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子发芽实验(二)》教案2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活动种子发芽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种子发芽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种子发芽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的1.能够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及其中涉及的基本原理。

2.能够培养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分享见解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种子的组成结构及种类。

2.种子发芽的条件及步骤。

3.运用所学知识,观察比较不同种类的种子发芽情况。

三、教学流程1. 教师引导(5分钟)1.获取学生的关注,介绍本次活动主题——种子发芽。

2.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种子发芽过程,向学生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学生实验操作(30分钟)1.将各种不同的种子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种种子,并在同一时间开始观察。

2.进行实验前,让学生猜测哪种种子能够更早破土而出,进而促使学生投入更多积极性。

3.实验操作流程如下:–将种子放入几张湿的纸巾里面,将纸巾摆放在暖和通风的地方。

–每天早上集体观察种子的变化,及拍照,将种子的日常变化记录下来,并与小组成员分享发现。

–观察7天后,进行总结并分析不同种子的发芽情况。

3. 结果展示与小结(10分钟)1.各小组成员分享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2.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不同种子发芽的过程,并与学生讨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及概括。

4. 教学感悟(5分钟)1.教师向学生提出提升的建议,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提供帮助。

2.学生同样分享他们的学习感受,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科学学习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分享合作等能力。

四、教学反思经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学生们在观察、记录、比较分析实验结果方面的表现非常好。

他们能够仔细记录种子在不同条件下发芽的变化,并能够将观察到的结果与小组成员讨论分析。

同时,本次活动也增强了学生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进一步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我也发现,在实验操作时,有部分学生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导致最后实验结果不准确。

另外,有些学生在分享观察结果时,缺乏自信,难以表达自己的思考。

小学科学11《种子发芽实验》(教案)

小学科学11《种子发芽实验》(教案)

小学科学11《种子发芽实验》(教案)种子发芽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种子发芽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1. 种子(例如:大豆、小麦、玉米等),每个学生准备2颗。

2. 湿润的棉花球或纸巾。

3. 透明的塑料袋。

4. 水。

5. 尺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问问题或者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种子发芽的话题。

例如,让学生回忆一下他们小时候帮助家长种植花草的经历,或者观察一些植物的图片,了解种子发芽的基本过程。

2. 实验步骤(30分钟)步骤1:准备工作将棉花球或纸巾浸湿,在透明的塑料袋内放入两颗种子,尽量将种子与棉花球紧密贴合,然后在塑料袋上面标注种子的名称和日期。

步骤2:观察和记录将装有种子的塑料袋放在教室内的一个温暖、明亮的地方,要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学生可以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包括发芽的时间、发芽的数量和发芽后的变化等。

步骤3:总结和归纳在种子发芽的过程中,学生应积极参与观察和记录,每天都可以看到种子发生的变化。

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的现象,学生可以总结和归纳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与过程。

3. 结果分析与讨论(15分钟)在实验结束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和记录进行整理,并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和交流。

学生可以分享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有趣的观察和新的发现,进一步加深对种子发芽的理解。

4. 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种子发芽实验的结果,并与学生共同探讨为什么种子会发芽。

可以向学生提问一些问题,例如: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发芽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种类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比较它们的发芽速度和发芽率的差异。

2. 学生可以设计一些不同的条件,探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例如水的温度、光照的强弱等。

3.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种子发芽的生物学原理,包括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种子发芽实验(二)导学案》

《种子发芽实验(二)导学案》

《种子发芽实验(二)》导学案一、实验目标:1. 通过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种子的发展发育过程。

2. 掌握种子发芽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材料:1. 玉米种子、豆子、小麦种子各一份。

2. 盆、土壤、水壶、喷壶等。

三、实验步骤:1. 将玉米种子、豆子、小麦种子分别放入湿润的土壤中,覆盖一层薄土。

2.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摆放种子,保持土壤湿润。

3. 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包括发芽速度、发芽率等。

4.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土壤湿度和光照条件,观察对种子发展的影响。

四、实验要点:1. 种子的选择:选择外观完备、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实验。

2. 土壤的选择:选择富含养分的土壤,保持适当湿润。

3. 光照条件:保持充足的阳光照射,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发展。

4. 温度条件: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发展。

五、实验记录:日期种子发芽情况备注1.1 玉米发芽发芽速度较快1.2 豆子未发芽土壤湿度不足1.3 小麦发芽光照不足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种子的发芽受到土壤湿度、光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发展中,我们需要注意给种子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增进种子的发芽和发展。

