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历程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其践履分不开的。在我国由封闭经济逐步走向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同时演绎着由经济内向发展向经济外向发展转变的独特发展过程。经过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目前经济理论界仍然依稀存在所谓“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概论之争,尽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意识到开放经济比外向型经济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1]。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却取得了几乎一致的看法,都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长达28年的外向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那么,中国经济外向发展是如何推进的,具有什么特点,今后又向何方向发展?弄清这个问题,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
(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和粗放性。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至此,沿海293个县市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都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1991年以后,相继在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沙头角和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内设了15个保税区,区内鼓励出口加工及转口贸易。1992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后开放从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及内地省会的开放格局。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出台了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见表1),外贸政策由“出口导向”取代了此前的“进口替代”,经济外向发展受到了有力的政策推动,这期间,一系列探索性的“试点”与“暂行办法”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
2、出口贸易量化扩张迅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利用国际产业大转移和升级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行出口创汇。使我国出口额由1979年的136.6亿美元迅速增加为1992年的849.4亿美元(见表2),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16%,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5%增到1992年的17.5%,出口依存度也接近世界正常25-30%的水平。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1992年的11位,提前8年实现了预定的2000年出口额达到1600亿美元的战略任务,出口贸易成绩与过去封闭时期相比是天壤之别,出口量的迅猛扩张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但这个时期进出口贸易基本上属于增长性逆差阶段,而且对外贸易也尚处于粗放性的初级阶段。一是出口产品结构水平低。从图1来看,1980年以来,虽然中国出口产品由矿产资源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逐步向工业制成品转变,但历经十多年后,1992年初级产品出口的比重仍占20.1%,且工业制成品也仍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尤其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极少。二是出口产品流向地过于集中,这个时期主要与东亚诸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发展贸易往来,出口贸易受到这些国家的控制或影响明显。
1980-2005中国出口产品结构
3、利用外资处于起步阶段。由表2可以看出,1979年中国利用外资仅42亿美元,1981-1985
年年均仅20多亿美元,1992年时也只有192.01亿美元,是1979年的4.5倍,年均增长11.5%。虽增长速度不算慢的,但基础弱,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徘徊阶段,相对于以后来看,这一阶段每年利用外资的规模是很小的,且利用外资的类型也比较单一,1989年以前我国基本上只能以借贷方式吸引外资,这种方式利用外资我国要承担的外债风险大,原因在于我国基础设施发展的限制,国外也缺少对中国开放的了解和信任。但很明显当时中国引资的质量是相当低的。1989年后外商直接投资才逐渐增多,中外合作、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才慢慢涌进中国。
4、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从开放伊始到1992年,中国对外投资处于探索阶段,这期间共兴办海外企业148家,累计对外投资10.6亿美元,相对庞大的利用外资量来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实现了从无到有。投资主体开始主要是一些经贸所和部分省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组成经贸公司,后来一些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也开始对外投资,项目规模也逐步扩大,对外投资的领域逐步扩大到资源开发、商品生产、工程开发等领域。
5、金融国际化局部试点展开。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经济外向发展要求,我国金融业首先在深圳市试行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和海南省。这个时期开放有明显的地域限制,且业务开通范围较窄,仅个别试点外资银行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中国金融业走出去更少,范围仅在香港与美国等。金融国际化程度低也影响了我国外贸结算,如与非洲难做生意就是此故。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非常明显。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一般阶段(1992-2001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一般发展阶段是指一国在具备一定数量出口企业的前提下,开始实施由“量的扩张”转向“以质取胜”的出口战略,更好地利用外资和技术积极实施“走出去”,从而使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产生质的飞跃的阶段。
1、国家开放政策的重大转变和调整成为进入这一阶段的主要动因。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突破了“姓社”、“姓资”的争论,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结束了1992年前一段时间相对徘徊前进的局面,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两个转变”,这就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外向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和政策基础。从表1看,有关倾向于出口导向的制度和法规不断调整和完善。开始重视出台有关出口质量的政策。1993年以来连续多次降低关税,到2000年我国关税降到15%,减少非关税方向,采取了与世界各国同轨非关税壁垒代替高关税保护政策。在汇率方面。我国改变了汇率高估的局面,1996年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这期间由强调地理区位的开放转移到了对体制的改革,理论和政策上逐步成熟,也成为中国经济外向发展进入一般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2、出口贸易突出“以质取胜”。从表2可以看出,1993-2001年间我国外贸易额在绝对量上比1992年前有了明显的增加。2001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达到2661亿美元。在世界贸易出口额的排名由1992年的第11位上升到了第6位,2001年出口额比1992年增加了2倍,出口依存度由1992年的17.5%达到了2001年的21.8%,而且可以看出,1993年以来外贸出口依存度呈上升趋势,出口创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弥补了内需不足的缺口,成为这几年经济增长平均达9.7%的重要推进器。这一阶段我国对外贸易彻底向逆差告别,呈现单边的增长性顺差,这期间年均顺差185亿美元。从出口结构上看,1992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从以出口粗加工、低附加值工业制成品为主转变为以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制成品为主,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明显上升,2001年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上升到80.9%,其中机电产品的出口由1992年的23%上升到了2001年的42%,高新技术产品由1992年的5%增加到2001年的17%。出口商品的结构和质量发生了重大变化。
3、吸引外资集约化发展方向渐显。从表2上看,1992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年增长量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