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类标本制作方法

合集下载

“鼠来宝”-大鼠骨骼标本制作

“鼠来宝”-大鼠骨骼标本制作

大鼠骨骼标本制作准备工作1.使用工具解剖刀:用来剥皮和剔肉。

剪刀:用来剪除肌肉和软组织。

镊子:用来夹取细骨和串装骨骼。

钢丝钳、钻子:用来串装骨骼。

漂骨骼缸:用来浸泡骨骼。

小型动物可用标本瓶或广口瓶替代。

镀铬的夹钳:用来捞取骨骼。

尼龙线:串装时用来串装和缚扎骨骼。

骨骼玻璃盒:用来盛放骨骼。

2.化工用品氢氧化钠(烧碱):有强腐蚀性,用作腐蚀附在骨骼上的肌肉。

氢痒化钠有强腐蚀性,处理时要特别小心。

过氧化氢(双氧水)或漂白粉:作为漂白剂。

汽油:用作脱脂剂。

胶水:用来粘连骨骼。

制做制做骨骼标本前,应先熟悉此种动物的骨骼位置和形态,以免在制做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此处,我们以家猫为例介绍制做方法。

1.处死制做骨骼标本,要挑选身体健康、完整的成年大鼠。

其鼠性较凶猛,不容易接近,可以将其放入密闭容器内,用乙醚麻醉致死,也可直接用水淹死。

2.剥皮将刚杀死约5分钟左右的大鼠,切断颈动脉放血,然后用水冲洗身上的污物和血渍,再进行剥皮。

从胸部中线剖开皮,直剖到肛门前为止,再切开口腔上下颌粘膜。

剥时,先从腹剖渐向背部剥离,剥到后肢,切断,在尾骨处切断尾部。

剥到前肢切断肩关节。

剥皮后,再沿腹部正中线剪开体壁,挖去全部内脏,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3.剔肉天热时如果剔肉工作当天不能完成,需要冷藏。

如果没有冷藏设备,最好在上午就开始剔肉,先剔去骨骼上大块肌肉,然后浸入配好的0.4~0.8%氢氧化钠溶液内过夜。

第二天洗去烧碱残液后再剔碎肉。

先剔躯干肉。

用解剖刀尖先从背部脊椎开始,顺着从颈椎到尾椎,将背部肌肉翻起,露出脊椎骨,然后用左手拉着背部翻起的肌肉,右手握解剖刀,刀口贴着脊椎骨将肌肉和骨骼分离。

以连着整块肌肉从背面向着腹面割离比较顺利,而且留附在骨骼上的碎肉也少。

剔出连着的大部分脊柱上的肌肉后,再剔肋骨,顺着一排的肋骨向胸部剔离肌肉,剔到肋软骨时,小心不要割断软骨,并且要注意最末一对胸骨最末一节的剑状软骨。

然后剔除肋骨和肋骨之间的肌肉,再除掉腰带上的肌肉。

羊骨骼标本的制备

羊骨骼标本的制备

羊骨骼标本的制备
羊骨骼标本的制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收集羊骨骼:首先需要收集羊的骨骼,包括颅骨、四肢骨、脊椎骨等。

这些骨骼可以从屠宰场、兽医诊所或动物骨骼收集中心获取。

2. 剔除肉和脂肪:将收集到的羊骨骼上的肉和脂肪剔除干净。

可以使用刀具将肉割下来,然后用刷子将脂肪和残余肉屑刷干净。

3. 清洗:将剔除干净的羊骨骼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血污和其他污染物。

然后将骨骼捞出,用干净的布擦干。

4. 煮沸:将清洗干净的羊骨骼放入煮沸的清水中,煮沸1-2小时,以去除骨胶原和其他有机物质,使骨骼变硬。

5. 脱脂:将煮沸过的羊骨骼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多余的油脂。

然后将骨骼捞出,用干净的布擦干。

6. 涂漆:在骨骼表面涂上一层漆,以防止虫蛀和氧化。

可以选择白色或其他颜色的漆,以配合标本的主题。

7. 组装:将涂漆后的骨骼按照正确的位置组装起来,可以使用胶水或其他固定剂进行固定。

8. 展示:将制作好的羊骨骼标本放在展示架上,展示给观众。

以上就是羊骨骼标本的制备过程,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羊骨骼标本,用于教学、科研或展览等用途。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制作动物标本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室技术,用于保存和展示动物的外部形态和结构。

下面是关于制作动物标本的10种方法及其详细描述:1. 湿标本法:通过将动物的整个身体或其特定部位浸泡在化学固定剂中,然后逐渐替换液体为蜡质,最终制作出具有保真度和柔韧性的湿标本。

2. 干标本法:将动物的整个身体或其特定部位进行干燥处理,以保留其外部形态,并使用防腐剂和漂白剂来避免腐败和变色。

3. 分解标本法:使用酶或温和的化学溶解剂分解动物的组织,然后将组织的骨骼、器官或特定部位进行保存和展示。

4. 透明标本法:使用透明化剂将动物的整个身体或特定部位变为透明,以显示其内部结构,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和组织。

5. 解剖标本法:将动物进行完整的解剖,并逐层展示其内部结构,例如骨骼、内脏、血管和神经系统。

6. 骨骼标本法:将动物的骨骼进行去软化、漂白和保留处理,以展示其骨骼结构和解剖特征。

7. 插塑标本法:在动物的皮肤下注入塑料或硅胶材料,使其具有原始形态,并使用细节加工技术塑造外观和表情。

8. 嵌蜡切片标本法:将动物的特定组织切割成薄片,然后用石蜡浸渍和固定,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细胞和结构。

9. 冻切标本法:将动物的组织冷冻固化后,使用切片机将其切成薄片,以便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10. 数字化标本法:使用3D扫描仪或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将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数字化制作成虚拟标本,更方便保存和展示。

这些方法允许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研究动物的形态和结构,并有助于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解和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制作动物标本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尊重和保护动物的权益。

制作动物标本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制作动物标本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制作动物标本的流程及注意事项《说说制作动物标本那些事儿》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制作动物标本这有趣又有点特别的事儿。