同时,观察和记录种子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我们了解种子的发展发育规律,提高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七、延伸实验:1. 不同种子对光照条件的要求实验。

2. 不同种子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实验。

3. 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探究实验。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种子的发展发育过程,培养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愿大家在实验中收获知识,感受科学的魅力!。

《种子发芽实验》教案

《种子发芽实验》教案

《种子发芽实验》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子发芽实验》是一篇关于植物生长的科学实验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掌握种子发芽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所了解,但对于种子发芽的具体过程和条件知之甚少。

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但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和观察。

此外,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本节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发芽的条件,能独立完成种子发芽实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条件。

2.难点:如何控制实验变量,进行科学的观察和记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种子发芽的过程。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种子、湿润的纸巾、透明的塑料袋、计时器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颗种子,湿润的纸巾,透明的塑料袋,记录表格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种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种子的结构。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种子是怎么发芽的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条件,如水分、温度、光照等。

同时,展示一个已完成的种子发芽实验,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学生准备一颗种子,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种子发芽》活动教案设计

《种子发芽》活动教案设计

《种子发芽》活动教案设计《种子发芽》活动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

2.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状况的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对种子发芽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感受对比实验对变量控制的严格要求,发展严谨的科学思维。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科学地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设置对比实验中的公平条件。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玻璃皿、绿豆种子、土壤、滴管、水、纸巾、标签纸、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苹果、教学课件。

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从中间切开的苹果剖面。

)大家看到苹果中间几颗小小的黑色物体了吗?你们认为它们是什么?(预设:苹果的种子。

)2.提问: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种子发芽需要条件吗?(预设:需要。

)需要哪些条件呢?(预设: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空气、水、土壤、阳光;)3.揭题:大家的想法有些不同,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呢?看来我们需要通过实验研究去寻找答案了。

(板书:种子发芽实验)【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观察过凤仙花种子的萌发,对种子发芽的条件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再通过常见的苹果种子来引发学生思考会更具有针对性,也将学生引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种子发芽的条件,揭示了课题。

探索与研讨探索一:预测绿豆发芽所必需的条件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绿豆种子。

)如果想要这些绿豆种子发芽,你们刚才提到的那些条件中哪些是必需的.呢?(预设:水、阳光、土壤和空气。

)2.追问:大家的回答中提到土壤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你们打算如何用实验去验证呢?(预设:将一部分绿豆种子种在土壤里,另一部分不种在土壤里,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3.讲解:看来,我们需要设置两个实验组来进行对比,而且在实验中我们只能改变要研究的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种子发芽实验》教案(精选3篇)

《种子发芽实验》教案(精选3篇)

《种子发芽实验》教案(精选3篇)《种子发芽实验》篇1种子发芽实验(一)【教材分析】本课为新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起始课。

本课就学生熟悉的绿豆发芽所需的条件开始研究。

在本课中,学生要学习提出问题,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这几个过程,控制变量实验中的改变条件和控制条件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学生分析】学生先前已有种植凤仙花等植物的经验,对植物的生长的基本条件也有所了解,但对于种子的发芽条件进行过研究的学生并不多。

哪些是必要的条件哪些是可要可不要的条件,他们大多数没有做过科学研究。

【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设计种子发芽的一个条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变量控制实验,通过充分的交流讨论,让学生明了对照实验的公平性原则,然后把这个原则迁移到其他条件的实验设计当中。

然后同学们通过一个种子发芽的虚拟实验软件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讨论交流时,要特别提示他们注意实验的公平性。

同时让学生明白虚拟实验不能代替真实实验,课后必须用绿豆种子实际进行观察证明。

【教学目标】1.能说出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空气、适宜的温度、水。

2. 经历设计控制变量实验、虚拟软件探究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3.对探究种子发芽实验有兴趣。

