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钢结构建筑发展介绍
带你领略日本钢结构住宅建造全过程 .doc
![带你领略日本钢结构住宅建造全过程 .doc](https://img.taocdn.com/s3/m/c40190be5ef7ba0d4a733be6.png)
带你领略日本钢结构住宅建造全过程钢结构住宅,一般分轻型钢结构住宅和钢结构住宅两种。
钢结构的最大好处就是结构坚固、可靠,有一定的韧性,抗震性能较好,但是钢结构也有较大的缺陷,比如,对于高层建筑而言,钢结构的防火性能有些局限,钢结构构件接触水及潮气会出现锈蚀,故钢结构住宅施工时,往往会进行防火、防锈的处理。
另外,钢结构的造价,可能要比其他结构要高一些。
下面向大家介绍的是,日本一户钢结构住宅的建造过程。
日本一户建住宅,主要是木结构的多,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或者钢结构的住宅较为少见。
住宅施建场地,测量放线定位。
施工时,测量控制基准,木板的钉设。
住宅基础,基槽的机械挖掘。
地基基槽挖掘完毕地基垫层处理地基垫层夯实以后现场浇筑混凝土基础,需要用到的钢模板。
现场浇筑混凝土基础,需要用到的半成品钢筋网。
基础,底部钢筋网摆放,周围钢模板支护。
基础,竖向钢筋网绑扎。
基础,竖向钢模板加高支护一角。
泵送混凝土现场一角泵送混凝土现场局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局部,白色塑料圆环,起固定控制钢筋位置的作用。
基础浇筑以后,基础墙体顶面,补浇,需用到的专用水泥。
浇筑混凝土基础,基础墙顶面局部。
铺放塑料薄膜,养护钢筋混凝土基础。
成品化粪池——日本一般叫“合并净化槽”,准备安装。
合并净化槽,槽坑的挖掘。
住宅,室外,合并净化槽,吊装就位。
住宅,室外,地面,合并净化槽,外观。
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拆除钢模板。
钢筋混凝土基础,钢模板拆除完毕。
住宅室内位置,预埋管线。
住宅室内预埋管线局部,1F表示首层。
钢筋混凝土基础局部位置钢筋混凝土基础继续养护钢筋混凝土基础现场一角住宅外门口,平台位置,混凝土浇筑。
住宅外门口,平台混凝土浇筑现场。
工厂生产的,钢结构,构件进场。
钢结构构件吊装钢筋混凝土基础,地床结构安装。
钢结构,柱子,吊装,就位。
楼层地面,专用,断热承重板,吊装。
楼层地面,专用,断热承重板,铺放,就位。
钢构柱子,吊装。
部分钢结构,吊装。
钢结构,构件,连接,固定。
日本钢结构桥资料
![日本钢结构桥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f81915279563c1ec5da7197.png)
日本钢结构桥资料日本钢桥新技术资料日本是钢桥的王国,钢桥的结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着改进。
教科书里介绍的结构形式有许多已经过时,日本桥梁建设协会的资料是实际工程设计的参考资料。
少数主梁桥少数主梁桥是通过采用大跨度的合成桥面板或PC桥面板,达到减少主梁数目,并使横梁,风撑结构简素化以至于省略的新形桥梁。
近年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钢桥形式。
适用于曲率半径大于700米的场合,经济跨径30到80米。
特长:由于采用合成桥面板或PC桥面板,提高了桥面板的跨度。
合成桥面板的底钢板同时兼做混凝土的模板。
现场打设的PC桥面板或工厂预制的桥面板均可对应。
由于桥面板跨度的增大,减少了主梁数目。
横梁的间隔也达到10米程度,横梁可以直接使用型材。
通过桥面板抵抗横方向的荷重,省略了下风撑。
除去强风地域,一直到70米均可保证抗风安全性。
跨径再大的话需要对抗风做特别的考虑。
狭小箱梁桥狭小箱梁桥的主梁比从前的箱梁窄,翼缘的板厚较大,纵向加强肋的设置个数少,省略了横向加强肋,并且通过使用大跨度的合成桥面板,PC桥面板,简化了床组结构。
适用于曲率半径大于300米的场合,经济跨径60-110米。
特长:纵加强肋的设置个数大大减少,或者省略横加强肋。
较大跨径时,虽然箱梁断面较宽,箱内结构也可以简素化。
例如最大跨径97.6米,梁高3.1米,腹板间隔2.5米的狭小箱梁,但纵加强肋只设了一处。
当上下线一体化时狭小箱梁开断面箱梁桥适用于曲率半径大于300米的场合,经济跨径50-90米。
当上下线一体化时开断面箱梁合理化钢床板少数I梁桥适用于曲率半径大于700米的场合,经济跨径60-110米。
采用大尺寸的U形加强肋。
合理化钢床板少数I梁桥采用了较厚的钢桥面板,增强了耐久性。
合理化钢床板少数I梁桥与从前桥梁的比较。
合理化钢桁架桥与从前的钢桁架桥相比,省略了支持桥面板的纵梁和牛腿等床组结构,采用了适用于大跨度的合成桥面板或PC桥面板。
通过桥面板抵抗横向荷载,省略了上风撑。
日本钢架结构组合式预制住宅的发展历程
![日本钢架结构组合式预制住宅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0401fc4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78.png)
日本钢架结构组合式预制住宅的发展历程来源:日本钢铁联合会(提供中文翻译),作者东京大学教授松村秀一,图片和文字版权属于该协会和作者,转载请务必注明如果按施工建筑面积分析日本的新建建筑市场,长期以来,木质结构占据了首位份额,但在泡沫经济期间,钢架结构跃到了顶点。
在新建建筑市场中,钢架结构超过 RC 结构及木质结构占据首位份额的国家,在世界上大概只有日本,可称是极端特殊的钢架结构大国。
关于日本的钢架结构建筑,有些人会联想到以霞关大厦为首的超高层办公楼,也有些人会联想到在由方型钢管立柱和H 型钢横梁构成的构架上安装ALC 板的那种在城市中常见的中层楼房。
然而,仅靠这两款典型结构,钢架结构建筑无法实现首位份额。
另一种典型结构始终保持着相当份额的施工建筑面积——这就是以独立式住宅及出租公寓为主的低层钢架结构工业化住宅。
建筑用轻钢型钢日本的钢架结构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历程从 1955年采用冷弯成型工艺的轻量型钢实现了国产化开始起步。
明治以来,钢铁行业的发展是国家所面对的课题,日本的钢铁行业以政府需求为中心成长发展。
但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朝鲜战争进入停战状态后,对日本的钢铁行业强烈要求代替以军需为中心的政府需求,即开拓民用需求。
其中对建筑市场的急速成长充满期待,作为对促进该新市场发展的重要对策全力推进的项目之一,是对 2~6mm 左右厚度的钢板以冷弯成型工艺加工成槽钢等钢材的轻量型钢制造技术的开发。
采用冷弯成型的轻量型钢实现了国产化后,钢铁行业立即着手开发其用途。
钢材俱乐部创建了名为轻量钢架建筑协会的组织,从当时建筑学界的泰斗到前途无量的年轻研究人员,从建筑结构学到建筑计划学以及建筑设计领域,大量学者加入该俱乐部,制定将轻量型钢用于结构的住宅和学校等低层建筑设计指南,快速推进包括连接细节在内的构建工艺的开发、以及试行性设计施工事例的积累。
采用轻量型钢的组合式预制住宅从开始获得这些成果的1960 年前后起,住宅市场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征兆,许多此前非建筑业的企业开始加入这个富有魅力的市场。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d7b3c3c51e79b89680226b7.png)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日本钢结构建筑的比例分析日本森林覆盖率高,日本民族自古就有喜爱木建筑的传统。
日本总务省每5年对全国的住宅情况进行统计,根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从建筑构造方面来统计,2013年木造结构为3011万户,占整体住宅57.8%;独户住宅达到2860万户,占整体住宅的54.9%。
2014年住宅木结构统计中,可以计算出平均每栋住宅的面积为121平方米左右,基本属于独户住宅的范畴。
日本人之所以喜欢木结构独户式住宅,除传统习惯外,木结构房屋使用寿命长、建设周期短、节能、生态、环保、抗震等特点也是其受青睐的重要原因。
但为什么会认为日本是钢建筑先进国家呢?在日本大中城市中,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是另一道风景线,这些建筑以钢结构为主。
钢结构建筑是一个复杂的技术、设备、部品、材料有机结合体的集成产品,是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和必然产物。
由于日本特殊的地质条件,日本建筑钢结构及相关钢材的研发与生产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2013年日本非木造为2199万户,占比为42.2%,其中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为1766万户,占比为33.9%。
现代日本住宅,从结构上讲,木结构的占多数,但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等住宅占到非木结构的80.3%。