你可别小看这动物标本制作,这里头的流程那可是有讲究的。

首先咱得去弄个合适的动物吧,这可得看你想做个啥标本啦。

要是你想做个老虎标本,那可得小心点,别老虎没抓到,自己先成了老虎的“标本”啦!哈哈开个玩笑,一般咱还是从小动物入手比较靠谱啦。

把动物搞到手后,接下来就是清理工作啦。

冲洗干净那是必需的,就像给小动物洗了个舒服的澡。

然后得小心地把内脏啥的处理掉,可别弄得到处脏兮兮的哦。

这时候你就感觉自己像个特别的医生,专门给动物做手术呢。

好不容易弄干净了,就得开始给动物摆造型啦。

这可是个技术活,要让它看起来自然又精神。

你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了个动物雕塑家,摆弄着它的腿呀、翅膀呀什么的,尽量摆出最帅或者最可爱的姿势。

要是不小心摆得太奇怪,那可就成了个搞笑标本咯。

然后就是关键的防腐处理了。

这就像给动物打上一层魔法护盾,让它能长期保存呢。

不过可别马马虎虎,不然过段时间你的标本就臭了或者烂了,那就前功尽弃啦。

制作过程中还有些特别重要的注意事项哦。

比如说,千万要小心别伤着自己,那些工具可都厉害着呢,不小心弄到手可就悲剧了。

再就是要注意卫生,别搞得自己的工作室跟个垃圾场似的。

还有哦,要是被别人知道你在偷偷做国家保护动物的标本,那可就麻烦大啦,说不定警察叔叔会来找你聊天呢。

制作动物标本其实很有意思,当你看到自己亲手做出的标本摆在那里,就像你留住了一段特别的记忆。

当然啦,咱也要尊重这些小动物,让它们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在我们的世界里存在着。

总的来说呢,制作动物标本的过程既有挑战又有乐趣,要是你也感兴趣,不如也来试试,感受一下这个独特的乐趣吧!。

动物标本制作总结

动物标本制作总结

动物标本制作总结一、简介动物标本指的是经过特殊处理制作成为具有展示和保存价值的动物模型或动物骨骼的物品。

制作动物标本需要经历多个步骤,包括采集、剥制皮毛、处理骨骼以及装饰等。

本文将总结动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采集和剥制皮毛1. 采集采集动物的过程需要遵循相关法律和规定,并且尽量选择已死亡的动物进行采集。

一般来说,采集时需要保证动物完整性,避免造成明显的损伤。

2. 剥制皮毛剥制皮毛是制作动物标本的重要步骤。

在剥制皮毛之前,需要先进行解剖和去内脏等处理。

剥制皮毛时要仔细操作,保持动物皮毛的完整性,最大程度地避免划破皮毛。

三、处理骨骼处理骨骼是制作动物标本的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1. 去肉和脂肪去除骨骼上的肉和脂肪是制作标本的首要任务。

可以使用酶溶解法或者放射法进行去肉和脱脂处理。

2. 漂白处理后的骨骼需要进行漂白处理。

漂白可使用含氯漂白剂进行,但要注意浓度的控制,避免骨骼腐蚀。

3. 硬化和固定为了更好地保持骨骼的形状和结构,可以使用硬化剂进行处理。

硬化剂可以帮助骨骼保持坚硬并防止腐蚀。

4. 整理处理完骨骼后,需要仔细整理骨骼,确保其各个部分的位置正确、完整。

可以使用特殊工具进行整理,如小刷子和镊子。

四、装饰装饰是制作动物标本的最后一步,可以增添标本的观赏价值。

在装饰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1. 选择合适的展示材料选择合适的展示材料可以更好地展示标本的特征。

常见的装饰材料包括木制底座、石头底座以及透明树脂。

2. 定位和固定在装饰过程中需要将标本固定在底座上,并保持合适的展示角度。

可以使用铜丝、胶水或者螺丝等固定标本。

3. 清洁和保护装饰完成后,需要对标本进行清洁和保护,防止灰尘和湿气对其造成损害。

可以使用软刷或者吹风机进行清洁,同时可以涂抹保护漆进行保护。

五、注意事项制作动物标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遵守采集和制作标本的相关法律法规; - 仔细操作,避免对动物造成二次伤害; - 进行标本处理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物质; - 在处理骨骼时要保持骨骼的完整性,避免过度处理; - 在装饰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合适的装饰材料,保证标本的观赏价值; - 定期清洁和保养标本,延长其使用寿命。

畜禽铸型标本

畜禽铸型标本

畜禽铸型标本
"畜禽铸型标本" 可能指的是制作畜禽(家畜和家禽)铸型标本的过程或产品。

铸型标本是通过在实物动物的身体表面制作模型,然后用特定材料进行铸造而制成的标本。

这些标本通常用于教育、展览或科研目的。

制作畜禽铸型标本的一般步骤包括:
1.模型制作:从实物动物身上制作出一个模型,可以使用粘土、
蜡等材料进行雕刻。

2.模型涂覆:将制作好的模型表面涂覆一层模具材料,通常使用
硅胶或其他耐高温、高硬度的材料。

3.铸型:在硅胶模具中倒入适当的铸造材料,通常使用树脂、玻
璃纤维等,以制作出标本的铸型。

4.脱模:一旦铸型完全干燥和固化,将硅胶模具撕去,留下铸型
标本。

5.精修:对铸型标本进行精细修整,以确保细节清晰、比例正确。

6.染色:针对铸型标本进行染色处理,使其看起来更接近实物的
颜色。

这些步骤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制作工艺和材料而有所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制作铸型标本需要遵循动物保护法规,确保使用的动物材料合法、可追溯,且获得了必要的许可。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1. 简介动物标本是将动物制成具有保存价值的形态,以展示或研究为目的的标本制品。

制作动物标本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供参考。

2. 材料和工具准备•动物标本(新鲜或经过脱水处理的)•制作标本用的模具(可自行制作或购买)•脱水剂(例如甘油、乙醇等)•清洁工具(手套、刷子、针、剪刀等)•防腐剂(例如甲醛溶液)3. 制作步骤步骤1:清洁和处理动物标本首先,将动物标本进行清洁处理。

可使用温和的肥皂水或清洁剂来清洁表面的污垢和油脂。

然后,将标本进行脱水处理。

将动物标本放入适当浓度的脱水剂中,让其充分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标本内的水分。

脱水的时间和浓度因动物大小和种类而异。

步骤2:填充和塑形将脱水处理后的动物标本放入模具中,并填充适量填充物,以保持标本的形状和姿势。

填充物可以使用合适的材料,如填充棉、泡沫塑料等,以确保标本能够保持完整且不变形。

步骤3:防腐处理在标本填充和塑形完成后,将标本浸泡在适当浓度的防腐剂中,以防止腐败和细菌生长。

一般常用的防腐剂是甲醛溶液,它具有很强的杀菌和防腐效果。

标本浸泡的时间视标本的大小和种类而定,通常需要数天至数周。

步骤4:治疗和修复标本浸泡在防腐剂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标本并对其进行治疗和修复。

