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与对策探究

合集下载

关于中国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考

关于中国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考

关于中国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考5、服务性消费将成为未来消费增长的重点领域。

根据国际经验,本人认为服务性消费即交通通讯、旅游娱乐、医疗保健等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消费增长的重点领域。

三、中国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1、通过减税和增加财产性收入,切实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在外需急剧下滑时期,为在短期内迅速扩大内需,通过增加政府财政补贴、发少量红包、消费券等措施促进即期消费是有一定意义,但是效果不会很大。

根本的解决途径还要依靠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现在提高工资的呼声较高,但本文认为,根据我国国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普遍大幅度提高工资是不现实的。

工资是市场调节的,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仍处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企业没有大幅度提高劳动者报酬的动力和压力。

如果采取行政力量提高工资,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会导致显性的社会失业增加,最终适得其反。

尤其是在当前危机冲击下,企业处境本身就相对较为困难,此时要求其提高员工工资不是合乎情理的做法,长期而言也不符合员工的利益。

可行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提高个税起征点;一个是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就前者而言,虽然短期内提高个税起征点会减少财政收入,但居民收入的增加将对消费产生明显的刺激效应,有利于扩大未来消费税收;就后者而言,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对刺激消费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因此,采取措施促进股市和房市稳定健康发展不仅对金融稳定而且对整个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进一步深化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和社保体制改革,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减少居民消费后顾之忧。

要让老百姓敢花钱,就要消除老百姓在子女教育、住房、医疗和养老方面的后顾之忧。

这就亟需推进社保、教育、医疗体制改革,增加公共财政对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减少居民的支出负担。

同时,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尤其是要逐步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居民后顾之忧,降低储蓄倾向,以此提高各阶层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意愿。

关于中国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考

关于中国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考

关于中国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考引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国内消费需求正不断扩大。

本文将对中国扩大消费需求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并探讨其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中国消费需求的背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正加速进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这也促使中国的消费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中产阶级快速崛起。

中产阶级的扩大使得更多的人拥有了更高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从而推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中产阶级不再满足于基本的需求,更多地追求高品质、高品味的生活方式。

其次,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也对中国消费需求的扩大起到了积极作用。

过去,中国人大部分时间都被节约和储蓄所主导,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钱享受生活。

这种观念的转变使得消费需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生活需求,而是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

最后,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

通过减税降费、扩大内需政策、鼓励创新等一系列措施,中国政府积极引导消费需求的增长。

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推动消费需求的扩大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消费需求的扩大对中国经济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消费需求的扩大推动了中国市场的繁荣。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消费需求的扩大为国内外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各行各业的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其次,消费需求的扩大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升级。

传统产业逐渐向高端制造、服务业、文化创意等领域转型,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消费需求的扩大对于增加就业岗位和提高人民收入也有积极的影响。

随着消费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招聘更多的员工来满足市场需求。

这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提高了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如何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与对策

如何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与对策

如何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与对策作者:王雨晨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18期摘要: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经济增长停滞,如何扩大消费者需求,必须从消费品的需求规律上进行研究,寻找新的需求管理方法。

我国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这影响了走向富裕社会的发展。

因此必须扩大城市居民和农民的需求能力,为促进消费品和服务等生产市场的经济发展,同时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消费需求;理论;对策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01一、制约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因素(一)收入分配不合理、居民收入差距大、收入增长缓慢导致消费力不足居民收入水平影响着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收入的增加也就会增加消费力。

我国居民的收入有明显提高,但是社会阶层收入和财富差距也慢慢扩大,这种现象导致了我国巨大的潜在市场难以得到发展,高收入群体主要消费在高档品上,相对低廉的产品就被低收入者们哄抢,中等收入的群体在这两者间流动,很明显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群体是我国消费的主要贡献者,中等收入的潜在市场比较大,因此实际消费中所占比重就小,加上理性消费行为,基本消费很容易满足这部分人群。

低收入的群体主要是农民和城镇的下岗失业者们,实际消费所占比重较大,但是因为经济制约,所以只能购买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物品。

