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
吉林省县域经济评价与分析
吉林省县域经济评价与分析摘要:针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全省40个县市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行了分析,按照得分将其分为发达、中等发达、欠发达三种类型,发现吉林省的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呈现出以东部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围扩散,逐渐减弱,呈现地域间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提出了相应加速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吉林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吉林省;县域经济;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分析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6-0078-021 引言吉林省全面振兴,重点在县域,难点在县域,希望在县域。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深入实施“县域突破”战略,扩权强县,各地立足自身优势,发展县域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果。
但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在全国仍处于中下游,全国百强县中只有延吉市一个入围,说明其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要使吉林省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必须有新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因此研究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2 吉林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的因子分析2.1 指标与分析方法的确定文章以吉林省40个县市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县市社会统计年鉴2009》和《吉林省统计年鉴2009》公布的2008年的数据资料,以准确性、适用性为原则,选取16个社会和经济指标进行分析,这些指标比较具有代表性,既有总量指标,也有均值指标;既有综合经济指标,也有社会福利指标。
16项指标如下:X1:人均生产总值X2:年末单位从业人员X3:本地电话年末用户X4:财政收入X5:第一产业增加值X6:第二产业增加值X7:工业增加值X8:年末储蓄总余额X9:粮食增加值X10:肉类总产量X1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1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13: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X14:小学在校学生数X15:医院卫生床位数X16:社会福利院床位数。
2.2 吉林省40个县(市)经济综合实力的数据分析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所选取的吉林省40个县(市)的640个标准化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因子特征值及其贡献率、累计贡献率(参见表1)。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
这种特征不仅展现出了吉林省各县市发展的差异性,也揭示了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一、核心地区特征1.经济实力强劲吉林省的核心地区主要指的是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这一地区拥有较为强大的经济实力。
长春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和特大城市,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长春市以汽车制造、冶金化工、电子信息等为主导产业,拥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是吉林省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
2.人才聚集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聚集。
这些人才的聚集,不仅为长春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也为长春市及周边地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3.基础设施完善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交通、能源、通讯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设施较为完备。
特别是随着京哈高铁、长珲城际铁路等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长春市和周边地区的交通便利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支撑。
4.产业结构多元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比较多元化,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均有较为发达的产业基础。
如一汽解放、长春亚泰、亚泰铝业等一批知名企业,为长春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边缘地区特征1.资源禀赋欠缺吉林省的边缘地区主要指的是吉林省的东北部和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和资源禀赋的欠缺,导致了其经济发展的滞后和相对落后。
特别是在资源方面,这些地区的资源禀赋相对较差,能源、矿产等资源的储量有限,这为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障碍。
2.产业结构单一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工业发展较为薄弱,产业结构单一。
尤其是农村地区,由于受制于自然条件和技术水平,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这也是造成边缘地区经济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特征,即吉林省内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省会长春市为核心,周边地区发展相对较弱。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和乡村发展差异。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和经济中心,集中了大量的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等资源,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繁荣。
而吉林省的其他县市相对落后,乡村地区的经济仍然依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使得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难以协调。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化现象。
吉林省内的一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等因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例如吉林省东南部的山区地带和边境地区地理条件较为复杂,交通不便,产业发展相对薄弱。
而吉林省西部的平原地区和沈阳经济区接壤的地区由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较为快速。
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了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由主导产业决定的特点。
吉林省的农业和工业是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长春市以汽车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吉林市以机械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吉林省的其他县市则以农业为主导产业。
农业发展相对薄弱的县市经济发展较为困难,农业产业链发育不完善,农村的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