检查标本是否存在损坏或破损,并进行修复。

可以使用针、线或特殊材料进行修复。

步骤5:干燥和保存将处理完的动物标本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自然干燥,直至完全干燥。

然后,将标本放置在干燥的容器或陈列柜中,以防止湿气和昆虫的侵入。

标本的保存时间长短取决于防腐剂和保存条件,可以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

4. 注意事项•在制作动物标本时,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材料,确保安全操作。

•标本的捕获和取得应合法合规,并避免损害生态环境。

•标本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避免受到感染和伤害。

5. 结论制作动物标本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但通过掌握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制作出具有保存价值的动物标本。

牛标本制作流程

牛标本制作流程

牛标本制作流程牛标本制作可真是个超有趣又有点小复杂的事儿呢。

一、前期准备。

咱们得先有一头牛呀,当然啦,这牛得是合法来源的哦,可不能乱来。

然后就是工具啦,像解剖刀、剪刀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还要准备好防腐剂,这就像是给牛标本的“保护神”。

还有填充材料,像棉花之类的,就好像是要给牛标本做个柔软的“小抱枕”在身体里呢。

二、解剖清理。

把牛的皮小心地剥下来,这就像是给牛脱衣服一样,得轻手轻脚的。

在剥的过程中,可不能把皮弄破啦,那可就像把漂亮衣服扯坏了一样糟糕。

剥下皮之后呢,要把牛身体里的肉啊、内脏啊都清理干净。

这时候的牛身体就像一个空空的大房子,等着我们去改造。

这个过程可有点小血腥,但是一想到能做出超酷的牛标本,就又充满干劲啦。

三、皮的处理。

把剥下来的皮要好好处理。

要先把皮上的脂肪之类的脏东西弄掉,可以用一些专门的工具刮一刮。

然后呢,把皮泡在防腐剂里,就像给皮做个SPA,让它变得坚韧又能长久保存。

这个时候的皮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从一张普通的皮慢慢变成能做标本的皮啦。

四、骨架的处理。

如果想把牛的骨架也保留在标本里,那骨架也要精心处理。

要把骨头上的肉渣都剔除干净,这就需要很有耐心,一点点地弄。

弄干净之后呢,要对骨架进行消毒,可不能让细菌在骨架上捣乱。

消毒之后的骨架就像一个干干净净的小架子,等着被重新组合。

五、填充与造型。

把处理好的皮拿出来,开始填充啦。

把棉花一点一点地塞到皮里面,要让皮看起来饱满,就像牛还活着的时候一样壮实。

在填充的时候,还可以根据牛的姿势调整棉花的分布。

如果想让牛看起来像是在奔跑,那腿的部分就要多塞点棉花,让它有肌肉鼓鼓的感觉。

然后把骨架放到合适的位置,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给骨架固定一下,让它不会乱动。

六、最后的修饰。

牛标本基本成型之后,还得做些最后的修饰。

眼睛可以用玻璃眼珠代替,让牛看起来炯炯有神。

再给牛的皮毛梳理一下,让它看起来顺滑又有光泽。

还可以给牛标本喷一点保护漆,就像给它穿上一层透明的小铠甲,让它能更好地保存。

干制动物标本

干制动物标本

干制动物标本(1)器材:解剖刀、解剖剪、镊子、假眼、脱脂棉、棉花或稻草、铁丝、针、线、防腐剂(2)制法:①选择材料,要选择肢体完整、无腐无毒的动物体制作标本。

②取出内脏、骨胳和肌肉;以小型兽类及鸟类为例。

用解剖刀从腹部开口,深浅程度以不划破皮下膜为标准,向皮与薄膜之间吹气或轻轻剥离,使皮与薄膜分离。

鸟头骨可以保留,如果皮毛或羽毛在解剖过程中有污物,可以用脱脂棉蘸清水擦净。

特别是剥离下来的皮里面,较粘也可以用此法使皮不会粘连在一起或粘上毛(羽毛)。

③消毒:对剥离出来的动物的毛皮或羽毛皮进行消毒处理。

方法是用防腐剂涂抹在皮里层的表面。

鸟头部的颅骨腔里的脑可以用镊子夹棉球,将脑液擦出来,填入防腐药品。

(使用氰化钾、红磷等剧毒品要特别小心慎重,以防中毒)。

④做假肢:用棉花、稻草等物,捆绑在铁丝上,按剥离出的动物肢体的形状,作成假肢。

假肢里应放入樟脑等防腐药品。

假肢的大小应稍小于原肢体。

以防皮肤干后缩小而被撑破。

⑤将做好的假肢,填装在皮肤里,缝好开口,装上假眼,整好皮毛或羽毛,按需要的姿态整形、固定、做标签。

干燥后,即可使用。

动物干制标本制作[1]昆虫成虫标本的制作方法制作昆虫标本前应先将昆虫处死,简单的处死方法是用乙醚熏或向体内注射甲醛。

(1)针插法这是固定昆虫的一种最简单实用的方法。

用昆虫针将昆虫插在插针板上来整形,晾干制成标本。

插针板用质地疏松的薄板做成。

插针的位置,随昆虫的大小和种类而不同。

然后用镊子将触角、足和翅的姿态纠正好,分别用大头针固定。

(2)展翅法制作鳞翅目和蜻蜒目等成虫时要用展翅法。

a.简易展翅板的制作:将厚2cm以上的泡沫塑料板裁成长约33cm,宽约10cm的长方块。

在板的中间按所采昆虫身体的大小挖出一条槽,使昆虫胸腹部正好放在里面。

b.展翅槽取蛾、蝶时不能触及翅的正面,防止掉鳞片。

用昆虫针或大头针在虫体胸部背面正中处垂直插入,上方留出约0.7cm,然后将针插在展翅板槽的中间,使头、胸腹部正好位于槽内,翅的基部与展翅板上面一样高。

爬行类动物的标本制作

爬行类动物的标本制作

爬行类动物的标本制作
爬行动物的标本制作,除了少数大型种类(如蟒、蛇、巨蜥、海龟等)必须制作剥制标本外,一般均制作浸制标本保存。

其制作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酒精浸制法
对小型蜥蜴类,先用注射器向标本体腔中注入50~80%酒精进行防腐,然后用线固定在玻璃条上,放入盛有80%酒精的标本瓶中浸泡保存。