制约了潜在消费,因此导致消费力不足。

(二)产业变动使得居民就业率下降导致消费力不足城市就业压力变大,产业变动对就业有着一定影响,一方面产业变动给就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由于新兴行业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农村和城镇的居民都赶来就职,比如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使得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需要专业劳动力,需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为节省企业资本,相对应的劳动力的需求会降低,因此就职人员的收入分配就有区别。

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人数逐渐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逐年减少,就业是劳动者保障拥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就业增长却在逐年下降,因此在城镇中的居民跟农民进城务工的相比较,居民收入来源工资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没有成正比,收入得不到一个保障,经济依旧不能协调发展,仍然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

消费理论扩大消费需求解析

消费理论扩大消费需求解析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强调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其实际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的收入水平,即指本期收入,收入的绝对水平和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因此,扩大消费需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如城市居民每隔一年一次的加薪,但如何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却始终没有切实的措施,这是我国总消费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消费已相对收入为函数。

相对别人—示范效应,向高消费看齐。

我国称之“攀比效应”。

相对自己过去—习惯效应,收入水平变化后消费有滞后性。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消费与生命周期有关,与财产收入有关。

如下公式:C=Awr+Byl……WR为财产收入;a为财产收入的消费倾向;YL为劳动收入,实为个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或不同年龄的收入;b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表明消费取决于财产收入和个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劳动收入。

费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消费以持久收入为函数。

C=bYp……Yp为持久收入,如下公式:Ypt=θYt+(1—θ)Yt-1……Ypt为现期持久收入,Yt为现期收入,Yt-1为上期收入,θ为加权数。

表明,现期持久收入等于现期收入与前期收入的加权平均数。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消费政策所谓扩大内需政策,就是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拓宽国际市场,培育消费热点,以拉动经济的增长,简言之,就是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正确的消费政策。

以上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是影响国民经济均衡的重要因素,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收入具有多种形式,不同的收入形式对消费的影响有所侧重,我国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采取合理的消费政策,为此,必须借鉴西方经济学者对消费理论依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可以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

因为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函数关系,中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比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由此,对国民经济中的消费扩大贡献比高收入者更大。

关于扩大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几点思考

关于扩大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几点思考

关于扩大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几点思考引言消费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于稳定经济增长、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激励企业创新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扩大消费需求已经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本文将就扩大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是消费能力的重要基础。

扩大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必须提高其收入水平。

真正实现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只有让更多的人获得更高的收入,才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

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提高农业农村收入;优化税收政策,让个人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扶持,这些都是可以提高居民收入的途径。

二、优化消费结构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质量。

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需求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应当引导居民形成更加健康、个性化的消费结构。

例如,加大医疗器械减免政策,加大保险扶持力度,鼓励消费者选择更加安全、环保的消费品等等。

除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外,鼓励居民选择更为丰富的社会文化活动,购买高品质的文化用品、娱乐休闲用品都能够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和提升。

三、扩大消费场所在城市中增加娱乐、休闲、旅游等公共场所,以及打造以消费为主要功能的商业区,能够提高消费体验和效果。

政府可以加大对公共设施的投资和维护,增加公共场所的数量和覆盖范围,吸引更多居民前来消费。

建立起公共与私人部门之间的消费经济互联网,整合各种消费场所和服务,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享受优质、便捷的服务。

四、增加消费刺激政策增加消费刺激政策,给予更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政府可以加大减税和减费力度,提高居民个人税前扣除额,增加家庭支出税前扣除额等等。

除了税收的减免,给居民提供更丰富的优惠、促销和类似“购物节”的活动,也是很好的消费刺激政策。

在政府的引导下,可以让更多的商家参与到这种活动中,多种促进消费的实体活动也会带来消费的增加。

五、提高消费者信心消费者对经济和政策的信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消费前景。

扩大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的财政对策

扩大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的财政对策

扩大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的财政对策由于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一些经济大国及周边国家经济好转的迹象仍不明朗,我国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双向拉动。

从政策实施的结果来看,投资需求已显示出强劲的拉动作用,但消费需求仍然低迷,刺激消费需求是当务之急。

从城市市场来看,城镇居民的消费处于升级准备阶段,加上支出和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消费趋向减缓,储蓄倾向提高,国民经济对农村市场的依赖明显增强。

因此,对如何扩大农村市场消费需求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对我国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的认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8.6亿,占全国人口的70%多,消费群体庞大,市场前景广阔。

