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简便计算

乘法简便计算
乘法简便计算

乘法简便计算

(1)25×9×4 (2)25×12 (3)125×56

(4)25×16 (5)125×33×8 (6)32×25×125

(7)24×25×125 (8)48×125×63 (9)25×15×16

(10)125×(8+16)(11)150×63+36×150+150

(12)12×36+120×42+12×220 (13)33×13+33×79+33×12 (14)88×(12+15)(15)46×(35+56)(16)97×15 (17)102×99 (18)35×8+35×6-4×35 (19)48×1001 (20)57×99 (21)539×236+405×236+236×56

(22)125×25×32 (23)600÷25÷40 (24)25×64×125 (25)17×62+17×31+12×17 (26)8.×36+567×36+36×341+36 (27)16×56-16×13+16×61-16×5 (28)63+71+37+29

(29)43×23+18×23-23×9+481×230 (30)85-17+15-33 (31)34+72-43-57+28 (32)99×85 (33)103×26 (34)97×15+15×4 (35)25×32×125 (36)64×25×125 (37)26×(5+8)(38)22×46+22×59-22×2

(39)175×463+175×547-175 (40)26×35+26×450+260×19+26×3 (41)82×470-82×13+820×68 (42)36×84+36×15+36 (43)69×170+17×28+17×30 (44)71×15+15×22+15×12 (45)26×19+26×56+27×26 (46)(155+356)+(345+144)(47)978-156-244(48)24×25 (49)99×3 (50)103×37 (51)125×(100-8)(52)30÷25÷4 (53)600÷8÷125 (54)13×57+13×32+13×13 (55)104×45-958-142

四年级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乘除法的计算技巧 常用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有: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或者a×(b-c)=a×b-a×c 2.除法的运算性质: a÷b=(a×n)÷(b×n)=(a÷n)÷(b÷n) a÷b÷c=a÷(b×c) a÷b×c=a÷(b÷c)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 (1)23.×4×25 (2)16×16×25×125 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 (1)125×24 (2)25×32×125 例3.用简便方法计算: (1)472×99 (2)402×25 (3)333×333 例4.用简便方法计算: (1)387×46+387×54 (2)945×324-945×224 (3)316×48-340×28+24×48

例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400÷4÷25 (2)39×68×27÷9÷17÷13 (3)5600÷(8×25) (4)3048 ÷(1016÷17)(5)8640÷2480×248 例7.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1)360×72+36×280 (2)(54×25×82)÷(82×25×9) 课堂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1)76×4×25 (2)25×9×8×4×125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12 (2)25×64×125×5 3.用简便方法计算。 (1)47×98 (2)301×25 (3)33×33 4.用简便方法计算。 (1)423×75+423×25 (2)258×26-158×26

5.用简便方法计算。 (1)5700÷25÷4 (2)4900÷(7×35) (3)2760÷340×34 (4)1230÷(41÷5) 课后练习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25×47×4 78×125×8 48×125 25×16×125 47×25+47×75 113×5-37×15 47×125+76×47-47 3500÷25÷7 2600÷25÷4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简便运算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专项练习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班别:姓名: 乘法分配律特别要注意“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中的分别两个字。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40+8)×25 125×(8+80) 36×(100+50) 24×(2+10) 86×(1000-2) 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 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1、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乘法结合律 (a×b)×c=a×(b×c) 3、乘法交换律 a×b=b×a 4、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1 38×62+38×38 75×14—70×14 101×38 12×98 55×99+55 55×99 12×29+12 58×199+58 42×79+42 52×89 69×101—69 55×21—55 125×(80+8) 125×(80×8) 125×32×25

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个性化一对一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数学学生姓名年级四任课老师授课时间 一、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简便方法的灵活选择 三、教学过程: 乘法分配律特别要注意“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中的分别两个字。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 (40+8)×25 125×(8+80) 36×(100+50) 24×(2+10) 86×(1000-2) 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