工业园区形成了长春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而其他地区的县市由于缺乏相关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对外开放程度不一致的特点。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和交通枢纽,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外资企业,外贸进出口规模较大。
其他县市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外商投资和外贸进出口规模较小。
为了解决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减少地域之间的差异,促进区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要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县域经济呈现出了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
在这样的地域经济结构中,一些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展现出了较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潜力,而一些边缘地区则面临着发展滞后和困难的局面。
本文将从吉林省县域经济的总体概况、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特征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吉林省县域经济的总体概况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东临朝鲜半岛,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之一。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为主体,以县域内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县域内的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县域内的产出和增加值为核心的经济形态。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
核心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春市、吉林市和四平市等地,这些地区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而边缘地区则主要分布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白山市和辽源市等地,这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资源禀赋不足、基础设施滞后等因素,导致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二、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特征1. 核心地区的特征(1)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长春市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条,汽车、机械、化工等行业发达,是吉林省的经济增长极;(2)基础设施完善。
核心地区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和保障;(3)科技创新能力强。
长春市、吉林市等地聚集了大量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促进了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
2. 边缘地区的特征(1)资源禀赋不足。
边缘地区的自然资源较为匮乏,农业生产条件差,工业和资源开发潜力有限;(2)产业结构单一。
边缘地区缺乏多样化的产业体系,特别是以重工业为主,缺乏新兴产业的支撑;(3)基础设施滞后。
边缘地区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联系。
三、对策建议针对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推动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吉林经济实力和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状况分析
吉林经济实力和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状况分析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良的地理位置条件。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吉林经济实力和比较优势逐渐向竞争优势转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将从吉林省的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外资引进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吉林省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过去,吉林省的经济以重工业为主,汽车、机械等传统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吉林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如今,吉林省的汽车、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特别是汽车产业的发展,吉林省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其次,吉林省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吉林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技资源整合,培育创新创业平台。
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一批重点高校在科技研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实力,取得了一些重要科研成果。
例如,吉林大学团队在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为该省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外,吉林省还建设了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创新示范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持。
第三,吉林省大力引进外资,促进了经济实力的提升。
吉林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吸引了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和项目落户。
例如,长春北汽、长春一汽等知名汽车企业纷纷在吉林省设立生产基地,推动了该省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
此外,吉林省还大力引进外资投资于医药、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新兴产业,为吉林经济实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吉林省注重人才培养,提升了自身竞争优势。
吉林省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建设,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通过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专业人才,吉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逐渐提升。
此外,吉林省还积极开展人才引进政策和项目,为吉林省的竞争优势转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省份,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核心—边缘”特征。
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差异。
吉林省的经济核心区主要集中在长春市和吉林市两个城市,这两个城市拥有较发达的产业基础和较高的经济实力,对整个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引领和带动的作用。
而其他地区的县域经济相对较为薄弱,发展水平较低,处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带。
吉林省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上也呈现出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差异。
