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钢网设计基础知识培训
SMT工艺基础培训

2021/9/17
23
SMT回流后常见不良
锡珠
1、锡膏解冻时间是否足够 2、网底是否定时清洗 3、钢网太厚 4、钢网开口形状 5、贴片压力是否过大 6、升温时,速度太快 7、车间的温、湿度
2021/9/17
24
SMT回流后常见不良
错件、漏件、元件反向 冷焊、锡珠、 翻件、偏位、元件浮高 焊盘缺损、氧化污染 PCB线路缺损、露铜、PCB起泡分层、绿油、划伤、
2、按生产工艺分:锡膏钢网和红胶钢网,而锡膏钢网又可分为无铅 锡膏钢网和有铅锡膏钢网。
3、钢网的规格我们公司现在主要用的是420MM*520MM、 584MM*584MM和736MM*736MM三种规格的,现在主要选用以 736*736MM为主,以减少订钢网时间。
2021/9/17
4
钢网知识
4、锡膏钢网模块厚度选取: A、0402元件一般选用0.12MM厚度的钢网,0603元件以上可用
1F =103mF =106uF=109nF=1012pF
2021/9/17
28
SMT元件的认识
电 感:L
单位:亨利(H)、毫亨(mH)、微亨(uH)
1H=103mH=106uH
2021/9/17
22uH(微亨)
6.8uH(微亨)
29
SMT元件的认识
二极管:D 有方向
二极管的特性:单向导电性能
三极管:Q 有方向
2021/9/17
17
回流曲线各区的功能
• Soak 均温区的功能 1、使PCB板、元件与Pad均匀吸热,减少它们之间的温差; 2、焊膏活性剂开始工作,去除管脚与Pads上面的氧化物;
3、保护管脚与Pads在高温的环境下不再被氧化;
SMT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文件更改记录SMT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一、教材内容1.SMT基本概念和组成2.SMT车间环境的要求.3.SMT工艺流程.4.印刷技术:4.1 焊锡膏的基础知识.4.2 钢网的相关知识.4.3 刮刀的相关知识.4.4 印刷过程.4.5 印刷机的工艺参数调节与影响4.6 焊锡膏印刷的缺陷,产生原因及对策.5.贴片技术:5.1 贴片机的分类.5.2 贴片机的基本结构.5.3 贴片机的通用技术参数.5.4 工厂现有的贴装过程控制点.5.5 工厂现有贴装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5.6 工厂现有的机器维护保养工作.6.回流技术:6.1 回流炉的分类.6.2 GS-800热风回流炉的技术参数.6.3 GS-800 热风回流炉各加热区温度设定参考表.6.4 GS-800 回流炉故障分析与排除对策.6.5 GS-800 保养周期与内容.6.6 SMT回流后常见的质量缺陷及解决方法.6.7 SMT炉后的质量控制点7.静电相关知识。
《SMT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书》二.目的为SMT相关人员对SMT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
三.适用范围该指导书适用于SMT车间以及SMT相关的人员。
四.参考文件3.1 IPC-6103.2 E3CR201 《SMT过程控制规范》3.3 创新的WMS五.工具和仪器六.术语和定义七.部门职责八.流程图九.教材内容1.SMT基本概念和组成:1.1SMT基本概念SMT是英文: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的简称,意思是表面贴装技术.1.2SMT的组成总的来说:SMT包括表面贴装技术,表面贴装设备,表面贴装元器件及SMT管理.2.SMT车间环境的要求2.1 SMT车间的温度:20度---28度,预警值:22度---26度2.2 SMT车间的湿度:35%---60% ,预警值:40%---55%2.3 所有设备,工作区,周转和存放箱都需要是防静电的,车间人员必须着防静电衣帽. 3.SMT工艺流程:4. 印刷技术:4.1 焊锡膏(SOLDER PASTE)的基础知识4.1.1 焊锡膏是将焊料粉末与具有助焊功能的糊状焊剂混合而成的一种浆料,通常焊料粉末占90%左右,其余是化学成分.4.1.2 我们把能随意改变形态或任意分割的物体称为流体,研究流体受外力而引起形变与流动行为规律和特征的科学称为流变学.但在工程中则用黏度这一概念来表征流体黏度性的大小. 4.1.3 焊锡膏的流变行为焊锡膏中混有一定量的触变剂,具有假塑性流体性质.焊锡膏在印刷时,受到刮刀的推力作用,其黏度下降,当到达摸板窗口时,黏度达到最低,故能顺利通过窗口沉降到PCB 的焊盘上,随着外力的停止,焊锡膏黏度又迅速回升,这样就不会出现印刷图形的塌落和漫流,得到良好的印刷效果. 4.1.4 影响焊锡膏黏度的因素4.1.4.1 焊料粉末含量对黏度的影响:焊锡膏中焊料粉末的增加引起黏度的增加. 4.1.4.2 焊料粉末粒度对黏度的影响:焊料粉末粒度增大时黏度会降低.4.1.4.3 温度对焊锡膏黏度的影响:温度升高黏度下降.印刷的最佳环境温度为23+/-3度. 4.1.4.4 剪切速率对焊锡膏黏度的影响:剪切速率增加黏度下降.黏度粒度 温度4.2 钢网(STENCILS)的相关知识4.2.1 钢网的结构一般其外框是铸铝框架,中心是金属模板,框架与模板之间依靠丝网相连接,呈”刚—柔---刚”结构.4.2.3 目前我们对新来钢网的检验项目4.2.3.1 钢网的张力:使用张力计测量钢网四个角和中心五个位置,张力应大于30N/CM.4.2.3..2 钢网的外观检查:框架,模板,窗口,MARK等项目.4.2.3.3 钢网的实际印刷效果的检查.4.3 刮刀的相关知识4.3.1 刮刀按制作形状可分为菱形和拖尾巴两种;从制作材料上可分为橡胶(聚胺酯)和金属刮刀两类.4.3.2 目前我们使用的全部是金属刮刀,金属刮刀具有以下优点:从较大,较深的窗口到超细间距的印刷均具有优异的一致性;刮刀寿命长,无需修正;印刷时没有焊料的凹陷和高低起伏现象,大大减少不良.4.3.3 目前我们使用有三种长度的刮刀:300MM,350MM,400MM.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按照PCB板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刮刀.刮刀的两边挡板不能调的太低,容易损坏模板.4.3.4 刮刀用完后要进行清洁和检查,在使用前也要对刮刀进行检查.4.4 印刷过程4.4.1印刷焊锡膏的工艺流程:焊锡膏的准备支撑片设定和钢网的安装调节参数印刷焊锡膏检查质量结束并清洗钢网4.4.1.1 焊锡膏的准备从冰箱中取出检查标签的有效期,填写好标签上相关的时间,在室温下回温4H,再拿出来用锡膏摇均器摇匀锡膏,目前我们使用摇匀器摇3MIN-4MIN。
钢网基础知识培训