1997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的39%,如果将这一比重恢复到“七五”时期的50%,就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将新增8000多元的消费需求。

从需求潜力来看,1997年农民的恩格尔系数为0.55,对工业品的收入需求弹性为1.314,农民消费欲望强烈,消费需求上升的空间很大。

从购买潜力来看,1997年农村居民储蓄为1.5万亿元,人均结余购买力1334元,其中手存现金810元,户均3524元,具有购买上千元商品的能力。

但是,农村市场巨大的消费需求并没有表现出来,甚至出现了即期消费紧缩的现象。

农村居民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1992年的30%下降到1997年的12.4%。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产生了城乡居民巨大的消费断层,当城市居民进入消费升级的准备阶段时,农村居民未能及时填补城市居民遗留下来的消费空间,从而造成了工业生产能力的过剩和产品的积压,从整体上限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未来增收预期不确定,延缓了即期消费。

1997年农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4.6%,比上年下降4.4个百分点,也低于1978—1997年8%的平均水平,1998年继续回落。

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是:(1)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加工滞后,商品率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浅析扩大消费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之对策

浅析扩大消费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之对策

浅析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之对策摘要:当前,欧债危机不断蔓延,全球经济出现大幅下滑,贸易大幅萎缩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寄希望启动国内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具体效果如何尚有待观察。

理论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只能作为权宜之计,长此以往会对经济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本文意在从理论上,主要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需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为出发点,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并从近期、远期角度来,论证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可靠保证,尤其是消费需求的扩大,在我国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关键词: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稳定发展为应对欧债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且在宏观调控中坚持继续扩大内需的方针,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扩大消费需求的必要性1.1出口需求难以长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需持续扩大带来的出口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2010年,出口占我国GDP的比重达26.68%。

由于对外依存度较高,使得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全球贸易环境。

目前由于此次欧债危机已经使美欧经济放缓,甚至出现衰退迹象,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需求下滑,所以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外部需求是难以长期为我国提供可观的经济增长动力的,所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解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靠扩大内需,内需永远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1.2.投资提振乏力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的推动力来自投资,消费增长和投资增长不协调,消费增长在两大内需增长中长期处于明显滞后状态。

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超过62%下降到2010年的47.4%,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10年的33.8%,均达历史较低水平。

而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2007年全球平均最后消费率约为61%, 中国明显要比世界平均水平低。

当前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研究

当前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研究

当前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研究摘要:本文基于消费结构升级,探讨了当前扩大我国消费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分析了消费结构的变化是一个不断演进和升级的过程,提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是解决当前消费问题的关键。

由此,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需求;消费结构升级;收入水平;消费空间一、基于消费结构升级的扩大消费需求思路第一,我国消费客体结构的升级趋势。

产业经济学表明,产业结构将沿着“轻型化”阶段——“重工业化”阶段——“高加工化”阶段——“高服务化”阶段这一路径演变,这必然会带动消费客体结构的演进变化,即分别经过轻工、纺织产品的消费热潮,进入电子、钢铁、机械制造等行业产品的消费热潮,再进入家电产品、教育、电脑和互联网、住房、汽车、医疗保健、保险、旅游、文化娱乐等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

消费结构变化的不同阶段可以概括为4种类型:(1)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的初级阶段;(2)以普及家用电器为主的购置生活必需品阶段;(3)以电子信息产品及服务性消费为主的购买选购品阶段;(4)以住房、私人轿车为主的购买特殊品阶段。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正处于从第2种类型向第3、4种类型的跨越过程中,完成从万元级产品向几万元级甚至十万元级产品的升级:农村居民消费则处于从千元级向万元级产品升级的过程中。

今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方面:(1)居民消费结构进入升级高潮期;(2)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的现代消费转变;(3)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进入城镇先行、城乡互动时期。

第二,我国消费主体结构的升级趋势。

根据消费主体的不同消费水平。

可将其划分为3种类型,即低收入消费群体(主要由农民构成)、中等收入消费群体(主要由工人、个体经营者及公职人员构成)、高收入消费群体(主要由私人企业主消费群体构成)。