【教学重点】尝试运用变量控制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能根据变量控制实验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各组1台电脑,“种子发芽”虚拟实验软件,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导入 1. 出示一些绿豆种子:这些种子有可能会长成绿豆苗,但必需先发芽才能生长。

种子发芽你们认为需要哪些条件?2.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光、土壤、空气、水、养料、适宜的温度自由讨论。

回答。

引出研究的问题二、设计实验方案 1. 师生交流讨论怎样证明种子发芽需要这些条件。

生命科学合欢树种子发芽实验教案2

生命科学合欢树种子发芽实验教案2

生命科学合欢树种子发芽实验教案2合欢树种子发芽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掌握合欢树种子的收集和处理方法;2.理解种子发芽的原理和条件;3.研究合欢树种子的发芽规律。

二、实验原理:通过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的形态和发芽机理,以及生长过程中的环境要素对生长的影响。

合欢树种子是世界上一种很有价值的营养物质,具有抗衰老、抗癌、抗氧化、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等诸多神奇功效,因此掌握它的生长过程很有必要。

三、实验原料及仪器:1.合欢树种子2.水3.饱和盐水4.培养皿5.温度计6.手电筒四、实验步骤:1.收集新鲜的合欢树种子,将其放在纱布包里,并浸泡在水中10分钟。

2.把浸泡后的种子放在过滤纸上,去除多余水分,然后放在洗涤粉浓度为10%的碟子里。

3.把种子装在塑料袋里,然后将其放在25°C和12小时光照条件下的情况下,直到根部开始长出。

4.检查实验结果,记录发芽的种子数,计算发芽率。

五、实验结果:实验发现,在25°C和12小时光照条件下,所有合欢树种子都能够成功发芽。

实验也发现,种子的发芽率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而增加,但当温度超过34°C时,种子将无法发芽。

此外,盐水的加入不仅可以促进发芽,还可以提高发芽率。

六、实验结论:结论表明,合欢树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适度的温度和水分。

同时,盐水的加入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并提高发芽率。

这项实验为研究合欢树种子的种植和生长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环境温度和水分条件的稳定提供了重要线索。

七、注意事项:1.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实验材料和仪器需清洗干净,并按照实验要求使用。

3.实验需要确保实验室环境卫生,防止有害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实验结果的记录需要详细和准确,以便正确分析和理解。

《种子发芽实验》教案2022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种子发芽实验》教案2022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发现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子发芽现象,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问题,以便让他们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在理解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和实验设计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简单的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核心素养目标
《种子发芽实验》教案2022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分析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观察种子发芽过程,并从中总结规律。
2.思维能力:通过对比实验,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理解条件变化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光照、水分、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以及如何设计实验来观察这些因素。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控制实验变量。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种子发芽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提高种子在家庭菜园的发芽率?”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种子发芽实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种子是如何发芽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种子发芽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种子发芽实验。这个操作将演示种子发芽的基本原理,并让学生观察不同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情况。

2024年科学《种子发芽》教案通用

2024年科学《种子发芽》教案通用

2024年科学《种子发芽》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五节“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主要围绕种子发芽的过程、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种子发芽的基本过程,掌握影响种子发芽的主要条件。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素养。

3. 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培养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种子发芽的内部机制及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教学重点:种子发芽的过程、条件及如何提高种子发芽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种子发芽实验装置。

学具:每组一把镊子、10粒豆子、培养皿、湿纸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让学生观察带来的豆子,思考豆子如何生长。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种植豆子的经验。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种子发芽的基本过程:吸水膨胀、突破种皮、胚根生长、胚轴伸长、长出真叶。

(2)介绍影响种子发芽的主要条件:水分、温度、空气、光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种子发芽率。

4. 实验演示(15分钟)(1)演示种子发芽实验,让学生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条件。

(2)拓展延伸: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家在提高种子发芽率方面的研究成果。

六、板书设计1. 种子发芽的过程2. 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3. 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种子发芽的过程。