吉林省的核心城市长春市和吉林市拥有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和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以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为支撑。
这些核心城市的县域经济比较发达,产业结构较为多元化。
而其他地区的县域经济则主要依靠农业和传统工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产业发展水平低。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在人口分布上也存在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差异。
吉林省的核心城市长春市和吉林市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人口密度相对较高。
而其他地区的县域经济人口流失较为严重,人口稀少,人口结构老龄化严重。
这也导致了吉林省的人口资源分布不均衡,核心城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更有优势。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存在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差异。
核心城市长春市和吉林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较多,交通、通讯、能源等方面相对发达。
而其他地区的县域经济由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等问题制约了经济发展。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空间分布、产业结构、人口分布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针对这些特征,吉林省政府应加大对边缘地区的支持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边缘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也需要在人才引进、科技创新、产业协作等方面进行政策创新,以实现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吉林省县域经济评价与分析
限个数据拟 合而成 , 反映 的是 短期 变化 关 系 , 因此 只适合 进 行 短 期 预测 。
从 预测 结 果 来 看 , 徽 省 GD 安 P有 望 在 今 后 几 年 保 持 平 稳 高 速 增 长 。2 1 0 0年 安 徽 省 人 均 GD P约 为 1 4 4元 , 经 61 已 可 以 看 出 , 对 应 的 0b 相 s*R— s u rd的 伴 随 概 率 都 q ae 超过 2 0 0 0美 元 , 据 国 际 经 验 , 均 GD 根 人 P在 2 0 — 10 0 0 0 0 0 大于 00 , 而接受 不存在 ( 阶和二阶) .5从 一 自相 关 的 原 假 设 。 美元为加速 成长 阶段 , 味着安 徽省 经 济将在 2 1 意 0 1年后 进 () i 的异 方差检 验 。 3 Wht e 入加速成 长期 。 此 处 采 用 的 是 带 交 叉 乘 积 项 的 w ht 异 方 差 检 验 i e的 Ob *R—s urd相对应 的伴 随概 率 0 2 2 s q ae . 5 1大 于 0 0 , . 5 表 4 结 论 本 文根据安徽 省 17- 21 9 8 0 0年 的 GD 总 量 时 间 序 列 P 明 接 受 同 方 差 的假 设 。 数 据 趋 势 图 , 取 一 元 时 间 序 列 , 立 滞 后 期 为 3的 模 型 , 选 建 综 上 所 述 ,3 式 通 过 检 验 。 () 并 对 模 型 进 行 残 差 的 正 态 性 检 验 、 列 自相 关 的 L 检 验 序 M 标准 的方程 为 : i e的 异 方 差 检 验 , 出 建 立 的 模 型 具 有 一 定 的 关 得 LNY = 0 1 + 1 4 LNY ( 1 一 0 6 L .6 .9 一 ) .8 NY ( 2 以 及 w ht 一 ) 系 。 同 时 , 析 模 型 的 经 济 学合 理 性 , 根 据 模 型 预 测 2 1 分 并 01 十 0 1 LNY( 3 .8 一 ) 年和 2 1 0 2年的 G DP估计值 , 出安徽 省未来经 济将继续保 得 ( . 8 ( . 1 21) 7 8) ( 2 1 ) ( . 4 一 . 1 o 9 ) 持 递 增 的 发 展 预 测 。 因 各 地 区 G P 发 展 趋 势 和 特 点 不 尽 D R— s u r d O 9 7 q ae = . 9 9 D. 1 9 2 W .98 F一 4 4 。 1 1 相 同, 徽省 的 G 安 DP时 间 序 列 模 型 结 构 也 不 能 应 用 到 其 他 2 模 型 的 进 一 步 经 济 学 分 析 省 份 的 GD P预 测 中 去 , 在 具 体 拟 合 某 一 地 区 的 G P发 展 而 D 由上 面 给 出 的 模 型 L NY = 0 1 + 1 4 L .6 . 9 NY( 1 一 ) 趋 势 模 型 时 , 根 据 其 发 展 变 化 特 点 , 取 合 适 的 模 型 。本 应 选 0 6 L Y( 2 + 0 1 L .8 N 一 ) . 8 NY( 3 , 见 , P受 滞 一 )可 GD 并 后 期 为 1的数 据 影 响 最 大 , 数 达 到 1 4 , 时 也 受 滞 后 期 文 仅 选 取 一 个 时 间 序 列 模 型 拟 合 效 果 的 对 比 分 析 , 选 取 系 .9 同 系列 指标来评 价模 型 拟合 效 果 的研 究 思 路 , 能存 在一 可 为 2和 3的影 响 , 主要 都 为修 正 调 整 项 。根 据经 济 理 论 , GD 的上 涨 , 一 年 G P 前 DP总 量 影 响 是 最 大 的 。 同 时 把 前 2 定 的 局 限 性 。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作为中国东北的重要省份,其地域面积广阔,但大部分地区处于高寒山区或者是农业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地域的分布特征导致了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呈现出了“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分为中心和边缘两部分。
中心型经济主要分布在长春市、吉林市等城市,主要以工业为主导,铁路、公路、航空和电子等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地位十分重要,工业经济省内排名第一,汽车、机械、新材料、生物制药、工程机械、飞机等多个领域都有具有影响力的企业。
而吉林市则是吉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以化工、冶金、机械制造业为主要支柱,在安装制造、装备制造方面有丰富的优势。
与中心型县域经济相比,边缘型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边缘型县域经济主要分布在吉林省的北部和东南部,相对南部经济落后。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产业发展相对单一,受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以及市场开发的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于中心型县域经济。
吉林省县域经济的核心—边缘特征与资源禀赋密切相关。
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地势崎岖,人口分布较为分散,但由于盛产煤炭、林木等资源,以及蕴藏着新能源、区域特色农业等良好发展环境,发展蕴藏着很大的潜力。
南部由于地理位置在吉林省内,交通情况比较便利,加上具有发展乡村旅游、温泉产业、花卉产业等优势,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上占据着一定的优势。
鉴于吉林省县域经济的核心—边缘特征,应该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
在中心型县域经济的发展上,应该发挥其在行业领域的优势和优质资源,扩大所有产业链没有受到阻碍的领域,并在现有的市场基础上开拓新的市场。
在边缘型县域经济发展上,可以采取以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和环境为依托,发展新型农村经济、旅游业、特色工业等方式激发经济发展潜力,逐步扩大经济基础,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吉林省县城经济发展现状及出路分析
孙 文 博