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 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简便计算——加减乘除综合简便计算 除了乘法分配律经常单独使用外,大多数的简便计算都同时包括了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率,看下面例题: 例7.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1)88×(12+15)(2)46×(35+56) 例8.简便计算:(1)97×15 (2)102×99 (3)35×8+35×6-4×35 例9.简便计算:(1)48×1001 (2)57×999 (3)539×236+405×236+236×56

乘法的简便计算

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P44/例4(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乘法运算中,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并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等进行简便计算。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学会归纳简算的方法,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3.解决问题:根据乘法运算中的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算。 4.情感与态度:在选择不同方法简便计算的过程中,渗透算法多样化的思想,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 教学关键:找出算式中数据的特点和关系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知思想 1.我能很快地口算。 12=4×() 25=100÷() 32=4×() 125=1000÷()

25×4×6= 7×8×125= 4×7×25= (1)你是怎么计算的?怎样计算更简便? (2)小结:几个数相乘,有时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更简便。 2.我来试一试。 25×24 56×125 28×25 (1)联系上题,你能想办法很快地得到结果吗? (2)交流:怎样计算更简便? (如25×24,有的学生可能会25×20+25×4,有的学生可能会25×4×6;有的学生可能会25×8×3;有的学生可能会(25×4)×(24÷4)……只要有创新精神的,应当予以肯定。在交流时,进行比较,让学生择优选用)(3)小结:乘法中,有时可以利用拆分的方法把一个因数拆分成可以简算的几个因数,从而更简便地计算。 二、创设情境展示算法 1.导入。 仔细观察主题图P44,你从这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展示并整理问题。 (1)汇报问题。 可能有①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②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③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④买羽毛球一共花

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水平,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 12×30 18×20 24×40 15×40 15=( )×( ) 24=( )×( ) 30=( )×( ) 36=( )×( ) 二、新授 出示例4主题图 什么是“一打”?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一打”表示12个。 观察主题图,独立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找三个代表性的解题方法实行板演。 板演: (1)25×12=300(元) (2)25×12

=25×(3×4) =(25×4)×3 =100×3 =300(元) (3)12×25 =12×(100÷4) =12×100÷4 =1200÷4 =300(元) 第1种直接计算。 第2种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的因数改成了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算式及解决方法。 你喜欢哪种方法?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 第三种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改成了两个数相除的形式,然后变成乘除混合运算,能够任意交换位置实行简便计算。 根据主题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小组合作分工完成黑板上的题目。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教师要注意学生在简算过程中,是否准确地采用了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小结重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完善板书。

四、巩固练习 P47/4、5 板书设计: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12×25=300(元) 12×25 12×25 =(3×4)×25 =12×(100÷4) =3×(4×25) =12×100÷4 =3×100 =1200÷4 =300(元) =300(元)

乘法简便计算练习

乘法简便计算练习(1) 姓名:家长签名: 一、填表 二、运用运算定律计算下列各题 1、(125×25)×4 2、(125 + 1 7)×8 3、 25×64×125 4、85×82 + 82×15 5、25×97 + 25×3 6、64×15-14×15 7、125×88 8、36×25 9、88×102 10、 5×289×2 11、87×99 + 87 12、 79×25 + 25 13、 76×101-76 14、 378 + 527 + 73 15、 167 + 289 + 33 16、58 + 39 + 42 + 61 17、36×45+36×56-36 18、66×93+93×33+93 19、36×97—58×36+61×36

20、45×52+48×52 练习题(2) 1、选择。下面4组式子中,哪道式子计算较简便?把算式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⑴①(36+64)×13与②36×13+64×1 3 () ⑵①135×15+65×15与②(135+65)×1 5 () ⑶①101×45与②100×45+1×45 ()⑷①125×842与②125×8 00+125×40+125×2 () 2、判断下面的5组等式,应用乘法分配律用对的打“”,应用错的打“×” ①(7+8+9)×10=7×10+8×10+9 () ②12×9+3×9 = 12+3× 9 ()