(2)列举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3)如何提高种子发芽率?2. 答案:(1)种子发芽的过程:吸水膨胀、突破种皮、胚根生长、胚轴伸长、长出真叶。

(2)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水分、温度、空气、光照。

(3)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方法:选用优质种子、适当浸泡、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适当光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种子发芽的过程、条件及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小学科学五年级《种子发芽实验》2课时教案实验记录表附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五年级《种子发芽实验》2课时教案实验记录表附教学反思

种子抽芽实验(一)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科学看法:1、种子抽芽需要必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1、经历用对照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抽芽实验的过程,2、依照自己的对照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察看、记录影响种子抽芽的条件。

·感情态度价值观:1、养成谨慎正确的科学思想习惯。

2、养成对实验察看的兴趣。

教课要点1、经历设计种子抽芽对照实验的过程。

2、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察看、记录影响种子抽芽的条件教课难点1、经历设计种子抽芽的对照实验的过程,形成对照实验的科学思想。

教具学具教具:两个洁净的塑料栽种杯、 6 粒绿豆种子、两块纸巾、两张标签教课资料PPT课件、实验计划表、实验记录表、有关照片(见附件)教课过程:一、议论种子抽芽的条件:1、复习回首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大家熟习的一组照片《凤仙花的一世》。

从这组照片中我们清楚地知道植物的一世是从种子抽芽开始的。

那么,你们谈谈种子抽芽需要哪些条件呢?(板书:种子抽芽)(教课说明:从一组《凤仙花的一世》的照片切入,自但是和蔼由已学的旧知转承到新的知识内容)b5E2RGbCAP2、自由沟通(教课预设: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会波及种子抽芽需要养料,需要浇水,需要适合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

这时候教师不要赐予弃取,保存学生的各样看法,纲要板书。

)p1EanqFDPw3、怀疑思虑(取出几颗绿豆种子,在视频下投放):同学们请看,这是几颗完满的绿豆种子,假如要让们它抽芽,方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能否是都需要呢?(稍停留,给学生思虑的时间)随即让个体学生做出判断性回答。

(教课说明:1、从种子抽芽过渡到详细的绿豆种子抽芽,这样的议论更有针对性。

2、做出一个判断性的回答,旨在让学生对方才黑板上所列种子抽芽所需的条件从头做一次个体的审察、选择。

)DXDiTa9E3d二、设计种子抽芽实验RTCrpUDGiT(教课说明:学生第一次接触设计对照实验,如何让这类崭新的实验方式为学生固存、内化、运用,能够说是教课中的一大难点。

小班音乐活动《种子发芽》教案及反思(二篇)

小班音乐活动《种子发芽》教案及反思(二篇)

小班音乐活动《种子发芽》教案及反思【活动目标】1、听音乐,感知种子发芽的生长过程。

2、学习音乐的变化学习用动作来表现种子发芽的过程。

【活动准备】1、种子发芽的图片。

2、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谈话,了解生活经验,引出主题。

1、教师引导(1)教师提问:你知道种子是什么样的吗?请你动作把它表现出啦。

(幼儿交流讨论)(2)教师提问:你知道小树是怎么生长的吗?你怎样用动作来表现小树生长。

(3)我们用身体来表现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

二、出示图式,幼儿观察。

1、春天到了,许多树长出了绿色的叶子,真漂亮。

那种子发芽和你们说的一样吗?(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2、师:种子发芽是怎样长成一棵小树的?三、倾听、欣赏音乐。

1、教师播放音乐,提问,幼儿倾听表达:听了这段音乐,你们听到前后有不一样的地方吗?猜猜“哪一段是种子生长?哪一段是种子破土而出?”2、幼儿第二次完整欣赏、感受音乐。

3、分段欣赏、理解音乐形象并创编种子的生长过程。

(1)请幼儿做小种子,来表现种子的生长过程。

(2)请幼儿想象各种不同的种子,并提醒幼儿调整幼儿自己的动作幅度。

(3)再次引导幼儿小树生长、摇动的动作表现。

(4)教师与幼儿一起来讨论不同的种子生长的过程。

(5)师幼共同表演。

【活动反思】先通过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种子是什么样子的,从而了解幼儿原先对种子概念的意识。