图一不同建筑结构施工面积为了分析包括住宅在内所有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所占比例,引用日本国土交通省的统计数字, 2013年日本新施工房屋总面积为14845.6万平方米,其中,钢结构(S)为5234.3万平方米,约占35.3%,钢筋混凝土结构(RC)为2967.5万平方米,约占20%:钢管混凝土结构(SRC)为346.5万平方米,约占2.3%:从图一可以分析得出1970后钢结构始终高于钢筋混凝土面积比例的结论。
表1 日本2014年施工的不同用途及结构建筑物统计数量(面积)如表1所示,2014年的统计中,2014年钢结构建筑为12.8万栋,占总数的21.7%,面积4922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6.7%。
日本钢结构建筑发展现状
![日本钢结构建筑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a59522958fb770bf78a5520.png)
日本钢结构建筑发展现状近期在天津举行的中国华北地区钢结构建筑设计与应用技术论坛上,日本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寺泽太冲先生专程前来参展,并作了专题报告。
寺泽太冲就日本钢结构建筑发展状况及新钢材、新技术开发应用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寺泽太冲先生现为该会社的建设技术部、东京建筑建材技术室课长,对钢结构建筑与钢结构材料应用颇有研究。
当谈及日本的钢结构建筑用钢材料情况时,寺泽太冲先生说:日本粗钢的年产量约1亿吨,普通钢大致在8000万吨,其中建筑领域所用的钢材约占普通钢的30%左右,是钢材用量最大的领域。
从具体的钢材品种看,钢筋用量约占全部建筑业用钢总量的近40%,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其余的是以H型钢为主的型钢占30%,冷弯型钢,钢管等占10%以上。
寺泽太冲说,这些年,日本的钢结构建筑发展很快,建筑物施工面积中的钢结构所占比例从1965年起,每年不断增加,目前约占40%左右。
而低层建筑采用钢结构的已十分普遍,如5层以下的低层建筑物,采用钢结构的占到90%以上,平均面积300平方米,每幢建筑约使用钢结构30吨左右。
一般3—5层的钢结构住宅柱子,大多采用冷弯加工成型的钢管,所以在日本,HOT(热轧钢卷=冷弯型钢)的使用量不断增加;高层建筑中,焊接箱柱及焊接H型钢梁的使用量较大,因此,厚板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多;而低层的钢结构建筑,则普遍采用H型钢。
寺泽太冲先生指出,日本对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特别强调,在耐震设计法中,希望通过塑料变形,吸收地震产生的能量。
作为倒塌类型,为了实现理想的倒塌形状,要求梁材所用钢材的屈服强度具有一定稳定性。
为确保钢材的塑料变形能力,要求保证具有较小的屈服比。
提高钢结构构件的强度,对钢材的磷、硫等杂质需严格控制,保证其较高的韧性。
对梁的垂直方向承受力较大的钢结构构件,必须保证钢板的性能。
焊接的钢结构件,确保其塑料变形,要求杂质少,吸收(夏氏)冲击能量大,有较高的韧性。
钢结构建筑除抗震性外,还有防火、耐腐蚀等多种要求,所以在日本,耐火钢、耐候钢、低屈服点钢、高强度钢等新钢种不断被开发和利用。
国外钢结构住宅发展历程及现状
![国外钢结构住宅发展历程及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b2d35f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b.png)
T钢结构住宅国外钢结构住宅发展历程及现状□刘钊王詰邱林波郁银泉刘毅摘要本文介绍了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历史、应用现状及常用结构体系,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和现状.总结得出钢结构住宅发展的主要经验,对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国外;钢结构;住宅引言钢结构住宅是材料、结构、技术和人们对舒适居住环境要求的综合体,其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基本成熟。
近年来,中国钢结构住宅的研究开发虽已初步展开,但与其他结构的住宅发展相比,差距仍很明显,特别是对于绝大多数工程师来说,钢结构住宅仍然是一个陌生的课题。
中国钢结构住宅设计和研究人员应重视对国外钢结构住宅发展历史及其规律的研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力求在以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这对促进中国钢结构住宅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必要的。
一、国外钢结构住宅发展历史1.国外钢结构住宅发展综述国外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钢和钢结构技术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18〜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一些资本主义强国钢铁工业发展更是得到了有力的推动,钢结构技术得以产生和初步发展。
第二阶段,钢结构住宅初步探索时期。
20世纪前50年,由于钢结构防火能力的缺陷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兴起,钢结构在建筑领域里失去了魅力,钢结构发展暂时受挫进入低潮,但一些建筑师却开始关注并研究钢结构技术,并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钢结构技术和钢材的特性来表达自己的现代建筑理念。
第三阶段,钢结构住宅全面发展时期。
钢结构建筑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再度兴起是在20世纪50年代。
因为二次大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钢材的性能和产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计算机也开始早期运用于钢结构建筑的辅助设计,钢结构建筑的各种结构体系日益成熟。
第四阶段,钢结构住宅总体走向成熟时期。
20世纪70年代至今,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和钢结构住宅技术在全球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深入发展,总体走向成熟。
日本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启示共3篇
![日本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启示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2b210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c.png)
日本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启示共3篇日本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启示1日本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启示随着城市化的加剧,住房问题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传统的砖混结构建筑存在诸多问题,如建造成本高、施工周期长、噪音污染等,难以满足人们快速、高效、环保的住房需求。
相比之下,钢结构建筑则具有建造成本低、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高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近年来,日本的钢结构住宅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住宅行业的佼佼者。
那么,日本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何启示呢?首先,日本政府出台了许多促进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财政支持、技术研发等,为钢结构住宅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其次,钢结构住宅在舒适度、耐久度、隔音性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优势,满足了人们对于品质高、环保安全的住宅需求,因此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