并在标本瓶外贴上标签,写清编号、采集日期、采集地点、采集人、制作人等项内容。

用酒精浸制时,最好由低浓度向高浓度逐步更换浸制液,使标本逐步失水,最后保存在80%的酒精中。

这样浸制的标本,虽经长期保存,但标本始终能保持柔软,不失原形,取出后仍然可以进行解剖和制作组织切片。

二、福尔马林浸制法
对小型蜥蜴类,先用注射器向标本体腔中注入7~8%福尔马林进行防腐,然后用线固定在玻璃条上,放入盛有20%福尔马林液的标本瓶内进行固定。

几天后再转入7~8%福尔马林液中长期保存。

对龟鳖类,要先将头和四肢拉出,向体内注射7~8%福尔马林液,然后固定形状,并保存在20%福尔马林液中。

几天后再转入7~8%福尔马林中长期保存。

如果放入标本瓶中,瓶外应加贴标签。

兽类标本制作方法

兽类标本制作方法

兽类标本制作方法一、野外标本制作:1.选材与捕杀: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制作标本的兽类。

可以选择近期死亡的野生动物,也可以选择活体动物进行麻醉后捕捉。

在野外捕获动物时,应尽量减少动物的压力和伤害,保护动物的外形。

2.解剖与制皮:将动物屠宰后进行解剖,在保留有代表性的器官(如头部、四肢)的前提下,将动物从胸腹部剖开,取出内脏。

接下来将动物的皮肤和毛发剥离下来,可利用化学药剂进行处理以去除残留物质。

3.制作标本:将剥离下来的皮肤铺展在干燥的表面上,使用长针和线将其固定在模具上或填充胶乳来保持其形状。

注意保持皮肤的自然形态和解剖特征。

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塑料、棉花等材料来填充动物体内,保持其原有的体形特征。

4.脱水与干燥:在制作完毕后,可以利用脱水剂将标本中的水分去除。

将标本放置在脱水剂中,轻轻晃动,等待一段时间,直至动物体内的水分被完全吸收。

之后,将标本放置在通风较好、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干燥。

干燥的时间会根据动物的体型和厚度而有所不同。

5.整理与存放:在标本完全干燥后,可以对其进行修整和整理。

修整包括修剪毛发、修复受损的部位等,使标本呈现出自然、美观的形态。

之后,将标本放置在合适大小的容器中,标注动物的学名、地点和采集日期等信息,存放在干燥、通风、防腐蚀的环境中。

二、实验室标本制作:1.选择标本:可以选择实验室动物(如实验鼠、实验兔)进行标本制作。

这些动物具有完整的解剖结构,便于学习和研究。

2.麻醉与解剖:将实验动物进行麻醉,确保其无痛苦和不适。

接下来进行解剖,取出内脏并制作解剖图,以便更好地了解动物体内结构。

3.制作干燥标本:使用剥制法将动物的皮肤剥离下来,制作成干燥标本。

剥制方法与野外标本制作相似,但不需要脱水过程。

4.塑胶标本制作:制作塑胶标本的方法较为复杂。

首先需要在动物体表涂覆薄薄的分离剂,然后在其表面涂覆粘合剂和塑胶混合物。

待干燥后,将动物制成塑胶模型,并在其体表涂上合适的颜色和涂层。

龟标本制作方法

龟标本制作方法

龟标本制作方法简介龟标本是指对于已死亡的龟类进行制作的具有保藏和展示价值的标本。

制作龟标本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本文将介绍制作龟标本的基本步骤和需要的材料。

材料准备制作龟标本所需的材料如下:1.已死亡的龟类2.杀虫剂3.乙醇4.温水5.氯仿6.毛刷7.细砂纸8.硬质塑料模具9.挂钩制作步骤1. 处理骨骼首先,将已死亡的龟类放入温水中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异物。

然后使用毛刷轻轻刷洗骨骼,以去除骨骼表面的肌肉和软组织。

2. 杀虫处理将处理干净的龟骨骼放入一盆温水中,加入适量的杀虫剂,浸泡一段时间。

杀虫剂可以有效地消除可能存在的昆虫和其它寄生生物,保护龟标本不受它们的侵害。

3. 防腐处理取出浸泡过的龟骨骼,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入含有乙醇的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以达到防腐的目的。

乙醇可以有效地阻止龟骨骼腐烂和变形,延长其保藏时间。

4. 干燥处理将浸泡过乙醇的龟骨骼取出,用柔软的布将其表面的水分擦干。

然后将其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使其自然晾干。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天或更长时间,取决于环境湿度和龟骨骼的尺寸。

5. 上色和修整在龟骨骼干燥后,可以使用细砂纸轻轻打磨骨骼表面,使其更光滑。

然后可以根据需要给龟骨骼上色,可以使用油漆或染料进行染色,以增强其视觉效果。

6. 模具制作在龟骨骼上色和修整完成后,将其放置在硬质塑料模具中,确保龟骨骼的姿态和形状保持稳定。

然后使用适量的硅胶或蜡封闭模具,以保护龟骨骼免受环境中的湿气和灰尘的侵害。

7. 完成标本等待硅胶或蜡完全固化后,将模具取下,龟骨骼制作的标本就完成了。

根据需要,可以在标本上安装挂钩,以便将其悬挂或展示。

注意事项•在处理龟标本时需要注意自己的安全,需戴手套、口罩和保护眼睛。

•杀虫剂和乙醇等化学物品需妥善保存,远离火源和儿童。

•操作过程中需小心、细心,避免对龟骨骼造成损坏。

结语制作龟标本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学、化学和手工艺等知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慎重处理。

通过本文所介绍的步骤,您可以制作出具有保存和展示价值的龟标本,可以在教学、研究和收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常规动物标本制作方法

常规动物标本制作方法

常规动物标本制作方法动物标本制作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艺,需要耐心和专业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般常规动物标本制作的详细步骤。

1.选择合适的动物:首先需要选择一只适合制作标本的动物。

可以选择野生动物、宠物动物或已经死亡的动物。

确保动物的尺寸适中,并且没有严重的身体损伤或衰退。

2.收集样本: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例如尖括子、剖开尸体或收集标本的器具,收集动物的样本。

