5= 7 49÷7= 7 24÷6= 4 42÷7= 6
五七三十五 七七四十九 四六二十四 六七四十二
8 看指针说口诀和算式。
七七四十九 7×7=49 49÷7=7
7 六七四十二 6×7=42 7×6=42 42÷6=7 42÷7=6
6
五七三十五 5×7=35 7×5=35
你还能按列背一背“一一得一”到“七 七四十九”的乘法口诀吗?
一 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1
74321÷25184÷1=75342=767 4743219÷25184÷÷77=67==1775342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优秀教案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教学编排是在学生学习加法之后,利用相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对乘法运算的介绍。
这样编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教师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还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等多种活动学习知识。
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重难点】重点:知道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能用加法和乘法算式表示同一个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常规学具。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1.活动引入。
师:伸出你的小手,一只手有五根手指,数一数,两个同学的小手合起来是几根?教师有意识地说:5根,5根,5根,5根,有4个5。
2.初步感知相同加数。
课件出示算式:2+4+5=4+4+4=6+6+6+6=6+5+8= 5+8+1= 2+2+2+2+2=提出要求:观察这些加法算式,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引导:加数一样的分一类,加数不一样的分一类。
老师将加数一样的排成一行。
4+4+4=6+6+6+6=2+2+2+2+2=师:数一数,几个4相加?几个6相加?几个2相加?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加数相同的例子,今天老师跟大家进游乐园去找一找。
【探究新知】1.教学第47页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例1小飞机图。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通用15篇)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通用15篇)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指南,我们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教案。
大家可以参考下面这些二年级教案,了解一下如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单元备课教案(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1、平均分的认识2课时。
2、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1课时。
3、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1课时。
4、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1课时。
5、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2课时。
6、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课时。
7、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1课时。
8、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1课时。
9、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共11课时。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单元备课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十一课时: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85页的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桃子、若干面小红旗。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南方有一座美丽小岛叫快乐岛,那儿的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你们想登上这个小岛一起参加吗?让我们起航吧!只要同桌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快乐岛的大门就为你们打开,你们就能上岛参加游园会了。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教师版)-2022-2023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讲义(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知识点01: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3.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知识点02: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知识点03: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①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②用乘法算式求商;③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3.解决问题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
4.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①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②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考点01:平均分与除法【典例分析01】分一分: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3个。
列算式:12÷4=3(个)。
【分析】用苹果的总数除以人数,即可求出每人分的个数。
【解答】解:12÷4=3(个)答:每人分3个。
故答案为:3;12÷4=3(个)。
【点评】本题考查表内除法的计算及应用。
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变式训练01】24个同学去公园划船,如果每4个同学坐一条船,需要多少条船?如果有8条船,那么平均每条船上可坐几个同学?【分析】根据题意,用划船的总人数除以每条船可以坐的人数,即可求出需要多少条船。
2023年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数学知识点及巩固练习
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数学知识点及巩固练习一、教材内容:1.100以内的加、减法(三)2.平行四边形的初步结识3.表内乘法(一)4.表内除法(一)5.厘米和米6.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7.观测物体二、教学目的:1.知识技能:(1)使学生能列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掌握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
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初步结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记乘法口诀,能纯熟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应用学过的表内乘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朴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通过观测,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结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结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的长度,会用如“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
在观测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2.数学思考:(1)使学生在结识乘法,除法的含义以及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结识,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
(2)使学生在结识图形,测量长度,拟定位置,辨认方向,观测物体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简朴平面图形的特性,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应的视图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用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用表内乘除法计算解决简朴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的长度。
3.问题解决:(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方法从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朴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乘除法计算解决简朴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借助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图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已知条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单元分析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集体备课(初稿)东院小学 牙兰茬2015年10月22日一、 单元分析单元教学内容: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其中,4、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