实践证明,橄榄型社会结构是最稳定的社会结构。

因为这种社会结构主要由中等收入阶层构成。

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基本稳定,这部分人在满足日常消费外有一定的结余,具有一定的跨时预算能力,他们的收入已达到一定水平,所以消费压抑的现象大大缓解,从而橄榄型社会结构将带来巨大的、快速而稳定增长的国内消费需求,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扩内需、促消费的对策思考

扩内需、促消费的对策思考

扩内需、促消费的对策思考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特别是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入“去杠杆化”的长周期,这些国家的储蓄率将逐步回升,而消费率可能进入下降渠道,对于中国而言,大幅收缩的国际市场使现存的出口导向模式难以平衡国内供求关系、消化过剩产能,扩大内需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长期战略。

标签: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消费结构;收入分配一、扩大内需的必要性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和动力源泉。

过去30多年,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与投资保持了强劲的增长,而国内消费的潜力始终难以得到释放。

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作用,居民消费贡献率明显偏低,外贸依存度明显偏高。

从绝对量上看,我国居民消费增速并不低。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3年的5.25万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12.5万亿元,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455 4万亿元人民币,扣除价格因素,比2009年实际增长14.8%。

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从2000年的62.3%下降到2006年的50%,从2007年的48.8%,进一步下降到2010年的47.4%,下降了14.9个百分点。

这一增速也高于中国同期GDP 增速,2010年我国GDP总量近40万亿元人民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GDP 的26%左右。

这个比例不仅大大低于世界55%的平均水平,更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而同期我国外贸依存度则从改革开放之初的9.7%上升到超过60%,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1952年、1978年和2009年这三个时点上,我国投资率由22.2%上升到38.2%,再上升到47.5%。

可以说消费需求相对不足是我国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处于调整之中,我国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特别是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入“去杠杆化”的长周期,这些国家的储蓄率将逐步回升,而消费率可能进入下降渠道,这将“倒逼”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降低储蓄率和提高消费率,由此将引发全球消费与投资需求格局的重大变化;对于中国而言,大幅收缩的国际市场使现存的出口导向模式难以平衡国内供求关系、消化过剩产能,扩大内需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长期战略。

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自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国 的 经 济 增 长 造 就 了 一 个 世 界 发 在改 革开放后在 建立 和完善社 会 保 障制度 方 面作 出了很大 中 但 展 史 上 的 奇 迹 。 但 随 着 美 国 次 贷 危 机 的 爆 发 , 界 经 济 的 努 力 , 保 障 水 平 以 及 保 障 面 较 低 的 现 状 仍 未 从 根 本 上 得 世 尤 发 展 被 拖 入 了一 个 沼 泽 , 界 范 围 内 的 跨 国 贸 易 收 到 冲 击 。 到 解 决 , 其 农 村 的 社 会 保 险 体 系 依 然 未 能 建 立 。 在 此 情 世 居 这 中 国经 济 之 所 以 在 近 几 年 中 得 到 迅 速 的 发 展 , 口对 经 济 况 下 , 民通 过 储 蓄 来 应 付 这 种 不 确 定 因 素 , 样 就 制 约 了 出
2 制 约 扩 大 消 费 需 求 的 主 要 因 素
动 性 约 束 决 定 的 。 在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 适 应 市 场 上 消 费 为 变 化 的需 要 , 品 和 服 务 的 供 给 往 往 会 出 现 滞 后 , 时 由 于 产 同
鉴 于我 国贫 富 差 距 逐 年 拉 大 , 收 入 阶 层 所 占 比 重 较 收 入 制 约 及 经 济 危 机 带 来 的 对 未 来 收 入 预 期 的 不 确 定 性 导 低 消 大 的整 体 情 况 , 续 上 涨 的 住 房 、 疗 及 教 育 支 出 给 国 民 可 致 居 民 收 入 大 部 分 被 转 化 为 储 蓄 , 费 的 拉 动 作 用 不 能 有 持 医
关 键 词 : 费 需 求 ; 民 收 入 ; 观 经 济 消 居 宏 中图分类 号 :7 F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0 0 1 —0 90 1 7— 1 8 2 1 ) 90 3— 1

当前进一步扩大消费面临的制约及对策建议

当前进一步扩大消费面临的制约及对策建议

当前进一步扩大消费面临的制约及对策建议“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更是当前新形势下稳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强劲复苏的重要动力机制。