日本建筑企业在设计、制造、推广等方面秉承着“质量至上”的原则,确保钢结构住宅的品质和可靠性。
第三,日本钢结构住宅在建筑、安装、保养等方面都实现了产业化,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快速提高了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具体地,日本建筑企业通常使用标准组件进行生产,实现工厂化、流水线化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钢结构住宅的安装也采用标准化的方式进行,降低了工艺难度和施工难度,提高了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第四,日本钢结构住宅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非常成功,如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房屋销售、售后服务等,不仅大大降低了中间环节和销售成本,而且也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最后,日本政府、行业协会等组织都积极推动建筑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由于钢结构住宅具有较高的环保性,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政策引导下,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步伐更加稳健。
总之,日本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成功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如政府的政策扶持、企业注重质量、生产方式的工业化、市场化运作以及环保可持续发展等。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0da096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c.png)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日本钢结构建筑是指在日本国内使用钢材作为结构材料进行建筑的一种建筑形式。
日本作为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在建筑领域一直致力于研发和应用抗震技术。
日本钢结构建筑在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上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优点,对我国的建筑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日本钢结构建筑在抗震设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主要设计原则是抗震、耐震和减震。
日本积极研发和应用各种先进的抗震技术,包括基础地震动输入和结构响应分析,通过合理分析建筑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行为,确保建筑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这一方面对我国也有着重要启示,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日本的抗震设计理念,加强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抗震能力。
其次,日本钢结构建筑在灾害发生后的修复和重建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由于日本地震频繁,建筑物在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较多。
日本的钢结构建筑采用模块化和预制构件的设计和施工方式,使得在建筑物需要修复和重建时更加便捷、快速。
这一点对于我国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我国地震灾害频繁,灾后重建的效率和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财产安全。
通过借鉴日本的经验,我们可以提高我国建筑物的抗震重建能力,降低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此外,日本钢结构建筑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由于钢材可以循环利用和回收利用,采用钢结构建筑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钢材的使用寿命较长,不易腐蚀和破损,使得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减少了后续的维护和修复成本。
这对我国推动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有着积极的启示,鼓励在建筑领域更多地应用钢结构,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最后,日本钢结构建筑在设计上注重灵活性和创新性。
钢结构建筑可以灵活调整建筑物的形态和结构,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
同时,钢结构建筑在外观设计上更加与时俱进,融入现代艺术和建筑潮流。
这一点对我国的建筑设计也有着启示,鼓励设计师在结构设计和外观设计上进行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建筑作品。
综上所述,日本钢结构建筑在抗震设计、灾后修复、可持续发展和设计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日本钢结构住宅建造(二)2024
![日本钢结构住宅建造(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045f49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1.png)
日本钢结构住宅建造(二)引言概述:日本是世界上钢结构住宅建造的技术领先国家之一。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日本钢结构住宅建造的基本概念和优势。
本文将继续探讨日本钢结构住宅建造的相关细节,包括建材选用、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正文:一、建材选用:1. 钢材种类选择: 日本钢结构住宅常用的钢材种类包括碳素钢、合金钢和不锈钢等。
根据建筑的结构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钢材种类。
2. 钢板厚度选择: 钢板的厚度对住宅建造的强度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根据设计要求和负荷计算,选择适当的钢板厚度。
3. 建材保护措施: 由于钢材容易受到氧化和腐蚀的影响,采取防腐保护措施,如喷涂防腐涂料或镀锌处理,以延长住宅的使用寿命。
二、施工技术:1. 预制技术: 预制技术是日本钢结构住宅建造的重要施工方法之一。
通过在工厂内预先制作构件,减少现场工期和材料浪费,提高施工效率。
2. 焊接技术: 钢结构住宅的连接部位通常采用焊接技术,确保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高质量的焊接技术是保证住宅安全的关键。
3. 砌体技术: 钢结构住宅与砌体结构结合的部分通常采用砌体技术,增加建筑的隔热性和隔音效果。
三、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 对于采购的建材,应进行质量检测和确认,确保材料符合建筑标准和规范要求。
2. 施工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检查,确保每个工序的质量,避免施工中的问题和质量隐患。
3. 结构安全控制: 钢结构住宅的结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并进行结构安全评估和验收检查。
四、环境友好:1. 节能设计: 钢结构住宅的节能设计包括合理的隔热、采光和通风等方面,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住宅的舒适性和环境友好性。
2. 废弃物处理: 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进行分类和处理。