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
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能否打好基础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以及乘除法应用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单元教学定向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经历编排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
3、使学生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感受到用乘法表示同数连加的简洁性;感受我国语言文字(体现在乘法口诀中)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
单元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4、6的乘法口诀。
单元知识点及习题分析1.关于“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编排。
“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的编排,分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
第二,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景,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2.关于“2~6的乘法口诀”的编排。
教材对2~6乘法口诀的编排做了较大改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乘法(一)整理与复习》说课稿
表内乘法(一)整理和复习说课稿一、学习内容:单元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课题内容:表内乘法(一)整理与复习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材分析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是本册的主要目标。
三、教学目标1.复习乘法的含义,沟通乘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
2.通过研究口诀表的排列规律,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复习有关用口诀解决问题的内容,巩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加法算式及倍数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建构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加法算式及倍数之间的联系四、教学准备PPT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提出课堂目标: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这一单元的知识。
(2)回顾:这一单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小组合作学习)(二).整理和复习:1.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再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说出乘法算式的含义和各部分的名称。
3 + 3 + 3+ 3 = 123 ×4 = 12表示4个3相加的和是12。
4 × 3 = 12. . .乘数乘数积2.整理1~6的乘法口诀表。
(1)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问:横着看,每一排是什么乘法口诀?比较相邻两句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竖着看,每一栏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斜着看,乘法口诀表有什么规律?(都是相同两个数的乘积)教师小结:我们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时一定要全面整理并有序排列。
(2)反馈练习:任意指一句口诀,说出两个乘法算式。
3.整理1—6的乘法算式表。
(1)拿出准备好的1—6的乘法算式卡片进行有序的整理。
(2)利用规律(横着、竖着、斜着)齐背1—6的乘法口诀。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和除法(一)》单元分析
《表内乘法和除法(一)》单元分析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学习活动的过程,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会读、写乘、除法算式,知道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体会乘、除法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运用2~5的乘法口诀求积、求商,并在计算中体会编制口诀的重要性。
3.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乘法、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积累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在认识乘、除法和探索运用口诀求积、求商的过程中,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与主动探索的精神,使学生获得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的积极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l.教学重点:熟记2~5的乘法口诀,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积、求商,初步学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解决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问题。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是教学的关键。
主要内容及其地位作用:本单元内容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认识,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乘、除法的计算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表内乘、除法口算是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它同20以内加法和减法口算一样,不管是从继续学习的角度,还是从应用的角度,都应该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非常重要。
由于本单位涉及乘法、除法的初步认识,2~5的乘法口诀,应用口诀求积、求商以及乘、除法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的内容,这些都是后面学习“表内乘法和除法(二)”的基础,因此本单元的内容又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建议:主题图是同学们游园的场景,里面蕴含着不少数学信息。
如有5辆碰碰车,每辆车坐了2人;同学种有4个同学要平均分12块糖;10个同学要租碰碰车……这些数学素材将贯穿在本单元各部分知识的学习之中。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教学编排是在学生学习加法之后,利用相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对乘法运算的介绍。
这样编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教师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还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等多种活动学习知识。
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第47页的内容。
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重点:知道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能用加法和乘法算式表示同一个内容。
课件、小棒、常规学具。
1.活动引入。
师:伸出你的小手,一只手有五根手指,数一数,两个同学的小手合起来是几根?教师有意识地说:5根,5根,5根,5根,有4个5。
2.初步感知相同加数。
课件出示算式:2+4+5=4+4+4=6+6+6+6=6+5+8=5+8+1=2+2+2+2+2=提出要求:观察这些加法算式,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引导:加数一样的分一类,加数不一样的分一类。
老师将加数一样的排成一行。
4+4+4=6+6+6+6=2+2+2+2+2=师:数一数,几个4相加?几个6相加?几个2相加?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加数相同的例子,今天老师跟大家进游乐园去找一找。
1.教学第47页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例1小飞机图。
)师:认真观察,他们在玩什么?(旋转小飞机。
)师:每架小飞机里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玩旋转小飞机?你们能列出加法算式吗?生:列式3+3+3+3+3=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同学们排队做操,每队有10名队员,每两名队员相距1米。排在最前面的 队员与最后一名队员之间相距多远?
(10-1)×1=9(米) 答:排在最前面的队员与最后一名队员之间相距9米。
每个小矮人3个,7个小矮人共 要3+3+3+3+3+3+3=21(个)。
7个3相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更简单。 3×7=21(个)或7×3=21(个)。
运用7的乘法口诀中三七二十一进行计算。 3×7=21(个)或7×3=21(个) 答:白雪公主共做21个蛋糕。
领悟思想 构建数模:
根据题目列数算式,通过对7的乘法口诀的运算计算出结果。
对折一次能折成2段,对折两次 绳子变成了4段,求原来绳子有 多长,就是求4个8米是多少。
4×8=32(米) 答:原来这根绳子有32米。
领悟思想 构建数模:
绳子对折一次成为2段,对折两次就是2×2段,对折3次就变成 2×2×2段,对折几次,所成的段数就是几个2连乘。用段数乘 每段的长度,就得到绳子原来的总长度。
1、一张纸条对折后,量得纸条的长度是9厘米,这张纸条原来长多少厘米? 9×2=18(厘米)
答:这张纸条原来长18厘米。
2、一根绳子对折3次后,量得绳子的长度是6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2×2×2×6=48(米) 答:这根绳子原来长48米。
思维拓展
例5 马路一边栽树,如下图,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总共相距多少米?