摘 要 :县城经济是 国民经济的基础层 次 ,是促进地 区经济发展的重要 因素 ,县城经济 的发展 不仅是 富R ,  ̄- R - 的关键 ,也是地 区综合 经济 实力和水平的体现。近几年来 ,吉林省县城经济发展迅速 ,取得 了一 定的成绩。本文在此 背案 下针对新型城镇化进 程 中吉林省县城 经 济发展情 况进行分析 。 关键词 :吉林省 ;城镇化 ;县域经济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吉林 省县域面积 1 8 .1 万平方公里 ,占全 省的 9 6 .O % 。近年来 , 吉林 省大力实施 县城突破 战略 ,县域经 济发展 良好 。在全 国 的县城 经 济 发展指标 中的排名都有所 提前。2 0 1 2 年 中国 《 县域经济 十年发展 报 告 》 中的 “ 县域经 济基本竞争力 与县域科学发展 评价” 部分 ,推 出了 《 全 国各省市 区县域经济平均 规模 》 、《 全 国县 域经 济概况 》 内容 ,对 全 国各省市 区县域经济平 均规模及 比重作 以 比较 对 比分 析 。在全 国各 省县域经济平 均 规模 排 行榜 中,吉林 省 的地 区生 产 总值 平 均 规模 排 名 ,以 l 5 4 .9 O 亿 元 ,超过 1 2 1 .1 0亿元全 国平 均 规模 ,位次 也较 靠 前 ,位列第 九位 ,超过经 济大省 广东 的 1 5 1 .7 4亿元 。吉林 省县域 经 济 占省域经 济 比中排 名位 次也较靠前 ,位列 第 九位 ,以 5 8 .6 3 %超 过 5 1 .0 4 % 的全 国平 均 水 平 , 比辽 宁 省 的 4 7 .1 8 % 、黑 龙 江 省 的 4 3 . 3 2 %要分别 高出 1 1 .4 5和 1 5 .3 1个 百分 点。吉林 省 的地方 财政 一般 预算收入平 均规模及 比重 排行 ,基本 上处 于全 国 中游 水平 。吉林 省地 方财政一般 预算收入 为 5 .9 9 亿元 ,平均规模排 名位列 中游第 十六位 , 低于全 国的平均水平 6 .6 1 亿元 ,比内蒙古 的 6 .2 4亿元 低 0 .2 5个 百分点 ,比海南省 的 6 .3 6亿元低 0 .3 7个百 分点 。吉林省 地 方财政 般预算 收入 比重 以 2 8 .1 8 %超过 2 5 .0 7 %的全 国平 均比重 ,全 国排 名位列 中游第十六位 ,落后于 内蒙古 的 3 6 .8 l % ,超过辽 宁省 的 2 6 .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县域经济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境内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发展,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吉林省县域经济的“核心—边缘”特征上,表现为省会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繁荣,而一些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一、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的表现1.核心地区经济较为繁荣吉林省的核心地区主要集中在省会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这一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人力资源,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为繁荣。
长春作为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形成了一定的经济规模和较高的产出水平。
2.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核心地区相比,吉林省的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的东部和西部偏远地区,包括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通化市、白山市、辽源市等地。
这些地区受限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资源禀赋等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面临着发展不均衡和脱贫致富难题。
二、形成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的原因1. 地理位置因素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对各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地处吉林省的中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对外联系紧密,受益于东北亚经济圈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而一些边远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利,受制于区位因素,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2. 历史遗留问题吉林省作为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之一,长期以来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吉林省大力发展重工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尤其是以长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工业体制的转型和结构调整,使得一些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处于边缘地位。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是中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之一,其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吉林省是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农业经济占据了省内经济总量的较大比重。
但是,吉林省农产品以大宗低档为主,缺乏品牌和附加值,这就使得地处平原的县市发展远远不如具有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的城市,经济发展分化较为明显。
二、城乡差距较大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方面,农村地区主要依靠农业、渔业、林业等传统产业发展,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
另一方面,城市经济有着更为丰富的发展资源,如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好。
三、产业结构单一吉林省县域经济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依赖于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如金属、能源、化工等,这些产业面临着资源逐渐枯竭、环保压力加大等问题,发展空间受限,经济增长速度上限逐渐显现。
这也表明,吉林省县域经济仍需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四、城市与农村发展融合缓慢吉林省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但是城市化进程推进缓慢,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县域经济发展还不够完整,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不协调。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人口、财政、产业等因素联系较弱,农村与城市的发展一直处于两极分化状态,城市的发展没有为农村提供有效的带动作用。
综上所述,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核心—边缘”特征,应该在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乡融合方面下更大功夫。
当地政府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注重招商引资,培育创新创业产业,发挥优势资源、人文资源,打造城乡融合、区域特色明显、经济发展协调的县域经济新优势。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在吉林省的各个县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核心—边缘”特征,即一些县市具有比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而另一些县市则相对薄弱,发展落后,这种差异化的特征在吉林省的县域经济中尤为突出。
本文将着重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的形成原因、特点和对策建议,以期为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地理位置的差异是导致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之一。
吉林省地处东北地区,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样,导致各地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劣不尽相同,一些区位优越的县市因地理位置的优势而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而一些偏远地区因地理位置的劣势而成为经济发展的“边缘”。
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导致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的原因之一。