推广回收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 绿色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绿色施工技术和材料,减少施工噪音、粉尘和水污染等,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
国内外钢结构建筑发展概况
![国内外钢结构建筑发展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9410850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5.png)
国内外钢结构建筑发展概况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钢结构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出发,对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进行探讨。
一、国内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1.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钢结构建筑技术,并在1987年建成了第一座钢结构高层建筑——上海金茂大厦,标志着我国钢结构建筑的起步。
此后,我国钢结构建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0年代后期至今,钢结构建筑成为我国建筑业的一大亮点,建筑规模、建筑品质、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2.发展现状目前,我国钢结构建筑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体系,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
钢结构建筑的应用领域包括工业厂房、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桥梁等,其中高层建筑是钢结构建筑的代表性项目。
目前,我国的钢结构建筑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工业建筑,也开始进入商业、文化、体育、交通等领域,形成了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3.发展趋势未来,我国的钢结构建筑有望在技术、规模、品质等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
一方面,随着钢结构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钢结构建筑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物的高度和规模也将不断提高,高层钢结构建筑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二、国外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1.发展历程20世纪初,钢结构建筑技术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20世纪60年代,钢结构建筑开始在日本兴起。
此后,欧美、日本等国家对钢结构建筑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不断提高钢结构建筑的技术水平和施工效率。
目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钢结构建筑已经成为建筑业的主流。
2.发展现状目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钢结构建筑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
其中,高层钢结构建筑成为了钢结构建筑的代表性项目。
在欧美国家,钢结构建筑的应用领域包括工业、商业、文化、体育、交通等领域,其中商业和文化领域的钢结构建筑比例较高。
在日本,钢结构建筑的应用领域包括高层住宅、商业综合体、文化设施、体育场馆等。
日本钢结构建筑发展介绍
![日本钢结构建筑发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1bb1cdfb14e852458fb5771.png)
日本钢结构建筑发展介绍摘要:作者现在日本著名的建设公司工作,所以有幸接触到了许多日本建筑行业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文中,作者将介绍日本在钢结构领域的发展,希望能对中国的业界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日本钢结构;日本轻型钢结构;h型钢20世纪后几年,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以每年竣工面积4.4亿平方米,总产值 6000亿元(约占gdp9%)的建设迅猛发展,住宅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新世纪的新的增长点。
由于土地资源不可再生,建设部已下令禁止使用传统的粘土砖,同时,我国的钢产量已达1.7亿吨,严重供过于求的状况已迫使钢铁企业另辟蹊径,引进国外已经成熟的钢结构建筑体系,同时为建筑业和钢铁业找到了新的出路。
国际上,美国设计师和结构师非常重视研究金属结构及其耐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欧洲专家们提出,钢结构具备绿色建筑的条件,即为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建筑。
日本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钢结构建材的量产,60年代日本的钢结构建筑得到快速的发展,1965年的那一年间钢结构建筑的开工面积就已经达到了2千万平方米。
1998年钢产量达到5900万吨,建筑结构用钢量占13%,而钢结构住宅在建筑结构用钢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就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直到今天日本仍然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着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日本的钢结构建筑中柱子的形式非常有特点,介绍日本钢结构的话,这一点不能不提。
在日本,钢结构的柱子一般使用角形钢管,梁使用h型钢。
但是,在欧美单独使用角形钢管的柱子几乎很少见到。
据cidetc(钢管构造开发研究国际委员会)的报告,在日本以外的其它国家里对于角形钢管的研究几乎没有。
所以在本文中笔者要首先介绍一下日本钢结构柱子形式的变迁。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开始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为止,格构柱、型钢是当时的主流。
但是,从1954年开始h型钢被大量制造,一时间h型钢成为当时钢结构的主要部材。
日本建筑行业兴衰历史资料
![日本建筑行业兴衰历史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67d115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a.png)
日本建筑行业兴衰历史资料日本建筑行业兴衰历史资料日本建筑行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受到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建筑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特点,并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本文将探讨日本建筑行业的兴衰历史,从传统建筑到现代建筑的转变。
传统建筑时期日本传统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的弥生时代。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建筑主要是木质结构,借鉴了中国唐代建筑的特点。
传统的日本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尊重自然,追求简洁和谐的美感。
在公元7世纪至16世纪的平安时代和室町时代,日本建筑达到了巅峰。
宫殿、寺庙、城堡等建筑以其雄伟的规模和精美的细节而闻名。
同时,传统的建筑风格也开始出现,如「和室」和「庭院」的概念。
然而,传统的日本建筑在17世纪至19世纪的江户时代逐渐衰落。
在这个时期,日本经历了长达两百多年的封闭状态,对外国文化和技术的接触非常有限,导致建筑行业停滞不前。
传统建筑的发展陷入困境。
西方现代化的影响19世纪中叶,日本开启了对外国文化和技术的接触,尤其是来自欧洲的现代化思潮。