确保样本完整且没有损伤。

3.清洁和防腐:将样本放入适当的容器中,并进行清洁和防腐处理。

清洁过程包括将样本的毛发或羽毛清除干净,用清水冲洗,去除异物或污垢。

然后,将样本浸泡在防腐剂中,以防止细菌、真菌和腐败细胞的生长。

4.拉皮: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对动物进行拉皮的处理。

这一过程通常在大型动物标本中进行,目的是保留动物的外形和解剖结构,同时去除内脏器官。

拉皮的方法有多种,可以使用尖锐的刀具或骨质器具。

5.脱水和澄清:将防腐样本进行脱水处理,以去除水分并加强样本的耐久性。

脱水可以通过将样本逐渐浸泡在不同浓度的酒精中进行,酒精浓度逐渐增加,直到完全脱水。

完成后,将样本浸泡在透明澄清剂中,以使样本清晰可见,并去除残留的酒精。

6.塑形和干燥:在脱水和澄清后,对样本进行塑形,以保留标本的理想姿势和形状。

可以使用模具、线、填充剂等工具来达到理想的姿势。

完成塑形后,将样本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干燥。

干燥的时间取决于样本的大小和湿度。

确保样本完全干燥,以避免腐败。

7.被动物学家制作:将样本交给专业的动物学家进行标本制作。

他们将处理样本的细节,包括修复可能存在的损伤,清理样本表面,并添加适当的细节,例如眼睛、牙齿等。

鸡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

鸡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

鸡骨骼标本的制作一、实验目的骨骼标本在学习各纲脊椎动物的演化,以及理解它们之间的同源和同功器官的变化上具有直观和形象的意义;在科普宣传方面,通过动物骨骼标本的陈列展览,增强人们对野生动物的认识,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珍稀及濒临灭绝动物的保护意识。

所以,掌握动物骨骼标本的制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方法1、家鸡的外部形态观察观察家鸡的外部形态特征,记录家鸡的体重,体长等数据。

测量数据等可不做2、鸡的处死处死家鸡的方法很多,为保证鸡头骨的完整性,用木棒敲击头部的方法是不宜采用的;药物注射可能会影响到骨骼的质量,且不能保证人在以下操作步骤中的安全;用乙醚让其窒息而死,又会造成骨骼淤血,不易清除;为了得到无淤血且完整的骨骼,本实验采用颈静脉放血的办法处死家鸡。

3、剥皮处死后的家鸡要及时去除皮毛,用解剖剪从家鸡腹部中央,纵行直线剪开皮肤(上至颈椎前端,下至泄殖腔孔前缘),并向两侧将全身皮毛剥下,制作骨骼标本,不需要剥下的皮张完好无损,只要不破坏骨骼的完整性即可。

4、去内脏剪开腹壁肌肉,除去内脏(要求辨认鸡的内脏器官),注意不要剪坏胸软骨。

5、剔除肌肉沿龙骨突一侧及叉骨边缘小心切除胸大肌,用同样的方法切除胸小肌(此处给学生演示鸟类如何通过胸大肌和胸小肌飞翔的),然后依次剔除四肢的大块肌肉,要避免解剖刀划伤骨面。

初步剔肉不一定要清除的十分干净,只要求把肌肉基本剔除就可以。

大部分筋肉与骨面连的非常紧密,强行剔除,可能会损伤骨块,也达不到清除的目的。

此时需要采用水煮的方法(在水中加洗衣粉达5g/L),用水煮熟的肉易于分离,还能脱掉部分油脂。

先用电饭煲煮一锅热水(我们是用的高压蒸汽灭菌锅,放气筏处于开着的状态),待水开后打开锅盖将经初步剔肉后的鸡骨架包于纱布中放入,煮约15min取出鸡骨架(以肉容易剥离且骨不散架为准),用自来水冲洗降温,沿着关节处的韧带用解剖刀分解四肢,将骨骼上易于分离的熟肉剔除。

当颈椎的肌肉大体剔除时,选用适当长度和粗细的铅丝插入孔中,将脊髓捣碎,用水冲洗干净,并用尼龙线将所有椎体串联起来以防弄乱。

兽类标本制作方法

兽类标本制作方法

兽类标本制作方法兽类标本是研究兽类学的重要资料之一,也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

它可长期保存以便为科研、教学、陈列、观展服务。

可根据需要制成假剥制标本、骨骼标本、液浸标本、附属物等标本。

现将制作各种标本所需工具及制作方法分述如下。

1.剥制工具解剖刀、解剖剪、骨剪、长镶子(尖形,前端内侧不带锯齿形)、解剖盘或塑料布、细铅丝或竹筷、取脑勺(取铅丝一段,前端砸扁弯成勺状)、针、线、棉花、竹丝、亚碑酸与明矶相混合后制成的防腐剂。

2.标本的测量制作前,对标本相关部位的测量是兽类分类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只有获得准确的数据方能更好地鉴别物种。

测量的工具和物品包括钢卷尺、秤、标签、采集本。

测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图3-1)。

体重: 兽体的全重;体长:吻端至肛门,大型兽为吻端至尾基部;尾长:尾基部到尾端(尾端毛除外)的长度;后足长:白附关节的最后端至足的最前端(爪除外),对有蹄类动物要测到蹄的前端;耳长:耳壳基部至顶端(簇毛除外)的长度。

大型兽类还需测量肩高(肩背中线至前指尖)、胸围(前肢后面胸部最大周长)、腰围(后肢前面腰部最小的周长)和臀高(臀部背中线至后趾尖)(图3-2)。

3.兽类标本的制作(1)小型兽类标本可分为科研用的假剥制标本及教学、展览用的生态标本。

①假剥制标本(以鼠类为例)剥皮将鼠体仰放在解剖盘和塑料布上用解剖刀沿腹部正中肛门前部开始向胸骨后端切开皮肤,操作时用力不要太猛,以免将腹腔切破而污染皮毛,然后用刀背或小镶子将切口与后肢相连的皮肤与肌肉分离,将后肢分别往切口处推出,剪断膝关节并除去小腿上的肌肉(图3-3a),剥离背部等周围的肌肉,再把生殖器、直肠与皮肤联接处剪断,清理好尾基部周围的结缔组织,用左手捏紧尾基部,右手捏住尾椎骨缓慢往上拉,直至完全抽出(图3-3b),继续剥至前肢,在肘关节处剪断,清除肌肉再剥至头部,用解剖刀紧贴头骨至耳部,剪或切断耳根至眼部时,可看到一层白色网膜状的眼睑缘,细心切开网膜的下端后,即露出眼球了。