由于我国经济多年来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增大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扩大消费的难度。

2011年和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虽有所提升,但削弱或制约扩大消费动力的因素仍然不少。

一、进一步扩大内需面临的制约1.扩大消费的意愿和激励不足扩大消费既需要消费者有钱消费、有意愿消费,更需要地方政府有主观愿望扩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

但是,目前这两个”意愿”都不足。

一是居民对扩大消费有后顾之忧,存钱买(建)房、供儿孙上学、留钱看病和养老等不敢消费的倾向普遍存在。

二是地方政府扩大消费的意愿不足,认为投资和出口建设周期短,见效快,而消费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乘数效益不明显,因而更愿望扩大投资和出口,以促进当地GDP的快速增长。

三是对地方政府扩大消费需求的激励不足。

因GDP、财税收入等是考核地方政府的硬指标,扩大投资和增加出口能满足政府绩效考核要求,又有利于地方增收,而扩大消费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贡献有限,因而扩大消费政策长期难以得到地方政府的充分重视,致使一些地方的消费难以扩大。

2.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环境不完善主要是消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

如: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完善,低收入阶层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助,税收调节政策力度有限,阻碍了全社会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

另外,消费金融政策也不完善,消费者购买轿车、住房、信用卡等个人消费品贷款很难,等等。

3.扩大消费的安全环境阻碍了消费者放心消费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生产、销售有毒食品、有害食品屡屡被媒体曝光,增大了对购买食品的恐惧感,以致造成“买什么都不放心”、“什么都不敢吃了”的社会舆论,大大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信心和积极性。

新时期扩大居民消费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新时期扩大居民消费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我国居民消费观念相对保守,对 新兴消费方式、消费理念接受程 度不高。
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
消费环境不完善
01
消费环境不完善是制约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市场秩
序、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
消费政策不健全
02
我国在促进居民消费方面政策措施相对不足,缺乏系统性和针
对性。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
03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也是制约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消费
消费观念落后
部分居民的消费观念仍较保守,对新兴消费业态接 受程度不高,制约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04
扩大居民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建议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增加就业机会
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 的工资性收入。
加大教育投入
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增 加人力资本积累。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权威机构发布的年度报告和调查数据,以及相关文献中的 数据和案例。
02
居民消费现状及问题
居民消费水平
总体消费水平不高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普遍偏 低,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需提高。
消费结构有待优化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仍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发展型 和享受型消费相对不足,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
新时期扩大居民消费面临的 问题与建议
2023-10-30
目 录
• 引言 • 居民消费现状及问题 • 扩大居民消费面临的问题 • 扩大居民消费的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 益重要。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扩大居民消费 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 更为重要的意义。

对扩大消费需求的调研对策

对扩大消费需求的调研对策

对扩大消费需求的调研对策对扩大消费需求的调研对策引言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的全球金融危机,波及我市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商务经济处于开放性经济前沿,亦是“三驾马车”的主要力量,对金融危机影响的感受尤如“春江水暖鸭先知”那样真切。

目前,全球经济继续处于下行态势,金融危机何时见底仍然是未知数。

在世界各国都在为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实施疗伤的时候,我市商务经济同样感受着世界经济“严寒”,外部需求急剧萎缩是全球金融危机传导我国的最主要途径,造成我市外贸出口持续下降,消化外需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就成为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的重要历史使命。

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是指生产主体对生产投资所形成的需求,基本包括农业、工业及政府的公用设施建设投资三大需求。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4万亿投资计划,成为我国扩大投资需求的重要推动力量,促进了一批政府投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宏观决策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投资项目建设。

无论是经济理论还是国内外经济实践,约有40%的投资需求通过工资等形式转化为消费需求,而最终投资需求有赖于外需和消费需求来实现其最终价值目标。

由于投资中信贷的放大作用和产能的不断扩张,往往容易引起通货膨胀与经济过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报告中强调要“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

”温家宝总理强调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特别要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农村改革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作为重中之重。

可知,扩大消费需求、尤其是农村消费,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无论是促进投资还是最终实现社会产品的价值,都有赖于社会总需求去实现,扩大消费需求都是扩大内需增长、消化外需不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现结合**实际,围绕扩大消费需求的课题,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力求寻找扩大内需的对策。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