这一时期,被称为明治维新,对日本建筑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西方建筑风格和建筑技术在日本迅速传播,成为了日本建筑行业的新潮流。
建筑师开始采用钢结构和混凝土技术,推动了建筑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
同时,西方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理念也进入了日本,为日本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现代建筑的崛起20世纪初,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化的推进,推动了日本现代建筑的崛起。
现代建筑在功能性和效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高层建筑、摩天大楼和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始在日本各大城市兴建。
现代建筑注重实用性,借鉴了西方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同时融入了日本的美学和文化元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建筑开始面临一些挑战。
环境污染、建筑安全和城市规划等问题成为了日本建筑行业发展的阻碍。
于此同时,传统建筑的精神和文化价值也逐渐受到重视。
国外钢结构产业发展简介共3篇
![国外钢结构产业发展简介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1592d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a.png)
国外钢结构产业发展简介共3篇国外钢结构产业发展简介1国外钢结构产业发展简介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东去西来,钢结构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建筑领域的重要建材。
钢结构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有着长足的发展,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国外钢结构产业的发展进行简介。
一、钢结构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钢结构的应用范围是极其广泛的,包括高层建筑、桥梁、体育场馆、车站机场、公路、隧道等建筑领域的工程。
其中,针对高层建筑,钢结构一般用于悬挂式结构、框架式结构和框托式结构等方面,钢结构的轻量化和紧凑度也使其成为被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
二、国外钢结构的工艺制造已趋成熟工艺制造是钢结构产业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国外钢结构的工艺制造已趋成熟。
采用现代技术进行生产,包括电板直切、压机成型、机器加工、自动抛丸、粉末静电喷涂等先进技术,不仅加快了工程进度,缩短了建设时间,而且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
三、国外钢结构的设计标准较为成熟由于钢结构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环境和场所,因此需要设计师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国外各类钢结构的设计标准已然成熟,例如美国,其工程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已成为当今领先的水平。
在设计中,一般要进行深入的结构分析和计算,以保证其安全性能,同时也要考虑选用的钢材材质,以确保结构可靠性。
四、钢结构在环保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钢结构因其环保性而得到广泛应用。
一方面,钢属于可回收材料,可以减少电脑等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钢结构的建设时间往往较短,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同时,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钢结构的制造和建设也在进一步探索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姿态。
总之,国外钢结构产业发展已经步入成熟阶段,其应用范围广泛,生产工艺成熟,设计标准较为严格,具有环保性优势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其发展仍在继续。
我国的钢结构产业也需要发挥创新型的优势,加速推进发展,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综上所述,国外钢结构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国也需要加强创新,破解技术难题,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推动钢结构产业的快速发展。
日本钢桥概况及中国钢桥的应用与发展
![日本钢桥概况及中国钢桥的应用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a0c7cf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b.png)
日本钢桥概况及中国钢桥的应用与发展日本是一个拥有众多桥梁的岛国,钢桥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桥梁形式。
首先,我将介绍一下日本钢桥的概况,然后再谈谈中国钢桥的应用与发展。
日本钢桥的概况:1.历史悠久:日本钢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采用的是铁框架结构,发展到后来大规模应用钢结构,如钢筋混凝土梁桥、悬索桥、斜拉桥等。
2.技术先进:日本在钢桥的设计和制造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其桥梁工程研究所对钢桥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如使用新型材料、新型构造和新型施工方法等。
3.良好维护管理:日本对桥梁的维护管理十分重视,建立了完善的桥梁维护体系,定期进行桥梁检查和维修,确保桥梁的安全和可靠性。
4.利用现代科技: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本的钢桥在设计和施工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利用软件进行桥梁的设计和分析,利用机械化设备进行桥梁的施工。
中国钢桥的应用与发展:1.应用广泛: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和交通繁忙程度的增加,钢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既包括城市道路上的钢梁桥、悬索桥、斜拉桥等,也包括高速公路和铁路上的跨度大、载荷大的大型钢桥。
2.技术不断创新:中国在钢桥的设计和制造方面也在不断创新,不仅引进了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还大力发展自主创新,提高了我国钢桥的设计水平和质量。
3.建设速度快: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钢桥的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例如,在高铁建设过程中,很多地区都采用了快速搭建的钢桥,可以大大节约建设时间和成本。
4.环境友好:钢材是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建材,在钢桥建设中可以大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符合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总结起来,日本钢桥的应用与发展源于其悠久的历史、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维护管理,而中国钢桥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应用广泛且技术不断创新,对于我国的交通和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相信我国钢桥的应用和发展会越来越好。
无人不晓的日本装配式房屋凭什么这么“火”?