激光切割(LaserCut)模板(激光钢网) 直接从客户的原始Gerber数据产生,在作必要修改后传 送到激光机,由激光光束进行逐个切割。制作精度高, 开口成倒梯形,便于锡膏释放。便于制作精度较的模板。 孔周围出现“扇贝状”的外形,造成孔壁粗糙,利用抛 光工艺解决这个问题。 电铸成形钢网属于高精密的一种,我们公司不太常用。成本也很高。
从焊接材料上分:1、有铅钢网;2、无铅钢网。 现在大多只用无铅钢网。主要区分是有铅与无铅工艺之分。因为 无铅锡膏的流锡不好,所以无铅工艺的钢网在开口时相对要放大 一些。
从制作工艺上分为:1、化学蚀刻模板;2、激光切割模板; 3、电铸成型模板。
化学蚀刻(Chemical Etch)模板(蚀刻网) 化学蚀刻的不锈钢模板的制作是通过在金属钢片上涂抗蚀 保护剂、用销钉定位感光工具将图形曝光在钢片两面、然 后使用双面工艺同时从两面腐蚀钢片产生开口,一次完成。 由于工艺是双面的,腐蚀剂穿过金属所产生的孔不仅从顶 面、底面蚀刻,也从水平腐蚀,从而形成”刀锋”、”沙 漏”形状,从而不利于锡膏释放,适宜制作不太精密钢网。 单资料要求: • 一般我们要求客户提供: 1)CAM制作文件,常见的Gerber文件; 2)CAD设计文件; 3)空的PCB基板; 4)其它如菲林等(菲林制作钢网为蚀刻独有工艺)。 •文件内容: 1)、包括贴片层(SMT solder paste layer); 2)、pcb外形(board)图; 3)、如果要mark点则需要含fiducial mark的贴片层; 4)、字符(silk)层,便于识别正、反面和元件。 如果涉及到避孔还需要过孔层。 用空的PCB基板:确保PCB正确无损坏 菲林: 确保菲林无损坏 PCB基板和菲林都是通过采点的机器转换为生产需要的资料
钢网的开口设计: 避免锡珠的设计,贴片元件在贴装时往往容易产生锡珠,锡 珠过多会引起连焊短路,因此在开口上要防锡珠设计。 防锡珠的设计,厂家不同会有不同的开口方案:
SMT钢网设计最全基础知识培训

SMT钢网设计最全基础知识培训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钢网是SMT贴片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具之一,用于在电路板上涂覆焊膏,帮助实现元器件的精准贴装。
钢网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贴片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深入了解SMT钢网的基础知识对于工程师和操作人员都非常重要。
1.SMT钢网的作用2.SMT钢网的结构3.钢网孔洞的设计原则钢网上孔洞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焊膏的流动性和均匀性。
一般来说,孔洞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和六角形等,其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和工艺要求。
此外,孔洞的大小也需要考虑,过小会导致焊膏流动不畅,过大会导致焊膏分布不均匀。
4.钢网丝径和网目的选择钢网丝径和网目的选择也是设计钢网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丝径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焊膏的流动性,丝径过大会导致焊膏分布不均匀,丝径过小则会影响焊膏的流动。
网目的选择主要根据元器件封装的要求来确定,不同的元器件封装要求不同的焊盘数量。
5.钢网的厚度和材质选择钢网一般使用不锈钢材质制作,其厚度通常在0.08mm至0.2mm之间。
厚度的选择也需根据实际需求,过薄会影响钢网的稳定性,过厚则会增加焊膏的用量。
6.钢网的光刻工艺钢网的制作需要使用光刻工艺。
通过光刻工艺可以将CAD设计的钢网图案转移到钢网上。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涂胶、曝光、显影、洗净等步骤。
总结起来,SMT钢网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孔洞的形状、大小,丝径和网目的选择,钢网的厚度和材质等因素。
同时,钢网的制作需要使用光刻工艺,通过严密的流程进行。
准确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SMT钢网的设计和生产至关重要,能够提高贴片质量和生产效率。
SMT基础知识培训手册