③(25+50)×200 = 25×200+50 () ④101×63=100×63+6 3 () ⑤98 ×15= 100 ×15 + 2 ×1 5 ()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0+8)×25 32×(200+3) 38×39+38 35 ×28 + 70 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⑴(57+140)4= 57+140×4 () ⑵42×(28+19)=42×28 +19×42 () ⑶(25×4)×8=25 ×8 + 4 ×8 () 5、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⑴(a+b)×c+=a×c+b×c () A. 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次备课: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乘法运算中,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 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并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 结合律等进行简便计算。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学会归纳 简算的方法,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3、解决问题:根据乘法运算中的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进行简算。 4、情感与态度:在选择不同方法简便计算的过程中,渗透算 法多样化的思想,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 教学关键:找出算式中数据的特点和关系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知思想 1、我能很快地口算。 25×4×6= 7×8×125= 4×7×25= (1)你是怎么计算的?怎样计算更简便? (2)小结:几个数相乘,有时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使计算更简便。 2、我来试一试。 25×24 56×125 28×25 (1)联系上题,你能想办法很快地得到结果吗? (2)交流:怎样计算更简便? (如25×24,有的学生可能会25×20+25×4,有的学生可能 会25×4×6;有的学生可能会25×8×3;有的学生可能会(25 ×4)×(24÷4)……只要有创新精神的,应当予以肯定。 在交流时,进行比较,让学生择优选用) (3)小结:乘法中,有时可以利用拆分的方法把一个因数拆 分成可以简算的几个因数,从而更简便地计算。 (二)创设情境展示算法 1、导入。 仔细观察主题图P44,你从这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你 能提出哪些问题? 2、展示并整理问题。 (1)出示问题:①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②每枝羽毛球 拍多少钱? ③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④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 钱? ⑤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⑥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多花了多少钱?

乘法简便计算及答案

乘法、加法《简便计算》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 1、102×98=(100+2)×98这里运用了乘法的结合律。() 2、36×25=(9×4)×25=9+4×25。() 3、125×17×8=125×8×17,这里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4、125+33+75+67=(125+75)+(33+67)即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5、简便计算算出的得数与按顺序计算得出的得数不一样。()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158+262+138 375+219+381+225 (281+564)+719 138×25×4 12×25 5×89×2 三、竖式计算。 23×30= 25×90= 11×80= 35×40= 四、解答题。 1、下面是李叔叔的骑行计划,他4天一共骑行了多少千米? 2、一件啤酒有12瓶,每瓶5元,买4件需要多少钱? 3、小明有255元,小红有356元,小刚有345元,三人一共有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判断。 1、答案错误 2、答案错误 3、答案错误 4、答案错误 5、答案错误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答案: 158+262+138 375+219+381+225 (281+564)+719 =158+(262+138) =(375+225)+(219+381) =281+719+564 =158+400 =600+600 =1000+564 =558 =1200 =1564 138×25×4 12×25 5×89×2 =138×(25×4) =3×4×25 =5×2×89 =138×100 =3×(4×25) =10×89 =13800 =3×100 =890 =300 三、竖式计算。

乘法简便计算练习

一、填表 二、运用运算定律计算下列各题 (125×25)×4 (125 + 17)×8 25×64×125 85×82 + 82×15 25×97 + 25×3 64×15-14×15 125×88 88×102 5×289×2 87×99 + 87 79×25 + 25 76×101-76 378 + 527 + 73 167 + 289 + 33 58 + 39 + 42 + 61 36×45+36×56-36 66×93+93×33+93 36×97—58×36+61×36