![无人不晓的日本装配式房屋凭什么这么“火”?](https://img.taocdn.com/s3/m/e8afcca358fb770bf68a556d.png)
无人不晓的日本装配式房屋凭什么这么“火”?日本将装配式房屋分为:铁和钢结构预制房屋;模块化预制房屋;木结构预制房屋;混个凝土预制房屋。
铁和钢结构预制房屋,钢框架包括主要结构构件,使用具有钢框架柱和梁的墙板,然后运输到现场组装,完成整栋建筑的搭建。
模块化预制房屋,由钢或木框架制成的模块在工厂生产并在施工现场连接在一起。
模块的内装在工厂完成。
工业化生产的比例很高。
木结构预制房屋,结构件是由木材制成的板材以及其他木制产品。
混个凝土预制房屋,结构件是预制混凝土板或者其他预制混凝土产品而日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是十分严谨苛刻的。
严格的建筑规范日本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会严格按照《建筑基准法》的抗震要求,这部法律每几年就会重新修订一次。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建筑法律就有2次重大修改。
1995年修订的《建筑基准法》规定,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
一个建筑工程,要从政府部门获得开工许可,除了要上交设计图纸、施工图纸等文件外,还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
讲究的建筑选材1996年日本实行“耐震改建计划”广泛应用了隔震技术,普遍在房屋和地基之间加入减震层,利用建筑物本身的晃动来吸收地震的能量。
这种技术,就是在建筑的底部安装弹性橡胶垫,或者摩擦滑动承重座缓冲装置来抵抗地震。
这些橡胶层非常耐用,一般使用年限约60年,能够把地震对楼房的摇晃程度减轻1/3到1/5。
较好的抗震性能据地震经验,在日本倒塌的大多是木质、年代久远的住宅,新建的公寓很少倒塌。
日本建筑界和学术界,在建筑防震领域的研究,可谓是全球首屈一指。
工业化、专业化的背后,有一套科学及学术体系为依托。
日本的许多建筑创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出了,在全球都获得了广泛认可。
jis 钢结构标准
![jis 钢结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f09b46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d.png)
jis 钢结构标准一、引言JIS(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是日本工业标准的简称,涵盖了多个工业领域,其中钢结构标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JIS钢结构标准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桥梁、高速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项目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JIS钢结构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JIS钢结构标准的历史与发展JIS钢结构标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日本开始工业化进程,钢铁产业逐渐崛起。
为了满足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日本开始制定一系列的钢结构标准。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JIS钢结构标准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权威标准之一。
目前,JIS钢结构标准仍在不断修订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三、JIS钢结构标准的主要内容1.材料标准:JIS钢结构标准对钢材的质量、性能、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包括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耐候结构钢等多种类型,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2.设计标准:JIS钢结构标准提供了详细的设计规范和计算方法,包括荷载规范、抗震设计规范、稳定性设计规范等。
这些规范确保了钢结构在设计阶段就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制造标准:JIS钢结构标准对钢结构的制造过程进行了严格规定,包括钢材的切割、焊接、热处理、涂装等各个环节。
这些规定确保了钢结构在制造过程中具备一致的质量和性能。
4.检测与验收标准:JIS钢结构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检测和验收规范,包括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检测、尺寸检测等。
这些规范确保了钢结构在出厂前和安装后都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四、JIS钢结构标准的特点1.安全性:JIS钢结构标准强调结构的安全性,通过严格的规定和计算方法确保钢结构在各种荷载和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和安全。
2.经济性:JIS钢结构标准注重结构的经济性,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制造规范降低钢结构的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3.环保性:JIS钢结构标准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在材料选择、制造过程和使用寿命等方面都考虑了环保因素,推动钢结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74b76e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8.png)
日本钢构造建筑简介及对我国旳启示一、日本钢构造建筑旳比例分析日本森林覆盖率高,日本民族自古就有爱慕木建筑旳老式。
日本总务省每5年对全国旳住宅状况进行记录,根据最新记录成果显示,从建筑构造方面来记录,木造构造为3011万户,占整体住宅57.8%;独户住宅到达2860万户,占整体住宅旳54.9%。
住宅木构造记录中,可以计算出平均每栋住宅旳面积为121平方米左右,基本属于独户住宅旳范围。
日本人之因此喜欢木构造独户式住宅,除老式习惯外,木构造房屋使用寿命长、建设周期短、节能、生态、环境保护、抗震等特点也是其受青睐旳重要原因。
但为何会认为日本是钢建筑先进国家呢?在日本大中都市中,鳞次栉比旳摩天大厦是另一道风景线,这些建筑以钢构造为主。
钢构造建筑是一种复杂旳技术、设备、部品、材料有机结合体旳集成产品,是建筑产业化旳发展方向和必然产物。
由于日本特殊旳地质条件,日本建筑钢构造及有关钢材旳研发与生产一直处在世界领先水平。
根据日本总务省记录,日本非木造为2199万户,占比为42.2%,其中钢筋混凝土与钢构造为1766万户,占比为33.9%。
现代日本住宅,从构造上讲,木构造旳占多数,但钢筋混凝土构造及钢构造等住宅占到非木构造旳80.3%。
图一不一样建筑构造施工面积为了分析包括住宅在内所有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与钢构造所占比例,引用日本国土交通省旳记录数字,日本新施工房屋总面积为14845.6万平方米,其中,钢构造(S)为5234.3万平方米,约占35.3%,钢筋混凝土构造(RC)为2967.5万平方米,约占20%:钢管混凝土构造(SRC)为346.5万平方米,约占2.3%:从图一可以分析得出1970后钢构造一直高于钢筋混凝土面积比例旳结论。
表1 日本施工旳不一样用途及构造建筑物记录数量(面积)如表1所示,旳记录中,钢构造建筑为12.8万栋,占总数旳21.7%,面积4922万平方米,占总面积旳36.7%。
根据与旳记录,日本旳钢构造建筑每年动工旳面积基本保持在35%左右旳水平。
国内外钢结构建筑发展概况
![国内外钢结构建筑发展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8fb30e6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1.png)
国内外钢结构建筑发展概况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钢结构建筑是近年来建筑行业中的一种新兴建筑形式,它以钢材为主要结构材料,具有轻、强、耐用、易于施工等特点,逐渐成为了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分别介绍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
一、国内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1、发展历程我国的钢结构建筑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引进和应用。
当时,我国的钢结构建筑主要用于大跨度钢桥、体育场馆、展览馆等公共建筑。