⏹⏹SMT培训手册目录一、SMT简介二、SMT工艺介绍三、元器件知识四、SMT辅助材料五、SMT质量规范六、安全及防静电常识第一章SMT简介SMT 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的简写,意为表面贴装技术。
亦即是无需对PCB钻插装孔而直接将元器件贴焊到PCB表面规定位置上的装联技术。
SMT的特点从上面的定义上,我们知道SMT是从传统的穿孔插装技术(THT)发展起来的,但又区别于传统的THT。
那么,SMT与THT比较它有什么优点呢?下面就是其最为突出的优点:1.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重量减轻60%~80%。
2.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强。
焊点缺陷率低。
3.高频特性好。
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
4.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5.降低成本达30%~50%。
节省材料、能源、设备、人力、时间等。
采用表面贴装技术(SMT)是电子产品业的趋势我们知道了SMT的优点,就要利用这些优点来为我们服务,而且随着电子产品的微型化使得THT无法适应产品的工艺要求。
因此,SMT是电子装联技术的发展趋势。
其表现在:1.电子产品追求小型化,使得以前使用的穿孔插件元件已无法适应其要求。
2.电子产品功能更完整,所采用的集成电路(IC)因功能强大使引脚众多,已无法做成传统的穿孔元件,特别是大规模、高集成IC,不得不采用表面贴片元件的封装。
3.产品批量化,生产自动化,厂方要以低成本高产量,出产优质产品以迎合顾客需求及加强市场竞争力。
4.电子元件的发展,集成电路(IC)的开发,半导体材料的多元应用。
5.电子产品的高性能及更高装联精度要求。
6.电子科技革命势在必行,追逐国际潮流。
SMT有关的技术组成SMT从70年代发展起来,到90年代广泛应用的电子装联技术。
由于其涉及多学科领域,使其在发展初其较为缓慢,随着各学科领域的协调发展,SMT在90年代得到讯速发展和普及,预计在21世纪SMT将成为电子装联技术的主流。
SMT基础知识培训

SMT培训第一块:SMT概论:1.SMT的全称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中文意思为表面贴装技术。
2.SMT包括表面貼裝技術,表面貼裝設備,表面貼裝元器件及SMT管理。
3. SMT生产流程:(1)单面:来料检验→印刷焊膏→贴片→回流焊接→检测→返修→出货(2)双面:来料检验→印刷锡膏→贴片→回流焊接→翻板→PCB的BOT面印刷焊膏→贴片→回流焊接→检测→返修↓→出货第二块:SMT入门基础:一:电阻电容单位换算:1.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
换算方法是:1兆欧(MΩ)=1000千欧(KΩ)=1000000欧(Ω)2。
电容的单位为法拉(F),其它单位有:微法(uF)、纳法(nF)、皮法(pF)。
换算方法是:1uF=1000nF=1000000pF二:标示方法:(主要介绍一下数标法)(一)电阻1。
当电阻阻值精度为5%时: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阻值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表示是增加的0的个数。
(1)阻值为0时:0Ω表示为000。
(2)阻值大于10Ω时:100Ω表示为101,4.7K=4700Ω则表示为472,100K=100000Ω则表示104。
(3)阻值小于10Ω时:在两个数字间加字母“R”。
4.7Ω表示为4R7,5.6Ω表示为5R6, 8Ω可先写成8.0Ω的格式,这样就可表示为8R0。
2.当电阻大于0805大小(包括0805大小)且阻值精度为1%时:一般用四位数字表示阻值大小,前三位表示有效数字,第四位数表示是增加的0的个数。
(1)阻值为0时:0Ω表示为0000。
(2)阻值大于10Ω时:100Ω表示为1000,4.7K=4700Ω则表示为4701,100K=100000Ω则表示1003。
(3)阻值小于10Ω时:仍在第二位加字母“R”。
4.7Ω表示为4R70, 5.6Ω表示为5R60, 8Ω可先写成8.00Ω的格式,这样就可表示为8R00。
SMT介绍培训资料课件.

(1)介绍SMT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详细讲解SMT的基本工艺流程。
(3)分析SMT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3.实践操作:
(1)观看SMT生产视频,让学生对SMT工艺有直观的认识。
(2)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了解SMT组件及其组装过程。
4.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典型的SMT生产案例,让学生了解SMT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四、情景导入
1.利用生活实例或行业动态导入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或讨论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结合实物模型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SMT技术。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
5.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SMT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记忆。
六、板书设计
1.标题:SMT概述
2.内容:
(1)SMT定义
(2)SMT发展历程
(3)SMT分类
(4)SMT基本工艺流程
(5)SMT应用领域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4.作业设计是否具有挑战性,能否激发学生的思考。
5.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时间分配不合理、环节过渡不自然等问题。
6.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7.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持教学的前瞻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SMT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SMT工艺基础培训演示版.ppt

5、FULX的作用是: 在焊接中去除氧化物,破坏熔锡表面张力,防止再度氧化;
.精品课件.
9
印 刷(60%~70%不良品源于此!)
1、钢网的架设: A. 钢板架设平稳 C. 顶Pin 支撑基板平稳
B. 刮刀要在钢网中心 D. PCB板固定点力要均匀
6、印刷不良缺陷: 偏位、连锡、少锡、漏刮、锡塌、拉尖等;
.精品课件.
11
印 刷(60%~70%不良品源于此!)
.精品课件.
12
贴片
自检位人员100%全检贴片元件贴装的准确性和正确性,按IPC-610D的标准判定,每 小时内相同位置同种不良出现三次以上反馈跟线技术员调机致合格止。
正常生产炉前QC不准手贴BGA类、QFN类、CSP类电子元件。(不可手工修正这两类 元件)
.精品课件.
10
印 刷(60%~70%不良品源于此!)
5、印刷位注意事项: A、每块PCB印刷后印刷员须自检每个PCB板上的BGA位置,QFN位置的印刷
情况,不能有连锡,少锡,漏印等不良。(PITHC小于0.5MM的QFN\BGA需用放大 镜检查印刷质量.)
B、接触PCB时必须戴静电手套或手指套,手掌直接接触PCB的焊盘上,会 造成焊盘氧 化,致使零件焊接不良。
.精品课件.
7
锡膏知识
.精品课件.
8
锡膏知识
3、锡膏的储存和使用: 锡膏储存温度为0~10 ℃; 锡膏的取用原则是先进先出; 锡膏在开封使用时,须经过两个重要的过程回温(锡膏回温4H)﹑搅拌(机器
搅拌3~5MIN); 红胶回温8H以上; 印刷后在2小时内完成回流焊; 钢网上不用的锡膏超过半小时应回收到瓶中,并不可与新锡膏混装;
SMT钢网知识学习