1、选择。下面4组式子中,哪道式子计算较简便?把算式前面的序号填在 括号里。 ⑴①(36+64)×13与②36×13+64×13 () ⑵①135×15+65×15与②(135+65)×15 () ⑶①101×45与②100×45+1×45 () ⑷①125×842与②125×800+125×40+125×2 () 2、判断下面的5组等式,应用乘法分配律用对的打“”,应用错的打“×” ①(7+8+9)×10=7×10+8×10+9 () ②12×9+3×9 = 12+3×9 () ③(25+50)×200 = 25×200+50 () ④101×63=100×63+63 () ⑤98 ×15= 100 × 15 + 2 × 15 ()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0+8)×25 32×(200+3)38×39+38 35 × 28 + 70 4、判断题(对的打“ü”,错的打“×”) ⑴(57+140)4= 57+140×4 () ⑵42×(28+19)=42×28 +19×42 () ⑶(25×4)×8=25 × 8 + 4 × 8 () 5、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⑴(a+b)×c+=a×c+b×c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B.⑵(32+25)×2=() A.32+25×2 B.32×25×2 C.32×2+25×2 ⑶a×c+b×c=( ) A.(a+b)×c B. a+b×c C. a×b×c

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乘法巧算 一、一个乘以一个特殊数的简便方法 1、一个数乘以11。 其算理是:(a·10 +b)×11= a·100+(a+b)·10+b [注:其中字母(如这里的a、b)皆表示0~9这十个数字,且表示最高位数字的字母(如这里的a)不能为0,下同] 因此,一个数乘以11的简便计算方法,可以概括为:“首尾不变;两边相加,放在中间”。 例如:35×11=385 其中,积385的构成为:首(3)尾(5)未变;两边3,5相加得8,放在中间。 2、一个数乘以15。 一个数乘以15的计算方法,可以概括为:“添零加半”。 例如:27×15=405 其算理是,添零(27后添零为270)相当于乘以10,加半(270的一半是135)相当于乘以5,合起来是405。 3、一个数乘以5(或25或125)。 一个数乘以5(或25或125),可以在其后添一个(或两个或三个)零,再除以2(或4或8),例如: 123×5=615 123×25=3075 123×125=15375 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两数中有部分数字相加得十的简便方法 为了便于说明算法,我们把相加得十的两个数称作互为补数,即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互为补数。 4、首同尾补的两个两位数相乘。 其算理是:当a+b=10时,(A·10+a)(A·10+b)=A·(A+1)·100+ab 即,两位数乘两位数,如果首同(十位数相同)尾补(个位数字相加得十),其积可分两段直接写出:首段(千位、百位)可用十位数字乘以十位数字加1的和得到,末段(十位、个位)可由个位数字相乘得到。(注意:十位数字可能为零)例如:23×27=621 (积的首段6=2×(2+1),末段21=3×7)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次备课: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乘法运算中,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并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 结合律等进行简便计算。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学会归纳简算的方法,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3、解决问题:根据乘法运算中的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算。 4、情感与态度:在选择不同方法简便计算的过程中,渗透算法多样化的思想,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教学关键:找出算式中数据的特点和关系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知思想

1、我能很快地口算。 25×4×6= 7×8×125= 4×7×25= (1)你是怎么计算的?怎样计算更简便? (2)小结:几个数相乘,有时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使计算更简便。 2、我来试一试。 25×24 56×125 28×25 (1)联系上题,你能想办法很快地得到结果吗? (2)交流:怎样计算更简便? (如25×24,有的学生可能会25×20+25×4,有的学生可能 会25×4×6;有的学生可能会25×8×3;有的学生可能会(25 ×4)×(24÷4)……只要有创新精神的,应当予以肯定。 在交流时,进行比较,让学生择优选用) (3)小结:乘法中,有时可以利用拆分的方法把一个因数拆 分成可以简算的几个因数,从而更简便地计算。 (二)创设情境展示算法 1、导入。

仔细观察主题图P44,你从这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你 能提出哪些问题? 2、展示并整理问题。 (1)出示问题:①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②每枝羽毛球 拍多少钱? ③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④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 钱? ⑤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⑥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多花了多少钱? (2)讨论:问题①包含在问题②里面,因此重点解决问题② ③④。剩下的⑤⑥最后解决。 (3)提出问题③: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反思: 3、自主解决。 (1)独立计算。(2)展示算法。 方法一:竖式计算。方法二:12×25 方法三: 12×25 (3)交流、比较。