随着钢结构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钢结构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涉及到了多个领域,如商业、住宅、教育、医疗等。
2、现状目前,我国的钢结构建筑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钢结构建筑产值已经超过了4000亿元,占到了全球钢结构建筑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同时,我国的钢结构建筑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从传统的公共建筑延伸到了商业、住宅、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
3、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建筑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
未来,我国的钢结构建筑市场将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多元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钢结构建筑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包括商业、住宅、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
(2)绿色环保。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钢结构建筑也将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建筑材料将更加环保,建筑设计也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
(3)智能化。
未来,钢结构建筑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包括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都将采用先进的智能技术,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率。
二、国外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1、发展历程钢结构建筑在国外的发展历程要比我国早得多。
早在19世纪末,欧洲和美国就开始了钢结构建筑的应用,当时主要用于铁路站、市政设施、博物馆等公共建筑。
随着钢结构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钢结构建筑的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大,涉及到了商业、住宅、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
2、现状目前,国外的钢结构建筑市场已经非常成熟,钢结构建筑的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
日本全球领先顶尖科技(六)-钢铁冶炼技术
![日本全球领先顶尖科技(六)-钢铁冶炼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03a630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0.png)
日本全球领先顶尖科技(六)-钢铁冶炼技术作为一个本土不产铁矿石的国家,钢铁产量和质量都是世界领先,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日本的钢铁技术包括炼钢技术世界领先,甚至欧美发达国家都是所不能及的。
日本冶炼钢铁的技术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日本的领先另外一方面体现在专利方面到目前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高炉或炼钢厂不是利用日本的许可证建造的。
日本钢铁工业实力究竟如何?且看日本五大钢铁企业。
1977年邓小平访日,希望当时已是世界顶尖的钢铁公司新日铁帮忙筹建宝钢。
规划建设完毕后,新日铁甚至派出技术员手把手教中国工人操作,细化纠正到每一个手势、每一次动作的节奏频率。
可以说,没有新日铁,就没有中国现在最大最强的钢铁公司宝钢。
鞍钢、唐钢、武钢也无一例外。
日本的5大钢铁企业有新日铁,JFE,住友金属,东京制钢,神户制钢。
新日铁,全名新日本制铁公司,国际市场竞争力最强的钢铁企业之一,无论从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水平,还是从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方面来讲,都堪称钢铁界的一面旗帜。
总部位于东京。
公司的产品包括:圆钢、合金钢、不锈钢、各种钢管、冷/热轧钢板、化学制品、炼铁用成套设备,各种产业机械等。
目前在镀锌钢板和汽车用钢板领域里的技术水平全球位居第一,日本第一,世界第二。
中国国内的摩天大厦的主体钢结构工程完全依赖日本。
建筑行业的钢材用量非常大了那么你知道那么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的时候,你可否想过他们所用的钢材来自哪里?中国国内的摩天大厦的主体钢结构工程完全依赖日本深圳的地王大厦在京基100大厦建起之前以高度368米引领深圳地标很多年,地王大厦是主体钢结构全部采用日本新日铁株式会社钢材准确说来,日本的钢铁技术包括炼钢技术属于世界领先,甚至欧美发达国家都是所不能及的日本的领先另外一方面体现在专利方面到目前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高炉或炼钢厂不是利用日本的许可证建造的。
住友金属,庞大的子公司群,大部分和钢铁有关。
在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巴西、美国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设有一批分厂和办事处。
日本建筑结构用钢板发展现状共3篇
![日本建筑结构用钢板发展现状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f368c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5.png)
日本建筑结构用钢板发展现状共3篇日本建筑结构用钢板发展现状1日本建筑结构用钢板发展现状钢板是目前在建筑结构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
在日本,钢板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介绍日本建筑结构用钢板的发展现状。
20世纪初,钢板主要用于工业设施和桥梁结构,建筑结构中应用较少。
随着钢板生产技术和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钢板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开始逐渐增加。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日本开始出现了多层和高层建筑,钢板结构也逐渐被运用。
此时,使用的钢板较为粗糙,但已经满足了建筑安全要求。
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新型的钢板不断问世。
其中,高强度、高耐蚀性、高温性能好的耐震钢板在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耐震钢板优于传统的钢板,能够在地震中保持稳定,减少建筑物发生倾斜偏移的可能性。
此外,钢板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升级,使得钢板的尺寸和形状得到了更为精准地控制和处理。
近年来,日本建筑中通过钢板贯通建筑各个功能区域形成通路的方法逐渐普及。
比如,商场中常用的人行天桥和大型建筑物中的隔离区域使用的大型通道等,都采用了经过加工的钢板构建。
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建筑空间的利用率,也增加了建筑空间的美观性。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建筑结构中采用回收利用钢板的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体来看,日本的建筑结构用钢板的应用已经处于成熟和发展的阶段。
在技术和生产不断提升的条件下,钢板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充分发挥其在建筑结构中的各种优势。
未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钢板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方式将会越来越多,日本的建筑行业也将更加创新和多样化综上所述,日本的建筑行业在钢板结构应用方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提升,钢板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方式也将更加多样化和创新。
作为一种具有很高优势的材料,钢板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将继续受到广泛关注和推广。