* 3.那么常见的钢网尺寸一般又有哪几种呢? 我们SMT车间呢?
常见的全自动印刷机钢网尺寸如下:
a. 420mmⅹ520mm b. 550mmⅹ650mm c. 736mmⅹ736mm
我们SMT车间钢网尺寸目前采用的是 550mmⅹ650mm
二.钢网的分类
钢网分类: ◆1.按用途分:印锡钢网、印胶钢网、BGA 返修钢网、BGA植球钢网等。 ◆2.按工艺分:化学蚀刻钢网、激光切割钢 网、电铸成型钢网。 ◆3.按材料分:不锈钢钢网、黄铜钢网、硬 镍钢网、高聚物钢网等。
网纱
钢网的组成
网框
◆ 1.网框
◆ 2.网纱(丝网)
钢网开口 ◆ 3.胶水
◆ 4.钢片
胶水
等几部分组成。
钢片
* 2.一般情况下,一张钢网上会备注哪些信息?
钢网上的字符信息:
◆ 1.产品机型名称。 ◆ 2.钢网厚度。 ◆ 3.制作日期。 ◆ 4.厂商内部钢网编号。 ◆ 5.厂商名称。 ◆ 6.钢网的尺寸大小。
2.绷网方式
备注:电解抛光须先将钢片电抛光处理,保证 钢片光亮,无刺,然后选择合适的绷网方式。
◆常用绷网方式: ①黄胶+DP100(或DP100里面全封胶)+背面贴铝胶带 ②黄胶+里面、背面贴铝胶带 ◆超声波清洗绷网方式: ①黄胶+日本AB胶、两面全封胶,留丝网 ②黄胶+日本AB胶、两面全封胶,不留丝网 ③DP420两面全封胶,留丝网
曝光
显影
蚀刻
钢片清洗
张网
优点:一次成型,速度较快,价格较便宜。
缺点: ◆ 1.易形成沙漏形状(蚀刻不够),或 开口尺寸变大(过度蚀刻)。 ◆ 2.客观因素(经验、药剂、菲林)影 响大,制作环节较多,累积误差较大, 不适合细间距模板的制作。 ◆ 3.制作过程有污染,不利于环保。
《smt基础培训资料》课件

《smt基础培训资料》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SMT基础培训资料》教材的第3章和第4章,详细内容包括:SMT基本概念、工艺流程、设备选择与维护,以及贴片元件的认识和使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SMT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和设备选择与维护;2. 掌握常见贴片元件的类型、特点及使用方法;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SMT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贴片元件的识别与使用;2. 教学重点:SMT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常见贴片元件的类型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SMT设备模型、贴片元件样品;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SMT设备模型,引导学生了解SMT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SMT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和设备选择与维护;分析常见贴片元件的类型、特点及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SMT工艺流程中的关键步骤;引导学生掌握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动手实践(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SMT设备模型操作,体验SMT工艺流程;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贴片元件,完成实际操作。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SMT基本概念、工艺流程、设备选择与维护;2. 常见贴片元件类型及特点;3. 学生练习题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SMT工艺流程的三个关键步骤;识别三种常见贴片元件,并说明其特点;结合实际操作,简述SMT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2. 答案:(1)印刷、贴片、焊接、清洗、检测;(2)电阻、电容、二极管;(3)设备使用前需检查电源、气源、设备状态;使用过程中注意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调整参数;使用后做好设备保养和清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SMT基本概念和工艺流程掌握较好,但在设备操作与维护方面还需加强练习;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SMT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
SMT基础培训课件

SMT基础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SMT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和关键设备。
2. 掌握SMT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元器件及其应用。
3. 了解SMT焊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SMT焊接技术及质量控制、常见元器件的应用。
教学重点:SMT基本工艺流程、关键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SMT设备模型、实物元器件、焊接工具。
2. 学具:笔记本、教材、《SMT基础培训》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利用PPT展示SMT技术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SMT 的兴趣。
2. 理论讲解(20分钟)介绍SMT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关键设备等内容。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一个具体的SMT产品,讲解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一个SMT产品,设计其工艺流程。
5. 实物展示与操作(15分钟)展示SMT设备模型、实物元器件、焊接工具,并进行简单操作演示。
6.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7. 焊接技术及质量控制讲解(10分钟)分析SMT焊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六、板书设计1. SMT基本概念2. SMT工艺流程3. SMT关键设备4. 常见元器件及其应用5. SMT焊接技术及质量控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SMT的基本概念。
(2)列举三种常见的SMT元器件,并说明其应用。
(3)分析SMT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答案:(1)SMT是指将表面贴装元器件(SMC/SMD)安装到印刷电路板(PCB)上,并通过焊接技术使其电气连接的一种电子组装技术。
(2)示例:电阻、电容、电感等。
应用:手机、电脑、家电等电子产品。
(3)常见质量问题:虚焊、冷焊、焊接短路等。
解决办法:优化焊接工艺、提高设备精度、加强过程质量控制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互动环节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SMT基础知识和技能。
SMT培训资料PPT48页