第三单元--乘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大全

(二)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 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a b b a? = ? 例如:85×18=18×85 23×88=88×23 2.乘法结合律 定义: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字母表示:) ( ) (c b a c b a? ? = ? ?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基于要熟练掌握一些相乘后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例如:25×4=100, 125×8=1000 例5.简便计算: (1)25×9×4 (2)25×12 (3)125×56 举一反三:简便计算 (1)25×16 (2)125×33×8 (3)32×25×125 (4)24×25×125 (5)48×125×63 (6)25×15×16 3.乘法分配律 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表示:c b c a c b a? + ? = ? +) (,或者是c a b a c b a? + ? = + ?) ( 简便计算中乘法分配律及其逆运算是运用最广泛的一个,一个要掌握它和它的逆运算。例6.简便计算: (1)125×(8+16)(2)150×63+36×150+150 (3)12×36+120×42+12×220 (4)33×13+33×79+33×12 简便计算(二)——加减乘除综合简便计算 除了乘法分配律经常单独使用外,大多数的简便计算都同时包括了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率,看下面例题: 例7.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1)88×(12+15)(2)46×(35+56) 例8.简便计算: (1)97×15 (2)102×99 (3)35×8+35×6-4×35 例9.简便计算: (1)48×1001 (2)57×99 (3)539×236+405×236+236×56 例10.简便计算: (1)125×25×32 (2)600÷25÷40 (3)25×64×125 例11.简便计算: (1)17×62+17×31+12×17 (2)8.×36+567×36+36×341+36 例12.简便计算: (1)16×56-16×13+16×61-16×5 (2)43×23+18×23-23×9+481×230 随堂练习:简便计算 (1)63+71+37+29 (2)85-17+15-33 (3)34+72-43-57+28 (4)99×85 (5)103×26 (6)97×15+15×4

乘法简便计算

乘法简便计算 (1)25×9×4 (2)25×12 (3)125×56 (4)25×16 (5)125×33×8 (6)32×25×125 (7)24×25×125 (8)48×125×63 (9)25×15×16 (10)125×(8+16)(11)150×63+36×150+150 (12)12×36+120×42+12×220 (13)33×13+33×79+33×12 (14)88×(12+15)(15)46×(35+56)(16)97×15 (17)102×99 (18)35×8+35×6-4×35 (19)48×1001 (20)57×99 (21)539×236+405×236+236×56

(22)125×25×32 (23)600÷25÷40 (24)25×64×125 (25)17×62+17×31+12×17 (26)8.×36+567×36+36×341+36 (27)16×56-16×13+16×61-16×5 (28)63+71+37+29 (29)43×23+18×23-23×9+481×230 (30)85-17+15-33 (31)34+72-43-57+28 (32)99×85 (33)103×26 (34)97×15+15×4 (35)25×32×125 (36)64×25×125 (37)26×(5+8)(38)22×46+22×59-22×2

(39)175×463+175×547-175 (40)26×35+26×450+260×19+26×3 (41)82×470-82×13+820×68 (42)36×84+36×15+36 (43)69×170+17×28+17×30 (44)71×15+15×22+15×12 (45)26×19+26×56+27×26 (46)(155+356)+(345+144)(47)978-156-244(48)24×25 (49)99×3 (50)103×37 (51)125×(100-8)(52)30÷25÷4 (53)600÷8÷125 (54)13×57+13×32+13×13 (55)104×45-958-142

分数乘除法简便运算100题答案

分数乘除法简便运算 (1)(89 +427 )×3 ×9 (2)(38 - 38 )× 615 (3) 16 ×(7 - 23 ) (4) 56 ×59 + 59 × 16 (5)29 ×34 +527 × 34 (6) 613 ×75 - 613 × 2 5