策2023-11-10•引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现状及问题•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相对较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研究目的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提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研究目的和方法02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现状及问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普遍偏低,与城市居民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消费水平偏低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环境不完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相对单一,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缺乏多元化。

农村地区的消费环境相对落后,缺乏必要的商业设施和服务。

03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现状0201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导致其消费能力受限。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存在的问题收入水平不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相对落后,缺乏对新型消费方式的认知和接受度。

消费观念落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交通、通信、水电等方面不完善,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基础设施不完善03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加大政府对农村居民的收入补贴和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

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增加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性收入。

加强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加其非农收入。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村文教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消费需求增长。

加强农村商业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市场繁荣,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和服务。

加强农村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

优化农村消费环境规范农村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保障农村居民的消费权益。

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动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降低农村居民的消费成本。

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合集5篇)

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合集5篇)

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合集5篇)第一篇: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与对策研究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与对策研究摘要:扩大消费需求是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想解决的问题。

在当前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自身的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经济出路的重大问题。

试图联系中国的实际,讨论如何扩大当前中国消费需求。

关键词:消费需求,居民收入,宏观经济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造就了一个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

但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的发展被拖入了一个沼泽,世界范围内的跨国贸易收到冲击。

中国经济之所以在近几年中得到迅速的发展,出口对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出口的放缓呈必然态势,中国经济增长必须要把目光锁定在消费与投资上。

其中消费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来说,是最稳定的动力,在出口陷入严冬的情况下,只有扩大消费需求才能保持经济增长。

制约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鉴于我国贫富差距逐年拉大,低收入阶层所占比重较大的整体情况,持续上涨的住房、医疗及教育支出给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带来了压力,同时全球金融震荡所造成的国民对经济形势的不良预期导致了人们消费意愿的下降,进一步提高消费的增长速度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具体而言,制约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因素有:(1)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居民的收入水平决定着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需求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收入增加消费也就增加,收入降低消费也就会减少。

近几年,国民收入的分配在居民、企业与政府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失衡。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大约为43%,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居民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普遍在54%至65%。

据统计,我国消费率下降到改革以来的最低水平。

(2)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较大提高,社会阶层财富及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这种分化使我国巨大的潜在市场在较长时期内难以充分释放。

从我国总体实际情况看,高收入群体是高档产品的主要消费者,低收入者偏好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情况介于二者之间,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是消费的主要贡献者,中等收入阶层需求潜力巨大,由于所占比重过小,缺乏相应的购买力,加之基本消费需求已满足,因而消费行为较理性。

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与对策

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与对策

崇信县“十二五”期间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与对策研究“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年来,崇信县经济的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需求一直处于疲软状态,“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加快建设和谐富裕新崇信和全省经济强县目标,就必须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流通引导生产、指导消费的功能,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

一、基本思路“十二五”扩大消费的基本思路是:1、继续以扩大汽车、住房消费为重点,促进汽车、住房消费热点不断扩散,切实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2、着力培育和扩大服务性消费,包括旅游、交通通讯、休闲、健身、社区服务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尤其要重点发展旅游和社区服务,把扩大服务性消费作为“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新的消费增长点,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和个性化消费需求的需要。

3、适度鼓励投资型消费,把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和股票市场联动作为扩大投资型消费的重点,发挥财富效应对扩大消费需求的积极作用。

4、培育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继续普及家用电器、交通通讯、摩托车等一般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基础上,把住宅、汽车、电脑等信息产品以及休闲旅游等作为“十二五”扩大农村消费的着力点,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普遍由生存型逐步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

5、发展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反对奢侈、浪费型消费,促进和谐消费、绿色消费。

围绕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加快改革和制度创新,清除制约消费增长的体制性障碍。

6、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消费政策,尽快形成与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相适应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环境,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二、对策建议扩大内需已成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投资与消费的扭曲结构,使消费增长进入长期持续的快速上行通道,更需长期的努力,但必须采取措施,下大力气解决。

1、政府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把扩大内需的重点从投资转向投资与消费并重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是近年来每次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提出的要求。