随着技术的进步,片状元器件的应用,表面贴 装技术得到了讯速发展,从厚膜电路,薄膜电 路发展到裸芯片直接装焊到电路板上,并朝 着三维组装技术迈进.
表面贴装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 及材料技术(基板材料,工艺材料),组装技术 (贴放,焊接,清洗等),设计技术,测试技术,标 准化,可靠性等多项学科的交叉,渗透.
二极管
a. 英文代號: D b. 二極管的分類: 一般有: 玻璃型二極管 硅型二極管 發光二極管 c. 二極管的特性 二極管的特性是單向導電,一般用於整流,有正負之分,一般有 極,另一方為正極. 其圖示一般為 有" "的一方為負極. 標示的一方為負而實体,如玻璃型的 有黑色圈的為負極,貼裝 (手放)時一定要負極對負極,正極對正極,不能放反方向. d. 常見的二極管型號 硅型二極管一般有 IN5817 玻璃型二極管一般有 IN4148 而發光二極管(LED)一般有紅色、綠色兩種.
e. 精密電阻代碼表 精密電阻由於是用四位數表示,對於一些更小的電阻它也 無法標示上去,此時需要用代碼來表示. 常用 "01~99" 來代表前面三位數. 用英文字母來代表後面第四位數.
电容
2. 電容(CAP) a. 英文代號 C b. 容量單位: PF<NF<UF 1UF=1000NF 1NF=1000PF 1UF=1000000PF c. 誤差: 電容的容量也有誤差,一般有 ±10% (用 "K" 表示), ±20% (用 "M" 表示), -20%+80% (用 "Z" 表示) d. 容量表示方法與計算方法: 電容的容量表示方法和計算方法與普通電阻的相同,只是單 位不同 如: 102=10×102=10×100=1000PF 474=47×104=47×10000=470000PF=470NF=0.47UF
smt基础知识培训

锡球的特点
锡球应具有一致的形状和尺寸,良好的润湿性和流动性,以及高抗 氧化性能,以确保焊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锡球的选用
根据不同的焊接需求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规格和成分的锡球,以 达到最佳的焊接效果。
钢网
01
02
03
钢网
钢网是一种用于印刷焊膏 和锡球的金属网板。
详细描述
检测是SMT工艺中的最后一步,通过视觉检测、X光检测、飞针检测等手段,对焊接完成的PCB板进 行质量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和解决,以确保最终产品 的合格率。
03 SMT设备与工具
贴片机
贴片机是SMT生产线上的核心设备之 一,用于将电子元件自动贴装到PCB 板上。
02
AOI检测设备通过高分辨率相机和高精度光源捕捉到PCB板的图像, 然后通过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检测出缺陷和错误。
03
AOI检测设备的性能参数包括检测精度、检测速度和稳定性等,这些 参数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4
操作AOI检测设备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经验,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和认 证才能上岗。
返修设备
钢网的特点
钢网应具有精确的网孔尺 寸和良好的平整度,以确 保印刷的准确性和均匀性。
钢网的选用
根据不同的印刷需求和材 料特性,选择合适的钢网 及其网孔尺寸和材质,以 达到最佳的印刷效果。
05 SMT品质管理
IPC标准
IPC-A-610
电子组装验收标准,提供 了对电子组装件的要求和 接受准则。
IPC-7912
详细描述
在SMT生产流程中,印刷是一个关键步骤。通过使用钢网和 刮刀,将焊膏均匀地印刷到PCB板的焊盘上,以确保电子元 件能够被正确地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印刷的精度和均匀度 对于后续的贴片和焊接过程至关重要。
SMT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其中四
八、型号说明:(以风华高科型号为例)
RC --05 K 1RO J T 片状电阻尺寸(英寸) 电阻温度系数标称电阻值精度包装 02:0402(额定功率1/16W)K≤±100ppm/℃1R0=1.0ΩF=±1%T:编带包装 03:0603(额定功率1/16W)L≤±200ppm/℃000=跨接电阻G=±2%B:塑料盒 散包装 05:0805(额定功率1/10W)J=±5% 06:1206(额定功率1/8W或特殊定制1/4W)O=跨接电阻
学习交流PPT
2
第二章 插件工艺介绍…………………51 第三章焊接工程………………………55 第四章 制造生产流程…………………70 第五章 SMT基本常识………………83 第六章 品管基础知识…………………92 第七章 防静电知识……………………108
学习交流PPT
3
第一章 元器件知识 本章宗旨﹕ 主要培养学员对元器件知识的了解﹐介绍内容包括常用
d、半导体材料可分为锗二极管(Ge管)和硅二极管(Si管)。
学习交流PPT
17
3、二极管的导电特性 二极管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单方向导电性。在电路中,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
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4、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用来表示二极管的性能好坏和适用范围的技术指标,称为二极管的参数,
不同类型的二极管有不同的特性参数,主要参数为:1、额定正向工作电流;2、 最高反向工作电阻和插装电阻图例
学习交流PPT
6
学习交流PPT
7
2、电阻单位及换算 a电阻单位﹕我们常用的电阻单位为千欧(KΩ)、兆欧(MΩ) 电阻最基本的单位为欧母(Ω) b 电阻单位的换算﹕1GΩ= 103MΩ= 106KΩ= 109Ω
1Ω= 10-3KΩ= 10-6MΩ= 10-9GΩ c 直标法与电阻值的换算:102=1000Ω1001=1000Ω+1%
SMT介绍培训资料课件.