(7)7 12 ×6 - 5 12 × 6 (8) 3 8 + 3 8 × 4 7 + 3 8 × 3 7 (9)37× 3 35 (10) 6 25 ×24 (11) 15 21 × 3 4 + 10 21 × 3 4 - 3 4 (12) 7 10 ×101- 7 10

(13) 89 ×89 —89 ×89 (14) 35 × 99 + 35 (15)( 47 + 8 9 )×7 ×9 (16)345 ×25 (17) 36×3435 (18) ( 56 - 59 )×18 5

(19)262 3 × 1 5 (20)32 2 5 × 5 6 (21) ? ? ? ? ? + ÷ 5 1 2 1 10 1 (22) 5 7 5 35÷ ? ? ? ? ? + (23)8 7 7 4 8 7 7 3 ÷ + ÷ (24)9 1 9 2 9 1 9 7 ÷ - ÷

(25) ??? ??+?652053 (26)12 5 9412595÷+÷ (27)38 - 38 ×47 - 38 ×37 (28)623763? (29) 31÷76+32÷76 (30)229 ×(15×2931 )

(31) 58 ×23 ×815 (32)2534 ×4 (33)54×(89 - 5 6 ) (34)72 12451871211÷ ??? ??++ (35)3831162375.011 583÷ -?+? (36)192521 4251975?+?+

乘法运算及简便算法

课时计划年月日第节 教学内容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1、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的数学活动,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过程。 2、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3、在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对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探索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难点:理解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准备情境图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师:回忆已经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二、自主探索 1、乘法交换律 师: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么乘法是不是也有运算定律?我们一起研究。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以下三组题,并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645×32○32×645 203×46○46×203 180×53○53×180 师:观察每组两个算式的因数和它们的积,你发现了什么? 师:两个因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是乘法计算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定律叫乘法交换律。师:如果用a和b表示两个因数,乘法交换律可以写成a×b=b×a。 师:是不是任意的两个因数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呢?自己举例验证。 2、乘法结合律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饮料箱师怎样摆的吗?师:一共有多少箱饮料?自己算一算。 师: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师: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乘都有这样的规律,我们再来计算“试一试”中给出了两组式题。 师: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师: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相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a×b)×c=a×(b×c)生: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学生计算,填符号 645×32=32×645 203×46=46×203 180×53=53×180 学生观察后交流。 生:每组中的两个数相同,位置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学生举例验证。 生:从前面看,每排有(6×4)箱有5排。生:从侧面看,有6排,每排有(4×5)箱。生:6×4×5=120箱 生:4×5×6=120箱(ab)c=a(bc) 生: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大小不变。 学生自主计算

乘法简便计算

乘法简便计算计算题100道 64 × 125 =16 × 375 =72 × 375 =40 × 500 = 48 × 875 = 96 × 125 =24 × 375 =88 × 750 = 40 × 750 = 24 × 750 =80 × 375 =48 × 125 = 64 × 750 =40 × 250 =24 × 625 =16 × 125 = 64 × 500 =8 × 500 =80 × 750 =80 × 625 = 64 × 375 =80 × 250 = 56 × 250 =96 × 625 = 88 × 250 =16 × 250 =32 × 625 =32 × 250 = 32 × 875 =8 × 875 = 24 × 125 =48 × 500 = 96 × 500 =72 × 750 =26 × 13 =36 × 102 = 14 × 95 =36 × 99 =47 × 12 =22 × 102 = 49 × 11 =12 × 105 =11 × 104 =32 × 101 = 13 × 106 =21 × 99 =26 × 11 =55 × 101 = 59 × 101 =22 × 97 =17 × 101 =51 × 101 = 31 × 102 =77 × 11 =12 × 99 =81 × 99 = 24 × 12 =11 × 103 =13 × 94 =11 × 97 = 49 × 12 =63 × 11 =35 × 102 =48 × 99 = 15 × 13 =24 × 11 =13 × 96 =25 × 8 × 36 = 50 × 3 × 12 =75 × 6 × 20 =25 × 8 × 20 = 25 × 2 × 24 = 75 × 4 × 36 =75 × 7 × 20 =75 × 4 × 16 =50 × 6 × 36 = 75 × 9 × 16 =50 × 9 × 28 =75 × 8 × 32 = 25 × 6 × 28 =