扩大消费需求的基本对策

扩大消费需求的基本对策

扩大消费需求的基本对策引言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对于稳定经济增长、促进投资和刺激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经济发展中,消费需求不足成为了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

因此,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有力的对策来扩大消费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扩大消费需求的基本对策,并分析其优势和可行性。

1.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收入是消费需求的基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可以直接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最低工资、减税降费、优化收入分配机制等措施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此外,还可通过加大就业促进力度,提高就业人口的收入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消费需求的扩大。

2.优化消费环境消费环境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消费习惯。

政府可以加大对消费行为的引导和规范力度,提高消费者的信心。

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虚假宣传、欺诈销售等不良商业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度。

此外,建设便利的消费基础设施,如商业街、购物中心、休闲娱乐场所等,也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便利性和消费体验,从而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

3.刺激企业投资,提高就业水平鼓励企业投资有助于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从而间接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

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等,吸引更多企业投资的同时提高就业水平。

增加就业机会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为消费需求的扩大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4.加大消费品供给消费需求的扩大需要消费品的供给能力相应增加。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增加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种,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此外,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升国内消费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5. 发挥金融支持作用金融支持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增加信贷投放、鼓励银行创新金融产品等方式,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借贷机会,从而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

关于扩大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几点思考

关于扩大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几点思考

关于扩大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几点思考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扩大消费需求被认为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

而城镇居民消费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扩大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如何扩大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进行思考和探讨。

1. 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意愿。

要想扩大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就必须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这可以通过改善就业环境,推动工资水平提高,实施税收调节政策等方式来实现。

此外,还应加大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居民的技能水平和就业机会,从根本上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2.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城镇居民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

要鼓励城镇居民增加消费支出,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只有当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他们才会有更多的信心和能力去消费。

3. 优化消费环境和消费体验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消费体验,可以有效激发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这包括改善商业区的设施和服务,扩大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便利性等。

此外,还可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居民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从而促进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增长。

4.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创新创业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

要扩大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就需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政府应制定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提供便利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支持,引导和鼓励城镇居民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创新创业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还可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5.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保护消费者权益是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消费者信心的重要环节。

要扩大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就需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与对策探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较快增长,但是,投资和消费的增长比例关系却不尽如人意,消费增长大大慢于投资增长、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重要问题,。

未来宏观政策应特别注重改善民生和消费,以解决我国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为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然而,当前,一些旨在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效果并不理想,刺激消费需求仍任重道远。

本文试从我国消费需求的发展资料分析研究导致我国消费需求增长滞后的成因,提出扩大消费需求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消费需求宏观经济居民收入
一、我国消费需求的现状
消费需求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现阶段的消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且增长缓慢,因此扩张消费,把经济增长的主要支点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需求领域是以后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1.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偏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为78%~79%,而我国1996年~2002年各年的年均最终消费率仅为50%多。

2.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城乡差距拉大。

3.体制性障碍导致居民收入与支出预期出现明显反差。

原来由政府和
国有企业向城镇居民提供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保障,转变为居民自己承担。

因此,增加储蓄就成为居民的选择。

4.边际消费倾向呈现下降趋势。

有资料表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自1995年以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导致了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削弱。

【1】
二、导致我国消费需求增长滞后的成因
鉴于我国贫富差距逐年拉大,低收入阶层所占比重较大的整体情况,持续上涨的住房、医疗及教育支出给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带来了压力,同时全球金融震荡所造成的国民对经济形势的不良预期导致了人们消费意愿的下降,进一步提高消费的增长速度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具体而言,制约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因素有:
1.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居民的收入水平决定着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需求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收入增加消费也就增加,收入降低消费也就会减少。

近几年,国民收入的分配在居民、企业与政府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失衡。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大约为43%,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居民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普遍在54%至65%。

据统计,我国消费率下降到改革以来的最低水平。

2.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较大提高,社会阶层财富及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这种分化使我国巨大的潜在市场在较长时期内难以充分释放。

从我国总体实际情况看,高收入群体是
高档产品的主要消费者,低收入者偏好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情况介于二者之间,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是消费的主要贡献者,中等收入阶层需求潜力巨大,由于所占比重过小,缺乏相应的购买力,加之基本消费需求已满足,因而消费行为较理性。