SMT介绍培训资料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基于教材《SMT技术与应用》的第1章和第2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工艺流程及其在电子产品制造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SMT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电子产品制造中的重要性。
2. 掌握SMT的主要工艺流程及其操作要点。
3. 能够运用SMT技术进行简单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SMT工艺流程中的焊接、检测等关键技术及其操作要点。
教学重点:SMT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及在电子产品制造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SMT技术介绍PPT、SMT工艺流程图、实物展示(如SMT组件、设备等)。
2. 学具:教材、《SMT技术与应用》工作手册、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利用PPT展示SMT技术在电子产品制造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SMT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2. 理论讲解(20分钟)介绍SMT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解读SMT工艺流程图,阐述各工艺环节的操作要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教材中的例题,讲解SMT组件的组装过程,分析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工作手册,设计一个简单的SMT组装工艺流程。
5. 实物展示与操作演示(10分钟)展示SMT设备、组件等实物,演示焊接、检测等关键技术。
强调SMT技术的应用前景,鼓励学生课后深入了解SMT相关领域。
六、板书设计1. SMT基本概念2. SMT发展历程3. SMT工艺流程1)印刷2)贴片3)焊接4)检测5)后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和课堂所学,设计一个SMT组装工艺流程,并分析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
2. 答案:参照教材《SMT技术与应用》工作手册,结合课堂讲解,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SMT行业动态,了解新型SMT设备、材料及工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SMT基础培训资料》课件

SMT质量控制
1 AOI检测
通过使用自动光学检测仪器,检查焊接质量 和元件安装的正确性。
2 人员培训
进行SMT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技能 和知识。
3 不良品处理
建立严格的不良品处理流程,及时处理和追 溯不良品。
4 过程控制
通过工艺参数的控制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 性和质量。
SMT生产线工艺流程
1
单面贴装流程ຫໍສະໝຸດ 2适用于单面电路板,需要一次性完成所
有元件的贴装。
3
贴片工艺流程
包括准备工作、丝网印刷、元件贴装、 焊接过程。
双面贴装流程
适用于双面电路板,需要先贴装一面, 然后翻转电路板再进行另一面的贴装。
SMT设备
丝网印刷机
用于将焊膏印刷在电路板上,确保焊盘的质量。
过炉机
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完成焊接过程。
SMT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制造
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 实现SMT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 化。
高可靠性/高性能
追求电子产品的高可靠性和高 性能,满足市场需求。
超小型化/多功能化
电子产品越来越小巧,同时具 备更多功能,如智能穿戴设备 和物联网设备。
结语
通过本课程,您已了解SMT的基础知识、工艺流程、设备和质量控制方法。未来,SMT将继续发展,迎接智 能制造的时代。 谢谢大家!
《SMT基础培训资料》 PPT课件
# SMT基础培训资料
您好!欢迎参加《SMT基础培训资料》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带您 了解SMT(表面贴装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什么是SMT
• SMT的全称是表面贴装技术,是一种电子组装技术。 • SMT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传统的插件装配演变而来。 • SMT和THT(虹膜插件技术)的区别在于元件的安装方式。
SMT钢网常识 ppt课件