标本牛制作方法

标本牛制作方法

标本牛制作方法引言标本牛是制作模型或展示用途的一种常见方式,可以用于教育、研究和展览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标本牛制作方法,使用一些常见材料和工具即可完成。

材料以下是制作标本牛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 填充物(如棉花) - 动物模型(例如塑料模型、玩具等) - 针线 - 填充用的布料 - 隔离用的塑料薄膜 - 剪刀 - 粘合剂 - 细腻刷子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在开始制作标本牛之前,确保工作区域清洁整齐,并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 准备模型选择一个合适的动物模型作为标本牛的基础,可以是塑料模型或者其他可替代品。

确保模型的大小适中,以便后续的填充和处理。

3. 填充模型使用填充物(如棉花)将模型的腹部和四肢填充,以使之看起来更加饱满和真实。

注意不要过度填充,以便保持模型的自然外观。

4. 表面处理将填充用的布料裁剪成适当的大小,并用针线将其缝合在模型的腹部。

确保缝合线的牢固和整齐,并尽量使之与模型的颜色相近,以便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

5. 保护处理为了保护标本牛的表面,可以在填充后的模型上覆盖塑料薄膜。

将塑料薄膜切割成适当的形状,并使用粘合剂将其固定在模型上。

这样可以防止填充物流失,并且更容易清洁和保养。

6. 修饰细节利用细腻刷子和颜料,为标本牛添加更多细节和特征,例如斑点、纹路或者其他图案。

这将使标本牛更加逼真和有趣。

7. 完成标本牛照顾好制作的标本牛,放置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展示。

可以将其放置在玻璃柜中,或者用适当的支架固定在展示架上。

结论通过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制作出逼真的标本牛模型,用于教育、研究和展览等用途。

只要准备好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并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就能够获得满意的成果。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制作动物标本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制作动物标本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制作动物标本的流程及注意事项以下是 8 条关于制作动物标本的流程及注意事项:1. 第一步,准备工作可不能马虎呀!就像建房子得先打好地基一样。

你得先挑选合适的动物,这可不是随随便便选一只就行的哟!得选那些形态完整、没有明显损伤的,不然做出来多难看呀!你想想,如果是个缺胳膊少腿的,那能好看吗?例子:“哎呀,我那次就选了个翅膀有点破的鸟,结果做出来效果就不太好呢。

”2. 接下来就是处死动物啦,这可不是残忍哦,这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它们呀。

可不能乱来,要用合适的方法呢,比如麻醉或其他专业手段。

这就跟做手术一样,得精细着点儿呀,要不然伤害了动物的形态,不就前功尽弃了嘛!例子:“我朋友有次就下手太重,把那小动物弄得变形了,真是太可惜啦。

”3. 然后就是剥皮啦!哇哦,这可得小心再小心。

就像小心翼翼地剥鸡蛋壳一样,不能把里面弄坏了呀。

一定要顺着动物的身体结构慢慢来,千万别把皮搞破了呀,你说要是剥破了还能好看吗?例子:“我看到过有人剥皮太着急,最后把皮弄得到处是口子,哎。

”4. 肌肉处理也很关键呀!要把那些多余的肌肉去掉,只留下该留的。

这就好像给雕塑打磨一样,一点点地弄精致。

但要注意别损坏了骨骼结构,那可是支撑整个标本的呀!例子:“有次我没处理好肌肉,结果做出来的标本感觉松松垮垮的。

”5. 到了填充这一步啦,就像给布娃娃塞棉花一样呀。

填充得均匀饱满,可不能这里多那里少的,不然太奇怪啦!而且填充的材料也要选好哦,别随随便便找些东西就塞进去呀。

例子:“我之前用错了材料,结果标本变形了呢,郁闷死我了。

”6. 整形这一步可得发挥你的艺术细胞啦!要让动物标本看起来栩栩如生呀。

你得仔细琢磨它原来的姿态,要还原它的神采呢!难道你不想让它看起来活灵活现吗?例子:“哇,那次我整完形,那标本真的跟活的一样,太有成就感啦。

”7. 干燥也要注意呀,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慢。

就好比烤面包,火候得掌握好呀。

太急了没干好,太慢了又容易出问题,你说是不是呀?例子:“记得有一次我干燥得太久,标本都有点变色了呢。

狗标本制作方法

狗标本制作方法

狗标本制作方法介绍狗标本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标本,用于展示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结构。

本文将介绍一种制作狗标本的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该过程。

材料准备在制作狗标本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一只狗的尸体(可以是已经死亡的狗或者是人工安乐死的狗);2.制作标本所需的工具,如剥皮刀、剪刀、缝合针、线等;3.防腐液、丙酮、甘油和一些常规实验室试剂。

步骤以下是制作狗标本的一般步骤:1. 剥皮首先,将狗的尸体放置在工作台上,用剥皮刀小心地从腹部开始剥下皮肤。

在剥皮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损伤内部组织和骨骼。

可以使用剪刀来辅助剥皮工作。

2. 清理内脏器官在剥下皮肤后,需要将腹腔内的内脏器官清理出来。

用剥皮刀小心地切开腹腔,将内脏器官取出,并将其置于干净的容器中。

3. 防腐处理将狗的尸体置于防腐液中浸泡,防止其腐烂。

防腐液的浓度和浸泡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防腐液的配制比例为1:10(防腐液:水),浸泡时间为48小时左右。

4. 去脂处理去脂处理是为了确保标本干燥和保存时间更长久。

将浸泡过防腐液的狗尸体取出,用丙酮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尸体内的脂肪。

浸泡时间一般为24小时左右。

5. 甘油浸泡将去脂处理后的狗尸体置于甘油中浸泡,以保持标本的柔软和防止干燥。

甘油的浓度一般为20%-30%,浸泡时间为24小时。

6. 干燥处理最后,将浸泡过甘油的狗尸体取出,置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待其完全干燥。

干燥的时间会根据尸体的大小和环境条件而有所不同,一般需要3-7天的时间。

结论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制作一只狗的标本。

制作标本需要耐心和细心,并确保在整个过程中遵守实验室和安全操作规程。

最后得到的狗标本可以用于教学和展示,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一动物的特征和结构。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制作动物标本是一项独特而精细的工艺,通过对动物进行处理和保存,使其成为永恒的艺术品和科学研究的珍贵资料。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