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改成乘这两个一位数的积;或者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点 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简便算法方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板演 商店有5盒手电筒,每盒12个,每个电筒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 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 答:一共可以卖360元.答:一共可以卖360元. 引导学生比较,由于这两种解法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教师明确:三个数相乘,除了从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教师提问:在这道题里哪种算法简便,为什么? (第二种算法后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数,因此,第二种算法简便.) 教师明确: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规律,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改写成乘这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比较简便.(板书课题:乘法的简便算法) 二、学习新课

乘法的简便算法 (一)教学例1: 1.组织学生讨论: (1)这道连乘题依次计算你觉得怎样? (2)怎样算比较简便,你是怎样想的? 这道连乘题如果依次计算,不容易口算得出结果.如果把后两个因数相乘,正好是10,再和第一个因数相乘,就可以很快地用口算算出得数.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教师质疑: 这道题怎样计算简便?为什么不改成? 3.练一练 (二)出示例2: 1.教师谈话:有时我们可以把刚才总结的规律反过来用,也就是一个数乘两位数,改写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计算比较简便. 2.组织学生讨论: 口算不容易算出结果,我们可以把16改写成哪两个一位数相乘?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提问:第二种方法把它改写成或哪种简便?(显然前者简便,因此我们采用前一种.) 3.练一练 订正时提问: (1)计算时,为什么不改写成? (2)计算时,为什么不改写成? 教师明确:我们要有目的地把两位数改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使第一个一位数与被乘数相乘时得整十.

乘法的简便算法

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 教材P44页例4,P46—47页练习八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方法的计算,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点 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 1、根据例4题中信息列出算式并试着计算出结果。 2、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3、你能很快算出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吗?买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二)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计算:32×25 125×24 2、每本相册都是32页,每页可以插6张照片。我家大约有900张照片,5本相册够用吗? 二、协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 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3、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在简算过程中,是否正确地采用了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达标训练 1、计算。5×17×4 13×3×2 5×8×4 4×6×5×8 2、一卷胶卷可以拍36张照片,我为这次运动会准备了25卷胶卷,一共可以拍多少张照片?

乘法的简便计算

乘法的简便计算 一、30以内的两个两位数乘积的心算速算 1、两个因数都在20以内,任意两个20以内的两个两位数的积,都可以将其中一个因数的”尾数”移加到另一个因数上,然后补一个0,再加上两“尾数”的积。例如: 11×11=120+1×1=12112×13=150+2× 3=156 13×13=160+3×3=169 14× 16=200+4×6=224 16×18=240+6×8=288 2、两个因数分别在10至20和20至30之间对于任意这样两个因数的积,都可以将较小的一个因数的“尾数”的2倍移加到另一个因数上,然后补一个0,再加上两“尾数”的积。例如: 22×14=300+2×4=308 23×13=290+3×3=299 26×17=400+6×7=442 28×14=360+8×4=392 29×13=350+9×3=377 3、两个因数都在20至30之间对于任意这样两个因数的积,都可以将其中一个因数的“尾数”移加到另一个因数上求积,然后再加上两个“尾数”的积。例如: 22×21=23×20+2×1=462 24×22=26×20+4×2=528 23×23=26×20+3×3=529

21×28=29×20+1×8=588 29×23=32×20+9×3=667 掌握此法后,30以内两个因数的积,都可以用心算快速求出结果。 二、大于70的两个两位数乘积的心算速算 对于任意这样两个因数的积,都可以用其中的一个因数将另一个因数补成100求积,再加上100分别与这两个因数差的积。例如: 99×99=98×100+1×1=9801 97×98=95×100+3×2=9506 93×94=87×100+7×6=8742 88×93=81×100+12×7=8184 84×89=73×100+16×11=7476 78×79=57×100+22×21=6162 75×75=50×100+25×25=5625 掌握上述两方法后,30以内两个因数的积和大于70的两个两位数的积,都可以用心算快速求出结果。 三、大于50小于70的两个两位数乘积的心算速算 对于任意这样两个因数的积,都可以将较小一个因数大于50的部分移加到另一个因数上求积,然后再加上这两个因数分别与50差的积。(运用一个因数乘以50等于将这个因数平分后乘以100)例如:

(完整版)整数乘除法简便计算分类练习题(带答案)

整数乘除法简便计算分类练习题 1、凑整 25×32×125 =(25×4)×(8×125) =100×1000 =100000 937×125×25×64×5 =937×(125×8) ×(25×4) ×(5×2) =937×1000×100×10 =937000000 80×16×25×125 =(80×125) ×(25×4) ×4 =10000×100×4 =4000000 125×5×32×5 =(125×8) ×(5×2) ×(5×2) =1000×10×10 =100000 56×125 =7×(8×125) =7×1000 =7000 2、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46×101 =46×(100+1) =46×100+46×1 =4600+46 =4646 17×999 =17×(1000-1) =17000-17 =16983 125×98 =125×(100-2) =12500-250 =12250 37×99 =37×(100-1) =3700-37 =3663 234×102 =234×(100+2) =23400+468 =23868

(100-4)×25 =100×25-4×25 =2500-100 =2400 3、逆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95×71+95×29 =95×(71+29) =95×100 =9500 64×25+35×25+25 =25×(64+35+1) =25×100 =2500 123×235-24×235+235 =235×(123-24+1) =235×100 =235 586×124+29×586-586×53 =586×(124+29-53) =586×100 =58600 62×38+38×38 =38×(62+38) =38×100 =380054×154-45×54-54×9 =54×(154-45-9) =54×100 =5400 67×12+67×35+67×52+67 =67×(12+35+52+1) =67×100 =6700 4、利用商不变的性质简算(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21000÷125 =21000×8÷(125×8) =168000÷1000 =168 110÷5 =110×2÷(5×2) =220÷10 =22 44000÷125 =44000×8÷(125×8) =352000÷1000 =352 47700÷900 =47700÷100÷(900÷100) =477÷9 =53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乘、除法的简便计算P29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题算法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在选择合理的、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体验乘法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题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或相除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口算。 4X ( ) =12 100 - ( )=25 4 X( )=32 1000 - ( )=125 2X5= 50X2= 25X4= 8X 125= 125 X 80= 40X 25= 刚才的口算题,你们很快就算出了结果,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哪三对好朋友呢(想) 教师板书:5X 2= 25 X 4= 125 X 8=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2、简便计算。 5X 13X 4 32X (200+4) 5X 99+5 让学生说一说简便计算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板书课题: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探索发现 1 、教学例8。 课件出示教材第29 页情境图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师生交流后,教师可选择重要问题进行解决。

(1)解决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学生尝试计算,探索简算方法。 师:我们先来研究12X 25应该怎么算更简便些。展示交流各种算法,并说明算理。 交流预设: 方法一:12X 25 =(3X 4) X 25 = 3X (4X 25) =3X 100 =300( 个) 方法二:12 X 25 ‘ =(10+2) X 25 = 10X 25+2X 25 =250+50 =300( 个) 方法三:12X 25 = 12X (100 十4) = 12X100-4 =12 00-4 =300( 个)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计算25X 12 时,方法一把12 写成4 与3 的乘积,目的是4 个25 的乘积是100,可得25X 12=25X 4X 3=100X 3=300; 方法二是把12 写成10 与2 的和,目的是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先计算10 个25 是多少,再计算2 个25 是多少,最后把计算的结果相加。 方法三是把25 看成100,扩大到原来的4 倍,为使积不变,再除以4。引发思考:想一想,大家为什么不用竖式计算呢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师生交流后小结:这几种方法都应用了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但是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