随着未来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钢板应用将为建筑结构的安全、美观和环保做出更大的贡献日本建筑结构用钢板发展现状2近年来,日本建筑结构用钢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一发展现状在整个建筑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钢结构建筑发展介绍
摘要:作者现在日本著名的建设公司工作,所以有幸接触到了许多日本建筑行业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文中,作者将介绍日本在钢结构领域的发展,希望能对中国的业界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日本钢结构;日本轻型钢结构;H型钢
20世纪后几年,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以每年竣工面积4.4亿平方米,总产值6000亿元(约占GDP9%)的建设迅猛发展,住宅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新世纪的新的增长点。
由于土地资源不可再生,建设部已下令禁止使用传统的粘土砖,同时,我国的钢产量已达1.7亿吨,严重供过于求的状况已迫使钢铁企业另辟蹊径,引进国外已经成熟的钢结构建筑体系,同时为建筑业和钢铁业找到了新的出路。
国际上,美国设计师和结构师非常重视研究金属结构及其耐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欧洲专家们提出,钢结构具备绿色建筑的条件,即为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建筑。
日本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钢结构建材的量产,60年代日本的钢结构建筑得到快速的发展,1965年的那一年间钢结构建筑的开工面积就已经达到了2千万平方米。
1998年钢产量达到5900万吨,建筑结构用钢量占13%,而钢结构住宅在建筑结构用钢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就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直到今天日本仍然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着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日本的钢结构建筑中柱子的形式非常有特点,介绍日本钢结构的话,这一点不能不提。
在日本,钢结构的柱子一般使用角形钢管,梁使用H型钢。
但是,在欧美单独使用角形钢管的柱子几乎很少见到。
据CIDETC(钢管构造开发研究国际委员会)的报告,在日本以外的其它国家里对于角形钢管的研究几乎没有。
所以在本文中笔者要首先介绍一下日本钢结构柱子形式的变迁。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开始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为止,格构柱、型钢是当时的主流。
但是,从1954年开始H型钢被大量制造,一时间H型钢成为当时钢结构的主要部材。
但是,由于H型钢在断面性能上有欠缺,不久就有人提出H型钢不适合用在柱子上。
因此,就提出了在H型钢两侧贴钢板,焊接成日字断面的改善方案。
不过这样一来,就出现了焊接量大、用钢量大,成本高的问题。
于是50年代后期出现了圆形钢管,继而60年代初期又诞生了角形钢管。
但当时只能够制造直径很小的角形钢管(能够制造的最大尺寸为100x100x3.2),适合于柱子使用的角形钢管的制造还处于开发阶段中。
由于用4片钢板组合后焊接的角形钢管无法大量生产,所以,也没有像H型钢一样得到普及,当然也没能取代日字断面柱。
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冷处理成型角形钢管的制造方法和柱梁结合法的发明,才大大提高了角形钢管的市场需求。
首先是神户制钢株式会社在1968年生产出了冷压成型角形钢管S柱。
继神户制钢株式会社之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和日铁建材工业株式会社也先后制造出了角形钢管的新产品。
为了统一冷压成型角形钢管的断面形状,日本钢结构协会标准化委员会于1988年制定了JSSⅡ10-1988《冷压成型角形钢管》。
之后,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钢铁部也考虑制定同规格的JIS《冷压成型角形钢管》日本工业标准。
但是在制定审查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
即,在制造过程中塑性加工造成角形钢管的塑性变形能力减弱,所以冷压成型角形钢管的JIS化未能实现。
之后,对钢管的角部形状做了改善,规定了降伏点的上限,塑性变形能力得到了提高。
近年,我国单层工业厂房中多使用轻型钢结构体系,而日本早在1954年就已经有了轻型钢结构体系的雏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的住房供给极度不足,缺口达到420万户。
日本政府面对深刻的住房难问题,决定快速建造一批公营住宅来满足普通百姓的住房需求。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人痛切的感到实现城市不燃化的必要性,作为其中一项就是实现不燃住宅的普及。
大量的快速的建造钢筋混凝土住宅不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技术上都是极其困难的。
所以,开发建设周期短且造价低的简易不燃化住宅就成了当时亟待解决的课题。
当时,作为重要的产业复兴政策,日本政府重点扶持钢铁产业和煤炭产业。
这样一来,钢铁供给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急速的解决。
所以,当时东京大学星野昌一教授提出的用薄钢板建造简易轻钢结构住宅的方案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建设省东京都的支持。
于是钢材俱乐部市场开拓委员会积极采用这种轻型钢结构体系来建造公营住宅。
1954年首先将东京都营住宅中野区鹭宫团地选为试点。
日本最初关于轻型型钢的技术资料主要是来自于欧美的文献和留学人员从海外带回来的资料。
八幡制铁株式会社的清水泰1952年和1954年分别从美国带回了AISI的规格书及钢结构设计手册。
之后,户佃制造所利用二战时生产铁管的冷处理成型机开始试着制造轻型型钢。
中之岛制钢株式会社也于1954年12月开始试制轻型型钢。
以上这些就是日本最初制造轻型型钢的雏形。
在日本随着轻型钢结构体系的普及,技术方面的欠缺慢慢暴露出来。
因为是新型的建筑体系,所以不论是在设计方面还是在施工方面技术都很不完备。
于是,日本建设省提出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机关来进行相关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进而推进钢结构体系的普及及健全的发展。
1955年公益团体日本轻型钢结构建筑协会成立了。
协会成立后首先明确了轻型钢结构体系的范围:使用用Light Gage Steel (L.G.S)作的绗架的体系;使用薄钢板作墙体的体系;使用用型钢作的绗架的体系(只限于小断面何小规模建筑)及以上各体系的混合体系
日本轻型钢结构建筑协会为了普及轻型钢结构体系,从建筑结构的权威人士那里寻求支援,并且积极发动行政等多方面的力量,开展了很多的研究活动。
1.制作标准的设计范例。
在日本住宅金融公库建筑法中关于简易耐火构造建筑有以下规定:“外墙应为耐火结构,屋面要使用不燃材料。
”
在日本轻型钢结构建筑协会成立的转年即1956年,该协会协同建设省及其它相关团体一起,对公库建筑法进行了部分改正,对简易耐火构造建筑条目增加了如下描述:“主要结构部位应该使用不燃材料建造。
”
这里提的不燃材料主要是指,混凝土、钢铁等在发生火灾时通常不会出现燃烧现象的材料。
公库建筑法改正后,日本轻型钢结构建筑协会受日本住宅金融公库的委托,设计了轻型钢结构公库。
这个设计后来被当作简易轻型钢结构建筑的标准范例被使用。
2.积极开展各种学术研究。
1956年日本轻型钢结构建筑协会制作了轻型钢结构的JIS(日本工业标准)的草案,并送交工业技术院审议。
1957年审议通过了JIS G3350(建筑结构用冷处理成型轻型型钢)。
从1959年起日本轻型钢结构建筑协会开始研究轻型钢结构建筑结构设计的简便化方法。
1960年7月该协会出版了《轻型钢结构建筑的结构设计》一书之后,建设省住宅局建筑指导课长下达指令,建设项目在申请立项时,凡事依照《轻型钢结构建筑的结构设计》手册进行的轻型钢结构建筑设计的项目不提供结构计算书也可以。
之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住房水平的提高,在住宅方面简易的轻型钢结构住宅逐渐被钢筋混凝土建筑所取代。
1959年随着日本H型钢的大量国产化,轻型型钢也渐渐的被H型钢取代。
20世纪60年代后期钢结构建筑大幅增加,但是在那其中轻型钢结构建筑的比重却越来越小,直到后来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1968年日本轻型钢结构建筑协会也随之解散。
现在的钢材俱乐部的前身就是当时的日本轻型钢结构建筑协会,但是现在他们的业务主要是以钢结构建筑为主。
以上就是关于日本钢结构及轻型钢结构的简单的发展史的介绍。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对中国的钢结构行业及相关产业的人士给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