一、练习黄冈试卷:一 ——四题; 二、阅读与欣赏:“ 关于数学乘法的故事 ”
我准备的小面包比30多,比40少,每 个人分得的一样多。
小精灵和四个小伙伴,一共有5人。
如果每个小朋友准备6个面包,5个小朋友 就需要30个面包,可是小多多准备的面包 比30多,所以每个小朋友的面包比6个多。
加上小精灵一起,一共有5位小朋友,小面包的个数比 30多比40少,又能让5位朋友分得一样多,通过乘法口 诀五七三十五可以得到每位小朋友分得7个小面包,共要 准备35个小面包。
例2 小多多给小精灵和她的四个小伙伴准备了多少个小面包呢?
5×7=35(个) 30<35<40,符合题目意思。 答:小多多给小精灵和她的四个小伙伴准备了35个小面包。
领悟思想 构建数模:
通过判断总人数及物品总数的范围,根据乘法口诀确定结果。
1、小精灵准备为全家人(一家四口)买水果,她最多买了多少个水果?
1、看一看,填一填。(七巧板拼图)
14
21
28
35
42
49
2、每朵花有七个花瓣,6朵这样的花有多少个花瓣呢?
6×7=42(个) 答:6朵这样的花有42个花瓣。
3、填一填。 7×( )3=21 ( )×4 7=28 ( )×55=35 7×( )6=42 1×( )=77 ( )×7=749
例2 小多多给小精灵和她的四个小伙伴准备了多少个小面包呢?
我买的水果个数比30多,比40少, 每人分得的水果个数同样多。
4×9=36(个) 答:她最多买了36个水果。
2、列式计算。 7×6=42(支)
例3 幼儿园里有34个孩子,这样八套桌椅,小朋友们能坐得下吗?
想想八套这样的桌椅可以坐多少位 小朋友呢?够坐吗?
每套桌椅坐4人,8套桌椅可以坐8个4人, 列式:4×8=32(人),也可以列式: 8×4=32(人)。
9×4=36(页) 36<38 答:9天看不完。
2、带50元够买4个杯子和3个勺子吗?为什么?
4×8+5×3=47(元) 47<50 答:够。
3、我们一共有8个人要去植物园,小英拿出25元钱,买8张票够吗?
8×3=24(元) 24<25 答:够。
例4 一根绳子对折两次,测量的结果是8米,原来这根绳子有多长?
2、大桥一侧有20盏路灯,每两盏路灯相隔9米。小明从第一盏路灯旁走到底9 盏路灯旁,他一共走了多少米?
(9-1)×9=72(米) 答:他一共走了72米。
思维拓展
例6 一共摘了多少个橘子?
他们三人都摘了9个, 我只摘了7个。 三个人摘的个数:9×3=27(个) 小精灵和大家一共摘的个数: 27+7=34(个)
一共有34个小朋友,只有32个座位, 34>32,人数比椅子数多,所以坐不下。
例3 幼儿园里有34个孩子,这样八套桌椅,小朋友们能坐得下吗?
4×8=32(人) 32<34 坐不下。 答:小朋友们坐不下。
领悟思想 构建数模: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比较看看实际情况与现实情况是否 相符。
1、《安徒生童话》共38页,我每天看4页,9天能看完吗?
我叫小马虎
小多多来 了
我是小精灵
四基导入
九九乘法口诀游戏
游戏规则: 我来说乘法算式,你迅速答出结果,不允许有任何停顿, 答出来的,继续出题考对手,例如小精灵和蓝博士这样, 可循环提问直至答错为止。
九九乘法表啊!6×3
18,九九乘法表啊! 4×5
同学们也一起来试试吧!
例1 白雪公主准备为她的七个小矮人做蛋糕,每个小矮人吃3个,白雪 公主共做多少个蛋糕呢?
1、
一共有多少人? 5×4+4=24(人)
一共有多少人? 3×4+5=17(人)
2、你能算出下面一共有几朵花吗?请列式计算。 4×8+2=34(朵)
思维拓展
例7 看图填空。
20 =9;
=5;
=6;
1、看图填空。 13
2、看一看,填一填。 8
11 7
课 堂 总 结
1、通过判断总人数及物品总数的范围,根据乘法口诀确 定结果。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比较看看实际情况与现实 情况是否相符。 3、绳子对折一次成为2段,对折两次就是2×2段,对折 3次就变成2×2×2段,对折几次,所成的段数就是几个 2连乘。用段数乘每段的长度,就得到绳子原来的总长度。 4、要求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之间相距多少米,就要知 道这些树之间有多少个间隔。间隔数比树的棵数少1。 5、看图填空,根据已知条件,用乘法口诀算 出每个图形代表数字几,之后再代入算式计 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