吉林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经济的根基深厚,但也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导致了一些县市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相对薄弱的发展态势,成为了县域经济的“边缘”。
政策扶持和资源配置的差异也是导致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的原因之一。
在政策扶持和资源配置上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一些县市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实现了比较强劲的经济发展,而另一些县市则因为政策扶持和资源配置不足而成为了经济发展的“边缘”。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一些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结构比较完善,产业发展比较强劲,而另一些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发展动力不足。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均衡,一些县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较高,人民生活水平较好,而另一些县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滞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城乡发展的差距较大,一些县市的城镇化水平较高,农村经济比较发达,而另一些县市的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是我国东北地区省份之一,其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核心—边缘”特征。
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核心地区优势。
吉林省的核心地区集中在长春市和吉林市等城市周边县域,这些地区拥有较为发达的产业基础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县域经济发展更加突出。
这些核心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形成了比较集聚的发展态势。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边缘地区差异。
吉林省的一些偏远山区和边疆地区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而且,这些地区资源相对匮乏,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难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增加了其发展的困难。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城乡差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吉林省的城市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城市地区的县域经济相对发达。
而农村地区的县域经济相对滞后,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城乡之间的差距导致了一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加剧了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和经济发展困难。
在应对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边缘地区的经济支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边缘地区的发展水平。
二是加强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民转移就业,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三是进一步加强核心地区的发展,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引领性的产业,提高核心地区的综合实力,将其作为带动边缘地区发展的引擎。
四是加强跨地区协作合作,形成区域联动发展的格局,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五是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升吉林省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吉林省县域经济的“核心—边缘”特征是其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通过加大对边缘地区的支持力度和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可以缩小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新形势下发展吉林省县域经济探析
新形势下发展吉林省县域经济探析孙海波吉林省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动力源泉。
在当今国际矛盾纷繁复杂、经济下滑、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扩大就业、探索经济发展新业态……提振全省老百姓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试从新形势下,吉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高质量发展吉林省经济途径三方面对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探索和分析。
县域经济是一个综合经济体系,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小城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按照国家要求,根据所辖县域的条件和优势,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多层隶属关系和多部门结构,从而实现一二三产业有序发展。
2017年5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系统阐述了走出具有吉林特色的振兴发展之路的深刻内涵,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奋斗目标,部署了主要任务,其中,八大任务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很大进步,但是,和其他省份的县域经济发展比我们还是落后的,而且这个落后不是一点点,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探析。
一、新形势下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
就我省而言,县域经济师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动力源泉。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第一个百年梦想即将实现。
县域经济发展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实现。
尤其是我们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如果我们在发展中不能努力爬坡过坎、做不到蹄疾步稳,就会直接影响全国发展这盘大旗。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的省份,其中县域经济是该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地区的发展水平较高。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等市,这些城市占据了吉林省经济总量的大部分。
例如,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其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位居全省之首。
这些城市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善的产业体系以及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了吉林省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
其次,吉林省县域经济边缘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边缘地区相对于核心地区发展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等方面。
这些地区经济比较单一,产业结构偏向第一产业,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严重。
第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区域差异性。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南强北弱、东优西劣”的特征。