低收入群体主要是城镇的下岗失业者和大部分农民,所占比重较大。

其收入状况决定其消费行为较谨慎,主要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这一群体的消费潜力大,但由于收入水平低,制约了潜在消费的实现。

3.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意外灾害、失业、疾病等因素导致的机会不均等,在实现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风险共担的同时,促进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分配结果的不公平。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但保障水平以及保障面较低的现状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尤其农村的社会保险体系依然未能建立。

在此情况下,居民通过储蓄来应付这种不确定因素,这样就制约了即期消费的增长。

4.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

经济危机所造成的悲观消费预期也阻碍了内需的扩大。

一般来说,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短期消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市场上消费变化的需要,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往往会出现滞后,同时由于收入制约及经济危机带来的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导致居民收入大部分被转化为储蓄,消费的拉动作用不能有效体现。

【2】
5.福利体制市场化。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福利消费体制的市场化,居民的支出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住房、医疗、教育等费用占居民家庭收入比重的迅速提高,进一步刺激了居民的储蓄增加。

特别是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这使得居民预期收入也可能随之减速。

另一方面,国内股市和楼市的降温,又使得部分居民财产性收入缩水。

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今后城乡居民的实际购买力,造成国民消费实际增长减速。

【3】
三、扩大消费需求的途径和对策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确立全面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理念。

结构合理的消费不仅是拉动当前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而且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讲经济发展,不能只讲生产和流通,而忽视消费对经济拉动的重要作用;讲优化经济结构,不能只讲优化产业结构甚至工业结构,而要进一步处理好生产与生活、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等经济关系。

当前影响我国扩大内需和居民生活的原因,既是体制性的,也是结构性的。

2.宏观经济政策应进一步向消费倾斜,着力扩大即期消费需求。

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采取的政策,一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力加强基础设施投资;二是积极稳定外需,促进出口;三是兼顾消费、市场、民生、社保等。

在当前严峻的经济
形势下,中央采取上述政策是必要的、正确的。

但要看到,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即期带动是有限的。

同时,我国将面临外需长期低迷的现实,应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来抓。

要借鉴国外应对危机的有益做法,通过实施减税、加强职工培训、创造就业机会等措施,扩大消费。

要倡导现代消费理念,引导和鼓励居民适当超前消费。

要继续搞活流通,完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加大农机、家电下乡力度,稳定城市房地产市场,促进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消费。

要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便民消费,加快发展旅游休闲消费,扩大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消费。

【4】
3.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着力优化社会结构。

要真正转型为大众高消费国家,就必须改革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完善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规模。

为此,一要使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更趋合理。

要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近年内争取提高到50%以上,适当减少政府和企业收入所占比例。

对行业垄断和部门垄断行为造成的不规范收入进行限制和调节,实行阳光工资制度。

继续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缩小银行存贷款利率差,降低企业融资和经营成本,为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工资创造必要条件。

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职工权益。

二要加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

大幅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积极培育和壮大社会中间阶层,为增强社会消费能力提供牢固基础。

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调节和征管,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重点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以及城市中低技能劳动者、失业人员、无养老金和养老金偏低人员
的支持。

三要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鼓励社会捐助,建立健全扶贫济困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三次分配的作用。

4.完善社会福利与保障制度,着力改善国民消费预期。

建立基本福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减少因收入差距和贫富分化而导致的社会对立,还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提升有效需求,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

为此,要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逐步增加民生财政支出,并建立与物价和财政收入变动紧密结合的保障基金体系。

要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争取把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各项民生支出比重提高到财政总支出总额的40%以上。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中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各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严格监控商品房市场价格,完善廉租房政策,探索建立民工廉租房供应体系。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

扩大社保覆盖面,不断提高低保费、离退休费、优抚人员抚恤标准。

【5】
扩大内需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通过多种措施,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不仅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也将推动政府转型,给政府的公共服务带来深刻变化,并使内需成为我国的长远发展核心动力。

早日建成一个消费型大国,必将打造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巨大战略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国居民消费前沿问题研究》袁志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11出版)
【2】《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田青、徐冠华科学出版社(2011-06出版)
【3】《消费资本论纲》应光荣、刘方棫、姜奇平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06出版)
【4】《消费社会学(第2版)》王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7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