ppt课件
7
二、钢网的制作工艺
钢网的制作方法: 1、蚀刻法 2、激光法 3、电铸法
ppt课件
8
1、蚀刻制作工艺
客户的原始资料 数据处理 菲林制作 双面压膜 曝光显影 蚀刻 脱膜 粘网 检验、包装
先用光绘或照相的方法制出底板,底板是曝光的掩膜,上有整 块电路板的焊盘图案。
在金属两面垫压上干膜,干膜是一种光敏抗蚀剂。 用底版作为掩膜,对干膜曝光,使干膜发生光化学反应。显影 后,固化的干膜把金属板上需要保留的部分掩蔽上,而把需要 镂空的部位裸露出来,即形成一种负性焊盘图案。 腐蚀去膜,用化学药液腐蚀掉未被掩蔽的位置。
ppt课件
18
2、开口尺寸、形状要求
其他情形
一个焊盘过大,通常一边大于4㎜,另一边 不小于2.5㎜时,为防止锡珠的产生以及张 力作用引起的位移,网板开口建议采用网 格线分割的方式,网格线宽度为0.5毫米, 网格大小为2毫米,可按焊盘大小均分。
ppt课件
19
从钢网的材质、制作工艺、开孔规则、使用 与管理、验收参数要求、等方面做简单介绍
ppt课件
2
一:钢网的材质
钢网由:1、网框、 2、 丝网、 3、钢片、 4、粘结胶水
等几部分组成。
ppt课件
3
1、丝网
丝网是对钢网张力影响最大的因素。丝网是以 一定的张力使网框和钢片连接在一起。编制丝 网所采用的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多丝和单丝。由于多丝纱线 可能在受力过程中每根丝的受力程度不一样, 导致张力一致性不好,现在最长用的为单丝。
粘网
检验、包 装
基本原理:激光切割一般由激光头移动定位 系统和软件三部分组成。被加工的片状材料 张在工作台的夹具上,移动定位系统驱动工 作台或激光头,使得被切割材料在切割头下 高速运动。激光头由光源部分和切割头组成: 光源部分产生波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MT工艺制程控制钢网设计钢网设计SMT过程印刷或滴注贴片回流印刷引起的工艺问题占:70%↑钢网设计 钢网的设计要求钢网材料和制造工艺钢网的开孔设计钢网的制作指标一. 钢网的设计要求正确的锡膏量或胶量→可靠的焊点或粘结强度良好的释放后外形→可靠稳定的接触容易定位和印刷→良好的工艺管制能力影响钢网设计的因素L WHTGX Y元件封装种类焊盘的设计印刷机性能元件种类的混合范围焊点质量标准锡膏性能胶量的需求考虑因素z 器件的重量z 焊盘间距z 器件的STAND OFF值的大小z 器件在贴片过程中不至于使胶污染焊盘和焊端二. 钢网材料与制造工艺——常用钢网材料的比较Performance 黄铜不锈钢钼42号合金镍成本★★★★★★★★★★可蚀刻性能★★★★★★——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细间距开口的能力★Note★★Note★★Note:需要电抛光工艺常用钢网材料的比较(以黄铜为基准)Material 密度抗拉强度杨氏模量CTE 价格黄铜 1.0 1.0 1.0 1.0 1.0 不锈钢0.97 1.8 1.7 0.6 1.4 镍 1.1 0.7 1.9 0.7 2.9 钼 1.5 2.1 3.0 0.3 2.0 42号合金 1.1 2.0 1.6 0.3 2.2钼质钢片特性自润滑特性比不锈钢密度还高耐用性能好:较高的伸缩性、抗拉强度和硬度。
抗腐蚀力较强优良的外形或尺寸稳定性钼和不锈钢钢网的比较不锈钢钼钼材网板的孔壁更光滑CAD DATA↓钢网加工方法——化学腐蚀工艺Manufacturer-dependentCorrection factor↓Photo-land pattern↓Etching Process↓Framing 对不锈钢也有好的制作工艺能力通常是由双面侵蚀。
step stencil用单面最经济和常用的技术最适合step stencil制作化学腐蚀工艺的缺点工艺所依靠的光绘技术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敏感性。
工艺控制相对较难,对于大小开孔都同时腐蚀较难控制。
单面腐蚀孔壁效果较差。
双面腐蚀又因不同光绘工序而精度较差。
孔壁的形状对锡膏的释放不利。
较难在腐蚀工艺中做个别工艺微调。
不适合用于微间距工艺上。
钢网加工方法——激光切割工艺CAD DATA↓Auto-data-conversion↓fed to machine↓Cutting Process↓Framing ¾常用在不锈钢材料上¾从钢网的底部切割以获得梯性开孔孔壁¾投资大(有时价格较高)¾多开孔情况下制造速度较慢¾能处理微间距技术缺点►孔壁较粗糙►不能制造step钢网☆☆☆成本和质量的改进使这门技术更加受到欢迎☆☆☆钢网加工方法——电铸工艺CAD DATA↓Manufacturer-dependent Correction factor↓Photo-land pattern↓Etching & forming Process↓Framing 一般采用镍为网板材料机械性能较不锈钢更好很好的开孔光滑度和精度 可以制出任何厚度的钢网 能制出密封垫效果缺点►价格高►有时太过光滑,不利于锡膏滚动钢网加工方法——镀镍和抛光工艺 表面镀镍:在标准的腐蚀工艺後做表面镀镍处理。
提高表面的光滑度来得到较好的释放性能。
抛光处理:相对较新的工艺,采用二次腐蚀(抛光)达到使孔壁较光滑的效果。
抛抛光前光的效果抛光后腐蚀工艺激光工艺不同工艺孔壁的比较腐蚀工艺腐蚀工艺(过蚀)激光切割工艺电铸工艺激光切割工艺与腐蚀工艺微间距开孔的比较腐蚀工艺激光工艺激光切割与化学腐蚀工艺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钢网制作工艺钢网工艺技术总结腐蚀工艺:经济,特别适于一般非微间距技术用途质量会因钢网厚度而变,工艺控制能力不佳激光切割工艺:质量较腐蚀工艺好不适合用于厚度变化钢网上(Step-Stencil)可配合抛光使释放质量更好电铸工艺:质量较好,但成本很高,供应商少不适合用于厚度变化钢网不需使用抛光等技术也有很好的释放质量抛光和镀镍:使孔壁更光滑的工艺,用在化学腐蚀和激光工艺后,影响开孔尺寸,必须给予补偿三. 钢网的开孔设计LW开孔尺寸设计的基本原则=W+0.3W/D2Lmax= 5 ×solder powder sizeWmin印刷不良造成的焊接缺陷少锡锡珠立碑连锡红胶上焊盘掉件钢网开口的一般原则LW 以化学腐蚀方法制作:W/D≥1.6 激光切割(用“钼”制作)W/D≥1.2 激光切割(无抛光工艺,用不锈钢片制作)W/D≥1.5 开口面积与孔壁面积之比:Area ratio=L*W/(2*(L+W)*D)≥0.66D-钢片厚度钢片厚度的选择原则:开口宽度和钢片厚度的比例要合适,且要有合适的开口面积与孔壁面积之比,以便于印刷过程中锡膏的释放。