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较快,例如长春、吉林、四平等城市,而西北部地区经济相对滞后,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资源开发。
第四,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产业分化现象。
吉林省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南部地区经济主要以制造业为主,东北部地区主要以农业和资源开发为主,发展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综上所述,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特征,核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边缘地区经济滞后,差距比较明显。
吉林省需要在扩大内需、加快转型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大省。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呈现出“核心—边缘”特征,即省会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属于经济核心区,而其他地区则属于经济边缘区。
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发达的工业、商贸和金融业。
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吉林省经济的核心区,吸引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长春市以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信息等行业为主,拥有一大批大型企业和知名品牌,是吉林省的经济支柱。
长春市的经济辐射效应影响了周边地区,使得周边地区也呈现出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
这些地区包括吉林市、四平市、公主岭市等,它们在农业、轻工业和服务业方面有一定的发展,与长春市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和区域经济圈。
吉林省的其他地区属于经济边缘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些地区包括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白城市、辽源市、通化市等,它们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资源开发,工业发展较为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低于省平均水平。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理位置的影响。
长春市位于吉林省的中部地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这使得长春市成为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聚地,形成了强大的经济优势。
长春市周边地区也受益于长春市的辐射效应,形成了相对发达的区域经济格局。
而吉林省的其他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区位条件较为欠佳,这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资源禀赋的差异也是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的重要原因。
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工业资源和市场资源,能够吸引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这些地区的产业发达,经济总量较大。
相比之下,吉林省的其他地区资源相对匮乏,农业和资源型产业为主,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优势。
政策支持和区域规划的差异也是形成“核心—边缘”特征的重要原因。
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作为吉林省的经济核心地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优惠政策的倾斜,这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吉林市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表 1 20 - 2 0 0 1 0 8年 利用 外 资情 况
2 o1 o 2 2 o0 2 o 0 3 2 o 0 4 20 0 5 2 0 O 6 2 ( o) 7 2 o8 0
《 位 : 美元 ) 单 万
永 吉
[] 1 李锐. 建梅 .我 国农业 科研 投 资 问题 赵
生产特点 和优势 , 开设一些相 关 的理论 和实践课 初探 [ ] 农业技术经济 ,9 7 4 :1 2 , J. 19 ( )2 — 32 0 程, 使学生 了解和掌握一些农 业生产知 识和实用 [] 2 靳光结 , 孙文 生.新 经济增 长 理论及 其 技术 , 培养他 们 的实 践能 力 。第 二 , 大力 加强 对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 的启示 [ ] 农村经 济 ,9 8 要 J. 19 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 技术教 育。首先 , 要 ( ) 2— 4 : 6
吉林 市县域经济发展问 题及对策
张 立焕 苗 磊
摘要 : 本文针对 吉林 市县域经济发展 中存在 的问题 , 出了完善吉林 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 提 关键词 : 县域 经济 ; 吉林市 ; 发展对策 ( ) 一 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不强 县域经济是 以县级行政 区划为地理空 间 , 以 吉林 市县 域经济 的发展 , 需要大城 市发 挥拉 县级政权为调控 主体 , 以市场为导 向, 优化配置资 源, 具有地域特 色和功能完 备 的区域 经济…。县 动作用。在县域 经济发展 过程 中 , 方面应该 主 一 动承接大城市 的辐射 , 大力发展“ 补缺经济 ” 拾 和“ 域经济是国民经济 的重要组成 部分 , 在全局 中占 有重要地位 , 发展 和壮大县 域经济 是全面建设 和 遗经济” 引进 大城市转移 或外溢 的产业 和企 业 , , 为 谐社会的必然要 求 , 也是统 筹城乡 和 区域经 济发 同时又要积极与 大城市大 企业建 立合作关 系 , 展 , 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 保持
持续推动吉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第12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吉林振兴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新时代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谱写吉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创新发展添动力,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县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
要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聚焦“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改革创新是推动县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敢于打破陈旧思想束缚和惯性思维壁垒,努力从改革创新中解难题、开新局。
支持国有资本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领域发挥服务保障和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落实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创新“三农”领域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让农村能发展、农民得收益。
推动“转型升级”,打造产业高地。
推动产业转型是县域发展的重要任务,要把握发展大势、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要在现代农业发展上扬优势、延链条、增效益,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促进扶贫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样板。
要在新型工业发展上强基础、促转型、求突破。
培育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以县域内“农、旅、能、商”四大产业为主攻方向,发展低碳产业,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方式。