再通过再次提问小树的生长,为幼儿后面了解小树的生长做个铺垫。

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幼儿又原先头脑中的图样变为直观式的图样,原先知道的幼儿再次重现表象,不知道的幼儿重新习得表象,接着通过幼儿引导观察种子发芽是怎样的一个连贯性过程。

从视觉上加深印象。

为下文听音乐做动作铺垫。

音乐环节,先听音乐,欣赏、熟悉音乐的优美、动听。

让幼儿通过感知辨别音乐的不同,请幼儿表现听到不同音乐时自己想做的动作是什么,想象一下发芽可以用怎样的动作表示,大多数的幼儿都做了类似的动作,直接往上,个别幼儿的创造力还是比较丰富的,愿意多变化的表演。

《种子发芽实验》的教案

《种子发芽实验》的教案

《种子发芽实验》的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程主要介绍了种子发芽的过程和影响因素,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本节课程紧密贴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和影响因素;(2)掌握种子发芽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种子发芽的过程和影响因素;(2)种子发芽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实验现象和探究原因;(2)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程是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但是对于科学实验的认识和实验操作还存在一定的不熟悉和不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引入话题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行一项有趣的实验,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

你们知道种子是如何发芽的吗?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种子发芽比较快,而有些种子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发芽呢?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一探究竟。

2 激发兴趣老师:你们都喜欢看花儿开吗?那你们知道花儿是从哪里来的吗?其实,花儿是从种子长出来的。

种子是植物的“婴儿”,只有经过了发芽的过程,才能变成一株茁壮的植物。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种子是如何发芽的吧!(二)实验环节1 实验材料老师: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包括:-豆子、小麦、玉米等各种种子-湿纱布或棉花-透明的塑料袋或玻璃瓶-水2. 实验步骤老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实验的步骤:步骤一:将湿纱布或棉花放在透明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中。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

1.1《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1课。

本课与教科书中的第2课、第3课一起完成了课程标准里的“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学段目标。

此前,通过种植凤仙花的活动以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了大多数植物的生命从种子开始,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那么本课的内容基于此背景则落在“设计关于种子发芽条件的对比实验”上。

在本课中,学生要学习提出问题、根据索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这几个过程。

本课通过集体研讨“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方案,初步了解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内容与方法,如何实现对比实验的公平性。

再分小组研讨关于种子发芽的其他条件的实验方案,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设计中的一系列问题,在实践中完善实验方案。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已有种植凤仙花的经验,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也有所了解,但是对于种子发芽条件进行研究的学生并不多。

哪些是必要的条件,哪些是可要可不要的条件,大多数学生没有做过科学的研究。

本节课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

在学能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1.会科学地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纪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科学态度目标通过对比,培养实验观察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验到植物种子的发芽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植物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科学地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公平地设置对比实验中的条件【教学准备】绿豆种子、一次性杯子、土壤、纸巾、水、滴管、透明密封袋、标签、记录单、冰箱、黑色塑料桶、透明塑料桶【教学过程】一、聚焦——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谈话导入1.大家以前种植过吗?凤仙花的生命是从什么开始的?(出示凤仙花图片)2.蒲公英的生命是从什么开始的?(出示蒲公英图片)绿豆呢?3.这些植物的种子传播到任何地方都能发芽吗?预测:不能,落在南极不能发芽温度太低了。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探究种发芽的条件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探究种发芽的条件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探究种发芽的条件(二)》文章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五年级的科学教育中,种植作为一种实践性强的学习方式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篇文章将围绕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的“探究种发芽的条件(二)”展开探讨。

一、教学目标1、了解种子的发芽机理和影响因素。

2、学习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

3、了解种子发芽过程中生长需要的基本物质和热量。

4、掌握质量、温度、水和氧气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让学生了解发芽的基本机理2、从水分、光照、温度、土壤等方面介绍发芽的影响因素。

3、掌握种子的发芽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关系。

4、分析影响种子发芽带来的生产环节。

三、教学重点1、理解种子的发芽机理。

2、分析水分、光照、温度、土壤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3、掌握种子发芽的基本过程。