一、皮毛标本制作方法1. 准备工作:选择完好无损的动物尸体,根据需要选择保留全身或部分身体,清除杂物和内脏。

2. 剥制:将动物身体剥离皮肤,注意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剥制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划破皮肤。

3. 清洗:用清水和肥皂清洗动物皮肤,去除血迹和脏污,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4. 防腐:将清洗干净的皮肤放入专用的防腐液中浸泡,防止皮肤腐烂。

5. 干燥:将浸泡过的皮肤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等待完全干燥。

6. 上脂:用专用的动物脂肪或植物油涂抹在皮肤上,使其柔软并具有光泽。

二、骨骼标本制作方法1. 收集骨骼:根据需要选择完整的骨骼或部分骨骼,将其清洗干净并晾干。

2. 去腥:将骨骼放入清水中浸泡,去除异味和血迹。

3. 煮沸:将骨骼放入煮沸的水中,煮沸一段时间,以杀死细菌和寄生虫。

4. 曝晒:将煮沸后的骨骼放在阳光下曝晒,使其完全干燥。

5. 组装:根据骨骼的形状和结构,将骨骼部位正确地组装在一起,使用胶水或钢丝固定。

三、整体标本制作方法1. 选择动物:选择完整的动物尸体,根据需要决定保留全身或部分身体。

2. 防腐:将动物尸体放入防腐液中浸泡,时间根据动物的大小和厚度而定,确保彻底防腐。

3. 填充:将防腐后的动物尸体进行填充,可以使用棉花、聚酯纤维等材料填充空腔,使其保持自然形态。

4. 修整:将填充后的动物尸体进行修整,调整姿势和形状,使其看起来更加自然。

5. 上色:根据动物的外貌特征和颜色,使用合适的颜料给动物标本上色,使其更加逼真。

6. 固定:使用支架或其他固定装置将整体标本固定在展示位置,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方法制作的动物标本可以用于展示、科研和教学等多个领域。

制作过程需要细致入微的操作和专业的技术,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保存时间。

同时,制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护动物资源,合理利用和处理动物尸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类标本制作方法
兽类标本是研究兽类学的重要资料之一,也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

它可长期保存以便为科研、教学、陈列、观展服务。

可根据需要制成假剥制标本、骨骼标本、液浸标本、附属物等标本。

现将制作各种标本所需工具及制作方法分述如下。

1.剥制工具
解剖刀、解剖剪、骨剪、长镊子(尖形,前端内侧不带锯齿形)、解剖盘或塑料布、细铅丝或竹筷、取脑勺(取铅丝一段,前端砸扁弯成勺状)、针、线、棉花、竹丝、亚砷酸与明矾相混合后制成的防腐剂。

2.标本的测量
制作前,对标本有关部位的测量是兽类分类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只有获得准确的数据方能更好地鉴别物种。

测量的工具和物品包括钢卷尺、秤、标签、采集本。

测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图3-1)。

体重:兽体的全重;体长:吻端至肛门,大型兽为吻端至尾基部;尾长:尾基部到尾端(尾端毛除外)的长度;后足长:自跗关节的最后端至足的最前端(爪除外),对有蹄类动物要测到蹄的前端;耳长:耳壳基部至顶端(簇毛除外)的长度。

大型兽类还需测量肩高(肩背中线至前指尖)、胸围(前肢后面胸部最大周长)、腰围(后肢前面腰部最小的周长)和臀高(臀部背中线至后趾尖)(图3-2)。

3.兽类标本的制作
(1)小型兽类标本可分为科研用的假剥制标本及教学、展览用的生态标本。

①假剥制标本(以鼠类为例)
剥皮将鼠体仰放在解剖盘和塑料布上用解剖刀沿腹部正中肛门前部开始向胸骨后端切开皮肤,操作时用力不要太猛,以免将腹腔切破而污染皮毛,然后用刀背或小镊子将切口与后肢相连的皮肤与肌肉分离,将后肢分别往切口处推出,剪断膝关节并除去小腿上的肌肉(图3-3a),剥离背部等周围的肌肉,再把生殖器、直肠与皮肤联接处剪断,清理好尾基部周围的结缔组织,用左手捏紧尾基部,右手捏住尾椎骨缓慢往上拉,直至完全抽出(图3-3b),继续剥至前肢,在肘关节处剪断,清除肌肉再剥至头部,用解剖刀紧贴头骨至耳部,剪或切断耳根至眼部时,可看到一层白色网膜状的眼睑缘,细心切开网膜的下端后,即露出眼球了。

剥离上下唇时,先在鼻尖的软骨处剪断,然后再用解剖刀剥离下唇,这时皮与肉体已分离,去掉皮内脂肪和贴在皮上的肌肉,均匀涂抹防腐剂,并在四肢骨骼上缠以少许棉花以代替原来的肌肉,再翻转鼠皮,呈皮朝外直筒状即可。

填充
削好1根比原尾椎骨稍细而又均匀光滑的竹的假尾椎骨或用铅丝紧缠棉花制成假尾,插入鼠的尾部末端,假尾要比原尾长一些,以达到腹腔开口处的1/2处为好,这样一方面可固定尾巴,也可支撑整个身体。

然后将蓬松的棉花捏成前细后粗形状,用大镊子夹紧棉花的前端,从开口处紧插至头部,再在四肢和躯干部不足处,适当填上蓬松的棉花。

这时,削制的尾椎骨应紧贴腹部压住棉花,使尾椎不至上翘。

缝合切口时,要将标本摆正,针从里向外交叉缝制。

整形与固定
标本制做的好坏与整形关系很大。

整形时,需将标本横放在桌面上,头部向左,将前肢往里缩,掌面朝下,后肢伸直,蹠面朝上与尾平放,眼部用小镊子将棉花挑开,似微凸的眼球,毛要理齐,两耳要竖立,头部稍尖,臀部要拱起(图3-4)。