常见的钢片厚度有:0.1mm,0.12mm,0.15mm,0.18mm,0.2mm,0.25mm——按开口(不锈钢材料)钢网厚度0.12mm(电抛光)0.12mm 0.15mm 0.18~0.2mm细间距长方形开口宽度≥0.18mm(长宽比<10)且最近开口中心距≥0.4mm宽度≥0.225mm(长宽比<10)且最近开口中心距≥0.5mm宽度≥0.225mm(长宽比<10)且最近开口中心距≥0.5mm宽度≥0.27mm(长宽比<10)且最近开口中心距≥0.65mm圆形开口最近开口中心距≥0.8mm且开口直径≥0.3mm最近开口中心距≥1.0mm且开口直径≥0.44mm最近开口中心距≥1.0mm且开口直径≥0.44mm最近开口中心距≥1.0mm且开口直径≥0.44mm矩形开口长*宽≥0.3mm*0.3mm且长*宽≤3mm*3mm长*宽≥0.44mm*0.44mm且长*宽≤3mm*3mm长*宽≥0.5mm*0.5mm且长*宽≤3mm*3mm长*宽≥0.6mm*0.6mm且长*宽≤3mm*3mm——印胶原则胶量足以将零件粘住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胶在印刷和贴片过程中不会污染焊盘和器件的焊端。
刷胶钢片厚度优选0.2mm,在PCB上无封装比0805器件更小,而大器件较多的前提下,可选钢片厚度为0.25mm。
当器件的standoff高度大于等于0.15mm时,不推荐使用印胶方式。
采用如下图所示“V”C 形开口。
具体的钢网开口尺寸如下:①0603封装:A=X-0.05; B=Y-0.05;C=0.15*A ;R=0.1②0805以上(含0805)封装(电感元件、Y BR 钽电容元件、保险管元件除外):A=X-0.05; B=Y-0.1;C=0.3*A;R=0.15 AX图五③电感元件以及保险管元件,0805以上(含0805)封装:A=X-0.05;B=Y-0.1;C=0.2*A;R=0.15AX特殊说明:1:1的关系0402器件,钢网开口与焊盘设计为1:1的关系B发光二极管器件外形封装图六A=X-0.1B=Y-0.11、SOT23-1、SOT23-5开口设计与焊盘为1:1的关系。
如下图:图七12、SOT89X3A3B3Y2B2X1 X2B1A1 A2图八尺寸对应关系:A1=X1; A2=X2 ;A3=X3B1=Y1; B2=Y2; B3=1.6mm3、SOT143开口设计与焊盘为1:1的关系。
如下图:图十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小外形晶体类4、SOT223开口设计与焊盘为1:1的关系。
如下图:图十一——小外形晶体类5、SOT252,SOT263,SOT-PAK(各封装的区别在于下图中的小焊盘个数不同)X1 A1Y1 B1Y2 B2图十二尺寸对应关系:A1=2/3*X1B1=2/3*Y1;B2=Y2B—— 表贴晶振1、对于四脚晶振焊盘设计如右 图所示。
AA=X-0.3 XB=Y-0.3图十五2、对于两脚晶振焊盘设计如右 图,按照1:1 开口。
图十六——阻排开口设计与焊盘为1:1的关系,如下图: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周边型引脚ICR1、Pitch≤0.65mm Y B的ICX A图十七X=A,B=0.9*Y 圆弧倒角R=0.052、Pitch>0.65mm的ICRY B X AX=A,B=Y图十八圆弧倒角R=0.08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BGA1、PBGA钢网开口与焊盘为1:1的关系。
Pitch≤0.8mm的PBGA,推荐钢网开口为与焊盘外切的方形:R=0.05图二十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BGA2、CBGA,CCGA①对于1.27mm间距的CBGA或CCGA器件,其对应钢网开口应为30mil的圆形开口。
②对于1.0mm间距的CBGA或CCGA器件,其对应钢网开口应为24mil的圆形开口。
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 BGA维修用植球小钢网特殊说明:开口设计为圆形,其直径比BGA上小锡球的直径大0.15mm。
BGA维修用植球小钢网的厚度统一为0.3mm;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通孔回流焊器件焊点焊膏量的计算焊点焊膏量=(Hv -Lv +V)×2; Hv-通孔的容积 Lv 是管脚所占通孔的体积; ×2是因为焊膏的体积收缩比为50% V -上下焊膏焊接后脚焊缝的体积;方形管脚的焊膏量=(πR 2H -LWH +V)×2; 圆形管脚的焊膏量=(πR 2H -πr 2H +V)×2;R -通孔插装器件的插装通孔半径; L -矩形管脚长边尺寸; W -矩形管脚短边尺寸; r -圆形管脚半径; H -焊点填充厚度;V=0.215R 2×2×(0.2234R1+r); R1-脚焊缝的半径;注:在实际的工程运算中,V 可以忽略掉: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通孔回流焊器件钢网开口的计算钢网开口面积=焊点需求的焊膏量╱钢网的厚度。
圆形钢网开口半径R=(钢网开口面积/π)1/2 方形钢网开口长度A=(钢网开口面积)1/2 矩形钢网开口长度L=钢网开口面积╱钢网开口宽度钢网开口一般情况下以孔的中心为对称。
如果在锡量不满足的前提下,钢网开口的中心可以相对通孔的中心发生偏移。
为避免连锡,相邻管脚的钢网开口之间至少应该保持10mil的间隙。
为避免锡珠,钢网开口应避开器件本体下端的小支撑点。
焊膏印刷钢网开口设计——大焊盘L当一个焊盘长或宽大于4mm时(同时另一边尺寸大于2.5mm),此时钢网开口需加网格填充,网格线宽度为0.4mm,网格大小为3mm左右,可视焊盘大小而均分——Chip件印胶钢网开口形状统一为长条形,如下图所示:YW图二十五A(钢网开口尺寸见下页)器件封装开口宽度W开口长度B0603 0.4 =Y 0805 0.45 =Y 1206 0.55 =Y 1210 0.55 =Y 1808 0.6 =Y 1812 0.6 =Y 1825 0.7 =Y 2010 0.9 =Y 2220 0.9 =Y 2225 0.9 =Y 2512 1 =Y 3218 1.2 =Y 4732 1.2 =Y STC3216 0.5 1.6 STC3528 0.6 2.8 STC6032 0.8 3.2 STC734314.3——Chip 件*未包含在上述表格内 的CHIP 元件钢网开口 宽度按照W=0.4*A 的 方法计算。