四、教学难点1、能够基于水分、温度、氧气等重要因素分析种子发芽和生长的规律。

2、能够应用生产实践讨论种子发芽过程中的变化。

五、重点拓展1、让学生了解种子体内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影响。

2、让学生了解种植中常用的种子处理方式。

3、让学生了解种植的生产环境要求和作用。

六、教学细节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种子发芽需要的元素,帮助学生制作种子的发芽实验。

2、通过引导学生研究种子发芽过程中温度、光照、氧气等因素的变化来调查其效应。

3、警惕学生关于种子的成长和发芽的误解。

例如,有些学生会认为干燥的土壤对种子的生长和发芽具有积极的影响,这时需要引导学生仔细思考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七、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和探究等形式来理解种子发芽和生长的机理。

2、通过现代数字化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对发芽的各个环节加深理解。

3、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前生产实践和产业链分析等相关课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评估1、通过小组讨论、课堂练习和实验测量等来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作业布置和分析反馈方式来深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熟悉程度和主动性。

科学《种子发芽》教案

科学《种子发芽》教案

科学《种子发芽》教案科学《种子发芽》教案1种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孩子们对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非常感兴趣。

他们已有一些种子发芽的相关生活经验,但是却并没有真正实验过。

他们普遍认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阳光、水(土壤)、空气,三者缺一不可,于是我们决定让孩子们做一次种子发芽的实验,以此让他们证实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尝试做种子发芽的观察记录。

2、培养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各种不同的种子(黄豆、绿豆、花生、蒜头、南瓜籽),幼儿自带的各种容器,幼儿观察记录本。

活动一播种种子1、认识种手和种子麟酌各和条件。

(1)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种子,让幼儿识别并说出不同种子的名称。

(2)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以往的经验,说出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师提问:你见过种子发芽吗?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呢?2、选择种植条件进行种植。

(1)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希望种植的种子。

(2)幼儿将自己选择的.种子依据自己认为应有的种植条件,种在不同的。

容器内。

有的孩子选择把种子种在水里,有的孩子选择种在土壤里。

有的孩子把种好的种子放在阳光能晒到的地方,有的孩子将其放在阴暗角落里。

活动二做观察记录为了方便孩子们记录,我们为每个孩子制作了一个观察记录本。

孩子们像小科学家一样,每天都在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种子发芽的情况,并随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他们还让老师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写在观察图边上。

1、幼儿每天观察两次种子,并进行必要的辅助管理(换水、浇水)。

2、引导幼儿根据观察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记录(绘画)。

帮助幼儿用文字进行辅助记录。

教师提问举例:(1)你把种好的种子放在了什么地方呢?(2)为什么把它种在水(土壤)里呢?(3)今天你观察到了什么?活动三实验总结1、引导比较、尝试分析引导幼儿比较同一品种的种子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发芽情况的异同,并让幼儿尝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教师小结:同一品种的种子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也会有所不同,这是由种子本身的差异及后天的管理造成的。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种子发芽实验(二)|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种子发芽实验(二)|教科版

2、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交流实验中的发现: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1.整理实验信息师:我们上节课做了绿豆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也有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绿豆发芽所需条件分别做了不同的研究。

下面我们全班交流各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收集相同小组的实验信息,填写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的实验记录组号种子总数量已发芽量未发芽量我们的解释1实验组对照组2实验组对照组3 实验组对照组4实验组对照组(1)各小组汇报数据,收集整理数据学生汇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种子发芽情况,学生收集整理相同实验小组的数据。

教师检查学生实验,保证数据真实,同时根据学生汇报在黑板或PPT相应表格输入汇报数据。

2.分析实验信息(1)各组分析数据,思考这个条件与种子发芽的关系师:收集了实验数据,我们就要对这些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请大家在组内思考讨论下列问题: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②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种子发芽是否需要这个条件?③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三、交流实验信息1.交流实验信息(1)学生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同时对实验开始时的实验设计进行修正和完善。

(2)在听取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其他不同组实验中的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2.小结归纳师: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不需要土壤和阳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种子发芽实验(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

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

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