标签系于右足,将标本置于固定板上,四肢用大头针固定,阴干后就制成了假剥制标本了。

②生态标本
在博物馆、教学等单位,常将兽类标本制成生活时的姿态,做为科普用。

剥制的方法基本与假剥制标本相同。

只是在填装时还需用铅丝(大型动物用钢筋或钢板)支撑其肢体。

所用的铅丝型号要根据动物本身的大小而定。

在头部、四肢、尾部各用1根铅丝支撑。

头部的铅丝先用棉花卷成与颈部原有肌肉粗细长短相同,一端固定在头骨上。

也可将原头骨保留。

另取铅丝1根由足底沿肢骨后侧插入肢内,外留一段做为固定用。

穿入的铅丝沿肢骨弯曲,用线缚于骨骼上,四肢处仍需补充棉花以代替原来的肌肉。

尾椎骨的制作不宜用竹子,而必须以铅丝方能捏成各种姿态。

(2)中型兽类标本制作
中型兽类常泛指兔、旱獭、巨松鼠、鼬科如黄鼬等,制作方法与小型兽类标本基本相同。

这类标本由于体大,腹部开口处要稍大些,用竹丝等做填充物填充躯体时,需加一个竹棍,以便支撑身体。

(3)大型兽类标本制作
大型兽类泛指虎、豹、野猪、鹿类等,其制作方法一般有两种,即生
态标本和不作假体填装而只保留皮张、头骨等,做为科研上分类鉴定用。

以此类标本为例,制作时可从尾基部至吻端及四肢内侧大开口。

但在处理带角的偶蹄类动物时,需在两角间及颈背开一“丫”字形口,沿角基周围切离皮肤;角形较大时还需在颈侧开刀,此外,四肢的蹄、爪均需留在皮上。

(4)液浸标本制作
对某些小型兽,一次性捕获较多(如蝙蝠、鼠类等),因野外工作条件无法一次制作完毕或因分类的目的标本干后收缩无法看清、因内部器官的研究需要等目的,为防止腐烂掉毛可使用此法。

方法是从腹部开口露出内脏浸泡在75%酒精溶液中,或浸制在5~10%福尔马林溶液内。

浸泡前,需将每个标本系上已编号的竹签,便于查阅数据。

(5)虫蚀法骨骼标本的制作
本法适于制作脊椎动物的各类骨骼标本。

以兽类标本为例,过去常采取剥皮去掉内脏再用清水煮熟,用镊子剔去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制作,但费时费力而且易损伤标本从而影响标本的分类鉴定和收藏。

近年来,国内采用鞘翅目昆虫—皮蠧幼虫嗜食肉类的习性来清除骨骼上附着的肌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①形态与虫源
我们采用的皮蠧身体呈椭圆形,黑色或赤褐色,或具有花纹,身体长度在2~12毫米;幼虫身体分节,周身有长毛。

皮蠧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

它们不但喜食肉类,也咬书籍、衣服、生皮张、药材等。

进行此法时,首先要采集和培殖虫群,采集皮蠧的时间最好是温暖的春
夏季,这时可用带骨肉来招引,也可以到皮蠧经常活动的屠宰场、卖骨肉的摊头、畜产公司皮毛仓库采集。

②培养
虫蚀方法将采集的皮蠧放进四周光滑的容器内,如长方形铁皮箱、大口的玻璃容器,容器的底面可以铺上一层棉花,如果容器较大,也可以在一定距离内加上一层大眼的隔板或铁丝网。

为使容器内的空气流通皮蠧不易爬出,顶端开一窗口,上面盖细丝网罩即可。

将野外捕获的动物或拟虫蚀的动物尸体剥皮去掉内脏清洗凉干,风干后放入容器内,这时容器的温度要保持在27~29℃,湿度不超过70%,为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可在容器内放进一个盛水的小碟,如温湿度适中,小型兽类的头骨仅需十几个小时即可清除干净,中型以上动物有时要2~3天。

实施此法时要随时查看,以免虫蚀过度导致筋骨脱落。

完全脱水的干标本,要放人水中浸泡,待肌肉松软晾干后再进行此法。

虫蚀后的骨骼标本仍保留骨骼的原色,如不做为分类鉴定用,可用4%过氧化氢涂抹骨骼表面,即可获得洁白的标本。

③注意事项
皮蠧是一类重要害虫,饲养时要严防跑出来造成危害,虫数量过多或停止饲养时可用沸腾的开水浇烫或用火焚烧。

(6)蝙蝠标本的制作根据用途制作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①液浸标本
蝙蝠为群栖动物,有时一次性捕获较多,除部分制成标本外,其余的可存放在70%酒精溶液中。

方法是在蝙蝠腹部剪一个缺口,其大小以
使溶液浸入内脏为准。

如搞科研,在液浸前还需将各种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再用绘图墨水或铅笔将标本编号写在竹杆上拴在左足(线要短,以免互相缠绕)放入容器。

野外工作结束后,要尽快鉴定,以“种”为单位放人盛有70%酒精溶液的广口瓶内,瓶外尚需注明学名、产地和采集时间。

②假剥制标本利用此法可制成科研用标本。

剥皮
分为背剥与腹剥两种。

由于背毛绒厚不易损伤标本分类,特征明显,故以背剥为好。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自背部距尾未端1~2厘米处入剪,沿背线剪至腰部,用刀柄轻轻将皮肉分离,至后肢用手捏住,在股骨和身体的连接处剪断,肌肉除尽,另一后肢也同样处理。

阴茎骨可从基部割下,当切断生殖器和直肠后,用镊子夹住尾基部,左手将尾椎拉出,然后将皮翻转,从胸部剥离皮肉,在上膊骨和肩胛骨处剪断,拉出并剃去筋肉;处理头部时,应用刀紧贴头骨依次切断耳根、眼缘、上下唇。

最后为避免虫蛀在皮内各处均匀涂以砒霜。

填装
将毛朝外翻转,把上膊骨、前臂桡骨及后肢拉回原处,以剥好的竹棍或细铅丝代替尾椎。

取一团比原体积大1倍的棉花,一端折迭成头骨状,用镊子夹住自背开口处向上推至吻端,再用余棉补于不足之处,此时假尾椎要放在棉花的上部。

填满后缝合,吻部不用缝,只需将上唇拉下,遮住下唇即可。

将毛理顺,腹部朝上进行初步整形。

整形时胸部要比原形稍许丰满,腹部自然低平,其它部位按原形整理。

固定
蝙蝠标本的翼膜阴干后较脆易折,因此,须缝制在硬皮纸上,这样不仅不易变形,长期使用也不至损坏。

方法是先取一张大于单边展翼标本的硬纸(马粪纸即可),将已整形的标本腹部朝上平放在纸上缝制。

习惯上将右翼折迭,舒展左翼,一个定点一针(图3-5)。

蝙蝠外部形态特征大都集中于头部,因此在缝制完毕后,需将耳部(包括耳屏)、鼻叶整理好,在阴干过程中,应小心地加以整形,使其在阴干后仍能保持原来形状。

蝙蝠头骨也是分类鉴定必不可少的,可随同标本缝在纸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