狠抓“项目攻坚”,培育发展动能。
通过“以资源换项目、以项目强产业、以产业促发展”,推动经济走上基础更牢、运行更稳、质量更高的发展轨道。
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
Analysis of County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in
Jilin Province
作者: 张传娜[1,2]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28;[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吉林长春130028
出版物刊名: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页码: 72-87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5期
主题词: 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因子分析
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并再次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县域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沿阵地,承担着极其重大的责任。
对县域经济进行全面评估,找到县域经济发展的长短板,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意义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
摘要:本文在对吉林省县域经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影响县域经济竞争力的8项指标,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将吉林省40个县根据竞争力不同划分为3种类型,分析了各种类型县域经济的特点。
关键词:县域经济;竞争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一、县域经济的重要性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桥梁纽带。
目前,我国共有县域经济体2000多个,县域人口9亿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0%。
GDP占全国近一半,可见.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吉林省县域包括20个县、20个县级市和2个具有县域功能的市辖区(长春市双阳区、白山市江源区)。
县域人口1912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70%:幅员1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7%,县域GDP达到4408亿元,占全省GDP 的60.5%,可见。
县域经济是吉林省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在吉林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几乎看不到吉林省的身影,足以说明吉林省的县域经济严重缺乏竞争力。
如何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现状分析
1.县域经济竞争力整体水平偏低
2009年、2010年、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评比中,连续3年吉林省只有延吉进入全国百强.而其他农业大省中,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均有二十几个县位列百强.同样位于东北地区的辽宁省近3年进入全国百强的县也由5个增加到10个(详见表1)。
由此可见,与先进省份相比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明显不足。
在第九届中国东北十强县评选中,吉林省也只有延吉、前郭、磐石3个县。
可见。
吉林省内的发达县域经济体数量少,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偏低。
2.县域经济竞争力发展潜力较大
根据第九届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对比结果显示。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竞争力为1286。
同为农业大省的江苏竞争力为1849,虽然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仅为江苏省的70%,在全国排名第11位,但是被评价为处于竞争力上升状态,略高于国家平均水平,种种迹象表明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统计分析
为了进一步科学评价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水平.现引入了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相关指标。
依据吉林省2009年的县域经济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1.指标的选取
参照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数据的可得性原则,选取吉林省40个县(市)2009年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从中选取人口(x1)、地区生产总值(x2)、地方财政一般收入(x3)、农民人均纯收入(x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5)、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6)、人均地方财政支出(x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8)8项指标构建新的指标体系。
根据经验判断所选指标间可能会有较强的相关性.所以先做因子分析,再进行聚类分析。
2.因子分析
首先进行因子分析前的检验。
检验结果KMO的值为0.569,基本判定为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进行巴特莱特球体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00,表明应当进行因子分析。
综合两种检验结果,认为因子分析是可行的。
利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如下:
根据输出的总方差分解表(表2),应当选取两个公因子。
它们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4.431%,能够解释较高比例的方差问题。
在选取两个公因子的前提下可以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3)。
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个公因子F1在人均GDP、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工资水平和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变量上有较大的载荷.该指标显示了地区的生活水平,可命名为生活水平因子。
而第二个公因子F2在人口总数、人均财政支出和地区生产总值GDP等指标变量上有较大的载荷.该指标显示出地区实力。
可命名为经济实力因子。
3.聚类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我们用40个县两个公因子的不同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所得聚类树形图如下:
根据聚类树形图的结果我们认为.吉林省的40个县分为3类地区比较合适:
四、不同类型县(市)竞争力特点分析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把吉林省的40个县(市)分为了3种不同类型.根据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
我们将各类地区竞争力的不同特点简单总结如下:
第一类地区:包括桦甸、磐石、前郭、延吉。
聚类特点是:代表地区生活水平的因子F1和代表地区经济实力的因子F2得分都较高。
这一类县(市)的经济较为发达,众多产业部门具有较强的科技力量、便捷的交通通讯系统、较为雄厚的资本等等因素。
属于该类型的县(市)拥有规模经济、集聚经济,能够对周边地区产生集聚效应。
第二类地区:包括榆树、德惠、农安、公主岭、梨树、扶余。
聚类特点是:
代表地区经济实力的因子F2得分较高。
而显示地区生活水平的因子F1得分较低。
这一类县市随着其特色资源优势的不断壮大,竞争力得到增强,正逐渐形成包括社会、经济、科技、自然资源等方面在内的综合性优势,即区位优势。
第三类地区:包括剩余的30个县。
聚类特点是:两个公因子得分均较低,这一类县(市)整体经济实力薄弱,但已经体现出在特定领域的发展能力.已经拥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或特定的发达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